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月美
Yueh-Mei Tsai
論文名稱: 曠野的聲音:自然教育者的超越經驗之旅
The Sound from Wilderness: The Journey of Transpersonal Experiences of Amateur Natural Educator
指導教授: 顏妙桂
Yen, Miao-Ku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7
中文關鍵詞: 自然教育者超越經驗超個人心理學原野
英文關鍵詞: natural educator, transpersonal experience,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wildernes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56下載:7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索自然教育者在原野裡,發現「生命」,找尋「真我」(Self),「融入自然」的超越經驗。期盼能從協同研究者的故事裡,找尋屬於本土的「曠野的聲音」;進而為本土的自然教育擴展「超個人心理學」(transpersonal psychology)的向度,深化自然教育的研究內涵;最後,提出本研究之建議。
    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方法,邀請三位長期在自然中旅行的自然教育者為本研究之協同研究者,蒐集資料以深度訪談為主,訪談逐字稿、研究札記、及協同研究者提供之相關文件為研究之主要文本。
    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首先,三位協同研究者在自然裡旅行的故事,是循著「接觸自然」→「進入自然」→「融入自然」→「獻身自然」的階段發展。
    其次,發現他們的超越經驗內涵:
    1.超越經驗的特徵是不可預期、需要有自然的場景、必須專心體驗才能融入自然、有過超越經驗後容易啟動更多超越經驗;
    2.融入自然獲得超越經驗的方法則發現:專心及持續地與自然環境接觸是基本條件,打開心願意接收自然訊息則是關鍵條件。
    3.本研究在協同研究者的超越經驗中找到15個形容與感受。
    第三,在原野裡的超越經驗會影響:
    1.個人的自然體驗;2.進行自然教育的影響力;3.個人壓力的調適;4.個人自信的提升;5.與靈性的接觸與體認;6.生命的抉擇與意義。
    第四,超越經驗對自然教育的意義及啟發為協同研究者從體驗中形成的信念會透過自然教育轉化為實踐行動;及體認到自然教育者要在童年時期提供孩子進入自然的機會作為培養孩童的沃土。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與發現,提出對解說員、自然教育及未來研究的建議。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how these amateur natural educators found “the meaning of life”, searched for “Self”, and got the transpersonal experiences when they involved in wilderness. It was expected to find out the “the sound from wilderness” in Taiwan from the journeys of the interviewers. In addition, the study not only expands the aspect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of the local natural education, but also provided some suggestions for natural educators.
    Adapting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he study was based on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three amateur natural educators on their transpersonal experiences. The major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were found as follows:
    First, there was a step-by-step experiencing process which was from contacting nature, entering nature, getting involved in nature, to dedicating oneself to nature demonstrated from their journeys.
    Second, the essence of transpersonal experiences included (1) The transpersonal experience was unexpected happening, when they made really concentration upon natural environment. Besides, a transpersonal experience could be easily increased as it began. (2) In order to obtain a transpersonal experience, contacting with natural environment constantly and absorbedly was the basic point, while opening one’s mind to communicate with nature was another key point. (3) Fifteen feelings and descriptions were found regarding to the transpersonal experiences.
    Third, the transpersonal experiences from wilderness may affect (1) Personal experience;(2) The effect of natural education;(3) Personal adaptation toward pressure;(4) The lift of one’s confidence;(5) The apprehension of inwardness / spirituality;(6) The choices and meaning of life.
    Fourth, the meaning of transpersonal experiences that their conviction was through experiencing would be put into actions by natural education. In addition, natural educators need to provide children with opportunities to enter nature while they are growing up.
