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謝東霖 Hsieh, Tung-Lin |
---|---|
論文名稱: |
北部地區國中特教班雙導師合作關係與教師效能感之研究 A Study on Dual Homeroom Teachers’ Partnership and Self-efficacy in Self-contained Special Classe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of Northern Taiwan |
指導教授: |
杞昭安
Chi, Chao-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特殊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3 |
中文關鍵詞: | 合作關係 、特教班 、教師效能感 、雙導師 |
英文關鍵詞: | dual homeroom teacher, partnership, self-contained special education classes, teachers’ sense of self-efficac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5 下載:3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了解北部地區國中特教班雙導師合作關係及教師效能感的現況,並探討導師合作關係與教師效能感之關係。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自編之「北部地區國民中學特教班雙導師合作關係及教師效能感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以北部地區八縣市一般國中特教班導師為研究對象,採立意取樣選取樣本,共計發放200份問卷,回收181份問卷,回收率90.5%,有效問卷為164份。所得研究資料以SPSS統計軟體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等方法進行分析。茲將研究結論歸納如下:
一、特教班雙導師合作關係為中等偏高程度,各向度不一致,在「人
際溝通與協調」向度的合作情況較親密,「教育理念」向度次之、
「工作分配」向度分數最低。
二、特教班學生導師之教師效能感為中上程度,以「個人教學效能」
最佳,其次依序為「與同仁的合作與協調」、「自我調適與要求效
能」、「與家長建立親師關係效能」、「問題解決效能」,而「取得
學校行政配合與支援效能」的表現相對最低。
三、特教班雙導師的合作關係,因不同教師資格而有所差異;但不因
性別、年齡、特教專業背景、教學年資、單導師年資、雙導師年
資而有差異。
四、特教班導師之教師效能感程度,會因年齡、特教專業背景、教學
年資、雙導師年資不同而有差異;但不因性別、單導師年資而有
差異。
五、國中特教班導師的整體及各向度之教師效能感與整體及各向度教
師合作關係皆為顯著正相關。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提供教育行政機關及師資培育機構、學校相關人員、特教教師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dual homeroom teachers’ partnership and self-efficacy as well as their relationship in self-contained special classe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of northern Taiwan. The method of this study wa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wo hundred copies of researcher-designed questionnaire were purposively sampled and distributed to 200 dual homeroom teachers, the response rate was 90.5%, and 164 copies were valid for further procedure. The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the software package SPSS for windows(version 22.0), an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An average degree of dual homeroom teachers’ partnership was closed,
with variant dimensions of partnership. Among them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were most closed dimensions by teachers, with “work of assignment” the less involved.
2. These teachers’sense of self-efficacy was above average, with “teaching efficacy” being the strongest dimension and “obtaining with school administration and support”the weakest one.
3.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dual homeroom teachers’ partnership were indicated in relation to factors such as “qualification of teacher”.
4.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eachers’sense of self-efficacy were indicated in relation to factors such as ag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years of teaching, years of dual homeroom teacher.
5. In general, the stronger the teachers’ sense of self-efficacy, the closer the degree of dual homeroom teachers’ partnership.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recommendations aer proposed fo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school teachers,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and future studies.
