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蔣興立
論文名稱: 李碧華電影小說之空間研究
指導教授: 楊昌年
Yang, Chang-Ni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4
中文關鍵詞: 李碧華電影小說空間香港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8下載:8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因為中國的存在,臺灣與香港產生互相勾連的微妙關係。面對中國,臺灣與香港的處境十分相似,都與中國有著血緣上的牽繫,都處於中國相對邊緣的位置,都面臨國族認同的問題。有關中國認同的價值判別,是臺灣社會當前的重大爭議點,本文透過香港文學中「闡釋中國」的思考,希冀能提供為臺灣「本土性」議題感到焦慮的人借鑑與省思。
    李碧華是香港文壇中具有指標意義的作家,其作品跨文類、跨藝術的獨特性,以及透過小説的隱喻,表達香港身分失落、國族認同等社會現況,使得她的文學作品擁有不可輕忽的價值。李碧華的小說在香港十分暢銷,能引起香港普羅大眾的共鳴,同時又有著超越一般通俗小說的意涵,能引起學術界的討論;她的作品中存在濃厚的香港意識,以及對中國政治的批判觀點,使得筆者認為李碧華是探討香港小說最不能忽略的一位作家。
    由於李碧華電影編劇的背景,使她的作品兼具文學與電影兩種藝術的特點,與電影結合的小說也是她作品中最具有影響力的部分,因此筆者選擇以她小說中與電影結合的八部長篇作為研究主軸。「香港」是李碧華文本中永恆的主角,討論李碧華的作品無法避談香港這座城市,城市是一處空間,電影也強調空間,而空間是李碧華電影小說中非常關鍵的元素,空間代表的是一種範限,對於界線的玩弄、戲謔、顛覆、解構與嘲諷,正是李碧華作品中的特色。基於上述種種觀察,本論文將研究重心著重於兩方面:第一,探討李碧華文本中所存在的空間性,小空間與大空間的對立、抗衡、融合、對照、錯置……空間與空間之間的關係,是本論文關注的重要命題。第二,同樣的故事在小說與電影跨媒體的置換之後,文本的改變,以及改變背後的意義,都是本文討論的範疇。
    本研究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的動機與目的,回顧文獻探討,表述問題意識,研究的對象、範疇、方法,以及各章節的架構安排。第二章〈身體空間的多元意涵〉,從身體空間的角度切入,從而思考李碧華小說中身體與性別的關係,身體與國族認同的關係,身體在男性欲望與影像中被觀看的過程,失去了自己的主體性。第三章〈城市空間的對話與喧聲〉,本章節探討李碧華小說中關於城市的核心命題,從李碧華的觀點切入,以被視為邊緣的香港為中心,觀察香港與其他城市的互動與關聯。同時解析李碧華以文字重構香港,並深刻關注城市底層的邊緣聲音。此外,電影導演在解讀李碧華文字的過程中,對於城市的想像,也同樣存在邊緣與中心相互拉扯的權力意識。第四章〈超驗空間的虛實交錯〉,超乎現實經驗的鬼怪異類是李碧華電影小說中經常存在的角色,本章著力探究李碧華言情故事中,人類與異類相戀的主題,李碧華的小說重新思考男女兩性的關係,試圖為中國傳統小說中被誤讀的異類女性,找到重新詮釋的可能。同時,李碧華的小說,以及由其編劇或被改編的電影,也藉由人類與異類的相戀關係,隱喻香港與中國的處境,身分與國族的認同使此一題材有更深化的餘韻。第五章〈古今時空的並置與流動〉,時間與空間在李碧華的電影小說中,不只是區區背景,也不僅僅是最佳配角,幾乎可說是小說中不可或缺,光芒萬丈的聚焦所在。藉由時間的空間化,李碧華把不同的時態並列、錯置、移動,製造出迂迴曲折的戲劇張力與矛盾衝突,也進而賦予時空變化更多的意義與想像。第六章〈結論〉,總結其研究的文本挖掘與成果,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李碧華的電影小說中和了電影與小說兩種藝術文類,而文學與電影都是社會文化再現的形式,本論文以空間場域中的權力拉扯,觀看李碧華電影小說所呈現邊緣與中心的意義,除了挖掘文本表層風景下的深層內涵,釐清其作品中的書寫策略與層次,也更進一步對照電影與文學,在不同媒介的變動與轉換之下,文本意義的補充與形塑。筆者希冀以本文做為一個開端,讓李碧華作品價值的可見度被重新顯微,也讓更多被主流價值忽略的邊緣聲音得到關注與肯定。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李碧華生平與其創作歷程 2 第三節 文獻探討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10 第五節 章節架構 13 第二章 身體空間的多元意涵 15 第一節 性別的主體認同與越界 16 一、身體、服飾與性別操演 17 二、跨性別的情欲書寫 23 第二節 以「風塵女」作為殖民地香港的隱喻 26 一、塘西文類之濫觴 29 二、懷舊氛圍中的香港意識 32 第三節 男性欲望與影像凝視中的她者 36 一、被觀看的女體 38 二、電影中的東方奇觀與性別壓迫 41 第三章 城市空間的對話與喧聲 45 第一節 小說中的城市對話 46 一、雙城故事 49 二、香港與他城 52 第二節 香港的城市空間與市民生活 56 一、城市的流動空間 57 二、城市的異質空間 61 第三節 電影中的城市解讀 65 一、被遺忘的城市陰影 67 二、看不見的城市 69 第四章 超驗空間的虛實交錯 73 第一節 李碧華電影小說對中國誌異文學的承繼與顛覆 74 一、中國誌異文學與香港鬼魅電影 75 二、他者的詮釋權與香港歷史的真幻 77 第二節 小說中人類與異類的越界姻緣 80 一、超現實的異類姻緣 80 二、異類子嗣的意義研究 86 第三節 電影中妖界鬼域的意涵 90 一、欲望與恐懼 91 二、邊緣之城─香港 94 第五章 古今時空的並置與流動 97 第一節 李碧華的宿命論與圓形時空觀 97 一、港人的宗教觀與李碧華的宿命論 98 二、迴環往復的圓形時空觀 101 第二節 小說中的時空置換 104 一、故事新編中的古今時空交錯 106 二、無時間感的空間與李碧華小說的後現代性 108 第三節 電影中的時空詮釋 112 一、小說與電影中時空建構之差異 113 二、迷失的超空間與香港電影的後現代性 115 第六章 結論 120 第一節 研究成果 120 第二節 未來展望 125 參考文獻 127

    一、李碧華作品集
    (一)文字文本
    1. 《潘金蓮之前世今生》,臺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89年。
    2. 《胭脂扣》,臺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89年。
    3. 《生死橋》,臺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89年。
    4. 《秦俑》(新版),臺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89年。
