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戴雅婷
Dai, Ya-Ting
論文名稱: 影視教材在日治臺灣史的教學運用:以紀錄片《跳舞時代》為例
The use of video teaching material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in Taiwan:Take the documentary film“Viva Tonal-The Dance Age”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 陳登武
Chen, Deng-Wu
口試委員: 陳鴻圖
Chen, Hung-Tu
吳政憲
Wu, Cheng-Hsien
陳登武
Chen, Deng-Wu
口試日期: 2023/08/09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歷史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History_In-service Teacher Master's Program of History Pedagogy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6
中文關鍵詞: 影視史學歷史教學跳舞時代日治時期
研究方法: 文獻分析法情境教學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173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0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日治時期的臺灣歷史一般被簡化成兩個階段,一個是臺灣人武力抗日,遭受鎮壓屠殺;一個是日治末期的戰爭狀態、軍國主義、皇民化運動,這兩者合起來便是日治臺灣的歷史。但日治時期卻是臺灣由傳統進展到現代社會的關鍵時代,且有許多改變都與現在日常生活習習習相關。 本文以《跳舞時代》作為影視教材,在國民中學七年級進行日治臺灣史教學運用,讓學生瞭解日治時期帶來很多西方流行文化與觀點。筆者先分析古倫美亞唱片公司對於發行臺灣流行歌的重要性,以及日治時期社會文化與女性地位的轉變,將歷史紀錄片設計成影視教材,得出的研究成果是學生一方面在日治時期總督府改良臺灣傳統文化的陋習,建立許多現代化制度的觀念有加深、加廣的認識;一方面學生能比較出日治時期與清領時期文化變遷的異同所帶來的影響,進而提升自己的歷史思維。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4 第二章 紀錄片的文本背景 17 第一節 日治臺灣流行音樂的發展 17 第二節 日治臺灣的社會文化 25 第三節 日治臺灣女性地位的轉變 41 第三章 敘事分析與歷史建構 46 第一節 導演的創作理念與背景 46 第二節 影像敘述分析 69 第三節 影像、聲音、記憶:文明的建構 74 第四章 影視教材融入歷史教學之運用 88 第一節 國中教科書對日治時期臺灣經濟與社會文化之書寫 88 第二節 教學活動實施 111 第三節 教學結果分析 120 第五章 結論 137 參考書目 139 附錄 151 表次 表3-1:郭珍弟導演歷年影視作品 48 表3-2:簡偉斯導演歷年影視作品 51 表3-3:李坤城先生作詞作品總整理 52 表3-4:李坤城先生音樂製作人專輯作品 56 表3-5:李坤城先生的獎項紀錄 56 表3-6:《跳舞時代》段落大綱 58 表4-1:翰林第二冊關於日治時期經濟發展─基礎建設的課文內容 89 表4-2:康軒版第二冊關於日治時期經濟發展─基礎建設的課文內 91 表4-3:南一版第二冊關於日治時期經濟發展─基礎建設的課文內容 93 表4-4:翰林第二冊關於日治時期臺灣農業發展的課文內容 95 表4-5:翰林版工業日本、農業台灣實作與練習 96 表4-6:康軒版第二冊關於日治時期臺灣農業發展的課文內容 97 表4-7:南一版第二冊關於日治時期臺灣農業發展的課文內容 98 表4-8:翰林版關於日治時期臺灣工業發展的課文內容 99 表4-9:康軒版關於日治時期臺灣工業發展的課文內容 100 表4-10:南一版關於日治時期臺灣工業發展的課文內容 101 表4-11:翰林版第二冊關於日治時期臺灣教育的課文內容 101 表4-12:康軒版第二冊關於日治時期臺灣教育的課文內容 103 表4-13:南一版第二冊關於日治時期臺灣教育的課文內容 104 表4-14:翰林版關於日治時期臺灣社會與文化的課文內容 105 表4-15:康軒版關於日治時期臺灣社會與文化的課文內容 107 表4-16:南一版關於日治時期臺灣社會與文化的課文內容 108

    一、 影視資料
    郭珍弟、簡偉斯,《Viva Tonal跳舞時代》,臺北市:同喜文化出版工作室,2003年。
    二、 報紙
    《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 〈西洋料理店之盛〉,1905/12/04版。
