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明彥
Wang, Ming-Yen
論文名稱: 朝鮮青花瓷紋飾研究—以壬辰倭亂前之朝鮮官窯為例
A Study on Ornament of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s of the Joseon Royal Kiln in the 15th and 16th Century
指導教授: 曾肅良
Tseng, Su-Li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藝術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t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34
中文關鍵詞: 朝鮮青花瓷朝鮮官窯青花瓷官窯紋飾中韓瓷器交流工藝與繪畫圖像傳播視覺文化
英文關鍵詞: Joseon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s, Joseon royal kiln,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s, royal kiln, ornament, ceramic interaction of China and Korea, crafts arts and paintings, images communication, visual cultur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67下載:10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始燒時間在十五世紀的朝鮮青花瓷,在東亞地區屬時間較早者,其專設官窯生產的模式,亦在時間上與明朝官窯相近,而壬辰倭亂(1592-1598)之後,朝鮮青花瓷的紋飾,則出現不同於倭亂之前,與明青花瓷相近的特徵,呈現出明顯的朝鮮特色。就此來看,十五、十六世紀的朝鮮青花瓷,應與明青花瓷有一定程度的關連性,並且可做為以景德鎮產品為仿效對象,自中國向鄰近地區擴張的東亞青花瓷生產活動中,較早受到中國青花瓷影響的例子,藉以深入瞭解十五、十六世紀之際,中國周邊地區面對此波以明朝為中心,漸次向外擴散的青花瓷風潮時,所採取的態度與反應。
    本文的研究主軸,主要包括二個部分,一為在現已累積的基礎研究之上,對於十五、十六世紀的朝鮮青花瓷紋飾,針對不同風格之間,有關使用者的品味與階層群體的議題,以及主流風格的轉變所代表的意義進行討論,此外,在紋樣選用的背後,其可能存在的意涵與目的,亦將納入觀察範圍之內。另一則為在東亞青花瓷交流脈絡底下,有關十五、十六世紀的朝鮮青花瓷,其始燒背景、生產方式、象徵意涵,與明青花瓷之間可能的關係,以及此時期的朝鮮青花瓷紋飾,可能受到明青花瓷影響的部分,並針對其紋飾中的外來元素未見於明青花瓷者,納入其他可能承載相關圖像的載體,討論中朝二地有關相同圖像,在不同地區與媒材之間的傳播、運用及轉化等問題。
    本文希望能夠在現有豐富的基礎研究上,將朝鮮青花瓷放入當時的使用脈絡進行討論,還原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朝鮮青花瓷不管是在本身,或是其所帶有的紋飾風格與紋樣種類上,所被賦予的意義,藉此嘗試對於早期朝鮮青花瓷研究的其他可能性。此外,亦希望藉由瞭解此時期朝鮮青花瓷紋飾中,來自於明青花瓷與其他如中國繪畫、版畫等媒材的外來元素,能夠對於明青花瓷影響朝鮮青花瓷的認識,在時間與窯場性質上能有所突破,並同時補充在東亞青花瓷交流活動中,屬於早期受到明青花瓷影響的例子。另外,亦期望對中朝之間,有關圖像傳播的可能途徑與媒介,以及中國版畫對朝鮮美術的影響範圍,能有所認識與拓展,並將朝鮮繪畫受到中國版畫影響的時間,能夠繼續向上追溯。

    Joseon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s, which was first produced in the 15th century, was developed earlier than th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s of other countries in East Asia. In addition, the time Joseon started to produce only by royal kiln was very close to that of Ming Dynasty. After Imjin War(壬辰倭亂), Japanese invasion of Korea 1592-1598, the ornament of Joseon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s appeared more obvious Joseon characteristics. That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ones which have characteristics close to Ming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s before Imjin War(壬辰倭亂). According to what mentioned above, the 15th and 16th century Joseon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s should have a certain degree of correlation with Ming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s; it could also be an earlier example of how the Chines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s affect the production activities of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s in other Asian countries nearby. This example also offer some explanations to the attitudes and reactions the region near China took when facing th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s wave spread out from Jingdezhen in 15th and 16th century.
    The study is mainly concerning two parts. First, building upon the numerous previous researches that are accumulated so far, it will discuss issues about the tastes and class groups of the owners who kept Joseon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s that bear ornaments in different styles. The possible meanings and purposes behind the choices of patterns will also be included in the discussion. Second, under the context of the East Asian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exchange, it will discuss the possible relation of the production background, mode of production, and symbolic meanings between Joseon and Ming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s. Moreover, the ornament of Joseon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s which may be affected by Ming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s in this period will also be under discuss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foreign elements in the ornament of Joseon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s which can’t be found in Ming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s will be discussed.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carriers that carry related images or motifs, how the same images or motifs are spread, used and transformed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media between China and Joseon Dynasty will also be discussed.
