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黎浩琮 Li, Hao-Tsung |
---|---|
論文名稱: |
從顛沛流離到落地生根:黎氏家族緬甸、臺灣、澳門遷徙史(1937-1990) From Being Displaced to Becoming Deeply-rooted: The Migratory History of the Li Family between Burma, Macau, and Taiwan |
指導教授: |
張素玢
Chang, Su-B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0 |
中文關鍵詞: | 廣東新會 、家族史 、跨國遷移 、緬甸華僑 、緬甸僑生 、僑教政策 、國族認同 |
英文關鍵詞: | Xinhui of Guangdong Province, family history,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Burmese Chinese, Burmese Chinese students, policy of overseas ethnic Chinese education, national identity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40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6 下載:3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37年第二次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筆者的家族為躲避戰火的摧殘,從故鄉廣東新會倉皇逃亡到緬甸,隨後即在仰光唐人街定居生活,渡過了20餘年的光陰;然而,1962年3月緬甸發生政變之後,尼溫(Ne Win)政權試圖將緬甸改造為「緬甸式社會主義」國家,推行一系列的「國有化」政策。全緬各地掀起大規模的排華浪潮,同時也將新會黎家安穩的生活,推到了恐怖的泥沼之中。面對時局的動盪不安,筆者的祖父黎雪湖於是計畫將其子女們,全部送到「祖國」臺灣升學讀書,冀望能夠在臺灣安生立命。
1950年代開始,中華民國政府即擬定諸多「僑生回國升學」的相關法規條自,並接受美援僑教計畫的補助與技術協助,為往後臺灣的僑生教育體系建立良好的基礎。對於深受緬甸國內排華衝突之影響,渴望得到「祖國」庇護的新會黎家而言,提供了絕佳的機會與管道。雖然,這項移民計畫因為大時代的紛亂以及黎雪湖早逝的緣故,僅完成階段性的部分。今日家族成員各自成家立業,分居於臺灣、澳門、美國等地。
爬梳這段輾轉各地的遷移史,可以發現新會黎家乃是具有強烈移民性格的家族。每當世界局勢發生重大變化時,新會黎家都必須迫於現實,選擇出一個對家族最有利的抉擇。在移民的策略上,深受緬甸國內對華人的態度,以及中國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臺灣(中華民國)雙方政府之間,對僑務政策的消長變化。因此,本論文透過新會黎家的家族史研究,試圖為臺灣社會大眾呈現緬甸華人在唐人街的生活樣貌與輪廓,並藉由探尋其複雜的跨國移民軌跡,對緬甸華人族群可以有更多元的想像與理解。
In 1937,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broke out. In evasion of the war, my family (the Lis) fled from Xinhui of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to Myanmar and was based in the Chinatown of Yangon, spending more than 20 years there. However, after the 1962 Myanmar coup d’état, the Ne Win administration attempted to establish Myanmar as a socialist state under “the Myanmar Way to Socialism” ideology, implementing a series of “nationalization” policies. Meanwhile, the escalating anti-Chinese sentiment all over Myanmar dramatically impacted the steady life of the Li family, who ended up living in plights. Under the unsettling circumstances, my grandfather Li Xue-Hu planned to send his descendants to their “motherland” Taiwan for their education, hoping they could thereby settle down and get on with their life.
Subsidized and assisted by the U.S. aid program, the ROC government had drafted and enacted many regulations regarding overseas ethnic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 Taiwan since the 1950s, thus laying the soun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education system for overseas ethnic Chinese students in Taiwan and also providing the Li family, who was being deeply impacted by the anti-Chinese sentiment in Myanmar and invok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motherland”, with a favorable opportunity at that time. Despite the partial completion of the whole migration plan due to the chaotic background and the decease of Li Xue-Hu, the Lis have currently scattered and been rooted in different places such as Taiwan, Macau, and the U.S.
