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呂東熹
LU, Dong-Shi
論文名稱: 近代臺灣新聞記者的社會實踐(1897-1947)
Social Practices of Modern Taiwanese Journalists (1897-1947)
指導教授: 林巾力
Lin, Nikky
口試委員: 林巾力
Lin, Nikky
林淇瀁
Lin, Chi-yang
何義麟
Ho, Yi-Lin
張俐璇
Chang, Li-Hsuan
莊佳穎
Chuang, Yin C.
口試日期: 2022/07/21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70
中文關鍵詞: 新聞記者傳統文人知識分子現代性殖民
英文關鍵詞: journalist, traditional men of knowledge, intellectual, modernity, colonialism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172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6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自1988年報禁解除之後,傳媒文化史的相關研究,逐漸成為學界關注焦點之一,目前有關日治時期,專職新聞從業人員,如記者、編輯等職業身分之建立、轉換與回應時代變遷,雖已有零星研究,但都只在單一個人身分,或相互對照組之論述,或是歷史性的結構鋪陳,有關記者或編輯職業類型的建構與論述,尚無系統性的專論。
    本研究以記者職業為研究主體,原因主要有兩點:1.記者是臺灣在日治時期新興的職業;2.從事記者工作者屬於社會領導階層,有一定的影響力。因此針對日治時期臺灣的日本人與臺灣人記者的人數記者擁有怎樣的學經歷出生地的背景如何?記者的在社會上地位又如何?記者在戰後初期,所面臨的課題,都是本文關注的焦點。
    至於本論文主要研究對象與範圍,主要是以日治時期傳統舊文人知識社群,以及新式教育下的知識份子,如何投入日本所引進的現代化報刊,成為新興職業──新聞記者的一分子;不管是傳統舊文人,或新式教育下的新知識分子,他們在面對日本帶進臺灣,具隱藏性的「同化」政策,他們的應對之道及產生的影響。
    這裡必須強調,本文不在論述或探討新舊文人的作品價值與內涵,而是著重殖民政府所建構,具有現代性的大眾媒體作為媒介的「文明陷阱」,傳統文人如何在這個新的文化展演空間,認識傳播平臺的現代性,以及自身轉變;而新知識份子,在吸納日本「現代性」之後,透過報刊作為論政基地,並建構臺灣人意識的過程。
    特別的是,新知識分子都同時扮演著「有機知識份子」與「文化中介人」的雙重角色,本文乃透過歷史構面的回溯,進而檢視日治時期臺灣新聞工作者,如何經由大眾媒介的傳播平台反抗日本殖民體制的影響與意義,但這批具「市民社會」意識之「有機知識份子」與「文化中介人」的新聞記者,卻在戰後很短時間內,已不見容國民黨體制,而紛紛退出新聞舞台。

    Since lifting the press ban in Taiwan in 1988,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media culture has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the academic focuses. 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sporadic studies on the establishment, transformation, and response of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individual full-time journalists, such as reporters or editors,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not much systematic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so far on the formation and discourse of this emerging new profession.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journalist as a profession for two reasons. One is that journalist was an emerging job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the other, journalists were social leaders with influence. As a result, the following are the emphases of the research: the number of Japanese and Taiwanese working as journalists, their academic and working experiences, birthplaces, social status, and the issues that they were faced with.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role of the old literati as well as that of contemporary intellectuals that were shaped by the educational system introduced by Japan.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journalism transformed into a rising force for social change.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intellectuals from the two respective groups adapted to the professional demands imposed on journalists at the time, and how they worked within a framework that enabled them use journalism as a promotional platform for social change, whilst complying with the constraints imposed by Japan's covert "assimilation" policy. Furthermore, their social impact on Taiwanese society is discussed.
