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金雅蘭 Aran Kim |
---|---|
論文名稱: |
戰爭時期臺灣與朝鮮神社建造之比較 Comparis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lonial Shrines in Taiwan and Chosun during the War Time Period |
指導教授: |
蔡錦堂
Tsai, Chin-Ta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6 |
中文關鍵詞: | 殖民地神社 、臺灣與朝鮮之神社 、臺灣與朝鮮之神社政策 、神社與舊有信仰 |
英文關鍵詞: | Colonial shrines, Shrines in Taiwan and Chosun, Policies on colonial shrines, Shrines and traditional belief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511 下載:4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家神道是從明治維新之後到終戰爲止,透過皇室崇拜及神社信仰的融合成為國家統合的道具。其影響到日本統治的殖民地,如:臺灣與朝鮮也都被建造神社,而在日治時期且戰爭擴大的期間這角色更為重要。雖然終戰以後國家神道消失了,但在與日本完全不同的殖民地上建造日本神社,這點被當作有趣的殖民地研究主題。不過現在關於殖民地神社的研究是,大部分在日本、臺灣、韓國等各國家進行單方面的研究,而且在比較研究上探討的較為淺。因此需要透過比較研究來鑽研並深入探討更明確的殖民地神社建立之意義。
如此本論文在日治時期且戰爭擴大的期間,於1936年神社政策的整備前後來進行臺灣與朝鮮的神社建造的比較。比較的內容是以神社政策、神社數量、祭神、神社社格等…為主題來進行比較。除此之外,神社建造對臺灣與朝鮮舊有信仰之影響也進行比較。像是台灣的寺廟整理運動和朝鮮村落祭祀利用。還有因神宮大麻奉齋有關的臺灣正廳改善運動與朝鮮家庭祭祀縮小也進行研究。即使臺灣與朝鮮的舊有信仰不同,但因神社建立的出現,這個歷史事實在透過比較的過程中又讓神社建立有不同意謂的見解。
因此本論文研究1936年以前臺灣與朝鮮的神社建造及戰爭擴大時期神社建造之比較,在共同點上會把握明確的歷史事實;而在不同點上將會賦予特別的意義。
State Shinto (國家神道) had existed as an important tool for national integration through the emperor worship and the unification of state religion from the Meiji Restoration to the end of the Pacific War. It greatly influenced on Japanese colonialism as Japan expanded their territories in the war and a large number of shrines were erected in Japanese colonies under the policies of the Japanese Government-General. Based on the fact that shrines were constructed in colonies, which did not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State Shinto at all, it has been an interesting subject among historians studying on Japanese colonialism, although it disappeared after the Pacific War. Most existing studies on colonial shrines were conducted on the basis of each colony and comparative studies on shrines in different colonies have been minimal. Academic requests for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mean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lonial shrines, therefore, have been continuously grown.
In this context,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construction of colonial shrines in Taiwan and Chosun before and after 1936, when the war time period was expanded and the policies on shrines were modified, and topics such as policies on shrines, number of shrines, and gods of shrines were adopted for the comparison. In addition, the mean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lonial shrines are defined in this study considering a variety of criteria such as the change of Japan’s system of ranking Shinto shrines, the construction of patriot shrines, shrine worships, shrine services, and wedding before the altar.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lonial shrines on traditional beliefs of Taiwan and Chosun, the historical events such as the use of Chosun’s Village Rites, Japanese Paper Amulets (神宮大麻), Taiwan’s Religious Reform (寺廟整理運動), Taiwan’s Main Hall Reform (正廳改善運動), and Chosun’s Ancestor Worship (家庭祭祀) were also compared in this study on the basis of the fact that traditional beliefs of Taiwan and Chosun were different.
