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卓俊玎
cho chun-ding
論文名稱: 高屏地區中老年人參與法式滾球影響自我效能與人際關係之研究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playing Pétanque affected self-efficac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middle-aged and the elderly in Kaohsiung-Pingtung area
指導教授: 顏妙桂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0
中文關鍵詞: 法式滾球自我效能人際關係中老年人高屏地區
英文關鍵詞: Pétanque, self-efficac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e middle-aged and the elderly, the Kaohsiung-Pingtung area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9下載:1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目的在瞭解高屏地區中老年人參與法式滾球之現況,以及參與後影響自我效能及人際關係上的差異性,因法式滾球為國內新興運動,參與者大多集中於高屏地區。研究對象以年齡為45歲以上曾參與法式滾球之高屏地區中老年人,以問卷調查法為主,訪談為輔,測量工具為「參與法式滾球行為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及「人際關係量表」,採立意抽樣方式,總計發出362份問卷,回收339份,有效問卷數為327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6.46%。調查所得資料以統計套裝軟體SPSS 20.0 中文版執行,採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藉由問卷調查與訪談方式歸納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高屏地區中老年人在參與動機上,以運動健身最多,參與年資上,男性以5年以上最多,女性以3年最多;在每週參與活動次數上,男性以2次,女性以3次最多;在每年參與比賽次數,男性以6次以上最多,女性以3次最多;包含訪談分析,都顯示高屏地區中老年人在參與法式滾球的活動或比賽具有高度參與度。
    不同年齡、教育程度、職業狀況對高屏地區參與法式滾球之中老年人在自我效能與人際關係有所提升;在參與法式滾球的活動或比賽有助於中老年人在整體自我效能提升,也助於人際關係的層陎上提升,尤其是年長者比中年人更顯著,加上訪談四位參與法式滾球之高屏地區中老年人,整理出核心主題,中老年人參與法式滾球對於其自我效能及人際關係都有正向的影響。
    研究者據此研究發現提出相關建議,高屏地區中老年人可參與法式滾球課程來提升自我效能與人際關係,政府與相關機構應推廣法式滾球,以法式滾球課程來促進自我信心、拓展其人際關係,以作為高屏地區中老年人、相關機構與人員之參考。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middle-aged and the elderly playing Pétanque in Kaohsiung-Pingtung area, and the differences of effects on self-efficac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fter participating,. Because Pétanque is new domestic sports sport, the participants are mostly concentrated in the Kaohsiung-Pingtung area. Subjects were among aged 45 years of the middle-aged and the elderly people playing Pétanque in Kaohsiung-Pingtung area, this research based on questionnaires, supplemented by interviews. Measuring tools were " participation of Pétanque behavior Scale ", "self-efficacy Scal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Scale ", used purposively sampling method, total send out 350 surveys, retrieved 341, effective surveys were 327, the response rate of effective surveys was 96.46%. Survey data is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one way ANOVA statistical methods analysis by SPSS 20.0,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are summarized stud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ddle-aged and the elderly in Kaohsiung-Pingtung area about motivation up to sports and fitness; participation in seniority, the men up to five years, while women up to three years; participation activity in several times a week, the male to 2 ,female to 3 times up; Participation race in several times a year, men up to six times more, and women up to three times; including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views are shown in the middle-aged and the elderly participating Pétanque in Kaohsiung and Pingtung area activities or competitions are highly participation.
    Difference of age, educational level, occupational status about Pétanque participation on the Kaohsiung-Pingtung area among the middle-aged and the elderly have improved self-efficac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Pétanque participating in an activity or game to help the middle-aged and the elderly to enhance the overall self-efficacy, but also help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especially the elderly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e middle-aged, plus interviews with four the middle-aged and the elderly of participating Pétanque, sorting out the core themes of the middle-aged and the elderly that participate Pétanque for their self-efficac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have a positive impact.
