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祐里
RIN(LIN), YURI
論文名稱: 「灣生」川平朝清與其家族探討-臺灣、琉球與日本的邂逅
指導教授: 蔡錦堂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4
中文關鍵詞: 川平朝清灣生日治時期臺北高等學校沖繩琉球王國放送事業川平朝申葛超智金關丈夫
英文關鍵詞: Kabira Chousei, Wansei, Japanese Occupation of Taiwan, Taihoku High School, Okinawa, the Kingdom of Ryukyu, Broadcasting business, Kabira Choushin, George Henry Kerr, Kanaseki Takeo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60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8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所謂「灣生」是指日本於1895年至1945年統治臺灣時期在臺出生的日本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日本戰敗,在臺居住的日本人被強制遣返日本,也就是日文所稱的「引揚」。然而,對於從祖父母或父母的年代便遷居臺灣的第二代或第三代日本人而言,臺灣乃是故鄉,並非「引揚」,他們是帶著前往未知的祖先之地的想法而過去。
    本文以「灣生」之一川平朝清為研究對象,依據當時的社會情勢,以川平朝清及「川平家族」為中心,研究臺灣、琉球(沖繩)以及日本的關係。首先,本文開頭為了解川平一家的祖先,從追溯到琉球王國開始,探討「川平家」的軌跡至琉球王國最末代,川平朝清的祖父川平朝彬為止。日本進入明治時期,明治政府滅了琉球王國,因此川平一家人與琉球王室一起遷移到東京。後來,日本因戰爭陷入恐慌,各地持續不安的情況。之後敘述川平一家遷居臺灣後,身為家中四男的川平朝清出生後的人生。
    川平朝清當時在臺灣就讀被稱為菁英中的菁英所讀的名校、臺北高等學校尋常科所完成的作品—《田熊常吉》、《雲葉》及《沖繩的民謠》的原稿至今仍被保存,透過該珍貴作品分析其當時的想法。尤其是由其美術論文《沖繩的民謠》可知川平朝清在臺時期對沖繩的意象及看法。其藉由撰寫動機、目的及內容,建構出自己的「沖繩意象」。
    二戰結束後,1946年川平朝清一家人被遣返回沖繩。川平朝清與大哥川平朝申一起成立戰後第一個對民衆廣播的電臺,並成爲戰後沖繩放送首位播音員。後來川平朝清赴美留學,取得碩士學位並與美國籍的女友,也就是後來的妻子回到沖繩,在沖繩運用自己在美國所學的廣播相關知識加以發揮。
    最後提到川平家族有深交的人物葛超智與金關丈夫,並探討背景不同的他們如何建立關係,他們的家族歷史將如何從過去傳承至未來,連結到最後的結論。