    Finally, the study provided some suggestions to interpreters, natural educators and researcher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我們所處的時代………………………………………………1 第二節 為什麼要出發 ………………………………………………5 第三節 這段探索旅行的重要性………………………………………9 第四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1 第五節 名詞釋義 ……………………………………………………12 第二章 旅行領域的初步印象 第一節 超越經驗的理論發源:超個人心理學 ……………………15 第二節 超越經驗 ……………………………………………………29 第三節 人在原野(自然)裡的超越經驗 …………………………42 第三章 旅程的規劃與實踐 第一節 質性研究的取向 ……………………………………………57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6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8 第四節 研究程序 ……………………………………………………71 第五節 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75 第六節 研究的信實度 ………………………………………………81 第四章 他們在原野裡旅行的故事 第一節 與大樟樹舞出心靈瑜珈的天牛 ……………………………85 第二節 「化身為蛾」沈澱自然生命的藍鵲 ……………………101 第三節 在思源找回靈性自我的牽牛花……………………………115 第四節 我在他們旅行經驗中的「聽見」…………………………132 第五節 研究者的反思………………………………………………168 第五章 旅行故事的尾聲與回顧 第一節 故事的回顧與整理 ………………………………………175 第二節 下一段起程的希望與叮嚀 ………………………………188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95 英文部分 ………………………………………………………………202 附錄 附錄一 研究同意 ……………………………………………………204 附錄二 前導性訪談大綱 ……………………………………………205 附錄三 正式研究訪談大綱 …………………………………………206 附錄四 訪談大綱與逐字稿檢核 ……………………………………207 附錄五 逐字稿訪談校度檢核表 ……………………………………208 附錄六 藍鵲的訪談大綱(第二次) ………………………………209 附錄七 建構故事文本架構 …………………………………………210 附錄八 訪談效度檢核表 ……………………………………………211 附錄九 與協同分析者的討論 ………………………………………212 附錄十 牽牛花手繪二格山地圖 ……………………………………213 附錄十一荒野復育棲地復育心靈活動資料 …………………………214 附錄十二與藍鵲的其他文件資料對話(研究札記940720 …………215 表 目 錄 表2-1 各種對「真我」的不同稱呼…………………………………22 表2-2 Assagioli超個人經驗的象徵 ………………………………33 表2-3 超個人發展經驗的方法………………………………………39 表2-4 幾位西方學者研究荒野對人的助益…………………………51 表3-1 協同研究者基本資料…………………………………………63表3-2 三位協同研究者的訪談時程整理……………………………72 表3-3 逐字稿部分段落範例:C第二次93121902 …………………76 圖 目 錄 圖2-1 Assagioli蛋形圖 …………………………………………… 19 圖2-2 Wilber的四大象限 ……………………………………………27 圖3-1 重要生命經驗研究架構思考圖 ………………………………58 圖3-2 研究程序 ………………………………………………………74圖4-1 三位協同研究者的故事文本架構 ……………………………86 圖4-2 專心體驗轉化為親近自然之「善的循環」…………………140 圖4-3 從「體驗」到「信念」到「行動」的轉化…………………161 圖4-4 「復育棲地、復育社區、復育心靈」方案進行歷程圖……167 圖5-1 天牛的自然經驗文本架構 …………………………………176 圖5-2 藍鵲的自然經驗文本架構 …………………………………177圖5-3 牽牛花的自然經驗文本架構 ………………………………178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川村協平(1995,12月)。日本的露營與生態~由幾個露營實例探討環境教育。(林淑圜譯)。論文發表於童軍教育學會舉辦之「童軍環境教育與休閒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
    方明(譯)(1997)。Grof, S. & Bennett, H. Z. 著。意識革命:人類心靈的終極探索。台北:生命潛能。
    方潔玫(譯)(1994)。Cornell, J.著。共享自然的喜悅。台北:張老師。