三民書局辭典編篡委員會主編(1985):大辭典。台中:三民。
王受榮(1992):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效能感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王財印(2011):相爭何太急!建立親師生緊密合作之夥伴關係。師友月刊,524,49-53。
王慧娟(2009):幼稚園合班教師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佳茹(2003):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承諾和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雪珍(2006):國民小學特殊教育教師組織溝通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麗莉、鍾梅菁(1997):幼稚園初任教師困擾問題之研究。國立新竹師院學報,10,1-21。
江麗莉(2003):幼稚園教師間的合作關係。國教世紀,206,49-56。
何欣姿(2007):公立幼稚園教師在合作教學上之問題及其影響因素。致理管理學院學報,2,29-56。
呂翠夏(1998):如何與你的夥伴教師合作--一份觀察實例。成長幼
教季刊,34,27-31。
呂翠夏(2001) :幼稚園的合作教學-以一個班級為例。台南師院學報,34,475-492。
李玉玲(2004):國小特殊班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如蓁(2009):幼稚園搭檔教師合作互動歷程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重毅(2005):特教教師在專業團隊中應扮演的角色和能力需求。特殊教育季刊,95,16-20。
李雯佩(2004):幼稚園教師教學信念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和堂(2014)。教育論文寫作與實用技巧。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珮瓏(2004):幼稚園教師教學信念及其轉變因素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清山(1989):學校效能研究。台北:五南。
吳嫈華(1995):兩個教師恰恰好--幼稚園每班兩名教師的必要性及
搭配藝術。新幼教,8,42-43。
谷瑞勉(1999):幼稚園班級經營:反省性教師的思考與行動。台北:心理。
周何(1987):國語活用辭典。台北:五南。
周國民(2013):幼兒教師合作教學中情緒地理之敘說研究。教師專
業研究期刊,6,1-30。
林育瑋(1996):幼教教師的專業成長歷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9,
803-832。
林育瑋(2003):幼教教師的人際互動關係。載於中華民國幼兒教育改革研究會主編:來!說我們的故事:幼教師的專業成長(245-262頁)。台北:心理。
林勇輝(2003):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承諾和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真鳳(2007):高雄市國小教師生命倫理認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生命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惠芬(2002):啟智教育教師教師效能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6,141-157。
林惠芬(2003):啟智教育教師效能及其因素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7,39-61。
林寶貴、李旭原(2003):特殊教育名詞辭典,台北:五南。
姜建年(2005):國民小學資優班教師專業承諾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玉真(2001):一位幼稚園教師的教師信念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永崇(1999):國小中重度啟智班的班級經營。屏師特殊教育,6,27-34。
孫郁荃(2006):國民中學教師生命價值觀與工作投入、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生命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定宇(1975):當前導師制之檢討與改進。訓育研究,13(4),6-7。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銀鳳(2000):兩位帶班教師相處之哲學。幼教資訊,118,56-57。
張德銳、張芬芬、鄭玉卿、萬家春、賴佳敏、楊益風、張清楚、高永遠、彭天健(2001):台北市中小學教學導師制度規畫研究。初等教育學刊,9,23-54。
教育部(1994):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15年1月10日,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C3%F6%ABY&pieceLen=50&fld=1&cat=&ukey=-811875634&serial=1&recNo=13&op=f&imgFont=1
教育部(2000):國語辭典簡編本。2015年1月10日,取自http://dict.concised.moe.edu.tw/cgi-bin/jdict/GetContent.cgi?DocNum=17374&GraphicWord=&QueryString=%C3%F6%ABY
教育部(2012a):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中小學調整教師授課節數及導師費實施要點。中華民國101年12月24日教育部臺國(四)字第1010234599B號令修正發布。
教育部(2012b):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班班級及專屬單位設置與人員進用辦法。中華民國101年9月14日教育部臺參字第1010164063C號令訂定發布。
梁碧明、連君瑋(2011):良師典範:優秀特教教師的教師角色與教育信念之研究。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5,41-81。
莊淑玲(2003):幼稚園教師面對合班搭檔衝突之詮釋、因應。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智揚(2007):教育改革下國民小學教師人際溝通行為與教學效能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芬芳(2014):國中特教班導師執行雙導師制之現況調查-以雙北市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
馮綉雯(200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永森(2003):特殊教育學校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杏媚(2002):國民小學啟智班教師班級經營策略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雪偵(2007):國小特教班教師合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
詹雅帆(2011):國民中學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承諾與教師效能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俐容(1988):教室裡的春天--幼師夥伴間的衝突與化解。成長幼
教季刊,34,27-31。
楊漢麟(2000):教育大辭書。台北:文景。
葉又慈(2006):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自我評鑑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齊貴枝(2012):公立幼稚園教師合作教學之研究。國立台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歐姿秀(1998):幼教教師同班共處問題面面觀。成長幼教季刊,34,18-21。
