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翠華
Tsai, Tsui-Hua
論文名稱: 六○年代《臺灣文藝》小說研究(1964-1969)--以認同敘事為中心的考察
Studied of fiction in "Taiwan Literature" during the 1960s: Narrative and Identity
指導教授: 林芳玫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4
中文關鍵詞: 臺灣文藝敘事認同
英文關鍵詞: Taiwan Literature, narrative, identit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67下載:3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吳濁流在一九六四年所創刊的《臺灣文藝》出發,探討其在六○年代小說中所展演的各種文學現象,並藉由「敘事認同」的理論視角,分析文本中有關事件書寫背後所隱含的意識型態與敘事意圖。
    以六○年代作為文本觀察起點,透過《臺灣文藝》的發行,省籍作家得以在二二八事件以後有了第一次的集結,在歷經殖民階段及戰爭經歷之後,臺灣民眾並沒有立刻獲得思索與追求台灣自我認同的機會,反在大中國民族主義的敘事中,被迫抹去相關的歷史和集體記憶。是以「殖民亡靈」的追索,「鄉土」的召喚,係作家亟欲處理的問題,透過現實的書寫,尋求主體的認同;此外,對於「性別」與階級議題的關懷,也是六○年代男女作家辯證拉扯的所在,不論是階級或是女性的各種敘事,都有不同的認同議題。
    藉由細緻的文本分析,本論文發現幾個結論:第一,戰後第一二代臺灣作家在不同政權轉換下,開始回視母土,並以日本精神拒斥中國祖國意識,造成六○年代臺灣人民自我認同的疏離與無奈。第二,六○年代作家辯識了「城/現代」、「鄉/傳統」、「臺灣/西方」的文化差異,開始進行「發現臺灣」的書寫運動,並檢視邊緣人的階級問題及下層知識份子的困境。第三,女性議題在男性作家筆下藉以承載作家階級及社會認同問題;而女性作家的文本中,呈現陰性書寫的特質,透過絮絮叨叨的生活細節,勾勒出女性主體認同與女性歷史。

    This research takes a literary magazine, Taiwan Literature, as the point of departure. Taiwan Literature was founded by Zhuo-liou Wu in 1964. I intend to explore the implied ideology and narrative intention of this magazine during the ‘60s by using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narrative and identity.

    In the aftermath of colonial rule, WWII, and the 228 Incident, Taiwanese people did not have the chance to reflect upon and pursue Taiwanese Identity. On the contrary, they were compelled to submerged in the grand narrative of China at the expense of their own historical collective memory. Therefore, the pursuit of the “colonial phantom”and the calling of the native land became issues that writers wish to deal with, and through writing they look for their identity. In addition, issues regarding gender and class are also important concerns of these writers.

