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姜瑞玉
論文名稱: 朴樹林聚落區永續發展之地理研究-以新豐鄉鳳坑村樹林子聚落為例
指導教授: 鄭勝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4
中文關鍵詞: 老朴樹聚落發展鄉土襲產永續發展社區總體營造
英文關鍵詞: old hackberry trees (Celtis spp.), settlement development, vernacular regional heritag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26下載:4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新竹縣新豐鄉鳳坑村的樹林子(即鳳坑村第二、三鄰),有144 棵樹齡在
    30 歲至200 歲的老朴樹,圍繞在房舍與道路四周,因為資源珍貴且景觀特殊,
    已為地方政府列入「鳳坑村朴樹調查保護計畫」中。本研究透過實地考察,掌
    握朴樹的生態及其分布特性,推論出樹林子的朴樹會不斷輪替更新,而房舍的
    興建似乎會阻礙朴樹的更新。經由問卷訪談、文獻蒐集及分析,追溯朴樹林栽
    植之緣起,推測樹林子地區在墾殖前可能是疏林草原,於乾隆二年因姜朝鳳家
    族的拓墾,基於防風定砂的需求,而栽植原本散生於當地的朴樹,經過數十年
    的生長,呈現出朴樹成林的景觀,樹林子地名於焉形成。朴樹林的景觀隨著樹
    林子的聚落發展而變換著,無論如何轉變,朴樹林依然守護著樹林子的姜氏後
    人,儼然成為樹林子的地方特色,進而轉化為鄉土襲產。透過上述研究成果,
    提出朴樹林聚落景觀區永續發展的策略,宜與「紅毛港紅樹林遊憩區」共同規
    劃;並經由社區總體營造的模式,達成政府、居民及遊客三贏之目的。

    There are 144 old hackberry trees (Celtis spp.), from 30 to 200 years of age,
    by the roads and houses in Feng-Keng(village) , Hsin-Feng(rural township) ,
    Hsin-Chu(Prefecture) .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already noticed it’s speciality, and
    thus provided a plan to protect these trees. In this study, I investigated the ec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of these trees. Results show that hackberry trees
    contineously grow and die, and building activities may hinder some of them to
    renew.
    By analyzing questionnaires and documents, I conclude that this area might be
    grassland before cultivation by the Chiang family in 1737. The Chiang family grew
    more hackberry trees that had already been there in order to protect their houses and
    the crops. After decades, the trees grew to hackberry forest, and this area was thus
    named after it. The scence of hackberry forest has changed with settlement
    development. Hackberry forest is still closely linking with the Chiang family, no
    matter how it changes. The forest has become the vernacular regional heritage of
    the settlement. By these studies, I recommend a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ackberry forest and the settlement that combine with “Mangrove
    Recreation Region “ locating at the north of the hackberry forest, and makes the
    local government, local residents, and the tourist to share the benefits of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理論基礎與文獻回顧…………………………………………… 3 第三節研究流程及研究方法…………………………………………… 17 第四節研究地區………………………………………………………… 19 第二章朴樹生態及朴樹林分布特性……………………………………… 21 第一節朴樹的生態特性………………………………………………… 21 第二節新竹縣沿海地區的朴樹分布…………………………………… 24 第三節樹林子聚落的朴樹林與分布特性……………………………… 26 小結……………………………………………………………… 32 第三章樹林子聚落的地方景觀形塑過程………………………………… 33 第一節光復至今樹林子聚落分布與景觀特性………………………… 33 第二節日治時代樹林子聚落發展與景觀特性………………………… 39 第三節清領時期發展的家屋配置與景觀特性………………………… 42 小結……………………………………………………………… 48 第四章樹林子社群對地方的認同………………………………...………. 49 第一節社群對宗親血緣與樹林子的認同……………………………... 49 第二節朴樹林內日常生活之共同記憶………………………………... 55 第三節樹林子社群的社區意識………………………………………... 58 小結……………………………………………………………... 60 第五章朴樹林景觀區的保育及永續發展………………………………... 61 第一節鄉土襲產的認定過程…………………………………………... 61 第二節朴樹林景觀區規劃與設計……………………………………... 65 第三節樹林子社區永續經營之策略…………………………………... 76 小結……………………………………………………………... 79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80 參考文獻……………………………………………………………………... 82 附錄一………………………………………………………………………... 86

