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姝伃
論文名稱: 《禮記‧儒行》研究
指導教授: 林素英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6
中文關鍵詞: 儒行禮記儒家孔子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26下載:1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儒行〉收入於《禮記》一書當中,以孔子與魯哀公之對答為背景,記載儒者十六種言行規範,每段以「儒有……」作為標準開頭,中間以「其……」敘述言行之內容,最後以「其……有如此者」結尾,以明該段之題旨,可謂先秦典籍論「儒」的言行最為詳盡之篇章。然而,綜觀歷代注疏及今人研究成果,該篇相關之研究數量並不多,且前人對於此篇是否符合孔子早期儒家思想的問題,多有爭議及辯駁,故本文以此為題探究之。
    本文首先從「儒」的意義與發展作為研究起點,從殷商原始術士之儒、西周師儒之儒,一路探索至先秦儒家君子之儒,目的在理解孔子所肩負之文化傳承,及其以君子儒為教之理想的偉大眼光,藉此凸顯〈儒行〉存在之意義與價值。再者,運用儒家傳世典籍、出土文獻、古代字書、歷代注疏,與國內外研究孔子學說之成果,將〈儒行〉之字句義涵先做一梳理,並從中分類出數個重要群組概念,歸納出該篇之思想體系,乃以學、履、忠、信、仁、義為核心主旨,且主要建立在社會倫理之架構中,蘊藏有深刻的立己、成人之內涵。
    本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將〈儒行〉與重要儒家文獻之內容,反覆地進行比較、論述,過程中發現〈儒行〉思想並無一處外於孔子學說,其原因有三:第一,《論語》所曾提點言簡意賅之道德原則,於〈儒行〉之中不但大多能找到直述其義之語句,且在「忠信」連稱與「仁」、「義」分立的表述方式上,亦與《論語》相同。至於孔子極力發揚之「仁」德,於〈儒行〉亦最為尊貴。第二,〈儒行〉與二戴《禮記》、《郭店楚簡》、《孟子》之內容,多半亦有相合之處,當中有些語句甚至雷同,說明〈儒行〉全文整體的論點,並不違背早期儒家之思想。第三,關於宋、明、清之學者對於〈儒行〉的批評,其實除了少數學者如清初王船山指陳該篇部分不詳、不通之語句,與清代姚際恆未論原因,便於每段皆下不合義理之評語外,大多數學者皆持正面肯定的態度。再加上本文利用今人對於孔學之研究成果,以印證〈儒行〉與孔子學說的關係,更見其歷歷有據。因此,本研究認為〈儒行〉思想堪稱可與孔子學說能相呼應。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一、 研究動機---------------------------------------1 二、 研究目的---------------------------------------6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材料-----------------------------6 一、 研究範圍---------------------------------------6 二、 研究材料---------------------------------------7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9 一、 〈儒行〉的文本結構特色----------------9 二、 〈儒行〉的研究成果---------------------14 三、 前人研究成果綜評------------------------20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22 一、 研究方法-------------------------------------22 二、 研究步驟-------------------------------------26 第二章 儒之意義與發展 第一節 原始之儒------------------------------------27 一、 術士之儒服事天道---------------------- 27 二、 卜辭中的「需」------------------------- 31 第二節 師儒之儒-----------------------------------37 一、 殷周文化傳遞-----------------------------38 二、 師儒的教化內容-------------------------41 第三節 儒家之儒---------------------------------- 45 一、 孔子提升德、藝的內涵---------------45 二、 君子儒的意義----------------------------49 第三章 學與履 第一節 學之態度與教之內涵-----------------52 一、 儒者向學之三度----------------------- 52 二、 儒者教授之三方-----------------------56 第二節 人倫日用的處世原則-----------------62 一、 社會倫理之範圍-----------------------62 二、 修己待人的三種原則---------------- 67 第四章 忠與信 第一節 忠信的分論及合述---------------------83 一、 忠、信分論之意義---------------------84 二、 「忠信」合述之內涵--------------------89 第二節 忠信的表現與做法-----------------------95 一、 人臣之道------------------------------------95 二、 交友舉賢-----------------------------------107 第三節 忠信與禮義的關係----------------------113 一、 忠信的應用與層次----------------------113 二、 「忠信為禮之本」的意義------------115 第五章 仁與義 第一節 仁之建立、形成與地位---------------120 一、 仁建立在人與人相親愛的關係------121 二、 仁為諸德累積之過程------------------123 三、 仁之四種實踐特性--------------------- 136 第二節 義之實踐與省思-------------------------138 一、 立義:道德應然之原則--------------- 138 二、 處義:情境適宜之作法---------------140 三、 行義:明辨是非之勇敢---------------141 四、 思義:事理本質之反省--------------- 