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梁珮綸
Liang, Pei-Lun
論文名稱: 產業實習學生試教評量與探討其教學實踐經驗
Teaching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industrial internship and exploration of their field teaching experiences
指導教授: 郭鐘隆
Guo, Jong-Long
李子奇
Lee,Tzu-Ch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4
中文關鍵詞: 產業實習教學評量實作評量協同教學質性訪談
英文關鍵詞: industrial internship, teaching assessment, practical assessment, collaborative teaching, qualitative interview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06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篇研究旨在研究產業實習課程實作評量對於現場教學評量之評估成效,藉由自編教學評量與質性訪談方式瞭解產業實習學生教學成效與實習過程的準備與心路歷程。研究對象分為三類,分別為:產業實習課程學生16 人、3DVR 學員9人與企業導師2 人,產業實習課程採用協同方式教學,一組4 人,評量方式包含小組試教互評、老師與企業導師試教評量以及現場實習評量(3DVR 芳香療法、園藝治療)。本研究以質性分析為主,以評量表評語、上課錄影分析與質性訪談為主要質性資料。研究結果顯示實習學生於試教與實習均表現優良,實習學生認為自我成長包含課程設計、建立關係與團隊合作,3DVR 課程學員對實習學生有依戀感,對課程滿意度與再到課意願均高,企業導師認為實習學生最需必備知識為專業領域知識及先備知識,最需必備之態度為熱忱與良好學習態度,生涯發展可以機構照護與紓壓課程為主要方向。本研究對於未來相關研究提供幾點研究與課程實務建議:首先,增加研究樣本數與量性資料:如個人教學評量表等,量性資料如:3DVR 課程學員滿意度調查表等,接著研究可結合輔助療法對於高關懷學生或長照族群的相關介入研究,再來產業實習相關建議如:產業實習期程可再延長,以增加學生實習的練習機會或是可就場域職缺換產業相關趨勢與未來就業接軌,改善畢業即失業的現況。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dustrial practice course. The experiences of internship of industrial practice students werecollected through self-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qualitative interviews.The industrial internship course adopts collaborative teaching, a group of 4 persons, and the evaluation methods include group trial teaching and mutual evaluation. Teachers and corporate mentors evaluate trial teaching and on-site practice evaluation.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qualitative analysis, with the main qualitative data such as scale comments, class video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interviews.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intern students perform well in both trial teaching and internship. Intern students believe that self-growth includes curriculum design, relationship building and teamwork; 3DVR course students have a sense of attachment to intern students, and they are highly satisfied with the course and willing to attend classes again. ; The corporate instructor believes that the most necessary knowledge for intern students is professional domain knowledge and prior knowledge, and the most necessary attitude is enthusiasm and a good learning attitude. Career development can be the main direction of institutional care and stress relief courses. This research provides several research and curriculum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lated research: First, increase the number of research samples and quantitative data: such as personal teaching evaluation scale, etc., quantitative data such as: 3DVR course student satisfaction survey, etc., and then research It can be combined with adjuvant therapy for high-caring students or long-term care group related interventional research, and then come to industry internship related suggestions, such as: the industry internship period can be extended to increase students' practice opportunities for internship or to change industry in the field. Related trends are in line with future employment, improv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employment after graduation.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名詞界定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產業實習緣起、背景與現況 8 第二節 教學評量 10 第三節 實作評量之相關研究探討 16 第四節 協同教學 20 第五節 質性訪談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4 第一節 研究對象 24 第二節 研究架構 2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2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28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32 第四章 研究結果 34 第一節 產業實習修課學生社會人口學資料 34 第二節 課堂試教評量表與評語回饋分析 35 第三節 上課錄影分析 41 第四節 實際現場實習評量表與評語回饋分析 56 第五節 產業實習相關人員訪談資料分析 61 第五章 結論、討論與建議 83 第一節 討論 83 第二節 未來研究相關建議 88 參考文獻 91

    一、 中文文獻
    王素芸。(2009)。協同教學的意義,特質與類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2),57-58。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50。
    行政院。(2017)。技術與職業教育政策綱領。取自https://ws.moe.edu.tw/001/Upload/5/relfile/6462/52785/c6cbb050-5cd4-4eb4-9ab1-01ec97418e33.pdf
    何宗融、楊佩璇、黃室澧&徐新政。(2012)。以臨床實作評量測驗介入中醫骨傷科理傷手法自我學習滿意度之可行性評估。中醫骨傷科醫學雜誌,(11),1-10。
    余智娟。(2007)。台灣華語文教師教學評量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教育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高雄市。
    吳清山。(2005)。優質學校中課程發展,教師教學與專業發展之指標內涵及實踐策略分析。教師天地,(134),21-31。
    吳心楷、宋曜廷&簡馨瑩。(2010)。錄影分析在教育研究應用。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40),1-37。
    吳振宏。(2011)。線上教師評量與同儕互評對大學生攝影課程作品表現之比較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科技發展與傳播碩士班,台南市。
    李靜如。(2005)。實作評量在兩性關係課程上的應用:以技術學院學生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3),147-176。
    李坤崇。(2006)。教學評量 (Vol. 31)。心理出版。
