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怡婷 |
---|---|
論文名稱: |
幼教教學案例發展工作坊歷程之研究 Developing real-life teaching cases by a workshop of ECE teachers |
指導教授: | 林育瑋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1 |
中文關鍵詞: | 案例發展 、案例撰寫 、案例討論 、幼教教師 、工作坊 |
英文關鍵詞: | case developing, case writing, case dicussion, kindergarten teachers, workshop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1 下載:2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探討以工作坊發展幼教案例之運作歷程。採質性研究取向,透過觀察、訪談、收集文件檔案方式進行資料蒐集,以了解工作坊的發展歷程、老師參與的感受、工作小組運作團體的策略、以及影響工作坊運作的因素。研究發現如下:
一、 「建立案例相關知能」及「案例討論」協助老師釐清案例撰寫中的盲點,對案例發展相當有幫助。
二、 案例可作為瞭解教師專業發展階段的參考:老師所撰寫的案例呈現自己的關注焦點,年資不同的老師所關注的焦點也不同,可作為教師專業發展階段的參考。
三、 老師參與工作坊的收穫,包含:提昇案例知能、拓展視野、建立支持性社群、促進專業成長、以及獲得成就感。
四、 影響工作坊運作的因素如下:同中有異的成員組成、溝通模式改變、支持的氣氛、工作小組的策略運用及領導者的角色改變。
根據研究發現,本研究針對工作坊、後續想要發展案例者、幼教老師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real-life teaching cases by a workshop of ECE teachers. This workshop was composed of 12 kindergarten teachers and 4 researchers. Through 11 meetings during 6 mouths, 14 teaching cases were developed by the teachers.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observations, interviews, and documents. The main findings were listed as following:
a. Acquiring basic knowledge about case (case method) and case discussing were helpful for developing cases.
b. The cases could be the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 The teachers learned a lot during the case developing process, including acquiring knowledge about case, broadening their horizons, establishing a supportive group, finding self-fulfillment and promot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d.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d the workshop include: composition of the members, supportive atmosphere, the communication pattern and the role of the leader.
壹、中文部分:
王莉玲(2005)。幼稚園教學案例的閱讀與撰寫。國教世紀,216,25-34。
王莉玲(2006)。案例教學法與師資培育。載於王莉玲(主編),幼兒園教學案例—幼教人的挑戰(頁2-12)台北:華騰。
王麗雲(1999)。個案教學法之理論與實務。課程與教學季刊,2(2),117-134。
池榮尉(2004)。國民小學教師團隊發展歷程之研究—以啄木鳥教師團隊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何長珠(1997)。心理團體的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余政峰(2000)讀書會的團體動力因素之研究。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7(4),11-24。
吳青樺(2003)。案例教學法在教師專業成長網路學習社群之發展。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清山、林天祐(2002)。教育名詞:案例教學法。教育資料與研究,46,91。
宋鎮照(2000)。團體動力學。台北:五南。
李郁文(2000)。團體動力學—群體動力的理論、實務與研究。台北:桂冠圖書。
汪履維(1997)。在師資養成教育中應用「案例法」與「自傳法」的經驗。載於黃正傑(主編),當代師資培育的發展與趨勢(頁123-143)。台北:漢文。
谷瑞勉(1999)。幼稚園班級經營:反省性教師的思考與行動。台北:心理。
卓亦甄(2003)。實施網路案例教學法輔導生物科實習教師教學專業知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林兆君(2002)。本土少年小說改寫為情意教學案例之行動研究—以學習挫折容忍力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林育瑋(2006)。成長的另一種途徑—案例教學法。幼教資訊,194,41-44。
林怡禮、陳嘉彌(2001)。青少年問題行為與對策—42個案例討論。台北:揚智。
林金燕(2006)。透過案例教學法探討生命價值觀之研究—以一所國民小學為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純華(2006)。案例教學法實施之研究—以職前戲劇教育師資培育課程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林碧珍、蔡文煥(2001)。「數學教學案例」做為教師專業發展研習教材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9-2511-S-134-018-X3)。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學教育學系。
金志強(2003)。案例教學法與傳統教學在高商商事法教學成效之比較。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姚如芬(2006)。「案例教學」在數學師資培育之應用。(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4-2521-S-415-002)。嘉義:國立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
洪志成(2004)。「教學影帶案例教學法」下之師資生核心教育知能與教師自我效能感。(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2-2413-H-194-006)。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程中心。