    水島惠一(1991)。超越自我心理學。台北:智慧大學出版社。
    王金永等(譯)(2000)。Padgett, D. K. 著。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台北:紅葉文化。
    王從恕(2004)。深層生態學的意義及其對環境議題的啟示。2004年6月18日,取自http://www.csee.org.tw/2004/A1-3.doc
    生態關懷者協會(2004)。生態靈修。台北: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教會與社會委員會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研究發展中心。
    石連柱(1997a)。超個人心理學導論—網路訪談荷蘭心理學家法蘭克‧威塞。金色蓮花:佛學月刊。58,32—42。
    石連柱(1997b)。超個人心理學導論—網路訪談超個人心理學泰斗—查裡士‧塔爾特博士。金色蓮花:佛學月刊。58,42-47。
    危芷芬(譯)(1995)。Ncandrew, F. T. 著。環境心理學。台北:五南。
    成中英(1987)。論現代社會的倫理危機與管理危機及其補救。載於林治平主編。現代人心靈的真空及其補償(頁189-208)。台北:宇宙光。
    朱惟君(2002)。一個優秀解說員的養成(上)。2005年3月20日,,取自http://e-info.org.tw/column/cpaminp/2004/cp04120801.htm。
    朱學玲(1998)。超個人心理學的人性觀及其在教育上之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何英奇(1990)。大專學生之認證危機與生命意義追尋的研究。台北:南宏。
    吳忠宏(譯)(2000) 。Larry Beck, Ted Cable著。21世紀的解說趨勢-解說自然與文化的15項指導原則。台北:品度。譯自 : Interpret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 fifteen guiding principles for interpreting nature and culture
    吳美真(譯)(1998)。Leopold, A 著。沙郡年紀。台北:高寶國際。
    吳淡如(譯)(1998)。Saint-Exupery, A. C. 著。小王子。台北:格林。
    吳訥(1998)。自我塑造—選自己的人生,走自己的路。台北:創意力。
    吳榮福(譯)(1997)。Gawain S. 著。過靈性而富裕的生活。台北:方智。
    呂旭亞(無日期)。北區靈性導讀兩篇。2003年11月29日,取自http://www.hospice.org.tw/hospital/right_light.asp。
    呂枝益(2000)。超個人心理學及其在教育上的啟示。中等教育,51(5),20-32。
    呂政達(譯)(1987)。Shapiro, D. H. 著。觀心與觀想。台北:張老師。
    宋文里(譯)(1990)。Carl R. Rogers著。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臺北:久大。
    李文昭(譯)(1997)。Rachel Carson著。寂靜的春天。臺中:晨星。
    李永平(譯)(1994)。Morgan, M. 著。曠野的聲音:一個美國婦人在澳洲沙漠的心靈之旅。台北:智庫出版。
    李安德(1992)。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台北:桂冠。
    李安德(2003)。超個人運動的發展。載於易之新、胡因夢譯。超越自我之道(頁4-7)。台北:心靈工坊。
    李奉儒、黃光雄、高淑清、鄭瑞隆、林麗菊與吳芝儀等(譯)(2004)。Bogdan, R. C. & Biklen, S. K.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濤石文化。
    李炫蒼(1999)。現當代台灣「自然寫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偉文(2004)。我的野人朋友:16個守護自然的遊俠故事。台北:野人文化。
    李義男(1996)。童軍自然教育思想之探討。公民訓育學報,5,23-50。
    李義男(2003)。探索教育與諮商治療。台北:水牛。
    李曉珊(2003)。三位花蓮環保團體領袖其環境行動養成之生命歷程探索。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沈振中(1999)。老鷹觀想錄。基隆:基隆市野鳥學會。
    沈清松(1996)。追尋人生的意義—自我、社會與價值觀。台北:台灣書店。
    沈清松(1997)。論心靈與自然關係之重建。載於中國哲學會。簡樸思想與環保哲學,(頁2-29)。台北:立緒文化。
    汪靜明(2001,11月)。生物圈2號的生態省思與學習。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主辦之「2001年生態哲學與環境倫理研討會」論文集,(頁 10-1-8),台北。
