研究生: |
林晉葳 Lin, Jin-Wei |
---|---|
論文名稱: |
聖諭與教化:明代六諭宣講文本《聖訓演》探析 |
指導教授: |
林麗月
Lin, Li-Yueh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4 |
中文關鍵詞: | 六諭 、聖諭六言 、《聖訓演》 、聖諭宣講 、關學 、以禮為教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92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0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頒布〈教民榜文〉,要求鄉里老人宣講聖諭六言:「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里,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作為「勸民為善」、「勿犯刑憲」的二十四字「六諭」,自嘉靖以後,出現許多宣講六諭的文本,對六諭進行注疏與演繹。成書於嘉靖十五年(1536)的《聖訓演》即是目前所見最早的六諭宣講文本。
《聖訓演》收錄王恕疏解、許讚贊語,以及巡按陝西監察御史唐錡、陝西提學副使龔守愚、蒲城縣儒學教諭徐效賢、西安府儒學教授張玠等人的論議。除了成於諸多士人之手以外,又在馬理、呂柟等人關學脈絡下的連結中,可以進一步發現《聖訓演》深具關學「以禮為教」的特色。《聖訓演》共分為上、中、下卷,內容上分別融匯六諭演繹、改正風俗、重視女教等內容,中、下卷的內容明顯與陝西一帶的地域特性有關。
本文以明太祖「六諭」為核心,藉由分析六諭宣講文本《聖訓演》一書的內容,探討明代士人透過演繹六諭所闡發的教化理念及其影響。在明太祖開國之初的禮法政策下,「六諭」深具重要的教化目的。終明一代,「六諭」從木鐸之教的傳誦,發展至鄉約會講中的宣諭,以致士人開始對「六諭」進行注疏解釋,產出諸多六諭宣講文本。就社會史與思想史的角度而言,明太祖「六諭」可視為貫穿明代基層教化的基本內涵。
一、古籍文獻
(一)官書、典籍
《明太祖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8。
《明太祖寶訓》,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7。
《明太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世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宣宗寶訓》,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武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朝鮮王朝實錄》,首爾:國史編纂委員會,1973。
﹝漢﹞司馬遷,﹝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
﹝漢﹞劉向,《列女傳》,北京:中華書局,1985。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周易》,據四部備要經部中華書局相臺岳氏家塾本校刊影印,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4。
﹝晉﹞干寶,黃涤明譯注,《搜神記全譯》,湖北: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
﹝晉﹞《新校本晉書并附編六種》,收入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類編》,臺北:鼎文書局,1972。
﹝南北朝﹞崔鴻,《十六國春秋》,收入四川大學圖書館編,《中國野史集成》,成都:巴蜀書社,1993。
﹝劉宋﹞范曄,《後漢書》,收入《四部文明》,據宋紹興刊本影印,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7。
﹝唐﹞令狐德棻等撰,《晉書》,收入《四部文明》,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7。
﹝宋﹞《新校本宋書附索引》,收入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類編》,臺北:鼎文書局,1975。
﹝宋﹞謝維新編,《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前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元﹞脫脫等奉敕纂修,《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
﹝明﹞申時行等奉敕撰,《大明會典》,據萬曆十五年司禮監刊本影印,臺北:國風出版社,1963。
﹝清﹞張廷玉等奉敕纂修,《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
(二)地方志
﹝明﹞《安溪縣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33冊,據寧波天一閣藏明嘉靖刻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72。
﹝明﹞《淳安縣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16冊,據寧波天一閣藏明嘉靖刻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1。
〔明〕《豐乘》,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據明嘉靖刻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90。
﹝明﹞薛應旂撰,《浙江通志(六)》,據明嘉靖四十年刊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明﹞趙廷瑞修,馬理、呂柟纂,董健橋等校注,《陝西通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明﹞范徠修、章潢纂,《南昌府志(三)》,據明萬曆十六年刊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明﹞呂柟纂修,《高陵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541號,據明嘉靖二十年刊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
﹝明﹞李培等修,黃洪憲等纂,《(萬曆)秀水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57號,據明萬曆二十四年刊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 1970。
﹝明﹞高鶴纂修,《(嘉靖)定遠縣志》,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地理類,196冊,據明嘉靖刻萬曆增修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1996。
﹝明﹞韓邦靖纂修,《(正德)朝邑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540號,據明正德十四年刊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