    Furthermore, through the aplenty information deriving from previous researches, this study on ornament of Joseon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s in 15th and 16th century could discuss Joseon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s under the context of that period. Thus it will help us understand the meanings which were given to Joseon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s itself or the ornament styles and patterns of species it has under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t that time. At the same time, it could also expand other possibilities for studying early Joseon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s. In addition, this study will help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which Ming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s brought to Joseon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s in more other periods of Ming Dynasty, also from more different kinds of kilns than we ever knew before. It will add the earlier case of the influence which Ming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s had brought to other regions near China in th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exchange activities in East Asia. As to the possible ways of images or motifs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between China and Joseon Dynasty, this study will also provide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even the influence which Chinese woodblock prints brought to Joseon Dynasty’s art could also expand from paintings to porcelain and could trace to earlier time.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回顧……………………………………………………2 第三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架構……………………………………14 第二章 十五、十六世紀中國與朝鮮的青花瓷交流…………20 第一節 明初的東亞政經情勢與中朝關係………………………20 第二節 政治外交之青花瓷交流…………………………………26 第三節 商業貿易之青花瓷交流…………………………………44 小結…………………………………………………………………53 第三章 十五、十六世紀的朝鮮青花瓷與朝鮮官窯…………55 第一節 朝鮮青花瓷的始燒時間與燒造背景……………………55 第二節 朝鮮青花瓷的燒造與朝鮮官窯的設置…………………68 小結…………………………………………………………………87 第四章 十五、十六世紀朝鮮官窯青花瓷紋飾的風格……90 第一節 十五、十六世紀朝鮮青花瓷的編年資料…………………90 第二節 十五、十六世紀朝鮮青花瓷紋飾的風格類型……………99 第三節 十五、十六世紀朝鮮青花瓷的紋飾……………………130 小結…………………………………………………………………140 第五章 十五、十六世紀朝鮮官窯青花瓷紋飾的傳統與 外來元素…………………………………………………144 第一節 十五、十六世紀朝鮮青花瓷紋飾中的傳統元素………144 第二節 十五、十六世紀朝鮮青花瓷紋飾中的外來元素………172 第三節 外來元素的其他傳播媒介………………………………187 小結…………………………………………………………………217 第六章 結論………………………………………………………219 參考書目……………………………………………………………222 附錄一:圖版目錄…………………………………………………244 附錄二:圖版………………………………………………………286

    一、古籍
    1.(宋)米芾,《畫史》(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77)。
    2.(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收錄於徐娟主編,《中國歷代書畫藝術論著叢編(一)》(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
    3.(宋)鄧椿,《畫繼》(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
    4.(元)李衎,《竹譜》收錄於吳樹平編,《中國歷代畫譜匯編》(16)(天津市: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
    5.(明)王世貞,《藝苑卮言》,收錄於《明代論著叢刊》十四(台北:偉文圖書,1976)。
    6.(明)王宗沐纂修、陸萬垓增纂,《(萬曆)江西省大志》卷七,〈陶書〉,收入《南京圖書館孤本善本叢刊》第一輯4(北京:線裝書局,2003)。
    7.(明)李東陽撰、(明)申時行重修,《大明會典》,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冊792,卷19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8.(明)李東陽等撰,《明孝宗實錄》,收錄於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校印、 黃彰健校勘,《明實錄》第六冊(台北市:中央研究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
