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馮玉兒
Feng, Yu-erh
論文名稱: 彩虹世界─男同志愛戀健美體魄與健身文化之初探
Rainbow Kingdom: An Exploration Study on Gays' Fascination with Muscular Physiques and Their Fitness Culture
指導教授: 鄭志富
Cheng, Chih-F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0
中文關鍵詞: 男同志健美體魄男體資本健身文化
英文關鍵詞: gay, muscular physiques, male capital, fitness cultur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07下載:8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男同志受到異性戀霸權以及同志社群的雙重社會化衝擊,而造成其特有的圈內社會化;於是乎,在長期受壓迫的社會環境下,健美體魄與健身文化成為男同志對於自我性向的認同與展現,亦是圈內男體認同又慾望男體的魅力展現,是極具代表性的重要資本。因此,本研究以立意取樣方式選擇五位擁有健美體魄且持續參與健身之男同志為本研究之受訪者,研究發現如下:
    一、透過時代變遷影響,媒體渲染傳播與同志運動紛紛崛起,健美體魄默化為圈內主流審美觀,成為雙重社會環境之下,象徵男同志身分與認同之途徑。
    二、在布爾迪厄其對於場域的概念之下,健身房甚至擴大至整個男同志圈內文化,即是個充斥著競爭的空間,因此男體資本在此場域之內,對男同志而言是求偶的籌碼,亦是交友的利器。
    三、影響男同志其圈內健身文化的群聚原因,除了基本場館品質的要求,以及離家遠近之外,透過訪談可了解到,初期選擇加入健身房多是出自於男體資本的累積為出發點(健美體魄塑造、健康因素的考量),其次則為社群集結與友伴關係為主。
    四、對男同志而言,健美體魄與健身文化仍為現今圈內主流,無論出發點起始於健美體魄打造亦或同儕關係催化,接說明三者間無法獨立分割,與布爾迪厄強調實踐行為為一不斷循環的歷程相同。

    Due to the socialization impact by hegemony of heterosexuals and society of homosexuals, male homosexuals had formed their own unique culture. Strong body and culture of fitness became the way that male homosexuals identity and express themselves. Strong and fit body had become important capital in their society. The study used purpose sampling and chose five male homosexuals that with strong body and keep work out as objects, and the study found:
    1.As time change and the influence of mess media, also the rose of movement of homosexuals. Strong body became the main aesthetic in their society. It also symbols the identity and identification of male homosexuals.
    2.According to Pierre Bourdieu’s theory in field territory, in the gym, even whole male homosexuals circle, are full of competition. So in this field, the capital of body is the chip to find partners, also the weapon to make friends.
    3.The reason that influence the culture of fitness between male homosexuals, except basic request for quality of facilities, and the distance from home. The interview found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hat reason male homosexuals went to the gym was to accumulate capital of their body, then was to join the society and make partnership.
    4.For those male homosexuals, strong body and culture of fitness are still the mainstream in their circle, no matter it was for building the body or to catalyze the partnership. It all showed that those three parts couldn’t be separated. Also, it matched the theory of Pierre Bourdieu, that practice behavior is a unceasing loop.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證書 i 論文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 誌 v 目 次 vii 表 次 ix 圖 次 x 第壹章、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倫理與限制 5 第五節 名詞釋義 8 第貳章、文獻回顧 10 第一節 布爾迪厄實踐理論 10 第二節 猛男情結 15 第三節 健身文化 21 第四節 文獻總結 28 第参章、研究方法 32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2 第二節 研究流程 3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34 第四節 研究對象 38 第五節 質性研究信效度建立39 第肆章、結果與討論 41 第一節 研究受訪者側寫 41 第二節 圈內生存之道 45 第三節 開屏的孔雀 48 第四節 起點 53 第五節 高漲的同志意識 56 第伍章、結論與建議 58 第一節 結論 59 第二節 建議 61 參考文獻 62 附錄一 受訪同意書 68 附錄二 逐字稿 69 表 次 表3-1 受訪者基本資料表 39 表4-1 男同志族群區分表 41 表4-2 男同志圈內術語表 48 圖 次 圖3-1 研究架構圖 32 圖3-2 研究流程圖 33 圖4-1 存在情境、慣習和生活風格關係圖 45