    孟祥森(譯)(1999)。Carson, R.著。永遠的春天。台北:雙月書屋。
    易之新、胡因夢(譯)(2003)。Walsh, R. & Vaughan, F. 著。超越自我之道。台北:心靈工坊。
    易之新(2004)。靈性疾病大綱(講義):呂旭立基金會超個人心理學課程2004年10月30日。
    易之新(譯)(2005)。Cortright, B著。超個人心理治療:心理治療與靈性轉化的整合。台北:心靈工坊。
    林貞岑(2002)。感官之旅。康健雜誌,40,24-28。
    林淑貞(譯) (1996)。Cornell, J. 著。探索大地之心。台北:張老師。
    林淑貞(譯)(1999)。James, C.著。印地安之歌:美洲原住民的心靈補劑。台北:張老師。
    金恆鑣(1997)。自然、生命與文化。環境教育,32,33-42。
    柯清心(譯)(1998)。Carlson, R. & Shield, B.著。心靈私房書:三十位新世紀生活導師的靈性修鍊觀。台北:遠流。譯自Handbook for the Soul
    洪懿妍(2003)。貼近自然,開發感受力-進入美學世界的基本功。美育,132,14-21。
    胡因夢(譯)(2000)。Wilber, K著。一味。台北:先驗文化。
    范欽慧(2001)。與自然相遇的人。臺北:知己。
    若水(譯)(1996)。Wilber, K著。事事本無礙。台北:光啟。
    浦田憲二(1995,12月)。從兒童露營談環境教育課程之安排—以屋久島青少年夏令營為例。(陳盛雄譯)。論文發表於童軍教育學會舉辦之「童軍環境教育與休閒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
    張英熙(1991)。彰化師範大學學生高峰經驗調查及其在教育輔導上的應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莊安祺(譯)(1993)。Ackerman, D.著。感官之旅。台北:時報文化。
    莊安祺(譯)(2000)。Ackerman, D.著。心靈深戲。台北:時報文化。
    莊耀嘉編(譯)(1991)。馬斯洛--人本心理學之父。台北:桂冠。
    許世璋(2001)。影響花蓮環保團體積極成員其環境行動養成之重要生命經驗。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編),九十年度環境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彙編(頁236-243)。台北。
    許世璋(2003)。影響花蓮環保團體積極成員其環境行動養成之重要生命經驗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1(2),121-139。
    許寶玉、陳俊霖(譯)(2003)。Barrows, A著.。兒童發展之生態心理學。台北:荒野快報,122,6-10。譯自Roszak, T. , Gomes, M. E. , & Kanner, A . D. (1995). Ecopsychology : restoring the earth , healing the mind.(pp.101-110). San Francisco: Sierra Club Books.

    郭永玉(2002)。精神的追尋—超個人心理學及其治療理論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
    郭其才(2003)。從存在主義略談人生哲學。2003年12月12日,取自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郭岱宜(2001)。生態旅遊—21世紀旅遊新主張。台北:揚智。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紅葉文化。
    陳志雄、鍾慧元(譯)(1998)。Nebbe, L. L. 著。大自然導師--自然在心理治療、諮商和教育上的運用。台北:心理。
    陳阿月(譯)(1996)。Nabhan, G. P. & Stephen Trimbl著。童年沃野。台北:新苗文化。
    陳俊甫(2001)。自然體驗的理念與思維—返照初心見自然。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陳俊霖(譯)(2002a)。Greenway, R. 著。荒野效應與生態心理學。台北:荒野快報,128,9-13。譯自Roszak, T. , Gomes, M. E. , & Kanner, A . D. (1995). Ecopsychology : restoring the earth , healing the mind. (pp.122-135). San Francisco: Sierra Club Books.
    陳俊霖(譯)(2002b)。Metzner, R. 著。人類—自然關係之精神病理學。未出版。譯自Roszak, T. , Gomes, M. E. , & Kanner, A . D. (1995). Ecopsychology : restoring the earth , healing the mind. (pp.55-67). San Francisco: Sierra Club Books.