    王子定(1954),台灣之保安林,台灣之林業問題,台灣研究叢刊第28 種,
    台銀經濟研究室,pp.70-71。
    王鑫(1995),景觀保護的重要性—價值與功能,地景保育通訊,2:1-4。
    王鑫(1998),地景保育的策略與發展構想,地景保育通訊,9:2-4。
    王鑫、黃服賜(1999),發現台灣內在美—從襲產保育觀點省思城鄉景觀
    改造運動,空間雜誌122 期:79。
    王麗娟、謝文豐(2000),生態保育,揚智文化,pp.2-5。
    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p.12。
    任家弘(1997),世界襲產與地景保育,地景保育通訊,7:8-10。
    池永歆(200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西勳(1993),台灣珍貴老樹與行道樹之普查資料,台灣文獻,Vol.44,
    NO.1:171-210。
    李明賢(1991),咸菜甕—一個沿山鄉街的空間演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
    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致中(2002),地方與認同—宜蘭地區地方特質與認同政治間的關係,台
    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瑞欽(1995),社區意識凝聚之道,社會福利月刊,Vol.118:8-17。
    林振春(1994),如何凝聚社區意識、整建設區社會,理論與政策,秋季號:
    117-129。
    林明燦(1996),新竹地區的經濟開發與生態環境的變遷,台灣大學歷史所
    碩士論文。
    林孟龍(1998),義大利的地球襲產保育,地景保育通訊,9:16-18。
    林俊全(1999),地景保育工作的前瞻,地景保育通訊,10:2-3。
    林福瑩(2001),台灣蓮業生產空間與經營特性變遷研究-延續水田生態永
    續經營之途徑,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育臻(1988),新竹縣大隘三鄉聚落與生活方式的變遷,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長錕(2001),在地文化與歷史建築與空間,2001 文建會第一屆文化資產
    博覽會—經驗交流暨實務座談會,行政院文建會。
    周宗賢(1983),台灣的血緣組織,淡江學報,No.20:237-249。
    金平亮三(1917),台灣樹木誌。
    施建邦(1998),鹽埕老壁攤的地方感及社會意涵之研究,中原大學室內設
    計學系碩士論文。
    施添福(1980),地理學中的人地傳統及其主要的研究主題,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地理學研究報告,6:203-242。
    施添福(1989),竹塹、竹塹埔和鹿場半被流民開,台灣風物,第39 卷3 期:
    73-82。
    施添福(1989 ),清代竹塹地區的墾區莊:萃豐裝的設立和演變,台灣風物,第39 卷第4 期:33-69。
    洪英聖(2002),乾隆台灣輿圖,聯經出版社。
    洪英聖(2002),康熙台灣輿圖,聯經出版社。
    范玉梅(1999),關於觀音「大潭」:一個聚落的生活空間史的研究,中原大
    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郁永河,<裨海紀遊>,文叢44,p.30。
    姜阿妙兄弟同立分家鬮書,乾隆四十年,新竹北埔姜家史料。
    姜氏族譜。
    洋基工程顧問有限公司(1999),新豐鄉海岸地區環境景觀改善規劃設計報
    告,新豐鄉公所。
    島田彌市(1924),メヒルギ探索ニ紅毛港ヘ,台灣博物學會會報14(72)
    25-29。
    島田彌市(1934),新竹海岸仙腳石原生林的植物(IV),台灣博物學會會報
    24(125):97-99。
    高明瑞(1994),自然資源保育與管理,淑馨出版社,pp.5-15。
    時報文教基金會(1997),社區總體營造的一歨一腳印,行政院文建會。
    張素瑤(1998),新竹縣湖口鄉的聚落型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張佩瑜(2000),傳統婦女之生命週期與生活空間建構—以澎湖地區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莉芳(1998),竹北與竹東地域發展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
    所碩士論文。
    陳正祥(1993),《台灣地誌(下)》,南天書局,pp.1106、1110-1111。
    陳國川(1996),《新竹市志:土地志,氣候篇》,新竹:新竹市政府。
    陳夢林,<諸羅縣志>,台灣研究叢刊第五五種,p.143。
    陳育貞(1999),縣定古蹟大埔永安石板橋保存經驗—一個指向地景維護目
    標的保存案例,宜蘭文獻雜誌,40:pp.58-77。
    陳其南(1995),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研討會暨社區
    總體營造中日交流展論文集,台灣省政府建設廳手工業
    研究所,pp.4-9。
    陳其南(1999),社區營造工作與地方文化中心,88 年全國鄉鎮展演設施暨
    社區總體營造博覽會。
    陳其南(1999),台灣地理空間想像的變貌與後現代人文地理學—一個初步
    的探討(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30:
    175-203。
    黃旺成、郭輝、林水樹、黃奇烈(1983),《臺灣省新竹縣志》,新竹新竹縣
    文獻委員會。
    黃叔璥,《台海使槎錄》,<卷六,番俗六考,北路諸番九>,p.134。
