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冠吟 |
---|---|
論文名稱: |
影視教材在國中歷史教學的運用: 以電影《惡魔教室》為中心 |
指導教授: | 陳登武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7 |
中文關鍵詞: | 影視史學 、錨定情境教學法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0 下載:2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論文基於在教學過程中體認到歷史教育應透過提供學生間接經驗,擴大學生對不同處境的認知範圍與思維,進而培養學生在未來面對不同處境的能力。另一方面,歷史作為人文學科,以培養價值信念、人格情感等人文素養為其核心內涵,歷史教師不只是人文知識的傳遞,更要將人文知識轉化為人文精神,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然而,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對於影視媒體具有濃厚興趣,對學生歷史意識的影響更甚於教科書;從各種課程設計與教學理論中發現,學生的歷史思維與人文涵養可藉由情境教學,融入歷史情境之中,獲得高層次的發展。因此,本研究試圖在既有的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理論,建構影視史學的課程教學模式,激發學生歷史思維能力,達到歷史教育的目標。
本研究首先對教科書進行教材分析,以九年一貫課程能力指標與社會領域基本內容作為依據,從章節編排到課文敘述,比較各家版本對於本主題「歐洲極權政治的興起」的邏輯敘述及相關補充,並指出教科書作為課程主要的知識載體仍有許多侷限,教師可以選擇相關教材作為補充,或提供另一種觀點、視角,幫助學生能夠以多元的解釋理解歷史發展的多重因果關係,建構自己的歷史意識。接著,電影作為另一種認知歷史的文本當然也要加以分析,然而影視文本不同於書寫歷史,無法以傳統方法論證影視文本的價值,必須借用影視史學的理論。本研究即以影視史學的理論探究電影《惡魔教室》,並深入探討電影中的真實與虛構,發掘隱身於電影背後的現實意識。
為了落實九年一貫課程,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課程設計必須以課程綱要的能力指標為依據,設計出本研究的課程目標,作為教學與評量的依據。因此,在教學實驗之前檢核課程相關的社會領域能力指標,並設計教學方案、延伸活動學習單,以期使學生獲得有意義的學習。茲將研究結果加以歸納後,提出本研究的結論與建議,以提供教學現場的教師作為參考。
一、影視資料
丹尼斯˙甘塞爾(Dennis Gansel),《惡魔教室》,傳影互動公司。
二、專書
二、中文專書
Sidney Hook著,金克等譯《理性、社會神話和民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Andrew Dudley著,陳國富譯,《電影理論》,(臺北:志文出版社,1983)。
Arendt, Hannah著,林驤華譯,《極權主義的起源》,(台北:時報出版,1995年)。
Bauman, Zygmunt著,楊渝東、史建華譯。《現代性與大屠殺》,(南京:譯林出版社,2002)。
Benedetto Croce, History: Its Theory and Practice(N. Y.: Russell & Russell, Inc., 1960)。
Bertrand Russell著,涂序瑄譯,《權力論》,(台北:國立編譯館,1958)
Betton Gerard著,劉俐譯,《電影美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0)。
Bordwell David &Thompson Kristin著,曾偉禎譯,《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 ,(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6)。
C.S.Hall&V.J.Norbdy 著,史德海、蔡春輝合譯,《榮格心理學入門》,(台北:五洲,1988)。
Daniel Bell著,高銛等譯,《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台北:桂冠,1989)。
Eric J. Hobsbawn,鄭明萱譯,《極端的年代1914-1991》(下)(The Age of Extremes: The Short Twentieth Century, 1914-1991)(台北:麥田,1996)。
Eric J. Hobsbawn著,鄭明萱譯,《極端的年代1914-1991》(下)(The Age of Extremes: The Short Twentieth Century, 1914-1991)(台北:麥田,1996)。
Erich Fromm著,孟祥森譯,《人類破壞性之剖析》下冊,(台北:水牛,1975)。
Erich Fromm著,莫廼滇譯,《逃避自由》,(台北:志文出版社,民56年)。
Ferro Marc著,張淑娃譯,《電影與歷史》,(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
Friedrich Dürrenmatt著,葉廷芳、韓瑞祥譯,《老婦還鄉》,(北京:外國文學出版社,初版,2002年6月)。
Friedrich Meinecke著,何兆武譯,《德國的浩劫》,(北京:三聯書店,2002)。
