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士惠
Horng, Shih-Huei
論文名稱: 華人社會之節慶創造與認同建構:以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巴生歌樂節」為例
Festival Creation 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the Overseas Chinese Society: A Case Study of Klang Music Festival (KMF), Selangor, Malaysia
指導教授: 江柏煒
Chiang, Bo-W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東亞學系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6
中文關鍵詞: 海外華人華人社會巴生歌樂節節慶創造認同建構
英文關鍵詞: Overseas Chinese, Chinese society, Klang Music Festival, festival creation, identity construction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31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44下載:3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馬來(西)亞位居馬六甲海峽,是東西交通運輸的樞紐,成為中國人下南洋經商的聚居地之一。華人從17世紀開始在沿海聚居城市中成立各類型的宗鄉會館,具有社會功能、福利功能及仲裁功能,角色類似原鄉地方的官府,有凝聚華人向心力的作用。華人傳統的文娛生活隨著華人移民來到馬來(西)亞地區,不僅受到華人的重視,並受到良好的發展。但隨著新型的娛樂型態引入、戰後社會風氣變遷,華人的傳統文娛生活逐漸沒落,激起各華人社團文化保存的危機意識。

    1974年位於雪蘭莪州巴生市的音樂性社團,聯合創立巴生歌樂節以推廣健康之音樂文娛活動,試圖力挽狂瀾。巴生歌樂節的各社團輪辦制度是歌樂節的創舉,跨越傳統的方言群疆界,加強會館與會館間的連結。巴生歌樂節創立至今45個年頭,它已具備節慶的成熟制度與儀式,截至目前最多曾有29個宗鄉會館、音樂社團、報紙媒體等共同舉辦,這種跨越方言群合作的節慶,對內不僅促進了會館內部的傳承與團結,且重新建構巴生華人對華人文化認同;對外則直接及間接的推動了音樂界的發展,推廣巴生地區的文化形象。

    本文集中討論了馬來(西)亞華人社會戰後文娛活動的演變,以及巴生在地的音樂性團體的發展,並介紹巴生歌樂節被創造的過程及發展,探討巴生歌樂節對華人團體及華人社會之內部整合作用,以及對馬來西亞音樂界及巴生市之外部連結的影響。

    Malay (Malaysia) was one of the overseas settlements for the diasporic Chinese since 16th century. And Malaysia is located in Malaca Bay, which is an important interjunction of the West and the East. From 17th Centry, Chinese started to build variations of associations which has functions of society, fuctions of welfare and functions of arbitration. The associations played the role like local government of hometown, and it had the force of congealing the Chinese’s cohesi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life came with Chinese immigrants to Malaysia, not only valued by Chinese, but also developed well. But as the new type of entertainment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society had changed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life had declined casually, which arouse the crisis awareness of cultural persevation in Chinese associations.

    In 1974, the musical clubs in Klang, Selangor, tried to turn the tide and co-founded Klang Music Festival(KMF) to promote healthy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KMF’s association rotation system was a pioneering. It surpassed the boundaries of traditional dialect groups and strengthened the link between the associations. KMF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45 years, it has the matured systems and ceremonies for festivals. Up to now, there have been up to 29 associations, music clubs and news medias to host the festival together. This festival of cooperation across dialect groups not only promotes the inheritance and solidarity within the association, but also reconstructs the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inside the Chinese in Klang. The external community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usic industry and generalizes the cultural image in Klang area.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evolution of post-war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in Malaysian Chinese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 groups in Klang. At the same time, it introduces the proces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KMF, and explores the internal integration of the KMF to Chinese groups and Chinese society, and the impact on the external connection of the Malaysian music industry and Klang City.