    The so-called “Wansei” refers to the Japanese people born in Taiwan while it was governed by Japan from 1895 to 1945. Due to Japan’s defeat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Japanese originally residing in Taiwan were forced to return to Japan, which is what the Japanese call “Hikiage.” For the second- or third-generation immigrants whose grandparents or parents had also lived in Taiwan, Taiwan was their “home.” This retreat did not mean “Hikiage” to them, but they thought of moving to Japan as entering an ancestral land previously unknown to them.
    This article will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aiwan, the Kingdom of Ryukyu (Okinawa), and Japan based on the social situations of the time and with a focus on Kabira Chousei, one of the “Wansei” Japanese, and the Kabira family. First, to understand the ancestry of the Kabira family, this article will begin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Kabira family, from the founding of the Kingdom of Ryukyu to the last King of Ryukyu, Kabira Chousei’s grandfather, Kabira Chouhin. As Japan entered the Meiji period and the Meiji government ended the Kingdom of Ryukyu, the Kabira family moved to Tokyo along with the Ryukyu royalties. Later, Japan fell into a panic due to the ongoing war, and the situation continued to be uneasy throughout the country. In addition, this article will go on to tell the story of Kabira Chousei’s life as the fourth son of the Kabira family after they moved to Taiwan.
    As he grew up in Taiwan, Kabira Chousei went to the famous elite school, Taihoku High School. During his time there, he completed the works “Tagumatsunekichi,” “Unnyou,” and “Okinawa-no-Minyou,” the original manuscripts of which are still preserved.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his thoughts at the time in light of these precious works. In particular, “Okinawa-no-Minyou,” as an essay on art, reflects Kabira Chousei’s image of and opinions on Okinawa during his time in Taiwan. By analyzing both his motivations for writing the essay and the content of the essay, we will construct an “image of Okinawa” from Kabira Chousei’s perspective.
    After the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Kabira family was repatriated to Okinawa in 1946. Kabira Chousei, along with his oldest brother Kabira Chouhin, founded the first post-war public broadcasting station, becoming the first post-war broadcaster in Okinawa. Later, Kabira Chousei studied in the United States. Upon receiving his master’s degree, he returned to Okinawa with his American girlfriend (who eventually became his wife) and expanded his broadcasting business using the relevant knowledge he had obtained from his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Finally, this article will mention George Henry Kerr and Kanaseki Takeo, both of whom had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Kabira family, and will explore how they built these relationships despite their different backgrounds. Furthermore,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how the Kabira family’s history will continue into the future, finally connecting to the article’s conclusion.

    第一章 序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3 第三節 資料及研究方法 6 第四節 名詞解釋 12 第五節 論文架構 13 第二章 川平家在琉球之軌跡 14 第一節 琉球王國的誕生 14 第二節 伊江家與川平家 20 第三節 川平家的轉換期 29 第三章 川平家的臺灣生活 44 第一節 自沖繩至殖民地臺灣的移動 44 第二節 川平朝清的誕生 49 第三節 臺北高校尋常科時期的川平朝清—以《田熊常吉》、《雲葉》、《沖縄的民謡》的作品分析為中心 58 第四節 臺北高校高等科時期的川平朝清 107 第四章 川平一家戰後從臺灣引揚至沖繩 111 第一節 川平一家引揚至沖繩 111 第二節 川平兄弟與沖繩的放送事業 123 第三節 川平一家與葛超智和金關丈夫等之關係 141 第五章 結論 154 附錄 158 參考書目 186

    一、 史料
    1. 那霸市歷史博物館,〈伊江御殿關係〉,《川平家資料》第10-006-10000670號、第10000498號、第10001814號、第10001468-1~9號、第10001468-10~21號、第10001468-22~36、第10001468號。
    2. 那霸市歷史博物館,《家譜資料》第10001654號、第10001655號、第10001656號、第10001657號、第10001658號、第10001659號、第01000493號、第10-006-10001813號。
    3. 那霸市市民文化部博物館,《那霸市歷史博物館新春企畫展 伊江御殿別邸庭園國指定名勝記念 伊江御殿伝世品展》(那霸:那霸市歷史博物館,2009年)。
    4. 那霸市市民文化部博物館,《那霸市歷史博物館 企劃展 川平朝申と沖繩文化》(那霸:那霸市歷史博物館,2012年)。
    5. 臺北高校尋常科學生編,《雲葉》(1940年)。
    6. 川平朝清,《田熊常吉》(1942年)。
    7. 川平朝清,《沖繩的民謡》(1943年)。
    8. 川平朝清,《HURUSATO NOTE》(1946.12.18~1950.7.5)。
    9. 沖繩縣公文書館所藏,《葛超智文書目錄》(沖繩:沖繩縣公文書館,2011年)。
    10. 沖繩放送協會資料保存研究會,《沖繩放送協會史》(那霸:沖繩放送協會資料保存研究會,1982年)。
    11. 放送文化研究所20世紀放送史編集室,《台湾放送協會》,資料98-01,(1998年)。
    12. NHK沖繩放送局史編集事務局,《NHK沖繩放送局史~NHK・OHK70年の歩み~》,(沖繩:光文堂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2012年)。