142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本研究成果之回顧---------------------- 143 第二節 研究之所限與未來之展望------------ 149 附錄一《禮記‧儒行》原文--------------------- 154 附錄二 黃道周《儒行集傳》之歷史人物----156 附錄三《禮記‧儒行》與《孔子家語‧儒行解》對照表------ 158 附錄四 甲骨文中出現󽄅、󽄆(需)字一覽表------------- 160 參考文獻------------------------------------- 163 圖表目次 表一:〈儒行〉「不為」之事類---------------------11 表二 :《商周圖形文字編》「需」字-------------36 表三:「儒」與「君子」的意義轉變與關係-----47 表四:〈儒行〉之社會倫理架構------------66 表五:〈儒行〉論忠信之層次、應用及其與「禮」的關係-----115 圖一:士宮圖--------------------------72 圖二:一堂一房一室圖-------------73

    參考文獻
    壹、 古代典籍(先依經史子集四部分類,再按作者或編者年代排序)
    一、 經部
    (一) 易類、書類、詩類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附清阮元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漢〕毛亨傳,鄭玄箋:《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附清阮元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附清阮元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清〕魏源:《書古微‧卷十》收入《皇清經解續編》第十九冊,臺北:復興書局,1972年。
    〔清〕王先謙撰,吳格點校:《詩三家義集疏》,臺北:明文書局,1988年。
    (二) 禮類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十三經注疏(附清阮元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十三經注疏(附清阮元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附清阮元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漢〕鄭玄:《鄭氏三禮目錄》,收入鄦齋叢書之《叢書集成續編‧第12冊‧目錄‧總類》,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頁443。
    〔宋〕呂大臨:《禮記解》,見於陳俊民主編:《藍田呂氏遺著輯校》,收入儒藏編纂中心編:《儒藏》精華編二二0冊,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宋〕衛湜:《禮記集說》,收入〔清〕徐乾學等輯,納蘭成德校刊:《通志堂經解》卅二冊,臺北:大通書局,1969年。
    〔元〕陳澔:《禮記集說》,臺北:世界書局,2009年。
    ﹝元﹞陳澔注,萬久富整理:《禮記集說》,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
    〔明〕黃道周:《儒行集傳》,《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二二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王夫之:《船山全書‧第四冊‧禮記章句》,長沙:嶽麓書社,1996年。
    〔清〕孔廣森:《大戴禮記補注(附校正孔氏大戴禮記補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清〕金鶚:《求古錄‧禮說》卷二明堂考,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1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清〕趙良 :《讀禮記》,收入嚴一萍選輯:《百部叢書集成‧涇川叢書98》,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清〕姜兆錫:《禮記章義》十卷,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第一0一冊,臺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
    〔清〕杭世駿:《續禮記集說》,臺北:明文書局,1992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
    〔清〕莊有可:《禮記集說》,臺北:大通書局,1935年,頁1331。
    〔清〕李光坡:《禮記述注》,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2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三) 春秋類、五經總義類、孝經類、四書類
    〔漢〕劉向:《五經通義》,收入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第四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十三經注疏(附清阮元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附清阮元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附清阮元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唐〕唐元宗御注,〔宋〕邢昺疏:《孝經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附阮元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2009年。
    〔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四) 小學類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2006年。
