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秀照
Tsai, Hsiu-Chao
論文名稱: 一個學校由衰轉盛之組織生命史研究
A Life History Analysis of the school from retrogression to flourish
指導教授: 王麗雲
Wang, Li-Yu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0
中文關鍵詞: 少子化教育選擇權組織生命史由衰轉盛
英文關鍵詞: Fewer Children, school choice, life story of an organization, from flourish to retrogress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0下載:3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主旨在探討一所學校在學生人數大減的情形下,學校如何由衰轉盛,轉危為安。學校的主體是學生,學校的盛衰不能只看學生的升學績效,學生品德上的呈現亦是重要指標,但這些都難以轉化為數字做為一所學校由衰轉盛的判別,故本研究以學校學生數的增減起伏來判斷學校盛衰,當學生數由少變多持續一段時間者表示學生處於由衰轉盛階段。
    本研究的研究發現有:
    一、瞭解個案學校從86年至93年間由盛轉衰之原因:
    (一)外部環境的因素:(1)少子化現象;(2)小班小校政策的推行,同學區成立新校的後續效應影響;(3)學區重新劃分,而劃分方式不利於個案學校;(4)鄰近學校積極的招生策略影響;(5)磁吸效應:多數人的想法─「新就是好」;(6) 外部公共關係不佳。
    (二)內部環境的因素:(1)學生來源的組成份子較複雜,學生較難管理;(2)學生人數過多,訓輔工作吃力;(3)學生活動空間不足,教學品質維持不易;(4)辦學的積極度不足;(5)學校辦學績效─升學率低落的影響;(6)鄰近社區人士負向觀感的擴散作用。
    二、分析個案學校93年至今由衰轉盛所擬定的學校經營實務策略,共分兩大主軸:
    (一)提高升學績效策略
    1.學校行政領導策略:(1)激起危機意識策略;(2)激勵成員士氣策略;(3)高倡導與高關懷行為策略;(4)提升行政效能策略;(5)高學業成就學生招生策略─成立英資班;(6)績效管理策略。
    2.教師專業發展策略:(1)英資班課程強化專業設計策略;(2)教師發揮教學視導功能策略;(3)成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策略;(4)辦理「以學校為中心」教師進修策略;(5)提升新進教師專業創新,經營學校本位一校一特色課程策略。
    3.校園環境規劃策略:(1)閒置空間再利用策略;(2)一般學科領域E化教室策略;(3)建構英語互動教學中心,強化全校英語能力策略。
    4.學校公共關係策略:(1)落實家長會體制改革,投注更多的教育關心策略;(2)行銷策略。
    (二)強化品德教育策略
    1.學校行政領導策略:(1)願景領導策略;(2)校長身體力行形塑校園組織文化─身教勝於言教策略;(3)落實生活教育策略;(4)善用全校學生人數變少的另類管理優勢策略;(5)學生總量管制的實施策略。
    2.教師專業發展策略:(1)針對「隱性課程」處置技巧,精進教師班級經營知能策略;(2)成立教師專業輔導知能學習社群策略。
    3.校園環境規劃策略:(1)境教─校園公園化策略;(2)建立友善校園與建築設備功能強化策略。
    4.學校公共關係策略:(1)解決危機衝突,建立學校公關推行機制策略;(2)行銷策略。
    三、歸納實徵研究結果,作為充實該校永續經營及其他學校經營之參考。

    A Life History Analysis of the school from retrogression to flourish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fact that a school faced the situation with student number decreasing sharply while transforming from retrogression to flourish.
    The major part of a school is all students.The flourish and retrogression of a school should put balanced emphasis on students’enrolment rate and on students’ ethic performance as well. However, the elements are difficult to be transformed into numbers as the standard to differentiate why a school transformed from retrogression to flourish. Therefore, the research differentiated the flourish or the retrogression of a school based on the amount of the students.When 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 from a small amount to a numerous amount lasted for a long time, this phenomenon presented that the students stayed on the stage from retrogression to flourish.
