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清淋
Wu, Qing-Lin
論文名稱: 荀子禮分思想之研究
指導教授: 韋日春
Wei, Ri-Chu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畢業學年度: 63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中國文學文學
英文關鍵詞: CHINESE-LITERATURE, LITERATUR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9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余自大三選讀荀子一課,即產生濃厚的興趣,初由訓示篇章入手,漸涉思想精
    髓,而於研究所入學考試,即以「荀子」作為自選專書。嗣後徵召入伍,戎務繁忙
    ,廢學幾近二載。民國六十二年役畢入學,重拾舊籍,則欣喜於往昔所未解者,今
    日頗能有所發明,是以興趣益增,乃決以荀子作為論文研究之專題。又經一年之研
    讀,蒙韋師日春先生指引,始以「荀子體分思想之研究」為題,深究其旨意,其間
    思慮窒礙難通,困頓廢寢者頻矣,然終亦完成此文。其思慮不深,論說未周之處,
    誠惶恐自愧而不能免也。
    本文之作,旨在闡發荀子之意志與理想,序序云「荀子所耿懷之志為何?則振
    興儒術之志是也;所抱持之理想為何?則重建王者之政是也。「此二者即為本文論
    說之重點。 第一章「荀子思想之特色」,是余用心之處,尤以「革命圖強,振興
    儒術」一節,是大膽之論。其說曰「蓋於時儒家內憂外患並起,必兼治之,方克奏
    功。孟子見其外患,而未審其內憂,不圖振弊於內,雖距楊墨於外,終無益也。故
    孟子死後,儒家益衰,至荀子之時,認清儒家衰敗之內憂,在於儒者自身之不肖,
    則更汲汲於振興儒術。一面非諸子,一面清家門。大膽力擊不肖之儒,徹底重整儒
    家,其用心至苦,其勇氣兼人。故荀子此種革命精神,是其學說一大特色」(頁四
    ─五)此種論說,余以為或能闡明萄子之致意。
    第二章「荀子子體分思想產生之理論基礎」,其論說出「人」而入,故有「人
    本思想之徹底建立」一節。第二節「人之研究剖析」,蓋以歸納法寫成,其重點則
    在「人之心知部分─偽─異」,故有「荀子可謂為貴知主義者」之說。其言曰『苟
    子「性惡」之說,若無「知」「慮」作用之闡發,則失去其意義,將成為邪說洪水
    猛獸,毒害人類。後人批評荀子者,見其「性惡」之說,而不察其「知慮」之論,
    非知荀子者也』〈頁六六〉。 第三章「體之思想」,第三節「荀子對於古來禮制
    其意義之探究」,本應參以周禮、儀禮、禮記之載,而比較論述,因涉及範圍廣大
    ,非研究所及,且本文言荀子思想,故於此禮儀節文之深入考證,則從略矣。第四
    節「荀子言體之範圍及其功用」,是本章論說之重心,亦荀子所以隆禮重禮之原因

    第四章「分之思想」,是本文或異於其它論述荀子思想者之處。其言曰『吾意
    以為,荀子所言之「分」,不徒為世俗所云,是體之一種重要作用,禮之功用,應
    於體與「人」、與「國」、與「事」之關係中驗之。然則荀子所言之「分」,其意
    義何在?曰:荀子之意,「禮」者治國之道也,而「分」者禮之實踐也。禮義為治
    國之最佳道術,分是實踐禮義之理想社會政治制度』〈頁一四一 ─ 一四二〉。第
    三節「君道思想」之論,蓋因荀子云「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樞要」,故「分」必統於
    君,若所以成其為君,則必明「君道」,如此而「分之思想」終始如一,完整圓滿

    本文於荀子其人其書之考證則從略,參見王先謙荀子集解所附考證可矣,故僅
    附錄史記荀卿列傳於篇末而已。本文之要略,大抵如此。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