    9.(明)李景隆等撰,《明太祖實錄》,收錄於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校印、 黃彰健校勘,《明實錄》第一冊(台北市:中央研究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
    10.(明)陳文等撰,《明英宗實錄》,收錄於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校印、 黃彰健校勘,《明實錄》第三、四冊(台北市:中央研究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
    11.(明)高松,《翎毛譜》,收錄於吳樹平編,《中國歷代畫譜匯編》(13)(天津市: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
    12.(明)楊士奇等撰,《明宣宗實錄》,收錄於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校印、 黃彰健校勘,《明實錄》第三冊(台北市:中央研究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
    13.(清)宋起鳳,《稗說》,收錄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明史室編,《明史資料叢刊》第二輯(江蘇:江蘇省人民出版社,1982)。
    14.(清)谷應泰,《明史記事本末》(台北市:三民書局,1969)。
    15.(清)張廷玉撰,《明史》(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66)。
    16.(清)傅維鱗纂,《明書》(北京:中華書局,1985)。
    17.(高麗)李齊賢,《益齋亂稿》,收錄於杜宏剛,邱瑞中,崔昌源編輯,《韓國文集中的蒙元史料》1(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18.(朝鮮)申叔舟,《保閑齋集》,收錄於杜宏剛等主編,《韓國文集中的明代史料》1(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數,2006)。
    19.(朝鮮)尹祥,《別洞集》,收錄於杜宏剛等主編,《韓國文集中的明代史料》1(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數,2006)。
    20.(朝鮮)成俔《慵齋叢話》,收錄於趙鍾業編,《修正增補韓國詩話叢編》第1卷(서울市:太學社,1996)。
    21.(朝鮮)李喜經,《雪岫外史》(漢城:亞細亞文化社,1986)。
    22.(朝鮮)李裪,《國朝五禮儀》,收錄於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編纂出版委員會編,《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2輯,經部6(重慶市: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10)。
    23.(朝鮮)李魯《松巖集》,收錄於杜宏剛等主編,《韓國文集中的明代史料》7(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數,2006)。
    24.(朝鮮)河演《敬齋集》,收錄於杜宏剛等主編,《韓國文集中的明代史料》1(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數,2006)。
    25.(朝鮮)鄭麟趾等編修,《高麗史》,收錄於李勇先主編,《中國歷史地理文獻輯刊》第十編,《子史雜集類地理文獻集成》二,《載記類地理文獻》64(上海市 :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9)。
    26.(朝鮮)盧思慎等編著,《東國輿地勝覽》(서울特別市:明文堂,1994)。
    27.(朝鮮)盧思慎等編著,《新增東國輿地勝覽》(서울特別市:明文堂,1994)。
    28.末松保和編纂,《高麗史節要》(東京都:學習院東洋文化硏究所,1960)。
    29.國史編纂委員會編,《朝鮮王朝實錄》(서울特別市:國史編纂委員會,1981)。
    30.楊亮功主編;吳幅員編輯,《琉球歷代寶案選錄》,收錄於《台灣文獻叢刊》外編‧第一種(台北市:臺灣開明書店,1975)。
    二、近人著作
    (一)中文

    1.丁厚雷,〈明代海禁政策下的中國海外貿易〉,《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4期(2009.8),頁80-83。
    2.刁書仁,〈洪武時期高麗、李朝與明朝關係探析〉,《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1期(2004.1),頁58-63。
    3.刁書仁,〈朱元璋與中外表箋之禍〉,《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1期(2008.1),頁119-124。
    4.刁書仁,〈明前期明朝向朝鮮索征的別貢〉,《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2009),頁60-66。
    5.刁書仁,〈朝鮮王朝對中國書籍的購求及其對儒家文化的吸收〉,《古代文明》第3卷第2期(2009.4),頁84-92。
    6.刁書仁,〈明代朝鮮使臣赴明的貿易活動〉,《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期(2011),頁73-79。
    7.王光堯,〈明代御器廠的建立〉,《故宮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2期(2001),頁78-86。
    8.王裕明,〈明代遣使朝鮮論述〉,《齊魯學刊》1998年第2期(1998),頁110-116。
    9.王建峰,〈明代會同館職能考述〉,《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5期(2006.9),頁100-106。
    10.王劍,〈洪武初年東北亞國際格局的變遷與明代的對策〉,《黑龍江社會科學》2000年第3期(2000),頁29-33。
    11.王劍,〈論明代中前期中朝使臣的走私貿易〉,《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5期(2003.9),頁69-74。
    12.王薇、林杰,〈論中朝兩國間最早的貿易談判—兼及明惠帝的對朝政策〉,《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2期(2003),頁23-32。
    13.王耀庭,〈裝飾性與吉祥意—試說明代宮廷花鳥畫風一隅〉,《呂紀花鳥畫特展》(台北:故宮博物院,1995),頁152-165。
    14.石守謙,〈有關唐棣 (一二八七至一三五五) 及元代李郭風格發展之若干問題〉,《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史論集》(台北:允晨文化,1996),頁131-180。
    15.石守謙,〈浙派畫風與貴族品味〉,《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史論集》(台北:允晨文化,1996),頁181-228。
