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妍均 Lin Yen-Chun |
---|---|
論文名稱: |
國中生知覺家庭關係、親師關係、同儕關係與班級生活幸福感之關係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mily Relationship, Parent-Teacher Relationship, Peer Relationship, and Subjective Class Well-Being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指導教授: |
張文哲
Chang, Wen-Jer 陳柏熹 Chen, Po-His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7 |
中文關鍵詞: | 家庭關係 、親師關係 、同儕關係 、班級生活幸福感 |
英文關鍵詞: | family relationship, parent-teacher relationship, peer relationship, subjective class well-being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614 下載:2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知覺家庭關係、親師關係、同儕關係與班級生活幸福感的相關情形。研究過程採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共抽取臺北市、新北市6所公立國中七年級至九年級之男女學生,有效樣本共493人。
研究工具包括「基本資料表」、「家庭關係量表」、「親師關係量表」、「同儕關係量表」、「班級生活幸福感量表」,以SPSS 22.0套裝軟體進行信度分析與因素分析、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法、皮爾森積差相關與迴歸分析進行資料處理。研究結果如下:
一、不同性別之國中生所知覺的同儕關係有顯著差異,女生優於男生。
二、不同年級之國中生所知覺的家庭關係、親師關係、同儕關係與班級生活幸福感皆無差異。
三、不同手足數之國中生所知覺的父母關係有顯著差異,有手足優於無手足。
四、不同成績表現之國中生所知覺的家庭關係、親師關係與同儕關係有差異。
五、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國中生所知覺的父母關係、親子關係、親師關係、同儕關係與班級生活幸福感有差異。
六、國中生的家庭關係、親師關係、同儕關係與班級生活幸福感呈現顯著正相關。
七、國中生所知覺的家庭關係、親師關係、同儕關係能有效預測班級生活幸福感,其中以「同儕關係」對班級生活幸福感之預測力最高。
最後,研究者依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學校輔導工作、親職教育與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mily relationship, parent-teacher relationship, peer relationship, and subjective class well-being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articipants were 493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244 males and 249 females) from six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and New Taipei.
The instruments applied were Basic Data Scale, Family Relationship Scale, Parent-teacher Scale, Peer Relationship Scale, and Subjective Class Well-Being Scale. The obtain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ANOVA, Scheffe’s method, Pearson’s correlation,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in perception of peer relationship. The female’s perception of peer relationship was more positive than that of males.
2.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siblings in perception of parent relationship. The perceived parent relationship of the students with siblings was more positive than that of the students without siblings.
3.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achievements in their perception of family relationship, parent-teacher relationship, and peer relationship.
4.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students of different socioeconomic status in perception of parent relationship,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parent-teacher relationship, peer relationship, and subjective class well-being.
5.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erceived family relationship, parent-teacher relationship, peer relationship, and subjective class well-being.
6. The subjective class well-being is predictable from the perceived family relationship, parent-teacher relationship, and peer relationship, with the peer relationship being the most powerful predictor.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 for junior high school guidance work, parental education,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es were also discussed.
中文部分
三毛(1977):哭泣的駱駝。臺北市:皇冠。
方紫薇(2003):青少年所知覺之父母衝突及其因應。教育心理學報,35(1),79-98。
王昶閔(2011年5月15日):衛生署最新調查/觀念改變 生男生女一樣好。自由時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492534。
王黛玉(2004):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同儕關係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玲惠(2001):低社經地位家長的親職教育。師友月刊,448,71-73。
石培欣(2000):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古博文、陳俐蓉(2012):追求成功老化:身體活動與幸福感之研究。中華體育季刊,26(1),65-70。
古婷菊(2005):國中教師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田麗麗(2008):中學生學校幸福感特點。中國特殊教育,8,92-96。
何書綾(2011):國中生家庭價值觀與家人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淑禎(2004):從渾沌理論的觀點看親師溝通。國教輔導雙月刊,43(4),48-51。
余民寧、謝進昌、林士郁、陳柏霖、曾筱婕(2011):教師主觀幸福感模式建構與驗證之研究。測驗學刊,58(1),55-85。
吳明隆、張毓仁(2011):SPSS(PASW)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圖書。
吳明蒼、柳立偉、蔡正育(2011):大學生生活幸福感之研究。運動健康休閒學報,2,152-165。