    Through textual analyses, this research arrives a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 the first and second generations of post WWII writers, having been through different political regimes, began to look at their motherland and expressed pro-Japan inclination in order to oppose Chinese nationalism. And this has resulted in the alienation of self-identity. Second, these writers began to make distinctions among phenomena such as city-as-modernity, rural-as-tradition, and Taiwan vs. West. In their efforts to discover and represent Taiwan, they also endeavored to deal with problems of class by portraying the marginalized people and lower-echelon intellectuals. Third, male writers regarded gender issues as carrier of class issues and social identity, while female writers wrote about gender in a distinctively feminine style, expressing female subjectivity and women’s history.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 1 第二節 研究概念及範圍界定…………………… 6 第三節 文本選擇及相關文獻回顧………………12 第四節 研究架構概述—國族、階級與性別.........15 第二章 六○年代《臺灣文藝》的歷史語境………17 第一節 現代與鄉土的交匯……………………...17 一、六○年代現代派小說的鄉土展演……….18 二、六○年代臺灣文藝小說的典律建構…….19 第二節 臺灣文藝的創立背景及精神風貌……….26 一、根的生成………………………………….28 二、世代之間……………..…………………...29 三、文藝傳承………………………………….31 第三節 吳濁流的小說知識及其形成網絡……….33 一、吳濁流的文友圈.........................……….....35 二、吳濁流的文學觀…………………….........38 第四節 小結……………………………………….42 第三章 殖民記憶的追索與轉化……………….…. .44 第一節 不能回鄉的人 …………………………...45 一、失落部落之精神圖景……………………45 二、失落部落之四種敘事取徑………………46 第二節 沈默的反抗者……………………………54 一、國族辯證與糾葛…………………………55 二、在地認同的生成…………………………58 第三節 小結……….……………………………...64 第四章 「鄉土」情懷的召喚與裂變……………....67 第一節 原鄉神話的追逐者……………………...69 一、原鄉烏托邦的召喚……………………….69 二、過去與過不去的人……………………….72 三、傳統之輪與現代之軸…………………….75 第二節 想我逝去的父祖………………………….80 一、父子/女關係的改變……………………....81 二、自由婚戀的想像………………………….86 第三節 那一群被遺棄的………………………….87 一、疾病與階級.........................……………….87 二、飢餓與窮困......…………………………...90 三、無能與邊緣....…………………………….91 第四節 小結……….…………………………….....92 第五章 母性與女性的共相與殊相……………….....95 第一節 有女好德—傳統女性的批判與束縳…....96. 一、作為救贖的符碼………………………….96 二、作為頓挫的象徵………………………….96 三、作為母性的範式………………………….97 四、作為欲望的投射………………………….98 五、作為弱勢的代言………………………….98 第二節 涓滴成流—女性經驗的凝聚與記憶…..103 一、女性與國族………………………………104 二、女性與家族………………………………105 三、女性主體的追尋…………………………107 第三節 小結……….……………………………....109 第六章 結論………………..........................................111 第一節 理論檢視與研究發現…………………...111. 第二節 沈默的反抗………………………………113 第三節 未竟的探索……………………………....114 參考書目………………..……………………...……....116 附錄一…………………………………….……………124 附錄二…………………………………….……………127 附錄三…………………………………….……………130 附錄四…………………………………….……………134 附錄五…………………………………….……………138