    The research is not centered on the values and connotations of works of these old and new intellectuals, but on the "civilization trap", constructed by the colonial Japan, that embodied "Modernity", with mass media being a medium. The researcher discourses the process in which the traditional intellectuals got familiar with the communication platforms and self-transformations on the new cultural space, while the new intellectuals, with the knowledge of the Japanese modernity, dealt with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aiwan awareness, using newspapers as the base for their political discourses.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dual role of "organic intellectuals" and "cultural intermediaries" that the new intellectuals played at the time. By tracing back the historical trajectory, this thesis examines how mass media served as a platform of resistance to the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Despite the acts of defiance committed by journalists and intellectuals during the Japanese era, for the most part, they were not recognized as such by the Kuomintang government, which resulted in many intellectuals being forced to leave the profess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8  第三節 研究方法:理論與研究範圍的界定 19 第二章 日治前期臺灣報業與「傳統文人」記者 23  第一節 日本現代報業的引進與發展 23  第二節 報刊漢文欄與漢文記者之需求 42  第三節 詩社興起與新聞記者 52  第四節 新聞記者與詩社的社員之關係 76  第五節 記者角色認知與國族認同之變化 87 第三章 臺灣人言論機關與新世代記者的出現 97  第一節 民族運動與臺灣人報業之發展 97  第二節 《臺灣民報》社的成長與日刊化過程 105  第三節 新世代臺灣人記者的集結與抗爭 120  第四節 臺灣話文與鄉土文學論戰之展開 135 第四章 軍國主義的壓迫與媒體人的回應 142  第一節 政治戰場轉進文化戰場的周刊記者 142  第二節 廢止漢文欄與文化抗爭的展開 147  第三節 戰爭宣傳的啟動與報業之整併 153  第四節 臺灣媒體人境外報刊經驗 156 第五章 臺灣新聞記者的特質與典範 184  第一節 記者的養成與社會責任 184  第二節 記者的典範與事蹟 202  第三節 戰後噤聲失語的台灣媒體人 232  第四節 失去舞台的記者之餘生 240 第六章 結論 245 參考文獻 250

    一、專書
    大園市蔵,《臺灣人事態勢と事業界》(臺北:新時代社臺湾支社,1942)。
    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工商徵信所,《自由中國工商人物誌(1955)》(臺北: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1955)。
    王天濱,《臺灣報業史》(臺北:亞太,2003)。
    王天濱,《新聞自由—被打壓的臺灣第四權》(臺北:亞太,2005)。
    王天濱,《臺灣新聞傳播史》(臺北:亞太,2002)。
    王 松,《臺陽詩話》(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王洪鈞等,《新聞理論的中國歷史觀》(臺北︰遠流,1998)。
    王泰升,《臺灣人的國籍初體驗》(臺北:五南,2015)。
    王國潘,《臺北市志卷七人物志》(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0)。
    王韶君,《日治時期「中國」作為工具的臺灣身分思索:以謝雪漁、李逸濤、魏清德為研究對象》(臺北:稻鄉,2019)。
    王靜儀等,《臺灣省議會歷任議長副議長略傳》(南投:臺灣省諮議會,2016)。
    丘秀芷,《破碎山河誰來補?:臺灣抗日先賢列傳》(出版地:臺灣抗日親屬協進會, 2014)
    臺北州警務部,《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臺北:創造出版社,1989)。
    申惠豐,〈江夢筆(1901-1929)〉,《日治時期臺灣現代文學辭典》(臺北:聯經,2019),95-96。
    吉田靜堂,《臺灣古今財界人の橫顏》(臺北:經濟春秋社,1932)。
    吉野秀公,《臺灣教育史》(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7)。
    朱傳譽,〈臺灣革命報人林呈祿—兼介他所辦的革命報刊〉,《報人、報史、報學》(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
    朱傳譽,《報人、報史、報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
    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9)。
    羊子喬,《蓬萊文章臺灣詩》(臺北:遠景,1991)。
    余美玲,《日治時期臺灣遺民詩的多重視野》(臺北:文津,2008)。
    余美玲,《臺灣漢詩三百首(下)》(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19)。
    余美玲、施懿琳,《臺灣漢詩三百首(上)》(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9)。
    余美玲、施懿琳,《臺灣漢詩三百首(下)》(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9)。
    吳三連、蔡培火,《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1987)。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2008)。
    吳宏仁,《一個家族三個時代:吳拜和他的子女們》(臺北:玉山社,2016)。
    吳毓棋,《南社研究》(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9)。
    吳運伯等,《臺北市志卷八:文化志文化事業篇》(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8)。
