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古蕙華 |
---|---|
論文名稱: |
日治後期臺灣皇民化運動中的圖像宣傳與戰時動員(1937-1945)—以漫畫和海報為中心 |
指導教授: | 蔡淵洯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4 |
中文關鍵詞: | 皇民化運動 、圖像宣傳 、戰時動員 、漫畫 、海報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87 下載:11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總督府為了因應昭和12年(1937年)開始的中日戰爭,在台灣進行全面的動員,有效掌控臺灣的人力與物力資源。除此之外,更透過強力的思想管制與戰爭宣傳,說服人們相信這場戰爭是場「聖戰」,使人民能夠更積極的配合政府動員。本論文透過皇民化運動時期殖民政府所發行的政治宣傳漫畫及海報作為分析文本,探討此時期殖民政府如何利用宣傳組織的成立與運作,並且製作、發佈宣傳圖像並且進行宣傳?再來這些宣傳圖像又以何種呈現方式、透漏了何種訊息給大眾,以灌輸台灣民眾戰爭所需的意識型態,進而達到動員的最終目的。
此時期主導殖民地台灣各項戰爭宣傳工作的機關主要有總督府臨時情報部、國民精神總動員組織以及皇民奉公會。從國民精神總動員的組織、臨時情報部到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的宣傳部、戰時生活部,又或者是因應戰時體制不同時期所組成的宣傳協力委員會、台灣美術奉公會…等,都以動態或是靜態的方式進行戰時意識的宣導、皇民精神的鍊成、政府動員政策的傳達,以達到戰時人力、物力動員的最大目的。
殖民政府的宣傳漫畫與海報除了向民眾募集徵稿,藉由互動的方式來加深宣傳的效果之外,更動員當時的畫家、漫畫家,組成「美術奉公團」、「漫畫奉公挺身隊」,因此越到後期越能看到藝術為政治服務的情形出現。其所表現的主題大多是配合國策需求,例如徵兵、增產、節約、儲蓄、支持戰爭…等,而在圖像符號的使用上也符合簡單、重複的原則。此外,殖民政府透過漫畫、海報中對人物的再現,有選擇性的描繪、強調某些行為舉止,建構出一個政府所期望的理想皇民形象。最後,殖民政府也透過漫畫及海報塑造一個美化過後的戰爭想像,將戰爭所造成的死傷提升為對理想的實踐、對自我的超越以及世界與國家主義式的救贖,並且將侵略的行為包裝為帶有建設東亞、救贖周邊民族的神聖、偉大目的。
一、 官方出版品
台灣紙芝居協會,《紙芝居入門》,台北: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1942
台灣總督府,《大東亞戰爭と臺灣》,台北:台灣總督府官房情報課,1943
台灣總督府,《台灣の社會教育》昭和12年度,台北:台灣總督府,1938
台灣總督府,《台灣の社會教育》昭和14年度,台北:台灣總督府,1940
台灣總督府,《台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13年度,台北:台灣總督府,1938
台灣總督府,《台灣總督府事務成績提要》第43編,台北:臺灣總督府,1937
台灣總督府,《台灣總督府事務成績提要》第44編,台北:台灣總督府,1942
台灣總督府,《台灣總督府事務成績提要》第48編,台北:台灣總督府,1944
台灣總督府臨時情報部,《部報》(1937-1942),東京:ゆまに書房2006年復刻版
台灣總督府,《國民精神總動員實施概要》,台北:台灣總督府,1938
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第二年に於ける皇民奉公運動の實績》,台北: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1943
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第三年目に於ける皇民奉公運動の實績》,台北: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1944
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新建設》(1942-1945),東京:總和社2005年復刻版
新竹州總務部新竹州時報發行委員會,《新竹州時報》(1937-1943),台北:新竹州總務部
二、 報紙
臺灣日日新報社,《臺灣日日新報》,台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三、 專書
山本武利,《紙芝居 街角のメディア》,東京:吉川弘文館,2000年
方成,《報刊漫畫學》,台北:亞太圖書出版,1992年
甘險峰,《中國漫畫史》,山東:山東畫報出版社,2008年
竹中信子,《日治臺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昭和篇1926-1945)下》台北:時報文化,2009年
竹內清,《事變と台灣人》,台北:台灣新民報社,1947年
吳密察,《日本觀察—一個台灣的視野》,台北:稻禾出版,1992年
吳霈恩譯,Toby Clark著,《藝術與宣傳》,台北:遠流出版社,2003年
呂紹理,《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周恃天譯,J.A.C. Brown著,《說服技術》,台北:黎明文化,1971年
林俊良,《視覺傳達設計概說》,台北:藝風堂,2004年
近藤正己,《總力戰と台灣》,東京:刀水書房,1996
姜峻,《紙芝居と〈不気味なもの〉たちの近代》,東京:青弓社,2007年
姚援譯,Arthur Asa Berger著,《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敘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秋山洋子、加納實紀代編,《戰爭與性別─日本視角》,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胡宗澤等譯,Anthony Giddens著,《民族─國家與暴力》,台北:左岸文化,2002年
張明譯, McCloud, S.著,《製造漫畫》,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年
張霄亭等譯,Paul Martin Lester著,《視覺傳播》,台北:雙葉書廊,2003年
陳仲偉,《台灣漫畫文化史》,台北:杜葳出版,2006年
陳仲偉,《台灣漫畫年鑑》,台北:杜葳出版,2008年
陳彥希、林嘉玫、張庭譽譯,Garth S. Josett、Victoria O’Donnel著,《宣傳與說服》,台北:韋伯文化,2003年
陳凌,《說服傳播:過程與實踐》,台北:五南出版社,2004年
陳翠蓮,《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台北:遠流出版,2008年
陳瀅巧,《圖解文化研究》,台北:易博士文化出版,2006年
程佳惠,《台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1935年魅力台灣SHOW》,台北:遠流出版社,2004年
