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盧開朗
NOH Haerang
論文名稱: 翻唱曲的政治經濟學 ─ 改自韓國曲的國語歌曲研究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ver version songs: The study of the Mandarin popular songs adopted from Korean melody
指導教授: 蔡如音
Tsai, Ev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0
中文關鍵詞: 翻唱曲傳播政治經濟學台灣流行音樂韓國流行音樂
英文關鍵詞: Cover version song,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Taiwanese popular song, Korean popular so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36下載:3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於依據傳播政治經濟學理論預設及立場之取徑,檢視台灣流行音樂產業所製作的韓國翻唱曲,剖析韓國翻唱曲的製作趨勢與因素。因此,台灣流行音樂產業對於韓國翻唱曲的使用價值轉移交換價值的流程,去探討目前台灣唱片公司所呈現的韓國翻唱曲策略。台灣流行音樂樂壇對「翻唱曲」的評價有分為兩種觀念,如新創作藝術的歌曲,或商業性的仿冒歌曲,但韓國翻唱曲為台灣流行音樂歷史一面,而試圖突破傳統觀念所造成的迷思,建立韓國翻唱曲的使用價直。研究對象在台灣正式發行的流行音樂有聲出版品當中,引進韓國流行歌曲,不使用韓語原詞,填國語新詞,以利傳唱的曲子,亦及區隔於翻編新唱曲(Remake music)、諧擬音樂(Parody music),並且不包括剽竊(Plagiarism)問題。研究範圍上製片環節限於「前製」,採用深度訪談法及內容分析法:透過深度訪談韓國翻唱曲的製作背景及專輯策略上的運作。亦及,內容分析針對翻唱曲歌詞製作趨勢及流行音樂類型的走向,將本研究所掌握到的韓國翻唱曲分析歸納在台灣唱片公司所帶來的韓國翻唱曲之特徵。
    研究結果發現,90年代後半期台灣流行音樂市場急速萎縮之下,滾石國際唱片公司開出韓國翻唱曲與韓國原曲的策略模式,影響了其他五大唱片公司,偏向於偶像派和實力派歌手類型為主,成為帶領新曲風,以及展開韓國流行音樂市場之連線工具。