    5. 《川島芳子—滿洲國妖艷》,臺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90年。
    6. 《誘僧》,臺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92年。
    7. 《霸王別姬》(全新版),臺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92年。
    8. 《破戒》,臺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93年。
    9. 《青蛇》(全新版),臺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93年。
    10. 《不但而且只有》,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
    11. 《流星雨解毒片》,臺北,皇冠文化出版社,2000年。
    12. 《戲弄》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13. 《煙花三月―中國近代最惆悵的重逢》,臺北,臉譜出版社,2000年。
    14. 《涼風秋月夜》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
    15. 《如痴如醉》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
    16. 《餃子》,臺北,皇冠文化出版社,2005年。
    (二)影像文本
    1. 《胭脂扣》,香港,威禾電影公司,1987年。
    2. 《潘金蓮之前世今生》,香港,友禾電影公司,1989年。
    3. 《秦俑》,香港,嘉民娛樂公司,1990年。
    4. 《川島芳子》,香港,嘉禾電影公司,1990年。
    5. 《誘僧》,香港,泰影軒電影公司,1992年。
    6. 《霸王別姬》,香港,湯臣電影有限公司,1993年。
    7. 《青蛇》,香港,思遠影業公司,1993年。
    8. 《三更Ⅱ之餃子》,香港,Applause Pictures電影公司,2004年。

    二、專書

    1.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臺北,鼎文書局,1974年。
    2.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會校會註會評本),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3. (清)戴望《管子校正》,《諸子集成》第五冊,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4. 張愛玲《流言》,臺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79年。
    5. 張愛玲《張愛玲短篇小說集》,臺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80年。
    6. E. M.佛斯特(E. M. Forster)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現代小說寫作的藝術》,臺北,志文出版社,1980年。
    7. 漢元《香港的最後一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
    8. 龔鵬程、張火慶《中國小說史論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84年。
    9. 郭玉雯《聊齋誌異的幻夢世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85年。
    10. 王孝廉《神話與小說》,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11. 龔鵬程《文學與美學》,臺北,業強出版社,1986年。
    12. 焦雄屏《香港電影風貌—1975-1986年》,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13. 魯迅《魯迅全集》第六卷,臺北,谷風出版社,1989年。
    14. 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著,謝石、沈力《性史》,臺北,結構群出版社,1990年。
    15. 秦林芳編譯《現代小說中的空間形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16. 陸志平、吳功正《小說美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17. 焦雄屏編《新亞洲電影面面觀》,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18. 陳炳良編《香港文學探賞》,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91年。
    19. 陳坤宏編《空間結構:理論與方法論》,臺北,明文出版社,1991年。
    20. 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瘋顛與文明》,臺北,桂冠出版社,1992年。
    21. 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 : 監獄的誕生》,臺北,桂冠出版社,1992年。
    22. 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23. 王溢嘉《不安的魂魄》,臺北,野鵝出版社,1993年。
    24.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25. 維吉尼亞.吳爾芙 (Virginia Woolf)著,朱乃長譯《美麗佳人歐蘭朵》,臺北,幼獅文化出版社,1993年。
    26.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 1993年。
    27. 李焯桃《觀逆集•中外電影篇》,九龍,次文化出版社,1993年。
    28. 胡萬川《話本與才子佳人小說之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1994年。