    〔漢〕劉熙撰,〔清〕畢沅疏證、王先謙補,祝敏徹、孫玉文點校:《釋名疏證補》,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十三經注疏(附清阮元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唐〕陸德明撰,〔清〕盧文弨校:《抱經堂經典釋文》,臺北:漢京文化公司,1980年。
    〔清〕王念孫:《廣雅疏證》,臺北:鼎文書局,1972年。
    二、 史部
    〔漢〕司馬遷撰,(日本)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民國〕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撰,黃懷信修訂,李學勤審定:《逸周書彙校集注(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民國〕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三、 子部
    〔漢〕劉向撰,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漢〕劉向編著、石光瑛校釋、陳新整理:《新序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漢]劉安編,何寧集釋,《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漢〕揚雄撰,〔晉〕李軌注:《揚子法言》,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晉〕張湛:《列子注》,收入《諸子集成》第4冊,長沙:岳麓書社,1996年。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華正書局,1993年。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清〕陳澧:《公孫龍子注》,收入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中山大學圖書館編:《三編清代稿鈔本》第一〇八冊,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整理:《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清〕陳士珂輯:《孔子家語疏證》,臺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
    〔民國〕陳奇猷校注:《韓非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87年。
    〔民國〕陳奇猷著:《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2004年。
    〔民國〕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四、 集部
    〔晉〕袁準:《袁子正論》,收入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第五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宋〕李覯:《盱江集》,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1095‧集部‧別集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清〕唐文治:《茹經堂文集》三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87年。
    貳、 今人著作(先依內容分類,再按出版年份降冪排序)
    一、 專書
    (一) 經學類
    姜廣輝:《義理與考據:思想史研究中的價值關懷與實證方法》,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劉咸炘著,黃曙輝編校:《劉咸炘學術論集‧哲學編(上)‧中書卷二‧本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龔鵬程主編:《改變中國歷史的文獻》上卷,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10年。
    章太炎:《國故論衡》,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王夢鷗:《禮記今注今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9年。
    胡楚生:《中國學術史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
    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顧 實:《漢書藝文志講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王 鍔:《禮記成書考》,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王心怡編:《商周圖形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杜松柏:《國學治學方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6年。
    黃俊郎編著:《禮記著述考(一)》,臺北:鼎文書局,2003年。
    王宇信、楊升南主編:《甲骨學一百年‧商代社會結構和國家職能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0年。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熊十力:《讀經示要》,臺北:廣文書局,1960年。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二) 史學類
    童書業:《春秋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錢 穆:《周公》,《錢穆先生全集(新校本)》,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