    二、 專書
    日文
    1. 臺灣協會編,《臺灣引揚史》(東京:臺灣協會,1950年)。
    2. 高嶺明達,《太平洋の孤児:米國統治下の琉球》(東京:沖繩通商,1952年)。
    3. 葛超智,《琉球の歷史》(那霸市:琉球列島米國民政府,1956年)。
    4. 中本弘芳,《伊是名村誌》(伊是名村:伊是名村,1966年)。
    5. 比嘉春潮,《新興沖繩の歷史》((東京:株式會社三一書房,1970年)。
    6. 國立國語研究所,《沖繩語詞典》(東京:大藏省印刷局,1975年)。
    7. 川平朝申,《琉球王朝史:おきなわの民と王》(那霸:沖繩社,1974年)。
    8. 厚生省援護局編,《引揚げと援護三十年の歩み》(東京:厚生省,1977年)。
    9. 金關丈夫,《琉球民俗誌》(東京:法政大學出版局,1978年)
    10. 黄昭堂,《臺灣総督府》(東村山:教育社,1981年)。
    11. 沖繩放送協會資料保存研究會編,《沖繩放送協會史》(東京:沖繩放送協會資料保存研究會,1982年)。
    12. 高橋佐門,《旧制高等學校の教育と學生》(東京:國書刊行會,1986年)。
    13. 臺灣引揚記編集委員會,《琉球官兵顛末記》(那霸:臺灣引揚記刊期成金,1986年)。
    14. 沖繩縣教育委員會,《沖繩縣史1通史》(東京:國書刊行會,1989年)。
    15. 又吉盛清,《日本植民地下の臺灣と沖繩》(宜野湾:沖繩あき書房,1990年)。
    16. 岩槻泰雄,《戰後引揚げの記録》(東京:時事通信社,1991年)。
    17. 比嘉実編,《尚家本「おもろそうし」》(東京:法政大學沖繩研究所,1993年)。
    18. 又吉盛清,《臺灣支配と日本人》(東京:同時代社,1994年)。
    19. 沖繩縣文化振興會公文書館管理部史料編集室編,《琉球・中國 日本・朝鮮年代対照表》(沖繩:沖繩縣文化振興會公文書館管理部史料編集室,1997年)。
    20. 放送文化研究所20世紀放送史編集室(部内用),《「20世紀放送史」資料98-01臺灣放送協會》(1998年)。
    21. 財團法人沖繩縣文化振興會公文書館管理部史料編集室,〈伊江親方日々記〉《沖繩縣史資料編7》(沖繩:沖繩縣教育委員會,1999年)。
    22. 沖繩縣文化振興會公文書館管理部史料編集室編,《沖繩と臺灣沖繩縣史ビジュアル版6 近代①》(沖繩:沖繩縣教育委員會,2000年)。
    23. 岡本太郎,《新版沖繩文化論-忘れられた日本》(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02年)。
    24. 三木健,《八重山研究の歷史》(石垣:南山舎,2003年)。
    25. 秦郁彦,《旧制高校物語》(東京:文藝春秋,2003年)。
    26. 琉球放送株式會社50年史編纂委員會編,《琉球放送50年史》(那霸:琉球放送,2005年)。
    27. 葛超智,《裏切られた台灣》(東京:同時代社,2006年)。
    28. 川平朝清,《犬はだれた、ぼくはごみだ》(東京:岩崎書店,2007年)
    29. 蘭信三,《日本帝國をめぐる人口移動の國際社會學》(東京:不二出版,2008年)。
    30. 与那原恵,《美麗島まで―沖繩,臺灣 家族をめぐる物語》(東京:筑摩書房,2010年)。
    31. 沖繩縣文化振興會史料編集室,《沖繩縣史各論編 第五巻 近代》(沖繩:沖繩縣教育委員會,2011年)。
    32. 知花成昇,《臺灣引揚者關係資料集付録2 琉球官兵》(東京:不二出版,2012年)。
    33. 吉松安弘,《旧制高等學校生の青春彷徨》(東京:彩流社,2012年)
    34. 喜多由浩,《旧制高校 真のエリートのつくり方》(東京:產経新聞出版,2013年)。
    35. 葛超智,《沖繩島人の歷史》(東京:勉誠出版,2014年)。
    36. 沖繩歷史教育研究會顧問,《教養講座琉球・沖繩史》(沖繩:編集工房東洋企画,2014年)。
    37. 照屋信治,《近代沖繩教育と「沖繩人」意識の行方》(広島:溪水社,2014年)。
    38. 鍾淑敏,〈臺北高校の師弟と戰後の日臺關係における人脈の展開〉,《臺灣植民地史の研究》(東京:ゆまに書房,2015年)。
    39. 川島淳,〈川平朝申關係資料に關する史料學的考察―那霸市歷史博物館所蔵「川平家資料」を中心に―〉,《転換期の臺灣史研究》(名古屋:ゆまに書房,2015年)。
    40. 檜山幸夫,《臺灣植民地史の研究》(東京:ゆまに書房,2015年)。
    41. 檜山幸夫,《転換期の臺灣史研究》(名古屋:ゆまに書房,2015年)。
    42. 仲村清司,《本音で語る沖繩史》(東京:新潮社,2017年)。
    43. 管野敦志,《沖繩/日本の文化・社會・共同体と國際環境》(那霸:名桜大學,2017年)。
    44. 比嘉辰雄,杜祖健,《沖繩と臺灣を愛したジョージ・H・カー先生の思い出》(那霸:新星出版,2018年)。
    45. 河原功,《臺灣引揚者關係資料集》第一巻(東京:不二出版,2011年)。
    46. 赤嶺守,《「沖繩籍民」の臺灣引揚げ証言・資料集》(沖繩:琉球大學法文學部,2018年)。
    47. 又吉盛清,《大日本帝國植民地下の琉球沖繩と臺灣》(東京:同時代社,2018年)。