Giannetti Louis D著,焦雄屏譯,《認識電影》,(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8)。
Graeme Turner著,林文淇譯《電影的社會實踐》,(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Gustave Le Bon著,周婷譯,《烏合之眾:為甚麼我們會變得瘋狂、盲目、衝動?》,(台北:臉譜出版社,2011年)
J. L. Talmon著,〈拯救與自由. ——評《極權主義民主的起源》〉,孫傳釗譯:《極權主義民主的起源》(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Joanne Hollows &Mark Jancovich 著,張雅萍譯,《大眾電影研究》,(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1)。
Joyce Appleby、Lynn Hunt、Margaret Jacob著,薛絢譯,〈後現代主義與現代精神危機〉,《歷史的真相》,(台北:正中,1996)。
Karl Dietrich Erdmann著,高年生等譯《德意志史:1914-1950》,(商務印書館,1986年)
Karl R. Popper著,莊文瑞、李英明譯《開放社會及其敵人》,(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8)。
Kawin Bruce F,李顯立等譯,《解讀電影》,(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6)。
Koppel S˙Pinson著,范德一等譯,《德國近現代史—她的歷史與文化》,(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
Lee R. Bobker著,伍菡卿譯,《電影的元素》,(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6年)。
Mark C. Carnes編,王凌霄譯《幻影與真實:史家眼中的好萊塢歷史片》,(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
Metz Christian著,劉森堯譯,《電影語言---電影符號學導論》,(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6)。
Morton Rhue,張淑真譯,《浪潮》,(台北:漢聲出版社,1993年3月)。
Moscovici , Serge著,《群氓的時代》,許列民、薛丹云、李繼紅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Moscovici Serge著,《群氓的時代》,許列民、薛丹云、李繼紅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Murray Stein著,朱侃如譯,《榮格心靈地圖》,(台北:立緒文化,2005年。
Natalie Zemon Davis著,陳榮彬譯,《奴隸、電影、歷史:還原歷史真相的影像實驗》,(台北:左岸文化,2002年)。
Raymond Aron著,蔡英文譯,《知識份子的鴉片》,(台北:聯經,1990年出版)。
Samuel P. Huntington、Peter L. Berger編著;王柏鴻譯,《杭廷頓&伯格看全球化大趨勢》,(台北:時報文化,2002)。
Sidney Hook著,金克等譯《理性、社會神話和民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Wilhelm Reich著,張峰譯,《法西斯主義群眾心理學》,(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
Zygmunt Bauman著,楊渝東等譯,《現代性與大屠殺》,(南京:譯林出版社),2002)。
文光,《德國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台北:遠流,1992)。
古斯塔夫˙勒龐著,周婷譯,《烏合之眾:為甚麼我們會變得瘋狂、盲目、衝動?》,(台北:臉譜出版社,2011年)
朱庭光主編,《法西斯新論》,(四川:重慶出版社,1991)
余英時,〈史學、史家與時代〉,《史家與傳統》,(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2年2版)。
李˙R˙波布克著,伍菡卿譯,《電影的元素》,(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6)。
李邁先,《西洋現代史》,(台北:三民書局,1995年)
周梁楷,〈大眾史學的定義和意義〉,《人人都是史家:大眾史學論集(第一冊)》(台中:采玉出版社,2004)。
周樑楷,《歷史的書寫與教學-談《世界文化歷史篇》》,(臺北:龍騰文化公司,2001年)
胡昌智,《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7年12月初版)。
孫哲,《獨裁政治學》,(台北市:楊智文化,1995年初版)。
張春興、林清山著,《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出版社,1991年版)。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定綱要社會學習領域>,1998年。
郭生玉著,《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書局,民76年版)。