    The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I. Realize the reason why the case school became more flourishing from 1997 to 2004.
    1. The factors from external environment: a) the phenomenon of Fewer Children; b) the imploment of the policy with small schools and small classes as well as the following effect on setting up new schools in the same district; c) the school district was arranged again bringing about the disadvantages to the case school; d) the effect on actively strategic recruitment from the other schools in the neighborhood; e) Magnet Effect: most people think “New thing is always the best.”; f) externally bad public relation.
    2. The factors from internal environment: a)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tudent source is more complicated leading to the difficulty of management; b) The amount of the students is over, bringing about the overload of school discipline and guidance; c) The lack of activity space for students resulting in the difficult mainenance of teaching quality; d) The lack of active attitude toward running a school; e) The enrollment rate of the school: the effect on the low enrolment rate; f) The diffusion effect of negative perspectives from people in the neighbornood.
    II. Analize the the operational strategies of the school management used by the case school from 2004 to 2015. Two major directions are as follows:
    ⅰ The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Enrollment Rate of the School.
    1. The leadership trategy used by 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1) The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crisis consciousness; (2) The strategy to encourage their members; (3) The strategy to concern about their students intensely; (4) The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administration; (5) The strategy to attract high-proficiency students to enroll their school – setting up the Talented Class; (6) The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enrollment rate of the school.
    2. The Strategy of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1) The strategy to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 for the Talented Class; (2) The strategy for the teachers to use the instructional inspection; (3) The strategy to establish the professionally learning groups for the teachers; (4) The strategy to host the school-centered education for the teachers; (5) The strategy to encourage new teachers to be more creative and professional to manage the specific curriculua for this school; (6) The strategy to deepen the professional conversation of school groups and to encourage the teachers to jo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teachers.
    3. The strategy for the environmental arrangement of the campus; (1) The strategy to reuse the spare rooms; (2) The strategy to use E-classrooms for the general subjects; (3) The strategy to set up the English center to improve all students’ English proficiency.
    4. The strategy for the school of the public relationship: (1) To reform the parents’ organization and to put more emphasis on more latest educational policy; (2) The strategy of marketing.
    ⅱ The Strategy to Emphasize the Moral Education
    1. The strategy of the administrational leadership from the school: (1) The strategy providing a bright perspective; (2) The strategy to form the organized culture of the school by the principal-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3) The strategy to implement the life education; (4) The strategy to manage the specific advantage of the decreasing number of the students; (5) The implemental stategy to control the amount of the students.
    2. The strategy to improv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1) The dealing techniques toward the “hidden curriculum” and to improve the teachers’ acknowledge of the class management; (2) The strategy to set up the professionally counselling ability for the teachers.
    3. The strategy for the environmental arrangement of the campus: (1) Environmental eduction-the strategy to plant a lot of trees in the campus; (2) The strategy to establish friendly atmosphere and to strengthen the facilities and buildings in the school.
    4. The strategy of school public relationship: (1) To solve the conflict and crisis,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is school established the organization of school; (2) The strategy of marketing.

