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天威 Wang, Ten-Way |
---|---|
論文名稱: |
台北縣青少年女性休閒運動參與狀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 A Study of Status Quo and Barriers for the Female Teenagers’Participating in Recreation Sport in Taipei County |
指導教授: |
王宗吉
Wang, Chun-Ch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5 |
中文關鍵詞: | 休閒運動 、休閒阻礙 、青少年女性 |
英文關鍵詞: | recreation sport, recreation barrier, female teenager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8 下載:10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縣女性青少年休閒運動參與狀況與阻礙的因素,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在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方式,並採用問卷調查法,分別為個人基本資料、休閒運動參與狀況、休閒運動參與阻礙量表。調查期間共發出問卷1070份,有效問卷930份,有效問卷比例為87%。回收之有效樣本依研究目的及驗證假設之需,分別採用描述統計、項目分析、因素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爾事後比較進行資料分析處理,結果發現如下所述:
一、台北縣青少年女性的休閒運動參與狀況
(一)台北縣青少年女性所參與的休閒運動項目,前十項依序為籃球、慢跑、自行車、羽球、呼拉圈、跳繩、排球、游泳、躲避球、健行。
(二)台北縣青少年女性所參與的休閒運動類型以球類運動最多,其次依序為娛樂性運動、戶外運動、水中暨水上運動、舞蹈暨健身性運動、防衛性運動。
二、台北縣青少年女性的休閒運動的阻礙因素
(一)台北縣青少年女性參與休閒運動的阻礙,依序為時間不夠、課業太忙、沒有一起參與休閒運動的朋友、天候因素影響、缺少參與休閒運動所需的工具或器材。
(二)台北縣青少年女性參與休閒運動的阻礙類型,依序為結構阻礙、個人認知阻礙、人際阻礙。
三、不同背景變項的台北縣青少年女性在休閒運動參與休閒運動阻礙之差異比較
(一)休閒運動參與程度方面
台北縣青少年女性在不同教育階段、父母最高學歷、每月零用金、學業成績的情況下,在實際參與休閒運動程度上有顯著差異。
(二)休閒運動阻礙程度方面
台北縣青少年女性在不同教育階段、父母最高學歷、學業成績的情況下,在實際參與休閒運動阻礙上有顯著差異。
四、建議
(一)建議政府或相關單位,能夠廣建室內體育場館。
(二)建議學校培育專業指導人員。
(三)建議政府或相關單位對於家庭背景中的父母教育程度較低者提出相關措施,能為其特別舉辦相關活動。
(四)建議對於針對青少年女性的辦理的相關活動,能予以補助或讓其免費參加。
The major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amine the factors resulting in the status quo and barriers of the female teenagers participating in recreation sport in Taipei Count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actor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participation and barriers in recreation sport was also investigated.
We devise the questionnaire, named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Participation Condition and the Barrier Factors of Recreational Sport among female teenagers,” as a tool. While the first section queries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female teenagers’ involvement in recreational sport, the second section is about their obstacles in recreational sport. The third section is the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questionnaire taker. A total of 1070 copies had been distributed and 930 copies were successfully collected. The return rate was about 87%.
Those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analyzed by statistical methods, including description statistics, item analysis, factorial analysis and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The results were summarized as below.
1. The situation of the participation in recreation sport activities:
(1)The top ten recreation sport activities, which teenagers in Taipei County participate in includes basketball, jogging, bicycle, badminton, hula-hoop ,rope skipping, volleyball, swimming, Dodge ball and hiking.
(2)The categories of the recreation sport activities include ball sport, entertaining sport, outdoor sport, water sport, dance sport, defense sport.
2. The factors of recreation sport barriers
(1) The top five recreation sport barriers sport affect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teenagers in Taipei Country in recreation sport activities were: time, schoolwork pressure, lack of friendship, weather, lack of tools and equipments.
(2) The factors of recreation sport barriers in the participation of teenagers’ in recreation sport activities can be categorized as following three barriers factor: structural, intrapersonal, human relationship.
3. The comparison of divergence in the factors of difference backgrounds and recreation sport activities participation and the factors of recreation sport barriers
(1) The frequency of the recreation sport activities participation for the teenagers in Taipei County, there was obvious divergence in the frequency of the recreation sport activities participation and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factors, such as educational degree, parents’ education, family income and academic grades.
(2) The degree of the barriers in recreation sport activities: for the teenagers in Taipei County, there was obvious divergence in the degree of the barriers in recreation sport activities and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factors, such as educational degree, parents’ education and academic grades.
Some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1. The government or related bureaus should consider setting up more gymnasiums in the community.
2. The schools should consider training programs for developing sports professionals.
3. The government or related bureaus should plan sports events particularly for those who come from families with a low socio-economical status.