    三、 專書
    Marc Ferro著,張淑娃譯,《電影與歷史》,臺北:麥田,1998。
    Robert A Rosenstone,“History in Images/History in Words:Reflections on the” Possibility of Really Putting History onto Film,”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93,No.5(Dec. 1988)
    小田俊郎著、洪有錫譯,《臺灣醫學五十年》,臺北:前衛出版,2000年。
    卞鳳奎,《日治時期臺灣留學日本醫師之探討》,臺北:博揚出版,2011年。
    吳政憲,《臺灣來電:近代能源開發的故事》,臺北:遠足文化,2005年。
    吳政憲,《繁星點點:近代臺灣電燈發展(1895~194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9年。
    吳密察,《臺灣近代史研究》,臺北:稻香,1990年。
    吳密察監修,《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文化,2000年。
    吳瑞呈、林太崴,《河邊春夢:周添旺1930年代絕版流行歌專輯》,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13年。
    呂紹理,《水螺響起》,臺北:遠流,1999年。
    李明璁,《時代迴音:記憶中的臺灣流行音樂》,臺北:大塊文化,2015年。
    李園會,《日據時期臺灣之初等教育》,臺中:復文圖書,1983年。
    李園會,《臺灣師範教育史》,臺北:南天,2001年。
    李道明,《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臺北:三民,2013)
    李道明,《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臺北:三民書局,2013年。
    汪知亭,《臺灣教育史》,臺北:臺灣書店,1959年。
    林太崴,《玩樂老臺灣:不插電的78轉聲音旅行,我們100歲了!我們是臺灣第一》,臺北:五南出版,2015年。
    林吉崇,《臺大醫院百年院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1997年。
    林茂生著、林詠梅譯,《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臺北:新自然主義,2000年。
    社團法人臺灣女性影像學會主編,《女性‧影像‧書:從女性影展看女性影像之再現》,臺北:書林,2006年。
    邱貴芬,《「看見臺灣:臺灣新紀錄片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
    南一版,《國民中學社會第二冊》,臺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
    范燕秋,《疾病、醫學與殖民現代性:日治臺灣醫學史》,臺北:稻香,2005年。
    徐南號主編,《臺灣教育史》,臺北:師大書苑,1993年。
    康軒版,《國民中學社會第二冊》,新北市: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
    張廣智,《影視史學》,臺北:揚智文化,1998年。
    曹永和、張勝彥、吳文星、蔡相煇、詹素娟、戴寶村編著,《臺灣歷史人物與事件》,臺北:空中大學,2002年。
    莊仁德,《閱讀素養與中學歷史教材教法》,臺北:五南,2014年。
    莊永明,《1930年代絕版臺語流行歌》,臺北:北市文化局,2009年。
    莊永明,《臺灣世紀回味:文化流轉》,臺北:遠流,2002年。
    莊永明,《臺灣世紀回味:生活長巷》,臺北:遠流,2001年。
    莊永明,《臺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臺北:遠流,2000年。
    莊永明,《臺灣百人傳2》,臺北:時報文化,2000年。
    莊永明,《臺灣紀事》(臺北:時報文化,1989),頁562。
    莊永明,《臺灣歌謠追想曲》,臺北:前衛出版,1994年。
    莊永明,《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
    莊永明,《臺灣醫療史:以臺大醫院為主軸》,臺北:遠流出版,1998年。
    莊永明、孫德銘,《臺灣歌謠鄉土情》,臺北:孫德銘,1994年。
    莊永明、孫德銘,《臺灣歌謠鄉土情》,臺北:孫德銘,1994年。
    許佩賢,《太陽旗下的魔法學校:日治臺灣新式教育的誕生》,臺北:東村出版,2012年。
