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志貴
論文名稱: 烏來--坪林地區漸新世變質岩中鏡煤素反射率之研究
Oligozine
指導教授: 林先生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球科學系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畢業學年度: 82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漸新世
英文關鍵詞: Oligozin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帶烏來與坪林地區出露的地層由老至新依次為四稜砂岩、乾溝層、粗窟
    、和媽岡層。此次工作主要是以乾溝層--粗窟層--大桶山層這一巨厚極閰
    布陞D,沿著北宜公路、新烏公路,和信賢--福山之產業道路採樣,共限
    荂C其中屬於乾溝層十九個、粗窟層十個,以及大桶山層十六個。量度戙
    尷漸郁○怳j(R.cflex.max)、平均隨機(R.cflex.m)、和平均最小反射
    min),其結果為:乾溝層中R.cflex.max:3.00%-6.02% ,R.cflex.m:,R.
    cflex.min: 1.70%-3.53%;粗窟層中R.cflex.max:
    1.59%-2.23%,1.34%-1.99%, R.cflex.min:1.02%-1.66%;大桶山層中
    R.cflex.max:,R.cflex.m:1.15%-2.40%,R.cflex.min: 0.87%-1.68%。
    全體岩樣與R.cflex.m的關係式為R.cflex.max=1.24R.cflex.m - 0.13,
    相關係數 層,反射率較高,可能比於近變質帶,而較年輕的粗窟層和大
    桶山層,A相當於岩化帶,亦即變質度的高低隨地層變新而遞減。同時測
    區內同一)中鏡煤素反射率有由西向東南增加的趨勢,與臺灣北部古第三
    紀盆地掩V東南增加的現象吻合。至於各層每一個樣本鏡煤素反射率值的
    增加率不赫I深度所給予的地溫來解釋,而上新世晚期以降的蓬萊造山運
    動所引起@,應是造成測區內岩石極低度變質作用的主因。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