吳明蒼、陳文英、蔡正育(2009):知覺幸福感量表編製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8(2),62-74。
吳武典、林繼盛(1982):家庭與學校聯繫程度與兒童學業成就和生活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5,127-138。
吳治勳、吳英璋、許文耀、蕭仁釗(2008):「臺灣兒童及青少年關係量表(TRICA)」之編製和心理計量特性研究。測驗學刊,55(3),535-557。
吳就君(1999):婚姻與家庭。臺北市:華騰文化。
吳裕益(1980):國中高、低成就學生家庭背景及心理特質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及教育研究所教育學刊,2,191-198。
吳慧珍(2009):國民小學親師合作關係與學生社交技巧、學習態度關係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麗娟(2013):一個家校合作互動的金鑰匙—如何有效、輕鬆的進行親師溝通(上)。諮商與輔導,326,48-58。
李靜怡(2004):國中生的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與其快樂來源、快樂程度之相關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邢占軍(2005):對主觀幸福感測量的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24,301-323。
阮莉雯(2009):原生家庭——難以割捨的成長印跡。青春期健康,9,24-25。
屈寧英(2004):高中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行為模式與幸福感相關性之研究—以臺北市立某女子高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文聰(2003):國中學生之家庭功能、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沈明瑩、陳登義、楊蓓譯(1998):薩提爾的家族治療模式。臺北:張老師文化。
林志聖、陳蓎諼(2010):基隆市國小教師幸福感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主辦「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學術論文研討會」宣讀之論文(臺北)。
林秀治(2010):國中學生同儕關係與道德判斷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彥伶(2006):不同人口變項大學生之靈性安適、社會興趣及幸福感的差異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郁君(1998):學業與自我概念之關係:以日本與臺灣為例。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倩瑜(2007):國小學童師生關係與學習態度、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惠雅、周玉慧(2009):婚姻教養互動類型及親職參與:人夫、人妻與人父、人母。教育心理學報,41,167-183。
林湘蓁、張美雲(2013):臺中市公私立幼兒園教師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幼兒教保研究期刊,10,91-110。
林麗玲(2005):青少年家人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寶齡(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親子關係與幸福感之研究。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淑珠(2011):國小高年級學生偶像崇拜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進修暨研究學院教學視導碩士學位學程班碩士論文。
邱惠娟、童心怡(2010):教師幸福感內涵之探究。學校行政雙月刊,67,168-180。
金慶怡(2008):金門縣公立幼稚園親師互動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辰宜(2006):國小教師幸福感與教學效能之關係研究---以桃園縣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晟惠(2010):家庭結構、家人關係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以中年世代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淑貴(1991):家庭社會學:臺灣地區的家庭與婚姻。臺北市 : 黎明文化。
夏曉葳(2011):國中生人格特質及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某國中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麗鳳(2011):澎湖縣新移民子女與非新移民子女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徐珮旂(2009):國中生父母教養態度、友誼品質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嫚淳(2006):國中生生活壓力、自尊與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復原力的觀點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康力文(2007):高中生學習幸福感、學校生活適應與學習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勻翔(2001):亞里斯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之幸福觀─由「幸福」與諸概念的關係談起。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明智(2011):國小學生學校幸福感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新北市青青國小高年級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芳全、夏麗鳳(2011):新移民子女的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20,73-101。
張茂源、吳金香(2009):您幸福嗎?—淺談幸福感。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雙月刊,29(3),87-90。
張菁文(2006):高雄縣某國中學生休閒滿意度、情緒調整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雅惠(2012):青少年家庭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德銳、吳明芳(2000):營造親師生三贏局面的班級經營策略。課程與教學季刊,3(2),33-46。
張瑩瑩、曾玉、張晶(2010):同伴關係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綜述。山西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3(1),28-31。
張濤(2006):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合作。涪陵師範學院學報,22(2),146-150。
梁忠軒(2001):國中生之幸福感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琬晴(2009):親子衝突、家庭支持與青少年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章英華(2001):家庭與青少年行爲之間:尋找中介機制。應用心理學研究,12,1-4。
莊恬琪(2012):彰化縣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親子關係與幸福感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芳菊(2011):家長如何成為親師好夥伴?──和老師溝通的三個訣竅。親子天下雜誌,29,154-185。
許婷婷、林惠雅(2011):青少年知覺母親教養行為、母親依附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應用心理研究,52,149-179 。
許錦雲(2007):幼兒園良好親師關係之探究。幼兒教保研究期刊,創刊號,13-29。
許靜芳(2006):該來的不來?社經地位與父母效能感對國小兒童家長參與的影響。家庭教育雙月刊,2,6-23。
郭生玉(1973):國中低成就學生心理特質之分析研究。教育研究所集刊,15,451-534。