    16.北京大學考古系、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鄲地區文物保管所編,《觀台磁州窯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17.方炳善著,金恩慶譯,〈宋代青瓷與高麗青瓷的異同〉,《故宮文物月刊》304期(2008.7),頁1-10。
    18.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鎮民窯博物館編,《景德鎮湖田窯址—1988-1999考古發掘報告(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19.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明代僖王陵發掘簡報〉,《文物》2000年4期(2000),頁41-54。
    20.杜常順,〈明代宦官中的非漢族成分〉,《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6期(2004),頁60-64。
    21.李伶美,〈明代青花瓷器與朝鮮早期青花瓷器的關係〉,《文藝爭鳴》2010年第14期(2010),頁93-95。
    22.李伶美,〈淺談空白期青花瓷與朝鮮青花瓷的關係〉,《設計藝術》第70期(2011.3),頁41-44。
    23.李伶美,〈以紋樣為主淺談朝鮮早期青花瓷〉,《藝術教育》2011年第8期(2011),頁34-35。
    24.李善洪,〈洪武末年朝鮮對明外交文書問題探析〉,《社會科學戰線》2009年7期(2009),頁251-254。
    25.李雲泉,〈明代中央外事機構論考〉,《東岳論叢》第27卷第5期(2006.9),頁128-133。
    26.李傳文,〈明代景德鎮御器廠研究〉,《美術學報》2011年第3期(2011),頁61-68。
    27.李輝柄,〈空白期不空白〉,《收藏》2010年5期(2010),頁22-28。
    28.李輝柄,《青花瓷器鑑定》(北京市:紫禁城出版社,2010)。
    29.和洪勇,〈明前期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朝貢貿易〉,《雲南社會科學》2003年第1期(2003),頁86-90。
    30.林廉穎,《明代景德鎮單色釉官窯瓷器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0)。
    31.金恩慶,《15世紀中期中國景德鎮窯青花瓷研究—兼談15世紀朝鮮官窯相關議題》(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9)。
    32.周心慧,《中國古版畫通史》(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
    33.特木勒,〈北元與高麗的外交:1368年—1369年〉,《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第36期(2000.6),頁74-78。
    34.徐玉虎,〈琉球朝鮮兩王國關係之研究〉,《邊政研究所年報》第13期(1982),頁196-227。
    35.南京市博物館,〈南京明汪興祖墓清理簡報〉,《考古》1972年4期(1972),頁23-33。
    36.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南京中華門外明墓清理簡報〉,《考古》1972年9期(1972),頁470-478。
    37.南京市博物館,〈南京南郊明墓清理簡報〉,《南方文物》1997年1期(1997),頁29-32。
    38.南京市博物館、雨花台區文化局,〈江蘇南京市戚家山明墓發掘簡報〉,《考古》1999年10期(1999),頁18-26。
    39.南京市博物館、雨花台區文化,〈江蘇南京市唐家凹明代張雲墓〉,《考古》1999年10期(1999),頁27-30。
    40.凌文峰,〈明代朝貢貿易衰敗的經濟原因探析〉,《株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1卷第3期(2006.6),頁56-58。
    41.崔文印,〈永樂大典概說〉,《史學史研究》1995年第3期(1995),頁72-79。
    42.馬孟晶,〈耳目之玩—從西廂記版畫插圖論晚明出版文化對視覺性之關注—〉,《美術史研究集刊》第十三期(2002),頁201-276。
    43.馬爭鳴,〈中國出土的高麗青瓷〉,《東方博物》第三十三輯(2009),頁59-65。
    44.陳佳儀,〈李衎與息齋竹譜〉,《中國花鳥畫》2007年第4期(2007),頁82-83。
    45.陳昆,〈寶鈔崩壞、白銀需求與海外白銀流入—對明代白銀貨幣化的考察〉,《南京審計學院學報》第8卷第2期(2011.4),頁26-34。
    46.陳尚勝,〈論宣德至弘治時期(1426-1505)明朝對外政策的收縮〉,《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二期(1994),頁80-87。
    47.陳炳華編,《中國古今書畫名人大辭典》(濟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
    48.陳階晉,〈故事的真相與意涵(上、下)—試談元代工藝作品中的幾件人物圖像與當時文學之間的關連〉,《故宮文物月刊》220、221(2001.7、2001.8),頁22-34、60-83。
    49.陳德馨,〈梅花喜神譜—宋伯仁的自我推薦書〉,《美術史研究集刋》第五期(1998.3),頁123-148。
    50.曹春茹,〈明代使臣在朝鮮的政治、文化活動〉,《長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第4期(2009.7),頁75-80。
    51.施靜菲,〈元代景德鎮青花瓷在國內市場中的角色和性質〉,《美術史研究集刊》第八期(2000),頁137-185。
    52.施靜菲,〈蒙元宮廷中瓷器使用初探〉,《美術史研究集刊》第十五期(2003),頁169-203。
    53.施靜菲,〈白地藍花的全球品牌─14到17世紀亞洲青花瓷生產的擴張〉,《典藏古美術》第203期(2009),頁54-63。
    54.高豔林,〈明代中朝使臣往來研究〉,《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期(2005),頁69-77。
    55.高豔林,〈明代中朝貿易及貿易中的相互了解〉,《求是學刊》第32卷第4期(2005.7),頁115-121。
    56.高豔林,〈大明律對朝鮮王朝法律制度的影響〉,《求是學刊》第36卷第4期(2009.7),頁123-128。
    57.孫希姃,《南宋畫風對朝鮮半島繪畫的影響》(中國美術學院博士論文,2007)。
    58.彭盈真,《琉球出土中國陶瓷:十五世紀陶瓷消費地之個案研究》(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5)。
    59.彭喻歆,《北京坊刻版畫之奇葩—明弘治「新刊大字魁本全相參增奇妙註釋西廂記」版畫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史研究所中國美術史組碩士論文,2009)。