    According to study, the researcher found related recommendations that, the middle-aged and the elderly in Kaohsiung-Pingtung area could involve in Pétanque programs to enhance self-efficac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e Government and relevant agencies should popularize Pétanque programs, used Pétanque programs as promotion of self-confidence, reducing social welfare spending, that refers to the middle-aged and the elderly in Kaohsiung-Pingtung area, the relevant institutions and personnel for suggestions.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 次 IV 表 次 VI 圖 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6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8 第四節 名詞解釋 9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法式滾球及其相關研究 13 第二節 自我效能及其相關研究 29 第三節 人際關係及其相關研究 4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57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5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5 第四節 研究流程 77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80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83 第一節 高屏地區參與法式滾球之中老年人個人背景變項、參與法式滾球行為現況83 第二節 高屏地區中老年人參與法式滾球之自我效能現況與差異情形 88 第三節 高屏地區中老年人參與法式滾球人際關係現況與差異情形 100 第四節 中老年人參與法式滾球後對自我效能與人際關係之訪談整理分析 11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25 第二節 研究結論 133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37 參考文獻 141 中文部分 141 西文部分 151 附錄 157 附錄一 自我效能與人際關係之問卷(初稿) 157 附錄二 問卷效度考驗專家名單 162 附錄三 自我效能與人際關係之專家效度問卷 163 附錄四 自我效能與人際關係之問卷(預試) 170 附錄五 訪談大綱 174 附錄六 訪談同意書 176 附錄七 自我效能與人際關係之問卷(正式) 177

    中文部分
    于國欽(2012)。政府社福支出占比 逆勢升。中時理財。2012年11月05日。取自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21105000035&cid=1206
    中華民國滾球協會(2011)。滾球介紹。2011年8月29日。取自http://ctPétanque.com/?page_id=62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0)。我國人口概況。2013年1月04日。取自https:// 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272611233671.doc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2)。99 年人口及住宅普查總報告統計結果提要分析。2013 年6 月25 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21081884771.pdf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2)。中華民國 2012 年至2060 年人口推計。2013年6月25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dn.aspx?uid=11723
    尤國津(2010)。理解式球類教學法對國小學生滾球運動學習效果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體育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王以仁(2007)。人際關係與溝通。臺北市:心理。
    王瑞霞、王璟璇、林秋菊(1998)。自我照顧行為、自我效能和社會支持對初期非膜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之影響。高雄醫誌,14(12),807- 815。
    王馨婉(2012)。中老年人參與法式滾球運動之動機及其生活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運動保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朱妙芳(2008)。臺北縣三鶯區高齡者人際關係與幸福感關聯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碩士論文。
    江欣霓(2002)。國小教師工作壓力、情緒智慧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行政院主計處(2011)。2010年社會指標統計年報。行政院主計處。取自http://ebook.dgbas.gov.tw/public/Data/331311351353.pdf
    行政院主計處(2012)。2011年社會指標統計年報。行政院主計處。取自http://ebook.dgbas.gov.tw/public/Data/331311353471.pdf
    何千惠(2004)。第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社會支持與遵醫囑行為之相關研究-以臺北縣某區域教學醫院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余幸秀(2005)。臺北市社區大學學員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相關性研 究,私立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余嬪(1999)。休閒活動的選擇與規劃。學生輔導雙月刊,60,20-31。
    吳婉如(1991)。臺灣地區長青學苑教師教學型態與學員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齊殷(譯)(1999)。量表發展:理論與應用(原作者:DeVellis, R.F.)。臺北,弘智文化。
    吳慧君(2004)。主管領導型態、行政人員自我效能、組織承諾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某私立醫學大學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未出版高雄市。
    王碧蓮、何素珍、吳錦鳳、許秀源與魏渭堂(1985)。心理學與心理衛生。高雄市:復文。
    李月萍、陳玉敏(2004)。自我效能理論於老人運動行為之應用。長庚護理,15(4),416-422。
    李志宏(2011)。不同性別、回饋型態與測驗別對國小學童法式滾球定位擲準技能學習之影響。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李宜玲(2005)。南部地區製造業員工參與教育訓練動機與自我效能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崇義(2003)。主觀幸福感理論初探及其對高齡者之啟示。成人教育,74,42-51。