一、官方檔案及出版品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官報》
臺灣總督府 ,《臺灣事情》
臺灣總督府,《臺灣における神社及宗教》,(臺北:臺灣總督府,1935)。
臺灣神職會,《神宮大麻奉齋の羽め》,(臺北:臺灣神職會,1933)。
臺南神社社務所 ,《臺南神社誌》,(出版地不詳:臺南神社社務所 ,1928)。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編 ,《現行臺灣社寺法令類纂》, (臺北:帝國行政學會臺灣出張所,1936)。
臺灣總督府,《臺灣に於ける神社及宗教》,(臺北:臺灣總督府,1943)。
臺灣總督府,《建功神社誌》,(臺北:臺灣總督府,1928,7,12)。
朝鮮總督府,《朝鮮總督府官報》
朝鮮總督府,《朝鮮神宮紀》,(京城:朝鮮總督府國際情報社,1926)。
朝鮮總督府,《施政三十年史》,(京城:朝鮮總督府,1939)。
朝鮮總督府中樞院,《慣習に關する照會回答綴 》
京畿道警察部長|京城地方法院檢事正等,《京高秘》,(京城:1941.4.21)
朝鮮神職會,《朝鮮神社法令輯覽》,(京城:帝國地方行政學會朝鮮本部,1937)。
靑城面會議錄,《昭和13年6月18日區長並各教化團體幹部會議協議事項》,(靑城面:1938.6.18)
作者不明,《神宮大麻奉齎に關する》,(京城:國民總力朝鮮聯盟,日期不明)。
外務省,〈殖民地關係第四卷〉,《本邦内政關係雜纂》,1944年7月。
日本拓務省、内務省,《本邦神社關係雜件》,(東京:拓務省、内務省,1945)。
廣瀨順皓,〈戰中期殖民地行政史料教育、文化、宗教編〉,《茗荷谷研修所舊藏紀錄》,26卷宗敎編 2 ,(東京:ゆまり書房,2003)。
内閣総理大臣広田弘毅, 《公文類聚》。
大藏省管理局調查,《日本人の海外活動に關する歷史的調查》,朝鮮篇第2,1947。
朝鮮總督府編,《昭和13年以降の大麻頒布に關する件要領-朝鮮總督府時局對策調查會諮問案參考書》。
《陸軍省大日記》
(一)、報紙、雜誌
《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日日新報社
《臺灣時報》
《臺灣事情》
《敬慎》臺灣神職會
《部報》臺灣時報發行
《臺灣地方行政》
《臺灣公論》
《東京人類學雜誌》
《每日申報》
《東亞日報》
《北鮮日報》
《京城日報》京城日報社
《京城彙報》京城府内務課
《滿鮮日報》
《鳥居》,朝鮮神職會
《總動員》
《自力更生彙報》
《朝鮮》
《國民總力》
《大板朝日新聞朝鮮版》
《千里馬》
《春秋》
《神道學雜誌》
《神道の思想》
《大阪朝日新聞朝鮮版》
二、私文書
宇垣一成 著,角田順編註 ,《宇垣一成日記(1931年6月6日-1939年)》(2)(東京: みすず書房 ,1970)。
三、中日韓近人論著
(一)、專書
蔡錦堂,《日本帝國主義下臺灣の宗教政策》,(東京:同城社,1994)。
陳玲蓉,《日據時期神道統制下的臺灣宗教政策》,(臺北:自立文化出版部,1992)。
Helen Hardancre著、李明峻譯,《18868-1988神道與國家:日本政府與神道的關係》,(臺北:金禾出版社,1995)。
王金林,《日本神道研究》,(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
牛建科,《復古神道哲學思想研究》,(濟南:齋魯書社,2005)。
李嘉嵩,《瀛光》,13(臺北:1963.1)。
王金林,《日本神道研究》,(上海 : 上海辭書, 2007)。
安然,《臺灣民衆抗日史》,(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
崔錫榮,《日治下巫俗論與殖民地權力》,(首爾:書景文化社,1999)。
朴圭泰,《日本之神社》,(首爾:Salim,2005)。
朴圭泰,《日本之發明與近代》,(首爾:Yisan,2006)。
韓晳曦,《日本の朝鮮支配と宗教政策》,(東京:未來社,1988)。