    中文參考文獻
    文崇一、楊國樞(2000)。訪問調查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下冊。臺北市:東華出版。
    王文科、王智弘(2010)。教育研究法─增訂第十四版。臺北市:五南出版。
    王正松(2005)。性別和運動行為對大學生身體意象的影響研究。大專體育學刊,7,78-89。
    王如玄、王蘋、倪家珍(1999)。不怕─做妳自己的貼身保鑣。臺北市:平安文化。
    王志弘(1996)。台北新公園的情慾地理學:空間再現與男同性戀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2,196-218。
    王宗吉(1996)。體育運動社會學。臺北市:銀禾文化。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臺北市:五南出版。(Riessman, C. K., 2000)
    王雅各(1999)。臺灣男同志平權運動史。臺北市:開心陽光出版。
    王雅各(2004)。質性研究。臺北市:心理出版。
    白先勇(1992)。孽子。臺北市:允晨文化。
    矛鋒(1996)。同性戀文學史。臺北市:漢忠文化。
    江明親(譯)(2003)。性別多樣化:彩繪性別光譜。臺北市:書林出版(Baird, V., 2001)
    江政凌、曾慶裕、劉宗翰、林志隆(2010)。健美競技運動變遷與競賽特色。大專體育,108,7-15。
    但唐謨(譯)(2001)。猛男情結:男性的美麗與哀愁。臺北市:杏林文化出版。(Harrison, G. P., Katharine, A., & Roberto, O., 2000 )
    吳文煜(2006)。流動的性慾地景─高雄愛河畔男「同志」性活動1960-2001的歷史地理研究。地理學報,43,23-38。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市:桂冠出版。(Michael, Q. P., 1990)
    宋偉航(譯)(2005)。酷男的異想世界。臺北市:遠流出版。(Fab5, 2004)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8)。質性研究導論。臺北市:五南出版。(Flick. U., 2002)
    李貞德(1999)。從醫療史到身體文化的研究─從「建與美的歷史」研討會談起。新史學,10,117-128。
    沈彥辰(2006)。廣告中同性戀圖片效果之研究:同性戀偏好與消費者特徵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縣。
    阮慶岳(1998)。出櫃空間─虛擬同志城。臺北市:遠流出版。
    周新富(2005)。布爾迪厄論學校教育與文化再製。臺北市:心理出版。
    季桂保(2002)。布希亞。臺北市:生智文化。
    林芳玫(2006)。色情研究。臺北市:台灣商務出版。
    林貞岑(2001)。你也上健身房嗎?。康健雜誌,25,36-41。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市:桂冠圖書。
    邱建章(2003)。來去加州:休閒健身運動與生活風格文化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珍瑤(2003)。消費空間與同志身份之研究─以彩虹社區活動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主義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出版。
    孫郁文(2009)。時尚雜誌中的男性身體意象與男子氣概再現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市。
    孫智綺(2002)(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市:麥田出版。 (Bonnewitz, P., 1998)
    徐嘉郁(2008)。當我們同在一起─休閒場域對男同志認同構成之個案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朗文編輯部(2008)。朗文實用醫學辭典。臺北市:朗文(黎銘總代理)。
    祝一平(1999)。說「猛男」。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53,7-8。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臺北市:生智文化。
    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臺北市:揚智文化。
    高梅心(2006)。臺灣同志族群出國旅遊動機與目的地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張小虹(1998)。性/別研究讀本。臺北市:麥田出版。
    張君玫(譯)(2000)。解釋性互動論。臺北市:弘智出版。(Norman, K. D., 1995 )
    張春興(2007)。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出版。
    張喬婷(2000)。馴服與抵抗:十位校園女菁英拉子的情緒壓抑。臺北市:唐山出版。
    張意(2010)。從「審美意識型態」視角看布爾迪厄的美學批判。當代文壇,5,7-11。
    張銘峰(2001)。彩虹國度之情慾研究─以中年男同志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瓏蒲(2008)。男性同志購買保養品之消費行為探討。未出版博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曹成竹(2010)。從慣習到審美習俗:一個布爾迪厄概念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10093,63-76。
    畢恆達、吳昱廷(2000)。男同志同居伴侶的住宅空間體驗:四個個案。應用心理研究,8,121-147
    莊慧秋(2003)。揚起彩虹旗—我的同志運動經驗1990-2001。臺北市:心靈工坊。
    許佑生(1999)。同志共和國。臺北市:開心陽光出版。
    許智淵(2004)。隱喻性地景之研究─論述高雄同盟路同志情慾場域的身體實踐。未出版博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出版。
    陳俊儒(2007)。酷兒空間的情慾操演:以男同志三溫暖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陳建涵(2002)。多元分化的同志運動─看見同志參政。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陳柏程(2008)。網際網路中的男同志情慾體現:同志交友網頁之使用與其認同型塑。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市。
    陳浩(譯)(1992)。同性戀。臺北市:遠流出版。(Jacques, C., 1982)