4. The government or related bureaus should plan sports events particularly for female teenagers free of charge.
一、中文部分
孔令嘉(1996)。台中市婦女休閒行為與場所選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臺中。
文崇一(1981)。青年工人的休閒行為及其類型。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1,1-62。
方進隆(1999)。學生體重控制方法-運動。學生體重控制指導手冊,64-81。台北:教育部。
王水文(1994)。台南市國中學生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碩士論文,桃園縣。
王世椿、余瑩英、李致美(1998)‧大專夜間部學生健康體能之研究‧大專體育,37,69。
王宗吉(1996)。體育運動社會學。台北:銀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宗吉(1999)。台北市青少年休閒運動傾向之調查研究。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王宗吉(譯)(2000)。運動社會學。台北市:洪葉。
王建堯(1997)。影響國中生休閒活動的因素之研究-以高雄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東。
王美芬 (1993)。單親青少年休閒狀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彰化。
王禎祥(民2004)。臺北市國小學生參與休閒運動狀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
石幼瑄(2004)。宜蘭縣婦女休閒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台北。
江書良(2002)。台北縣國中生休閒運動參與傾向與場地設施及休閒參 與機會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台北。
江澤群、林國瑞(2001)。台北地區高中職學生參與休閒運動阻礙因素之研究。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學報,9,105-112。
行政院主計處(1996)。中華民國台灣地區青少年狀況調查報告,頁116-117。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1998)。青少年從事之休閒活動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青輔會。
行政院青輔會(1995)。青少年白皮書。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青輔會(1997)。青少年白皮書。台北市。
行政院青輔會(民82)。青年休閒活動現況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1998)。勞工休閒活動實務手冊。台北。
行政院衛生署(2004)‧九十年死因統計結果摘要:臺灣地區主要死亡原因.2004年4月21日,取自行政院衛生署網址http://www.doh. gov.tw/new/lane/91/dtaim 91.htm.
余嬪 (1998)。國中生之性別、學業成就、遊憩參與型態與自重感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9,119-147。
吳佳玲 (2002)。觀光業職業婦女角色衝突、休閒阻礙與休閒活動參與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系研究所,花蓮。
吳承典(2003)。雲林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雲林縣。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台北:知城科技公司
吳郁銘(2004)。活動型老人休閒運動參與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萬華會所會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
吳淑玲 (1999)。台南市國小學生家庭因素、性別角色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吳貴玉(1975)。大學女生運動生活之研究。中華民國大專體育總會學術研討會專刊。台北:中華民國大專體育總會。
吳嫦娥(1995)。青少年休閒活動現況省思。學生輔導通訊,39,44-49。
吳慧玲(1997)。臨床護理人員規律運動習慣及相關因素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台北市。
呂建政(1994)。展開休閒教育的幾個課題。訓育研究,33(2),21-28。
李世昌(2000)。同儕對休閒活動之研究—以開南工商專科學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台中。
李枝樺(2004)。台中縣市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參與、休閒阻礙與休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台中。
李美枝(1984)。性別刻板印象的研究。女性心理學,117-134頁。
李英弘、王惠珊、何姿萱、陳珮芳、張美珙、鄒鳯儀、謝佳君(2001)。女性休閒活動與休閒阻之研究-以靜宜大學女性教職員為例,休閒遊憩觀光研討會,頁220~251。
李素馨 (1997)。都市女休閒類型和休閒阻礙。戶外遊憩研究,10(1),43-68。
李國華(1994)。臺南師範學院暑期進修之國小教師參與休閒運動之調查研究。臺南師院學報,27,頁307-326。
沈易利(1995)。台中地區勞工休閒運動需求研究。未出版論文,國立體育學院碩士論文,桃園。
沈易利(1998)。台灣省民休閒運動參與和需求研究。台中:霧峰出版社。
沈易利(1999)。台灣省民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學報,第4期,319-369頁。
辛晚教(1990)。休閒、教育、人生-休閒教育研究會專輯。台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卓俊辰(2000)。體適能教學的重要架構與內涵.高中教育,13,12-19。
季瑋珠、符春美(1992)。社區民眾從事體能活動之研究。中華衛誌,11(4),328-340。
林建地(1996)。我國青少年休閒活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台北。
林晉宇(2003)。偏與地區青少年休閒無聊感及休閒參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
林麗珊(2001)。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洪昭坤(2002)。南投縣高中職學生修運動設施需求暨休閒運動態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洪惟泉(2000)。不同學業成就專校學生休閒活動參與狀況之差異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台北。
洪雲霖(2000)。週休二日與休閒運動。人事月刊,30(6),22-38。
胡蘭沁(1993)。台南地區大專學生主要休閒型態之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6,169-191。
翁玉珠 (1995)。青少年休閒活動傾向、凝聚力與情緒調適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台北。
高俊雄(1996)。休閒概念面面觀。國立體育學院論叢,6(1),69-78。
高俊雄(2002)。運動休閒事業管理。志軒企業有限公司。
涂淑芳譯 (1996)。(G. Bammel & L. L. Burrus-Bammel 原著)。休閒與人類行為,桂冠圖書公司,台北。
