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思琦 Wu, Ssu-Chi |
---|---|
論文名稱: |
ARCS動機模式融入視覺藝術教學對國小學生學習動機與創意表現之影響 The Effect on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Creative Performance with the infusion of ARCS Motivation Model into Elementary School Visual Arts Instructional Program |
指導教授: |
何榮桂
Ho, Rong-Guey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1 |
中文關鍵詞: | ARCS 、視覺藝術教學 、學習動機 、創意表現 |
英文關鍵詞: | ARCS, visual arts instructional program, motivation, creative performance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57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4 下載:1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ARCS(Attention, Relevance, Confidence, Satisfaction)動機模式融入於視覺藝術教學對國小學生學習動機與創意表現之影響。受試者為新北市中和區某國小六年級兩班學生,一班為實驗組,另一班為控制組,研究採不等組前、後測之準實驗設計,實驗組進行為期14週、共計28節課之ARCS動機模式融入視覺藝術教學,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掌握ARCS 動機模式四個維度與十二項構成要素之實施要點;控制組採用傳統教學法,以直接闡述等方式進行相同主題課程。研究工具包括:視覺藝術教學方案、視覺藝術動機量表、創意表現評量表、教學回饋表與教學省思紀錄表,所得數據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探究,輔以質性資料描述與詮釋,分析受試者在不同的教學策略下其學習動機與創意表現之差異情形,以及對本教學課程之反應。本研究之發現如下:
一、ARCS動機模式融入視覺藝術教學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二、ARCS動機模式融入視覺藝術教學能有效提升學生創意表現。
三、學生對於ARCS動機模式融入視覺藝術教學多持正向與肯定的態度。
依據上述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供後續研究與教學實務之應用及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n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creative performance with the infusion of ARCS (Attention, Relevance, Confidence, Satisfaction) motivation model into elementary school visual arts instructional program. Two classes of the sixth graders in elementary school in Zhonghe District of New Taipei City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ne class served as the experiment group, while the other class as the control group. This study adopted a quasi-experimental, nonequivalent pretest-posttest as the research pattern. The experiment group accepted 14 weeks, totally 28 classes of the ARCS motivation model into the visual arts instructional program,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took the general instruction. The study tools consisted of visual arts instructional program, visual arts motivational survey, creative performance rating sheets, students’ feedback questionnaires and teaching reflection records. All the quantitative data are analyzed through one-way ANCOVA and supplemented by the qualitative data description. Qualitative measure helped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ubjec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creative performances under different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and understand the subjects’ feelings during the experiment.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The infusion of ARCS motivation model into elementary school visual arts instructional program promotes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effectively.
2. The infusion of ARCS motivation model into elementary school visual arts instructional program improves students’ creative performance effectively.
3. Most Students have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the infusion of ARCS motivation model into elementary school visual arts instructional program.
Based on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suggestions are given on courses, teaching and researches and may serve as further references for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王 珩(2005):從ARCS 模式探討英語學習動機之激發策略。臺中教育大學學報,19,89-100。
王仁癸(2011):繪本提升閱讀力教學策略研究。南投文教,31,30-33。
王姿惠(2015):運用arcs動機模式於英語攜手班補救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創新與評鑑碩士班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臺北。
王麗雁(2008):台灣學校視覺藝術教育發展概述。台灣藝術教育史(鄭明憲編),105-162。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史作檉(2006):尋找山中的塞尚。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田華年(2014):以ARCS動機模式融入高職生涯規劃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 以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興趣量表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彰化。
石國棟、黃美瑤、黃永旺(2006):ARCS動機模式的介入對國小三年級學童動作技能表現、動作概念與學習動機之影響。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7(2),45-56。
朱宗慶(2012):從文化軟實力觀點談臺灣藝術教育暨藝術才能班之發展。臺灣教育,682,13-20。
朱敬先(1997):教育心理學:教學取向。臺北:五南。
江學瀅(譯)(2004):兒童藝術治療(原作者Kramer, E.)。臺北:心理。
何琦瑜、賓靜蓀、張瀞文(2012):國中生學習力大調查搶救無動力世代。親子天下。取自http://topic.parenting.com.tw/issue/learning3/taiwan/article02-1.aspx。
何榮桂(2015):透過翻轉創新教學。2015 兩岸城市教育論壇─資訊科技與教育創新,15-27。臺北: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吳昇錠、黃彩玉、薛堯舜(2008):動機理論ARCS介入木球教學對國小學童學習成效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35-42
吳亭儀(2007):以ARCS動機模式實施高職國文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
吳恭瑞(2008):藝術的創造力初探。書畫藝術學刊,4,175-202。
吳靜吉(2002):華人學生創造力的發掘與培育。應用心理研究,15,17-42.