    陳策群、殷寶寧(2004)。泳池:水,情慾流動的地景─以台北市青年公園泳池為例論男同性戀的空間再現與認同〔摘要〕。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性別、媒體、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發表,臺北市。
    陳雅君(2002)。新國民健身運動─健身房健身。衛生報導季刊,112,36-38。
    陳微君(2001)。台灣兩性平等教育政策性別意涵之變遷─從同志平權運動談起。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陳嘉鴻(2006)。不只是健身─男同志參與健身者之身體意象初探。未出版博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陳德容(2003)。健身房中年輕女性身體概念的建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陳震齊(2006)。娘同志在異性戀霸權下的自處與在霸權式陽剛下的認同選擇。未出版博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陳薇帆(2006)。探討男同志次文化族群在不同認同階段的消費型態─以動機需求觀點。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雪梨臺灣貿易中心(2010)。澳洲風健身,運動商機旺。國際商情雙周刊,299,81-84。
    彭康家(2009)。David Hockney六零到七零年代出作品中的男同志情慾再現。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臺北市。
    曾佳婕(譯)(2008)。社會批判與文化。臺北市:韋伯出版。(Tim, D., 2003)
    黃煦芬(2002)。台灣地區同志族群消費傾向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長庚大學,桃園縣。
    黃麗珍(譯)(2009)。性別與性慾特質。臺北市:韋伯出版。(Beasley, C., 2005)
    楊孟麗、謝水南(譯)(2003)。教育方法:研究設計實務。臺北市:心理出版。(Jack, R. F., & Norman, E.W., 2001)
    楊裕富(2002)。建築設計後現代評論。臺北市:田園城市出版。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17-23。
    趙彥寧(2000)。台灣同志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一個關於文化生產的分析。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8,207-244。
    趙麗雲(2007)。台灣健身運動俱樂部的發展現況與趨勢。2010年11月10日,取自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址http://www.npf.org.tw/post/2/1820
    劉仲冬(1998)。女性醫療社會學。臺北市:女書文化。
    劉安真、程小蘋、劉淑慧(2002) 「我是雙性戀,但選擇做女同志!」─兩位;非異性戀女性的性認同形成歷程。中華輔導學報,12,153-183。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臺北市:心理出版。
    蔡孟哲(2006)。哥弟麻煩?台灣男同志情慾類型學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蔡篤堅(2000)。由文化變遷的觀點談男性研究。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2,10-22。
    黎士鳴(譯)(2001)。身體意象。臺北市:弘智出版社。(Sarah, G., 1998)
    賴正哲(2005)。去公司上─新公園男同志的情慾空間。臺北市:女書文化。
    薄榮濬(2005)。產品造型語意的探討與認知─以ALESS產品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謝佩娟(1998)。台北新公園同志運動─情慾主體的社會實踐。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鍾兆佳(2002)。運動場上的彩虹足跡:以女同志球聚與「雷斯盃」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羅毓嘉(2009)。當我們「變」MAN:Abercrombie & Fitch,陽剛特質與台北男同志〔電子版〕。文化研究月報,94,23-38。

    英文參考文獻
    Bourdieu, P. (2000). Pascalian meditations. Oxford: Polity Press.
    Bourdieu, P. (2001). Masculine domination.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onnell, R.W. (1986). Gender and power. Cambridge: Polity Press.
    Connell, R.W. (1995). Masculinitie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Dumais, S. A. (2002). Cultural capital, gender, and school success: The role habitu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5, 44-68.
    Fiske, J. (2004). Essays: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Thousand Oaks, CA: University Press of the Pacific.
    Lupton, D. (1994). Feminism and medicine, in her medicine as culture, London: Sage.
    Robin, L., & Scherr, R. (1984). Face value: The politics of beauty. Boston, MA:
    Routledge & Kegan Paul.
    Taylor, S. J., & Bogdan, R. (1998).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New York, NY: Syracuse University.
    Wacquant, L. (1995). Why men desire muscles. Body and Society, 1, 163-17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