張少熙(1994)。青少年自我概念與休閒活動傾向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張少熙(2000)。台北市不同層級學生休閒運動之研究。漢文書店。
張宏文,謝鎮偉,王建畯(2001):大學進修部職員休閒運動參與狀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以輔仁大學進修部為例。藝術學報,68,121-133。
張春興(1983):工作、休閒、娛樂。中國論壇,15(9),47-51。
畢恆達(1993)。物的意義-一個交互論的觀點,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7,97-110。
莊斐瑜(1991):臺北市高中(職)學生休閒學習情況與休閒教育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天路(1993):私立南亞工專男女學生參與休閒運動狀況調查分析。南亞學報,13,173-211。
許瑛玲(1994)。女性公務人員休閒生活之研究-以某一事業單位女性職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台北。
許義雄(1980):休閒的意義、內容及其方法。體育學報,2,27-40
許義雄(1988):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台北,文景出版社。
許義雄(1992):青年休閒活動現況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台北,青輔會。
許瓊文(1991)。生活型態與休閒行為有關變項的研究:以台大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台北。
郭文聰(1991)。在學青少年午夜休閒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
陳文長(1995)。大專生運動性休閒參與動機與興趣分組體育課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
陳在頤(1995)。休閒活動指導與管理。台中,霧峰出版社。
陳欣宏(2004)。台中市中老年人休閒阻礙與休閒需求之調查,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
陳芮淇(2001)。新竹市某高職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陳俊民(1992)。運動員與非運動員之性別角色對成就動機及生活適應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
陳桂菊(2001)。宜蘭地區親子休閒教育活動實施因素之探究--以宜蘭縣歡樂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
陳真美(2001)。職業婦女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北市某家銀行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台北市。
陳婉容(2002)。青少年休閒行為對偏差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
陳淑湘(1999)。青少年休閒生活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休閒同儕關係、休閒活動選擇與休閒無聊感之型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台中縣。
陳滋茨(1992):臺北市國中女教師骨質疏鬆症預防行為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陳敬能(1998)。週休二日對運動休閒教育之啟示。大專體育,40,131-135。
陳儀彰(1989):你滿意你的休閒生活嗎?教育部文化講座專輯,文化講座第三冊彙編。
陳德海(1996),南區專科學校學生休閒活動阻礙原因之探討,台灣體育,87,52-58。
陳鴻雁(2000)。台灣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現況之研究。大專體育,48,75-81。
陳鴻雁、楊志顯(1999)。國民參與休閒運動人口調查。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委辦調查。
陳鏡清、陳金樹(1993)。台北市公務人員動態休閒活動現況調查研究—以台北市政府一級機關為例。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15,61-83。
陳麗華(1991)。台北市大學女生休閒運動態度與參與狀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陸光(1989)。青少年休閒活動的內涵-從社會變遷與身心發展談起。為青年開拓更廣闊的休閒天地。台北市:行政院青輔會。
彭淑美(1996)。婦女休閒運動推廣。國民體育季刊,25(3),22-26。
游正芬(民88)。閒暇時間從事的活動與健康之關係--以台北市某國中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台北。
馮麗花(1998)。運動性休閒活動初探。大專體育,35,103-109。
黃文真(1986)。臺北市國中生休閒生活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黃月嬋(1997)。推廣職業婦女休閒運動應有的做法。國民體育學刊,22(4),46-51。
黃立賢(1995)。專科學生休閒興趣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學研究所,高雄。
黃金柱、林志成(1999)。我國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需求暨發展對策之研究。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委託研究。
黃雅文、藍忠孚、劉貴雲、姜逸群、方進隆(1991)•中老年人健康行為之探討,公共衛生,18(2),133-146。
黃德祥(1994)。青少年生涯輔導。台北:五南
黃瓊妙(2000)。台北市在學少年不同休閒參與類型之刺激尋求動機、休閒阻礙對其心理社會幸福感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台北市。。
楊美貞(2003)。台灣地區女大學生性別角色與休閒運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台北。
楊登雅(2002)。休閒阻礙階層模式之驗證-以Crawford & Godbey之休閒阻礙三因子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楊瑞珍、王凌節、潘愷、諶士芳、王泠、洪雅琦(2000)‧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新生運動狀況及相關因素探討‧醫護科技學刊,2(3),209。
葉智魁(1995)。工作與休閒-提昇生活素質的反省。戶外遊憩研究,8(2),31-46。
廖威彰(1993)。從大專體育談體育性休閒活動之培養。中華體育,6(4),33 ~ 38。
趙善如(1995)。我不要黯淡無光的青春期─談青少年的休閒輔導。學生輔導,39,92-97。
劉秀娟(1999)。兩性教育,台北,揚智文化。
劉洧駿(2004)。臺北縣蘆洲市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運動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
劉翠薇(1995)。北縣某商專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臺北。
蔡特龍(2000)。休閒運動的推廣。休閒活動,1-14,台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蔡淑菁(1996)。台北市國小學童體能活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鄧正忠(1992)。復興工商專校教職員休閒運動參與狀況分析。大專體育,2(4),59 ~ 67。
蕭淑珍、蕭淑純、劉家秀(2001)。冬季疾病-心血管疾病預防、保健二三事,衛生報導,102期,8-12。