By scrutinizing the whole migratory history, we can discover that the Lis are a family with an intense migratory character. Whenever any significant change occurred in the world, compelled by reality, the Li family managed to make the most advantageous decision, with their strategies greatly influenced by Burmese people’s attitude to Chinese and the vicissitudes between the PRC government and the ROC government on the policy of overseas ethnic Chinese affairs. Therefore,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present the overview and lifestyle of Burmese Chinese in the Chinatown to the Taiwanese public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Li family’s history, further visualiz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Burmese Chinese community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the complex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一、檔案與史料彙編
(一)《外交部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
〈僑生回國升學(十二)〉,館藏號:11-32-99-10-072。
〈僑生回國升學(十四)〉,館藏號:11-32-99-10-074。
〈僑生回國升學(十五)〉,館藏號:11-32-99-10-075。
〈緬甸經濟〉,館藏號:11-29-11-04-001。
〈緬甸僑情〉,館藏號:11-29-11-07-058。
〈駐仰光總領事館電外交部檢送緬甸華僑概況調查大綱〉,館藏號:11-29-11-07-048。
〈各國現況簡要〉,館藏號11-29-99-06-009。
〈駐緬大使館政治報告38年10月〉,館藏號:11-01-09-01-01-001。
〈救濟緬甸華僑(一)〉,館藏號:11-29-11-07-025
〈救濟緬甸華僑(二)〉,館藏號:11-29-11-07-026。
(二)中國國民黨黨史檔案
黨史館藏,〈緬甸黨務之概況〉,《漢口檔案》,檔號:漢12932。
黨史館藏,〈報告仰光戰時情況〉,《特種檔案》,檔號:特14/7.5。
黨史館藏,〈報告工作近況及緬甸情形〉,《特種檔案》,檔號:特14/6.8。
黨史館藏,〈報告目前工作及共黨活動等情形〉,《特種檔案》,檔號:特14/14.21。
黨史館藏,〈報告目前工作及共黨活動等情形〉,《特種檔案》,檔號:特14/14.21。
黨史館藏,〈報告緬甸情形共17條〉,《特種檔案》,檔號:特14/1.8。
吳鐵城,《南洋情報(第三號》)(民國32年3月)。
吳鐵城,《南洋情報(第四號)》(民國32年4月)。
吳鐵城,《南洋情報(第五號)》(民國32年5月)。
(三)外文檔案
(自昭和14年4月22日至昭和14年4月28日)〈江門・新会・單水口・鶴山・朱六合及沙坪圩附近に於ける戦闘〉,《防衛省防衛研究所/陸軍一般史料/支那/支那事変/南支第104師団戦闘経過及教訓集昭和13年10月中旬~15年6月4日》,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藏,檔號:C13031772900。
J.J. BENNISON, I.C.S(1933)‘Census of India,1931 Vol-XI Burma’ in Govt. of India,
Chen Yi-Se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of 1911 and The Chinese in Burma》,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 Researches Vol.2 1966,pp.100。
(四)史料彙編
余定邦、黃重言編,《中國古籍中有關緬甸資料匯編 (上)》(北京:中華書局,2002)。
余定邦、黃重言編,《中國古籍中有關緬甸資料匯編 (下)》(北京:中華書局,2002)。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滇緬邊區游擊戰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6)。
二、方志與家譜
〔明〕(萬歷)新會縣志,收入《廣州大典第三十五輯.史部方志類第五五冊》(廣州:廣州出版社,2015)。
〔明〕周季鳳,《雲南志》收入《天一閣明代方志選刊續編 第70冊》(上海:上海書店據天一閣藏明正德五年刻本影印,1990)。
〔清〕《直隸南雄州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
〔清〕《粵東簡氏大譜》,Family Search 家譜檢索系統。
〔清〕《黎敦仁堂家譜》,Family Search 家譜檢索系統。
〔清〕阮元等修,〔道光〕《廣東通志》(臺北:臺灣書店,1959)。
〔清〕林星章,《新會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
〔清〕譚鑣,《新會鄉土志》(臺北:新會縣志編纂委員會,1986)。
〔越〕張登桂,《大南寔錄》(東京:慶應義塾大學語學研究所,1972)。
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總編纂,《中和市志》(臺北:中和市公所,1998)。