    29. 顏慧琪《六朝志怪小說異類姻緣故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30. 梁秉鈞編《香港的流行文化》,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31. 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絮愷譯《臨床醫學的誕生》,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32. 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瘋癲與文明》,臺北,桂冠出版社,1994年。
    33.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臺北,雅典出版社,1994年。
    34. 陳儒修《電影帝國—另一種注視—電影文化研究》,臺北,萬象圖書出版公司,1995年。
    35. Andre Bazin著,崔君衍譯《電影是什麼》,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36. Robert 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37.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38. 周蕾《寫在家國以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
    39. 黃維樑主編《活潑紛繁的香港文學》,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
    40.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41. 洛楓《世紀末城市•香港的流行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
    42. 鄭樹森編《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43. 陳儒修、廖金鳳編《尋找電影中的臺北1950-1990》,臺北,萬象圖書出版公司,1995年。
    44. 黃子平《革命、歷史、小說》,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45. 也斯《香港文化空間與文學》,香港,青文書屋,1996年。
    46. 梅子《香港文學識小》,香港,香江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47. 劉秀娟、林明寬譯《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48. 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著,王志弘譯《看不見的城市》,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49. 李天鐸編著《當代華語電影論述》,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50. 石育良《怪異世界的建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51. 康正果《重審風月鑑—性與中國古典文學》,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52. 路易斯.吉奈堤(Louis D. Giannetti)著,焦雄屏譯《認識電影》,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53. 顏忠賢《影像地誌學》,臺北,萬象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
    54. 董啟章《安卓珍尼—一個不存在的物種的進化史》,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6年。
    55. 楊師昌年《聊齋誌異研究》,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
    56. 康德著,藍公武譯,《純粹理性批判》,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57. 蘇珊.宋妲(Susan Sontag)著,黃翰荻譯《論攝影》,臺北,唐山出版社,1997年。
    58. 王宏志、李小良、陳清僑《否想香港》,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59. 劉登翰《香港文學史》,香港,香港作家出版社,1997年。
    60. 簡瑛瑛主編《當代文化論述: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61. 陳清僑編《文化想像與意識型態—當代香港文化政治論評》,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
    62. 王宏志《歷史的偶然—從香港看中國現代文學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7年。
    63. 劉亮雅《欲望更衣室―情色小說的政治與美學》,臺北,元尊文化,1998年。
    64. 錢中文主編《巴赫金全集》第三卷,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65.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66. 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追跡香港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
    67. 王志弘《流動、空間與社會:1991-1997論文選》,臺北,田園城市文化出版社,1998年。
    68. 愛德華.薩伊德(Edward Said)著,王志弘等譯《東方主義》,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69. 葉月瑜、卓伯棠、吳昊編《三地傳奇:華語電影二十年》,臺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1999年。
    70. 楊遠嬰主編《華語電影十導演:當代世界電影導演》,浙江,浙江攝影出版社,2000年。
    71. 黎活仁編《香港八十年文學現象》,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0年。
