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晁緯 Lin, Chao-Wei |
---|---|
論文名稱: |
體驗教育方案對輔導員培養人際溝通之成效研究-以新北市某旅行社為例 The Effects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Program On Counselor’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 An Example of Travel Agency in New Taipei City |
指導教授: |
謝智謀
Hsieh, Chih-Mo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1 |
中文關鍵詞: | 體驗教育方案 、人際溝通 、輔導員 |
英文關鍵詞: | Experiential Education Program, counselor,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05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9 下載:2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體驗教育對於旅行社活動輔導員培養人際溝通能力的成效如何,對象設定是新進接受訓練的輔導員,主要使用質性研究的研究方法,透過半結構式的訪談,經過資料分析、產生的研究發現如下:
一、 體驗教育方案對輔導員培養人際溝通產生了正向的影響
結合人際溝通理論的內涵來訂立影響的構面,研究對象在參與體驗教育方案後,在訊息的解讀、語言的表達、社交行為的解讀、信任彼此、團隊的氛圍感受等都能提升,並在方案之後能影響工作場域能更加順利。
二、 體驗教育方案對人際溝通產生機轉
體驗教育方案讓研究對象的活動歷程實際產生影響,並且在設計時結合研究對象的實際生活經驗,依照這個二個特性,使參與方案的人能產生機轉。
本研究歸納出體驗教育方案對於輔導員的人際溝通能力是有正向的影響的,選用人際溝通的訊息交換模式,透過體驗教育方案讓彼此的經驗能夠連結,並把干擾降低,因此人際溝通人力得到提升,也提到往後的研究建議,能夠增加其他領域的理論交集,使研究結果能夠更加全面,課程設計的方案選擇與引導員的帶領重點,最後是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的省思。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experience education in train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for travel agency counselors. The target setting is a newly-trained counselor, mainly using research method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hrough data analysis, The resulting research found the following:
1. Experiential education programs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coache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notation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eory to establish the impact facet, after participating in the experience education program, the research object can improv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message, the expression of language, the interpretation of social behavior, trust in each other, and the atmosphere of the team. After the plan can affect the work area to be smoother.
2. Experiential Education Program Creates Opportunities for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e experience education program makes the actual impact of the research object's activities, and combines the actual life experience of the research object when designing, according to these two characteristics, so that the people participating in the program can have a chance.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experience education program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the counselor. The information exchange mode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s selected. Through the experience education program, the experience of each other can be connected and the interference is reduced. It has been improved, and also mentioned future research suggestions, which can increase the theoretical intersection in other fields, so that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be more comprehensive, the choice of curriculum design and the focus of the guide, and finally the researcher's reflection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
參考文獻
壹、 中文文獻
孔慶珩(2015)。一位體驗教育活動領導者引導經驗之個案研究一以台師大謝智謀教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丹芸(2014)。雲林縣國中特教學生臉書使用行為於人際關係發展與學習動機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王彥程(1999)。臺灣企業員工人際溝通能力之衡量及其量表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管理學院,臺南市。
左宗亭(2007)。半導體產業員工人際溝通能力、衝突管理與教育訓練需求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白芳芸(2009)。國中任教非主科的初任導師應用經驗學習圈於班即經驗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朱薏方 (2012)。員工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人際網絡關係與教育訓練對工作績效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縣。
江沛喬(2016)。社會工作者與危機邊緣少年專業關係建立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10)。青年就業接軌之研究調查報告。台北市:青年輔導委員會。
何嬿婷(2010)。領隊人格特質、團員間互動與旅遊滿意度關係之研究-階層線性模式之運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吳兆田(2006)。探索學習的第一本書。臺北市:五南。
吳兆田(2012)。引導反思的第一本書。臺北市:五南。
吳亭儀(2009)。以Kolb經驗學習圈進行國民小學高關懷學生小團體輔導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崇旗(2006)。建構戶外冒險教育效益機轉之模式—以繩索挑戰課程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吳崇旗、謝智謀(2006)。探討戶外冒險教育的效益。中華體育季刊,20(3),43-53。
呂采徽(2012)。體驗教育團體方案對安置機構青少年人際互動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宋鎮照(2014)。團體動力學。臺北:五南。
李旭弘(2014)。運用體驗教育進行團隊建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李建興(2018)。企業選才首重人格特質態度更勝專業,遠見。
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6842/3000964
周怡君(2010)。臺中縣市新住民國小身心障礙學童語言溝通能力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周海濤、李永賢、張蘅(譯)(2009)。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原作者:Robert K. Yin)。臺北市:五南。
林晉寬(2019)。團隊成員特質對團隊信任程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林淑芳(2002)。中學生共依附特質與信任感之發展與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榮春(1998)。靜坐對企業員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姚宜君(2014)。專業能力與風險溝通有效性關係之研究─以國際領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洪婉婷(2015)。企業領導風格與組織文化、員工留才、營運績效三者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夏林清(1994)。大團體動力。台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徐正芳(2004)。體驗式教學訓練成效之因素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心理
紐文英(2015)。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書廊。
高聖凱(2017)。體驗教育方案對安置機構之青少年情緒智能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張春興(2003)。教育心理學一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煌達(2014)。行動體驗式反思教育的訓練成效分析-以個人特性為探討重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畢恆達(2004)。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莊捷芳(2018)。工作成就感與離職意圖:幼兒教保服務人員與其他職業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郭金龍(2001)。探索教育課程對企業員工人際溝通效果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郭託有、陳伃柔、鄭伊庭、游廷煒(2015)。體驗教育理論與實務(二版)。臺北市:華都文化。