    陳俊霖(譯)(2003)。Aizenstat, S著。容格心理學與世界潛意識。未出版。譯自Roszak, T. , Gomes, M. E. , & Kanner, A . D. (1995). Ecopsychology : restoring the earth , healing the mind.(pp.92-100). San Francisco: Sierra Club Books.
    陳俊霖(譯)(2005a)。Sewall, L. 著。生態式覺知的技巧。未出版。譯自Roszak, T. , Gomes, M. E. , & Kanner, A . D. (1995). Ecopsychology : restoring the earth , healing the mind.(pp.201-215). San Francisco: Sierra Club Books.
    陳俊霖(譯)(2005b)。Shapiro, E. 著。復育棲地,復育社區,復育心靈。未出版。譯自Roszak, T. , Gomes, M. E. , & Kanner, A . D. (1995). Ecopsychology : restoring the earth , healing the mind.(pp.224-239). San Francisco: Sierra Club Books.
    陳美惠、蘇崧薐(2002)。EROT:有主旨的解說模式「中美澳解說實務工作坊」取經記。2005年3月15日,取自http://interp.sow.org.tw/interpret/22%209112%20erot.htm
    陳香婷(2001)。藉由助人產生超個人經驗之研究—以一位慈濟人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雅雲(譯)(1998)。Muir, J.著。夏日走過山間。台北:天下。
    陳蒼多(譯) (1998)。Thoreou, H. D.著。湖濱散記。台北:高寶國際。
    傅惠君、黃鈺玲(譯)(2000)。 Harper, S. 著。荒野之道。台北:荒野快報,71,5-11。
    彭永松(2005)。永遠的自然守護者~徐仁修。攝影網路雜誌,83。
    彭運石(2001)。向生命的顛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台北:貓頭鷹。
    湯一介(1994)。論老中哲學中的內在性與超越性問題。載於晨曦主編。道家思想文化—海峽兩岸道家思想與道教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257-272)。台北: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
    黃美基(譯)(1997)。Pioro Ferrucci著。高峰經驗:柳暗花明又一村。台北:立緒。
    黃建榮(2000)。探索劉力學(Pierre Loisel)的重要生命意義與環境行動在環境教育上的意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瓊瑩(譯)(2002)。Osho著。覺察:品嘗自在合一的佛性滋味。台北:生命潛能文化。
    楊銘塗(2003)。台灣自然導向文學與本土荒野保護。載於吳錫德主編。世界文學(頁8-28)。台北:麥田。
    廖美菊(1998)。解說員訓練偶拾。載於荒野保護協會出版印行之解說委員會年度報告(頁12-13)。台北:荒野保護協會。
    趙韻婷(2004)。與自然相愛-一個解說員生命經驗的吉光片羽。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佳芝(2001)。學校行政人員參與台灣綠色學校計畫之研究—推行環境教育的動機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焜輝(1988)。超個人心理治療的基本認識(二)。諮商與輔導,30,25-29。
    鄭曉時(譯)(1994)。Milbrath著。不再寂靜的春天。台北:天下。
    蕭育昇(2001)。個人中心理論與超個人理論之比較。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蕭振邦、程進發(2001,11月)。生態倫理學。論文發表於國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主辦之「2001年生態哲學與環境倫理研討會」(頁9-1-6),台北。
    蕭雅竹(2004)。護生靈性健康與實習壓力、憂鬱傾向及自覺健康狀態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台北。
    賴榮孝(2002)。與自然作朋友。載於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編,2002年生態教育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頁10-17)。台北: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
    賴榮孝(2003)。生態校園的實現。荒野快報,140,10-13。
    薛絢(譯)(2000)。Kellert, S. R.著。生命的價值。台北:正中。
    謝曼盈(2001)。生命意義與價值之探討:從心理學與哲學的觀點檢視使生命有意義的要件。2002年12月8日,取自www.life-respect.tcu.edu.tw/fruition/90fru/fru_p6.htm/20031212
    藍鵲(2001)。自然的補充包。荒野電子報,90年6月6日,取自
    www.sow.org.tw/epaper/
    藍鵲(2005)。2005年5月12日,取自http://www.hakids.com.tw/answer.asp?sn=155。
    羅雪瑞(2003)。從重要生命經驗探討國家公園解說員環境素養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臺中。
    蘇崧薐(譯)〈2000〉。Duncan, G. 著。荒野對心靈的助益。取自http://isis.csuhayward.edu/ALSS/ECO/Final/duncan.htm。
    龔卓軍(譯)(2000)。Wilber, K著.。靈性復興—科學與宗教的整合道路。台北:張老師。
    Ananada(2005)。阿南達瑪迦~身心靈喜悅成長之路。2005年7月15日取自http://www.annada-yoga.org

    英文部分
    Brown, M. H. (1998). Wilderness vision quest. A Journey of Transform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ation Service No. ED300256)
    Chawla, L. (1998).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s revisited: a review of research onsources of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4 (4), 369-382.