    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會變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陳 絜:《商周姓氏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2005年。
    朱鳳瀚:《商周家族型態研究(增訂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張 岩:《從部落文明到禮樂制度》,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4年。
    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楊朝明:《周公事蹟研究》,鄭州:中洲古籍出版社,2002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李 零:《李零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呂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徐復觀:《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年。
    (三) 儒家哲學類
    羅新慧:《曾子研究——附《大戴禮記》「曾子」十篇注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郭沫若:《十批判書》,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章太炎著、王小紅選編:《章太炎儒學論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1年。
    張繼軍:《先秦道德生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錢 穆:《孔子與論語》(錢穆先生全集〔新校本〕),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
    傅佩榮:《儒家哲學新論》,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章太炎:《諸子學略說》,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蔡元培:《中國倫理學史》,臺北:五南出版公司,2010年。
    梁 濤:《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郭梨華:《出土文獻與先秦儒道哲學》,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8年。
    胡 適等著:《大師說儒》,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08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7年。
    蒙文通:《儒學五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李翔海、鄭克武編:《成中英文集第二卷:儒學與新儒學》,武漢市: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歐陽禎人:《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
    林存光:《歷史的孔子形象——政治與文化語境下的孔子和儒學》,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高兆明:《存在與自由:倫理學引論》,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林師素英:《禮學思想與應用》,臺北:萬卷樓,2003年。
    吳龍輝:《原始儒家考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李美燕:《中國古代樂教思想(先秦兩漢篇)》,高雄:麗文出版,1998年。
    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方穎嫻:《先秦之仁、義、禮說》,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吳進安:《孔子之仁與墨子兼愛比較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鍾肇鵬:《孔子研究(增訂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曾春海:《儒家哲學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林義正:《孔子學說探微》,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
    胡楚生:《儒行研究》,臺北:華正書局,1986年。
    高 明:《高明孔學論叢》,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78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
    陳景磐:《孔子的教育思想》,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
    二、 單篇論文
    (一) 經、史學類
    楊晉龍:〈論經學和思維在臺灣教育及研究上的意義〉,收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主編:《紀念瑞安林尹教授百歲誕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9年12月。
    葉國良:〈先秦禮書中保存的古語及其意義〉,《經學研究集刊》第三期,2007年10月。
    馮 時:〈西周金文所見「信」、「義」思想考〉《文與哲》,第六期2005年6月。
    林素英:〈《周禮》的禮教思想——以大司徒為討論主軸〉,《國文學報》第三十六期,2004年12月。
    周鳳五:〈郭店竹簡文字補釋〉,收入郭店楚簡研究(國際)中心編:《古墓新知——紀念郭店楚簡出土十周年論文專輯》,香港: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03年11月。
    方述鑫:〈殷墟卜辭和《周易》中的儒〉,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甲骨學殷商史研究中心編輯組編:《胡厚宣先生紀念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年11月。