    72. 維金尼亞.吳爾芙 (Virginia Woolf)著,張秀亞譯《自己的房間》,臺北,天培文化出版社,2000年。
    73. 蘇姍.桑塔格(Susan Sontag)著,刁曉華譯《疾病的隱喻》,臺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74. 許子東《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敘述文革》,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75. 陳國球編《香港文學與李碧華》,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76. 程乃珊《老香港:東方之珠》,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0年。
    77. 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
    78. 黎活仁主編《香港八十年代文學現象》,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0年。
    79.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80. 包亞明編《後現代性與地理學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81. 吳俊雄、張志偉編《閱讀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1年。
    82. 鄭家建《被照亮的世界—〈故事新編〉詩學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
    83. 洛楓《女聲喧嘩—媒介與文化閱讀》,香港,青文書屋,2002年。
    84. 洛楓《盛世邊緣—香港電影的性別、特技與九七政治》,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
    85. 張美君、朱耀偉編《香港文學@文化研究》,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
    86. 梁秉鈞《書與城市》,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
    87. 陳慎慶主編《諸神嘉年華—香港宗教研究》,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
    88. 蒂費納•薩莫瓦約著,劭煒譯 《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89. 李歐梵《尋回香港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
    90.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作,張旭東、魏文生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臺北,臉譜出版社,2002年。
    91. 趙稀方《小說香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
    92. 范金蘭《「白蛇傳故事」型變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3年。
    93.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94. 高福進《「洋娛樂」的流入—近代上海的文化娛樂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95. 茱莉亞.克莉斯蒂娃(Julia Kristeva)著,彭仁郁譯,《恐怖的力量》(Pouvoirs de l’horreur),臺北,桂冠出版社,2003年。
    96. 潘毅、余麗文編《書寫城市—香港的身分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3年。
    97. 金明求《虛實空間的移轉與流動—宋元話本小說中的空間探討》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98. 湯禎兆《雜踏香港》,香港,青文書屋,2004年。
    99. 鬼魅影展編輯部《鬼魅影展特刊》,臺北,臺灣電影文化協會,2004年。
    100. 許子東《吶喊與流言》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
    101. 甯應斌編《身體政治與媒體批判》,桃園,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2004年。
    102.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103. 索雅(Edward W. Soja)著,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第三空間:航向洛杉磯以及其他真實與想像地方的旅程》,臺北,桂冠出版社,2004年。
    104. 汪民安主編《身体的文化政治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
    105. 簡政珍《電影閱讀美學》,臺北,書林出版社,2004年。
    106. 許文郁《解構影視》,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107. 喬安妮.恩特維斯特爾(Joanne Entwistle)著,郜元寶譯《時髦的身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108. 洛楓《媒介與性/別》,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109. 香港電影美術學會著《繁花盛放─香港電影美術(1979-2001)中文版》,香港,三聯出版社,2005年。
    110. 潘國靈《城市學—香港文化筆記》,香港,Kubrick出版社,2005年。
    111. 蔡益懷《想像香港的方法--香港小說(1945-2000)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112. 約翰.伯格(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
    113. 陳平原、王德威編《北京: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年。