    許佩賢,《太陽旗下的魔法學校:日治臺灣新式教育的誕生》,臺北:遠足文化,2012年。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文化,2005年。
    陳正茂編著,《臺灣經濟發展史》,臺北:新文京開發,2003年。
    陳永興,《臺灣醫療發展史》,臺北:新自然主義,2003年。
    陳柔縉,《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臺北:麥田,2011年。
    陳柔縉,《臺灣幸福百事:你想不到的第一次》,臺北:究竟出版,2011年。
    陳柔縉,《舊日時光》,臺北:大塊文化,2012年。
    陳柔縉,《囍事臺灣》,臺北:東觀國際文化,2007年。
    陳培豐,《歌唱臺灣:連續殖民下臺語歌曲的演變》,臺北:衛城,2020年。
    陳惠雯,《大稻埕查某人地圖:婦女的活動空間─近百年來的變遷》,臺北:博揚文化,1999年。
    陳登武,《歷史與人生》,臺北:三民書局,2008年。
    游艦明,《日據時期臺灣的女子教育》,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8年。
    游鑑明主編,《中國婦女史論集十集》,新北:稻香,2013年。
    程佳惠,《臺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 : 1935年魅力臺灣SHOW》,臺北:遠流,2004年。
    黃信彰,《工運、歌聲、反殖民:盧丙丁與林氏好的年代》,臺北:北市文化局,2010年。
    黃信彰,《李臨秋與望春風》,臺北:臺北市文獻會,2009年。
    黃信彰,《絕世美聲:林氏好1930年代絕版流行歌專輯》,臺北:北市文化局,2011年。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2004年。
    黃惠君,《雨夜花飄─望春風臺灣歌謠奇才鄧雨賢和他的音樂時代》,臺北:臺北市文化局,2006年。
    楊彥騏,《臺灣百年糖紀》,臺北:城邦,2001年。
    葉碧苓,《學術先鋒:臺北帝國大學與日本南進政策之研究》,臺北:稻香,2010年。
    葉龍彥,《臺灣唱片思想起》,臺北:博揚文化,2001年。
    董忠司總編纂,《臺灣閩南語辭典》,臺北:五南,2001年。
    臺灣文學工作室,《百年來不退流行的臺北文青生活案內》,臺北:本事出版,2015年。
    臺灣鄧雨賢音樂文化協會編著,《臺灣歌謠的春雨:傳‧鄧雨賢》,臺北:華品文創,2016年。
    劉士永、王文基主編,《東亞醫療史:殖民、性別與現代性》,臺北:聯經,2017年。
    劉亮雅,《後殖民與日治記憶─二十一世紀臺灣小說》,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0年。
    蔡蕙頻,《好美麗株式會社:趣談日治時代粉領族》,臺北,貓頭鷹,2013年。
    蔣竹山,《島嶼浮世繪:日治臺灣的大眾生活》,臺北:蔚藍文化,2014年。
    鄭恆隆、郭麗娟,《臺灣歌謠臉譜》,臺北:玉山社,2002年。
    鄭麗玲,《阮ê青春夢:日治時期的摩登新女性》,臺北:玉山社,2018年。
    翰林版,《國民中學社會第二冊》,臺南市: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
    楊翠,《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臺北:時報文化,1993年。
    戴東原等,《臺大醫院壹百年》,臺北: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1995年。
    薛化元主編,《近代化與殖民:日治臺灣社會史研究文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
    薛宗明,《臺灣音樂史綱》(高雄:高雄市國樂團,2000),頁141。
    薛宗明,《臺灣音樂史綱》,高雄:高雄市國樂團,2000年。
    謝森展、松本曉美主編,《臺灣懷舊:1895-1945》(臺北:創意力文化,1993),頁302。
    謝森展、松本曉美主編,《臺灣懷舊:1895-1945》,臺北:創意力文化,1993年。
    簡上仁,《臺灣音樂之旅》,臺北:自立晚報,1988年。
    蘇碩斌,《看得見與看不見的臺北》,臺北:群學,2010年。
    騰邑文化編輯部,《臺灣教育世紀回顧〈荷西-日治〉》,臺北:零極限,2013年。頁84。
    四、 期刊與專書論文
    成令方,〈跳舞時代的阿公阿嬤〉,《聯合文學》,235期(2004.05),頁61。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的放足斷髮運動〉,《認識臺灣歷史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1996),頁225。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的放足斷髮運動〉,收入張玉法、李又寧編《中國婦女史 論文集》,2輯,(臺北:商務,1988年),頁465-510。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的高等教育〉,《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25期(1993.09),頁154-156。