唐淑華、張子樟(2002)。以案例教學法進行國小情意教學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0-2413-H-259-001)。台東: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
徐式寬(2006)。案例討論網站對實習教師問題解決能力提昇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4-2511-S-002-002)。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教務處師資培育中心。
徐式寬、張民杰(2005)。案例討論網站的參與對實習教師的個人及專業發展的影響。(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3-2511-S-002-009)。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教務處師資培育中心。
高強華(2004)。當前師資培育的問題與改進。教育資料與研究,58,2-7。
高熏芳(2002)。師資培育:教學案例的發展與應用策略。台北市:高等教育。
高熏芳、黃宗堅(2000)。案例教學法在提昇職前教師專業知能發展、應用與評鑑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9-2413-H-032-005)。台北: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
張民杰(1999)。案例教學法的沿革與啟示。高中教育,12,79-85。
張民杰(2000)。教學行政的案例撰寫。發表於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主辦:「第六次教育行政論壇」學術研討會,台北。
張民杰(2001)。案例教學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張民杰(2003)。建構以案例為導向的學校行政人員在職進修課程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1-2413-H-031-006)。台北:東吳大學教育學程中心。
張民杰(2005)。實習的反思—中學實習教師撰寫的「個案記實」之分析。教育科學期刊,5(1),75-96。
張民杰、徐式寬(2004)。以案例教學法增進中等實習教師班級經營能力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2-2413-H-031-001)。台北:東吳大學教育學程中心。
張雅媚(2005)。案例教學法進行性別教育之行動研究—以國中綜合活動領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儷儀(2006)。案例教學法應用於七年級社會學習領域人權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育齡(2005)。看不見的動力—教師學習團體促動者運作團體時面臨的挑戰。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3,65-101。
許育齡(2006)。教師專業發展團體的團體動力分析—四種初始型態及其發展。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3,75-102。
許雅貞(2002)。教師團隊的對話、反思與行動歷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德田(2001)。國小教師數學專業成長團體之運作探討。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永發(2002)。合作取向的教師專業成長。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2(4),179-191。
陳志昇(2006)。衝突情境案例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處理人際衝突事件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陳建銘(1995)。高雄地區國民小學團體動力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國蕙(2003)。「案例教學策略」對商職民法課程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憶芬(2004)。案例教學法及其在師資培育上之應用。中等教育,55(4),130-141。
郭燕黛(2004)。團體歷程。諮商與輔導,224,17-20。
傅軍霖(2006)。網路多媒體班級管理案例在師資培育之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心瑜(2006)。案例教學法在一所幼稚園之運作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黃玉茹(2003)。教師專業發展之實踐—多元文化教師成長團體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黃坤錦(2003)。教師在職進修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241-158。
黃昱瑋(2005)。雲林縣國民小學團體動力與組織學習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惠惠(1993)。團體輔導工作概論。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瓊玉(2005)。學校組織變革下之任務團隊的團體動力詮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玉鈴(2005)。國民小學教師團體學習歷程之研究—讀書會方式之應用。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惠雯(2004)。幼教教師成長團體發展歷程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劉明隆(2006)。臺灣公民教育的再思:以認同能力為主軸的公民教育。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曉春、張意真(譯)(1997)。K. E. Reid著。社會團體工作(Social Work Practice with Groups: A Clinical Perspective)。台北:揚智。
劉瀚文(2006)。一所公立幼稚園教師成長團體發展歷程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潘正德(1999)。團體動力學。台北:心理。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宜君(2000)。案例教學法在中等學校師資培育之應用:教學案例之發展。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如玲(2004)。從「我」到「我們」之間—運用案例討論增強社會學習領域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謝瑞榮(1999)。教師成長團體之協同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謝麗紅(2002)。團體發展歷程之分析研究—以結構與非結構成長團體為例。教育與心理研究,25,195-214。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貳、英文部分:
Corey, M. & Corey, G. (2002). Groups: Process and practice( 6th ed.). Pacific Grove, CA: Brooks/ Cole.