    李淑芳、劉淑燕(2008)。老年人功能性體適能。臺北市:華都文化。
    李浦群、李燕(譯)(1995)。人際溝通(原作者:S. Trenholm & A. Jensen)。臺北市:揚智文化。(原著出版年:1992)
    李靜宜(2011),養魚輔助措施改善機構老人孤寂感、憂鬱情緒及人際互動成效探討。私立輔英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杜金錠、盧美秀、陳品玲、鄭綺、徐南麗(2002)。護理長管理自我效能與管理成效間之相關研究。新臺北護理期刊,4(1),65-76。
    沈易利(1994)。臺中地區勞工休閒運動需求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沈慧聲(1998)。人際傳播。臺北市:揚智文化。
    周文欽(2005)。研究方法概論。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林亭玉(2000)。社區老人教育之研究—以高雄市本館社區和君正社區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建良(2005)。人際關係,南投市:領航文化。
    林彥君(2011)。高齡喪偶婦女友誼支持的初探研究-以臺南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林彥男(2010)。肘關節限制下不同出手姿勢與投擲距離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滾球運動投擲技能表現的影響。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淑華(2002)。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連禎(1990)。從運動社會科學探討大學休閒運動之組織、功能與學生參與。中華民國體育學會會報,16。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林欽榮(2001)。人際關係與溝通。臺北市:揚智文化。
    林煒迪(2001)。高爾夫球友擊球動機及體驗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筱君(2009)。探討臺中市社區老年人之自覺健康狀況、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健康生活品質及功能性體適能關係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大學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林黎凱(2009)。老人的幽默感、自我概念與其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樹旺、黃宗成、盧龍泉(2002)。高爾夫球友參與動機、體驗與滿意度之研究。大專體育,4,79-91。
    林麗惠(2007)。因應高齡化社會的人力發展策略:先進國家發展經驗之借鏡。社區高齡教育跨科技整合與實務應用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57-72。
    施進義(2008)。高高屏國小教師休閒參與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洪光遠、鄭慧玲(譯)(1998)。人格心理學(原作者:A. P. Lawrence)。臺北市:桂冠圖書。
    洪季庭(2005)。高雄市已婚職業婦女成就動機、工作價值觀與生涯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苗延威(譯)(1996)。人際關係剖析(原作者:Michael Argyle & Monika Henderson)。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范智明(1998)。臺北市運動健身俱樂部會員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孫志麟(1991)。自我效能之基本概念及其在教育上的運用。教育研究雙月刊,22,47-54。
    孫志麟(1993)。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孫嘉億(2010)。練習方式與影像回饋型態對法式滾球射擊擲準技能學習之影響。私立中國文化大學體育學系運動教練碩博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高雄市陪動滾球(2006)。2006年8月29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Pétanque-taiwan/
    高雄市滾球委員會資訊網(2012)。2012年8月29日。取自http://163.32.185.4/kpc/
    張文綺(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自我效能與人際關係之研究。私立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良漢(1997)。選擇健康體適能俱樂部考慮因素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6(2),107-113。
    張春興(1996)。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2)。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景然(1991)。休閒生活與青少年行為輔導。成人教育學會,2,48-49。
    張毓文(2009)。滾球運動活動介入高齡者休閒參與對休閒效益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志賢(2002)。臺閩地區高級中等學校校長參與休閒運動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許明遠(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概念、人際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兩所國小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文信(2008)。『滾動榮耀之路』:二位滾球運動選手邁向國手夢想故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文長(1995)。大學生運動性休閒參與機會動機與興趣分組體育課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玉玲(1994)。目標設定、目標投入與自我效能對國小學生數學作業表現得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玉統(1997)。父母婚姻關係、兒童性別角色與兒童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仲杰、畢璐鑾(2006)。淺談規律性休閒運動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臺北市木柵高工學刊,10,305-324。
    陳在頤(1993)。老年時期的休閒活動。國民體育季刊,22(4),39-45。
    陳志文(2008)。屏東縣養護機構老人休閒治療需求與其自我效能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李綢、羅品欣(2005)。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36,221-240。
    陳秀珠(1999)。老人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以臺北市基督長老教會松年大學五十五歲以上學員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秀華(1993)。健康適能俱樂部會員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周瑾、奉春梅、陳昌文、鍾玉英、嚴炯(2004)。社會心理學。臺北市:新文京開發。
