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淑惠
論文名稱: 台灣政治民主化對高中歷史教科書人物選擇的影響-以中國現代史為例
指導教授: 廖隆盛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0
中文關鍵詞: 台灣政治民主化歷史教科書人物選擇高中歷史教科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1下載:3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感受到「歷史」這門科目對於成長中青少年的價值判斷有著
    極為重要的影響之外,而歷史教科書中所選擇、所敘述的歷史人
    物更是重要的關鍵。然而,歷史教育向來被各國政府視為培養培
    養民族精神和愛國思想重要工具,因此所受到政治的干預當然就
    更為嚴重。台灣的情形更是如此。因此,本篇論文嘗試以高中歷
    史教科書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自民國三十八年國民黨政府播遷來
    台灣之後,各個版本中,有關中國現代史部分所選擇的歷史人物,
    分析其在人數、性質以及出現次數方面的轉變,進而從中了解其
    與台灣政治演變的關聯。本篇論文希望達到以下幾個目的:
    1. 探討歷史人物在歷史教育中所佔的重要性;2.瞭解近50年來
    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的沿革與歷史人物取捨的相關性;3.瞭解近50
    年來台灣民主政治演變對高中歷史教科書中歷史人物取捨所造成
    的變化;4.提供未來高中歷史教科書在編輯時對歷史人物取捨的
    參考。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範圍、困難與研究步驟3 第二章 課程標準沿革與特色6 第一節 民國四十一年課程標準7 第二節 民國五十一年課程標準16 第三節 民國六十年課程標準21 第四節 民國七十二年課程標準25 第五節 民國八十四年課程標準31 第三章 政府遷台五十年以來高中歷史教科書中國現代史人物選擇的變遷39 第一節 戒嚴時期的高中歷史教科書39 第二節 過渡時期的高中歷史教科書70 第三節 解嚴後的高中歷史教科書86 第四章 台灣政治民主化對高中歷史教科書 人物選擇的影響129 第一節 「歌頌政治領袖」的強度逐漸減弱130 第二節 歷史人物的選擇趨向多元化133 第三節 歷史人物在出現人次的比例愈趨平均137 第五章 結論139 附錄 參考書目144

    (一)教科書及課程標準
    1. 郭廷以編:《高中歷史(第二冊)》,臺灣省政府教育廳,民
    國45年2月,三版。
    2. 郭廷以編:《高中歷史(第二冊)》,國立編譯館,民國59年
    12月,8版。
    3. 夏德儀編:《高中歷史(第三冊)》,國立編譯館,民國68年
    8月,8版。
    4. 李國祁編:《高中歷史(第三冊)》,國立編譯館,民國88年
    8月,15版。
    5. 王仲孚編:《高中歷史(下冊)》,大同資訊企業股份有限公
    司,民國89年10月,修訂一版。
    6. 許雪姬、劉妮玲編:《高中歷史(下冊)》,三民書局,民國
    89年2月,初版。
    7. 胡春惠編:《高中歷史-本國歷史(下)》,正中書局,民國
    89年2月,初版。
    8. 林能士編:《高中歷史(下冊)》,南一書局,民國89年2月,
    初版。
    9. 陳豐祥、林麗月編:《高中歷史(下冊)》,建宏出版社,民
    國91年2月,三版。
    10.李孝悌編:《高中歷史(下冊)》,龍騰文化,民國89年2月,初
    版。
    11. 教育部:《修訂中學課程標準》,南京:民生印書館,民國
    37年12月。
    12. 教育部:《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與文化,民國45
    年,臺初版。
    13. 教育部:《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民國51年7月,
    臺初版。
    14. 教育部:《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民國62年
    10月,臺二版。
    15. 教育部:《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民國72年
    1月,重訂臺初版。
    16. 教育部:《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民國85
    年5月,初版。
    (二)專書:
    1. 教育部:《第三次中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民國46
    年7月。
    2. 教育部:《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民
    國63年6月。
    3.Richard W.Wilson著,朱雲漢、丁庭宇譯:《中國兒童眼中
    的政治》,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70年12月,初版。
    4. 教育部:《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民
    國73年6月。
    5. 彭懷恩:《台灣政治變遷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民國77年5
    月,二版。
    6. 林玉體:《台灣教育面貌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民國77年5
    月,二版。
    7.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民國78年10月,
    10版。
    8. 李筱峰:《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民國80
    年4月,第一版。
    9. 賴澤涵、黃俊傑:《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台北:中央
    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研究所,民國80年10月。
    10.郭為藩:《教育改革的省思》,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
    有限公司,民國84年1月,第一版。
    11.教育部:《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教育部,民
    國85年6月。
    12.羊憶蓉:《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台北:桂冠,民國87年
    3月,初版。
    13.陳莉婷、袁筱梅編:《歷史教育研究報告》,台北: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班,民國88年8月。
    14.許極燉:《台灣近代發展史》,台北:前衛出版社,民國89年4
    月,初版。
    15.李筱峰:《台灣史100件大事(下)戰後篇》,台北:玉山社,民國
