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溫喬文
論文名稱: 自我與社會的共生文化 -台灣社會文化價值的延續與反思
指導教授: 陳淑華
Chen, Shu-Hw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1
中文關鍵詞: 自我價值社會文化共生意義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41下載:3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 自我與社會的共生文化 -
    台灣社會文化價值的延續與反思

    當自我心靈意識覺醒時,縱然發現生存價值被現實表象包裝不再明確。在現實現象中,物質商品似乎不能夠反射真實的生活自性,而反射出人的慾望形象。人們往往容易習慣於某種形式之下,一種約定成俗的觀念與害怕脫離群眾的心理,使得無法敞開心胸誠實的面對自我。因而筆者想透過台灣整體藝術的發展與社會學中的文化角度,來說明台灣社會中的矛盾現象,並建構筆者所期待的文化新認知,進而在創作中反應對社會文化的批判與建構。

    筆者個人認為,眼前的現象是不真實的,當每個人不斷對自己內心透過內化思考,藉由議題思辨的過程,從現實現象的迷失中跳脫出來,似乎才能進而求得現實現象之外,真實存在的意象。就此觀點之下,筆者希望透過此研究的發展,試著釐清屬於自我的價值觀念,並作為往後個人創作的依循方向。此研究論述的主要架構包括:(一)個人觀照藝術與文化的向度;(二)社會文化價值的反思與構築;(三)個人作品由外而內的發展紀實;(四)自我與社會的共生文化結構,四大部分。其過程是先經由筆者個人藝術精神的建立,接著延伸至探討社會面向的文化價值觀念,並透過個人藝術的發展過程來討論自我內外在的問題。最後經由此次創作的主題內涵與作品形式做最終的整體呈現。

    在第一章緒論中,根據自我與社會的關係,說明研究的方向與期待,以及整體過程上的發展意義.第二章,從自我吸取藝術表現中的種種精神,以及個人受文化影響下所依附的內在東方思維,來建立筆者個人的觀世與創作態度。第三章,透過個人所探求的台灣文化價值觀念,來發掘現今社會的價值問題,並試圖建構多元共生的意義。第四章,是面對自我創作的發展過程,分析由外在延伸至內心的創作歷程是如何與社會做互動的。第五章,則首先針對此次研究在創作上的表現,按照主題、形式與技法作說明,其次附上作品解說作為對應的實體。結論部分,期待經由此論文撰寫與作品創作讓自我能有所突破,並希望自我與社會的共生文化意義能夠有所展現。

    目次 摘要…………………………………………………………Ⅰ 目次…………………………………………………………Ⅲ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藝術創作上的自我定位…………………………01 第二節 社會價值與人類發展……………………………02 第三節 自我構築與過程意義……………………………03 第四節 議題呈現與反思…………………………………04 第二章 個人觀照藝術與文化的向度 第一節 環境中個人都市性格的催化……………………06 第二節 西方現代藝術精神的置入………………………09 第三節 內顯東方思維的建構……………………………15 第四節 跳脫執著於「真善美」的修煉…………………19 第三章 社會文化價值的反思與構築 第一節 台灣文化的特質…………………………………24 第二節 築城封閉的自我禁錮……………………………27 第三節 異體共生價值……………………………………31 第四章 個人作品由外而內的發展紀實 第一節 發展歷程…………………………………………35 第二節 對外顯社會的關注………………………………37 第三節 自我精神的內化…………………………………44 第五章 自我與社會的共生文化結構 第一節 內在精神的探求…………………………………49 第二節 形式探討…………………………………………53 第三節 表現技法…………………………………………59 第四節 自我與社會共生文化的主題表現………………63 結 論………………………………………………………80 參考文獻……………………………………………………82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王秀雄 著,《美術心理學─創作、視覺與造形原理》,1981,台北:設計家。
    余秋雨 著,《藝術創造論》,2006,台北:天下遠見。
    汪亞明 等箸,鄭祥福、孟樊 主編,《後現代學科與理論》,1997,台北:生智。
    林宏璋 著,《後當代藝術徵候:書寫於在地之上》,2005,台北:典藏藝術家。
    胡寶林 著,《繪畫與視覺想像力》,1997,台北:遠流。
    徐復觀 著,《中國藝術精神》,1983八版,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高行健 著:《沒有主義》,2001,台北:聯經出版社。
    陳鼓應 編,《存在主義》,1999增訂二版,台北:臺灣商務。
    張育英 著,《禪與藝術》,1994,台北:揚智文化。
    陶東風 著,《後殖民主義》,2000,台北:揚智。
    郭洪紀 著,《文化民族主義》,1997,台北:揚智。
    葉 朗 著,《中國美學史》,1996,台北:文津。
    楊清田 著,《構成》,1997,台北:三民書局。
    廖榮利 著,《現代人的精神動力》,1993,台北:幼獅。
    蔡明哲 著,《社會發展理論》,1987,台北:巨流。
    劉昌元 著,《西方美學導論》,1994,台北:聯經出版社。
    劉千美 著,《實踐與差異:當代藝術哲學研究》,2001,台北:立緒。
    劉千美 著,《藝術與美感》,2000,台北:台灣書店。
    劉思量 著,《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1992,台北:藝術家。
    外文書目:

    Benjamin, W.(班雅明)著,王才勇譯,《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2001,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
    Erich Fromm 著,孟祥森 譯,《生命的展現-TO HAVE OR TO BE?》,1999,台北:遠流。
    Jean Baudrillard(尚.布希亞)著,林志明 譯,《物體系Le systèm des objets》,1997,台北:時報文化。
    Michael Gelb 著,劉蘊芳 譯,《7 Brains──怎樣擁有達文西的七種天才》,1999,台北:大塊文化。

    參考期刊:

    石計生,<都市與現代生活>,《當代》第168期,2001.08。
    陳其南,<台灣文化的重建(下)>,《新世紀智庫論壇》第22期,2003.6。
    劉豐榮,<視覺藝術創作研究方法之理論基礎探析:以質化研究觀點爲基礎>,《藝術教育研究》第8期,2004.12。

    參考網頁:

    Wordpedia 智慧藏百科全書網,《中國大百科》,http://www.wordpedia.com。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