    黃玉馨(2001),東港漁村婦女的日常生活空間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
    理系碩士論文。
    黃服賜(1997),世界襲產保育的反省與展望,地景保育通訊,7:11-12。
    黃服賜(1998),英國鄉村襲產保育之經驗與啟發,地景保育通訊,9:13-15。
    黃服賜(2000),鄉土襲產保育基本概念架構之建立,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
    報,28:91-110。
    黃服賜(2000),鄉土襲產保育的人文意涵:以麻豆、台北為例,國立台灣
    大學地理研究所論文成果發表會論文集,pp.Ⅱ-3-1--Ⅱ
    -3-21。
    許淑娟(1997),地名中的區域特色:以台南市東區為例,環境與世界,No.1:
    59-79。
    盛清沂(1980),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台灣文獻,第
    31 卷四期:154-176。
    許坤榮(1993)譯,結構化歷程和地方—地方感和結構的形成過程,《空間
    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pp.115-135。
    童慶瑜(1996),去榕仔腳盪袋子—一個關於宜蘭東港榕樹河堤的研究, 國
    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菅野秀雄(1938),新竹州沿革史(一)。
    菅武雄(1938),新竹州の情勢と人物。
    富田芳郎(1943),台灣鄉鎮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Vol. 7,No. 3 。
    新竹縣文獻委員會(1953),紅毛鄉文獻採訪錄,新竹文獻會通訊,第6 號:
    5。
    新竹縣文獻委員會(1953),竹北鄉文獻採訪錄,新竹文獻會通訊,第8 號:
    10-11。
    新竹測站十二月至三月風花圖,1990,交通部氣候圖集第一冊。
    臺灣省文獻會(1959),《台灣省通志》,<卷一,土地志,動物篇>,
    p.288-289。
    楊秋霖(1995),自然保育與地方社區發展,台灣林業,Vol:21,No.9:2-6。
    鄭勝華(1989),《食物地理研究—一個生物地理的研究範疇:以台灣島區為
    例》,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地理研究叢書,
    pp.4-8。
    廖秋娥(1989),觀音鄉閩客村落的宗族組織與生活方式,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景衡(1990)譯,地方的塑造,空間,12:1-4。
    鄧景衡(1993),從地方性的回歸探討重塑台灣都市城鎮風格的可能性,
    中國地理學會會刊,21:75-86。
    蔣鎮宇、洪國翔、潘志宏、許再文(1999),珍貴老樹的價值—台南市鳳凰
    木的啟示,自然保育季刊,26:pp.6-9。
    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千葉大學宮崎研究室(1995),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
    與實例,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
    薛美莉(1997),《新竹縣紅毛港紅樹林溼地—生物觀察手冊》,新竹:新竹
    縣政府。
    薛雅惠(1991),生活世界的地理,地理教育,17:68-76。
    應紹舜(1988),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鑑,台北縣新店市。
    藍鼎元,<紀竹塹埔>,《東征集》,文叢12,p.87。
    羅緗綸(2003),新竹焦點,聯合報92 年1 月2 日,B1 版。
    羅緗綸(2003),新竹焦點,聯合報92 年4 月15 日,B1 版。
    蘇裕玲(1996),生活話題與歷史記憶—台北縣瑞芳鎮金瓜石居民的社區意
    識,台灣風物,Vol.46,No.2:165-198。
    蘇芳基(1990),文化資產保護法,《最新觀光學概要》,pp.468-477。
    蘇益田(1995),生態條件對澎湖傳統聚落型態之影響,中原大學建築所碩
    士論文。
    Tuan , Yi-Fu 潘桂成譯(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國立編譯館。
    Erikson , E. H. (1959)Identity:Youth and Crisis . New York ; W. W. Morton
    Company Inc .
    Entrikin , J. N. (1993)Place and Region ,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
    18(2):227-233。
    Hale,Ruth F. (1984),Commentary:Vernacular Regions of America , Journal
    of Cultural Geography , 5(1):131-140。
    Haskell , Tony ed.(1993),Caring our built heritage : Conservation in practice ,
    London:Chapman & Hall。
    Relph , E. (1976)Place and placelessness , London pion Limited .
    R.J. Johnston , Derek Gregory , Geraldine Parrt and Michael Watts (2000),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Blackwell Publisher Ltd . p.448。
    Tuan , Yi – Fu (1977),Space and Place : The Perspectives of Experience。
    Woodward , K. eds . (1997)Identity and difference , London : Sage , p20 。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