    This research aimed to analyze the stream and factors of the Mandarin cover version songs adopted from Korean popular songs in perspectiv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The cover version songs were discussed in two points of view: creative art and commercial imitation. The Mandarin cover songs made from Korean popular songs are, however, a part of the Taiwanese popular music history and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aiwanese popular music as well.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not only obviate the myth and the traditional meaning of cover version songs, but also figure out the use value of the Mandarin version cover song produced from Korean popular songs. Furthermore, this research distinguishes cover version song from remake song, parody song and the plagiarism.
    With methods of the content analysis and the depth interview,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Rock Records had produced the Mandarin cover version songs from Korean songs previously under the primary stage of the record industry crisis in the end of 1990’s. After the success, five large-scale international record companies strategically joined the production of the Mandarin cover songs from the fast tempo popular Korean songs for the idle and talented singers’ albums.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緣起 1 第二節、研究動機 4 第三節、研究範圍 6 一、「翻唱曲」之彙整:混血歌?口水歌?還是模仿性創作? 7 二、「翻唱曲」與類似用詞的比較 11 (一) 翻編新唱曲 (Remake music) 11 (二) 諧擬音樂(Parody music) 13 (三) 剽竊 (Plagiarism) 14 三、一般唱片製作環節 15 第四節、研究問題意識 18 一、翻唱曲之政治性 :「仿冒品vs新作品」二論對立的迷思 18 (一) 創意獨特性的合作音樂 18 (二) 極端商業性的音樂商品 19 二、研究問題 ─ 韓國翻唱曲的製作與策略模式 21 第二章、文獻探討與理論論述 23 第一節、傳播政治經濟學 23 第二節、流行音樂的政治經濟學 27 第三節、早期翻唱曲的製作歷程 29 一、日本曲之翻唱:日治過後「混血歌」之盛行 29 二、西洋曲之翻唱:斬新的元素與活力 32 第三章、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內容分析法 35 一、類目建構原則 35 二、研究母體之選取 36 三、分析單位 37 四、類目建立 37 第二節、深入訪談法 38 第三節、研究架構 41 第四章、韓國翻唱曲的製作與盛行 42 第一節、早期韓國流行音樂之翻唱 42 第二節、90年代韓國翻唱曲的製作 45 一、滾石唱片公司的製作模式 45 二、90年代以降韓國翻唱曲的製作與產量 47 第三節、90年代後半期韓國翻唱曲的特徵 51 一、音樂製作本能:尋求「好」音樂 51 二、韓劇和韓片的原聲帶 55 三、韓國翻唱曲歌詞語言 59 第五章、韓國翻唱曲之產製策略 63 第一節、韓國翻唱曲與歌手類型 63 一、偶像派歌手:新歌手,新專輯 63 二、實力派歌手:合作和挑戰 66 三、創作派歌手:好唱的專輯填曲 67 第二節、翻唱曲製作的可使用性 70 第三節、韓國翻唱曲製作模式 73 一、前製階段:滾石唱片的製作模式 73 二、創製階段:旋律之感 74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77 第一節、研究發現 77 一、 產業危機與新音樂商品的製作 77 二、 韓國翻唱曲商品策略:「一曲雙聲」模式 79 三、韓國流行音樂的同時代性 81 第二節、研究貢獻 ─ 流行文化產品的翻唱曲 83 第三節、研究建議 85 一、 研究限制 85 二、 後續研究方向 86 (一) 「東亞之音」的想像 86 (二) 後韓國翻唱曲的台灣流行音樂 87 圖表索引 圖1-1:製作音樂商品產銷流程圖 17 表2-1:流行音樂政治經濟學批判的論述形構轉變 28 表3-1:深入訪談受訪者名單 40 圖3-1:研究流程圖 41 表4-1:早期改自韓國曲的華語版本歌曲 43 表4-2;各家唱片公司製作韓國翻唱曲年度與歌曲數目 48 表4-3:多版本的韓國翻唱曲目錄 53 表4-4:韓劇及韓國影片主題曲與國語版本的翻唱曲 57 表4-5:各家唱片公司製作韓國翻唱曲歌詞語言(1996年至2008年) 60 表5-1、內、外在製作成本 71 表6-1、實體正版唱片銷售量嚴重衰退 (1995年至2009年) 78 參考書目 附錄表 附錄表1:改編自韓國歌曲的華語翻唱曲306首 附錄表2:台語翻譯歌曲相關國內論文 附錄表3:翻唱曲相關國外論文 附錄表4:多版本翻唱曲之歌詞對比 附錄表5:音樂產業的權力角色架構 附錄表6:RIT(台灣IFPI)所屬唱片公司(依照英文字母順序列出) 附錄表7:滾石國際與新力音樂發展歷程、製作部門編制、製作流程與產製策略比

    一、 中文部份
    馮建三 (1992),《資訊、錢、權 ─ 媒體文化的政經研究》,台北:時報,頁5-32。

    馮建三 (1995),《廣電資本運動的政治經濟學:析論1990年代台灣廣電媒體的若干變遷》,台北:唐山。

    馮建三、程宗明譯 (1998),原著Vincent Mosco(1996),《傳播政治經濟學:再思考與再更新》,頁37-253。

    馮建三 (2003a),〈傳播政治經濟學在台灣的發展〉,《新聞學研究》,No.75:頁103-140。

    馮建三 (2003b),〈傳播政治經濟學與文化研究的對話〉,《傳播與管理研究》,2(2),南華大學,頁97-104。

    廖純瑩 (2007),〈移植與內化:五、六零年代台語翻唱歌曲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文靖 (1993),《大家來唱台灣歌》,市縣:北縣文化中心,頁:271-293。

