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徐翊鈞
SHU YI CHUNG
論文名稱: 電視頻道品牌形象廣告之創意探討
TV channels of brand advertising creative
指導教授: 梁桂嘉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0
中文關鍵詞: 品牌電視頻道品牌形象廣告ZMAT
英文關鍵詞: brand, TV channel brand, image advertisement, ZMA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5下載:3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的電視產業蓬勃發展,競爭激烈,但是對於電視品牌的觀念卻非常薄弱。電視品牌如何被識別,如何在眾多競爭者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特別在「電視頻道包裝」-電視頻道的識別系統這部分,很多的電視頻道運用了很多的顏色,也製作了很多動態的形象廣告,這些製作物是不是能很清楚的表達電視頻道的核心價值、理念、願景。
    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了解什麼是「品牌」,特別針對「電視頻道品牌」做分析。接著討論電視頻道包裝(VI)部分,包括On Air Gaphic 和 Off Air Gaphics,然後針對On Air Gaphic部分中的形象廣告討論,導入案例分析,剖析各家電視台的形象廣告。也藉由ZMET(隱喻抽取技術)研究,請電視台工作人員蒐集圖片做為線索,透過圖片中所含的隱喻,藉由有效的探索與創造心智活動,分享視覺隱喻背後所隱藏的構念,整理出來的構念和圖像資料也作為形象廣告創作的元素。
    ZMAT研究和案例分析以新唐人亞太電視台為例¬,一個國際性的電視台。結論的部分為:(1) 「安全感」、「包容」、「融合」、「自信」等共同構念(construct) 是屬人心中最深層的對於「唐」的想法。(2) 抽取出來的共同構念(construct)中,發現很多的的構念(construct)是屬於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中,(安全感)第二階層安全需求和(自信)第四階層尊重需求。(3) 把很多電視台形象廣告的元素解碼,看見他們在調性、表現形式和製作技術(tone . format . technique)上如何運用,對於從事電視頻道品牌形象廣告設計上有很大的幫助。(4) 創作運用的元素很豐富,但是表現方式必須根據核心價值延伸,符合核心價值的表現才是關鍵。(5)從ZMAT研究、案例分析到創作電視品牌形象廣告,是有連貫性的。

    comparatively weak. It is, therefore, imperative for TV medium to find its own positioning in the severe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TV channel packaging (VI)”, also called TV channel identification system, many TV channels use various colors or different dynamic image advertisements. However, not all of these packages can express its core value, mission and vision clearly.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brand” and in-depth analyze the concept of “TV channel brand”; then, discuss the TV channel packaging (VI), including on air graphic and off air graphic. Case studies are adopted to analyze the image advertisements on air graphic part. The ZMET research method is applied to explore the ideas behind the sight metaphor through effective examination and creation of body and mind activities. The concluded constructs and figures become the elements of creation of image advertisement.