    60.曾肅良,《明代官窯鑑定》(天津市:百花文藝出版社,2010)。
    61.滁州市文物管理所,〈安徽滁州市南小庄發現明墓〉,《考古》1996年11期(1996),頁85-88。
    62.萬明,〈明代白銀貨幣化:中國與世界連接的新視角〉,《河北學刊》第24卷第3期(2004.5),頁145-154。
    63.萬明,〈白銀貨幣化視角下的明代賦役改革(上)〉,《學術月刊》第39卷5月號(2007.5),頁124-129。
    64.萬明,〈整體視野下的絲綢之路:以明初中外物產交流為中心〉,《絲綢之路與文明的對話》(烏魯木齊市: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頁143-164。
    65.萬明,〈明代初年中國與東亞關係新審視〉,《學術月刊》第41卷(2009.8),頁127-134。
    66.楊家駱主編,《蘇東坡全集(上)》(台北:世界書局,1996)。
    67.楊歡,〈淺析永樂朝發展朝貢貿易的措施及其弊端〉,《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第27卷第3期(2008.3),頁92-94。
    68.張辰城,〈奇妙的相遇:浙派與十五至十六世紀的韓國繪畫〉,《追索浙派》(台北市:故宮博物院,2008),頁222-224。
    69.張言夢,〈試論元代中國與朝鮮的美術交流〉,《美苑》2005年第3期(2005),頁57-61。
    70.張伯偉編,《朝鮮時代書目叢刊》第一、三、七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
    71.張婷婷,〈明代朝鮮朝貢路線的演變〉,《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卷第4期(2004.4),頁37-39。
    72.趙宏,〈明代陶政研究〉,《陶瓷研究》第14卷第1期(1999.3),頁49-54。
    73.鄭良謨著、金英美譯,《高麗青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74.蔡玫芬,〈轉型與啟發:淺論陶瓷所呈現的蒙元文化〉,《大汗的世紀:蒙元時代的多元文化與藝術》(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頁220-245。
    75.熊海堂,《東亞窯業技術發展與交流史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
    76.穆益勤,《明代院體浙派史料》(上海:上海美術人民出版社,1985),頁86-88。
    77.廖寶秀,〈宣德官窯瓷器豐富性之研究(上)〉,《故宮學術季刊》第16卷1期(1998),頁87-154。
    78.廖寶秀,〈宣德官窯菁華展導論〉,《明代宣德官窯菁華特展圖錄》(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1998),頁8-37。
    79.盧泰康,〈海外遺留的明初陶瓷與鄭和下西洋之關係〉,《鄭和下西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縣:稻香出版社,2003),頁219-257。
    80.黨寶海,《蒙元驛站交通研究》(北京市:崑崙出版社,2006)。
    81.劉子敏、姜龍范,〈明代建文朝同李氏朝鮮的友好交往〉,《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2期(1999),頁76-80。
    82.劉菁華,《明實錄朝鮮資料輯錄》(成都市:巴蜀書社,2005)。
    83.劉新園,〈明宣宗與宣德官窯〉,《景德鎮出土明宣德官窯瓷器》(台北市:鴻禧美術館,1998),頁129-183。
    84.劉麗敏,《李氏朝鮮官制及其所受中國影響研究》(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85.謝明良,〈十五至十六世紀日本的中國陶瓷鑑賞與收藏〉,《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17(2004),頁161-184。
    86.韓盛旭,〈高麗時代全羅道地域窯場的概況—以康津、扶安和海南為中心〉,《高麗青瓷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9),頁109-118。
    87.譚怡令,〈呂紀花鳥畫及院藏其派作品之探討〉,《呂紀花鳥畫特展》(台北:故宮博物院,1995),頁112-129。
    88.羅麗馨,〈明代景德鎮御窯場的生產型態〉,《鴻禧文物》(台北: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1996),頁45-66。

    (二)日文

    1.小林太市郎,《朝鮮陶瓷圖說》(京都市:山本湖寫真工藝室,1941)。
    2.小林宏光,〈中國画譜の舶載、翻刻と和製画譜の誕生〉,《近世日本絵画と画譜‧絵手展Ⅱ—名畫を生んた版画—》(東京:町田市立國際版画美術館,1990),頁106-123。
    3.日本史料集成編纂会編,《中囯‧朝鮮の史籍における日本史料集成‧李朝実録之部》(東京都:囯書刊行会,1976-2007)。
    4.木村誠等編,《朝鮮人物事典》(東京都:大和書房,1995)。
    5.六反田豐,〈李朝初期の漢江水站制度について〉,《史淵》128輯(1991),頁77-120。
    6.六反田豐,〈李朝初期の漕運營運機構〉,《朝鮮學報》151輯(1994),頁1-61。
    7.六反田豐,《朝鮮王朝時代の囯家と經濟》(東京都:山川出版社,2009)。
    8.井手誠之輔,〈高麗仏畫の世界—宮廷をめぐる歷史と信仰〉,《韓國˙朝鮮繪畫》(東京:平凡社,2008),頁36-38。
    9.久志卓真編,《朝鮮名陶圖鑑》(東京:文明商店,1927)。
    10.五十嵐公一,〈仙仏奇踪と朝鮮絵画〉,《朝鮮王朝の絵畫と日本—宗達、大雅、若冲も學んだ隣国の美》(大阪:讀賣新聞大阪本社,2008),頁221-225。
    11.片山まび,〈再生產される威信財—朝鮮王朝初期の祭器とその生產〉,《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研究報告》第94集(2002.3),頁3-13。
    12.片山まび,〈やきものに咲いた梅竹―十五世紀・青花梅竹文壺の位置づけをめぐって〉,《アジア遊学 特集—朝鮮王朝の絵画—東アジアの視点から》120(2009.3),頁110-114。
    13.內田晶子、高瀨恭子、池谷望子編譯,《朝鮮王朝実録史料集成》(沖繩縣宜野湾市:榕樹書林,2005)。
    14.內田晶子、高瀨恭子、池谷望子,《アジアの海の古琉球:東南アジア‧朝鮮‧中囯》(沖繩縣宜野湾市:榕樹書林,2009)。
    15.古谷暢子,〈十六世紀朝鮮の大規模耕地開發と對中國˙日本貿易—李泰鎮氏の一連の研究に寄せて〉,《歷史評論》516(1993.4),頁52-58。
    16.古原宏伸,〈朝鮮山水人物画における中国絵画の受容〉,收錄於《中国画卷の研究》(東京都:中央公論美術,2005),頁578-624。
    17.寺內威太郎,〈團練使小考—李氏朝鮮の貢物輸送をめぐつて〉,《駿台史學》86号(1992),頁40-53。