    吳濁流,《臺灣連翹》(臺北︰前衛出版社,1988)。
    吳豐山,《吳三連回憶錄》(臺北: 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6)。
    吳豐山撰,《吳三連回憶錄》(臺北:自立晚報,1991)。
    吳豐山編,《吳三連回憶錄》(臺北:自立晚報,1991)。
    呂東熹,《二二八臺灣記者劫》(臺北: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16)。
    呂東熹,《政媒角力下的臺灣報業》(臺北︰玉山社,2010)。
    呂興昌編,《水蔭萍作品集》(臺南︰臺南市文化中心,1995)。
    李承機,〈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人唯一之言論機關」的「苦鬪」-在「抵抗日本統治」與「經營媒體之間」〉,《日刊臺灣新民報創始初期1932/4/15~5/31》(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08),3-1-3-33。
    李金銓,《文人論政:民國知識份子與報刊》(臺北:政大出版社,2008)。
    李炳炎,《中國新聞史》(臺北:陶氏,1986)。
    李園會,《日據時期臺灣教育史》(臺北:國立編譯館,2005),頁158
    李園會,《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制度》(臺北:南天書局,1997)。
    李筱峰,《二二八消失的臺灣精英》(臺北︰自立晚報社,1990)。
    李筱峰,《臺灣革命僧林秋梧》(臺北:自立晚報,1991)。
    李筱峰,《臺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臺北:自立晚報,1993)。
    李筱峰,《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臺北:玉山社,1996)。
    李筱峰,《臺灣革命僧林秋梧》(臺北:自立晚報,1991)。
    李瞻編,《中國新聞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汪李如月,《汪李如月團卿詩集》(自費出版,1981)。
    汪李如月,《團卿詩集》(新北:龍文,2011)。
    周佳榮,《近代日人在華辦報活動》(香港:三聯,2007)。
    周婉窈,《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自立晚報,1989)。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2003)。
    林文月,《青山青史:連雅堂傳》(臺北:有錄,2010)。
    林正三,〈瀛社簡史〉,《臺灣瀛社詩學會會志》(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8)。
    林正三、許惠玟,《臺灣瀛社詩學會會志》(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8)。
    林正芳,《宜蘭的日本時代》(宜蘭:蘭陽博物館,2016)。
    林礽乾編,《臺灣文化事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2004)。
    林東辰,《臺灣舊事譚》(高雄:大舞臺書苑出版社,1979)。
    林柏維,《臺灣文化協會滄桑》(臺北:臺原,1993)。
    林美秀,〈王松《臺陽詩話》的文本特質與書寫意涵〉,《講座FORMOSA:臺灣古典文學評論合集》(臺北:萬卷樓,2004),386。
    林莊生,《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及那個時代》(臺北:自立晚報,1992)。
    林莊生、葉芸芸,《葉榮鐘日記(上)》(臺北: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2)。
    林進發,《臺灣人物評》(臺北:赤陽社,1929)。
    林進發,《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眾公論社,1934)。
    河原功著,《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與日本文學的接點》(臺北:全華科技,2004)。
    近藤正己,《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後藤乾一、松浦正孝編,《編集復刻版 大亞細亞主義‧解說總目錄篇》(東京:龍溪書舍,2008)。
    施叔青、蔡秀女編,《世紀女性‧臺灣第一》(臺北:麥田出版,1999)。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2000)。
    施懿琳編,《國民文選-傳統漢詩卷》(彰化:財團法人賴和基金會,年份)。
    柳書琴,《荊棘之道: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臺北:聯經,2009)。
    柳書琴等,《日治時期臺灣現代文學辭典》(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9)。
    柳書琴編,《東亞文學場:臺灣、朝鮮、滿州的殖民主義與文化交涉》(臺北:聯經,2018)。
    泉風浪,《中部臺湾を語る》(臺北:南瀛新報社,1930)
    洪桂己,〈光復以前之臺灣報業〉,《中國新聞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538-540。
    若林正丈,《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1994)。
    徐麗霞,《清治到日治時期之臺灣文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14)。
    班納迪克‧安德森,《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2010)。
    秦賢次,〈林履信〉,《日治時期臺灣現代文學辭典》(臺北:聯經,2019),86-87。
    高育仁等,《重修臺灣省通志 卷九:人物志人物傳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國勢新聞社,《臺灣新聞總覽昭和十一年版》(臺北:國勢新聞社臺灣支社,1936)。
    張子文,《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治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13)。
    張志相編,〈張深切年譜〉(臺北:文經社,1998)。
    張志相編,〈張深切年譜〉,《張深切全集(下)》(臺北:文經社,1998),18。
    張秀哲,《勿忘臺灣-落花夢》(臺北:衛城出版社,2013)。
    張良澤撰,《吳新榮日記》(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7)。
    張良澤撰,《吳新榮日記》(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8)。
    張炎憲,〈《辛酸六十年》序〉,《辛酸六十年》(臺北:前衛,2009),17。
    張炎憲,《王添灯紀念輯》(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5)。
    張炎憲、李筱峰編,《二二八事件回憶集》(臺北:稻鄉出版社,2006)。