    III. Therefore, the research inducted the result of positive research as the referenc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school and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other school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2 第三節 名詞釋義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影響學校學生人數下降之因素分析 7 第二節 學校經營由衰轉盛之策略分析 23 第三節 企業組織重振個案之借鏡 4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5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6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6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71 第六節 研究倫理 77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81 第一節 影響個案學校學生人數下降之因素分析 81 第二節 影響個案學校經營由衰轉盛之策略分析 9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1 第一節 結論 141 第二節 建議 144 參考文獻 148 中文部分 148 英文部分 152 附錄 154 附錄一 研究同意函 154 附錄二 校長與學校行政人員訪談大綱 155 附錄三 學校教師訪談大綱 156 附錄四 家長會長訪談大綱 157 附錄五 越區就讀家長訪談大綱 158 附錄六 鄰近補習班訪談大綱 159 附錄七 受訪者基本資料表 160

    中文部分
    中華創意發展協會(2013)。InnoSchool2008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獎創新內涵。取自http://www.tcfsh.tc.edu.tw/mediafile/419/news/834/2014-3/2014-3-21-11-55-12-nf1.pdf。
    內政部戶政司(2014)。全國(台閩地區)總人口數與出生數之成長率及粗出生率。2014/5/17,取自http://www.ris.gov.tw/zh_TW/346。
    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2014)。歷年全國人口統計資料。取自http://www.ris.gov.tw/zh_TW/34。
    王明珂(民89)。典範歷史與邊緣歷史:文獻、口述及其他。國史館館刊,29,11-20。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65-305)。高雄:麗文文化。
    臺北市教育局(2004)。精緻教育─臺北市優質學校經營手冊。臺北市優質學校資源網。取自http://cweb.saihs.edu.tw/mediafile/15650055/news/19/2013-12/2013-12-26-23-19-21-nf1.pdf。
    江文雄(2001)。學校行政新論。臺北:師大書苑。
    朱彩玲(2014)。少子化現象下學校創新經營策略之研究─以縣市合併後台中市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嘉義縣。
    吳育偉(2002)。家長教育選擇權之研究─以花蓮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吳宗立(2004)。學校經營的行銷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61,62-69。
    吳明清(2002)。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理論與政策,16,99-114。
    吳易凌(2001)。從新校園運動探討教學空間規劃與環境教學之研究─以台中縣土牛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吳清山(2004)。學校行銷管理的理念與策略。北縣教育,47
    吳清山、林天佑(2005)。人口少子化。教育研究月刊,135。
    吳清山、林天佑、張德瑞、湯志民、丁一顧、周崇儒、蔡菁芝(2003)。教育行政學。臺北:心理出版社。
    吳侑融(2008)。價值創新管理─以APPLE蘋果公司為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臺北市。
    李小芬(2001)。學校行銷。社教雙月刋,101,55-56。
    李田樹、李芳齡(2003)譯。成功不墜─最適者再生。臺北:天下雜誌。
    李庭皓(2012)。 蘋果推出iPad對筆記型電腦產業衝擊之研究以華碩和宏碁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桃園市。
    沈珊珊(2003)。家長教育選擇權的發展與爭議。北縣教育,45,41-44。
    周宜庭(2010)。國民小學學區劃分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臺中市。
    周啟葶(2006)。以「學習社群」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之分析。中等教育,57,94-113。
    林天祐(2004)。學校經營品質管理策略。教師天地,128,23-29。
    林水順、莊英慎(2000)。技職學院行銷作為與特性認知分析。以國立勤益技術學院為例。中華管理學報,1,33-54。
    林永福(2002)。公立醫院以行銷管理突破經營瓶頸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商學研究所,臺北市。
    林志成(2001)。學校公關之迷思困境暨其推動策略。學校行政,11,4-13。
    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臺北:巨流。
    林孟皇(1999)。家長之公立學校選擇權(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臺北市。
    林政宏(2004)。學校組織變革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可行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61,70-76。
    林蘭櫻(2004)。家長教育選擇權之探究。研習資訊,21,61-68。
    邱玉玲(2009)。屏東縣小型學校經營策略之研究~以榮榮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縣。
    秦夢群(2011)。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臺北:五南。
    張明輝(1999)。學校教育與行政革新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張明輝(2005)。優質學校教育指標─行政管理、領導與學校文化。教師天地,134,9-20。臺北:臺北教師研習中心。