汪大淵著;蘇繼廎校釋,《島夷誌略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1)。
新會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新會縣志》(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
藍鼎元,《鹿洲初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情報部,《南洋華僑調查(第一輯)》(臺北:臺灣總督府臨時情報部,1939)。
三、政府出版品
〈立法院僑政委員會第八十六會期第三次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80:9(臺北:立法院公報處,1991年1月30日)。
〈立法院第二屆第二會期外交委員會第五次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82:61(臺北:立法院公報處,1993年10月27日)。
〈立法院第四屆第四會期外交及僑務、預算及決算兩委員會第六次聯席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90:2期(下)(臺北:立法院公報處,2001年1月6日)。
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編印,《僑生教育計畫運用美援成果檢討》(臺北: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1966)。
國立教育資料館,《七年來的中美教育合作》(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1959)。
國立教育資料館,《美援有關教育計劃實施報告1953-1957》(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1957)。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正中書局,1996)。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正中書局,1984)。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正中書局,1996)。
僑務委員會,《僑生回國升學概況》(臺北:僑務委員會,1972)。
僑務委員會,《僑務法規彙編》(臺北,僑務委員會,1976)。
僑務委員會,《僑務法規彙編》(臺北,僑務委員會,1984)。
《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二十七卷〈演講〉(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四、專書與論著
(一)中文
《澳門社會大典》編輯委員會編,《澳門社會大典》(香港:網絡國際出版社,1999)。
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文化,2018)。
Geoffrey C.Gunn著、秦傳安譯,《澳門史》(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9)。
丁世傑、匡思聖、周維萱,《國族、想像、離散、認同:從電影文本再現移民社會》(新北:巨流圖書,2010)。
力平、馬芷蓀主編,《周恩來年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
孔飛力,《他者中的華人:中國近現代移民史》(中國: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
王正華編,《中華民國與聯合國史料彙編 中國代表權》(臺北:國史館,2002)。
王達才,《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澳門教育發展之研究》(臺北:海華文教機機會,2001)。
王賡武,《中國與海外華人》(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王賡武,《移民與興起的中國》,(新北:八方文化,2005)。
王賡武、姚楠編譯,《南海貿易與南洋華人》(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8)。
王賡武主編,《香港史新編 上冊 增訂版》(香港:三聯書店,2017)。
王賡武主編,《香港史新編 下冊 增訂版》(香港:三聯書店,2017)。
包樂史,《巴達維亞華人與中荷貿易》(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1997)。
古萬年、戴敏麗,《澳門及其人口演變五百年(1500-2000)》(澳門:澳門統計暨普查司,1998)。
司徒惠康總纂,《國防醫學院史正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14)。
民主進步黨,《民進黨政策白皮書 第一冊:外交與國防政策》(臺北:民主進步黨,2000)。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新會文史資料選輯 第五輯》(中國文史出版社,2009)。
吳志良、湯開建、金國平主編,《澳門史新編》(澳門:澳門基金會,2006)。
吳志良、湯開建、金國平主編,《澳門編年史》(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李明峻,《東南亞大事記(1900-2004)》(臺北:中研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2006)。
宋哲美,《東南亞建國史》(臺北:鼎文書局,1973)。
李盈慧,《華僑政策與海外民族主義(1912-1949)》(臺北:國史館,1997)。
李盈慧主編,《東南亞概論:臺灣的視角》(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8)。
李恩涵,《東南亞華人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