    張深切,《里程碑(上)》(臺北:文經社,1998)。
    張深切,《里程碑(下)》(臺北:文經社,1998)。
    張深切,《張深切全集(上卷)》(臺北:文經社,1998)。
    張深切,《張深切全集(下卷)》(臺北:文經社,1998)。
    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樂學,2000)
    莊永明,〈輿論的尖兵-黃旺成〉,《臺灣近代名人誌第五冊》(臺北:自立晚報,1990),85-99。
    莊永明,《臺灣紀事(上)(下)》(臺北:時報出版,1989)。
    莊泗川,《臺北中山教會50週年紀念特刊》(臺北:臺北中山教會,1997)。
    許世楷,《日本統治下的臺灣》(臺北:玉山社,2006)。
    許芳庭,〈張我軍〉,《日治時期臺灣現代文學辭典》(臺北:聯經,2019),97-98。
    許秦蓁,《摩登、上海、新感覺:劉吶鷗1905-1940》(臺北:秀威,2008)。
    許雪姬,〈莊泗川訪問記錄〉,《戒嚴時期政治案件專題研討會論文暨口述歷史記錄》(臺北:戒嚴時期補償基金會,2003),130-230。
    許雪姬,〈楊熾昌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二二八專號(4)》(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133。
    許雪姬,《臺灣歷史辭典》(臺北:遠流,2003)。
    連震東,〈先父生平事蹟述略〉,《傳記文學》179期(1977),17-22。
    連橫,〈大陸游記(卷二)〉,《雅堂先生餘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郭啟傳,〈許南英小傳〉,《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
    郭啟傳、張子文,《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2)。
    陳文松,《殖民統治與「青年」:臺灣總督府的青年教化政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
    陳令洋,〈周定山〉,《日治時期臺灣現代文學辭典》(臺北: 聯經,2019),82-83。
    陳芳明,〈序〉,《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臺北︰前衛,1995),13。
    陳芳明,《左翼臺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臺北:麥田,2007)。
    陳芳明,《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臺北:麥田,1998)。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臺北:麥田,2011)。
    陳政農編,《臺灣,打拼-康寧祥回憶錄》(臺北:允晨文化,2013)。
    陳昭瑛,《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臺北:正中書局,2000)。
    陳柔縉,《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臺北:麥田,2005)。
    陳耿彬、陳政雄,《興旺臺灣影像80載〜陳耿彬、陳政雄父子攝影展》(臺中:興臺彩色印刷集團編印,2015)。
    陳國祥、祝萍,《臺北報業演進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1987)。
    陳培豐,《同化的同床異夢》(臺北:麥田,2006)。
    陳培豐,《想像和界線:臺灣語言文體的混生》(臺北:群學出版社,2013)。
    陳華民,〈「文鱸鰻」何賜卿〉,《臺灣野史小札》(臺北:常民文化,1998),181。
    陳華民,《臺灣野史小札》(臺北:常民,1998)。
    陳翠蓮,《自治之夢:日治時期到二二八的臺灣民主運動》(臺北:春山出版社,2020)。
    彭瑞金,《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1997)。
    彭瑞金編,《臺南市文學小百科》(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2)。
    曾虛白,《中國新聞史》(臺北:三民,1966)。
    黃石輝,〈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1930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2003),1。
    黃美娥,〈日治時期臺灣遺民詩人的應世之道-以新竹王松為例〉,《重層現代性鏡像》(臺北:麥田,2004)。
    黃美娥,〈舊文學新女人──《漢文臺灣日日新報》中李逸濤通俗小說的女性形象〉,《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2004),244。
    黃美娥,《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
    黃美娥,《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人文,2004)。
    黃哲永編,《團卿詩集》(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第九輯)(臺北:龍文出版社,2011)。
    黃師樵,《臺灣共產黨秘史》(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
    黃頌顯,〈正義人道思想教育的民革教育-林呈祿〉,《破碎山河誰來補?:臺灣抗日先賢西列傳》(臺北:臺灣抗日親屬協進會,2014),172。
    楊千鶴,《人生的三稜鏡:一位傑出臺灣女作家的自傳》(臺北:前衛出版社,1995)。
    楊建成,〈出類拔萃-海內外傑出人士編(第二輯)〉(臺北:美商EHGBooks出版公司,2014)。
    楊建成,《日治時期傑出臺灣人簡傳匯編:『基層總管-保正篇』(第一輯)》(臺北:漢世紀數位文化EHGBooks,2014)。
    楊建成編著,《日治時期傑出臺灣人簡傳匯編:『出類拔萃-海內外傑出人士編』(第二輯)》(臺北:美商EHGBooks出版公司,2014)。
    楊翠華編,《我的回憶-臺魂淚》(自費出版,2005)。
    楊肇嘉,〈附錄:臺灣新民報小史〉,《楊肇嘉回憶錄(下)》(臺北:三民,1988),433、440。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臺北:三民書局,1988)。
    楊熾昌,〈回溯〉,《水蔭萍作品集》(臺南︰臺南市文化中心,1995),228。
    楊熾昌,〈記者生活閒談〉,《水蔭萍作品集》(臺南︰臺南市文化中心,1995),213。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1987)。
    廖振富,《櫟社研究新論》(臺北:國立編譯館,2006)。
    廖雪蘭,《臺灣詩史》(臺北︰武陵,1989)。
    福澤諭吉,《福澤諭吉自傳:改造日本的啟蒙大師》(臺北:麥田,2011)。
    稲田千秋,《新竹州大觀》(新竹:新竹州商工連合会,1933)
    臺南縣立文化中心,《南瀛追思—228事件六十周年檔案特展(手冊)》(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2007)。