青井哲人,《殖民地神社と帝国日本》,(東京:吉川弘文館,2005)。
菅浩二,《日本統治下の海外神社-朝鮮神宮・臺灣神社と祭神》,(東京:弘文堂,2004)。
辻子實,《侵略神社》,(東京:平凡社,2003)。
園田稔、茂木榮,《日本の神々の事典─神道祭祀と八百万の神々》,(東京:學習研究社,1997)。
梅田義彥,《神道の思想》,第3卷(東京:雄山閣,1979)。
金一勉,《天皇と朝鮮人と總督府》,(東京:田畑書店,1994)。
青野正明,《朝鮮農村の民族宗教 : 植民地期の天道教・金剛大道を中心に》,(東京:社會評論社,2001)。
閔庚培,《韓國キリスト教の受難と韓國キリスト教1919-45》,(東京:新教出版社,1995)。
森謙二,《墓と葬送の社會史》,(東京:講談社,1993)。
森田芳夫,《朝鮮終戰の記錄》,(東京:岩南唐書店,1979)。
村上重良, 《國家神道》,(東京:岩波新書,1970)。
村上重良,《國家神道と民衆宗教》,(東京:吉川弘文館,1982)。
嵯峨井建,《滿洲の神社興亡史》,(東京:芙蓉書房出版,1998)。
杉本幹夫,《データから見た日本統治下臺灣朝鮮プラスフィリピン》,(東京:龍溪書舍,1999)。
久保田,《神道指令の超克》,(東京:錦正社,1972)。
松田利彥、やまだあつし編 ,《日本朝鮮臺灣支配と植民地官僚》,(東京:思文閣出版,2009)。
松田利彦、陳姃湲 ,《地域社会から見る帝国日本と植民地 : 朝鮮.臺湾.満洲》,(京都:思文閣出版,2013)。
高橋美由紀,《神道思想史研究》,(東京:ぺりかん社,2013)。
磯前順一、尹海東編,《殖民地朝鮮と宗教-帝國史、國家神道、固有信仰-》,(東京:三元社,2013)。
葦津珍彥,《國家神道とは何だったのか》,(東京:神社新報社,1987)。
(二)、學位論文
陳玲蓉,〈日據時期臺灣宗教政策研究-以神道為中心-〉,臺北: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陳鸞鳳,〈日治時期臺灣地區神社的空間特性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學位論文,2006。
徐正武,〈日治時期臺南州神社之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金承臺,〈日制的殖民地宗教政策與韓國基督教界的對應:1931-1945〉,首爾:韓國學研究院博士論文,2006。
金大鎬,〈1910-20年代朝鮮總督府的朝鮮神宮建立與運營〉,首爾:首爾大學大學院國史學科博士論文,2003。
山口公一,〈殖民地期朝鮮に於ける神社政策と朝鮮社會〉,一橋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
金希英,〈關於村山智順的朝鮮認識之研究-以日帝強占期民俗調查報告書為中心-〉,全南:全南大學校大學院日語日文學科碩士論文,2008。
An Jong cheol,〈1930-40年代南山所在京城護國神社之建立、活用以及解放後變化〉,《首爾學研究》,42,(首爾:首爾市立大學校首爾學研究所,2011)。
Lee jeong ho,〈日帝末期關於慶南地域基督教之神社慘敗反對運動之研究〉,首爾:崇實大學校基督教大學院碩士論文,2009年。
Jeong dong sung,〈日帝強占期神社參拜問題與韓國長老教會〉,首爾:崇實大學校基督教大學院碩士論文,2007年。
Hwang sung ho,〈關於日帝下韓國天主教與神社參拜之現代教會史的考察〉,光州:光州天主教大學校大學院碩士論文,2005年。
Lee sang jun,〈日帝下神社參拜運動研究〉,京畿道:加爾文大學校大學院碩士論文,2005年。
Bea ju sung,〈關於日帝下神社參拜日本基督教與韓國基督教之對應方式之比較考察〉,首爾:總神大學校神學大學院碩士論文,2004年。
Jang seong teak,〈關於全北基督教之神社參拜對應樣態之研究〉,全州:全州大學校傳教神學大學院碩士論文,2004年。