陳冠華,《追尋更有意義的歷史課—英國中學歷史教育改革》,(台北:龍騰文化,2001年)。
陳鍾華、童小珍編,《影響世界歷史的100件大事》,(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4年)。
鄒讜,《二十世紀中國政治—從宏觀歷史與微觀行動的角度看》,(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三、中文期刊
王宏至,〈歷史教科書的改革及其趨向—從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編歷史教科書談起〉,《課程、教材、教法》,1993年第10期。
王岱伊、孫春在、王金村〈學習者思考風格對其情境定錨與註記行為的影響〉,《數位學習科技期刊》,民國98年,第一卷第二期。
Foucault, Michael著,林寶元譯,〈電影與人民記憶:《電影筆記》訪傅柯,(I)〉,《電影欣賞》,第44期(1990年3月)。
Lee. Peter.著,周孟玲譯,〈為什麼學習歷史〉,《清華歷史教學》,第八期,1997。
王利霞,〈基於認同理論下的從眾研究〉,《承德民族師專叢報》,第30卷第1期,2010年3月。
王宏至,〈歷史教科書的改革及其趨向—從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編歷史教科書談起〉,《課程、教材、教法》,1993年第10期。
王岱伊、孫春在、王金村〈學習者思考風格對其情境定錨與註記行為的影響〉,《數位學習科技期刊》,第一卷第二期,民國98年。
王健文,〈高中世界史教科書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所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民98),未出版。
王揚,〈戰後聯邦德國電影對納粹主義的反思〉,《高師函授學刊》,1994年第2期
王鍾和,〈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1993年),未出版。
王繼成,《魏瑪共和國的國民心態與納粹的崛起》,(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2007年),未出版。
王艷麗,〈感悟色彩在電影中的作用〉,《電影評介》,2007年11期
石德生,〈社會心理學視域中的「社會認同」〉,《攀登》,第29卷(2010年2月)
任麗杰,〈衝破現代自由的尷尬:《逃避自由》淺論理論觀察〉,《理論觀察》,第47期,2007年
仰海峰,〈權威主義社會性格與法西斯主義思想的心理基礎〉,《學術研究》,2009年第1期。
向巍,〈略論影響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家庭因素〉,《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
吳玉軍,〈現代社會與自我認同焦慮〉,《天津社會科學》,2005年第6期
宋全成,〈德國移民問題與吳宜民政策的移民國家〉,《齊魯學刊》,2004年第1期。
宋全成,〈論德國移民的社會一體化進程〉,《德國研究》,2006年第2期
李育如,《影視史學在國中歷史教學的實踐--以影片《稻草人》 為例》,(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未出版。
李英,〈「勒龐現象」解讀-對歐洲極右翼政治勢力的幾點分析〉,《東北大學學報》,第5卷第2期,2003年3月。
李朔,〈從眾行為的心理分析及應用〉,《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李樂曾,〈戰後對納粹罪行的審判與德國反省歷史的自覺意識〉,《德國研究》,2005年第2期
杜娟娟,〈運用「影視史學」來解讀紀錄電影〉,《北方經貿》,2011年,第6期。
沈孟祥,〈應用布魯姆教育目標認知分類理論設計發問工具之研究〉,(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教育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4年),未出版。
周梁楷,〈大眾史學的定義和意義〉,《人人都是史家:大眾史學論集(第一冊)》(台中:采玉出版社,2004)。
周樑楷,〈辛德勒選民[Schindler’s List]--評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的影視敘述和歷史觀點〉,《當代》,第96期(臺北,1994.04)。
周樑楷,〈書寫歷史與影視史學〉,《當代》,第88期,(臺北:1993年8月)。
周樑楷,〈銀幕中的歷史因果關係-以「誰殺了甘迺迪」和「返鄉第二春」為討論對象〉,《當代》,第74期,(臺北,1985.06)。
周樑楷,〈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臺大歷史學報》,第23期,民88年6月。
周樑楷,〈影視史學與地方史〉,《宜蘭文獻雜誌》,第42期,1999。
周樑楷,〈影視史學與歷史思維──以「青少年次文化中的歷史圖像」為教學實例〉,《當代》,第118期(1996年2月)。
周樑楷,〈影像中的人物與歷史:以《白宮風暴》為討論對象〉,《興大人文學報》,32下(臺中,2002.06)。
周樑楷,〈歷史意識是種思維的方法〉,《思想:歷史與現實》,第二期,2006年。