    臺灣省政府主計處,《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南投:臺灣省政府主計處,1994)。
    臺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臺灣教育會,1939)。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二)》(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39)。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三)》(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39)。
    劉捷,《我的懺悔錄》(臺北:九歌,1998)。
    歐素瑛,《二二八事件辭典》(臺北:二二八基金會,2008)。
    蔡石山,《滄桑十年:簡吉與臺灣農民運動(1924-1934)》(臺北:遠流出版社,2012)。
    橋本白水,《臺灣統治と其功勞者》(臺北:巖松堂書店,1932)。
    盧俊義,《長老教會文字事工在艱辛困頓中成長》(出版地:出版者,1988)。
    蕭阿勤,《回歸現實:臺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8)。
    賴光臨,〈中國士人報業的特質與精神〉,《新聞理論的中國歷史觀》(臺北︰遠流,1998),268-272。
    賴光臨,《七十年中國報業史》(臺北:中央日報社,1981)。
    賴光臨,《中國新聞傳播史》(臺北:三民,1978)。
    賴光臨,《新聞史》(臺北:允晨文化,1984年)。
    戴青田,〈憶臺灣民主戰士宋斐如先生〉,《宋斐如文集(卷五附錄)》(深圳︰臺海出版社,2005),159-162。
    謝世英,〈魏清德的雙料生涯——專業記者與書畫嗜好〉,《魏清德舊藏書畫》(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7)。
    謝東閔,《歸返:我家和我的故事》(臺北:聯經,1988)。
    謝雪紅,《我的半生記:臺魂淚(一)》(臺北:楊翠華,2004)。
    鍾淑敏,〈日治時期臺灣人在廈門的活動及其相關問題(1895-1938)〉,《走向近代:國史發展與區域動向》(臺北:東華書局,2004),414-415。
    鍾淑敏,〈館藏《臺灣日日新報》的史料價值及其利用〉,《館藏與臺灣史研究論文發表研討會彙編》(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4),146-150。
    鍾肇政,〈臺灣第一個女記者-楊千鶴和她的《人生三稜鏡》〉,《鍾肇政全集:隨筆集(一)》(桃園:桃園縣文化局,2001)。
    簡宏逸,《國黌漢聲: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漢詩文選》(臺北:城邦印書館,2019)。
    藍博洲,《未歸的臺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臺北:時報,1993)。
    藍博洲,《沉屍‧流亡‧二二八》(臺北︰時報文化,1993)。
    瀛社編輯委員會,《瀛社創立六十週年紀念集》(臺北:瀛社編輯委員會,1969)。
    警察沿革誌出版委員會,《臺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第一冊・文化運動)》(臺北:創造,1989)。
    警察沿革誌出版委員會,《臺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第一冊・政治運動)》(臺北:創造,1989)。
    警察沿革誌出版委員會,《臺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第三冊・共產主義)》(臺北:創造,1989)。
    警察沿革誌出版委員會,《臺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第五冊・勞動運動、右翼運動)》(臺北:創造,1989)。
    警察沿革誌出版委員會,《臺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第四冊・無政府運動)》(臺北:創造,1989)。
    二、學位論文
    王俐茹,《臺灣文人的記者初體驗及其創作實踐:以李逸濤為例的探討》(臺北: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江杰龍,〈臺灣人在廈門活動之再檢討(1911-1946):以鴉片、走私、漢奸問題為中心〉(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吳舜鈞,〈徐坤泉研究〉(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4)。
    吳瑩真,〈吳漫沙生平及其日治時期大眾小說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李承機,〈臺灣近代メティアメ史研究序說-植民地とメディア-〉(東京: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
    李貞蓉,〈劉捷及其作品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7)。
    李貞蓉,《劉捷及其作品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專班論文,2007)。
    邱家宜,〈戰後初期(1945-1960)臺灣報人類型比較研究—吳濁流、李萬居、雷震、曾虛白〉(臺北: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
    施焜松,〈臺灣晚報發展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68)。
    洪世昌,〈臺灣民報與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化運動(1920-1932)〉,(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洪桂己,〈臺灣報業史的研究〉(臺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57)。
    徐千邦,〈日據時期檢閱制度下的臺灣左翼文學〉(臺北: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徐郁縈,〈日治前期臺灣漢文印刷報業研究(1895-1912)—以《臺灣日日新報》為觀察重點〉(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高錦惠,〈明治時期《臺灣新民報》的版面編排設計之研究〉(臺北: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張志相,〈張深切及其著作研究〉(臺南:成功大學歷史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張嘉元,〈呂赫若研究〉(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張端然,《日治時期瀛社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3)。