Lee teak hee,〈日帝末期韓國監理教指導者們的樣態研究:以神社參拜問題為中心〉,首爾:監理教神學大學院神學大學院碩士論文,1996年。
Kim mi sun,〈日帝時代神社參拜問題之考察:以朝鮮基督教界為中心〉,首爾:首爾大學校大學院碩士論文,1985年。
李周禧,〈日帝下神社參拜据否運動之研究:以基督教界神社參拜据否運動與其民族主義性格為中心〉,首爾:誠信女子大學校教育大學院碩士論文,1995年。
鄭東勳〈關於日帝強占期下之韓國天主教會與神社參拜之考察〉,首爾:天主教大學校大學院碩士論文,1994年。
(三)、期刊、研討會論文
蔡錦堂,〈日本治臺時期的神道教與神社建造〉,《宜蘭文獻雜誌》,50期,(宜蘭:2001,03 )。
蔡錦堂,〈臺灣的忠烈祠與日本的護國神社靖國神社之比較研究〉,《師大臺灣史學報》,第3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史所,2010)。
孫禎睦,〈朝鮮總督府的神社普及•神社參拜強要政策研究〉,《韓國史研究》,58,(首爾: 韓國史研會,1987)。
孫禎睦,〈日帝下扶餘神宮造營與所謂扶餘神都建設〉,《韓國學報》,49,(首爾: 一志社,1987)。
金大鎬,〈1910-20年代朝鮮總督府之朝鮮神宮建立與運營〉,《韓國史論》,50,(首爾:首爾大學校,2004)。
金承臺 ,〈朝鮮總督府的宗教政策與神社〉,《韓國基督教歷史研究所消息誌》,第79號 ,(首爾:韓國基督教歷史研究所,2007)。
張秉吉,〈朝鮮總督府之宗教政策〉,《精神文化研究》,85,(首爾:韓國學中央研究院,1985)。
李曦載,〈日帝強占期儒教儀禮變化樣相-1930年代儀禮準則之家庭儀禮為中心-〉,《日本研究》,15,(首爾:高麗大學校日本研究中心,2011)。
Jangsin,〈日帝下日鮮同族論大衆化擴散與素戔鳴尊神話〉,《歷史問題研究》,第21號,(首爾:歷史問題研究所,2009)。
Lee Jong Min, 〈戰時下愛國班組織與都市之日常統制〉,《東方學志》,124,(首爾:延世大學校學國學研究院,2004)。
Lee Bangweon,〈日帝下迷信統制與日常生活之變化〉,《東洋古典研究》,第4輯,(首爾:東洋古典學會,2006)。
清野正明,〈朝鮮總督府の心田開發運動と類似宗教彈壓政策〉,《日本學》,第31集,(首爾:東國大學日本學研究所,2010)。
清野正明,〈朝鮮總督府による神社•神祠の增設政策 ― 一面一神社•神祠設置方針を中心に―〉,《國際文化論文集》,41,(大阪:桃山學院大學,2009,12)。
青野正明,〈植民地期朝鮮に於ける國幣小社とその祭神〉,《國際文化論集》,(桃山學院大學國際教養学部:2008年,7月)。
青野正明,〈植民地期朝鮮における神社の職制•神職任用關連の法令〉,《桃山學院大學人間科學》,30,(桃山學院大學:2006)。
青野正明,〈朝鮮總督府の神社政策と敬神崇祖〉,《桃山學院大學綜合研究所紀要》,第28卷第3號,(大板:桃山學院大學,2003)。
青野正明,〈朝鮮總督府の神社政策における國幣小社列格-國魂大神奉齋を中心に-〉,《桃山學院大學人間科學》,35,(大板:桃山學院大學,2008)。
青野正明,〈朝鮮総督府の農村振興運動期における神社政策 : 「心田開発」政策に関連して〉,《國際文化論集》,37,(大板:桃山学院大学,2007.12.10),頁217-276。
青野正明,〈朝鮮総督府の神社政策における国幣小社列格 : 「国魂大神」奉斎を中心に〉,《桃山学院大学人間科学》, 35,(大板:桃山学院大学,2008.7.7),頁107-139。
青野正明,〈植民地期朝鮮における国幣小社とその祭神 : 「天照大神」と「国魂大神」の合祀〉,《国際文化論集》,38,(大板:桃山学院大学,2008.7.25),頁39-74。
青野正明,〈植民地朝鮮における農村振興運動期の「敬神崇祖」 : 朝鮮総督府の神社政策に関連して 〉,《桃山学院大学総合研究所紀要》 33(3),(大阪:桃山學院大學,2008.3),頁285-306.