郭芳庭(2010):國中學生生活適應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少華、周宗奎(2007):同伴關係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6(4),76-79。
陳秀華(2005):家庭結構與學生知覺之家庭關係對國中生偏差行為的影響研究—以基隆地區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惠雯、林世華、吳麗娟(2001):婚姻衝突、家庭界限與青少年子女適應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2(2),143-166。
陳怡君(2003):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春秀(2001):國小中高年級學童親子溝通、家庭氣氛與親子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芬(2009):親子關係對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幸福感之影響。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清美(2006):高中職學生家庭氣氛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密桃(1990):兒童和青少年後設認知的發展及其教學效果之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及教育研究所教育學刊,9,107-148。
陳敬文(2012):高職餐旅群學生親子關係、自我效能與成就動機之研究。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餐旅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嘉芬(2003):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與親師溝通相關之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慧玉(2010):高雄市國中學生正向心理、同儕關係及生命意義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好(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氣氛、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8(1),115-137。
麻國慶(2000):漢族的家觀念與實際。應用心理學研究,5,16-24。
曾文志(2007):大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常識概念與主觀幸福感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8(4),417-441。
曾文星(2004):家庭關係。香港:中文大學。
游雅惠(2006):國民小學教師知覺親師合作現況、困境及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永和(2013):低成就學生的特質與輔導。新北市教育,9,19-23。
黃宗堅、謝雨生、周玉慧(2004):家人關係的測量與分類:以青少年原生家庭成員互動為例。中華心理學刊,46(4),307-328。
黃長發(2007):大學生休閒利益感受與幸福感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5,178-194。
黃俊傑、王淑女(2001):家庭、自我概念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應用心理學研究,11,45-65。
黃淑華(2005):國民小學低年級教師親師關係與溝通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資惠(2001):國小兒童幸福感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五南。
黃韞臻、林淑惠(2011):父母婚姻關係、教養方式、個體休閒滿意度與大學生幸福感之相關探討—以臺中市六所大專院校為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26(1),99-122。
楊依雯(2010):高中生之生涯發展準備度、學校幸福感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樞(1980):生活素質的心理學觀。中華心理學刊,22(2),11-24。
楊朝旭(2004):高中生知覺家庭氣氛、課業壓力、同儕關係與其憂鬱傾向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秀枝(2011)私立幼兒園教師職場幸福感與工作滿意度之關係研究。幼兒教保研究期刊,6,87-115。
蔡培村(2000):人際關係。高雄:復文。
蔡淑鈴、吳麗娟(2003):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共依附特質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5(1),59-78。
蔡順良(1985):家庭社經地位、父母管教態度與學校環境對國中學生自我肯定及生活適應之影響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8,239-264。
鄧清如、陳昭儀(2010):國中生社團參與態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北縣一所國中為例。教育心理學報,41(4),703-732。
鄧雅萍(2011):幼稚園高參與家長親師互動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幼兒與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淑君(2001):夫妻婚姻滿意度與其子女三角關係運作情形之分析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淑君、郭麗安(2008):夫妻婚姻滿意度與其獨生子女三角關係運作之分析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0(2),199-220。
鄭語謙(2012年5月2日):講義2012﹙第12屆﹚小朋友幸福大調查。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13794&page=1。
賴秀英(2000):國民小學親師生互動之個案研究---以一個小班教學班級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玉玲(2010):國中生班級氣氛、學習滿意度、導師領導行為與班級生活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淑梅(2005):國中生的性別、同儕關係、人際壓力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明華(2002):國小學童之父親參與、幸福感及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國榮、錢銘貴、黃蘭茜(2012):高齡學習者休閒態度與幸福感關係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7(3),1-17。
鍾美英(2001):國小學生家長參與班級親師合作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茂發(1978):父母教養態度與小學兒童生活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1,3-86。
羅品欣、陳李網(2005):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6(3),221-240。
譚千保、陳宇(2007):班級環境對初中生學校適應的影響。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15(1)。51-52。
蘇建文(1978):親子間態度一致性與青少年生活適應。教育心理學報,11,25-36。
蘇建文(1979):兒童及青少年基本情緒之發展。教育心理學報,12,99-114。
林正福譯、黃囇莉校閱(2001):人際關係。臺北市:弘智文化。Dwyer, D. (2001).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施建彬、陸洛譯(1997):幸福心理學。臺北市:巨流。Argyle, M. (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張滿玲譯(1999):社會心理學,臺北市 : 雙葉書廊。Taylor, S. E., Peplau, L. A., & Sears, D. O. (1988). Social Psychology.