    張靜茹,〈以林癡仙、連雅堂、洪棄生、周定山的上海經驗論其身分認同的追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許倍榕,〈30年代啟蒙「左翼」論述──以劉捷為觀察對象〉(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許秦蓁,〈重讀臺灣人劉吶鷗1905-1940:歷史與文化的互動考察〉(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許惠玟,〈巫永福生平及其新詩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
    莊勝全,《臺灣民報》的生命史:日治時期臺灣媒體的報導、出版與流通》(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7年)
    陳信行,〈日治時期臺灣知識分子國族認同之轉折—以林獻堂、葉榮鐘、陳逢源三人為例〉(臺南: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4)。
    陳慧先,〈「原漢分治」下的人群隔離與跨界-1930-1960s〉(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7)。
    曾婉君,〈《三六九小報》通俗小說中的女性形象—文學敘事與文化視域的探討〉(臺北: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6)。
    黃順星,《記者的重量:臺灣政治新聞記者的想像與實作( 1980-2005)》) (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13)。
    黃建銘,〈日治時期楊熾昌及其文學研究〉(臺南: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2)。
    黃美蓉,〈黃旺成與其政治參與〉(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楊永彬,〈臺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權的關係〉(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楊淑梅,〈光復初期臺灣社會的社會精英(1945-1949)〉(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廖振富,《櫟社三家詩研究︰林癡仙、林幼春、林獻堂》(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
    趙祐志,《日人在臺企業菁英的社會網絡》(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4)。
    趙勳達,〈「文藝大眾化」的三個糾葛:一九三〇年代臺灣左、右翼知識分子與新傳統主義者的文化思維及其角力〉(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蔡佩玲,〈「同文」的想像與實踐: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謝雪漁的漢文書寫〉(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賴秀峰,〈日據時代臺灣雜誌事業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
    戴振豐,〈葉榮鐘與臺灣民族運動(1900-1947)〉(臺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鍾美芳,〈日據時代櫟社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藍士博,〈日治時期臺灣印刷媒體「世代」的誕生暨陳逢源個案研究〉(臺北: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三、期刊論文
    朱子文,〈莊松林先生生平事蹟〉,《臺灣文化》新55期(2003),9-18。
    江寶釵,〈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對世務之肆應—以連橫的漢學傳播事業為觀察核心〉,《成大中文學報》6期(2009),92-93。
    何義麟,〈《政經報》與《臺灣評論》解題—從兩份刊物看戰後臺灣左翼勢力之言論活動〉,《臺灣史料研究》10期(1997),25-43。
    何義麟,〈1930年代臺灣人的國族認同──以臺中「東亞共榮協會」之發展為中心〉,《文學臺灣學報》1期(2009),222-241。
    何義麟,〈被遺忘的半山人物—謝南光〉,《臺灣史料研究》3號(1994),152-170。
    何義麟,〈被遺忘的半山人物—謝南光〉,《臺灣史料研究》3期(1994),152-170。
    何義麟,〈戰後初期臺灣報紙之保存現況與史料價值〉,《臺灣史料研究》8期(1996),89-90。
    何義麟,《被遺忘的半山人物—謝南光》,《臺灣史料研究》3號(1994),152-170。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與義務教育之實施—以1921-1922第一屆臺灣總督府評議會員之議論為中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8期(2012),229-258。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的教育與社會領導階層之塑造〉,《歷史學報》10期(1982),367-404。
    吳叡人,〈福爾摩沙意識型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成(1919-1937)〉,《新史學》17-2期(2006),127-218。
    李筱峰,〈從民報看戰後初期臺灣的政治與社會〉,《臺灣史料研究》8期(1996),98-122。
    林芳玫,〈謝雪漁通俗書寫的跨文化身分編輯:探討〈日華英雌傳〉的性別與國族寓言〉,《臺灣文學學報》23期(2013),29-62。
    林淑慧,〈女體與國體:論謝雪漁之《日華.英雌傳》〉,《中國文學研究》24期(2007),136-137。
    林淑慧,〈留日敘事的自我建構-臺灣日治時期回憶錄的跨界意識〉,《臺灣國際研究季刊》,8-4期(2012),167-183。
    林德政,〈連雅堂在大陸的活動〉,《傳記文學》78-5期(2005),10-30。
    邱各容,〈獻身臺灣文獻整理的民俗研究者:廖漢臣〉,《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62期(2011),18-19。
    柳書琴,〈傳統文人及其衍生世代:臺灣漢文通俗文藝的發展與延異(1930-1941)〉,《臺灣史研究》14-2期(2007),50-51。
    梁華璜,〈臺灣總督府對閩報與全閩新日報的操縱策略〉,《臺灣風物》31-3期(1981),8。
    莊勝全,〈紅塵中有閒日月:1920年代黃旺成的社會觀察、政治參與及思想資源〉,《臺灣史研究》23-2期(2016),111-164。
    許雪姬,〈二戰前後在漢口的臺灣人〉,《臺灣史研究》26-1期(2019),141-142。
    許雪姬,〈日治時期臺灣人在中國〉,《臺灣學通訊》101期(2017),5。
    許雪姬,〈由「臺共」、漢奸到白恐受難者—莊泗川的一生(1905-2004)〉,《嘉義研究》11期(2015),185-236。
    許雪姬,〈是勤王還是叛國-「滿州國」外交部總長謝介石的一生及其認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7期(2007),57-117。
    許雪姬,〈是勤王還是叛國-「滿州國」外交部總長謝介石的一生及其認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7期(2007),57-117。