    This paper applies ZMAT research method and uses New Tang Dynasty Asian Pacific TV, an international TV, as a case study. The conclusions are: (1) “Security”, “forbearance”, “fusion”, “confidence” which are deeply embedded in human beings’ mind are the constructs to “Tang”. (2) Many abstracted constructs belong to Masow’s second layer - security and forth layer – confidence. (3) We can find how a TV channel operates its tone, format and technique by decoding its image advertisements which is helpful for future design of TV channel brand and image advertisements. (4) It is crucial to combine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with core values. (5) There is continuity from ZMAT research, case analysis to TV brand mage advertisement creation.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 第貳章 文獻探討 3 第一節 品牌理論 3 一、 品牌的定義 3 二、 品牌的權益 4 三、 品牌核心價值 6 第二節 電視頻道品牌 9 一、 電視頻道品牌的定義 9 二、 電視頻道的品牌核心價值 11 一、 電視頻道包裝(VI 部分) 12 1. 電視頻道包裝主要目的 12 2. 電視頻道包裝兩大部分 13 3. 電視頻道包裝的原則 14 第三節 電視形象廣告 16 一、 電視形象廣告的象徵意義 16 二、 電視形象廣告的表現元素 16 1. 電視形象廣告的調性 17 2. 電視形象廣告的表現形式 18 3. 電視廣告的製作技術 20 第四節 ZMET(隱喻抽取技術) 23 一、 ZMAT 的定義 23 二、 ZMAT 的內涵 23 三、 ZMAT 的前提假設 24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6 第一節 研究方法說明 26 一、 新唐人電視台介紹 26 二、 ZMET 的實施步驟 26 三、 案例分析 30 四、 研究架構 31 第肆章 研究結果 32 第一節 ZMET 分析結果 32 第二節 案例分析結果 42 第伍章 創作說明 60 第一節 綜合分析 60 第二節 形象廣告之創意概念、三個基本層面、腳本分析 61 第陸章 結論 64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建議 64 第二節 研究限制 65 第二節 未來研究發展與期望 66 參考文獻 67 附錄 71 附錄1 、受訪者A 的圖像說明、心智地圖、總結影像及產生的主要構念 71 附錄2 、受訪者B 的圖像說明、心智地圖、總結影像及產生的主要構念 85 附錄3 、受訪者C 的圖像說明、心智地圖、總結影像及產生的主要構念 95 附錄4 、受訪者D 的圖像說明、心智地圖、總結影像及產生的主要構念 107 附錄5 、受訪者E 的圖像說明、心智地圖、總結影像及產生的主要構念 115 附錄6 、受訪者F 的圖像說明、心智地圖、總結影像及產生的主要構念 123

    中文部分
    1. 方之光、洪淑秋、鍾季樺(2003)。結合ZMET與MEC的網站規劃與開發架構)。中華企業資源規劃學會2004年ERP學術與實務研討會暨年會論文集:502-509。中壢市:中央大學管理學院。
    2. 方之光、柯達、生彩蕙(2004a)。「以使用與滿足理論」探討網路購物的心像及心智地圖。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 ─理論與實務的整合》。
    3. 黃文珊(2005)。應用隱喻抽取技術挖掘品牌行銷創意:以客家電視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台北市。
    4. 馮淑亭(2008)。品牌形象、品牌策略與品牌價值之關係研究--以郭元益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育達商業技術學院企業管理研究所。
    5. 林翠瑩(2004)。品牌形象、品牌關係品質與品牌忠誠度之關聯性研究-以零售業自有品牌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所。
    6. 陳雯琪(2008)。品牌識別設計體系之建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
    7. 蘇欣儀(2005)。電視媒體品牌權益衡量指標之建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8. 林瑩瑩(2004)。ZMAT在發展廣告創意表現支應用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
    9. 陳以聰(2004)。ZMAT技術導入品牌形象管理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
    10. 吳惠萍(2006) 。約翰走路威士忌品牌原型研究:業者與消費者的觀點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公共關係暨廣告研究所。
    11. 劉碧琴(2005)。從台鹽自創品牌-綠迷雅探討企業創新、品牌經營與整合行銷之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
    12. 曾曉貞(2006)。從品牌觀點看兩岸媒體購買決策─以上海、台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傳播管理學系。
    13. 翁慧敏(2004),應用隱喻誘引技術探討消費者心中理想的品牌形象:以即飲咖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傳播研究所。
    14. 馮凌慧(2004)。新聞類型頻道的品牌認同與品牌形象一致性研究:以TVBS-N為研究個案。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
    15. 戴洛.崔維斯(Darzyl Travis)(2001)。體驗品牌 : 如何建立顧客忠誠度優勢(朱璞瑄、子鳳譯)。台北市:經濟新潮社。
    16. 約翰.葛蘭特(John Grant)(2006)。創造品牌價值的12法則(王儷潔、林利真譯)。台北市:麗勤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17. 施振榮(2005)。全球品牌大戰略,台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18. 史考特.貝伯瑞(Scott Bedbury)史蒂芬.芬尼契爾(Stephen Fenichell)(2002)。品牌始終來自於人性(麥慧芬譯)。台北:商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 馬克.敦格(Mark Tungate)(2005)。媒體巨擘¬-全球二十大媒體品牌的行銷策略(王乃純譯)。台北:華文網股份有限公司。
    20. 韓特利包得溫(Huntley Baldwin)(1997)。如何創造有效的電視廣告。台北:茂昌圖書有限公司。
