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朱珮芬 Chu, Pei-Fen |
---|---|
論文名稱: |
原住民族教育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歷程之研究─以南投縣高點國中為例 A Study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rocess of Indigenous Education—An example of High Point Middle school in Nantou County |
指導教授: |
蔡居澤
Tsai, Ju-Tse |
口試委員: |
吳崇旗
Wu, Chung-Chi 鄧毓浩 Teng, Yu-Hao 劉美慧 Liu, Mei-Hui 周淑卿 Chou, Shu-Ching 蔡居澤 Tsai, Ju-Tse |
口試日期: | 2023/01/10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畢業學年度: | 11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7 |
中文關鍵詞: | 學校本位課程 、原住民族教育課程 、原住民族教育學校本位課程 |
英文關鍵詞: |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he curriculum of indigenous education,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of indigenous education |
研究方法: | 行動研究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350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4 下載:4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原住民族教育學校本位課程的發展歷程為探究主題,採行動研究法,透過焦點團體訪談與文件分析,聚焦於動態實施歷程的困境突破與問題解決,進而描述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在原住民重點地區滾動式修正的最佳路徑。
本研究之目的在瞭解「原住民族教育學校本位課程」於十二年國教(108課綱)實施之際,對學校整體課程規劃與實施的影響,並從整理「原住民族教育—學校本位課程發展(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Indigenous Education)」相關研究,了解原住民族教育學校本位課程實施的有效作法,進而探究影響因素,並在未來提供教育主管機構規畫原住民族教育之參考。
本研究所得之結論有:(1) 以中性的系統觀形成發展歷程,透過課程實施及環境系統循環影響整體課程運作(2) 無限廻圈解決問題模式,支持校本課程永續發展。
本研究之建議包括「政策支持」、「課程發展」、「教師專業」與「未來研究」四個面向。
關鍵字:學校本位課程、原住民族教育課程、原住民族教育學校本位課程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of Indigenous education, focusing on obstacles and issues encountered during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to demonstrate the optimal path for improvements throughout the course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through action research with focus groups and documentary analysis.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was to comprehend the impact of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of Indigenous education on overall curriculum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and to determine the method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an effective introduction of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of Indigenous educa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ture planning of Indigenous Education.
Some conclusions are drawn from the research: (1)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with a neutral systematic approach impacts the whole curriculum operation through th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circle system; (2) The Infinity Loop Problem Solving Mode will suppor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is study include four aspects: "policy support",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eacher profession" and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he curriculum of indigenous education,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of indigenous education
中文文獻:
王雅玄(1998)。原住民教育政策的理論批判與分析。台灣教育,576,頁2-9。
王前龍(2015)。現階段原住民民族課程政策發展之多元文化課程轉化評析。課程研究, 10(1), 13-34。
由天鳴等(2016)。對話與改變:《部落大小聲》原住民族教育論壇實錄。台北市: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卯靜儒(2017)。課程發展的典範轉移與文化建立:十二年國教課綱之教育想像與課程實踐。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2016專書—課程改革2016回顧與展望。台北市:五南。
白亦方(2008)。課程史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高等教育。
白雲霞(2001)。國民教育階段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理論與模式之建構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白雲霞(2003)。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理論、模式。台北市:高等教育。
史曉春(2015)。原住民國小推動民族教育課程實踐之研究-以奎輝(牛角)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開南大學,南投。
伍麗華(2016)。回應文化差異的排灣族本位教材發展—以國小國語文領域為例。第12屆南台灣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依斯坦達.霍松安.珂悠(2008)。原住民學校實行部落本位教育的研究-以台東縣紅葉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李文欽、林奕成(2018)。舊瓶新酒-再論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實踐。台灣教育,710,49-56。
李瑛(2000)。部落有教室,明天會更好:原住民教育改革的迷思。台北縣成人教育輔導季刊,18,16-23。
李美鶴(2016)。多元文化學校本位課程實施之研究—以北市一所高級中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文蘭(2018)。以「部落」之名:籌設民族部落學校的脈絡和論辯。台北市:文化研究,26。
?佩璇(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個案研究:臺?縣鄉土教學活動的課程發展(未出版博士論文)。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佩璇(2004)。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脈絡與現況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7(2),35-56。
林佩璇(2012)。課程行動研究。台北市:洪葉文化。
林淑馨(2018)。寫論文,其實不難(增訂二版)。台北市:巨流。
周水珍(2007)。原住民族小學民族教育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課程研究,3 (1),87-108。
周水珍(2009)。原住民民族教育課程發展之研究-以三所原住民小學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
周維萱(2001)。紐西蘭多元文化教育發展之研究:以毛利教育為例。三民主義學報,23,頁225-242。