    18.吉田光男,〈一五世紀朝鮮の土官制—李朝初期地方支配體制の一斷面〉,《朝鮮史研究會論文集》18集(1981),頁5-33。
    19.吉田宏志,〈李朝の絵画—その中國画受容の一局面—〉,《古美術》52(1977),頁9-48。
    20.吉田宏志,〈李朝の花鳥畫と日本〉,《李朝絵画:隣国の明澄な美の世界》(奈良市:大和文華館,1996),頁6-11。
    21.吉田宏志,〈朝鮮王朝の花鳥画—その吉祥性に焦點を当てて〉,《アジア遊学 特集—朝鮮王朝の絵画—東アジアの視点から》120(2009.3),頁42-48。
    22.伊藤郁太郎,〈朝鮮陶瓷史考 瓷器篇〉,《國華》1299(2004.1),頁21-48。
    23.李大熙,《李朝時代の交通史に関する研究:特に道路、水路網を中心として》(東京都:雄山閣,1991)。
    24.李成茂著;李大淳監修;金容権譯,《朝鮮王朝史》(東京都:日本評論社,2006)。
    25.李泰鎮;川尻文彥譯,〈朝鮮時代の両班—概念と研究動向〉,《中國:社会と文化》8号(1993),頁317-330。
    26.李範稷、淺井良純(譯),〈朝鮮王朝における王權と五禮〉,《朝鮮學報》第百三十八輯(1990),頁45-51。
    27.有井智德,〈李朝初期驛站制研究〉,《朝鮮學報》151(1994),頁63-154。
    28.佐伯弘次,〈十五世紀後半以降の博多貿易商人の動向〉,《東アジアと日本:交流と變容》2号(2005),頁65-75。
    29.尾松弘毅,〈中世後期における肥前地方の朝鮮通交者と偽使問題〉,《東アジアと日本:交流と變容》3号(2006),頁33-48。
    30.池明觀,《韓國文化史》(東京都:明石書店,2011)。
    31.安輝濬,〈李寧と安堅—高麗と朝鮮時代の繪畫〉,《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 11朝鮮王朝》(東京都:小學館,1999),頁89-96。
    32.安輝濬著;丁仁京譯,〈朝鮮王朝の前半期(初期及び中期)に於ける対中‧對日美術交流〉,《朝鮮學報》209輯(2008),頁1-34。
    33.吳世昌,《朝鮮書画人物辞典》(東京都:囯書刊行會,1992)。
    34.武田幸男,〈朝鮮時代の貨幣〉,《歷史學研究》711(1998),頁27-36。
    35.武田幸男編,《朝鮮史》(東京都:山川出版社,2000)。
    36.河宇鳳,〈15‧16世紀の琉球と朝鮮の交流—偽使問題を中心として〉,《東アジアと日本:交流と變容》2号(2005),頁69-79。
    37.河宇鳳著;小幡倫裕譯,《朝鮮王朝時代の世界観と日本認識》(東京都:明石書店)。
    38.河宇鳳等著,《朝鮮と琉球:歷史の深淵を探る》(沖繩縣宜野湾市:榕樹書林,2011)。
    39.金用淑著;李賢起譯,《朝鮮朝宮中風俗の研究》(東京都:法政大學出版局,2008)。
    40.金沢陽,〈明代前期景徳鎮官窯磁器の規範—当館所蔵の規範の一部を避けた龍文官窯製品の存在意義について〉,《出光美術館研究紀要》9(2003),頁153-163。
    41.金寅圭,〈朝鮮青花瓷器の発生時期について〉,《陶說》515(1996.2),頁64-75。
    42.金載悅,〈朝鮮白磁の展開〉,《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 11朝鮮王朝》(東京都:小學館,1999),頁251-260。
    43.板倉聖哲,〈瀟湘八景圖にみる朝鮮と中國〉,《李朝絵画:隣国の明澄な美の世界》(奈良市:大和文華館,1996),頁12-15。
    44.板倉聖哲,〈朝鮮王朝時代の宮廷畫˙文人畫の世界—宮廷˙兩班に愛好され獨自の畫風を築きあげた畫人たち〉,《韓國˙朝鮮繪畫》(東京:平凡社,2008),頁48-51。
    45.板倉聖哲,〈朝鮮王朝前期の瀟湘八景圖—東アジアの視點から〉,《朝鮮王朝の絵畫と日本—宗達、大雅、若冲も學んだ隣国の美》(大阪:讀賣新聞大阪本社,2008),頁18-25。
    46.板倉聖哲,〈絵画史における明宗朝—契会図と王室發願仏畫を中心に〉,《アジア遊学 特集—朝鮮王朝の絵画—東アジアの視点から》120(2009.3),頁56-67。
    47.肥塚良三,〈朝鮮時代の陶磁—粉青について〉,《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 11朝鮮王朝》(東京都:小學館,1999),頁241-250。
    48.宮嶋博史,《両班:李朝社会の特権階級》(東京都:中央公論社,1995)。
    49.岡本弘道,《琉球王囯海上交涉史研究》(沖繩縣宜野湾市:榕樹書林,2010)。
    50.淺川伯教,〈李朝陶瓷窯跡一覽表〉,《世界陶瓷全集 李朝篇》第十四卷(河出書房新社,1961),頁248-250。
    51.陳階晉著、関野喜久子譯,〈元代工藝に見る人物故事圖〉,《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7 元》,(小學館,1999),頁352-360。
    52.須川英德,〈高麗後期における商業政策の展開—對外關係を中心に〉,《朝鮮文化室紀要》4(1997),頁26-32。
    53.須川英德,〈高麗末から朝鮮初における貨幣論の展開—專制國家の財政運用と楮貨—〉,收錄於武田幸男編,《朝鮮社會の史的展開と東アジア》(東京都:山川出版社,1997),頁354-384。
    54.須川英德,〈朝鮮時代における商業の歷史的性格についての試論〉,《史料館研究紀要》34号(2003),頁195-221。
    55.黃立芸,《呂紀「四季花鳥図 四幅」(東京国立博物館)を中心とする日中花鳥画の比較研究》(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學位論文,2010)。
    56.朝鮮史研究会編集,《朝鮮にとつての「中囯」:高麗、朝鮮時代における文物、制度の受容》(東京都:綠蔭書房,2008)。
    57.豊見山和行,《琉球王囯の外交と王権》(東京都:吉川弘文館,2004)。
    58.鈴木敬,《中國繪畫史 下(明)》(東京:吉川弘文館,1984)。
    59.張辰城,〈朝鮮前期絵画における浙派画風受容について〉,《アジア遊学 特集—朝鮮王朝の絵画—東アジアの視点から》120(2009.3),頁50-55。
    60.鄭樑生,《明‧日關係史の研究》(東京都:雄山閣,1985)。
    61.盧載玉,〈朝鮮初期の「安堅派画風」についての一考察:伝安堅筆《四時八景圖》をめぐつて〉,《文化學年報(同志社大學)》50輯(2001),頁82-96。
    62.齋藤菊太郎,〈元代染付考—十四世紀中葉の元青花と元曲〉,《古美術》第18、19期(1967),頁25-41;59-74。
    63.龜井明德,〈琉球陶磁貿易の構造的理解〉,《專修人文論集》60(1997),頁41-66。

    (三)韓文

    1.大韓民國法制處編輯,《經國大典》(漢城:平和堂,1962)。
    2.中國語大辭典編輯室編,《中韓辭典》(首爾:高大民族文化研究院,2003)。
    3.方炳善,〈중국 어기장과 광주 분원〉,《광주분원과 조선도자》(京畿道龍仁市:京畿道博物館,2001),頁89-102。
    4.方炳善,〈조선전기 한양의 도자—청화백자를 중심으로〉,《講座美術史》19(2002),頁185-205。
    5.尹俲靖,《朝鮮15、16世紀 青畫白磁 研究》(梨花女子大學校大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2)。