    陳文松,〈「校友」からら「臺灣青年」へ: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校友會雜誌』に見ゐ「青年」像〉,《地域文化研究》9期(2007),138-163。
    陳君愷,〈日治時期臺人「習醫偏執」所反映的社會意義及其影響〉,《文化實踐與社會變遷》1期(2010),127-195。
    陳芳明,〈臺灣抗日運動史上的兩份重要左翼刊物〉,《臺灣史料研究》2號(1993),61。
    陳芳明,〈臺灣抗日運動史上的兩份重要左翼刊物〉,《臺灣史料研究》2期(1993),61。
    陳萬益,〈臺灣報業史上的一等評論:論黃旺成的「冷語」「熱言」〉,《竹塹文獻》10期(1999),29-40。
    黃美娥,〈差異/交混、對話/對譯: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身體經驗與新國民想像(1895~1937)〉,《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8期(2006),81-119。
    黃美娥,〈對立與協力:日治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戰中傳統文人的典律反省及文化思維〉,《臺灣文學學報》4期(2003),37-71。
    黃美娥、陳盈達,〈百年吟聲,風雅柢柱:瀛弽百年簡史〉,《臺北文獻》166期(2008),61。
    楊惠娟,〈日治時期臺灣報紙發展與編輯設計演變探討〉,《臺灣美術學刊》61卷(2005),56。
    廖振富,〈百年風騷,誰主浮沉?-20世紀臺灣兩大傳統詩社︰櫟社、瀛社之對照觀察〉,《臺灣文學研究學報》9期(2009),209。
    廖漢臣,〈臺灣文學年表〉,《臺灣文獻》15-1期(1963),245-290。
    鄭喜夫,〈臺北著述志稿〉,《臺北文獻》69期(1984),5-53。
    盧嘉興,〈民初臺南抗日詩人楊宜綠〉,《臺灣研究彙集》6期(1968),9-16。
    謝世英,〈從追逐現代化到反思文化現代性:日治文人魏清德的文化認同與對臺灣美術的期許〉,《藝術學研究》8期(2011),127-204。
    謝落生,〈簡憶抗戰時期的廣西日報〉,《新聞研究資料》4期(1981),185-187。
    蘇淑芬,〈臺灣閏秀詩人:汪李如月及其傷悼詩研究〉,《臺北文獻》174期(2010),73-134。
    蘇碩斌,〈活字印刷與臺灣意識:日治時期臺灣民族主義想像的社會機制〉,《新聞學研究》109期(2011),1-41。
    龔祖遂,〈謝國城(1912至1980)〉,《中外雜誌》63期(1998),89-99。
    四、單篇論文
    向陽,〈民族想像與大眾路線的交軌:1930年代臺灣話文論爭與臺語文學運動〉,《臺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4),29。
    吳叡人,〈反叛的原始型態:二二八事件中桃園地方民眾抵抗模式初探〉,「『新史料與二二八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3樓第一會議室,2013.11.29-30)。
    呂興昌,〈楊熾昌生平著作年表初稿〉,《臺灣詩人研究論文集》(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5),161-216。
    呂興昌,〈楊熾昌生平著作年表初稿〉,《臺灣詩人研究論文集》(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5),397。
    林德政,〈連雅堂在祖國大陸的活動〉,《中國近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22輯:臺灣與中國關係史討論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2001),765-820。
    施懿琳,〈試析日治時期南都詩人陳逢源及其詩一兼談「二世文人」的類型與作品特色〉,「2000年臺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大學,2000)。
    莊佳穎,〈再∕誤現1895:電影《一八九五》的產製與消費〉,《臺灣學誌》(第五期,臺北:師範大學,2012年4月),頁85-110。
    陳鵬仁,〈近年來日本對臺灣史料的蒐集與運用-以「臺灣引揚、留用紀錄」為例〉,《中華民國近代史專題研究報告(二十一)-臺灣史料的蒐集與運用討論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2000),頁409-410。
    楊永彬,〈日本領臺初期日臺官紳詩文唱和〉,《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播種者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0),110-111。
    五、史料
    〈記者論〉(1908)。
    《臺中縣志》(1989)。
    《臺灣人士鑑》(臺灣新民報:1937;興南新聞社:1943)。
    《臺灣文藝》(1935)。
    《臺灣官紳年鑑》(1934)
    《臺灣教育沿革誌》(1939)。
    《臺灣紳士名鑑》(1937)。
    《南部臺灣紳士錄》(1907)。
    《建功神社誌》(1940)。
    《雪漁詩集》(1992)。
    《新竹市志》(1997)。
    《臺灣人士鑑》(1934)。
    《臺灣列紳傳》(1916)。
    《臺灣紳士名鑑》(1937)。
    《臺灣新聞總覽》(1936)。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學籍簿》(年份不詳)。
    《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1989)。
    《瀛洲詩集》(1932)。
    《灌園先生日記》(1934)。
    《興南新聞社》職員錄(台北市:1942年,昭和17年3月1日)
    六、報刊
    《三六九小報》(1930.09.09-1935.09.06)。
    《自由時報》(1980.04.17-)。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898.05.06-1944.04.01)。
    《臺灣日日新報》(1898.05.06-1944.04.01)。
    《臺灣民報》(1923.04.15-1930.03.22)。
    《臺灣新民報》(1930.03.29-1944.03.27)。
    七、網路資料
    Baidu百科,〈鄭漢淇〉(來源:https://baike.baidu.hk/item/%E9%84%AD%E6%BC%A2%E6%B7%87/474087,檢索日期:2022.05.31)。
    扎克聊歷史,〈廈門最早的報紙《鷺江報》,創刊於光緒年間,創辦人竟是英國人〉(來源:https://iasui.com/zh-tw/travel/1133164.html,檢索日期:2022.07.02)。
    朱惠足,〈《先發部隊》提要〉(來源:https://db.nmtl.gov.tw/Site4/s3/journalinfo?jno=010,檢索日期:2022.07.03)。
    吳毓琪,〈胡殿鵬〉(來源:https://db.nmtl.gov.tw/site2/dictionary?id=Dictionary01482,檢索日期:2022.07.02)。
    吳瑩真,〈徐坤泉〉(來源:https://db.nmtl.gov.tw/site2/dictionary?id=Dictionary01515,檢索日期:2022.07.10)。