    吳奇浩〈喜新戀舊:從日記材料看日治前期臺灣士紳之服裝文化〉,《臺灣史研究》,第19卷第3期(2012.09),頁201-239。
    吳政憲,〈「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發電量之研究(1920─1939)〉,《興大人文學報》,第39期,頁329-366。
    吳政憲,〈近代臺灣資訊社會的電話接線生(1900-1930)─以臺北局為中心探討〉,《興大歷史學報》,第19期 (2007.11),頁429。
    吳珊妃,〈影視教材在歷史教學的運用─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歷史教育》,14期(臺北,2009年6月),頁295-314。
    吳雅琪,〈臺灣守時、守法觀念的建立〉,《臺灣學通訊》,第49期(2011.01),頁12-13。
    呂紹理,〈日治時期臺灣的休閒生活與商業活動〉,《臺灣商業傳統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1999),頁374~375。
    呂紹理,〈日治時期臺灣機械鐘錶市場的發展(1895~1945)〉,《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3期(1996),頁85~105。
    巫知諭,〈為臺灣庶民寫史的影像工作者─郭珍弟〉一文收錄於社團法人臺灣女性影像學會主編,《女性‧影像‧書:從女性影展看女性影像之再現》(臺北:書林,2006),頁180。
    李力庸〈日據時期臺灣農會的組織與功能(1900~1945)〉,《萬能商學報》,第3期(1998.07),頁91~108。
    周婉窈,〈寫實與規範之間--公學校國語讀本插畫中的臺灣人形象〉,《臺大歷史學報》第34期(2004.12),頁99。
    周樑楷,〈人物與歷史:《白宮風暴》與《萬世巨星》〉,《人物‧傳記‧影視史學討論會會議論文集》,臺中市:中興大學歷史系,1997。
    周樑楷,〈大眾史學的定義和意義〉,《人人都是史家:大眾史學研習會論文集第一冊》(臺中:采育出版社,2004年),頁36。
    周樑楷,〈以影視輔助中國史教學〉,收入王壽南、張哲郎主編《中華民國大學院校中國歷史教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1992年),頁189-203。
    周樑楷,〈辛德勒的選民:評史匹柏的影像敘述和史觀〉,《當代》,96期(1994),頁44-53。
    周樑楷,〈書寫歷史與影視史學〉,《當代》,88期(1993),頁10-17。
    周樑楷,〈臺灣影視文化的歷史意識,1945-1979:以《源》為主要分析背景〉,「1997臺北金馬影展」國片專題影展節目特刊,1997,頁18-24。
    周樑楷,〈銀幕中的歷史因果關係:評論「誰殺了甘迺迪」與「返鄉第二春」〉,《當代》,74期(臺北:1992.06),頁48-61。
    周樑楷,〈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臺大歷史學報》,23期(1999年),頁447-463。
    周樑楷,〈影視史學:課程的主題、內容與教學〉,收入張哲郎主編《歷史學系課程教學研討會》,(臺北市,1993年),頁149-162。
    周樑楷,〈影視史學與歷史思維:以「青少年次文化中的歷史圖像」為教學實例〉,《當代》,118期(1996.02),頁8-21。
    周樑楷,〈歷史劇情片的「實」與「用」--以「羅馬帝國淪亡錄」和「神鬼戰士」為例 〉,《當代》,38期(1990.02),頁48-61。
    林少雄,〈「特殊歷史」的影音書寫─以《跳舞時代》為例〉,一文收錄於林少雄編,《鏡中紅顏:華語電影的性別體認》(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2年),頁129-139。
    林良哲,〈臺語流行歌壇的傳道師-姚讚福〉,《新使者》,158期(2017.02),頁49-
    林慈淑,〈文本、文本閱讀與歷史教學:兼論溫伯格的閱讀理論〉,《思與言》第56卷第3期(2018.09),頁129。
    邱貴芬,〈「日本」記憶與臺灣新歷史想像〉一文收錄於 李瑞騰主編,《臺灣文學30年菁英選7──評論30家(下冊)》(臺北:九歌,2008),頁364。
    邱貴芬,〈文學影像與歷史─從作家紀錄片談新世紀史學方法研究空間的發展〉,《中外文學》,6期(2002.11),頁193。