    杜文靖 (2000),〈臺灣歌謠歌詞呈現的臺灣意識〉,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段子薇 (2005),〈年度十大沒有他遺珠王力宏,被嫌太多外國影子〉,《自由時報電子新聞》,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4/12報導。

    段子薇 (2007),〈翻譯歌入圍 評審:早知情 無關資格〉,《自由時報電子新聞》,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6/23報導。

    陶曉清、馬世芳、葉雲平編輯 (2009),《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時報出版:台北。

    李逸歆 (2001),〈台灣流行音樂行銷策略之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韶明 (2005),〈王力宏心中的日月出局〉,《民生報》,焦點新聞A1、影視大舞台C3,2005/4/12報導。

    李宗盛 (2001),〈李宗盛論張惠妹《真實》專輯〉,http://idof.3mt.com.cn。

    李泳杰 (2007),〈國語流行歌曲成為經典之過程:以紅包場為實踐場域〉,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東泰 (2002),《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碗,頁479-523

    林欣宜 (1999),〈當代台灣音樂工業產銷結構分析〉,元智大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瑛琪 (2010),《台灣的音樂與音樂家》,台北:台灣書房,頁154-200。

    劉軒 (2008),〈摩登產業的原始時代〉,《Cheers雜誌》,2008.3。

    劉衛莉 (2005),〈力宏音樂,貼近歌迷〉,《聯合報》,影視體育D1,2005/4/12報導。

    劉玉仙 (2007),〈從多元文化觀點析論台灣當前流行音樂唱片之視覺企劃設計〉,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衛莉 (2000),〈翻唱天王,余天〉,《聯合報》,娛樂萬象:29,2000/9/29報導。

    盧培燕 (2007),〈媒體對數位內容產業報導內容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理傑 (2009),〈台灣K歌產製框架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高有智、黃哲斌 (2009),〈創用CC豬頭皮的音樂革命,歡迎分享〉,《中國時報:A6(我的小革命)》,2009/1/17報導。

    何軒憶 (2005),〈周董有學習障礙?〉,《聯合報》,影視體育D1,2005/4/12報導

    鶴田純 (2008),〈1950、60年代「日本曲台灣歌」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撮碩士論文。

    黃秀慧 (2005),〈包小松擊蔡依林、SHE原創不足〉,《中國時報》,娛樂焦點D2,2005/4/12報導。

    黃秀慧、田瑜萍 (2005),〈SHE:每個人標準不同〉,《中國時報》,娛樂焦點D2,2005/4/12報導。

    黃櫻棻 (1999),〈華語流行音樂的中國意象與消費〉,《當代》,第139期,頁106-121。

    黃詩凱 (2004),〈1990年代台灣電影工業的政治經濟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國隆 (1985),《台灣歌謠101》,台北:天同,頁167。

    黃婉綺 (2004),〈新加坡的日本流行音樂以及亞洲音樂的交融〉,《亞洲音樂》,Vol.34 : No.1 (Fall/Winter):頁1-18。

    洪嫆絢 (2006),〈文化工業下的台灣電影音樂之發展現況與政治經濟分析(1960~2005)〉,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樂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知玧 (2007),〈從「韓國文化熱」論東亞文化認同之圖像〉,文化研究月報(http://www.cc.ncu.edu.tw),2007/2/25 。

    姜玉景、李韶明、黃盈瑜 (2005),〈周杰倫侯佩岑,金曲獎愛相隨〉,《民生報》,2005/04/29報導。

    江明珊 (2002),〈聽MP3,何最之有?:台灣數位音樂科技、法律與流行音樂工業之角力的開戰〉,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芷稜 (2009),〈蔡淳佳叫馬如龍爸!〉,《聯合報》,星話題C2,2009/9/18報導。