吳靜吉(2010):赤子之心是創意活水。親子天下雜誌,12,47-54。
吳靜吉(2013):正在上演的「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計畫」的預告片。未來想像教育在臺灣序言,6-9。臺北:國立政治大學。
呂燕卿(1996):兒童美術教育理論與實務探討。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臺北。
呂燕卿(2001):落實人文精神在藝術領域的教學。輔導叢書,72,109-138。
呂燕卿(2008):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 97 課程綱要之新理念及其特色。教育研究月刊,175,35-44。
李文瑞(1990):介紹激發學習動機的阿課思(ARCS)模型教學策略。臺灣教育,479,22-24。
李咏吟(主編)(2001):學習輔導。臺北:心理。
李坤崇(1990):動機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價值。臺南師院初等教育學刊,3, 505-535。
李堅平(2014):造形創造力的工作動機影響力研究。2014視覺藝術中介研討會暨文化創意動畫產業產學論壇論文集,55-69。屏東:國立屏東大學。
李堅萍(1998):美勞科學習成效評量問題與對策。國教月刊,44,19-21。
李德高(1990):創造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
林公欽(2003):分段能力指標在九年一貫課程所代表之意涵—以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為例。美育,131,43-44。
林妙貞(2006):國小學童創意自我效能、目標導向、依附關係與創意活動投 入及創意表現之關係以科展團隊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林怡資(2014):以ARCS動機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國中地理科教學對國中生 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 士班碩士論文,臺中。
林炎旦、李金泉、徐千惠(2002):視覺藝術作品創意指標內涵與權重之探討。中小學一般教育師資培育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藝術館。
林邵珍(2003):運用 ARCS 動機設計模式之生活科技教學。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36,52-59。
林品萱(2015):運用ARCS動機模式實施國小六年級英語科學繪本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師專業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臺中。
林建平(2003):學習動機的認知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國教新知,49,17-27。
林思伶(1993):激發學習動機的空中教學節目設計— Keller 系統化動機策略設計的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9,15-22。
林哲宇(2010):ARCS融入體驗式學習之學習活動中目標導向與教學策略對國小生電腦技能學習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林珮如(2010):運用ARCS模式於國小中年級成語故事電子繪本開發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林曼麗(1995):二十一世紀臺灣視覺藝術教育新趨勢-探討臺灣視覺藝術教育之主體性。陶藝,8,104-109。
林曼麗(2000):臺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臺北:雄獅。
林曼麗(2003):藝術教育於二十一世紀教育中應有的角色。國家政策季刊,2, 91~102。
林敬惠(2012):國小視覺藝術創造力影響因素之量表發展。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位內容科技學系碩士論文,臺中。
林靜宜(2008):創作動機、沉浸體驗對個人創意表現、創作滿意度、再創作意圖之影響。國立高雄大學經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邱于真(2012):教師如何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魔法書,93,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教學發展中心。
侯禎塘(2010):創意藝術表達活動於國小美術班學生創造力與情意輔導之研究。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學報,1,57-79
姚世澤(2004):如何貫徹藝術與人文的教育理念與課程目標。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理論基礎(一)。臺北:教育部。
洪秀惠(2006):資訊融入教學對國中學生自然科學習動機及學習成就影響之探討-以消化系統、恆定性單元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碩士論文,彰化。
胡永崇(2001):如何因應學生的注意力缺陷。國教天地,146,3-11。
孫正華、林靜宜(2015):時尚是門好生意。臺北:天下文化。
孫琇瑩(2000):不同程度動機提升策略對國小學童網頁教材學習動機之影響。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
徐明珠(2013):當視覺藝術遇到文創-談視覺藝術教育。藝術欣賞期刊,58, 68-77。
康振福(2001):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的教學策略。花師院刊,37,27-31。
張玉山(2002):藝術創意的激發與實現–在國小的試探性實驗研究。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張志中(2009):國民小學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科學創造力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臺北。
張明麗(2013):以視覺藝術創造思考教學提升國小學童創造力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美勞教學碩士論文,新竹。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0):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靜儀 (2005):國小自然科教學個案研究-以arcs動機模式解析。科學教育學刊, 13,191-216。