﹝清﹞戴治修,洪亮吉、孫星衍纂,《澄城縣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陝西府縣志輯》,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清﹞沈青崖纂,劉於義修,《(雍正)陝西通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省志輯‧陝西,22冊,據清雍正十三年刻本影印,南京:鳳凰出版社, 2011。
﹝清﹞鄂爾泰等監修,靖道謨等編纂,《雲南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第570冊,據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本影印,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清﹞焦雲龍修,賀瑞麟纂,《三原縣新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539號,據清光緒六年刊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
﹝清﹞《潞安府志》,收入《新修方志叢刊》,據清順治十八年刊本影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8。
(三)文集、筆記及其他
﹝宋﹞朱熹,《晦庵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14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
﹝宋﹞李元弼,《作邑自箴》,收入《四部叢刊續編》,史部第238冊,據上海涵芬樓景印宋刊本影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宋﹞李昉,《太平御覽》,據上海涵芬樓影印宋本複製重印,北京:中華書局,1960。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
﹝宋﹞高斯得,《耻堂存稿》,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別輯》,集部別集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
﹝宋﹞陳宓,《復齋先生龍圖陳公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319冊,據南京圖書館藏清抄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宋﹞陳襄,《古靈集》,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叢書》三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
﹝宋﹞陳襄,《州縣提綱》,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別輯》,史部職官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
﹝宋﹞黃榦,《勉齋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16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鄭至道、彭仲剛編,應俊輯補,《琴堂諭俗編》,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初集,據故宫博物院所藏文淵閣本影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
﹝元﹞王惲,《秋澗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3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元﹞王結,《王文忠集》,收入《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臺北:藝文出版社,1972。
﹝元﹞許衡著,陳朝雲點校,《許衡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
﹝明﹞文林,《文溫州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40冊,據明刻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明﹞方揚,《方初菴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56冊,據明萬曆四十年方時化刻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明﹞王守仁撰,陳龍正輯,《公移告諭五種》,收入楊一凡、劉篤才編,《中國古代地方法律文獻》,甲編第2冊,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
﹝明﹞王廷相,《浚川奏議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53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明〕王廷相,《浚川公移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明〕王廷相,《王廷相集・王氏家藏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
﹝明﹞王宗沐,《敬所王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11冊,據明萬曆元年劉良弼刻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明﹞王恕,《石渠意見》,收入《惜陰軒叢書》,據清道光李鍚齡輯刊本影印,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書(三)》,臺北:正中書局,1954。
﹝明﹞王陽明著,王曉昕、趙平略點校,《王文成公全書》,北京:中華書局,2015。
﹝明﹞王鏊,《王文恪公文集》,收入《明代基本史料叢刊》,奏摺卷第71冊,北京:線裝書局,2004。
﹝明﹞于慎行撰,呂景琳點校,《穀山筆塵》,收入《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4。
﹝明﹞丘濬,《瓊臺會稿重編》,臺灣大學電子資源光碟,索書號:(DO)030.8 6008[disc112],東京:內閣文庫藏明代稀書,2014。
﹝明﹞何良俊,《語林》,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叢書》三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
﹝明﹞何塘,《柏齋集》,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叢書》六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明﹞項喬撰,方長山、魏得良點校,《項喬集》,收入《溫州文獻叢書》,第4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明﹞姜寶,《姜鳳阿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27冊,據明萬曆刻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明﹞郭子章,《蠙衣生粵草》,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54冊,據明萬曆十八年周應鰲刻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明﹞陳鎬纂修,《闕里志》,收入孔子文化大全編輯部編,《孔子文化大全》,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89。