青野正明,〈朝鮮總督府による神社•神祠の •神祠設置方針を中心に―〉,《國際文化論文集》,41,(大阪:桃山學院大學,2009,12),頁133-185。
青野正明,〈 朝鮮総督府による神社・神祠の増設政策(後編)江原道の「里洞祠の復古改新」〉,《國際文化論文集》,47,(大阪:桃山學院大學,2013,3),頁5-34。
山口公一,〈戰時期(1937-45)朝鮮總督府制神社政策 〉,《韓日關係史研究》,8,(首爾:韓日關係史學會,1998)。
山口公一,〈植民地朝鮮における神社政策と朝鮮人の対応--1936〜45年〉,《人民の歴史学》,146,(東京:東京歴史科学研究会,2000.12),頁14-32。
山口公一,〈植民地朝鮮における神社政策と宗教管理統制秩序〉,《朝鮮史研究會論文集》,(東京:第43集,2005.4)。
山口公一,〈植民地期朝鮮における神社政策と宗教管理統制秩序--「文化政治」期を中心に〉,《朝鮮史研究会論文集》,43,(東京:朝鮮史研究会,2005.10),頁57-91。
韓晳曦,〈戰時下朝鮮神社參拜強要者抵抗〉,《朝鮮史叢》,(神戶:靑丘文庫,1982)。
栗田英二,〈植民地下朝鮮神社神祠〉,《西日本宗教學雜誌》,第13號,(福岡:西日本宗教會,1991)。
菅浩二,〈「朝鮮神宮御祭神論争」再解釈の試み : 神社の<土着性>とモダニズムの視点から〉,《 宗教と社会》,5,(東京:宗教と社会学会,1999.6.3),頁21-38。
菅浩二,〈「朝鮮神社」創建計画と初期総督府政--併合から三・一独立運動まで〉,《明治聖徳記念学会紀要》,26,(東京:明治聖徳記念学会,1999.4),頁41-68。
青井哲人,〈日本植民地期における台湾神社境内の形成・変容過程〉,《日本建築学会計画系論文集》,521,(東京:一般社団法人日本建築学会,1999.7.30),頁285-292。
青井哲人,〈台湾神社の造営と日本統治初期における台北の都市改編〉,《日本建築学会計画系論文集》,518,(東京:一般社団法人日本建築学会,1999.4.30),頁237-244。
青井哲人,〈台湾神社の鎮座地選定および設計の過程について : 明治28〜31年〉,《学術講演梗概集建築歴史・意匠》,(東京:一般社団法人日本建築学会,1998.7.30),頁403-404。
赤井聡司,〈日本統治時代の台湾における神社創建〉,《天理インタ-カルチャ-研究所研究論叢》,12,(東京:天理インタ-カルチャ-研究所,2005.5),頁1-28。
辻子實,〈台湾侵略神社跡地のヤスクニ〉,《年報非文字資料研究》,8,(神奈川:神奈川大學日本常民文化研究所非文字資料研究センター ,2012),頁191-201。
呉華君,〈臺灣総督府領台初頭の民情認識と「鄭成功」顯彰──「同化」と「舊慣保存」の關係性に對する考察として」,《年報日本思想史》,2號,(東京:日本思想史研究会,2003),頁1-13。
四、時人論著
小笠原省三,《海外の神社》,(東京 : ゆまに書房,1930)。
小笠原省三, 《海外神社史 上巻》,(東京:ゆまに書房,1953)。
小山文雄,《神社と朝鮮》,(京城 : 朝鮮佛敎社, 1934)。
岩下傳四郎, 《大陸神社大觀》,(東京:大陸神道連盟,1941)。
近藤喜博,《海外神社の史的研究》,(東京:明世堂書店,1943)。
入江黃,《皇國臣民敬神讀本》,(京城:京城府内帝國在鄉軍人會京城部聯合分會,1941.2.5)。
曾景來,《臺灣宗教と迷信陃習》,(臺北: 臺灣宗教研究會,1939)。
宮本延人,《日本統治時代臺湾における寺廟整理問題》,(復印,天理教道友社,1988)。
山田孝使,《縣社開山神社沿革志》,(臺南:縣社開山神社社務所,1915)。
緖方武歲,《要塞臺灣の全貌(戰ふ臺灣早わがり) 》,(臺北:臺灣出版文化株式會社,1944)
村山智順,〈朝鮮の部落祭〉,《朝鮮》,269,(京城:朝鮮總督府,1937.10)。
曾景來,《臺灣宗教と迷信陃習》,(臺北:臺灣宗教研究會,1938。11.5)。
六、中日資料庫
日本國立公文書館所藏資料,網址:http://www.archives.go.jp/owning/index.html
日本國立公文書館アジア歷史資料センター,網址:http://www.jacar.go.jp/
臺灣總督府府(官)報資料庫,網址:http://db2.lib.nccu.edu.tw/view/index.php
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網址 :http://stfb.nt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網址 :http://stfj.nt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臺灣日治時期統計資料庫,網址:
http://tcsd.lib.ntu.edu.tw/
海外神社(跡地)に関するデータベース:http://www.himoji.jp/database/db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