    21. 賴建都(1995)。電子媒體廣告設計製作。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2. 羅軍(2003)。電視頻道品牌行銷與整體包裝。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3. (單篇文章,無作者)。如何利用電視頻道整體形象包裝提升其品牌行銷力(無日期)。上網日期:2007年9月12日。網址:http://www.52video.net/art_view6143.html
    24. 王靜、 孫海艦(無日期)。如何建設電視頻道的品牌。上網日期:2009年5月31日。青年記者。網址:http://qnjz.dzwww.com/gdst/200905/t20090531_4692952.htm

    英文部分
    1. Aaker, D. A., Managing Brand Equi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1.
    2. Aaker, D.A., Building Strong Brand, New York,The Free Press, 1996.
    3. Aaker and Keller, Consumer Evaluations of Brand Extens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54, Iss. 1, 1990, pp.27-41.
    4. Keller, Kevin L. (1993), 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 Journal of Marketing, 57(1), 1–22.23.
    5. Keller, Kevin L. (2001),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Building , Measuring , and Managing Brand equity,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Inc.
    6. Susan Tyler Eatman, Promotion and Marketing for Broadcasting and Cable,Focal Press,1999
    7. Walter McDowell,TV Branding Principles & Practices,Washington,NAB,1999
    8. David Greene,Motion Graphics How Did They Do That?,Glouchester,Rockport,2003
    9. Daniel Pink(1998),Metaphor Marketing,Fast company, 14, 214
    10. Zaltman, G. & Coulter, R. A.(1995),Seeing the Voice of the Consumer: Metaphor-based advertising research,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 35, 35-51.
    11. Zaltman ,G. & Coulter,R.A.(1994),Using the 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 to understand brand images,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21,501-507
    12. Zaltman ,G. & Coulter,R.A & Coulter,K.S(2001), Interpreting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advertising:an application of the 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Journal of advertising, 4, 1-21.
    13. Zaltman, G. & Schuck, L. J.(1998), Seeing Through the Customer's Eyes with Computer Imaging. In the Network Era, Sense & Respond, Capturing Value,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4. Zaltman, G(2003), How Customers Think: Essential Insights into the Mind of the Market.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5. Zerubavel, Evitar(1997),Social Mindscapes: An Invitation to Cognitive Sociology. Cambridge,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6. Coulter, Robin H. & Zaltman, G.(1994), Using The 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 to Understand Brand Image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21, 501-507.
    17. Coulter, Robin A.; Zaltman, G., & Coulter, Keith S.(2001),Interpreting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Advertising: An Application of the 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Journal of Advertising, 4(winter), 1-21.
    18. Coulter, Robin H. & Zaltman, G.(2001),The Power of Metaphor, New York: Routledge.
    19. Gwendolyn Catchings-Castello(2000),The ZMET Alternative,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6, 6-12.
    20. Edelman, G. & G. Tononi(2000), A Universe of Consciousness: How Matter Becomes Imagination,New York: Basic Books.
    21. Humphrey, N. (1993), A History of the Min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22. Pinker, Steven. 1994. The Language Instinct: How the Mind Creates Language. Harper Pereninial.
    23. Sheey ,Barry(1999), Are you listening? Across the Board, 4, 41-46.
    24. Emily Eakin(2002),Penetrating the mind by metaphor,The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2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