﹝明﹞楊喬編,《新刻太倉藏板全補合像註釋大字日記故事》,收入《明代通俗日用類書集刊》,第12冊,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明﹞張瑞圖,《日記故事大全》,臺北:廣文書局,1981。
﹝明﹞陳昭祥輯,《文堂鄉約家法》,據明隆慶六年刻本影印,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光碟,索書號DVD364.2924405。
﹝明﹞雷禮纂輯,《國朝列卿記》,收入周駿富編輯,《明代傳記叢刊‧名人類》,臺北:明文書局,1991。
﹝明﹞郝敬,《時習新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郝敬,《小山草》,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據明天啟三年刻本影印,濟南:齊魯書社,1997。
﹝明﹞廖用賢,《尚友錄》,收入《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明﹞顧炎武,《亭林文集》,臺北:漢京文化出版公司,1984。
﹝明﹞顧鼎臣,《顧文康公三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55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明﹞李開先,《閑居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93冊,據明嘉靖至隆慶刻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明﹞吳仁度,《吳繼疏先生遺集》,收入楊一凡、王旭編,《古代榜文告示彙存》,第1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明﹞呂柟,《涇野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61冊,據明嘉靖三十四年于德昌刻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明﹞海瑞,陳義鍾編校,《海瑞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62。
﹝明﹞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收入《明人文集叢刊》,第1期,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
﹝明﹞馮從吾輯,﹝清﹞王心敬增輯,《關學編》,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26冊,據清乾隆王氏家刻嘉慶七年周元鼎增刻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6。
﹝明﹞馮從吾撰,陳俊民、徐興海點校,《關學編(附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87。
﹝明﹞馬文升,《馬端肅奏議》,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27冊,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馬理,《溪田文集》,收入許寧、朱曉紅點校,《馬理集》,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4。
﹝明﹞王恕著,張建輝、黃芸珠點校整理,《王恕集》,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4。
﹝明﹞柳應龍撰,《新刊社塾啓蒙禮教類吟》,收入《故宮珍本叢刊》子部第476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明﹞高攀龍,《高子遺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29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謝肇淛,《五雜俎》,收入《明清筆記史料叢刊》,第53冊,北京:中國書店,2000。
﹝明﹞張鹵校刊,《皇明制書》,據萬曆年間刻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1969。
﹝明﹞章潢,《圖書編》,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叢書》五集,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73。
﹝明﹞許讚,《松皐集》,臺灣大學電子資源光碟,索書號:(DO)030.8 6008[disc117],東京:國立公文書館,2014。
﹝明﹞許讚贊,龔守愚編,《聖訓演》,收入北京大學圖書館編,《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朝鮮版漢籍善本萃編》,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明﹞湛若水,《聖訓約》,明嘉靖二十三年刻本,不分卷,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室藏。
﹝明﹞焦竑編,《國朝獻徵錄》,收入周駿富編輯,《明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91。
﹝明﹞黃佐,《泰泉鄉禮》,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叢書》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明﹞黃百家纂輯,﹝清﹞全祖望修訂,何紹基校刊,《宋元學案》,臺北:廣文書局,1971。
﹝明﹞葉春及,《石洞集》,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叢書》五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
﹝明﹞鄒守益,《東廓鄒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65冊,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刻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
﹝明﹞薛應旂,《方山薛先生全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43冊,據上海圖書館藏明嘉靖刻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明〕薛瑄撰,〔日〕佐藤仁解題,《讀書錄》,收入岡田武彥、荒木見悟主編,《和刻影印近世漢籍叢刊續編》,臺北:廣文書局,1975。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收入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學林類》,臺北:明文書局,1991。
﹝清﹞黃宗羲著,沈芝盈點校,《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