曾端真、曾玲珉譯(2000):人際關係與溝通。臺北市:揚智文化。Verderber, R. F. & Verderber, K. S. (1995). Inter-Act—Us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陽琪、陽琬譯(1995):婚姻與家庭。臺北市:桂冠。Goodman, N. (1995).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英文部分
Adams, K. S., & Christenson, S. L. (2000). Trust and the family–school relationship examination of parent–teacher differences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grades.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38, 477-497. doi:10.1016/S0022-4405(00)00048-0
Argyle, M. (2002).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New York, NY: Routledge.
Branje, S. J. T., van Lieshout, C. F. M., van Aken, M. A. G., & Haselager, G. J. T. (2004). Perceived support in sibling relationships and adolescent adjustment.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5, 1385-1396. doi:10.1111/j.1469-7610.2004.00845.x
Buchanan, R. L., & Bowen, G. L. (2008). In the context of adult support: The influence of peer support on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middle-school students. Child and Adolescent Social Work Journal, 25, 397-407.
doi:10.1007/s10560-008-0143-z
De Goede, I. H. A., Branje, S. J. T., & Meeus, W. H. J. (2009). Developmental changes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s’ perceptions of friendship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32, 1105-1123. doi:10.1016/j.adolescence.2009.03.002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 542-575.
Franks, P., Campbell, T. L., & Shields, C. G. (1992).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health: The relative roles of family functioning and social support.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34, 779-788. doi:10.1016/0277-9536(92)90365-W
Gryth, J. H., & Fincham, F. D. (1990). Marital conflict and children’s adjustment: A cognitive-contextual framework.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 267-290.
doi:10.1037/0033-2909.108.2.267
Hoglund, W. L., & Leadbeater, B. J. (2004). The effects of family, school, and classroom ecologies on changes in children's social competence and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in first grad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0, 533-544.
doi:10.1037/0012-1649.40.4.533
Knies, G. (2012).Life satisfaction and material well-being of children in the UK. ISER working paper series, Institute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Research, University of Essex.
Kratochwill, T. R., McDonald, L., Levin, J. R., Scalia, P. A., & Coover, G. (2009). Families and schools together: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multi-family support groups for children at risk.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47, 245-265.
doi:10.1016/j.jsp.2009.03.001
Lareau, A. (1987). Social class differences in family-school relationships: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capit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0, 73-85.
Larson, R. W., & Almeida, D. M. (1999). Emotional transmission in the daily lives of families: A new paradigm for studying family proces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1, 5-20.
Martin, M. J., Bascoe, S. M., & Davies, P. T. (2011). Family relationships. Encyclopedia of Adolescence, 2, 84-94. doi:10.1016/B978-0-12-373915-5.00053-X
Mead, G. H. (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man, J. (1996). The more the merrier? Effects of family size and sibling spacing on sibling relationships. Child: care, health and development, 22, 285-302. doi:10.1111/j.1365-2214.1996.tb00431.x
Ostberg, V. (2003). Children in classrooms: peer status, status distribution and mental well-being.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56, 17-29.
doi:10.1016/S0277-9536(02)00006-0
Repetti, R. L., Tylor, S. E., & Seeman, T. E. (2002). Risky families: Family social environments and the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of offspr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8, 330-366. doi:10.1037/0033-2909.128.2.330
Rich, L. L. (2008). The effects of parent and teacher collaboration on the social adjustment of first-grade students. ProQuest, UMI Dissertation Publishing.
Roseth, C. J.,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2008). Promoting early adolescents’ achievement and peer relationships: The effects of 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goal structur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4, 223-246.
doi:10.1037/0033-2909.134.2.223
Ryan, R. M., & Deci, E. L. (2000). The Darker and Brighter of human existenc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as unifying concept. Psychological Inquiry, 11, 319-338. doi:10.1207/S15327965PLI1104_03
Sabatelli, R. M., & Anderson, S. A. (1991). Family system dynamics, peer relationships, and adolescents’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Family Relations, 40, 363-380.
Savas, A. C. (2012). The contribution of school-family cooperation on effec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ducational Sciences: Theory & Practice, 12, 3099-3100.
Vandewater, E. A., & Lansford, J. E. (1998). Influences of family structure and parental conflict on children's well-being. Family Relations, 47, 32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