    一 、期刊論文
    丸川哲史著,朱惠足譯,〈與殖民地記憶/亡魂之搏鬥—臺灣的後殖民心理地
    圖〉,《中外文學》31(10),2003,頁29-42。
    方孝謙(2000),〈英雄與土匪:日本據臺初期的敘事認同〉,《臺灣社會研
    究季刊》37,頁120-161
    王璦玲,〈記憶與敘事:清初劇作家之前朝意識與其易代感懷之戲劇轉
    化〉,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4,2004,頁39-103。
    向陽,〈文學雜誌與台灣新文學發展—以日治時期台灣文學雜誌為觀察場
    域〉,1985,《文訊》213,8-12。
    向陽,〈「現代」與「現實」的辯證—論《笠》詩刊本土論述的雙軸延伸〉,
    《新地》1(2),2007,頁44-63。
    呂新昌,〈《台灣文藝》與台灣文學〉,《國文天地》16(5),2000,頁39-
    44。
    呂新昌,〈從《台灣文藝》的發行看戰後台灣文學的發展〉,《中山醫學大
    學杏園社》,2005,頁1-20。
    巫永福,〈話說《台灣文藝》100期〉,《台灣文藝》100期,1996,頁30。
    李明璁,〈起得太晚的「國族」,來得太快的「後國族」?--評June Yip
    “Envisioning Taiwan: Fiction, Cinema, and the Nation in the Cultural Imaginary”〉,《台灣社會學刊》36,2006,頁1-5。
    李喬,〈發刊詞〉,《台灣文藝》141,1994,頁1-3。
    李敏勇,〈新世紀的開拓〉,《台灣文藝》101,1986,頁1-4。
    吳濁流,〈台灣文藝雜誌的產生〉,《台灣文藝》創刊號,1964,頁46。
    吳濁流,〈台灣文藝創刊十週年紀念〉,《台灣文藝》43,1974,頁10-26。
    吳叡人,〈福爾摩沙意識型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民族運動「民族文
    化論述的形成(1919-1937)〉,《新史學》17(2),2006,頁127-
    218。
    林文欽,〈編輯室手記〉,《台灣文藝》121,1990,頁1-2。
    林芳玫,〈臺灣三○年代大眾婚戀小說的啟蒙論述與華語敘事:以徐坤泉、吳
    漫沙為例〉,《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系第四屆文學與資訊學術研討會》,
    2008,1-26。
    林梵,〈從迷惘到自主—第一代到第四代的文學旅程〉,《臺灣文藝》83,
    1983,頁49-55。
    林鍾隆,〈台灣文藝與吳濁流〉,《文訊》,1991,頁12-14。
    兩峰〈湖南菜與臺灣菜〉,《臺灣文藝》1(2),1964,頁22。
    兩峰,〈從丁令威談到「那棵鹿仔樹」〉,《臺灣文藝》5(20),1968,頁
    32-37。
    邱貴芬,〈「「在地性」的生成:從臺灣現代派小說談「根」與「路徑」的辯
    證」,《中外文學》34(10),2006,頁126-154。
    范銘如,〈合縱連橫—六○年代臺灣小說〉,《淡江大學中文學報》8,
    2003,頁37-48。
    傅正玲,〈認同的原鄉—試探蕭麗紅小說中的文化認同〉,《鵝湖月刊》
    354,2004,頁46-54。
    梅家玲,〈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述
    與國族想像〉,《漢學研究》19(1),2001,249-276。
    張茂桂,〈評蕭阿勤”Contemporary Taiwanese Cultural
    Nationalism”及盧建榮《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台大社
    會學刊》29,2001,頁293-299。
    張錦忠,〈現代主義與六十年代台灣文學複系統:《現代文學》再探〉,
    2007,頁 97-136。
    陳千武,〈編輯室手記〉,《台灣文藝》117,1989,頁1-2。
    陳永興,〈接辦台灣文藝紀要〉,《台灣文藝》80,1983,頁1-2。
    陳建忠,〈從鄉土到本土--《台灣文藝》、《文學界》、《文學臺灣》中的臺
    灣/本土文學論述〉,《文訊》,2003,頁53-60。
    陳建忠、沈芳序〈臺灣新文學雜誌年表初編(一九二五∼二○○三)〉,《文
    訊》213,2007,頁119-137。
    陳建忠,〈鄉野傳奇與道德理想主義—黃春明與張煒的鄉土小說比較研究〉,
    《臺灣文學研究集刊》創刊號,2006,頁161-189。
    郭啟賢(1998),〈江肖梅與《臺灣藝術》:憶念故人與歷史性雜誌〉,《臺
    灣日報》(2.24)。
    許俊雅,〈記憶與認同—臺灣小說的二戰經驗書寫〉,《臺灣文學館研究學
    報》2,2006,頁60-93。
    梁妃儀、蔡篤堅(2003),〈烏腳病與小兒麻痺的隱喻在臺灣〉,《2003笠山
    文學營參考資料》,頁1-18。
    彭瑞金,〈追尋、迷惘與再生—戰後的吳濁流到鍾肇政〉,《臺灣文藝》83,
    1983,42-48。
    彭瑞金,〈當前台灣文學的本土化與多元化—兼論有關台灣文學的一些異
    說〉,《文學界》4,1992,頁12-13。
    寒爵,〈台灣文藝的方向〉,《台灣文藝》創刊號,1964,頁41。
    黃靈芝,〈蚍蜉撼樹—評臺灣文藝五十八年度小說作品〉,《臺灣文藝》26,
    1970頁54-60。
    葉笛,〈台灣文藝雜誌的意義和影響〉,《台灣文藝》159,1997,頁30-
    42。
    葉石濤,〈兩年來的省籍作家及其小說〉,《臺灣文藝》,5(19),1968,頁
    37-45。
    葉石濤,〈這一年來省籍作家及其作品上〉,《臺灣文藝》,6(22),1969,
    頁22-34。
    葉石濤,〈這一年來省籍作家及其作品下〉,《臺灣文藝》,7(27),1970,
    頁35-40。
    葉石濤,〈六○年代的台灣鄉土文學〉,《文訊》13,1984,頁137-146。
    臺灣文藝社,〈閒談文藝〉,《台灣文藝》創刊號,1964,頁29-34。
    臺灣文學評論社,〈許昭榮烈士紀念專輯〉,《臺灣文學評論》,2008,頁
    4。
    錢鴻鈞,〈從大河小說《濁流三部曲》看臺灣文學經典《亞細亞孤兒》〉,
    《臺灣文藝》180,2002,頁1-25。
    薛茂松,〈六十年代文藝作家名錄〉,文訊14-16期,1984。
    鍾肇政,〈熬過二十年霜雪的《台灣文藝》滄桑史〉,《台灣文藝》1-53期重
    刊本, 1984,頁5-20。
    鍾肇政,〈從文藝臺灣到臺灣文藝—談「決戰時期」的臺灣文學〉,《臺灣文
    藝》77,頁110-117。
    應鳳凰,〈六○年代文藝雜誌與作家群落—從雜誌及作家看60年代台灣文學生
    態〉,《台灣文學評論》7(2),2007,頁46-73。
    蔡佩娥,〈國家與民俗節日的關係—以清明節為例〉,《臺灣風物》57
    (1), 2007,頁101-123。
    臺灣文藝社,〈第一屆「臺灣文學獎」評選委員選後感〉,《臺灣文藝》3
    (11),1966,頁39-43。
    臺灣文藝社,〈第二屆「臺灣文學獎」評選委員選後感〉,《臺灣文藝》4
    (15),1967,頁38-42。
    臺灣文藝社,〈第三屆「臺灣文學獎」評選委員選後感〉,《臺灣文藝》5
    (19),1968,頁52-59。
    臺灣文藝社,〈首屆「吳濁流文學獎」評選感言〉,《臺灣文藝》7(26),
    1970,頁29-39。
    蕭阿勤,〈1980年代以來台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發展:以「台灣(民族)文學」
    為主的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3,1999,頁1-51。
    蕭阿勤,〈抗日集體記憶的民族化:台灣一九七○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日據時期
    台灣新文學〉,《台灣史研究》9(1),2002,頁181-239。
    蕭阿勤,〈台灣文學的本土化現象〉,《文化研究》創刊號,2005,頁97-
    129。
    蕭嫣嫣,〈我書故我在—論西蘇的陰性書寫〉,《中外文學》24(11),
    1996,頁38-66。

