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沈郁杰 Yu-Chieh Shen |
---|---|
論文名稱: |
桌球直拍橫打與反手抽球之生物力學分析 Kinematical Analysis of Table Tennis Reverse Pen-hold and Shake-hand Grips Backhand Drives |
指導教授: |
蔡虔祿
Tsai, Chien-L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6 |
中文關鍵詞: | 桌球 、直拍橫打 、反手 、橫拍 、抽球 |
英文關鍵詞: | table tennis, pen-hold racket, backhand, shake-hand grip, loop driv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0 下載:1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生物力學的方法,分析八位直拍橫打與八位橫拍反手的選手抽球的擊球動作,並比較兩者在運動學參數上的差異。受試者以男子甲組桌球選手使用反手抽下旋及上旋球至直線及斜線兩落點,利用高速數位攝影機(VICON MX-13+)進行動作和球體影像之擷取,以VISUAL 3D軟體計算關節角度及角速度,並以無母數之Mann-Whitney檢定,比較兩種握拍技術的運動學參數差異,顯著水準訂為α=.05。結果發現,回擊下旋來球的斜線抽球,橫拍觸球瞬間速度快於直拍橫打;直拍橫打揮拍期時間較橫拍長,接擊上旋球回擊直線所產生的球速,橫拍球速快於直拍橫打;直拍橫打在接擊下旋球時拍面傾角小於橫拍。上肢關節角度方面,因揮拍期肘、腕關節的差異,使得直拍橫打揮拍軌跡較為向上,橫拍的揮拍軌跡較為向前。下肢部分,因直拍橫打的髖關節轉動及移動的角度較小,更符合於近檯快攻打法,而橫拍動作較大之外,發力也較為順暢,更適合遠檯反手抽球。角速度方面最大差異在於,橫拍肘、腕關節在觸球瞬間旋外的速度快於直拍橫打,因此造成擊球效果之差異。未來可進行,直拍橫打檯內球擰、挑揮拍動作及結合動作之相關研究。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kinematical variables between table tennis reverse pen-hold and the shake-hand grips backhand drive movements. Six reverse pen-hold grip and eight shake-hand grip elite table tennis players served as the participants. The players performed the backhand drives after receiving the topspin and the backspin shots from the server to hit the ball to the diagonal and the straight directions. Ten Vicon Motion Capture systems MX13+ (250Hz) were used to collect the 3D kinematics data of the participants, the kinematic parameters was calculated with the Vicon Nexus 1.4 and Visual 3D software. The data was tested by using non-parametric Mann-Whitney U at a .05 significant level and calculated by SPSS 19.0 software. The results showed: when returning backspin shots in diagonal path, the racket velocity of the shake-hand grip was greater at the contact point; the pen-hold racket took more time in the swing stage; the racket title angle of the pen-hold racket wa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shake-hand grip. In terms of the joint angle and angular velocity, the results showed: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elbow and wrist during swing, the pen-hold racket moved upward whereas the shake-hand grip moved forward; the hip angle of the pen-hold-racket players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shake-hand grip players, the supination rotation angle of elbow and wrist in the shake-hand grip players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pen-hold-racket players at the contact point.
王鵬、楊先軍(2007)。對我國優秀乒乓球運動員應用橫打新技術的個案分析。遼寧體育科技29(3),70-72。
白吉、程虹、張琳(2008)。乒乓球直拍橫打技術特徵擊訓練方法之研究。考試周刊(19),137-138。
吳敬平(2000)。精雕細琢前三板。乒乓世界(8),28-29。
吳敬平(2000)。如何提高相持能力。乒乓世界(9),26-27。
吳敬平(2000)。實用戰術的訓練。乒乓世界(10),25。
吳敬平(2001)。直拍橫打怎麼練(上)。乒乓世界(3),32-33。
吳敬平(2001)。直拍橫打怎麼練(下)。乒乓世界(4),34-35。
朱富明(2000)。論乒乓球直拍反手弧圈球技術。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4(3),70-72。
李惠芬(2003)。王皓直拍橫打全解析(上)。乒乓世界(11),56-57。
李惠芬(2003)。王皓直拍橫打全解析(下)。乒乓世界(12),46-47。