    中文
    1. 與那原恵,辛如意譯,《到美麗島》(新竹:聯經文庫,2014年)。
    2. 卞鳳奎,《日治時期日人在臺灣移民之研究》(新竹市:博揚文化,2016年)。
    3. 王施佳等,《用一生關注臺灣的美國人―葛超智特展 紀念專輯》(臺北:臺北市政府觀光轉播局,2016年)。
    4. 高傳棋,《臺北放送局暨臺灣廣播電臺 特展專輯》(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臺北二二八紀念館,2008年)。
    5. 津田勤子,《菁英、文藝與戰爭由舊制台北高等學校傳閲雜誌《雲葉》與《杏》看菁英學生的精神樣貌》(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2018年) 。

    三、 學位論文與研究報告
    日文
    1. 金城光子,〈琉球舞踊譜 (3) : 古典舞踊 : かぎやで風 女踊り・老人老女踊り譜〉(琉球大學教育學部學術論文,1992年)。
    2. 高良倉吉,〈琉球王國史の基礎的研究〉(九州大學博士論文,1993年)。
    3. 川嶋淳,〈帝國史研究と沖繩出身南洋移民−沖繩という立場から〉(駒沢史學會編論文,2008年)。
    4. 中村春菜,〈戰後臺灣における沖繩籍民の引揚げの様相―「琉球官兵」の形成過程とその役割―〉,《沖繩文化》第四九巻二號(2015年)。
    5. 川島淳,〈南洋群島からの戰時引揚げの実態について:出航・航行に關する沖繩出身女性・子供の証言を中心に〉(南島文化論文,2015年)。
    6. 齋木喜美子,〈川平朝申のライフコースを軸とした戰前から戰後沖繩の教育・文化実践史研究〉(シンセイアート株式會社文部科學省科學研究費補助金研究成果報告書,2017年)。
    7. 津田勤子,〈戰時下臺灣の高等學校生と文芸-舊制臺北高等學校『雲葉』と『杏』雑誌から見るエリート學生達の精神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7年)。
    8. 吉田功・広谷鏡子,〈放送のオーラル・ヒストリー“ゼロからの出発”〜戦後沖繩放送史を生きる〜〉(NHK放送文化研究所,2018年)。