    林 澐:〈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國聯盟〉,《古文字研究》第六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1月。
    張秉權:〈卜辭所見殷商政治統一的力量及其達到的範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研究集刊》50本1分,1979年3月。
    韓江蘇:〈甲骨文中的「多子」、「多子族」、「王族」〉,收入宋鎮豪、肖先進主編:《殷商文明暨紀念三星堆遺址發現七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1月。
    魏慈德:〈殷非王卜辭中所見商王記載〉,收入宋鎮豪主編:《甲骨文與殷商史(新一輯)》,北京:線裝書局,2008年1月。
    朱宗俠、司偉:〈西周的學校與尊老教育〉《柳州師範學報》第26卷第3期,2011年6月。
    杜正勝:〈古代世變與儒者的進退〉《長庚人文學報》第4卷第1期,2011年4月。
    孟 奐:〈試論西周洛邑殷遺民的社會分化〉《商品與質量》,2011年S6期(周刊)。
    碧 蓮:〈古人的沐浴〉《文史雜誌》,2011年06期(雙月刊)。
    趙燕姣:〈從微氏墻盤看殷遺民入周後的境遇〉《文博》,2009年1期(雙月刊)。
    沈文倬:〈周代宮室考述〉《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3期,2006年5月。
    周 何:〈穀梁傳之仁義觀〉,《教學與研究》第12期,1990年6月。
    劉增貴:〈中國古代的沐浴禮俗〉,《大陸雜誌》第98卷第4期,1999年4月。
    李 宏、孫英民:〈從周初青銅器看殷商遺民的流遷〉《史學月刊》1999年06期(月刊)。
    陳 槃:〈春秋列國的兼幷遷徙與民族混同和落後地區的開發〉,收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編:《中國上古史待定稿》第三本兩周編之一史實與演變,1985年6月。
    楊 寬:〈西周王朝公卿的官爵制度〉,收入人文雜誌叢刊第二輯《西周史研究》,西安:人文雜志編輯部,1984年8月。
    汪寧生:〈從原始記事到文字發明〉《考古學報》,1981年第1期(季刊)。
    徐復觀:〈治古代思想史方法〉,收入韋政通編:《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臺北:大林出版社,1981年10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研究之一新方向〉,收入韋政通編:《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臺北:大林出版社,1981年10月。
    傅斯年:〈周東封與殷遺民〉《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上海:中央研究院,1934年1月。
    (二) 孔子與儒家類
    彭 林:〈從三達德看孔子的述而不作〉《孔子研究》2012年第5期(雙月刊)。
    勞悅強:〈從學術、修養、信仰論孔門儒學〉,收入劉笑敢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十輯,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年9月。
    林素英:〈以禮為宗的〈經解〉思想分析——與傳世文獻及戰國簡文相驗證〉,收入楊朝明主編:《孔子學刊》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9月。
    林素英:〈《大戴禮記》〈哀公問五義〉思想析論——與《論語》政治人才觀相驗證〉,該文發表於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文獻學系、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聯合舉辦之「二○一○年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11月15-16日。收入趙生群、方向東主編:《古文獻研究集刊》第五輯,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年8月。
    林素英:〈從「禮樂」的分合與特性論〈性自命出〉「道」四術或三術的迷思——兼論相關學者的研究方法〉,發表於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暨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人民大學國學院協辦:「出土文獻研究方法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11月26-27日。
    陳麗桂:〈賢、德主軸下的儒家「命」論——兼論〈窮達以時〉與〈曹墨之陣〉〉,發表於出土文獻研究方法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2011年11月26、27日於臺灣大學文學院會議室。
    林素英:〈「人道」思想探析——以〈性自命出〉與《禮記》相關文獻為討論中心〉,發表於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主辦,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與臺灣大學中文系協辦:「機遇與挑戰:思想史視野下的出土文獻研究」研討會,2011年10月28-30日,於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舉行。
    丁 亮:〈從身體感論中國古代君子之「威」〉,《考古人類學刊》第74期,2011年6月。
    匡亞明:〈論孔子的「三十而立」和開創私學〉,原載於《文史哲》1984年第6期(雙月刊),今收入文史哲編輯部編:《儒學:歷史、思想與信仰》,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5月。
    周予同:〈儒、儒家和儒教〉,收入初小榮選編:《儒家、儒學和儒教》(民國期刊資料分類彙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4月。