﹝清﹞陳宏謀,《五種遺規》,收入《四部備要‧子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
﹝清﹞全祖望,《鮚埼亭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趙克生整理,《明朝聖諭宣講文本匯輯》,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4。
二、今人論著
(一)中文專書
丁凌華,《五服制度與傳統法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王天有,高壽仙著,《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臺北:三民書局,2008。
王日根,《明清民間社會秩序的考察》,長沙:岳麓書社,2003。
王汎森,《權力的毛細管作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3。
朱祖延主編,舒焚校注,《楚國先賢傳校注》,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朱鴻林,《孔廟從祀與鄉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
朱鴻林編,《明太祖的治國理念及其實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0。
何淑宜,《明代士紳與通俗文化──以喪葬禮俗為例的考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2000。
吳震,《明末清初勸善運動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
呂妙芬,《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1。
呂思勉,《中國通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李弘祺,《學以為己:傳統中國的教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2。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1992。
孟淑慧,《朱熹及其門人的教化理念與實踐》,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3。
孫秋克,《明代雲南文學研究》,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10。
常建華,《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張文昌,《制禮以教天下——唐宋禮書與國家社會》,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
張佳,《新天下之化:明初禮俗改革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制重省》,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
連啟元,《明代的告示榜文──訊息傳播與社會互動(上)》,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
陳俊民,《張載哲學與關學學派》,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黃彰健,《明代律例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9。
楊一凡,《明大誥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8。
楊一凡、王旭編,《古代榜文告示彙存》,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楊開道,《中國鄉約制度》,山東:山東省鄉村服務人員訓練處,1937。
趙克生,《明代地方社會禮教史論叢:以私修禮教書為中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潘朝陽主編,《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上)》,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
羅冬陽,《明太祖禮法之治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二)中文論文
王汎森,〈清初的下層經世思想:陳瑚、陸世儀與蔚村〉,《大陸雜誌》,第98卷1期,臺北,1999,頁1-21。
王爾敏、吳倫霓霞,〈儒學世俗化及其對於民間風教之浸濡──香港處士翁仕朝生平志行〉,《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8期,臺北,1989.6,頁75-94。
王蘭蔭,〈明代之鄉約與民眾教育〉,《師大月刊》,第21期,北平,1935.5,頁103-122。
史念海,〈陝西地區蠶桑事業盛衰的變遷〉,《河山集‧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頁188-277。
史念海,〈黃河流域蠶桑事業盛衰的變遷〉,《河山集》,臺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頁278-305。
朱鴻林,〈明代中期地方社區治安重建理想之展現──山西河南地區所行鄉約之例〉,收入氏著《致君與化俗:明代經筵鄉約研究文選》,香港:三聯書店,2013,頁117-150。
朱鴻林,〈明代嘉靖年間的增城沙堤鄉約〉,《燕京學報》,新8期,北京,2000.5,頁107-159。
何淑宜,〈岸本美緒教授「明清社會與身分感覺」演講側記〉,《明代研究通訊》,第6期,臺北,2003.12,頁115-120。
余英時,〈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從明清思想基調的轉換看儒學的現代發展〉,收入氏著,《現代儒學論》,臺北:八方文化企業公司,1996,頁1-60。
吳智和,〈明代祖制釋義與功能試論〉,《史學集刊》,3,長春,1991,頁20-29。
呂妙芬,〈明清之際的關學與張載思想的復興:地域與跨地域因素的省思〉,《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七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頁25-58。
呂妙芬,〈歷史轉型中的明代心學〉,收入陳弱水主編,《中國史新論:思想史分冊》,臺北:聯經,2012,頁317-346。
李文治,〈明代宗族制的體現形式及其基層政權作用〉,《中國經濟史研究》,北京,1988.1,頁54-72。
李伯重,〈明清江南的出版印刷業〉,《中國經濟史研究》,第3期,北京,2001,頁94-146。
李建武,〈明代宗族與地方教化──以山西潞安府仇氏家族為例〉,《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5卷4期,太原,2016.7,頁11-14。
町泉壽郎,〈曲直瀨養安院家與朝鮮本醫書〉,收入王勇主編,《書籍之路與文化交流》(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頁442-470。
周振鶴,〈聖諭、《聖諭廣訓》及其相關的文化現象〉,收入氏著,《聖諭廣訓:集解與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頁581-632。
周慶許,〈何謂「木鐸之教」〉,《文史知識》,北京,2010.3,頁78-82。