周惠民(2011)。原住民族知識在文化回應課程中的可能性初探。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1(2),167-190。
周淑卿(2017)。課程改革對小學教學文化的影響:九年一貫課程之後的觀察。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2016專書—課程改革2016回顧與展望。台北市:五南。
洪清一、陳秋惠(2014)。以文化—本位課程模式建構原住民族教育之探究。課程研究,9(2),頁1-21。
洪惠芝(2015)。紐西蘭毛利教育學及其實踐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洪詠善(2018)。十二年國教課綱自主學習之實踐探究。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2018年09月,第15期。
紀逢祥(2017)。屏東縣排灣族地區琉璃國小原住民族特色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實施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
胡永寶(2016)。原住民小學執行「以民族教育為特色學校本位課程計畫」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高新建(2008)。學校本位課程:發展、領導與評鑑。台北市:師大書苑。
徐凱齡(2018)。臺東縣推廣原住民族教育學校本位課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
孫大川(2016)。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北市:聯合文學。
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雙葉書廊。
秦葆琦(2013)。十二年國民教育中原住民族教育的展望。原教界,52,6-7。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5)。原住民族基本法。台北市:作者。
許育典(2002)。文化差異、多元文化國與原住民教育權。成大法學,4,37-70。
許添明、張琦琪(2002)。原住民學校推動社區本位教育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8(4),頁103-134。
許添明、蘇美琅(2007)。教育政策在學校執行之研究:以原住民學校推動傳統文化之教育政策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3),頁55-82。
湯仁燕(1998)。原住民教育發展的困境與突破。中等教育,49(3),頁85-94。
湯仁燕(2002)。台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重構。教育研究集刊,48(4),頁75-101。
葉連祺(1999)。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意涵和取向。教師天地,103,頁26。
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市:師大書苑 。
張源泉(2000)。多元文化教育之合理性探討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琦琪、許添明(1999)。原住民學校實施社區本位教育之探討?國外實踐經驗及其對我國的?示。原住民教育季刊,21期,頁74-101。
張琦琪(2001)。推動原住民社區本位教育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張茂桂(2002)。多元主義、多元文化論述在台灣形成的難題。台灣的未來,223-273。
張建成(1999)。課程規劃與社會正義。載於中正大學「迎向千禧年新世紀教育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63-388。
張建成(2007)。獨石與巨傘—多元文化主義的過與不及。教育研究集刊,53(2),頁103-127。
教育部(1998)。原住民族教育法。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原住民族委員會(2014)。原住民族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台北市:教育部。
夏林清、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遠流。
陳枝烈(1997)。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枝烈(2011)。推動原住民民族學校之論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2),頁36-37。
陳美如(1999)。多元文化課程理念與實踐之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美如(2002)。當教師遇見課程評鑑:轉換與成長。師大學報:教育類, 47(1), 頁17-37。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市:洪葉文化。
陳伯璋(2003)。新世紀課程改革的省思與挑戰。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雅琴(2020)。屏東縣山林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
陳海川(2021)。原住民小學之學校本位課程教學與實踐— 以苗栗汶水國小「泰雅文化」課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北。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台北市:五南。
黃彥文(2019)。從多學科到跨學科的課程統整-以一所國中藝術領域的跨領域課程個案為例。台灣教育,718,75-85。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台北市:漢文。
黃武雄(2003)。學校在窗外。新北市:左岸文化。
黃尚文(2006)。多元文化思潮之爭議及其對台灣多元文化教育之啟示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黃純敏(2014)。轉化的力量:多元文化課程與教學研究。台北市:學富。
黃森泉(2000)。原住民教育之理論與實際。台北市:揚智文化。
黃聰哲(2013)。台灣小型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模式」之建構與評估(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莊明貞、陳怡如(2005)。質性研究導論。台北市:高等教育。
歐用生(1999)。新世紀的學校。台北:台灣書店。
歐用生(2010)。課程研究新視野。台北:師大書苑。
甄曉蘭(2001)。推動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困難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85,42-53。
甄曉蘭、鍾靜(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相關問題及其相應措施之研究。師大學報,47(1),1-16。
甄曉蘭(2003)。教師的教學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9(1),63-94。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台北市:高等教育。
劉芝良(2004)。原漢族群共存學校實施原住民族教育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
劉世閔、鄭姿妮(2013)。一位魯凱族校長推展原住民民族教育之個案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28,頁121-154。
劉美慧(2011)。多元文化教育的反思與前瞻。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2(4),56-63。
劉美慧、游美惠、李淑菁(2018)。多元文化教育(四版)。台北市:高等教育。
蔡清田(2005)。課程領導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市:五南。
蔡清田(2007)。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新猷與教務課程領導。台北市:五南。
蔡清田(2016)。50則非知不可的課程學概念。台北市:五南。
蔡清田(2017)。課程發展與設計的關鍵DNA:核心素養。台北市:五南。
鄭富仁(201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歷程分析—以一所教學卓越獎學校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1)。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作者。
譚光鼎(2002)。從廢墟到重建。台北市:師大書苑。
譚光鼎、張如慧(2009)。蘭嶼中學原住民文化課程現況之探究:原住民社區本位課程的分析觀點。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7(1),頁75-106。
蘇美琅(2015)。布農族傳統文化適用於小學民族教育課程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嚴長壽(2021)。我所嚮往的生活文明。台北市:遠見‧天下文化。
英文文獻:
Altrichter, H.,Posch,P. Somekh,B.(1993) Teachers investigate their work. London:Routledge.