    陳勇助(2005)。教育服務役男工作投入、經驗學習與生涯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昭彥、江中皓、莊宜達 (2010)。法式滾球(Pétanque) 運動休閒化發展之策略與特質。屏東教大體育,13,220-228。
    陳柔蓁(2005)。北臺灣地區國小兒童依附關係、自我效能、害羞與人際關係。國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盈潔(2004)。客服員工之自我效能、組織文化與訓練遷移成效關係之研究-以金融業為例。私立大葉大學工業關係學習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皎眉(2004)。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臺北市:雙葉。
    陳皎眉、鍾思嘉(1996)。人際關系。臺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陳靜(2003)。教育心理學。臺南市:志光出版社。
    陳騏龍(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鏡清、陳金樹(1993)。臺北市公務人員動態休閒活動現況調查研究-以臺北巿政府一級機關為例。體育學報,51(7),61-84。
    陳麗琴(2009)。滾球運動訓練對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學生社交技巧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曾愛淑(2002)。公務人員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文教行政人員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游雅吟(1996)。兒童認知能力、理解多重情緒能力與人際關係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士鑑(1991)。企業經理人休閒俱樂部消費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郁宜(1994)。現代青少年的休閒活動。學生輔導通訊,35,88-93。
    黃毓華、鄭英耀(1996)。一般性自我效能表之修訂。測驗年刊,43,279-286。
    黃德祥(1997)。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市,五南,。
    黃憲忠(2009)。法式滾球運動者參與行為與動機之研究。私立大仁科技大學休閒健康管理研究所休閒健康管理研究所,屏東縣。
    黃璟蕙(2005)。規律運動對老年人樂觀之影響:以自我效能和理性行動理論觀點探討。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楊志欽(2007)。基隆市新移民女性之國小高年級子女運動參與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雅筠(2003)。老年人友誼支持與幸福感之研究—以臺北市老人服務中心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慕慈(2002)。人際關係與溝通。臺北市:禾楓出版。
    葉宏明(2010)。臺灣法式滾球發展現況分析與探討。私立大仁科技大學休閒健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劉宏裕(1996)。都會兒童的休閒活動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5(1),150-157。
    劉俊榮(1998)。老年期聽覺老化、溝通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姵伶(2004)。長期照護機構住民身體活動對自尊以及人際互動影響之探討。國立臺北護理學院長期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敏珍(2000)。老年人之人際親密、依附風格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美月(1996)。臺北市某活動中心六十歲以上老人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培村(2000)。人際關係。高雄市:復文。
    蔡博元(2010)。閱聽人自我效能對於數位閱讀系統使用意願的影響。2013年04月14日,取自:http://bytsai.mtwww.mt.au.edu.tw/ezcatfiles/b127/img/img/644885649.pdf
    蔣美惠(2004)。探討保全人員生涯管理、人格特質及組織氣候對工作滿足、自我效能與工作績效之關聯性研究- 以臺北市保全公司為例。私立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鄧景衡(1990)。休閒的地理觀—開拓休閒空間的新向度。休閒面面觀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51-67。
    鄭安玲(2003)。安養機構內老人人際關係、自尊及機構情感依戀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佩芬(2000)。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臺北市:揚智文化。
    鄭越庭(2007)。談學生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師說,198,35。
    黎士鳴(譯)(2005)。心理學概要(原作者:B. L. Benjamin )。臺北市:麗文文化。
    黎淑慧(2008)。人際關係。臺北市:新文京開發。
    盧俊宏、卓國雄、陳龍弘(2005)。健身運動心理學:理論與概念。新北市:易利圖書。
    賴國熙(2003)。休閒運動與體適能之相關研究-以臺北護理學院及長庚大學護理系學生為例。國立臺北護理學院旅遊健康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森林、吳兆欣(1999)。臺灣地區民眾體能活動市場區隔參與動機及其參與行為之研究。大仁學報,17,489-508。
    賴靜惠(1993)。就業者從事休閒活動之現況分析。勞工之友,513,8-13。
    戴遐齡(1995)。臺北高爾夫練習場運動參與動機與行為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謝月香(2003)。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工作滿意度之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謝秀芳(1996)。技職院校學生休閒活動參與動機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學院學報,5(2),131-150。
    鍾岱樺(2007)。實施小團體輔導方案對中年級新臺灣之子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成效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簡素枝(2004)。嘉義縣市高齡學習參與者與非參與者在人際關係、生活滿意度之比較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顏妙桂(譯)(2002)。休閒活動規劃與管理(原作者:Edginton, C. R., Hanson, C. J., Edginton, S. R., & Hudson, S. D, )。臺北:麥格羅希爾。
    羅雅馨(2010)。高齡者參與課程式休閒活動之學習歷程與自我效能增進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蘇孟苹(2010)。音樂輔導活動方案提升中高齡者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西文部分
    Antonovsky, H. F. (1974). Commitment in an Israeli Kibbutz. Human Relation, 27(3), 303-319.