Ellis D. G., Fisher, B. A.(1994) Small group decision making: communication and the group process(4th ed.) New York : McGraw-Hill.
Forsyth, D. R. (2005). Group Dynamics (4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Fuller, F. F., & Bown, O. H. (1975). Becoming a teacher. In K. Ryan (Ed.), Teacher education, (74th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PartII, (pp.25-52).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old, R. L.(1957). Roles in sociological observations. Social force, 36, 217-223.
Hafler, J. P,(1997). Case Writing: Case Writers’ Perspectives. In Boud D. & Feletti, G. I.( Ed.), The Challenge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2nd ed)(p. 151-159). London: Stirling.
Hashweh, M. Z. (2004). Case-writing as border-crossing: describing, explaining and promoting teacher change. Teacher and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10(3), 229-246.
Hsu, S.( 2004). Using case discussion on the web to develop student teacher problem solving skill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 681-692.
Hunter, J. & Hatton, N. (1998). Approaches to the writing of cases: Experiences with preservice Master of Teaching student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6(3), 235-245.
Kagan, D. M. (1993). Contexts for the Use of Classroom Case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0(4), 703-723.
Kagan, D. M., & Tippins, D. J. (1991). How Teachers' Classroom Cases Express Their Pedagogical Belief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2(4), 281-291.
Levin, B. B.(1995). Using the case method in teacher education: the role of discussion and experience in teachers’ thinking about case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1(1), 63-79.
Lin, P.(2002). On enhancing teachers’ knowledge by constructing cases in classrooms. Journal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5, 317-349.
Merseth, K. K. (1991). The case for cases in teacher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for Teacher Education.
Merseth, K. K. (1996). Cases and case methods in teacher education. In Sikula, J.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Patterson, C., Fleet, A., & Duffie, J.(1994). Portraits of teaching: Using work-based vignett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ustralian Teacher Education Association, Brisbane, Australia.
Phalp, K., Vincent, J., & Cox, K.(2007).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use case descriptions: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writing guidelines. Software Qual J, 15, 383-399.
Richards, J. C. & Barksdale-Ladd, M. A. (1997). Writing and Sharing Teaching Cases: A Practical Method of Collaborative Self-Stud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hicago, IL.
Shulman, J. H. (1991). Revealing the mysteries of teacher-written cases: Opening the black box.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2(4), 250-262.
Shulman, J. H. (Ed.) (1992). Case methods in teacher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hulman, L. S. (1992). Toward a pedagogy of cases. In J. Shulman( Ed.), Case methods in teacher education (p. 1-30).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pencer, K., Freund, M., & Browne B.. Using Case Writing to Meet Diverse Agendas in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29(3), 202-207.
Toseland, R., & Rivas, R. (1995). An introdution to group work practice (2nd ed.). Boston: Allyn & Bacon.
Verdi, A. F. & Wheelan, S. A. (1992). Development patterns in same-sex and mixed-sex groups. Small Group Research, 23(3), 256-278.
Wassermann, Sela. (1994). Introduction to case method teaching: A guide to the galaxy.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Press.
Wassermann, Sela. (2004). This teaching life: How I taught myself to teach. Teacher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Wheelan, S. A. & Mckeage, R. L. (1993). Development patterns in small and large groups. Small Group Research, 24(1), 60-83.
Wheelan, S. A. (1992). Group process: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2nd ed). Boston: Allyn & Ba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