    許地山:〈原始的儒,儒家與儒教〉,收入初小榮選編:《儒家、儒學和儒教》(民國期刊資料分類彙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4月。
    李美燕:〈「和」與「德」—柏拉圖與孔子的樂教思想之比較〉《藝術評論》第20期,2010年12月。
    晁福林:〈「君民同構」:孔子政治哲學的一個重要命題——上博簡與郭店簡《緇衣》篇的啟示〉,《哲學研究》,2010年10月。
    陳麗桂:〈從傳世儒典與郭店儒簡看先秦儒學的忠信之德〉,《國文學報》第四十七期,2010年6月。
    林家瑜:〈先秦儒家的君子位與德的重心移轉〉,《東方人文學誌》第9卷第2期,2010年6月。
    彭國翔:〈作為身心修煉的禮儀實踐——以《論語‧鄉黨》篇為例的考察〉,收入王中江、李存山主編:《中國儒學》第四輯,2009年12月。
    馮耀明:〈論語中仁與禮關係新詮〉,《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1期,2009年1月。
    梁 濤:〈郭店竹簡「 」字與孔子仁學〉,收入梁濤主編:《中國思想史前沿——經典、詮釋、方法》,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林素英:〈從施政原則論孔子德刑思想之轉化--綜合簡本與今本〈緇衣〉之討論〉,收入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編:《簡帛》第二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
    丁原明:〈儒學的憂患意識與社會和諧〉,收入於張樹驊、宋煥新主編:《儒學與實學及其現代價值》,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9月。
    林師英:〈從施政策略論〈緇衣〉對孔子理想君道思想之繼承—兼論簡本與今本〈緇衣〉差異現象之意義〉《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3期(總第394期),2007年3月。
    陳昭瑛:〈知音、知樂與知政:儒家音樂美學中的「體知」概念〉《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3卷第2期(總第6期),2006年12月。
    陳 來:〈論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2卷第5期,2005年9月。
    黃俊傑:〈東亞近世儒者對「公」「私」領域分際的思考——從孟子與桃應的對話出發〉,《江海學刊》,2005年04期(雙月刊)。
    林素英:〈從郭店儒簡檢視文王之人君典型〉《中山大學文與哲學報》第7期,2005年12月。
    王鈞林:〈從孔子到孟子的儒家「修己」思想——兼論曾子承先啟後的中介作用〉,該文收入張秋升、王洪軍主編:《中國儒學史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12月。
    戴璉璋:〈從《樂記》探討儒家樂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4卷第4期,2004年12月。
    馬一浮:〈論語大義〉,收入李兆祥主編:《儒家教育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
    張岱年:〈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收入李兆祥主編:《儒家教育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
    李存山:〈忠信:儒家「以德治國」的重要思想——《論語》與郭店楚簡論「忠信」〉,收入郭店楚簡研究(國際)中心編:《古墓新知——紀念郭店楚簡出土十周年論文專輯》,香港: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03年11月。
    丁四新:〈論郭店楚簡「情」的內涵〉,《現代哲學》2003年04期(雙月刊)。
    劉信芳:〈關於上博藏楚簡的幾點討論意見〉,《新出楚簡與儒學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清華大學2002年3月。
    彭美玲:〈君子與容禮——儒家容禮述義〉,《臺大中文學報》第16期,2002年6月。
    顏炳罡:〈依仁以成禮,還是設禮以顯仁──從儒家的仁禮觀看儒學發展的兩種方式〉,《文史哲》2002年第3期(總第270期)(雙月刊)。
    林素英:〈論先秦「儒」的轉變〉,收入《含章光化——戴璉璋先生七秩哲誕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12月。
    伍曉明:〈忠於/與他人——重讀孔子關於忠的思想〉,收入胡軍、孫尚揚主編:《詮釋與建構——湯一介先生75周年華誕暨從教50周年紀念文集》,北京:北京市哲學會,2001年12月。
    陳麗桂:〈郭店儒簡的外王思想〉《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5期,2001年11月。
    彭 林:〈論郭店楚簡中的禮容〉,收入《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
    胡楚生:〈儒學思想中的剛健之德與新世紀理想的人格特質〉,收入國際儒學聯合會編:《紀念孔子誕辰255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6月。
    陳 偉:〈郭店簡書〈人雖有性〉校釋〉,《中國哲學史》2000年04期(季刊)。
    張春英:〈論孔子「正心」的育人觀〉,《齊魯學刊》2000年03期(總第156期)(雙月刊)。
    陳 來:〈郭店竹簡儒家記說續探〉,《中國哲學》第21輯,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
    陳 偉:〈郭店楚簡〈六德〉諸篇零釋〉《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9年05期(雙月刊)。
    周鳳五:〈郭店楚簡《忠信之道》考釋〉,《中國文字》新24期,臺北:藝文印書館,1998年12月。
    黃開國:〈春秋時期的仁義忠信觀〉《孔孟月刊》第34卷第7期,1996年3月。
    閻步克:〈樂師與「儒」之文化起源〉,《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5期(雙月刊)。
    傅劍平:〈原儒新論〉,《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02期(月刊)。