    謝辭 i 摘要 v Abstract vii 目錄 ix 表目錄 xiii 圖目錄 x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理論探討 3 一、文化節慶的被創造 3 二、文化認同與文化遺產之建構 6 三、相關的節慶案例 9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13 一、研究方法 13 二、研究限制 20 三、研究架構 22 第二章 戰後馬來(西)亞華人社會與文娛生活 23 第一節 馬來(西)亞華人移民與社會文化的形成 23 一、華人在馬來(西)亞 23 二、馬來(西)亞華人社團的形成 24 三、華人戲曲在馬來(西)亞 28 四、華樂在馬來(西)亞的發展 31 五、小結 33 第二節 戰後華人社團之發展與演變 35 一、戰後馬來(西)亞之社會變遷 35 二、戰後華人社團之發展 36 三、戰後華人文娛活動的發展與困境 39 四、小結 40 第三章 巴生歌樂節的倡議及發展 43 第一節 巴生華人社會的變遷 43 一、巴生社會的發展 43 二、戰後巴生文娛活動的發展與困境 46 三、小結 48 第二節 巴生歌樂節的倡議及初期運作 51 一、創立機緣 51 二、創辦初期之籌備 60 三、巴生歌樂節之制度 64 四、小結 73 第三節 節慶的內容呈現及行銷推廣 75 一、巴生歌樂節表演曲目之變化趨勢 75 二、表演者的組成分析 83 三、青年團的帶動 85 四、傳統媒體及社會網絡的推廣 89 五、2004年後社群網站宣傳之納入 96 六、特刊的紀錄 99 七、小結 100 第四節 巴生歌樂節自身的挑戰 103 一、硬體上的限制 103 二、傳承上的困難 104 三、格局上的限制 106 四、小結 109 第四章 巴生歌樂節對巴生城市文化發展的意義 111 第一節 內部整合:巴生歌樂節之於巴生華人社會動員 111 一、對會館的影響 111 二、對觀眾的影響 113 三、小結 114 第二節 外部連結:巴生歌樂節行銷及其困境 117 一、對音樂界的影響 117 二、拓展巴生城市的知名度 119 三、小結 122 第三節 認同建構?:巴生歌樂節的社會效益及其不足 123 一、族群上的隔閡 123 二、華人社會的認同 124 三、小結 126 第五章 結論 129 第一節 節慶創造做為城市文化認同的機制 129 第二節 巴生歌樂節的永續發展? 131 第三節 巴生歌樂節可以為馬來西亞做什麼? 133 參考書目 135 附錄一:第45屆巴生歌樂節問卷調查回應 144 附錄二:歷屆巴生歌樂節參與單位表 149 附錄三:巴生歌樂節歷屆節目表 153

    *專書書目(中文):
    1. Greg Richards, Robert Palmer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文化節慶管理》。台北:桂魯有限公司,2012。
    2. 孔飛力,《他者中的華人:中國近現代移民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
    3. 王賡武,《中國與海外華人》。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4. 石滄金,《馬來西亞華人社團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3。轉自劉崇漢,《馬來西亞華人社團》。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嘉應屬會聯合會叢書:2,2008。
    5. 江柏煒,《海外金門會館調查實錄:馬來西亞篇》。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7。
    6. 李玉書,《巴生百年照片選集》。巴生:巴生福建會館、大將出版社,馬來西亞,2006。
    7. 李明歡,《當代海外華人社團研究》。廈門:廈門大學,1995。
    8. 李恩涵,《東南亞華人史》。台北:五南圖書,2003。
    9. 周寧,《東南亞華語戲劇史》。廈門:廈門大學,2003。
    10. 林純秀,《都市的治理與行銷》。台北: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2017。
    11.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10。
    12. 張彬村、劉石吉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3。
    13. 張紹勳,《研究方法》。臺中市:滄海書局,2001。
    14. 許振義,《布衣南渡:中國民間文藝在新加坡的傳播與變遷》。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8。
    15. 麥留芳,《方言群認同:早期星馬華人的分類法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第十四號,1981。
    16. 曾玲,《越洋再建家園:新加坡華人社會文化研究》。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
    17. 曾玲,《新加坡華人宗鄉文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
    18.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
    19. 楊慶堃:《華人社會的宗教》。伯克利,1967。轉引自顏清湟,《新馬華人社會史》。
    20. 廖文輝,《馬來西亞:多元共生的赤道國度》。新北市:聯經出版社,2019。
    21. 廖文輝,《馬來西亞史》。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7。
    22. 劉崇漢,《馬來西亞華人社團》。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嘉應屬會聯合會叢書:2,2008。
    23. 賴伯疆《東南亞華文戲劇概觀》。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3。
    24. 霍布斯邦(Eric J. E. Hobsbawm),《被發明的傳統》。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
    25. 鮑宗豪,《文明與後現代亞太都市》。上海:學林出版社,2010。
    26. 顏清湟,《新馬華人社會史》。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91。
    27. 羅鋼、劉象愚,《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英文專書及期刊:
    1. A. Giddens. (1985). 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 Cambridge: Polity. 轉引自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文化帝國主義》。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
    2. Allen, J., O’Toole, W., & McDonnell, I. (2005). Festival and Special Event Management (3rd ed.). Brisbane: Wiley.
    3. Bianchini, F., Fisher, M. & Worpole, K. (1988). City Centres, City Cultures, Comedia & Centre for Local Economic Strategies, London.
    4. Dixon Ward (1995): ‘Local government arts and cultural policy’, unpublished paper, Deakin University, Geelong, Vic.
    5. Goldblatt, J. J. (1990). Special Events: The Art and Science of Celebration.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6. J.D. Vaughan. The Manners and Customs of the Chinese of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The Mission Press, 1879.
    7. Mahathir Bin Mohamad. (1970). The Malay dilemma. Singapore: D, Moore for Asia Pacific Press, 1970. 轉引自孔飛力,《他者中的華人:中國近現代移民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
    8. Mercer, C. (1992): ‘What is cultural planning?’, Journal of the Tasmanian Community Arts Network.
    9. Richard Johnson (1986): ‘What Is Cultural Studies Anyway?’, Social Text, 16.
    10. Victor Purcell, The Chinese in Malaya, Appendix III.轉引自李恩涵,《東南亞華人史》。台北:五南圖書,2003。
    11. Yen Chin-hwang (2008). Early Fukinese Migration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Singapore and Malaya before 1900, Singapore. 轉引自張彬村、劉石吉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3。