    李貞瑤,〈陳逢源〉(來源:https://db.nmtl.gov.tw/site2/dictionary?id=Dictionary01642,檢索日期:2022.07.02)。
    李貞蓉,〈臺灣文藝聯盟〉(來源: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4562,檢索日期:2022.07.02)。
    林翠華,〈林景仁〉(來源:https://db.nmtl.gov.tw/site2/dictionary?id=Dictionary01424,檢索日期:2022.07.03)。
    林豐慧,〈《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應世之道》—以謝雪漁為例〉(來源:http://203.71.210.5/tpchinese/epaper/9706/index.html,檢索日期:2022.07.02)。
    洪銘水,〈葉榮鐘〉,(來源: 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4573,檢索日期:2022.07.02)。
    國立臺灣文學館,〈《臺灣列紳傳》(1916)〉(來源:https://db.nmtl.gov.tw/site5/author?id=965,檢索日期:2022.07.02)。
    國立臺灣文學館,〈臺灣文學主題平臺〉(來源:https://nmtl.daoyidh.com/zh-tw/main/litoverview?region=AOT2&artId=EVT14294,檢索日期:2022.07.05)。
    張子文,〈臺灣記憶〉(來源:https://tm.ncl.edu.tw/,檢索日期:2022.07.02)。
    張子文,〈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治時期〉(來源:https://tm.ncl.edu.tw/,檢索日期:2022.07.02)。
    陳益源,〈金門教案的教案〉(來源: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5/336047/,檢索日期:2022.07.02)。
    陳淑娟,〈謝石秋〉(來源:https://db.nmtl.gov.tw/site2/dictionary?id=Dictionary01830,檢索日期:2020.07.02)。
    陳鴻逸,〈臺灣話文論戰〉(來源:https://nmtl.daoyidh.com/en/main/litoverview?region=AOT7&artId=EVT14299,檢索日期:2022.07.02)。
    彭一万,〈江文也的廈臺情緣—紀念江文也誕辰100周年〉(來源:http://www.fjsyhzh.com/zh/hxqy/1708.html,檢索日期:2022.07.02)。
    黃美玲,〈蘇鏡潭〉(來源:https://db.nmtl.gov.tw/site2/dictionary?id=Dictionary01872,檢索日期:2022.07.02)。
    黃智偉,〈《臺灣日日新報》簡史〉(來源:http://140.112.113.17/twhannews/user/intro.htm#2,檢索日期:2022.06.28)。
    愛哭の黑熊,〈69:本市No.1報社-新高新報社〉(來源:https://icry.tw/archives/2405,檢索日期:2022.07.02)。
    楊建忠,〈臺灣大百科全書:葉石濤〉(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199,檢索日期:2022.07.02)。
    詹雅能,〈倪炳煌〉(來源:https://db.nmtl.gov.tw/site2/dictionary?id=Dictionary01489,檢索日期:2022.07.02)。
    漢珍數位圖書,〈臺灣人物誌〉(來源:http://tbmc.ncl.edu.tw:8080/whos2app/start.htm,檢索日期:2022.06.07)。
    維基百科,〈大阪每日新聞〉(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A4%A7%E9%98%AA%E6%AF%8F%E6%97%A5%E6%96%B0%E9%97%BB,檢索日期:2022.07.02)。
    臺中文學館,〈臺中文學史作家〉(來源:https://www.tlm.taichung.gov.tw/form/Details.aspx?,檢索日期:2022.07.02)。
    臺灣瀛社詩學會,〈王自新〉(來源:https://2019.tpps.org.tw/forum/biography/pages?id=54,檢索日期:2022.07.02)。
    臺灣瀛社詩學會,〈尾崎秀真〉(來源:https://2019.tpps.org.tw/forum/biography/pages?id=12,檢索日期:2022.07.02)。
    臺灣瀛社詩學會,〈李秉鈞〉(來源:https://2019.tpps.org.tw/forum/biography/pages?id=48,檢索日期:2022.07.02)。
    臺灣瀛社詩學會,〈李逸濤〉(來源:https://2019.tpps.org.tw/forum/biography/pages?id=38,檢索日期:2022.07.02)。
    臺灣瀛社詩學會,〈村田天民〉(來源:https://2019.tpps.org.tw/forum/biography/pages?id=282,檢索日期:2022.07.02)。
    臺灣瀛社詩學會,〈洪逸雅〉(來源:https://2019.tpps.org.tw/forum/biography/pages?id=18,檢索日期:2022.07.02)。
    臺灣瀛社詩學會,〈衍聖公〉(來源:https://2019.tpps.org.tw/forum/biography/pages?id=12,檢索日期:2022.07.02)。
    臺灣瀛社詩學會,〈張一鴻〉(來源:https://2019.tpps.org.tw/forum/biography/pages?id=165,檢索日期:2022.07.02)。
    臺灣瀛社詩學會,〈陳淑程〉(來源:https://2019.tpps.org.tw/forum/biography/pages?id=49,檢索日期:2022.07.02)。
    臺灣瀛社詩學會,〈臺灣瀛社詩學會大事記〉(來源:https://2019.tpps.org.tw/forum/biography/pages?id=11,檢索日期:2022.07.02)。
    薛建蓉,〈劉吶鷗〉(來源:https://db.nmtl.gov.tw/site2/dictionary?id=Dictionary01764,檢索日期:2022.07.02)。
    八、其他
    陳政雄,〈興臺彩色創辦人-陳耿彬藝巧、精進、唯美的人生〉(2019年3月完稿) ,刊於《陳耿彬百歲攝影展》(2020年7月18日) 。
    呂東熹訪問,〈楊螢照、楊浩文口述訪問〉(2013.06.29)。
    臺灣南部綏靖區司令部,《臺灣南部綏靖區司令部判決書》(1947.04.10),楊皓文提供。
    馮建三、洪貞玲,〈文人與報業:以媒體知識分子與學院知識的變動關係為例,1951-199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1996,編號:NSC-85-2412-H-004-013)。
    熊秉真、鄭麗榕,〈魏火曜先生訪問紀錄〉(1980.06)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5/09/28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