    Bandura, A. (1977a).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Bandura, A. (1977b).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 (2) , 101-215.
    Bandura, A. (1982).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ogist, 37(2), 122-147.
    Bandura, A. (1988). Organizational application of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stral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13, 275-302.
    Bandura, A. (1995). Self-efficacy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Betz, N. E. & Hackett, G. (1981).The relationship of career-related self-efficacy expectations to perceived career options in college women and men.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8, 399-410.
    Brammer, L. M. (1993). The helping relationship process and skills (5th ed.). New York: Allyn and Bacon.
    Brekke, M., Pjortdphl, P., Thelle, D.S. & Kvein, T.K. (1999) . Disease activity and severity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relations to socioeconomic inequality.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48, 1743-1750.
    Brothen, T., & Detzner, D. (1983). Perceived health and locus of control in the aged.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56, 946.
    Clark, N. M., & Dodge, J. A. (1999). Exploring self-efficacy as a predictor of disease management. Health Education & Bavior, 26(1), 72-89.
    Crandall, R. (1980). Motivations for Leisur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2(1), 45-54.
    Derlega, V. J., & Janda, L. H. (1986). Personal adjustment: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life ( rd). Glenview, IL : Scott, Foresman and Co.
    Devito, A. J. & Kubis, J. F. (1983). Actual and recalled test anxiety and flexibility, rigidity, and self-control.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39(6), 970-975.
    Devito, J. A. (1994). Human communication: The basic cours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F.I.P.J.P. (2011,October 20). Historique de la Pétanque et de la F.I.P.J.P. Retrieved from http://www.fipjp.com/fr/historique
    Felner, R. D. (1984). Vulnerability in childhood: A preventative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children’s effort to cope with life stress and transitions. Prevention of Problems in Childhood.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Feltz, D. L. (1988). Self confidence and sports performance. 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 Reviews, 16, 423-457.
    Fox, K. R. (1987). Physical self-perceptions and exercise involvement. Arizona: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Gecas, V. (1989).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self-efficacy. Annual Reviews of Sociology, 15, 317-342.
    Gonyea, J. G. (1995). Middle age. In D. Levison (Ed.), Encyclopedia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Macmillan, 495-500.
    Gould, D., & Horn, T. (1984). Participation motives in young athlete. In J.M. Silva & R. S. Weinberg (Eds.),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sport.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359-370.
    Gould, D., & Petlichkoff, L. (1988).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nd attrition in young athletes. In F. Smoll, R. Magill, & M. Ash (Eds.), Children in sport, 3, 161-178.
    Gould, D., Feltz, D., & Weiss, M. (1985). Motives for participating incompetitive youth swimm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Psychology. 16, 126-140.
    Graham, J. (1995). Memory self-efficacy and strategy use in successful elders.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21, 358-373.
    Heider., F. (1959).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Heiman, T. (2000). Friendship quality among children in three educational settings.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 25, 1-12.