張馨仁(譯)(2006):當前美術資優的議題—關於藝術才能資優教育的五個迷思(原作者:Enid Zimmerman)。資優教育季刊,100,35-42。
教育部(2005):藝術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修訂版)。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9):藝術教育紮根實施方案。臺北:作者。
許淑玫(1999):arcs 動機設計模式在教學上之應用。國教輔導,38,16-23。
郭禎祥(1992):中美兩國藝術教育鑑賞領域實施現況之比較研究。師大學報,37,579-707。
郭禎祥(譯)(1991):藝術視覺的教育(原作者Elliot.W.Eisner)。臺北:文景。
郭靜姿、何榮桂(2014):翻轉吧教學。臺灣教育,686,9-15。
郭靜姿、吳舜文、林仁傑、陳箐繡、簡維君(2002):視覺空間才能特質檢核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印行。
陳月英(2001):提昇低成就學生的學習動機。國教輔導,2,21-26。
陳永發(1996):國小六年級學童學科學業成績、成敗歸因以及學科學業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測驗統計年刊,4,125-178。
陳李綢、郭妙雪(1998):教育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陳怡蓉(2014):利用ARCS動機模式融入數位學習環境之研究─以大同大學資訊素養課程為例。大同大學資訊經營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陳朝平(2002):視覺藝術教學研究。臺北:桂冠。
陳朝平、黃壬來(1995):國小美勞科教材教法。臺中:五南。
陳鈺萍(2014):健康教育好好玩─ 談 ARCS 動機模式在教學上的應用。成大教育輔導,55,2-4。
陳璐茜(2005):想像力開發創意教室。臺北:幼獅文化。
陳瓊花(2008):美感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教師天地,153,4-9。
陳瓊花(2012):創造力的載體:從「創意表現」探討創造力具體化的圖像類型、表現策略及其意涵。資優教育論壇,11,43-72。
曾惠青(2008):多元潛能引導藝術教案設計:開啟藝術創意視窗。臺北:藝術家。
黃壬來(1999):國小美勞科教學研究。臺北:五南。
黃壬來(2003):當前情勢與臺灣藝術教育改革的取向。美育,133,39-42。
黃壬來(2006):國際視覺藝術教育趨勢。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黃富順(1996):增強成人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成人教育,34,2-8。
楊子慧(2010):ARCS動機教學模式對科技大學學生學習動機及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以「資訊科技與社會」學科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楊玉蘭(2010):傳統戲曲數位典藏網站以ARCS動機模式融入國中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對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楊雯雯、廖年淼(2002):提升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學習動機的教學策略探討。中等教育,53(6),59-65。
楊馥如(2005):當代「藝術統整課程」理論與實踐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
溫世頌(1997):教育心理學。臺北:三民書局。
溫明麗(譯)(2005):教育心理學:教育的行動研究(原作者:Richard D. Parsons、Stephanie Lewis、Hinson、Deborah Sardo-Brown)。臺北:洪葉文化。
溫雅婷(2008):以ARCS動機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閱讀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賈馥茗(1995):教育心理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漢寶德(2006):漢寶德談藝術教育。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漢寶德(2010):如何培養美感。臺北:聯經。
趙雅麗(2007):創意評量:傳播教育創新的反思與實踐。中華傳播學會,臺北。
劉建增、李堅萍(2005):資訊科技融入視覺藝術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教學報,17,3-26。
劉英雄(2012):ARCS動機模式介入對桌球運動學習動機與技能學習效果之影響。國立體育大學體育推廣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劉雅琪(2009):E.W.Eisner藝術教育思想中創造心智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劉蕙鈺(2003):自然科教師激發國小學童學習動機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碩士論文,屏東。
劉豐榮(1992):艾斯納藝術教育思想研究。臺北:水牛。
蔡育陞(2012):將ARCS動機學習策略融入數學補救教學探討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
蔣勳(2011):美,看不見的競爭力。北京:中信。
鄭欣怡(2006):正負向情緒與基模對創造認知歷程之影響。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魯哲瑋(2015):基於ARCS學習動機理論之情境化行動英語學習系統。淡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賴麗珍(譯)(2007):增進學生的學習動機-150種策略(原作者J.P. Raffini)。 臺北:心理。
謝依玲(2008):教學媒體對餐旅相關科系學生之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簡茂發(1999):多元化評量之理念與方法。教師天地,99,11-17。
Ainley, M. (2006). Connecting with learning : Motivation, affect and cognition in interest processe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8(4), 391-405.