    114. 張英進《審視中國—從學科史的角度觀察中國電影與文學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115. 朱崇科《張力的狂歡—論魯迅及其來者之故事新編小說中的主體介入》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
    116. 許紀霖主編《帝國、都市與現代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117. 丸尾常喜《「人」與「鬼」的糾葛—魯迅小說論析》,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118. 張燕《映畫:香港製造—與香港著名導演對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年。
    119. 劉介民《原典文本詩學探索》,寧夏,寧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0. 周先慎《明清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121. 趙智,彭文忠編著《影像解讀》,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2. 王德威《如此繁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

    三、學位論文
    1. 林岱瑩《唐代異類婚戀小說之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2. 莊宜文《張愛玲的文學投影—臺、港、滬三地張派小說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3. 劉佳玲《「香港/人」的顯影拼貼──析論「家」與「身分認同」的香港電影論述》,新莊,輔仁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4. 侯麗貞《香港.政治.媚行者─黃碧雲小說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5. 黃儀冠《台灣女性小說與電影之互文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6. 唐麗雲《香港城市精神觀照下的景緻》,上海,上海復旦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2004年。
    7. 陳艷《香港時空下的「故事新編」—以李碧華為中心,兼與魯迅,劉以鬯的比較》,山東,山東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04年。
    8. 潘秋楓《沉醉不知歸路—論李碧華長篇小說的悲劇性》,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05年。
    9. 黃靜《李碧華情慾小說中的性別政治》,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碩士論文,2005年。
    10. 李佩樺《香港作家李碧華小說之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11. 朱元鴻《通俗文化表演下的鬼魅魍魎:分析宋元煙粉靈怪類話本與現代香港鬼怪電影》,新竹,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四、報紙及期刊論文
    1. 貝苡〈訪問李碧華〉,《大拇指》第73期第11版,1987年2月15日。
    2. 王志弘〈城市、文學與歷史:評《看不見的城市》〉,《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十四期,1993年3月。
    3. 趙建雄〈中國傳統時空結構化之早期發展〉,《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學系地理學報》第17期,1994年6月。
    4. 也斯〈如何閱讀香港的都市空間 〉,《誠品閱讀》第14期,1994年2月。
    5. 李小良〈穩定與不穩定—李碧華三部小說中的文化認同與性別意識〉,《現代中文文學評論》第四期,1995年12月。
    6. 吳愛月〈“油滑”之處意蘊深刻──兼論《故事新編》的藝術形態〉,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5年04期。
    7. 曾西霸〈淺論小說改編電影〉,《電影欣賞》第90期,1997年12月。
    8. 劉劍梅〈香港的曖昧與狹邪—李碧華作品的香港情結〉,《明報月刊》第33卷第4期,1998年4月。
    9. 〈中文小說一百強〉,《亞洲週刊》第6期,1999年6月14日—6月20日。
    10. 孫曉燕〈李碧華小說創作印象〉,《世界華文文學論壇》, 2000年03期。
    11. 李亞萍〈一道殘酷的風景—解讀李碧華小說中的「文革」描述〉,《當代文壇》,2001年第1期。
    12. 張英進〈游離於香港與上海之間:懷舊,電影,文化想像〉,《中外文學》第29卷第10期,2001年3月。
    13. 陳岸峰〈李碧華《青蛇》中的「文本互涉」〉,《二十一世紀》第65期,2001年6月。
    14. 梅兒〈以靈慧,創造詭異的世界—奇情才女李碧華和她的作品〉,《香江文壇》第3期, 2002年3月。
    15. 朱崇科〈戲弄:模式與指向—論李碧華「故事新編」的敘事策略〉,《當代》179期,2002年7月。
    16. 陳曉暉〈正典的命運—試論李碧華小說改寫傳統的方式〉,《江西社會科學》2002年第二期,2002年。
    17. 王瑩〈無止找尋的精神皈依—李碧華:從《胭脂扣》到《煙花三月》〉,《南昌大學學報》第34卷第3期,2003年5月。
    18. 陸霞〈回不去的家園—淺析香港電影中的「上海情結」〉《當代文壇》第6期,2003年11月。
    19. 賈穎妮〈魂歸何處——論李碧華小說對女性命運的探討〉,《當代文壇》, 2004年3期。
    20. 劉瑛〈愛恨癡纏的前世今生—論李碧華小說中的宿命觀〉,《當代文壇》,2004年第3期。
    21. 黃涵榆〈解剖嗜血狂魔:超越當前網路文化之妖魔想像〉,《中外文學》第34卷第3期,2005年8月。
    22. 俞劍釗、甯惠〈論李碧華《青蛇》主題的表現〉,《常州工學院學報》第23卷第4期,2005年12月。

    五、網站資料
    http://www.cosmosbooks.com.hk/cstart.html,瀏覽日期:2007年2月7日。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