    簡上仁 (2001),《台灣音樂之旅》,台北:前衛。

    簡妙如 (2002),〈流行文化,美學,現代化:以八、九○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重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博士論文。

    簡妙如 (2003),〈流行音樂意味著什麼?流行文化的科技、市場、差異主體與真誠性的解構〉,中華傳播學會2003年會暨論文研討會,新竹:交通大學。

    簡玉姿 (2008),〈流行音樂電台聽眾人格特質、生活型態與忠誠度相關性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西區老二 (2006),〈戀曲一九六○〉,《中國時報》,時論廣場:A15,2006/10/31報導。

    蕭蘋、周昭平 (2000),〈全球化與區域化的潮流之下,臺灣唱片公司的華語歌曲產製策略分析〉,中華傳播學會2000年會論文,深坑:世新會館。

    蕭蘋、蘇振昇 (1999),〈流行音樂與社會文化的價值:五種理論觀點的詮釋〉,中華傳播學會1999年會論文,新竹:統一健康世界。

    小野 (1992),《想要彈同調》,台北:皇冠,頁184-187。

    張侃理 (2007),〈SHE承認靠翻唱出名,力挺網絡歌手轉玩原創〉,《大紀元》,2007/5/24報導,http://www.epochtimes.com/b5/7/5/24/n1720583。

    張士達 (2009),〈轉佔台灣開唱夏川里美,金嗓吃辣不忌口〉,《中國時報:D4(國際娛樂)》,2009/1/18報導。

    張玉文 (2002),〈娛樂韓流吹襲全亞洲〉,《遠見雜誌》:302,2002/7/1。

    朱全斌 (1998),《媒體、認同與傳播新科技:關心本土傳媒發展的文化研究》,台北:遠流。

    莊麗莉譯 (1995),Peter Golding & Graham Murdock著,〈文化、傳播與政治經濟學〉,《當代》,Vol.114:頁32-51。

    莊永明 (1994),《台灣歌謠追想曲》,台北:前衛,頁207-8。

    卓冠齊 (2003),〈台灣著作權衝突的三個階段分析:1960-2002〉,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論文。

    查爾斯 (2008),《70年代西洋流行音樂史記》,台北:麥書文化。

    趙士尊 (2006),〈當我這樣唱:生命故事觀點看張雨生音樂創作的心路歷程〉,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乃菁 (2002),〈文夏,請你要多保重!〉,《新臺灣》,No.338,2009/9/13。

    陳樂榮 (2010),《我,作詞家》,台北:天下。

    陳世昂 (1985),〈西洋唱片代理戰爭〉,《四百擊電影雜誌》,第四期:頁13。

    陳芸芸譯 (2004),James Lull著,《全球化下的傳播與文化 (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Global Approach)》,台北:韋伯,頁256-295。

    陳慧玲 (2003),〈青少年流行音樂團體之研究:形象、身體文化與情慾流動〉,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論文。

    施韻茹 (2004),〈華文音樂中心是幻想還是理想?論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的競爭優勢〉,《傳播與管理研究》,第四卷(第一期):頁113-38。

    施韻茹 (2005),〈由節拍旋律到娛樂商品: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產銷結構轉變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史書華 (2008),〈張震嶽:音樂生命,在台灣不停轉動〉,《Cheers快樂工作人》,2008.8

    石武耕 (2006),〈Kuso:對象徵秩序的裝瘋賣傻〉,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慧佳 (1998),《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變遷》,台北:桂冠

    曾褣恆 (2007),〈台灣唱片產業之研究:主流與非主流之比較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念中、張宏源、莊克仁 (1996),《傳播媒介經營與管理》,台北市:亞太,頁186-187、274-284

    蔡佳玲 (2006),〈韓劇風潮及韓劇文化價值觀之相關性研究:從文化接近性談起〉,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岳儒 (2006),〈台灣搖滾樂的在地實踐與文化認同〉,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