    中文
    1. 何義麟,〈戰爭與廣播宣傳〉,《臺灣學通訊86》(新北:國立臺灣圖書館,2007年)。
    2. 高傳棋,《台北放送局暨臺灣廣播電臺 特展專輯》(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二二八紀念館,2008年)。
    3. 徐聖凱,〈日治時期臺北高等學校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4. 蔡錦堂,〈臺北高等學校的校長與教師群像〉(臺北高等學校創立9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2012年)。
    5. 徐聖凱,〈日治時期臺北高等學校與菁英養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6. 徐紹綱,《臺北高等學校學徒兵的徵召與實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四、 期刊・研討會論文
    日文
    1. 野田裕康,《南島》,第一輯,(南島発行所,1940年)。
    2. 野田裕康,《南島》,第二輯,(南島発行所,1940年)。
    3. 野田裕康,《南島》,第三輯,(南島発行所,1940年)。
    4. 川平朝清,〈我が湾生時代1〉,《臺高通信》第三號夏編,頁9。
    5. 川平朝清,〈我が湾生時代2〉,《臺高通信》第四號秋編,頁15。
    6. 川平朝清,〈我が湾生時代3〉,《臺高通信》第五號冬編,頁16-17。
    7. 川平朝申,〈異國化した沖繩へ〉,《臺灣引揚者關係資料第2回配本付録1》(東京:不二出版,2012年),頁67-70。
    8. 川平朝清,〈放送界・教育界ダブルキャリア-の源泉〉,《ガリオア留學生の足跡》,(1953年),頁76-80。
    9. 川平朝清,〈ラジオからテレビへの道~我がガリオア留學記~〉,《エッセイズブルデンゲイト》,(1987年),頁110-116。
    10. 川平朝清,〈八里庄の内務班長〉,《しょうへい》,(1996年)頁122-123。
    11. 川平朝清,〈川平氏より荒井くんへ〉,《美しき魂復刻版》,(1997年),頁26-30。
    12. 川平朝清,〈ひとたび去ってかへらぬを〉,《獅子頭山に雲みだれ》,(1998年),頁65-68。
    13. 川平朝清,〈我が尋常科時代の世相を顧みる〉,《新雲葉》,(1999年),頁18-20。
    14. 川平朝清,〈我が尋常科時代の世相を顧みる〉,《新雲葉》(1999年),頁34-43。
    15. 川平朝清,〈日僑互助會〉,《對の大屯 わしらが館》,(2002年),頁175-178。
    16. 川平朝清,〈高橋伸也君 はるかなりわが臺高―六〇年前の出来ごと〉,《舊制臺北高校しょうへい會》,(2005年),頁126-128。
    17. 中村春菜,〈戰後臺灣における沖繩籍民の引揚げの諸相―相互扶助組織の存在および引揚げの形態―〉,《琉球大學法文學・臺灣大學文學院國際學術交流シンポジウム》,(2014年),頁18-41。

    中文
    1. 徐聖凱,〈臺北高等學校到臺北高級中學的重整、延續與斷裂〉,《臺北高等學校創立9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2014年)。
    2. 津田勤子,〈戰後時期臺北高校生的教養主義—以傳閱雜誌《杏》為例〉,《臺北高等學校創校95週年—學養與自治精神的傳承國際學術研討會》,(2017年)。
    3. 徐紹綱,〈「菁英」的戰爭足跡:臺北高等學校學徒兵生活實態〉,《臺北高等學校創校95週年—學養與自治精神的傳承國際學術研討會》,(2017年)。
    4. 川平朝清,〈我が登竜門—舊七年制臺北高等學校〉,《臺北高等學校創校95週年—學養與自治精神的傳承國際學術研討會》,(2017年)。
    5. 王麒銘,〈臺北高校日籍師生與蕉葉會—以戰後至1970年代為討論範圍〉,《臺北高等學校創校95週年—學養與自治精神的傳承國際學術研討會》,(2017年)。
    6. 李孟勳,〈日治時期沖繩人川平朝申家族在台灣之戲劇活動〉《戲劇學刊》(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2019年)。