    Heintzman, P., & Mannell, R. C. (2003). Spiritual functions of leisure and spiritual well-being; coping with time pressure. leisure Sciences, 25, 207-230.
    Johnson, B. D., Stone, G. L., Altmaier, E. M., & Berdahl, L. D. (1998). The relationship of demographic factors, locus of control and self-efficacy to successful nursing home adjustment. The Gerontologist, 38, 209-216.
    Kear, M. (2000). Concept analysis of self-efficacy. Graduate Research in Nursing, 2(2), 142-156.
    Kirsch, I. (1982). Efficacy expectations or response predictions: The meaning of efficacy ratings as a function of task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2(1), 132-136.
    Lachman, M. E., Lewkowicz, C., Marcus, A., & Peng, Y. (1994). Images of midlife development among young,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4), 201-211.
    Lee, C. (1983). Self-efficacy and behavior as predicators of subsequent behavior in an assertiveness training program. 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rapy, 21, 225-232.
    Longhurst, K., & Spink, K. S. (1987).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of Australian children involved in organized sport. Canadian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 12, 24-30.
    Luzzo, D. A. (1993). Value of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in predicting career-decision-making attitudes and skill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0(2), 194-199.
    McAuley, E. (1985). Success and causality in sport: The influence of perception.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7.
    McAuley, E. (1992). Understanding exercise behavior: A self-efficacy perspective. In G.C. Roberts (Ed.), Motivation in sport and exercise.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107-128.
    Newcomb, T. M. (1953). 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arts, Psychology Review, 60, 393-404.
    OBUT (2011,October 20). How a genuine competition boule is made. Retrieved from http://www.labouleobut.com/en/technical-guide/how-a-genuine-competition-boule-is-made.html /
    Pajares, F. (1996). Self-efficacy beliefs in academic setting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6(4), 543-578.
    Richands, M. H., & Larson, R. (1989). The life space and socialization of the self: Sex differences in the young adolescent.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8(6), 617-626.
    Rodin, J. (1986). Aging and health: Effects on the sense of control. Science, 233, 1272-1276.
    Rosenberg, E. (2006). Self-efficacy as a predictor of life satisfaction in older adult.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New York: Adelphi University School.
    Schiamberg, L. B. (1988).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New York: Macmillan.
    Schunk, D. H. (1985). Self-efficacy and classroom learning.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22, 208-223.
    Schunk, D. H. (1989). Self-efficacy and achievement behaviors. Educational Psychological Review, 1, 173-207.
    Schunk. D, H, & Carbonari, J.P (1984). Self-efficacy model Behavioral Health:A handbook of health enhancement and disease. New York: Wiley.
    Seeman,T., McAvay, G., Merrill, S., Albert, M. & Rodin, J. (1996). Self-efficacy beliefs and change in cognitive performance : MacArthur studies of successful aging. Psychology and Aging, 11(3), 538-551.
    Sherer, M., Maddux, J. E., Mercandante, B., Prentice-Dunn, S., Jacobs, B., & Rogers, R. W. (1982). The self-efficacy scale: 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 Psychological Reports, 51, 663-671.
    Sparling B. P. & Snow K. T. (2002). Physical activity pattern in recent college alumni.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73, 200-205.
    Sullivan, H. S. (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ew York: Norton.
    Swindle, R.W (1983). Social networks,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coping with stress. In M. Sperling. (Eds.), Preventive psycholog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community intervention. New York: Pergramon, 87-103.
    Valkart, H. (1964). A dictionary of the social science, In Julius Could and William L. Kalb (Eds.), Complied under the Awspices of UNESCO, 14, 508-516.
    Verderber, K. S., Verderber, R. F., & Berryman-Fink, C. (2006). Inter-Act: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ncept, skill, and context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aller, K. V., & Bates, R. C. (1992). Health locus of control and self-efficacy beliefs in a healthy middle-aged and elderly sample.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6, 302-309.
    Zimmermzn, B. J. (2000). Attaining self-regulation: a social cognitive perspective. In M. Boeakaerts, P. R. Pintrich, & M. Zeidner (Eds.), Handbook of Self-Regulation.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13-3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