    二、學位論文

    王幼華,《日治時期苗栗縣傳統詩社研究—以栗社為中心》(國立中興大學中
    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王慈憶,《戰後台灣現代詩中的文化認同研究─ 以「跨語詩人」及「渡台詩
    人」為觀察比較》(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
    林燕珠,《劉大任小說中的家族與國族》(國立中興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
    1999)。
    王慧芬,《台灣客籍作家長篇小說中人物的文化認同》(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碩士論文,1998)。
    林巾力,《「鄉土」的尋索:臺灣文學場域中的「鄉土」論述研究》(國立成
    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朱玉芳,《論陳若曦小說中的文化認同》(東海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1999)。
    余靜華,《歷史敘事、認同建構與政治能動—以台灣1970年代非武力抗日運動
    史探討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碩士論文,2007)。
    吳毓琪,《臺灣南社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
    陳明成,《陳芳明現象及其國族認同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2001)。
    張金墻,《斷裂與再生:《台灣文藝》研究(1964-1994)》(國立成功大學
    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翁淑慧,《依違在「現代」與「傳統」之間:臺灣六○年代本省籍現代派小說
    家的「鄉土」想像》(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殷豪飛,《日治時期臺灣小說之漢人習俗研究》(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4)。
    殷寶寧,《「中山北路」:地景變遷歷程中之情慾主體與國族認同建構》。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
    葉春嬌,《敘事與台灣民眾的國族認同轉折—1994-2004年報紙讀者投書的分
    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劉紋豪,《國族認同的失落與爭辯--朱天心小說研究(1977-2000)》(淡
    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