李昶宏、苗培榮(2006)。大陸桌球直板橫打技術之發展與初探。大專體育(87),174-178。
李肇民(2008)。對乒乓球直拍橫打技術規範化訓練的探討。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7(3),76-79。
李晨亮(2010)。淺談中國乒乓球“直拍橫打”技術發展趨勢。內江科技(4),157-158。
李浩(2009)。直拍橫打與推擋技術相持能力的對比性研究。醯胺體育學院學報16(2),226-228。
李宏斌(2010)。桌球反拍拉球之生物學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宋志敏、關淑人(2003)。論乒乓球快攻-增大擊球瞬間擺速的生物力學分析。邢台學院學報18(1),71-72。
宋學光、李允明(2001)。乒乓球直拍橫打技術教學。中國學校體育(5),27。
曲曉霞、崔風海(2003)。對劉國梁在第四十五屆桌賽中的技術分析-兼淺談直拍快攻打法的發展趨勢。遼寧體育科技25(1),19-20。
林魯軍(2002)。試論“直拍橫打”技術的運用及其發展前景。山東體育科技24(1),22-23。
汪杰、劉利鷗(2005)。乒乓球改大球後技術動作和打法的變化。武漢體育學院學39(7),66-68。
孟杰(2005) 乒乓球比赛中王皓與唐鹏的正反手拉球動作技術。北京體育大學碩士畢業論文。
周資眾、曾銀助(2008)。從桌球運動發展趨勢探討我國競技桌球發展與策略。大專體育,94(2),124-129。
唐建軍(2005)。中國乒乓球運動發展的技術文化分析。體育科學,25(7),79-83。
郭中興(1981)。乒乓球技術的特點與我國快攻打法的技術風格。武漢體育學院學報,61-65。
常瑞宏(2008)。乒乓球正手攻球動作的生物力學分析與評價。體育世界,102。
張曉蓬、吳煥群(2000)。40mm乒乓球隊比賽狀態的影響。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5(3),65-66。
張孝亭、竇洪茵、付絕芝(2005)。第47屆乒賽男團中國隊員王皓主要技術分及效果評析。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4(1),104-107。
張博、詹麗來(2004)。第47屆世界乒乓球團體錦標賽男團決賽中王皓、馬林橫打新技術應用的研究。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3(4),590-592。
張博(2003)。對直拍快攻打法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沈陽體育學院學報(3),97-99。
張輝、劉淑芳(1998)。直拍反拉弧圈球技術的運動學分析。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1(1),66-71。
陳澤全(2009)。王皓反手位第一板防手技術與特點研究。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9(3)48-50。
許翔翔(2009)。從北京奧運會看中國直拍進攻型打法的優勢。體育世界學術2,39-40。
隋建營(2003)。努力適應乒乓球新賽制。遼寧體育科技25(1),21。
曹政玉(2009)。直拍反膠快攻打法的可持續發展研究。科學訊息,219-221。
黃丹(2008)。對直拍橫打與橫板反手拉球的運動學對比分析。安徽體育科技29(4),21-25。
黃誠、李強、危小焰(2004)。乒乓球直拍橫打攻弧圈球技術動作的運動學參數研究。體育科研25(5),38-41。
曾亮(2003)。乒乓球直拍反手弧圈球技術的教學。京州大學學報10(5),82-83。
曾雪妮(1992)。淺談直拍快攻打法的改革。廣西體育科技13(2),7-9。
舒均(2010)。乒乓球中反手反拉弧圈球技術動作的生物力學要點研究。西安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3(1),117-120。
賈鵬(2008)。乒乓球連續移動擊球過程的動力鏈研究。中北大學學報24(6),89-93。
楊李麗、韓雪梅(2001)。使用大球對乒乓球技術發展的影響與對策。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19(68),88-90。
湯攀、許大慶(2010)。中國乒乓球對囊括世界冠軍分析。體育文化專刊(2),36-38。
賈小飛(2009)。乒乓球正手攻球技術的生物力學解析。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4(4),139-141。
簡建華(2009)。桌球正拍拉球之生物力學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劉軍(2009)。淺談乒乓球直拍橫打技術教學技巧。遼寧師範學報11(2),
趙霞、蘇丕仁、張浩(2006)。對新規則下直拍進攻型打法發展趨勢的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9(1),122-124。
趙霞(2006)。我國優秀直拍反膠選手馬林與王皓的技戰術分析。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2(2),79-82。
蔣建京、消波(2009)。淺談乒乓球直拍橫打技術及其發展前景。重慶科技學院學報(3),181-182。
穆志勇(2003)。乒乓球運動的力學分析。
謝文堂、吳文嘉(1995)。淺談桌球改用大球後對直板快攻技術影響與未來發直展。大專體育(79),150-152。
蘇丕仁(1997)。乒乓技術前三板新論。山西師範大學體育學院學報(1),1-6。
Kasai, J. & Mori, T. (1992). A qualitative 3D analysis of forehand strokes in table tennis Science and Racket Sports Ⅱ, 201-205.
Neal, R. L.(1991). The mechanics of the forehand loop and smash shots in table tennis.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23(1), 3-11.
Yoshida, K. Sugiyama, K. & Murakoshi, S.(2003). The technique used to receive a rotating ball in table tennis. Science and RcketⅢ,2003,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