明浩,《極權主義獨裁在西歐興起的脈落》,(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施政宏,〈依據Bloom認知教育目標修訂類表之課程設計-以國小五年級線對稱教學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孫立新、黃怡容,〈德國政界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反思〉,《史學史研究》,2010年第2期
徐新逸,〈錨式情境教學法〉教材設計、發展與運用,《視聽教育雙月刊》,民84年8月。
徐叡美,〈歷史劇情片「赤色份子」的歷史書寫與思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民89年),未出版。
張小川,〈自由與孤獨:現代人的困境及其出路-讀佛洛姆《逃避自由》〉,《哈爾濱學院學報》,第29卷第9期,2008年9月
張和平,〈試論佛洛姆的「逃避自由」說〉,甘肅,《西北師大學報》,第42卷第2期,2005.3。
張春旺、王玲,〈當前青少年自卑心理的表现及原因分析〉,《現代企業教育》,2008年4月下期。
張英武、陳永亮,〈當代歐洲極右翼政黨分析〉,《貴州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張海云,〈佛洛姆逃避自由心理機制的述評〉,《消費導刊》,2009.1。
張雲翔,<論國(初)中歷史教科書「鴉片戰爭」教材之編寫>,(台灣師範大學. 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未出版。
張榮芳,〈序〉,張榮芳主編,《歷史教學與視聽媒體研討會論文集》,東海大學歷史系印行,1996年3月。
郭石城,〈1968年德國學生運動始末(上)〉,《巴黎視野》,第15期,2011年
陳志強、趙梓晴,〈德國移民問題的形成與治理〉,《上海商學院學報》,第11卷第2期,2010年3月。
陳坤虎、雷庚玲、吳英璋,〈不同階段青少年之自我認同內容及危機探索之發展差異〉,《中華心理學刊》,47卷3期,民94年
陳思瑾,〈聯邦德國電影對二次大戰的歷史詮釋(1945-2005)〉(台北: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陳偉,〈阿倫特的極權主義研究〉,《學海》,2004.2。
景德祥,〈德國:反思歷史,一波三折〉,《世界知識》,2005年第21期
曾怡菁,〈影視教學的嘗試—以木柵高工高職歷史教學為例〉,《木柵高工學報》,第12期(2008年4月)。
黃乃琦,〈多元動態「影視史學」的教學分析〉,《歷史月刊》,第170期,(2002年03月)。
楊威,《賴希的「法西斯主義群眾心理學」解讀》,(黑龍江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葛康馨〈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歷史學習單設計研究—以《社會》第三冊歷史教材為例〉,《歷史教育》,12(2008)。
賈曉娜、范紅霞,〈榮格的原型理論初探〉,《滄桑》,2010年03月。
翟文杰、李鳴,〈後現代文化表徵背景下的自我認同焦慮及對心理諮詢的啟發〉,《社會心理科學》,第25卷,2010年。
劉怡芳,〈影視史學與歷史學科能力—簡介文華高中影視史學課程〉,《清華歷史教學》第 18 期,2007年。
蔡玉慧,〈青少年的孤獨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未出版
蔡芬芳,<德東停滯,德西沉淪:兩德在統一的代價>,《當代》,第204期。
蔡禹僧,〈群氓崇拜與大眾民主神話—關於勒龐的《烏合之眾》〉,《書屋》,2007年第11期。
蔡英文,〈極權主義與現代民主〉,《政治科學論叢》,第19期,民國92.12。
黎林,〈荒誕的世界覺醒的自我-論「老婦還鄉」之主題〉,《外國文學》,第3期,2004年5月
賴升祿,〈德國右翼極端主義簡介〉,《國外社會科學》,1995年第5期
錢彥麗,〈現代大眾社會文化對青少年人格的影響〉,《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
羅國方,〈圖片對學習理解力及創造力之探討〉,(南台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碩士論文,2004年)
羅鴻彥,〈電影融入教學對中學生世界史認知學習之教學設計與實施歷程—希臘、羅馬史之教學個案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貴斌、徐飛,〈球迷騷亂「群體行動邏輯」的社會心理機制解讀〉,《體育學刊》,第16卷第9期,2009年9月
四、西文期刊
Aleida Assmann &Ute Frevert, Geschichtsvergessenheit-Geschichtsversessenheit, Vom Umgang mit deutschen Vergangenheiten nach 1945. (Stuttgart:Deutsche Verlagsanstalt, 1999)
Carl J. Friedrich , Zbigniew Brzezinski,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and Autocracy: Second edition, revised by Carl J. Friedrich,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rl L. Becker, Everyman His Own Historian: Essays on History and Politics. Chicago: Quadrangle Books, 1966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35).