    邱貴芬,〈文學影像與歷史─從作家紀錄片談新世紀史學方法研究空間的發展〉,《中外文學》,6期(2002.11),頁193。
    邱貴芬〈日據時代的尖端流行娛樂:「跳舞時代」與「持攝影機的男人」〉,《聯合文學》257期(2006.03),頁55。
    邱貴芬〈日據時代的尖端流行娛樂:「跳舞時代」與「持攝影機的男人」〉,《聯合文學》257期(2006.03),頁55。
    施慶安,〈陳君玉與日治時期臺灣的流行音樂〉,《政大史粹》,14期(1008.06),頁44-45。
    苗廷威,〈從「天然足會」到「解纏會」日治初期臺灣的女體政治(1900-1915)〉,《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91期(2013.06),頁167。
    范宜如,〈個人記憶‧家國敘事:紀錄片《銀簪子》、《山有多高》的影像詮釋與意義論述〉,《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十四期(2009年第二期),頁114-115。
    范宜如,〈個人記憶‧家國敘事:紀錄片《銀簪子》、《山有多高》的影像詮釋與意義論述〉,《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十四期(2009年第二期),頁114-115。
    翁聖峰,〈日治時期臺灣「女車掌」文學與文化書寫〉,《文史臺灣學報》,1期 ( 2009.11),頁202。
    耿德華,〈為兩代而舞的《跳舞時代》〉,《電影欣賞》,134期(2008.03),頁57-60。
    郭珍弟,〈小筆記─一九三三,或是二OO四〉,《聯合文學》,235期(2004.05),頁51-54。
    張弘毅,〈人人都是史家:大眾史學、影視史學與日常生活中的歷史〉,收入《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史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2011),頁1。
    張弘毅,〈大家來寫都會史:理論的分析〉,《應用史學的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會議資料》,(2013.06),頁45。
    張淑雯,〈日治時期臺灣解纏足之研究〉,(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2008年),頁58-83。
    張靜宜,〈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之研究─以戰爭協力為中心〉,《人文集刊》,第5期(2007.07),頁163。
    莊永明,〈不平凡的平凡人—臺灣歌樂諍友陳君玉〉,《臺北畫刊》,394期(2000.08),頁47。
    莊永明,〈望著春風補破網—臺語歌謠作詞家〉,《臺北畫刊》,394期(2000.08),
    莊永明,〈臺語歌謠的奇葩〉─「四月望雨」鄧雨賢〉,《臺北畫刊》,394期
    莊德仁,〈從《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看高中歷史教學的契機與挑戰〉,《思與言》第56卷3期(2018.9),頁83。
    郭珍弟,〈小筆記─一九三三,或是二OO四〉,《聯合文學》,235期(2004.05),頁51-54。
    陳玉珍,〈「教育影視史學」成立之可能性〉,《市北教育學刊》,41期(2012.04),頁51。
    陳君玉,〈日據時期臺語流行歌概略〉,《臺北文物》,4卷2期(1955.8),頁23-
    陳淑銖,〈影視材料在教學應用的省思—以希特勒影片為例〉,《人文社會學報》,4 期(2008),頁87-107。
    陳登武,〈一場大屠殺與人民記憶─以Atom Egoyan的電影《A級控訴》為中心〉,《興大歷史學報》17期(2006.06),頁641-676。
    陳登武,〈影視教材在高中歷史教學的應用─以隋唐史教學為中心〉,《臺灣師大歷史教育》,14期(2009),頁233-264。
    陳鴻圖,〈日治時期臺灣水利事業的建立與運作-以嘉南大圳為例〉《輔仁歷史學報》,12期 (2001.06),頁117。
    彭華英,〈臺灣に婦人問題があるか〉,《臺灣青年》卷一號二(1920.08),頁61-63。
    黃得時,〈從臺北帝國學設立到臺灣大學現況〉,《臺灣文獻》第26卷第4期、第27卷第1期合刊,(1976.03),頁233。
    黃瑞祺,〈現代性的省察─歷史社會學的一種詮釋〉,《臺灣社會學刊》,第19期(1996.03),頁192-197。
    黃醒民,〈新臺灣婦人に望む〉,《臺灣》,第5年第1號(1924.04),頁27。
    葉淑貞,〈日治時代臺灣經濟的發展〉,《臺灣銀行季刊》,第60卷第4期(2009.06),頁257-259。
    葉碧苓,〈臺北帝國大學與京城帝國大學史學科之比較(19126-1945)〉,《臺灣史研究》,第16卷第3期(2009.09),頁87-132。