    90年6月,第一版。
    (三)論文:
    1. 高亞偉:〈改進中學歷史課本的建議〉,《中等教育》,第22卷
    第3期,頁11-14,民國60年6月。
    2. 葛紹歐:〈我對當前高中歷史教育的認識〉,《中等教育》,第22
    卷第3期,頁20-21,民國60年6月。
    3. 鄒玫:〈談現階段高中歷史教學的困境〉,《歷史教學》,第1卷第
    1期,民國77年7月15日。
    4. 李叔明、嚴佳芳記錄:〈中國現代史教學上的幾個問題座談會〉,
    《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1卷第4期,頁262-278,民國79年
    12月。
    5. 呂實強:〈四十年來我國的高中歷史教育〉,《教育資料集刊》
    ,第16輯,頁155-168,民國80年6月。
    6. 陳金銘:〈高中課程標準修訂的方向〉,《高市文教》,44期,頁
    19-25,民國80年10月。
    7. 羊憶蓉:〈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的反省〉,賴澤涵、黃
    俊傑編,《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
    文社會科學研究所,頁133-170,民國80年2月。
    8. 陳伯璋:〈台灣四十年來國民教育之反省與檢討〉,賴澤涵、黃俊
    傑編,《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
    社會科學研究所,頁 171-203,民國80年2月。
    9. Jacobs, J. Bruce著、洪歷建譯:〈兩代蔣總統領導下的臺灣政治
    簡述〉,《中國論壇》,32卷10期,頁4-10,民國81年7月。
    10.李國祁:〈歷史人物的評價〉,《歷史月刊》,第59期,頁88-
    95,民國81年12月。
    11.中國歷史學會:〈對我國歷史教育的建言〉,《歷史月刊》,第61
    期,頁118-119,民國82年2月。
    12.王仲孚:〈論兩岸中學歷史教科書對於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的評
    價〉,《教學與研究》,15期,頁21-36,民國82年6月。
    13.趙祐志:〈國中歷史人物教學之研究(上)-以國中歷史課本第一冊
    為中心〉,《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4卷1期,頁135-147,
    民國82年6月。
    14.趙祐志:〈國中歷史人物教學之研究(中)-以國中歷史課本第一冊
    為中心〉,《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4卷2期,頁104-122,
    民國82年8月。
    15.趙祐志:〈國中歷史人物教學之研究(下)-以國中歷史課本第一冊
    為中心〉,《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4卷3期,頁165-184,
    民國82年10月。
    16.王仲孚:〈最近六年臺灣地區歷史教育論文目錄〉,《中等教育》
    , 46卷1期,頁111-124,民國84年2月。
    17.王仲孚:〈國高中歷史課程新標準簡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
    通訊》,5 卷5期,頁6-10,民國84年2月。
    18.王家通:〈高中教育的兩個課題〉,《教改通訊》,第6期,頁11-
    12,民國84年3月。
    19.李遠哲:〈有關臺灣教育改革的一些看法〉,《教改通訊》,7
    期,頁8-11,民國84年4月。
    20.廖隆盛、徐雪霞、秦葆琦:〈大陸高中歷史科教育內容之研究〉
    ,《教育研究資訊》,3卷6期,頁35-54,民國84年11月。
    21.蕭新煌:〈轉型、再生、衝突與正位: 戰後五十年臺灣社會變遷的
    回顧與展望〉,《勞工之友》,540期,頁12-14,民國84年12月。
    22.許泰益:〈多元邁向卓越--社會變革中的教育改革〉,《國教之
    友》,48卷1期,頁32-39,民國85年6月。
    23.李國祁:〈談國中歷史科教科書編寫的理想與認知〉,《國立編譯
    館通訊》,10卷1期,頁18-22,民國86年1月。
    24.呂婉如:〈國府遷臺初期的民族主義教育思想──以民國四十一年
    初中本國史教材為例〉,《歷史教育》,第2期,頁49-66,民國86
    年12月。
    25.池增輝:〈高中新課程標準與教育改革〉,《高中教育》,第1期
    ,頁66-69,民國87年8月。
    26.許雅惠:〈當今高中課程的使命與難題〉,《高中教育》,第3期
    ,頁18-23,民國87年12月。
    27.楊壬孝:〈實施高中新課程標準的因應之道與展望〉,《高中教
    育》,第3期,頁24-36,民國87年12月。
    28.王仲孚:〈談高中歷史的教學目標與教科書的編輯〉,《人文及
    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0卷5期,頁10-14,民國89年2月。
    29.黃政傑:〈臺灣教育改革的政策方向〉,《教育政策論壇》,第3
    卷第1期,頁26-53,民國89年2月。
    30.王仲孚:〈試論中學歷史教科書的特性〉,「歷史教科書與歷史
    教育」學術研討會,中國近代史學會主辦,民國89年11月17-18
    日。
    31.袁筱梅:〈國中歷史教科書中歷史人物的選擇與撰述—以秦漢史為
    範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32.劉信成:〈臺灣政治民主化對小學社會科課程影響之研究〉,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33.張元:〈談談轉型中的歷史課堂教學〉,《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
    訊》,第11卷第6期,頁18-25,民國90年4月。
    34.陳豐祥:〈歷史學科的知識組織與課程設計〉,《人文及社會學科
    教學通訊》,第11卷第6期,頁26-36,民國90年4月。
    35.姜公韜:〈龍騰版歷史科新教材評議〉,《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
    訊》,第11卷第6期,頁37-46,民國90年4月。
    36.曹若梅:〈從人物評析看歷史教學的真善美〉,《人文及社會學科
    教學通訊》,第11卷第6期,頁158-169,民國90年4月。
    37.高明士:〈新編高一歷史教科書的檢討:引言〉,《歷史月刊》,
    165期,頁42-46,民國90年10月。
    38.蔡蔚群:〈現行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的問題與改進之我見〉,《歷史
    月刊》,167期,頁90-98,民國90年12月。
    (四)網站:
    1. 國家圖書館遠距圖書服務系統
    http://readopac.ncl.edu.tw/
    2. 毅欣各報系剪報資料庫
    http://www.ttsgroup.com.tw/news.htm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