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偉如
Huang, Wei-Ju
論文名稱: 榮格之情結理論應用於插畫創作研究
Research and Illustration Creation on Jung's Complex Theory
指導教授: 廖偉民
Liao, Wei-Ming
口試委員: 鄧建國
Teng, Chien-Kuo
黃文宗
Huang, Frank
廖偉民
Liao, Wei-Ming
口試日期: 2023/10/25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4
中文關鍵詞: 心理創傷情結插畫榮格
英文關鍵詞: Psychological Trauma, Complex, Illustration, Jung
研究方法: 深度訪談法半結構式訪談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179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2下載:5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面對突如其來的轉變或是低潮,往往會造成當事者的心理危機,但這樣的危機同時也是個轉機。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為分析心理學的創始者,他提出了「情結」的概念。自我會將無法接受的心理內容壓抑進潛意識,類似的情感聚集並糾結成各式各樣的情結。一旦情結聚集的能量愈來愈大,就會在某個時間點爆發造成情緒失控,甚至是心理創傷。重創之後,懂得深化自己的感受性,提升自我覺察的能力,讓意識與潛意識交融整合,就能讓人格發展有更寬闊的視野,達到心靈的富足與成長,邁向自性實現。本研究先就榮格提出的心靈層級、情結與心理創傷之相關內容進行文獻分析,再根據深度訪談,針對十位曾尋求心理諮商的受訪者蒐集心理創傷所帶來的情緒和感受,並透過本研究於Artnet上收集到188件表達內心情感的新表現主義(Neo expressionism)風格插畫,進行溝通與探究更具體的心境畫面、構圖和色彩,依此進行後續情結三階段的12幅關於心理創傷的插畫創作。經由本研究分析與創作得到的結論為:1. 理解情結的生成及運作有助於梳理內心;2. 透過質性訪談了解人們所經歷的心理創傷;3. 以插畫形式詮釋心理議題,能讓創作者與觀者檢視自己的心理狀態。本研究藉由作品展出激起大眾對心理狀態的深思與重視,並且透過插畫的畫面呈現引起觀者的共鳴,理解受創者的心理狀態。本研究可作為後續相關主題探討之參考,亦可作為日後插畫創作者之心理題材、表現手法以及內容脈絡的依據。

    Facing life's sudden changes or lows often triggers a psychological crisis, which can also be seen as an opportunity for transformation. 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 the founder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Complex." The ego tends to repress unacceptable psychological contents into the subconscious, where they form clusters of emotions known as complexes. When these complexes accumulate energy, they may erupt, causing emotional turmoil and potential psychological trauma. However, enduring such trauma can deepen sensitivity and self-awareness, leading to the integration of consciousness and the subconscious, fostering personal growth and self-realization. This study first conducts a literatur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s related to Jung's theories of the levels of the psyche, complex, and psychological trauma. Subsequently, based on in-depth interviews, emotional experiences and feelings resulting from psychological trauma are collected from ten participants who have sought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dditionally, this research utilizes 188 pieces of Neo Expressionism-style illustrations collected from Artnet to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more specific mental images, compositions, and colors. Following this, 12 illustrations about psychological trauma are created in the three stages of the complex, as a result. The conclusions drawn from this study, through analysis and artistic creation, are as follows: 1. Understanding the formation and operation of complexes helps to organize one's inner emotions. 2. Qualitative interviews are employed to gain insights into individuals' experiences of psychological trauma. 3. Interpreting psychological issues through the medium of illustration allows both creators and viewers to examine their own psychological states. This study aims to arouse deep reflection and awareness among the general public regarding psychological states through the presentation of artworks. Additionally, it seeks to evoke resonance among viewers through the visual medium of illustration, fostering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sychological states experienced by those who have endured trauma. This research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future investigations into related topics and as a foundation for the psychological subject matter, artistic techniques, and contextual content for future illustrators.