蔡明蒼(1999):特教老師的角色。身心障礙相關專業人員專業整合研習會北區論文集之研習資料。2014年8月13日,取自http://efly.org.tw/pcs/nsc/discussion/w_37.htm
蔡菁菁(2003):我、合班老師、園長-談幼師的人際關係及我的自處之道。來!說我們的故事:幼教師的專業成長。(223-244頁)。台北:心理。
蔡毓玲(2009):台灣地區特殊教育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效能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玉玲、練雅婷(2003):兩個女人的故事。載於中華民國幼兒教育改革研究會主編:來!說我們的故事:幼教師的專業成長(201-222頁)。台北:心理。
劉姵蓁(2004):幼稚園教師教育信念之研究-以一位男性教師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奇俊(2003):國民小學啟智班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閻振興、高明(1984):當代國語大辭典。台北:百科。
謝雅如(2009):賈馥茗思想中的教師圖像。教育科學期刊,8(2),55-70。
謝雅玲(2004):幼兒園合班老師的互動關係-以兩個班級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麗貞(2006):國小教師參與教師評鑑態度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顏火龍、李新民、蔡明富(1998):班級經營─科技整合取向。台北:師大書苑。
顏銘志(1995):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教師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木全(2003):國小教師教學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玉琴(200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明建、邱金滿(2000):特殊班的班級經營。載於林寶貴主編,特殊教育理論,483-512。台北:心理。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Armor, D., Conry-Oseguera, P., Cox, M., King, N., Mcdonnell, L., Pascal, A., Pauly, E., & Zellman, G. (1976). Analysis of the schools prefered reading program in selected Los Angeles minority schools.(Report No. R-2007-LAUSD). Santa Monica, CA: The Rand Corpor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30243)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New York. NY: General Learning Press.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NY: Freeman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cognitive theory.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Berman, P., Mclaughlin, M., Bass, G., Pauly, E., & Zellman, G. (1977). Federal programs supporting educational change. Vol.7: Factors affect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inuation. Santa Monica, CA: The Rand Corpor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40432)
Bruce, J. (2003). Teacher collaboration: good for some, not so good for others. Educational Studies, 29 (4), 337-350.
Chrisco, I. M. (1989). Peer assistance work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6(8), 31-32.
Cook,L.,& Friend, M.(1991). Collaboration in special education. Preventing School Failure, 35, 24-27.
Da Costa, J. L. (1995). Teacher collaboration: The roles of trust and respec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84607)
Edwards, C. H. (1993). Classroom discipline and management. New York: Macmillan.
Good, T., & Brophy, J. (1994). Looking in classrooms.(4th ed.).New York. NY:Harper and Row.
Gibson, S., & Dembo, M. H. (1984). Teacher efficacy: A construct valid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6(4), 568-582
Guskey, T. R., & Passaro, P. D. (1994). Teacher efficacy: A study of construct dimension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1, 627-643.
Jones, V. F., & Jones, L. S. (2004). Comprehens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Creating communities of support and solving problems. Boston. MA: Allyn & Bacon.
Newmann, F. M., Rutter, R. A., & Smith, M. S. (1989). Organizational factors that affect school sense of efficacy, community, and expectation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2, 221-238.
Polly, B., Sally ,L.,& Kimball, Walter, H(1991), Guidelines for cooperative teaching between gener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1(2), 197-100.
Robinson, B., Schaible, R. M (1995). Collaborative teaching. College Teaching, 43(2), 57-59.
R. M. (199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fficacy and the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consultants. Teacher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17,86-95
Woolfolk, A. E., & Hoy, W. (1990). Prospective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and beliefs about contro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2(1), 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