    幣原坦,〈臺灣の學術價值〉,《臺灣時報》,85號(1962.12),頁25-26。
    謝杰廷,〈聽見1933年的「跳舞時代」─以敘事的時間性探論臺灣日治時期現代機械與技術的意涵〉,《臺灣音樂研究》,4期(2007.04),頁39-54。
    簡扶育,〈從騎乘金馬跳舞,再看回首來時路─簡偉斯影片作品〉一文收錄於社團法人臺灣女性影像學會主編,《女性‧影像‧書:從女性影展看女性影像之再現》,(臺北:書林,2006),頁178。
    簡偉斯,〈《跳舞時代的臺語嘉年華》,《海翁臺語文學教學季刊》,8期(2006.06),
    簡偉斯,〈我的許多第一次《Viva Tonal》側記〉,《聯合文學》,235期(2004年5月),頁57-58。
    簡偉斯,〈我的許多第一次《Viva Tonal跳舞時代》〉,《聯合文學》,235期(2004.05),頁55-59。
    五、 學位論文
    李育如,〈影視史學在國中歷史教學的實踐─以影片《稻草人》為例〉,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林冠吟,〈影視教材在國中歷史教學的運用:以電影《惡魔教室》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歷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2年。
    金栢全,〈日治時期臺灣實業教育之變遷〉,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洪筱婷,〈影視教材在臺灣史教學的運用:以紀錄片《牽阮的手》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6年。
    范燕秋,〈日據前期臺灣之公共衛生─以防疫為中心之研究(1895-192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張雅淳,〈影視教材在高中世界史「西班牙內內戰」教學的運用─以《祖國之民》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3年。
    張雅婷,〈影視教材在國中「第二次世界大戰」教學的應用—以《硫磺島的英雄們》、《來自硫磺島的信》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4年。
    莊天賜,〈臨時臺灣糖務局與臺灣新製糖業之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
    郭盈伶,〈日本領臺時期的初等教育─「公學校」與「小學校」之差異研究〉,輔仁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黃致遠,〈國中歷史教育的影視輔助教學分析─以王童《香蕉天堂》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3年。
    黃靖涵,〈影視教材在高中臺灣史「白色恐怖」教學的運用:以電影《超級大國民》、《天公金》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2年。
    黃瓈瑩,〈影視文本在中學歷史教育的應用─從《我的名子叫可汗》看九一一事件後美國社會中的穆斯林問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4年。
    廖羽晨,〈影視教學與國中生的歷史思維─以「愛在波蘭戰火時」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2年。
    廖宜超〈日治初期臺灣「斷髮」運動研究─以《臺灣日日新報》為主要範圍〉,臺中: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蔡佩襄,〈影視教材在國中歷史與人權議題的教學運用─以電影《以愛之名:翁山蘇姬》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6年。
    盧慧芳,〈電視歷史劇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運用─以《漢武大帝》劇之漢、匈關係情節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
    六、 網路資料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中小學基本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社會領域https://ngjh.ntct.edu.tw/p/16-1003-251517.php?Lang=zh-tw最後瀏覽日期:2023年7月19日。
    中華民國教育部 http://history.moe.gov.tw/policy.asp?id=2 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7月22日。