Cognition and Technology Group at Vanderbilt. (1991). Technology and the design of gene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1(2).
Ellizabeth Heineman, ”The Hour of the Woman: Memories of Germany’s “Crisis Years” and West German National Identity,”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01, no.2(1996)
Giesen, Bernard , “ The Trauma of Perpetrators: The Holocaust as the Traumatic Reference of German National Identity,” in Alexander, Jeffrey, Ron Eyerman, Bernard Giesen, Neil J. Smelser and Piotr Sztompka. Cultural Trauma and Collective Identity, 2004.
Haden White, “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ophoty,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1.93, No. 5(December 1988)
Hans Buchheim, Totalitäre Herrschaft. Wesen und Merkmale, München : Kösel-Verlag, 1965.
Heinz Bude, “The German Kriegskinder: Origins and Impact of the Generation of 1968,” in Generations in Conflict: Youth Revolt and Generation Formation in Germany, 1770-1968, ed. Roseman(Combridge: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Herman, J. L., Aschbacher, P. R., & Winters, L. (1992). A practical guide to alternative assessment. Virgini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Karl Jaspers, The Question of German Guilt, trans. Ashton, 2ed.(New York: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2001)
Marlette Rebhorn, Screening America: Using Hollywood Film to Teach History(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1988).
Matthias W eiº: Sinnliche Erinnerung . Die Flime “Holocaust” und “Schindlers Liste” in der bundesdeutschen Vergegenwrtig ung der NZ-Zeit. In: Norbert Frei und Sybille Steinbacher (Hrsg. ) : Beschweigen und Bekennen. Die deutsche Nachkriegsgesellschaft und der Holocaust, Wallsten Verlag, Gottingen 2001
Messick, S. (1994, March). The interplay of evidence and consequences in the validation of performance assessments. Educational Researcher
Norbert Frei:
Peter Gay, Weimar Culture: The Outsider as Insider, New York & London, W. W. Norton & Company, 2001
Peter Reichel, Vergangenheitsbew ltigung in Deutschland. Die Auseinandersetzung mitder NS-Diktatur von 1945 bis heute, München: C. H. Beck,2001
Peter. Lee,“Putting Principles into Practice: Understanding History," How Students Learn: History in the Classroom(Washington, D. 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5).
Pierre Sorlin, How to look at an "historical" film, (New Brunswick, N.J. :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c2001)
Reimer, Robert C, and Carol J. Reimer,”The Boat.” In Nazi-retro Film: How German Narrative Cinema Remembers the Past, (New York: Twayne, 1992)Reimer and Reimer, Nazi-retro Film: How German Narrative Cinema Remembers the Past,1.
Resnick, L. B., & Resnick, D. L. (1991). Assessing the thinking curriculum: New tools for educational reform. In B. R. Gifford & M. C. O’Connor (Eds.), Future assessments: Changing views of aptitude, achievement, and instruction. Boston: Kluwer.
Robert A. Rosenstone, “Visions of the Past: The Challenge of Film to Our Idea of History”(Combridge, Mass.: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5)
Schapiro, Leonard. Totalitarianism, Praeger Publishers, New York, 1972
Stephen Brockmann,””Normalization”: Has Helmut Kohl’s Vision been Realized?,” in German Culture, Politics, and Literature in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Beyond Normalization, ed. Tabener and Cooke(Rochester, NY: Camden House, 2006)
Wulf Kansteiner, "Finding Meaning in Memory: A Methodological Critique of Collective Memory Studies",History and Theory, Vol.41(Wesleyan University 2002)
Wulf Kansteiner, In Pursult of German Memary: History, Television and Politics after Auschwitz(Athens, Ohio:Ohio University Press,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