服部卓四郎,《大東亞戰爭全史II》(臺北:軍事譯粹社,1978)。
林天蔚,《一本合方志與譜系為一的族譜:廣東新會潮連鄉蘆鞭里盧氏族譜的評介:抽印本》(出版地不明,1991)。
林清風主編,《緬甸華人社會研究 第三輯》(澳門:澳門緬甸華人互助會,2004)。
林德基,《Min-ga-lar-bar 伊江》(臺北:師友月刊雜誌社,2014)。
邵宗海、李雁蓮,《從海洋、殖民與移民文化的面向:看澳門與臺灣的社群關係比較》(澳門:澳門理工學院,2016)。
曾一士,《南洋華僑與孫中山革命》(臺北:國立國父紀念館,2010)。
胡陽全,《雲南馬幫》(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范世平,《中國大陸僑務政策與工作體系之研究》(臺北:秀威資訊,2011)。
范宏偉,《緬甸華僑華人史》(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6)。
郁漢良,《華僑教育發展史 (上)》(臺北:國立編譯館,2001)。
郁漢良,《華僑教育發展史 (下)》(臺北:國立編譯館,2001)。
夏誠華,《民國以來的僑務與僑教研究(1912-2004)》(新竹:玄奘大學海外華人研究中心,2005)。
張正藩,《緬甸鳥瞰》(南京:正中書局,1936)。
張根福,《抗戰時期的人口遷移-兼論對西部開發的影響》(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6)。
梁方仲編著,《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梅偉強、張國雄,《五邑華僑華人史》,(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許均銓、林清風主編,《歸僑在澳門》(臺北:華人國際新聞出版公司,2005)。
許雪姬總策畫,《臺灣歷史辭典》(臺北:遠流出版,2003)。
李安山主編,《中國華僑華人學:學科定位與研究展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南雄珠璣巷人南遷後裔聯誼會籌委會編,《南雄珠璣巷人南遷史話》(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1)。
陳文亨、盧偉林,《緬甸華僑教育》(臺北:中正書局,1959)。
陳伯中主編,《鄭彥棻八十年》(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2)。
陳鴻瑜,《緬甸史》(新北市:臺灣商務,2016)。
陳鴻瑜主編,《海外華人之公民地位與人權》(臺北:華僑協會總會,2014)。
曾廣順,《僑政歲月》(臺北:華僑通訊社,1993)。
華僑志編纂委員會編,《緬甸華僑志》(臺北:海天印刷,1984)。
賀聖達,《緬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賀聖達、李晨陽,《緬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馮邦彥,《香港金融業百年》(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02)。
馮漢樹,《澳門華僑概況》(臺北:正中書局,1988)。
《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文選.综合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黃就順、鄧漢曾、黃鈞燊、鄭天祥著,《澳門地理》(澳門:澳門基金會、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3)。
楊建成主編,《南洋研究史料叢刊》(臺北: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1984)。
鄔翔主編,《國防醫學院院史續編》,(臺北:國防醫學院,2003)。
僑務報社,《僑務政策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劉平,《被遺忘的戰爭-咸豐同治年間廣東土客大械鬥研究(1854-1867)》(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劉羨冰,《澳門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鄧澤如主編,《中國國民黨二十年史跡》(南京:正中書局,1948)。
鄭民、梁出鳴編,《華僑華人史研究集》第一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
盧偉林,《緬甸華僑概況》(臺北:中正書局,1988)。
穆黛安著、劉平譯,《華南海盜(1790-1810)》(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薛鳳旋,《澳門五百年:一個特殊中國城市的興起與發展》(香港:三聯,2012年)。
謝世忠,《國族論述:中國與北東南亞的場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
譚志湘,《中國少數民族戲曲史論》(北京: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7)。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上海:地圖出版社,1987)。
譚展雲、林浩然編著,《澳門與多纖協定》(澳門:澳門基金會,1994)。
蘇玉龍等,《招收海外僑生來臺升讀大學之研究》(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2006)。
龔伯洪,《粵劇》(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
(二)外文
Yi Li, Chinese in Colonial Burma A Migrant Community in A Multiethnic State, London:Palgrave Macmillan, 2017.