    蘇振昇 (1999),〈台灣流行音樂中的愛情價值觀:1989-1998〉,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宋修聖 (2006),〈台灣唱片產業企宣人員行銷服務品質評量準則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素鳳、翁桂堂譯 (1995),Jacques Attali原著,《噪音:音樂的政治經濟學》,時報文化:台北。

    孫憶南譯 (2004),Bennett, Andy 原著,《流行音樂的文化》,台北:書林。

    楊盈筬 (2005),〈華語流行福音音樂行銷策略之研究〉,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克隆 (1998),〈台灣流行歌曲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佳珍(2003),〈台灣流行音樂產業價值鍊的轉變:去中心性、創作與消費意識的抬頭〉,中華傳播學會2003年會暨論文研討會,新竹:交通大學。

    翁嘉銘 (1996),《迷迷之音》,台北:萬象。

    袁世珮 (2009),〈中孝介開唱,官網接受選歌〉,《聯合報》,D3,2009/1/20報導。

    二、 英語附份
    Burgess, R.G.(1982). Field Research:A Sourcebook and Field Manual, London:Allen and Unwin., pp.102.

    Ching, Leo (2000). “Aesthetic and Mass communication : Asianism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 Public Culture, 12(1) .

    Hesmondhalgh, David (2007) (2ed).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London:Sage.

    Kong, Lily (1995).“Popular Music in Geographical Analyses”.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Singapore. Vol.19, pp.183-198.

    Krippendorff, K. (2004) 《Content Analysis: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 (2nd deition)》,Thousand Oaks, CA:Sage。

    Mason, Jennifer (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ing, CA:Sage.

    Mosco, Vincent (1996).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Rethinking and Renewal. London:Sage. pp.1-16

    Negus, Keith(1992). Producing Pop : Culture and Conflict in the Popular Music Industry,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6). Popular Music in Theory. London:Wesleyan Univ.,pp.36-56

    (1999). Music Genres and Corporate Cultures, London and. New York : Routledge,pp.1-30, 152-172.

    Negus, Keith and Pickering Michael (2004). Creativity,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Value, London:Sage. pp.46-67

    Schudson, M. (1987),.”The New Validation of Popular Culture: Sense and Sentimentality in Academia”, in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Vol.4, pp. 51-68.

    Shuker, Roy (1994). “What’s Goin’ On?”. Understanding Popular Music. London: Routledge. 1-30

    Toynbee, Jason (2000). Making Popular Music, Musicians, Creativity and Institution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1-33, 130-162

    Turow, Joseph (1992).Media Systems in Society:Understanding Industries, Strategies, and Power, NY:Longman, pp.1-51

    三、 韓語部份
    Bae, Cheol-su 배철수 (2010),《배철수의 음악캠프20년, 그리고 100장의 음반》(Bae, Cheol-su的音樂露營20年與100張專輯),고양:예담(Yedam)。

    Cha Yeon (2009),〈Freestyle「Y」訴訟中國唱片流通公司〉,NEWSEN.COM新聞,2009/12/10,http://www.newsen.com。

    Choi, Gyu-seong 최규성(2008), 〈한명숙 노란 샤쓰의 사나이〉(Han Myung-suk的〈黃襯衫的男人〉),《Weekly Hankook)》,2008/10/30,http://weekly.hankooki.com。

    Chue, Min-woo 최민우 (2009),〈한국댄스음악은 동시대성 획득했나?:스타벅스화와 로컬리티/Korean Dance music acquired the contemporary representation?: Starbuckelization and Locality〉,주간한국(Weekly Korea),No.2270,2009/4/28 http://weekly.hankooki.com。