    三、中文書籍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1997)。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1993)。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臺北:麥田,2004)。
    方孝謙,《殖民地台灣的認同摸索》(臺北:巨流,2001)。
    白先勇等人編,《現代文學資料彙編21》, (臺北:現文出版社,1991)。
    白先勇,《第六隻手指》(臺北:爾雅,1995)。
    向陽,《浮世星空新故鄉—臺灣文學傳播議題析論》(臺北:三民,2004)。
    朱朝陽,《朱朝陽回憶錄》,(臺北:前衛,1995)。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臺北:聯經,1988)。
    呂正惠,《戰後臺灣文學經驗》(臺北,新地,1992)
    李丁讚等著,《公共領域在臺灣:困境與契機》(臺北:桂冠,2004)。
    李豐楙,《認同、情慾與語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1996)。
    吳濁流著,張良澤編,《吳濁流作品集—台灣文藝與我》。(臺北:遠景,
    1980a)。
    吳濁流著,張良澤編,《吳濁流作品集—黎明前的台灣》(臺北:遠景,
    1980b)。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臺北:時報,1994)。
    林幸謙,《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重讀張愛玲》(臺北:麥田,2000)。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臺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臺北,麥田,2001)。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2003)。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2008)。
    封德屏,《中華民國作家作品目錄》1-7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
    2002)。
    張良澤,《四十五自述—我的文學生涯》(臺北:前衛,1989)。
    陳千武《活著回來—日治時期臺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臺中:晨星,
    1999)。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1987)。
    陳其南,《傳統制度與社會意識結構—歷史與人類學的探索》(臺北:允晨,
    1998)。
    陳永興編,《臺灣文學的過去與未來》(臺灣文藝社,1985)。
    陳芳明,《五十年來臺灣女性散文》(臺北:麥田,2006)。
    陳映真,《鳶山》(臺北:人間,1988)。
    陳培豐,《「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
    同》,(臺北:麥田,2006)。
    陳建忠,《被咀咒的文學—戰後初期(1945-1949)臺灣文學論集》(臺北:五
    南,2007)。
    陳建忠等,《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2007)。
    陳義芝《聲納:臺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臺北,九歌,2006)。
    梅家玲,《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究會論文
    集》(臺北:文建會,1990)。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臺北:聯合文學,
    1995)。
    黃俊傑《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臺北:正中,2000)。
    彭瑞金,《驅除迷霧,找回祖靈:台灣文學論集》(高雄:春暉,2000)。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1991)。
    游勝冠,《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臺北:前衛,1996)。
    廖炳惠,《關鍵詞—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臺北:麥田,2003)。
    劉紀蕙,《書寫臺灣》(臺北:麥田,2000)。
    鍾理和,《鍾理和書簡》(臺北:遠景,1976)。
    蔡秀菊,《文學陳千武》(臺中:晨星,2003)。
    葉石濤,《臺灣文學的回顧》(臺北:遠景,1983)。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1987)。
    羅鋼(1999),《敘事學導論》,昆明,雲南人民。
    蕭阿勤,《思想4:臺灣的七十年代》(臺北:聯經,2007a)。
    蕭阿勤,《重寫臺灣文學史》(臺北:麥田,2007b)。

    四、外文論著及翻釋文獻

    Griswold, Wendy, “Cultures and Societies in a Changing
    World”( Thousand Oaks, CA: pine Forge Press,2007).
    Ricoeur, Paul.,”Phenomenology and the Social Science”.
    (The Hague: Martinus Nijhaf, 1978).
    Solso原著,吳玲玲譯,〈記憶:理論與腦神經認知〉,《認知心理學》(臺
    北:泰華,1998)
    卡爾‧格鮑爾(Karl Gebauer),黃亞琴譯,《尋找父親,當爸爸是怎麼一回
    事?》 (臺北:宏道文化,2007)。
    史蒂文‧科恩(Steven Cohan)、琳達‧夏爾斯(Linda M. Shires)著,張
    方譯,《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Telling stories—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Narrative Fiction)(臺北:駱駝,
    1997)。
    史景遷著,王孝愷譯,《婦人王氏之死》(臺北:麥田,2001)。
    史碧娃克著,張君玫譯,《後殖民邁向理性批判—邁向當下消逝的歷史》(臺
    北:群學,2006)。
    拉普朗虛與彭大歷斯著,沈志中、王文基譯,《精神分析辭彙」
    (Vocabulaire de la psychanalyse)(臺北:行人,2000)。
    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
    (臺北:時報,1999)。
    荊子馨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的認同政治》(臺北:麥
    田,2006)。
    透納. 維多(Victor Turner) 原作,楊麗中譯,《文化與社會》(臺北:
    立緒,1997)。
    傑哈‧簡奈特(Geraard Genette)著,廖素珊、楊恩祖譯,《敘事的論述—
    關於方法的討論》(Narrative Discourse: An Essay in Method)
    (臺北:時報,2003)。
    愛格‧納索,謝凱蒂譯,《琥珀中的女人》(臺北:天下,1999)。
    傅柯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臺北:麥田,199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