Roberts, Jayde Lin , Mapping Chinese Rangoon:Place and Nation among the Sino-Burmese, Washingt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16.
J.J. BENNISON, I.C.S “Census of India,1931 Vol-XI Burma” in Govt. of India,1933.
五、期刊論文
王同起,〈抗日戰爭時期難民的遷徒與安置〉,《歷史教學》12(2002年12月)。
王振寰,〈臺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1(1989年7月)。
仲红衛、袁書會,〈作為一種文化身份的「珠璣移民」—「珠璣移民」身份的文化密碼〉,《文化遺產》4,2012年。
吳子文,〈僑生教育與中華民國:臺灣國族想像的轉變〉,《文化研究》10(2010年3月)。
宋光宇,〈「清境與吉洋」從滇緬邊區來臺義民聚落的調查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3:4(1982年12月)。
李浩銘,〈聯合國中國代表權問題之再探(1949-1971)〉,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11:4(2015年12月)。
李道緝,〈建構新「祖國」──鄭彥棻時期(民國39-47年)的僑務工作〉,《中央大學人文學報》31期(2007年7月)。
卓海玉,〈澳門與華僑華人〉,《八桂僑史》44:7(1999年11月)。
范宏偉,〈1967年緬甸6.26排華事件與緬甸華人社會研究〉,《臺灣東南亞學刊》3:2(2006年10月)。
范宏偉,〈奈溫軍人政權的建立與中國的對緬政策〉,《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2010年)
范宏偉〈二戰後緬甸華僑雙重國籍問題研究〉,《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2005年7月)。
許雪姬,〈臺灣中華總會館成立前的「臺灣華僑」,1895-192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1991年)。
馭志,〈共匪僑校改制之研析,《匪情研究》14:7(1971年7月)。
馮立軍,〈20世紀初以前華僑移民緬甸述略-兼論緬甸華僑社會的形成〉,《南洋問題研究》4(2008年)。
黃國昌,〈我國應有新的僑務政策〉,《僑協雜誌》64(1999年5月)。
劉平,〈清中葉廣東海盜問題探索〉,《清史研究》1(1998年)。
劉正剛、李貝貝,〈清末僑鄉的珠璣巷認同—以五邑方志为例〉,《五邑大學學報》13:4(2011年11月)。
劉興亮、郭聲波,〈道光《新會縣志.圖說》所載姓氏分布之研究〉,《中國地方志》7(2016年7月)。
龔尤倩,〈冷戰下的移民與難民-以臺灣為例〉,《文化研究》17(2013年9月)。
六、學位論文
王文松,〈兩岸僑務組織與政策之比較〉(新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王斯嫻,〈1971年以來臺灣的僑務政策〉(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田雛鳳,〈江澤民僑務思維及政策之研究〉(桃園: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5)。
朱惠賢,〈鄧小平時期中共僑務政策之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吳潔冰,〈澳門緬甸華僑文化地景的形成與轉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13)。
李靜兒,〈近半世紀的「華僑」教育(1950-2000)〉(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林芳如,〈「緬甸」與「僑生」:跨國主體的形成與認同困境〉(新竹: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范雅梅,〈論1949年以後國民黨政權的僑務政策:從流亡政權、在地知識與國際脈絡談起〉(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陳月萍,〈美援僑生教育與反共活動(1950-1965)〉(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陳鈺祥,〈清代環東亞海域海盜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6)。
黃雅涵,〈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緬甸的華人政策〉(新北: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翟振孝,〈遷移,文化與認同:緬甸華人移民的社群建構與跨國網絡〉(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