    Gang, Heon 강헌 (2007),〈디지털 음악의 정치경제학〉(數位音樂的政治經濟學),《주간 창비》(Changbi),2007/2/13。

    Hwang, Moon pyeung 황문평(黃文平) (1981),《노래백년사》(歌曲百年史),首爾:崇壹文化社,頁246-251。

    Hwang, Moon pyeung 황문평(黃文平) (1983),《가요육십년사》(歌謠六十年史),首爾:全曲社,頁339-340。

    Im, Tae-yeun 임태연 (2008),중국어 번안 노래를 이용한 한국어 교육 연구(A Study on Korean Language Education Using Translated Songs into Chinese),계명대학교한국어교육학 석사논문(啟明大學韓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Jo, Ji-hye 조지혜 (2006),〈한국찬송가 제작보급 힘써야〉(韓國詩歌要多製作多傳出),기독신문(基督報),2006/9/19。

    Kang Su Jin 강수진 (2007),〈힙합듀오 프리스타일 “음원 사용료 130억 내놔!”〉,《Khan Sports網路報》,2007/11/6,http://sports.khan.co.kr。

    Kim, Hyun-Mi 김현미 (2003),〈대만 속의 한국 대중문화 : 문화 ‘번역’과 ‘혼성화’의 문제를 중심으로(台灣中韓國大眾文化:以文化「翻譯」與「混合化」的問題為中心)〉,《‘한류’ 아시아의 대중문화》(「韓流」, 亞洲之大眾文化),延世大學出版:Seoul,頁155-188

    Lee, Dong-Yeon 이동연(2006),《아시아 문화연구를 상상하기想像「亞洲文化研究」》,Seoul:그린비(Greenbi)。

    Lee, Jae-hwan 이재환(2007),〈이효리 싱글3곡 모바일차트10위권 장악〉(Lee,Hyolee三首單曲皆手機鈴聲排十位範圍內),https://www.newsen.com,2007/3/7。

    Park, Joon Hum 박준흠 (2008),한국음악 창작자의 역사1(韓國流行音樂創作者的歷史第一本),Seoul:한울(Hanul)。

    Shin, Hyun Joon 신현준(2005a),《한국 팝의 고고학 1960 / The archeology of Korean Pops in 1960》,Seoul:Hangil Art,頁18-75。

    Shin, Hyun Joon 신현준(2005b),《한국 팝의 고고학 1970 / The archeology of
    Korean Pops in1970》,Seoul:Hangil Art,頁52-69。

    Shin, Hyun-joon、何東洪 (2008),〈冷戰初期在韓國與台灣的大眾流行國家化及美國大眾文化的翻譯〉,《냉전 아시아의 문화풍경1 : 1940년-50년대(冷戰亞洲的文化風景(一):1940至50年代)》,聖公會大學東亞研究所編,Seoul:現實文化,頁310-359。

    Seo, Nam joon 서남준 (2005),〈World Music:베사메 무초, 라틴아메리카의
    사랑의 찬가〉,《예술의 전당》(月刊藝術的殿堂),2005. 4。

    Won, Jae woong 원재웅 (2008),〈1960년대 번안가요에 관한 연구〉(關於19
    60年代翻唱歌曲之研究),동덕여대 공연예술대학원 실용음악학 석사논문
    (東德女子大學實用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 日語部份
    谷川建司,王向華,呉咏梅編著 (2009),《越境するポピュラ―カルチャ―:リコウランからタッキ―まで》,青弓社,pp.171-96(第五章:李埈熙,〈韓國大眾音樂に及んだ日本の影響:一九四五年以前と以後の差〉)、pp.199-222(第六章:屋葺素子,〈台灣におけるカバ―曲の變用〉)。