    6.尹俲靖,〈朝鮮15、16세기 青畫白磁의 製作과 使用-문헌자료와 요지출토품을 중심으로〉,《美術史學研究》250、251(2006),頁315-338、
    360-383。
    7.尹龍二,〈朝鮮時代分院成立變遷研究〉(一)、(二),《考古美術》149、151號(1981),頁22-44、46-58。
    8.尹龍二,〈廣州官窯의 變遷과 青畫白磁〉,《朝鮮白磁展Ⅱ》(首爾:三星美術文化財團,1985),頁65-68。
    9.尹龍二,《韓國陶瓷史의 研究》(首爾:文藝出版社,1993)。
    10.尹龍二,〈朝鮮初期陶磁의 樣相〉,《朝鮮白磁窯址 발구조사보고전》(首爾:梨花女子大學博物館,1993),頁74-88。
    11.尹龍二,〈朝鮮時代 分院의 成立과 發展〉,《광주분원과 조선도자》(京畿道龍仁市:京畿道博物館,2001),頁7-21。
    12.田勝昌,《15-16世紀 朝鮮時代 京畿道 廣州 官窯研究》(弘益大學校大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07)。
    13.朴元熇,《明初朝鮮關係史研究》(서울特別市:一潮閣,2002)。
    14.朴平植,《朝鮮前期商業史研究》(서울시:지식산업사,1999)。
    15.朴成桂,〈조선초기 遣明 使節에 대한 일고찰〉,《연행록연구총서》7(서울시:學古房,2006),頁497-532。
    16.朴敬子,〈14세기 康津 磁器所의 해체와 窯業體制의 二元化〉,《美術史學研究》238(2003),頁132-147。
    17.具一會、姜京男編輯,《부안 우천리 도요지 발굴조사 보고서》(서울:국립중앙박물관,2011)。
    18.宋贊植,《朝鮮後期 手工業에 관한 研究》(首爾:首爾大學出版部,1973)。
    19.李相起,《朝鮮前期의 青華白磁》(弘益大學校大學院碩士學位論文,1984)。
    20.李炫姃,《朝鮮 前期 白磁에 보이는 明代 磁器의 影響》(高麗大學校大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7)。
    21.李源福,〈朝鮮白磁에 나타난 葡萄畫〉,《美術資料》39號(1987),頁1-27。
    22.李源福,〈朝鮮中期 四季翎毛圖考〉,《美術資料》47號(1991),頁27-71。
    23.李鍾英,《朝鮮前期社會經濟史研究》(서울시:혜안,2003)。
    24.李樹健,〈朝鮮前期의 地方統治와 鄉村社會〉,《大丘史學》37輯(1989),頁1-25。
    25.車美愛,〈中國花鳥畫譜의 類型과 系譜〉,《美術史論壇》第22號(2006.6),頁129-153。
    26.安輝濬,〈朝鮮初期安堅派山水畫構圖의 系譜〉,《蕉雨 黃壽永博士古稀紀念美術史學論叢》(首爾:通文館,1988),頁823-844。
    27.安輝濬,〈高麗및 朝鮮初期의 對中 繪畫交涉〉,《韓國繪畫史研究》(首爾:時空社,2006),頁285-307。
    28.安輝濬,〈安堅과 그의 畫風-〈夢遊桃源圖〉를 中心으로〉,《韓國繪畫史研究》(首爾:時空社,2006),頁343-379。
    29.安輝濬,〈朝鮮初期(1392-1550)繪畫의 諸傾向〉,《韓國繪畫史研究》(首爾:時空社,2006),頁310-342。
    30.金允貞,《高麗後期에서 朝鮮初期 象嵌青磁에 나타난 元代 磁器의 影響》(弘益大學校大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3)。
    31.金英媛,《조선백자》(서울시:대원사,1991)。
    32.金英媛,〈朝鮮前期 陶磁의 時期區分〉,《朝鮮前期 陶磁의 研究—分院의 設置를 中心으로—》(首爾:學研文化社,1995),頁41-63。
    33.金英媛,《조선전기도자의 연구》(首爾:학연문화사,1995)。
    34.金英媛,〈朝鮮時代窯業體制의 變遷:陶器所‧磁器所에서 分院官窯로〉,《美術資料》66號(2001),頁17-45。
    35.金英媛,〈分院 官窯와 地方窯〉,《광주분원과 조선도자》(京畿道龍仁市:京畿道博物館,2001),頁25-40。
    36.金英媛,《조선시대 도자기》(首爾:首爾大學校出版部,2003)。
    37.金英媛,〈조선 전반기 도자의 대외교섭〉,《朝鮮前半期 美術의 對外交涉》(首爾:藝耕,2006),頁194-218。
    38.金香熙,《조선시대 청화백자의 문양과 희화의 비교연구—15.16 세기 중심으로》(梨花女子大學校大學院碩士學位論文,1986)。
    39.金香熙,〈15세기 청화백자에 그려진 그림연구〉,《講座美術史》15
    (2000),頁36-48。
    40.金泰永,〈朝鮮前期의 貢法成立과 展開〉,《東洋學》12輯(1982),
    頁155-214。
    41.金淳東,〈14世紀後半 明의 對高麗‧朝鮮政策〉,《明清史研究》5輯(1996),頁1-20。
    42.金寅圭,《15세기 조선백자의 기형과 문양에 대한 고찰》(首爾大學校大學院碩士學位論文,1994)。
    43.金盛祐,〈사희경제사의 측면에서 본朝鮮中期〉,《大丘史學》46輯(1993),頁75-105。
    44.金慧貞,《조선 초기 청화백자 연구》(明知大學校大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1)。
    45.首爾歷史博物館編,《서울 탑골공원 圓覺寺址 시굴조사 報告書》(서울:首爾歷史博物館,2002)。
    46.姜信愛,〈朝鮮時代武夷九曲圖의 淵源과 特徵〉,《美術史學研究》第254號(2007.6),頁5-40。
    47.姜萬吉,〈分院研究〉,《亞細亞研究》20(1965),頁79-120。
    48.姜敬淑,〈이대박물관소장 青畫白磁松竹人物文항아리와 鐵畫白磁 龍文항아리〉,《考古美術》136、137(1978),頁24-52、46-58。
    49.姜敬淑,〈조선초기 백자의 문양과 조선초.중기 희화와의 관계—「白磁青畫松竹文弘治二年銘壺」「白磁青畫松竹文人物文壺」〉,《梨大史學研究》(1983),頁91-102。
    50.姜敬淑,〈청화백자의 발생과 문양의 변천〉,《계간미술》34(1985),頁67-82。
    51.姜敬淑,〈分院成立 時期에 관한 小考〉,《蕉雨 黃壽永博士古稀紀念美術史學論叢》(首爾:通文館,1988),頁655-663。
    52.姜敬淑,《한국도자사》(首爾:一志社,1989)。
    53.姜敬淑,〈分院成立에 따른 粉青沙器編年 밎 青畫白磁 개시 문제시론〉,《李基白先生古稀紀念 韓國史學論叢(下) 조선시대편》(首爾:通文館,1994),頁1472-1497。
    54.高蓮姬,〈鄭敾의 真景山水畫와 明清代 山水版畫〉,《美術史論壇》第9號(1999.11),頁137-162。
    55.梨花女子大學校博物館,《廣州朝鮮白磁窯址發掘調查報告書—樊川里5號、仙東里2˙3號》(首爾:梨花女子大學校,1985)。
    56.梨花女子大學校博物館,《朝鮮白瓷窯址發掘調查報告展—附廣州牛山里 9號窯址 發掘調查報告書》(首爾:梨花女子大學校博物館,1993)。
    57.梨花女子大學校博物館,《조선시대 마지막 官窯 廣州 分院里 白磁窯址》(首爾:梨花女子大學校博物館,2006)。
    58.梨花女子大學校博物館,《廣州樊川里 9號 朝鮮白磁窯址》(首爾:梨花女子大學校博物館,2007)。