劉明山,〈1980年以來臺灣僑務政策與美國臺灣移民〉(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7)
鄭家雪,〈澳門僑生到臺灣升大學之研究(1951至2010年)〉(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2)。
羅俐,〈兩岸僑教政策變化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七、報紙、刊物
〈緬甸收歸國營對華僑影響嚴重〉,《僑務月報》141(1964年)。
〈緬甸的蔣介石——奈溫軍人政府必敗!人民必勝!緬甸共產黨中央第一副主席德欽巴登頂一九六七年七月五日在北京舉行的追悼劉逸烈士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1967年7月6日,版2。
〈緬甸當局出於內政外交需要瘋狂反華排華竟無理禁止華僑佩帶毛主席像章並縱容暴徒搶劫華僑財產華僑學生在軍警包圍中高呼“毛主席萬歲!”堅持英勇鬥爭〉,《人民日報》,1967年6月29日,版4。
余瑞榮主編,《仰光廣東公司(觀音古廟)一百七十九週年曁重修落成紀念特刊》(仰光:仰光廣東公司,2004)。
郭喜斌,《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建校三十年紀念特刊》(臺北:尚美印刷,1991)。
黃瓊成,《澳門緬甸華人互助會成立20周年暨新會址落成紀念特刊》,(澳門:澳門緬甸華人互助會,1999)。
劉沃周等,《澳門緬甸華人互助會成立25周年紀念特刊》(澳門:澳門緬甸華人互助會,1996)
〈國立華僑中學 明在板橋開學〉,《中央日報》,1955年10月,版2。
〈緬甸突採行動銀行收歸國有 二十四家銀行已被接收〉,《中央日報》,1963年2月24日,版2。
〈對緬甸逃出難僑 政府正實施大規模救濟〉,《中央日報》,1965年8月5日,版2。
〈緬甸朋友熱心學習《毛主席語錄》永遠聽毛主席的話〉,《人民日報》,1967年1月19日,版5。
〈戴上毛主席像章是最大的光榮緬甸朋友無限熱愛和敬仰偉大領袖毛主席〉,《人民日報》,1967年2月28日,版5。
〈緬甸政府唆使暴徒連續襲擊我使館殺害我專家迫害我僑胞我政府向緬甸政府提出最緊急最強烈抗議〉,《人民日報》,1967年6月29日,版1。
八、網路資源
「James George Scott」,2018年6月10日瀏覽:http://inwa-advisers.com/features/tales-of-asian-venturers-no-2-sir-george-scott-of-the-shan-states/。
「一二·三事件」,2019年12月30日瀏覽: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0%E4%BA%8C%C2%B7%E4%B8%89%E4%BA%8B%E4%BB%B6。
「白飯魚」,2018年6月10日瀏覽: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9%BD%E9%A3%AF%E9%AD%9A_(%E9%9E%8B)
「明德銀號」,2018年6月10日瀏覽: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8%8E%E5%BE%B7%E9%8A%80%E8%99%9F。
「國立成功大學校史」,2019年11月29日瀏覽:https://web.ncku.edu.tw/p/412-1000-48.php?Lang=zh-tw。
「異域(電影)」,2019年10月28日瀏覽: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5%B0%E5%9F%9F_(%E9%9B%BB%E5%BD%B1)
「僑生先修部 校史簡介」,2019年3月8日瀏覽:http://www.nups.ntnu.edu.tw/intro/super_pages.php?ID=intro1。
「廣東信託銀行」,2018年6月10日瀏覽: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B%A3%E6%9D%B1%E4%BF%A1%E8%A8%97%E9%8A%80%E8%A1%8C。
「廣東新會城南黎氏族譜」,2019年12月5日瀏覽:https://kknews.cc/zh-mo/history/egokxeq.html。
「緬甸國家足球隊」,2018年6月10日瀏覽: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B7%AC%E7%94%B8%E5%9C%8B%E5%AE%B6%E8%B6%B3%E7%90%83%E9%9A%8A。
「離散文學」,2019年10月28日瀏覽:https://toolkit.culture.tw/literaturetheme_151_18.html?themeId=18。
匯感百科,〈仰光華英學校〉,2018年9月1日瀏覽:http://www.hgzz.net/baike/107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