    五、 網路資料
    5大唱片,〈人氣排行榜〉,http://www.5music.com.tw/cdtop.asp。

    KKBOX網站,〈人氣排行榜〉,http://www.kkbox.com.tw。

    KKBOX網站,〈樂評:話題大放送 Buzz〉,http://www.kkbox.com.tw。

    KKBOX網站,〈潘瑋柏『高手』專輯介紹,2005.4.23發行〉,http://www.kkbox.com.tw。

    MPA (Music Publish Association) Taiwan,http://www.mpa-taipei.org.tw。

    Rock list music,〈500 Cover Versions〉,http://www.rocklistmusic.co.uk。

    Runto Asia網站,〈韓國歌手Freestyle的背景以及歌曲〉,http://www.runtoasia.com。

    YesAsia.com網站,〈黃曉明個人專輯《It’s MING》介紹〉,http://www.yesasia.com/us/1005166947-0-0-0-zh_TW/info.html。

    大大樹音樂,〈關不住的歌聲楊祖珺錄音選輯,1977-2003〉,http://www.treesmusic.com。

    大國文化官方網站,http://www.musicnationgroup.com。

    玫瑰大眾音樂網,〈綜合榜Weekly Top20〉,http://www.tcr.com.tw。

    東方網官方網站,〈李貞賢接受訪問,直斥鄭秀文抄歌過份〉,《東方網》,http://www.shjubao.cn,2003/8/28。

    韓國製作權委員會(Copyright commission in Korea),http://www.copyright.or.kr。

    韓國音樂製作權協會官方網站(KOMCA),〈資料庫:法律判例等〉,http://www.komca.or.kr。

    華研國際音樂官方網站,〈SHE專輯介紹〉,http://www.him.com.tw/album/album-she-cd07.php。

    香港電台(RTHK)官方網站,http://www.rthk.org.hk/special/20poppoll/20th.htm#Top。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官方網站,〈協會簡介與歷屆得獎名單〉,http://www.musicman.org.tw/musicman/about.php。

    朱約信CCM專欄,〈第七十四道:福音歌手翻唱「流行歌」〉,http://youth.pct.org.tw。

    上奌音樂(Alpha media music)官方網站,http://www.alphamusic.com.tw。

    財團法人台灣唱片出版事業基金會(IFPI),http://www.ifpi.org.tw。

    艾迴音樂官方(AVEX)網站,www.avex.com.tw。

    六、 影視資料
    SUPER CONCERT (TVBS製作),〈SHE live演出:May I love you〉,http://tw.youtube.com/watch?v=8lPrXA-PASs,2003/2/16播放。
    星光狂熱夜 (衛視中文台製作),〈日本歌手中孝介的演出〉,http://www.youtube.com/watch?v=2jajTD4Lq6Y ,2009/1/21播放。

    綜藝大哥大,〈愛紗模仿金元萱〉,http://tw.youtube.com/watch?v=kOlG3m2Mlwc ,2002/6/8播放。

    綜藝大哥大,〈金元萱演唱「愛如潮水」〉,http://tw.youtube.com/watch?v=655vHhUyKL0,2005/4/23播放。

    音樂萬萬歲 (公視製作),〈周浩杰的演出:八十年的流行的西洋經典歌曲〉,http://www.pts.org.tw/~web02/mini-concert/g4.html,2009/3/22(第四集)播放。

    自由影音娛樂網,〈范逸臣「I Believe」七年唱不煩 台語考驗版〉,http://video.libertytimes.com.tw,文章及攝影:謝文來。

    七、 流行音樂專輯
    5566,《5566 1ST ALBUM》,AVEX製作,2002。
    ENERGY,《COME ON》,環球音樂製作,2002。
    《無懈可擊》,環球音樂製作,2003。
    SHE,《青春株式會社》,華研國際音樂(HIM) 製作,2002。
    《美麗新世界》,華研國際音樂(HIM) 製作,2002。
    范逸臣,《VAN 范逸臣:2002全心幸福系歌》,豐華唱片,2002。
    庾澄慶,《哈llywood》,新力音樂製作,2000。
    潘瑋柏,《壁虎漫步》,環球音樂製作,2002。
    張惠妹,《勇敢》,華納音樂製作,2003。
    莫文蔚,《你可以》,滾石音樂製作,199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