林桂如,〈明代《日記故事》類書籍之刊印及其在日本之傳播──以《新鍥類解官樣日記故事大全》為中心的考察〉,《東吳中文學報》,第34期,臺北,2017.11,頁91-118。
林麗月,〈科場競爭與天下之「公」:明代科舉區域配額問題的一些考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20期,臺北,1992.6,頁43-73。
孫曉,〈古代東亞的漢文獻流傳與漢籍之路的形成〉,《社會科學戰線》,第11期,長春,2017,頁113-121。
徐泓,〈《明史紀事本末‧開國規模》校讀──兼論其史源運用與選材標準〉,《臺大歷史學報》,20,臺北,1996.11,頁537-615。
徐泓,〈明代社會風氣的變遷──以江、浙地區為例〉,《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頁137-159。
徐泓,〈明代後期華北商品經濟的發展與社會風氣的變遷〉,《第二次中國近代經濟史會議》,臺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89,頁107-175。
高柯立,〈宋代州縣官府的榜諭〉,收入袁行霈主編,《國學研究》,第17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6,頁77-108。
崔溶澈,〈韓國古典小說的整理與研究〉,收入鄭毓瑜編,《中國文學研究的新趨向:自然、審美與比較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頁9-28。
張哲郎,〈明太祖的地方控制與里甲制〉,《食貨月刊》,第10卷12期,臺北,1981.3,頁3-18。
張顯清,〈試論明太祖「以教化為本」的治國思想與實踐〉,收入陳支平主編,《第九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暨傅衣凌教授誕辰九十周年紀念論文集》,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頁153-161。
曹國慶,〈王守仁與南贛鄉約〉,《明史研究》,第三輯,合肥:黃山書社,1993,頁67-74。
曹國慶,〈明代鄉約推行的特點〉,《中國文化研究》,總第15期,北京,1997.1,頁17-23。
曹國慶,〈明代鄉約發展的階段性考察──明代鄉約研究之一〉,《江西社會科學》,第8期,南昌,1993.8,頁24-29。
陳柯云,〈明清徽州宗族對鄉村統治的加強〉,《中國史研究》,第3期,北京,1995,頁47-55。
陳時龍,〈聖諭的演繹:明代士大夫對太祖六諭的詮釋〉,《安徽師範大學學報》,第43卷5期,蕪湖,2015.9,頁611-621。
陳時龍,〈王恕的聖諭六條詮釋及其影響〉,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主辦,「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臺北,2019年8月28-30日。
黃一農,〈明清天主教在山西絳州的發展及其反彈〉,《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6期,臺北,1996.12,頁1-39。
黃一農,〈從韓霖《鐸書》試探明末天主教在山西的發展〉,《清華學報》,新34卷1期,新竹,2004.6,頁67-102。
黃文樹,〈明代提學官制與孫應鰲〈教秦緒言〉教育訓詞探析〉,《漢學研究集刊》,第9期,雲林,2009.12,頁149-192。
黃彰健,〈明洪武永樂朝的榜文峻令〉,《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6:4,臺北,1974.10,頁557-594。
楊一凡,〈明代榜例考〉,《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3卷5期,上海,2008.9,頁46-60。
熊慧嵐,〈論宋代諭俗文──玉與守牧共天下〉,《新北大史學》,第2期,臺北,2004,頁29-47。
趙克生,〈從「木鐸宣誦」到「鄉約會講」:明代地方社會的聖諭宣講〉,《史學月刊》,第1期,河南,2012,頁42-52。
劉王惠箴著,孫隆基譯,〈中國族規的分析:儒家理論的實行〉,收入孫隆基譯,《儒家思想的實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頁71-119。
劉真,〈宋代的學規和鄉約〉,收入錢穆,《中國學術史論集(一)》,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公司,1963,頁1-27。
劉祥光,〈中國近世地方教育的發展──徽州文人、塾師與初級教育(1100-180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8,臺北,1997,頁1-45。
劉瓊云,〈天道、治術、商品:《忠經》之出版與明代忠文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4卷2期,臺北,2014.6,頁73-120。
劉瓊云,〈我們可以從明代道德故事類書中讀出什麼?──知識編輯、文化網絡與通俗忠觀〉,《新史學》,第30卷3期,臺北,2019.9,頁1-73。
蕭清和,〈明末天主教徒韓霖《鐸書》中的文本理解與詮釋〉,《輔仁宗教研究》第14期,臺北,2006.12,頁127-161。
羅仲輝,〈論明初議禮〉,收入王春瑜主編,《明史論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頁74-92。
王四霞,〈明太祖《聖諭六言》演繹文本研究〉,吉林: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陳詩瑋,〈端其蒙養,習與性成:明代的兒童習禮〉,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
(三)外文論著
﹝日﹞酒井忠夫,《增補中囯善書の研究》,東京:囯書刊行会,1999。
﹝日﹞大澤顯浩,〈明代出版文化中的二十四孝──論孝子形象的建立與發展〉,《明代研究通訊》,5,臺北,2002,頁11-33。
﹝日﹞小林義廣,〈宋代の「諭俗文」〉,《宋代の政治の社會》,東京:汲古書院,1988,頁35-63。
〔日〕小島毅,〈明代禮學の特色〉,收入林慶彰,蔣秋華主編,《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6,頁373-392。
﹝日﹞井上徹,〈黃佐『泰泉鄉礼』ソ世界──鄉約保甲制ズ関連ウサ〉,《東洋學報》,67卷,第3‧4號,東京,1986.3,頁81-111。
﹝日﹞木村英一,〈ジッテと朱子の學〉,《東方學報(京都)》,第22冊,京都,1953.2,頁28-58。
﹝日﹞阿部泰記,〈中日宣講聖諭的話語流動〉,《興大中文學報》,第32期,臺中,2012.12,頁93-130。
﹝日﹞佐竹靖彥,〈《作邑自箴》研究──對該書基礎結構的再思考〉,收入川村康主編,《日本學者考證中國法制史重要成果選譯‧宋遼西夏元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頁261-295。
﹝日﹞馬淵昌也,〈許誥與明清時期人性論的發展〉,收入﹝日﹞溝口雄三、﹝日﹞小島毅編,孫歌等譯,《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頁194-219。
﹝日﹞酒井忠夫,〈中国史上の庶民教育と善書運動〉,收入多賀秋五郎編,《中世アジア教育史研究》,東京:国書刊行会,1980,頁295-316。
﹝日﹞橋本草子,〈「日記故事」の現存刊本及びその出版の背景について〉,《中國──社會と文化》,21(東京,2006),頁108-124。
﹝日﹞岸本美緒,〈明清時代の身分感覺〉,收入森正夫、野口鐵郎、濱島敦俊、岸本美緒、佐竹靖彥主編,《明清時代史の基本問題》,東京:汲古書院,1997,頁40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