    李婉萍。(2019)。以多重個案研究設計探討老人學習3DVR芳香療法課程的歷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研究所,台北市。
    李源順、藍珍梅、王品心、鄭雙慧、洪思雅、林福來。(2010)。國小四年級數學教學錄影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8(1),63-84。
    周家卉。(2008)。實作評量在生活科技課程實施之探討。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1(7),51-83。
    林志忠。(2000)。實作評量與運用評量的真實與反省。國教輔導40(2),30-35。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
    林本炫。(2007)。不同質性研究方法的資料分析比較。質性研究方法的眾聲喧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127-150。
    林睿琳。(2008)。教師協同教學對設計系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39(2),1-38。
    姚友雅、黃蕙欣。(2013)。多元評量實施之理論與實務—以健康教育為例。中等教育,64(1),133-152。
    姜宗緯。(2014)。表達性藝術治療應用於回顧團體歷程-以園藝治療為例。諮商與輔導,(345),42-44。
    常雅珍、林昌本、倪志琳。 (2014)。 幼保實習課程中學生省思角色定位與試教過程之研究。長庚科技學刊,(20),71-86。
    施怡僑、賴志峰。(2013)。國民小學級任教師時間管理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87),73-97。
    徐怡婷、王國華。(2005)。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試行實作評量之行動研究。科學教育,(14),21-35。
    陳昭宏。(2019)。高中數學科素養導向教學與實作評量的實施對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影響之行動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位論文,1-103。
    高明得。(2012)。高齡者選用綜合商品零售通路之影響因素分析-以台灣中部地區為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學位論文,1-107。
    張民杰、濮世緯。(2012)。微型教學在師資培育課程[教學原理]之應用。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57-82。
    張甄玲、林靜萍。(2012)。體育師資生試教經驗之探討。臺灣運動教育學報,7(1),45-56。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87-120。
    張媛甯、黃宗顯。(2010)。技術學院產學合作教育行政措施之個案研究。中正教育研究,9(1),77-117。
    張曉楨、施光訓、黃怡敏。(2016)。建立教師甄選評量機制系統之研究。
    績效與策略研究,13(2),19-43。教育部。(2011)。教師專業發展資源。師資培育資源整合平臺。取自
    http://teachernet.moe.edu.tw/MAIN/CourseFiles.aspx?SID=2教育部。(2014)。第2期 技職教育再造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2017)。大專校院推動學生校外實習課程作業
    參考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教學觀察分析與回饋」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人員參考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許淑玫。(2005)。教育實習經驗的意義解析-以一名國小實習教師為例。課
    程與教學,8(3),105-126。
    郭淑珍、丁志音、陳怡君。(2005)。民眾如何看待健康教育訊息:深度訪談嚼檳榔的計程車司機。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4(3),239-253。
    陳怡君。(2005)。修正高級中學成績考查辦法與教學評量之改革。學校行政雙月刊,151-161。
    陳芸萍。(2015)。高職餐飲管理科學生參與業界專家協同教學之課程滿意度與學習成效。屏東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1-109。
    陳淑惠。(2018)。專家協同教學之課程實踐:以職場與法律課程為例。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6(2),75-108。
    傅鳳娥。(2016)。教師手勢對幼兒在故事詞彙與文本理解之效果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東縣。
    曾素秋。(2010)。實作評量融入師資生班級經營課程實施成效探究。朝陽人文社會學刊,8(2),91-134。
    黃永和、張新仁。(2018)。師資生教學表現評量的設計與實施經驗探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4(3),101-128。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鄒美婷。(2006)。遊戲教學融入實作評量應用於國小二年級數學領域之行動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1-162。
    廖家瑜。(2011)。利用紙筆與實作評量探究國小學童在月亮數位遊戲學習之成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廖珮妏。(2015)。從量化與質化研究信效度探討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品質。中華科技大學學報,Vol.62,69-88。
    劉波兒、溫麗芬、黃宜純。(2006)。芳香療法於壓力緩解之應用。弘光學報,(49),101-110。
    劉芸安。(2017)。運用微型教學系統支援師資生自評與同儕互評的教學演練之個案研究。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1-124。
    蔡淳娟。(2009)。談教學評量。聯新醫管,(78&79),9-9。
    鄭金昌。(2007)。教學評量應用在體育教學的探討。學校體育,17(2),62-77。
    爵霖。(1999)。學校行政人員甄選學科準備(十五)-教育評鑑與教學評量。師友月刊,(380),52-56。
    簡茂發。(1982)。教學評量原理與方法。師友月刊,(184),17-21。
    藍冠麟。(2017)。技專校院推動產業實習教育之成效, 問題與因應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8),57-60。
    顧炳宏、陳瓊森、溫媺純。(2014)。以實作評量方式探討引導發現式教學模式之學習成效-以 [聲音] 概念為例。科學教育學刊,22(1),57-86。
    龔心怡。(2013)。教育領航-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教學評量新趨勢:多元評量之應用。取自 台中市教育電子報:http://www.tc.edu.tw/epaper/index/view/id/856

    二、 英文文獻
    Boyce, C., & Neale, P. (2006). Conducting in-depth interviews: A guide for designing and conducting in-depth interviews for evaluation input.
    Guion, L. A., Diehl, D. C., & McDonald, D. (2001).Conducting an in-depth interview. McCarty Hall, FL: University of Florida Cooperative Extension Service, Institute of Food and Agricultural Sciences, EDIS.
    Turner, D. W. (2010). Qualitative Interview Design: A Practical Guide for Novice Investigators.The Qualitative Report, 15(3), 754-760. Retrieved from
    https://nsuworks.nova.edu/tqr/vol15/iss3/19
    TeachThought Staff. (2017). A Teacher’s guide to performance assessment.teachthought 〔WE GROW TEACHER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eachthought.com/pedagogy/the-definition-of-performanceassessment/
    Wadkins, T., Wozniak, W., & Miller, R. L. (2004). Team teaching models.UNK/CTE compendium of teaching resources and ideas, 77-95.
    Baeten, M., & Simons, M. (2014). Student teachers' team teaching: Models, effects, and conditions for implementation.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41, 92-110.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5/10/2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