馮克利譯,G. Le Bon著,《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2000
黃道琳譯,Ruth Benedict著,《菊花與劍:日本民族的文化模式》,台北:桂冠,1991年
楊祖珺譯,H.O’Sullivan等著,《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台北:遠流出版社,1997年
臺灣通信社,《台灣年鑑》(1937-1944),台北:臺灣通信社
趙偉妏譯,Jane Stokes著,《教您如何做文化暨媒介研究》,台北:韋伯文化,2008年
蔡心語譯,Jack Tresidder著,《符號全書》,台北:春光出版,2009年
蔡慧玉編,《走過兩個時代的人—臺籍日本兵》,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08年
蔡錦堂,《戰爭體制下的台灣》,台北:日創社文化,2006年
蕭湘文,《漫畫研究:傳播觀點的檢視》,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
四、 論文
(一)期刊論文
周婉窈,〈日治末期「國歌少年」的統治神話及其時代背景〉,收於《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史論集》,台北:允晨文化,2002年
周婉窈,〈失落的道德世界─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台灣公學校修身教育之研究〉,收於《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史論集》,台北:允晨文化,2002年
周婉窈,〈美與死—日本領台末期的戰爭語言〉,收於《台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1997年
周婉窈,〈從比較的觀點看台灣與韓國的皇民化運動(1937-1945)〉,收於《台灣史論文精選(下)》,台北:玉山社,1996年
姚村雄,〈日治末期戰爭環境下的台灣美術設計〉,《設計學報》第6卷第1期,2001年6月
洪秋芬,〈台灣保甲和「生活改善」運動(1937-1945)〉,《史聯》第19期,1991年12月
張靜如,〈宣傳戰的理論與實際〉,《中正嶺學術研究集刊》特刊,2007年6月
陳世慶,〈日據台時之「皇民奉公」運動〉,《台北文物》第8卷第2期,1959年6月
蔡綺,〈美國二戰宣傳海報中的戰爭圖像符號研究〉,《商業設計學報》第12期,2008年11月
蔡綺,〈納粹德國(1933~1945)宣傳海報研究〉,《國立台中技術學院學報》第12期,2008年7月
蔡錦堂,〈日據末期台灣人的宗教信仰變遷:以「家庭正廳改善」運動為中心〉,《史聯》第19期,1991年12月
蔡錦堂,〈再論「皇民化運動」〉,《淡江史學》第18期,2007年9月
(二)學位論文
林果顯,〈1950年代反攻大陸宣傳體制的形成〉,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中西美貴,〈挪用現代─大正時期台灣人民的不同殖民統治經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王昭文,〈日治末期台灣的知識社群(1940-1945)—「文藝」、「台灣文學」、「民俗台灣」三雜誌的歷史研究〉,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朱善傑,〈漫畫表現形式在動畫中的應用研究─以動畫造型與漫畫符號為中心〉,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江智浩,〈日治末期(1937-1945)台灣的戰時動員組織—從國民精神總動員組織到皇民奉公會〉,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1997年
何義麟,〈皇民化政策之研究—日據時代末期日本對台灣的教育政策與教化運動〉,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吳明純,〈國策、機關誌與再現書寫─以《台灣教育會雜誌》、《台灣愛國婦人》、《新建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李國生,〈戰爭與台灣人:殖民政府對台灣的軍事人力動員(1937-1945)〉,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林孜燕,〈納粹宣傳畫的風格與象徵寓意〉,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邱舜平,〈抗日時期我國宣傳漫畫研究〉,國立台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邱稚亘,〈流動的疆界:以漫畫為例看民初上海高階與通俗美術的分類與界線問題〉,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俞佩君,〈日治「皇民化運動」時期(1937-1945)台灣報紙廣告之戰爭風格設計研究〉,國立台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系碩士論文,2008年
陳仲偉,〈日本漫畫400年:大眾文化的興起與轉變〉,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
陳逢申,〈戰爭與文宣:以中國抗日時期的話劇、音樂及漫畫為例(1937~1945)〉,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黃琪惠,〈戰爭與美術—日治末期台灣的美術活動與繪畫風格(1937.7-1945.8)〉,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1997年
楊雅慧,〈戰時體制下的台灣婦女(1937-1945)—日本政府的教化與動員〉,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蔡雅祺,〈製造戰爭陰影:論滿州國的婦女動員(1932-1945)〉,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鄭麗玲,〈戰時體制下的台灣社會(1937-1945)—治安、社會教化、軍事動員〉,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五、 網路資料
日本大百科全書:http://wkp.fresheye.com/wikipedia/アッパッパ 2010.8.24 檢索。
http://www.hinamatsuri-kodomonohi.com/5syoki.html 2010.8.27檢索
日本大百科全書 http://100.yahoo.co.jp/detail/鍾馗/
維基百科日文版 http://ja.wikipedia.org/wiki/日本の国旗 2010.9.1 檢索
維基百科日文版 http://ja.wikipedia.org/wiki/旭日旗 2010.9.1 檢索
維基百科日文版 http://ja.wikipedia.org/wiki/鍾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