    *期刊文章(中文):
    1. 王靜怡,〈19世紀到20世紀50年代:中國音樂在南洋四國的傳播特點〉,《福建師範大學學報》第106期,2000,福建省,頁89-95。
    2. 王靜怡,〈中國抗戰音樂在東南亞的傳播〉,《人民音樂》第602期,2013,北京市,頁59-61。
    3. 李珮褆、劉虹麟,〈都市文化策略:節慶活動、文化形象與認同〉,《全球都市文化治理與文化策略藝文節慶、賽事活動與都市文化形象》,2013,新北市,頁63-84。
    4. 許淑婷,〈現代國樂發展之反思〉,《環球科技人文學刊》第12期,2011,新北市,頁49-63。
    5. 劉靖之,〈新音樂萌芽期──太平天國的音樂、軍樂的歐化、學堂樂歌〉,《中國新音樂史論集》,1986,香港,頁15-70。
    6. 劉靖之,〈歐洲音樂傳入中國〉,《中國新音樂史論集》,1986,香港,頁1-14。
    7. 歐雅麗,〈春到河畔:新加坡人的新春盛宴〉,《源YUAN》第119期,2016,新加坡,頁26-27。
    8. 鄭向春,〈歸屬、認同與轉換:對遺產與族群關係的研究〉,《文化遺產》第2期,2012,廣州,頁50-59。
    9. 黎鍵,〈中樂合奏傳統與「交響化」問題〉,《中國新音樂史論集》,1986,香港,頁135-161。
    10. 關志華,〈馬來中心主義下的國族認同行銷:對「一個馬來西亞」廣告的批判性思考〉,《台灣東南亞學刊》9卷1期,2012,南投,頁113-136。

    *網路資訊:
    1. 《漢書•地理志》,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址:https://ctext.org/han-shu/di-li-zhi/zh,查閱日期:2019年9月17日。
    2. 〈節慶與活動〉《新加坡旅遊局》,網址:https://www.visitsingapore.com.cn/festivals-events-singapore/,查閱日期:2020年2月1日。
    3. ‘Penggal Persekolahan Tahun 2020’, KEMENTERIAN PENDIDIKAN MALAYSIA. 網址:https://www.moe.gov.my/takwim/takwim-persekolahan-2020,查詢日期:2019年12月17日。
    4. 〈廣播頻率〉《988》網址:http://www.988.com.my/frequency/,查閱日期:2019年12月20日。
    5. 〈興華校史〉《興華中學》網址:http://www.hinhua.edu.my/cn/index.html,查閱日期:2019年12月10日。
    6. 〈聯課團體介紹〉《巴生濱華中學》網址:https://smpinhwa.edu.my/,查閱日期:2019年12月10日。
    7. 〈聯課學會簡介〉《巴生中華獨立中學》網址:http://www.chunghuaklang.edu.my/,查閱日期:2019年12月10日。
    8. 文化資產局──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無形文化遺產〉網址:https://twh.boch.gov.tw/taiwan/learn_detail.aspx?id=32,查閱日期:2019年12月20日。
    9. 王德龍,〈建設真正的巴生文化城芻議(其一)〉《敬學書院》(2017年7月12日)網址:http://jingxueshuyuan.blogspot.com/2017/07/blog-post_12.html,查閱日期:2019年12月10日。
    10. 臉書用戶名稱「Selangor Kim Mooi」。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selangor.kimmooi。臉書查閱日期:2019年12月21日。
    11. 臉書粉絲專頁名稱「2019年第45屆巴生歌樂節」。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KlangMusicFestival2019/。臉書查閱日期:2019年12月21日。
    12. 臉書粉絲專頁名稱「雪蘭莪金門會館青年團」。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SelangorKimMooiYouth/。臉書查閱日期:2019年12月21日。
    13. 歷史背景,馬來西亞電台網站(2016.12.07更新)。網址:http://www.rtm.gov.my/mengenai-kami/latar-belakang-1,查閱日期:2019年4月30。
    14. 李健省,〈巴生史話:一個巴生的故事(一)真相〉《巴生史話》網址:http://www.leekianseng.com/leeKlang.htm,查閱日期:2019年05月17日。