Banks, J. A.(1994). An introduction to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Boston, MA: Allyn and Baacon.
Bell hooks (1994). Teaching to transgress: Education as the practice of freedom. New York: Routledge.
Bruner, J.(1996).The Culture of Educa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hen,D.(1985).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cision making. In J. Husen & T.N. Postlethwaite(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d education research and studies(1st ed). Oxford:Pergamon.
Comelius, Carol(1999). Iroquois corn in a culture-based curriculum:a frame work for respectfully teaching about cultures.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 Press.
David W. Stewart & Prem N. Shamdasani(1999). Focus Group: Theory and Practice. 歐素汝(譯)。焦點團體: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弘智文化。
Deniel Coyle(2018). The culture code:The secrets of highly successful groups. USA:Bantam.
Denise Hudsoith Heppner(2020). Case study of an Indigenous teacher’s writing instruction: tensions and negotiations among western discourses of writing and 8 ways aboriginal principles. Toronto, Canada: Education University
Eggleston, J.(1980).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Britain.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Elliott, J.(1992) What is action-research in schools. In Deakin University. The action-research reader(pp.121-122) Geelong, 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Elliott, J.(1998) The curriculum experiment: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social change.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Erin Clancy(2019). “It's like getting a new car without the manual”:Exploring Teacher Perceptions of Capacity to Implement Ontario’s Revised Curriculum on Indigenous Histories, Cultures, And Perspectives. Ontario, Canada: Trent University.
Ford, Donna Y.(2011).Multicultural gifted education.Waco, Tex:Prufrock Press.
Gay,G.(2010).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2nd).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Jessica Renee Irvine Regina(2020). Writing and Teaching curriculum with relationships in our place: A critical meta-analysis of Saskatchewan core French curricula's cultural indicators. Regina,UK: University of Regina.
Glatthorn, A. A. (2000). The principal as curriculum leader: Shaping what is taught and tested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Joseph A. Maxwell(2013/2018).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An Interactive Approach.SAGE Publications, Inc.Katrina Abes(2020).Understanding Indigenous ‘IKE: The Impact on sense of belonging and local identity on HAWAI’I’S students. California, U.S.A.: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Kemmis, S.,& McTaggart, R.(1988).The action resrarch planner(2nd eds.).Victoria:Deakin University.
Maria Gutierrez(2019). Jatsintaparini: Rooting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in Communal Pedagogies in the P’urh?pecha Region. California, U.S.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Mark Robert Sinke(2020). Learning to Settle: Young students learning Canadian and Indigenous histories in the figured worlds of social studies classrooms. Toronto, Canada: Education University
Marsh,C.,Day,C.,Hannay,L., & McCutcheon G. (1990).Reconceptualiz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Falmer.
Marsh, C.(1992) Key concepts for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London: Falmer.
McNiff, J.;Lomax, P. & Whitehead, J.(1996) You and your action research project.London:Routledge.
McTighe, J.,& Wiggins, G.(2016)。核心問題—開?學生理解之門(侯秋玲、吳敏而,譯)。台北:心理。
OECD(1979).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aris:OECD.
Sabar, N.(1994).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t school level. In J. Husen & T.N.Postlethwaite(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d education research and studies(1st ed). Oxford:Pergamon.
Skilbeck, M.(1984).School-basde curriculum development.London: Harper & Row.陳劍涵(譯)。質性研究設計: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市:心理。
Vaughn, S.,Schumm, J.S.,& Sinagub, J.(1996/1999).Focus group intervirws in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王文科、王智弘(譯)。焦點團體訪談—教育與心理學適用。台北市:五南。
Yin,R.K.(2017).Case stud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Design and methods.Newsbury Park,CA:Sage.歐素汝(譯)。焦點團體: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弘智文化。
Yuval Noah Harari(2022). 21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林俊宏(譯)。21世紀的21堂課。台北市:天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