    謝誌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五節 相關論文分析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心靈的層級 8 一、自我(ego) 9 二、意識(conscious)與潛意識(unconscious) 10 三、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 11 四、自性(self) 12 第二節 情結(complex) 13 一、情結的產生及運作 13 二、情結的特性及意義 14 第三節 心理創傷(psychic trauma) 15 一、心理創傷的反應與症狀 15 二、心理創傷的調適與復原 16 第四節 新表現主義(Neo expressionism) 17 一、新表現主義的風格與特質 17 二、新表現主義的德國藝術家 18 第五節 小結 20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2 第一節 文獻分析法 22 第二節 深度訪談法 22 一、訪談對象選定 22 二、樣本選定 23 三、深度訪談及心境調查 24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26 第一節 訪談內容分析 26 一、負面能量和記憶長期被壓抑卻不會消失 26 二、理性思維被蒙蔽伴隨情緒與行為的失控 30 三、依賴長時間的自我反思以達到能量釋放 35 第二節 樣本挑選分析 40 一、情結累積階段的樣本挑選 40 二、情結爆發階段的樣本挑選 44 三、情結消退階段的樣本挑選 47 第三節 小結 50 第伍章 創作結果與分析 51 第一節 創作架構與流程 51 第二節 創作主題與形式 52 一、主題內容 52 二、表現形式 52 三、色彩計畫 53 第三節 創作作品呈現 56 一、情結的累積:壓抑、眼光、低潮、焦慮 56 二、情結的爆發:混亂、自厭、無力、孤立 69 三、情結的消退:支持、放下、餘悸、共處 82 第四節 創作成果展出 95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10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2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105 參考文獻 106 附錄一 新表現主義畫作樣本 108 附錄二 訪談紀錄 125

    Artnet(2008)。Artists on Artnet。Artnet。https://www.artnet.com/artists/。
    Babette Rothschild(2000). The Body Remembers - The Psychophysiology of Trauma and Trauma Treatment. London: W.W. Norton & Company.
    Carl G. Jung(1999)。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龔卓軍譯)。臺北縣:立緒文化。(原著出版於1964)
    Jung, Carl Gustav.(1966). Two essays on analytical psychology. (R. F. C. Hull, tran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Jung, Carl Gustav.(1987).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Psych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aura van Dernoot Lipsky & Connie Burk(2020)。創傷照管:照顧別人的你,更要留意自己的傷(林宜汶譯)。臺北市:究竟。(原著出版於2009)
    Murray Stein(1999)。榮格心靈地圖(朱侃如譯)。臺北縣:立緒文化。(原著出版於1998)
    Steve Haines(2019)。創傷的修復練習:認識自己的身心系列4之2(駱香潔譯)。新北市:遠足。(原著出版於2016)
    大西克禮(2018)。日本美學1:物哀:櫻花落下後(王向遠譯)。臺北市:不二家。
    小林重順(1990)。カラーイメージスケール。東京:株式会社講談社。
    王梅君(2006)。你的一生怎麼過?青春期、成年期及壯年期之心理發展!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https://www.kingnet.com.tw/news/single?newId=14382。
    林怡君(2009)。原型理論下的凳子設計創作(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台北市。
    河合隼雄(2017)。童話心理學(林仁惠譯)。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於1977)
    河合隼雄(2020)。榮格心理學入門(李靜譯)。上海市:東方。(原著出版於2009)
    邱稚惠(2010)。回春樂園-喚醒潛意識心靈記憶之影像創作(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學系,高雄市。
    柯盈伶(2017)。榮格取向自我曼陀羅創作歷程之詮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臺北市。
    洪譽文(2019)。從榮格心理學探討女性自我認知之插畫創作—以新藝術風格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台南市。
    范紅霞、申荷永、李北容(2008)。榮格分析心理學中情結的結構、功能及意義。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2(4),310 - 313。
    凌坤楨(2011)。療癒,藏在身體裡:從創傷復原到生命整合。臺北市:張老師。
    徐玟玲(2012)。以榮格學說探究個體心理功能與多元主體性:解構藝術創作者(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台北市。
    留佩萱(2019)。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籤。臺北市:遠流。
    高淑玲(2004)。色彩認知和配色感覺之研究─以改變配色形狀和面積比對色彩意象影響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雲林縣。
    常若松(2000)。人類心靈的神話:榮格的分析心理學。臺北市:貓頭鷹。
    章曉夏(2018)。榮格陰影理論運用於插畫創作研究 —以偽裝的情緒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應用美術學系碩士班,新北市。
    郭瑞豐(2005)。遊牧式的軀體─從表現主義到新表現主義之差異與延續(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新北市。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羅雅文(2020)。從榮格觀點、認知理論探討自我整合功能之視覺設計創作(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雲林縣。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