    張茂源(2004)。談e世代學校組織的運作策略。研習資訊,21,110-116。
    張素貞(2004)。課程變革與教師專業成長。研習資訊,21,63-72。
    張淑惠(1997)。國小學區之地理研究─臺北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臺北市。
    張景添(2007)。學校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以臺南市一所學生數從下降到回升的學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研究所,臺南市。
    張德銳(2000)。美國學校選擇權政策的實施經驗與啟示。楊思偉主編:家長學校選擇權(39-57)。臺北:商鼎文化。
    郭木山(2005)。學校本位教師專業發展之意涵與實踐。教育資料與研究,62,108-117。
    陳向明(2011)。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澤民(2008)。少子化現象對臺北市國民中學校務經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彭曉瑩(2000)。師範院校教育行銷現況困境及發展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南市。
    曾春榮(2004)。一個教育壓力團體的組織生命史研究──以人本教育基金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曾雅慧(2011)。少子化與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74,213-228。
    湯志民(2000)。學校空間革新的思維─「人─境」互動。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21世紀的學校建築與設施(頁15-62)。臺北: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2003)。優質學校環境規劃與問題探析。臺北市立師範學校初等教育學刋,14,49-82。
    湯堯(2000)。學校經營管理策略:大學經費分配募款與行銷。臺北:五南。
    馮惠君(2011)。學校經營策略個案研究─以花蓮縣一所私立高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花蓮縣。
    黃玉麟(2010)。國民中小學家長教育選擇權與學校社區關係經營型態之調查研究─以屏東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縣。
    黃政傑(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臺北:漢文。
    黃富順(2005)。人口結構改變對成人及高齡教育的影響與因應。成人及終身教育,10,8-18。臺北: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心理出版社。
    黃義良(2002)。淺析學校行銷策略適用於中小學的具體作法。教育資料與研究,45,112-119。
    楊世璋(2007)。教師專業發展之探討。師說,199,22-25。
    經建會(2012)。中華民國2012年至2060年人口推計簡報。2012年8月5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0455。
    葉于釧(1971)。臺北市國民中學學區劃分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教育所,臺北市。
    廖春文(2004)。學校組織變革發展整合模式之探討。教育政策論壇,7(2),131-166。
    歐用生、郭明朗、楊文貴、陳碧祥、孫志麟(2000)。臺北縣偏遠地區小型學校發展定位之研究。臺北:臺北縣政府。
    蔡東利(2004)。國民小學落實學校公共關係可行策略。研習資訊,21(2),73-81。
    蔡姿娟(2003)。學校選擇權在教育市場化下對義務教育的衝擊。教育資料與研究,52,55-61。
    蔡圍盛(2006)。從家長教育選擇權探討私立國中之競爭力─以桃園縣振聲中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開南管理學院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桃園市。
    蔡進雄(2004)。學校行政領導與教師專業發展。研習資訊,21,55-59。
    鄭淵全(1996) 。形象管理。載於蔡培村主編:學校經營與管理。高雄市:麗文。
    鄭毓霖(2004)。少子化在教育上的因應之道─「日本經驗」。臺灣教育,630,14-20。
    鄭勵君(1998)。學校形象之行銷管理策略淺析。高市文教,63,55-59。
    鄭麗慧(2008)。有效的教學,來自有效的教師。師說,205,30-33。
    蕭進賢(2003)。英美學校選擇權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南投縣。
    謝水乾(2003)。臺南縣市國民校小學教育人員對學校行銷策略認知及其運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校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南市。
    謝寶梅(2001)。專業發展與行動研究:新手老師的運用之道。載於黃政傑、張芬芬主編,學為良師:在教育實習中成長,327-355。臺北:師大書苑。
    鍾雯琦(2011)。屏東縣國民小學小校裁併校危機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屏東縣。
    簡茂發(2003)。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之研究。臺北,李連教育基金會。
    羅清水(2000)。教學視導在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研習資訊雙月刋,17(2),1-9。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英文部分
    Harris, A. & Young, J. (2000). Comparing School Improvement Programmes in England and Canada, School Leadership & Management, 20(1), 31-42.
    Kolter, P. (1991).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ion and control(7thed). New York: Prentice- Hall.
    Odden, E. & Wohlstetter, P.(1995). Making School-based Management work,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2(5), 32-36.
    Piercy, N. F., & Morgan, N. A. (1991). Internal marketing: The missing half of marketing program. Long Range Planning, 24(2), 82-93.
    Porter, M. 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