賴哲民(1988)。台北市國小兒童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台北。
賴家馨(2002)。休閒阻礙量表之編制-以台北市大學生為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未出版,桃園。
鄭麗霞、陳秀花、吳耀宗、林佳蓉(2004)。台南女院學生休閒活動參與狀況之研討。2004休閒、運動、健康產業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專刊,30。
謝秀芳、鄭麗霞(1995)。技職院校學生休閒活動參與狀況之研究。體育學報,20,123-131。
謝政諭(1989)。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謝淑芬。(2001)。已婚職業婦女與全職家庭主婦對休閒活動參與阻礙與阻礙協商策略差異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4(2),頁63-84
謝雪貞(2001):週休二日的休閒輔導。輔導通訊,66期,編輯序。
謝鎮偉(2002)。大學教職員工參與休閒運動狀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以輔仁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台北。
鍾志強(2000)。運動自我效能對大學生運動行為的影響。科技學刊,
簡鴻檳(2003)。高中生休閒阻礙與休閒參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台北。
顏妙桂(1983)。民生主義社會休閒活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台北市。
顏妙桂(譯)(2002)。休閒活動規劃與管理。台北,桂魯。
羅明訓(1999)。桃園縣國小六年級學生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
蘇振祥 (2001)。正心中學學生休閒活動阻礙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
蘇瑛敏(1996),台北縣市婦女日常生活休閒時間與休閒活動類型之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1996年第九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413-416。
蘇睦敦(2002)。婦女運動休閒參與者感受利益與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
蘇慧君、劉玲君(1995)。青少年之休閒活動狀況調查報告。學生輔導通訊,40期,122-125頁。
二、外文部分
Blair,S.N.,Kohl,H.W.,Paffenbarger,R.S.Clark,D.G.,Cooper,K.H.,&Gibbons,L.W.(1989).Physical fitness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study of healthy men and woma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62(17),2395-2401.
Bloland.P.A(1987).Leisure as a campus resource for fostering student development.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65,291-294.
Carmines, F. & R.(1979) Zeller.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ssessment.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Chubb, M. & Chubb, H.(1981).One-third of oue time? New York, NY:john wiley & sons.
Crawford, D. W., & Godbey, G. C. (1987). 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 Leisure Science,9, 119-127.
Eaton , C.B., Feldman , H., Reynes , J., Lasater , T., Assaf , A.R. & Carleton , R.A. (1993). Predicting Physical activity change in men and women in two New England Communities.
Iso-Ahola. S. E. (1980).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Dabugne, IA: Wm. C. Brown.
Jackson, E. L. (1988). Leisure constraints: A survey of past research. Leisure Sciences, 10 ,203-215.
kolter,P.(1976) .Markteing management: analysis,planning and control 3rd Edition.Englewood C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Epperson, A.(1977). Private and commercial recreation: A text and referenc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Jackson, E. L., & Dunn, E. (1991). Is constrained leisure an internally homogeneous concept? Leisure Sciences, 13(3), 167- 184.
K. Lewin,(1951). 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Harper & Row Laughlin, R. C., 1991. “Environmental Disturbances and Organizational Transi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ome Alternative Model”. Organization Studies. Vol. 1(2):pp.209-232
Lewin, K. (1951). 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Mayer J. D. & Salovey P. (1997). Emotional development & emotional intelligence. New York: Basic Books,11.
Mannell, R. C., & Kleiber, D. A. (1997).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McTiernan, A., Stanford, J. L., Daling, J. R., & Voigt, L. F. (1998).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recre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in women aged 50-64 years. Menopause:The Journal of the 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 5(2), 95-101.
Smith , B.A. (1993). Physical exercise practices of Mexican-America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 27(2) : 14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