    五、 雜誌與報紙
    1. 川平朝申,〈追憶金關丈夫博士 私の半生とのかかわりにおいて〉,《えとのす21號》(東京:新日本教育図書,1974年)。
    2. 井川充雄,〈帝國をつなぐ「声」:臺灣放送協會の設立をめぐって〉,《特集 植民地とメディア》(東京:メディア史研究會,2015年)。
    3. 川平朝申,〈放送局設置を提案〉(沖繩タイムス,1948.7.10)。
    4. 〈ああこの百年 沖繩・川平家の三代〉,《週刊朝日》,1972.5.19。
    5. 川平朝申,〈警察官は地域社會のリーダ—我が父を語る—〉(沖繩縣警察官友の會,1975.12.11)。
    6. 川平朝申,〈「養蚕學」學んだ父〉(沖繩タイムス,1981.9.2)。
    7. 川平朝申,〈臺灣で新聞記者に〉(沖繩タイムス,1981.9.4)。
    8. 多和田真助,〈門中風土記〉(沖繩タイムス,1982.5.6)。
    9. 川平朝申,〈財より精神の家風〉(沖繩タイムス,1982.5.6)。
    10. 牧野清,〈第3次臺灣引揚総隊帰還業務始末記〉(1995年)。
    11. 〈臺北放送局開局式官民百名を招待シてきのふ華華しく〉,《臺灣日日新報》10301號,1928.12.23,9版。
    12. 〈臺灣放送學會正式成立〉,《臺灣日日新報》11048號,1931.1.16,7版。
    13. 〈銀の光子供樂團 十四日公會堂で公演〉,《臺灣日日新報》,13427號,1937.8.10,5版。

    六、 口述紀錄
    1. 林祐里,川平朝清口述,2017年2月14日,未刊稿。
    2. 林祐里,川平朝清口述,2017年7月11日,未刊稿。
    3. 林祐里,川平朝清口述,2017年7月12日,未刊稿。
    4. 林祐里,川平朝清口述,2017年12月5日,未刊稿。
    5. 林祐里,川平朝清口述,2017年12月7日,未刊稿。
    6. 林祐里,川平朝清口述,2018年8月6日,未刊稿。
    7. 林祐里,川平朝清口述,2018年8月15日,未刊稿。
    8. 林祐里,川平朝清口述,2018年9月5日,未刊稿。
    9. 林祐里,川平朝清口述,2019年3月11日,未刊稿。
    10. 林祐里,川平朝清口述,2019年3月12日,未刊稿。

    七、 影像
    1. 黃銘正,《灣生回家》(禾廣,2015年)。
    2. NHK総合編,《父と子~ファミリーヒストリージョン・カビラ》(NHK総合,2010年)。
    3. 「川平朝清 88歳までの道のり」未對外公開。

    八、 網頁資料
    1. 那霸市観光資源データベース,網址:https://www.naha-contentsdb.jp/,(查詢時間:2017.11.20)。
    2. 臺北探索館,網址:https://discovery.gov.taipei/zh-tw/intro/activitydetail/10764,(查詢時間:2018.4.20)。
    3. 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網址:
    https://www.tpedoit.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603755835E928BED&sm
    s=72544237BBE4C5F6&s=A5E9D672E53CCA8E,(查詢時間: 2019.5.20)。
    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高等學校校友查詢,網址:
    http://archives.lib.ntnu.edu.tw/exhibitions/Taihoku/alumni.jsp,(查詢日期:2019.8.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