    【文學‧故事 日本時代的男女如何自由戀愛】https://gushi.tw/literature-gushi-2/最後瀏覽日期:2023年8月2日。
    公視人生劇展《百里香煎魚》http://web.pts.org.tw/php/mealc/life/index.phpXPAGE=VIEW&XMAENO=2498最後瀏覽日期;2023年7月11日。
    令人懷念的台語老歌《三線路》https://www.peoplenews.tw/articles/6c9efdb4d3最後瀏覽日期:2023年8月2日。
    從日治到民國─懷念的鐵路便當https://www.gvm.com.tw/article/21938最後瀏覽日期:2023年7月28日。
    莊永明書坊http://mmh.mc.ntu.edu.tw/document5_3_1.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7月14日。
    開眼電影網《山豬溫泉》http://app2.atmovies.com.tw/film/fbch48924422/最後瀏覽日期:2023年7月11日。
    《飛越女性‧臺灣第一:臺灣第一位女地質學家─王執明》 http://web.pts.org.tw/~web01/female/w8.htm最後樓覽日期:2023年7月11日。
    旅行相關事務https://www.ntl.edu.tw/public/Attachment/05615593991.pdf 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8月5日。
    港口檢疫與污物掃除https://www.ntl.edu.tw/public/Attachment/91119165423.pdf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7月14日。
    《海上情書》講討海人辛酸 ETtoday新聞雲 https://movies.ettoday.net/news/568707#ixzz87845HX5R最後瀏覽日期:2023年7月11日。
    維基百科:霍亂。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C%8D%E4%BA%82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7月12日。
    維基百科:李坤城。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9D%8E%E5%9D%A4%E5%9F%8E(最後瀏覽時間:2023年8月16日。)
    臺灣電影網:郭珍弟導演新作《練戀舞》開拍 張孝全蔡淑臻大秀舞技 https://taiwancinema.bamid.gov.tw/InfoNew/InfoNewContent/?ContentUrl=57349最後瀏覽日期:2023年7月11日。
    臺灣新文學推手-- 陳君玉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258543最後瀏覽日期:2023年7月18日。
    臺灣電影網,《馬祖舞影SHADOW DANCING AT MA TSU》https://taiwancinema.bamid.gov.tw/Film/Filmcontent/?ContentUrl=12161(最後瀏覽日期:2023年7月12日。)
    TIDF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希‧音拉珊》https://www.tidf.org.tw/zhhant/films/41201最後瀏覽日期:2023年7月11日。
    臺灣音聲100年,一個紅蛋(純純) https://audio.nmth.gov.tw/audio/zh-TW/Item/Detail/3f7d85ef-5595-43be-a5ca-83f6ec964490最後瀏覽日期:2023年7月9日。
    臺灣國際女性影展,《小珍和她們》https://www.wmw.org.tw/tw/film/1865最後瀏覽日期:2023年7月12日。
    臺灣國際女性影展,《等待月事的女人 A Woman Waiting for Her 》 Periodhttps://www.wmw.org.tw/tw/film/1916最後瀏覽日期:2023年7月12日。
    臺灣國際女性影展,《臺灣第一位女記者楊千鶴》https://www.wmw.org.tw/tw/film/376最後瀏覽日期:2023年7月12日。
    臺灣第一位女醫生─蔡阿信http://old.ohmygod.org.tw/goodtohaveyou/good028.ht最後瀏覽日期:2019年8月5 日。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