    劉蔚華:〈儒家仁學的演變〉,收入中國孔子基金會、新加坡東亞哲學研究所編:《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蔡仁厚:〈《論語》中「仁」的涵義與實踐〉《孔孟月刊》第15卷第11期,1977年7月。
    任培道:〈禮樂的宗教性與藝術性〉《孔孟學報》第2期,1961年9月。
    陳大齊:〈孔子所說仁字的意義〉《大陸雜誌》第13卷第12期,1956年12月。
    林素英:〈從〈四代〉再論孔子的禮刑輔政思想——結合〈呂刑〉、〈三德〉之探討〉。未出版。
    (三) 〈儒行〉相關研究類
    孫致文:〈熊十力疏釋《禮記‧儒行》意義探析〉,《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53期,2013年1月。
    宋立林、孫寶華:〈讀《儒行》札記〉,《管子學刊》2010年03期(季刊)。
    馮 超:〈儒行-儒者完美形象的高度概括-淺析《禮記•儒行》〉,《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3期(月刊)。
    莊凱雯:〈從《禮記.儒行》談儒者「道與仕」觀念之發展〉,《嘉大中文學報》第2期,2009年9月。
    周室闋:〈論禮記儒行本周官鄉三物之義〉,收入耿素麗、胡月平選編:《三禮研究》第二輯,臺北: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5月。
    章太炎先生演恉、諸佐耕筆述:〈儒行大意〉,收入耿素麗、胡月平選編:《三禮研究》第二輯,臺北: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5月。
    陳 柱:〈儒行集解〉,收入耿素麗、胡月平選編:《三禮研究》第二輯,臺北: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5月。
    季 蒙、程 漢:〈從〈儒行〉看儒學的現代生命力〉,收入滕文生主編:《紀念孔子誕辰256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二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
    陳 來:〈儒服‧儒行‧儒辯——先秦文獻中「儒」的刻畫與論說〉,《社會科學戰線》2008年02期(月刊)。
    叢瑞華:〈透射教師人生準則的一面鏡子——《禮記•儒行》對教師發展的借鑒作用〉,《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校長)》2007年4月。
    張春香〈章太炎「儒行」救國論評析〉,《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3期,2006年5月。
    王 鍔:〈春秋末期儒者德行和《儒行》的成篇年代〉,《中國典籍與文化》2006年04期(季刊)。
    周 何:〈《禮記.儒行》闡義〉,《國文天地》第15卷第2期,1999年7月。
    劉 真:〈談儒行〉,《孔孟月刊》第35卷1期,1996年9月。
    林慶彰:〈黃道周的儒行集傳及其時代意義〉,收入林慶彰、蔣秋華編:《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6月。
    詹雅能:〈談儒者的典型塑造—禮記儒行篇的時代意義〉,《東南學報》第18期,1995年12月。
    劉 真:〈弘揚「師道」與實踐「儒行」〉,《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6卷第3期,1983年3月。
    劉 真:〈弘揚「師道」與實踐「儒行」〉,《中國語文》第51卷第5期,1982年11月。
    盧瑩通:〈由禮記儒行篇試論儒者之風範與理想人格〉,《孔孟月刊》第18卷第9期,1980年5月。
    郭斌龢:〈讀儒行〉,收入賀麟等著:《儒家思想新論》,臺北:正中書局,1978年。
    劉 真:〈師道與儒行〉,《臺灣教育輔導月刊》第26卷第3期,1976年3月。
    一 仁:〈禮記「儒行」篇語釋〉,《一銀月刊》第21卷第12期,1976年12月。
    唐士毅:〈紀念孔子與倡導「儒行」〉,《中等教育》第11卷第6期,1960年9月。
    三、 學位論文
    宋立林:《儒學八派的再批判》,曲阜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楊朝明指導,2011年6月。
    張明嫏:《先秦齋戒禮研究》,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葉國良指導,2010年6月。
    呂觀盛:《周初殷遺民管理政策研究——兼論周公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錢宗範指導,2006年6月。
    李美燕:《先秦兩漢樂教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王邦雄指導,1993年6月。
    四、 外國學者著作
    (美國)郝大維(David L. Hall)、安樂哲(Roger T. Ames):《孔子哲學思微》,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
    (美國)狄百瑞著,黃水嬰譯:《儒家的困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美國)赫伯特‧芬格萊特著,彭國翔、張華譯,《孔子:即凡而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
    (美國)狄百瑞著,李弘祺譯:《中國的自由傳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
    (日本)佐藤將之:《中國古代的「忠」論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
    (日本)島邦男著,楊家駱主編:《殷墟卜辭研究(中譯本)》,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德國)羅哲海:《軸心時期的儒家倫理》,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
    (韓國)李承煥:〈自由權利與儒家德性〉,收入方旭東主編:《道德哲學與儒家傳統》,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