陳冠穎(2005)。以體驗行銷觀點探討探索教育對於企業員工自我效能及人際溝通能力改變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道管理學院,彰化縣。
陳姿秀(2003)。同儕對主管恭維語言溝通策略與組織成員對其信任度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臺北市。
陳舒苡(2017)。旅遊型態影響國中教師壓力調適與學生輔導成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陳瑞金(2014)。人際關係與溝通,靜宜知音。取自http://web.pu.edu.tw/~pu10270/32/a3-3.html?fbclid=IwAR3GsstZmmC6xPLIvTjVhdZiiBayiMf06NAVor6z8LR03MRF-aFP7E1VhcE
陳曉萍(2016)。體驗教育在企業教育訓練的現況與未來發展方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
陳燕玲(2007)。文化創意產業的文化與經濟思維,第15屆廣告暨公共關係國際學術與實務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
曾明鳳(2016)。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人際溝通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
曾瑞真、曾玲珉(譯)(1996)。人際關係與溝通(原作者:Rudolph F. Verderber、Kathleen S. Verderber)。臺北市:楊智文化。
湯梅齡(2009)。以人力資源管理策略的觀點來探討企業領導風格對組織績效的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臺南市。
黃宏嶈(2019)。體驗教育課程對大學社團幹部人際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黃志豪(2016)。運用JigsawⅡ合作學習身體活動促進方案對學童人際溝通能力與身體活動量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黃俞蒨(2016)。花蓮市、吉安鄉客家族群之族群認同與語言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英忠、曾榮豐、楊晴安(2009)。人際關係、信任、規範與知識分享關係之研究-社會資本觀點,第五屆海峽兩岸組織行為與人才開發學術研討會,山東經濟學院。
楊一峰、陳效淳、陳清燿(2012)。台灣觀光產業之員工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之研究:探討工作滿意度為干擾影響因素。管理學研究期刊,南華大學。
葉香南(2015)。國小身心障礙課後照顧班學生實施樂高融入社交技巧教學對社交技巧與視-動統整能力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董芳瑜(2010)。體驗式教育訓練提升企業安全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仁科技大學,屏東縣。
廖佩雯(2013)。組織中穩定就業的肢體障礙者與主管建立關係歷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廖勇凱、李正綱、谷來豐(2013)。管理學:理論與應用。臺北市:智勝出版社。
趙于萱(2015)。體驗式教育訓練方案對企業組織集體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居澤、廖炳煌(2001)。探索教育與活動學校。台南:翰林出版社。
蔡瑋亭(2014)。澎湖縣高中職學生社團參與態度、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縣。
鄧琍如(2004)。自我調整學習之人際溝通訓練課程對企業人士人際溝通能力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盧文欽(2015)。探索教育成效及高低空體驗心生理訊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盧佳嘉(2007)。社交技巧訓練方案提升國小兒童社交技巧與社會自尊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謝智謀(2003)。另類學習方式─體驗學習。教師天地,127,6-13。
謝智謀、王怡婷(譯)(2003)體驗教育:帶領內省指導手冊(原作者:Knapp, C.E.)臺北市:幼獅出版社。
謝智謀、王貞懿、莊欣瑋(2007)。體驗教育:從150個遊戲中學習。臺北:亞洲體驗教育學會。
藍三印、黃玲媚、江中信、葉蓉慧(譯)(2011)。人際關係與溝通(原作者:Kathleen S. Verderber, Rudolph F. Verderber, Cynthia Berryman-Fink)。新北市:前程文化。
羅筱雯(2017)。高職生應用外語群外語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關聯之研究—以學習環境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蘇映伊(2005)。早期療育社會工作者工作阻礙與工作成就感相關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蘇智信(2004)。企業成員人際關係強度與組織內部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國內某量販店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蘇鈺姗(2017)。探討桌上遊戲經驗及玩家認同與職場人際溝通能力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縣。
Aaron, S. T. (2013). A Grounded Theory of how Jewish experiential education impacts the identity development of Jewish emerging adul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 Chicago, IL.
Association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1995). AEE definition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Boulder, CO:Association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Baron, R.A. & Byrne, D. (1987). Social psychology: Understanding human interac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Cornwell, B. & Lundgren, D.C. (2001). Love on the Internet: involvent and misrepresentation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cyberspace vs. realspace. 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 17, 197-211.
Dewey, J (191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New York, N Y: The Macmillan company
Dewey, J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N Y: The Macmillan company.
Gass, M. A. & Gillis, H. L. (1995). CHANGES: An assessment model using adventure experiences.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18, 34-40.
Gass, M. A. (1990). Transfer of learning in adventure programming. In Miles, J. C.& Priest, S (Ed), Adventure Programming.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Kolb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Kraft, R. J. & Sakofs, M.(1985). The theory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Boulder, CO:Association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Louis, C. & Lawrence, M. & Keith, M. (2007).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Mckenzie, M. D.(2000). How are adventure education program outcome achieved? A perview of the literature. Australian Journal of Outdoor Education.
Mckenzie, M. D.(2003). Beyond “the Outward Bound process:” Rethinking student learning.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2, 409-418
Noe, R. A. (2002). Employee Training & Develop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Project Adventure (2005). Workshop Manual: Adventure Based Counseling. In Gillis, H. L. (Ed.). Beverly MA: Kendall/Hunt Publishing.
Schoel,J, J., & Maizell, R. (2002). Exploring Islands of Healing: New Perspectives on Adventure Based Counseling. Beverly MA: Project Adventure, Inc
Thibaut, J. W. & Kelley, H. H. (1969).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 New York: Andesite.
Tuckman, B. W., & Jensen, M. A. C. (1977). Stage of small-group development revisited. Group &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2(4), 419-427
Walsh, V. & Golins, G. L.(1976). The exploration of the Outward Bound process. Dencer, CO: Colorado Outward Bound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