Amabile T. M. (1997). Motivating creativity in organizations: On doing what you love and loving what you do.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0(1), 39-58.
Amabile, T. M. (1988). A model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 In B. M. Staw, & L. L. Cummings(Eds.), Reac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chavior: vol.10.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Amabile, T. M. (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Update to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Oxford: Westview.
ChanLin, L. (2009). Applying motivational analysis in a web-based course.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 46(1), 91-103.
Clark, G., & Zimmerman, E, (2004). Teaching talented art student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lark, M. H. & Schroth, C. A. (2010). Examin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academic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 19-24.
Csikszentmihalyi, M. (1996). Creativity: 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New York, NY: Harper Collons.
Csikszentmihalyi, M., & Getzels, J. W. (1973). The personality of young artists: An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64 (1), 91-104.
Gardner, H. & Winner, E. (1982). First intimations of artistry. In S. Strauss. (Ed.),
U-shaped behavioral growth (pp. 147-168).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Gardner, H. (1993). Creating minds.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Hale, J. & Roy, J. (1996). How art activities can be used to enhance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outhern Early Childhood Association
Conferen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94 937)
Keller, J. M. (1983). Motivational design of instruction. In C. M. Reigeluth (Ed.),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 An overview of their current
status (pp. 383-42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arlbaum Associates.
Keller, J. M. (1987).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ARCS model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10(3), 2-10.
Keller, J. M. (1987a). Strategies for stimulating the motivation to learn. Performance&
Instruction, 26(8), 1-7.
Keller, J. M. (1987b). The systematic process of motivational design. Performance and
Instruction, 26(9), 1-8.
Keller, J. M. (1987c). IMMS: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Motivation Survey. FL: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Keller, J. M. (2010). Motivational design for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 the ARCS
learner motiv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Media , 32 (4), 333-342.
Lowenfeld, V. (1957). 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 (3rd ed ). New York, NY: Macmillan.
Lowenfeld, V. & Brittain, W. L. (1964). 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 (4rd ed). New York: Macmillan.
Luterbach, K. J., & Reigeluth, C. M. (1994). Schools not out, ye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 47-54.
Maehr, M. L., & Meyer, H. A. (1997). Understanding motivation and schooling: Where
We have been, where we are, and where we need to go.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9, 371-409. Model approach. Boston, MA : Springer.
Means, T. B. and others. (1997). Enhancing relevance : Embedded ARCS strategies vs. purpos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5(1), 5-17.
Small, R. V. & Gluck, M.(1994)The relationship of motivational conditions to
effective instructional. Educational Techology, 36(8), 33-40.
Small, R. V. (1997). Motivation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ERIC Digest. (ED409895).
Steers, J. (2009). Creativity: delusions, realiti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 & Design Education, 28(2), 126-138.
Sternberg, R. J. (2000). Identifying and developing creative giftedness. Roeper Review,
23(2), 60-64.
Sternberg, R. J., Jarvin, L., & Griqorenko, E. L. (2009). Teaching for wisdom,
intelligence, creativity, and success. New York, NY: Corwin Press.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 (1995). Ten keys to creative innovation. R & D
Innovator, 4(3), 8-11.
Visser, J. & Keller, J. M. (1990) The clinical use of motivational messages an inquiry
into the validity of the ARCS model of motivational design, Instructional Science,
19(6), 467-500.
Weiner, B. (1972). Attribution theory,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2, 203-215.
Whitlow, S. S.(1986). Early imitation eases anxiety in creative course. Jounalism
Educator, 40, 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