    *學位論文及會議論文
    1. 王靜怡,《馬來西亞華人傳統音樂的傳承與變遷》。福建師範大學音樂學博士論文,2003。
    2. 胡冰清、吳珮慈,〈節慶創造、認同實踐與公眾外交──以新加坡「春到河畔」活動為例〉。香港:移民與城市文化2019年海外華人學術研討會會議文章,未出版。

    *會館出版品
    1. 《Pertandingan Menyanyi Lagu-lagu Seriosa Seluruh Malaysia 1977 Anjuran Pesta Muzik Kelang Ke-4巴生第四屆歌樂節主亦一九七七年全國文藝歌唱比賽》。巴生:巴生螺陽音樂社,1977。
    2. 《Pesta Musik Ke-II吧生第二屆歌樂節》。巴生:巴生南安會館,1975。
    3. 《Pesta Muzik巴生歌樂節第三屆》。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1976。
    4. 《Pesta Muzik歌樂節》。巴生:巴生音樂協會,1974。
    5. 《巴生第九屆歌樂節Pesta Muzik Kelang Ke-9》。巴生:巴生瓊州會館,1982。
    6. 《巴生第五屆歌樂節文娛晚會Pesta Muzik Kelang Ke-9》。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1978。
    7. 《巴生濱海南安會館金禧紀念特刊》。巴生:巴生濱海南安會館,2005。
    8. 《金韻繞皇城:第45屆巴生歌樂節》。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2019。
    9. 《第二十六屆巴生歌樂節 Pesta Muzik Klang Ke-26》。巴生:巴生福建會館,2000。
    10. 《第二屆巴生華樂節Pesta Muzik Okestra Tiong Hua Klang》。巴生:巴生港口班達馬蘭新韻音樂社,2015。
    11. 《第十屆歌樂節文娛晚會》。巴生:巴生福建會館,1983。
    12. 《第廿五屆巴生歌樂節》。雪蘭莪:雪隆辛柯蔡濟陽公會,1999。
    13. 《第四十三屆巴生歌樂節──饗宴》。巴生:巴生福建會館,2017。
    14. 《興華月報》2012年5月號。

    *訪談
    1. 李勁強先生訪談,前雪蘭莪金門會館青年團團長,於2019年榮獲巴生歌樂節20年服務獎,訪問日期:2018年7月20日,地點:雪蘭莪金門會館 30A, Jalan Bukit Kuda, Kawasan 15, 41300 Klang, Selangor, Malaysia.
    2. 李錫耀先生訪談,第30屆(2004年)至第36屆(2010年)巴生歌樂節節目主任,於2013年榮獲巴生歌樂節10年服務獎。訪問日期:2018年7月20日。地點:雪蘭莪金門會館 30A, Jalan Bukit Kuda, Kawasan 15, 41300 Klang, Selangor, Malaysia.
    3. 林敬成先生訪談,前巴生濱海南安會館青年團團長,現任巴生濱海南安會館顧問,曾擔任第27屆(2001年)巴生歌樂節大會主席,於2008年榮獲巴生歌樂節30年服務獎。訪問日期:2018年7月25日。地點:31, Jalan Meru, 41050 Klang, Selangor, Malaysia.
    4. 莊明輝先生訪談,現任巴生惠安泉港公會顧問,前巴生惠安泉港公會主席,長期擔任巴生螺陽音樂社主席及巴生音樂協會主席,曾擔任第4屆(1997年)、第13屆(1986年)、第21屆(1994年)巴生歌樂節大會主席,於2005年榮獲巴生歌樂節30年服務獎。訪談日期:2018年7月24日。地點:2112, Jalan Meru, Kawasan 18, 41050 Klang, Selangor, Malaysia.
    5. 許晉福先生訪談,現任雪蘭莪金門會館副秘書長,訪談時間:2019年05月07日,地點:30A, Jalan Bukit Kuda, Kawasan 15, 41300 Klang, Selangor, Malaysia.
    6. 陳寶來先生訪談,前興華校友會合唱團團長,訪談日期:2018年7月24日。地點:2112, Jalan Meru, Kawasan 18, 41050 Klang, Selangor, Malaysia.
    7. 楊質煥先生訪談,現任雪蘭莪金門會館青年團團長。訪問日期:2018年7月20日,地點:雪蘭莪金門會館 30A, Jalan Bukit Kuda, Kawasan 15, 41300 Klang, Selangor, Malaysia.
    8. 劉志山先生訪談,現任雪蘭莪金門會館秘書長,訪談日期:2018年7月18日。地點:雪蘭莪金門會館 30A, Jalan Bukit Kuda, Kawasan 15, 41300 Klang, Selangor, Malaysia.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