    Chawla, L. (1999). Life paths into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action. The Journal of Enironmental Education, 31 (1) , 15- 26.
    Clements, J. Ettling, D. , Jenett, D. & Shields, L. (1998). Organic research: Feminine spirituality meets transpersonal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Braud , In William & Anderson(1998), Th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honoring human experience.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Inc.
    Clinebell, H. (1992). Ecotherapy:healing ourselves, healing the earth. Minneapolis : Augsburg Fortress.
    Demares, R. & Krycka, K. (1998). Wild-animal-triggered peak experience:Transpersonal aspect. Journal of Transperson Psychology, V30 (2), 161-177.
    Devall, B. (1993). Overpopulation and deep ecology. Retrieved July 14, 2004, from http://www.fs.fed.us/eco/eco-watch/ew930514.
    Duncan, G. (n.d.). The psychological benefits of wilderness. Retrieved August 10, 2000, from http://isis.csuhayward.edu/ALSS/ECO/Final/duncan.htm.
    Elgin,D. (1994). Experientail spirituality and a new consciousness, part one- Global Consciousness Change Series. Retrieved June 21, 2004, from http://67.120.246.148/earth/columnnists/elgin/globalchange/global_change12.asp
    Harper, S. (1995). The way of wilderness. In Roszak, T. & Gomes, M. E. (Eds.). Ecopsychology: Restoring the earth , healing the mind. (pp.183-200). San Francisco: Sierra Club Books.
    Klingman, B. A. (1991). The call of the wild: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venture education, character development, and the college curriculum. Dissertation AAC9207756.
    Koltko, M. E. (1998). Maslow’s “Transhumanism”: was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conceived as “A psychology without people in it”?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V38 (2). 71- 80.
    Maslow, A. H. (1968).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2nd ed.). NY: Van Nostrand Reinhold, pp.Ⅲ-Ⅳ。引自李安德(民81)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台北:桂冠。頁171。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s.(2nd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Peterson, J. V. & Nisenholz, B. (1990). A comparison of transpersonal, wholistic, and other major counseling theori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ation Service No. ED318927)
    Roszak, T. , Gomes, M. E. , & Kanner, A. D. (1995). Ecopsychology: restoring the earth , healing the mind. San Francisco:Sierra Club Books.
    Rowan, J. (1993). The transpersonal—psychotherapy and counseling. N.Y. : Routledge.
    Shapiro, E. (1995). Restoring habitats, communities, and souls. In Roszak, T. , Gomes, M. E. , & Kanner, A. D. (1995). Ecopsychology: Restoring the earth , healing the mind .(pp.224- 239). San Francisco:Sierra club books.
    Tanner, T. (1980).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s: a new research area in environment educ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1 (4), 20- 24.
    Tate, D. & Adaptive, W. (1997). Training's affect on self-perception back to the basic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utdoor recreation and education.
    Vich, M. A. (1988). Some historical sources of the term”transpersonal”. 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V20 (2), 107- 11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