    59.國立中央博物館編,《高麗陶磁銘文》(首爾:國立中央博物館,1992)。
    60.國立中央博物館,《廣州郡道馬里白磁窯址發掘調查告書—道馬里1號窯址》(首爾:國立中央博物館,1995)。
    61.國立中央博物館、京畿道博物館,《京畿道廣州中央官窯(圖版篇)、(解說篇)》(首爾:國立中央博物館、京畿道博物館,1998、2000)。
    62.國立中央博物館編,《조선시대 형연과 의례》(首爾:國立中央博物館,2009)。
    63.國立大邱博物館,《우리 문화 속의 中國陶磁器》(大邱:國立大邱博物館,2004)。
    64.崔洪奎,《朝鮮時代地方史研究:京畿地域을 중심으로》(서울特別市:一潮閣,2001)。
    65.崔淳雨,〈李朝初期 在銘瓷器二例〉,《美術資料》1(1960),頁12-19。
    66.崔淳雨,〈廣州道馬里白磁窯址發掘調查略報〉,《考古美術》6-6(1965),頁85-87。
    67.海剛陶磁美術館,《광주의 백자요지(Ⅰ)》(京畿道利川市:海剛陶磁美術館,1992)。
    68.海剛陶磁美術館,《廣州 牛山里 白瓷窯址—2號》(京畿道利川市:海剛陶磁美術館,1995)。
    69.海剛陶磁美術館,《廣州 牛山里白磁窯址(Ⅱ)—17호 白瓷窯址 試掘調
    查 報告書》(京畿道利川市:海剛陶磁美術館,1999)。
    70.海剛陶磁美術館,《광주 건업리 조선백자 요지-건업리 2호 가마유적 발굴조사 보고서》(京畿道利川市:海剛陶磁美術館,2000)。
    71.朝鮮官窯博物館,《廣州의 朝鮮白磁窯址—廣州郡內 朝鮮時代 磁器窯址 分佈現況》(京畿道廣州:朝鮮官窯博物館,2004)。
    72.鄭良謨,〈白磁論〉,《韓國의 美》2(首爾:中央日報社,1978),頁
    185-194。
    73.鄭良謨,〈司甕院과 分院〉,《國寶—白磁、粉青沙器》8(首爾:藝耕出版社,1984),頁189-193。
    74.鄭良謨,〈朝鮮前期 青華白磁의 變遷〉,《朝鮮白磁展Ⅱ》(首爾:三星美術文化財團,1985),頁60-64。
    75.鄭良謨,〈京畿道 廣州分院 窯址에 대한 編年的 考察〉,《韓國白磁陶窯址》(京畿道城南市:韓國精神文化院,1986),頁11-39。
    76.鄭良謨,《韓國의 陶瓷器》(首爾:文藝出版社,1991)。
    77.鄭良謨,〈朝鮮白磁 青華白磁〉,《한국미술사의 현황》(首爾:藝耕出版社,1992),頁363-428。
    78.韓亨周,《朝鮮初期國家祭禮研究》(高麗大學校大學院史學科博士學位論文,2000)。
    79.韓國古文獻研究會編,《朝鮮王朝實錄人物史料》(서울특별시:韓國文化社,1994)。
    80.韓國精神文化院,《韓國白磁陶窯址》(京畿道城南市:韓國精神文化院,1986)。
    81.韓國精神文化研究院編,《朝鮮王朝實錄美術記事資料集‧書畫篇》(京畿道城南市:韓國精神文化研究院,2001-2002)。
    82.韓國學文獻研究所編,《朝鮮王朝法典叢書》(漢城:亞細亞文化社,1983)。
    83.權丙卓,〈朝鮮王朝 前期 磁器所 經營의 性格〉,《傳統陶磁의 生產과 需要》(大邱:嶺南大學校民族文化研究所,1979),頁174-195。
    84.羅善華,〈16-17世紀における韓國の窯業技術〉,《東洋陶磁》27(1997)頁97-109。
    85.김정희,〈孝寧大君과 朝鮮 初期 佛教美術—後援者를 통해 본 朝鮮 初期 王室의 佛事〉,《美術史論壇》第25號(2007.12),頁123-126。
    86.김재열,《KOREA ART BOOK 백자˙분청사기 Ⅰ》(首爾:藝耕出版社,2000)。
    87.김해영,《朝鮮初期祭祀典禮研究》(서울특별시:집문당,2003)。
    88.김윤정,〈15세기 朝˙明 宮廷用 磁器의 제작 체제와 관리〉,《미술을 통해 본 동아시아사》(대구:中國史學會,2007),頁26-40。
    89.방병선 지음,《순백으로 빚어낸 조선의 마음,백자》(서울특별시:돌베개,2002)。
    90.서울大學校圖書館編,《奎章閣所藏朝鮮全圖》(서울市:서울大學校圖書館,2004)。
    91.서울特別市史編纂委員會編著,《漢城府資料集:朝鮮王朝實錄鈔》(서울:서울特別市史編纂委員會,2000)。
    92.정혜리,〈조선중기 회화관 얀구:浙派 山水畫와 詩畫合一의 관계를 중심으로〉,《서울大學校人文論叢》62輯(2009),頁203-251。
    93.한울문화재연구원 편찬,《종로 어영청진 유적:서울 세운4구역 재정비축진사업 대체영업장부지 발구조사》(수원:한울문화재연구원,
    2011)。
    94.윤진영,《조선후기 계회도 연구》(韓國學中央研究院大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03)。
    95.임영주,《한국의 전통문양》1(首爾:藝耕出版社,1998)。

    (四)英文

    1.宋后楣,《日近清光》(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06)。
    2.A.F.B. Kiddekk, “Note on a Blue and White Vase from the Tomb of the Emperor Hsuan Te,” Transactions of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 Vol.21, 1946, pp.12-31.
    3.Barnhart, Richard M. “Painters of the Great Ming: The Imperial Court and the Zhe School,”(Dallas: Museum of Art, 1993).
    4.Clunas, Craig. “The West Chamber: A Literary Theme in Chinses Porcelain Decoration,” Transactions of the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 46(1981-1982): 69-86.
    5.Hong-Schunka, S. M., “Korea-Ryukyu Relations: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with An Introductory Essay,”(Wiesbaden: Otto Harrassowitz, 2009).
    6.Hsu, Wen-chin. “Fictional Scences on Chinese Transitional Porcelain(1620- ca. 1683) and Their Sources of Decoration,”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58 (1986) : 1-146.
    7.Hsu, Wen-chin.” Representation of the Romance the Western Chamber(西廂記)in Chinses Woodblock Prints and Ceramics,” Asian Culture Quarterly 19 : 4 (1991) : 21-34.
    8.Kobayashi Hiromitsu,〈Publishers and Their Hua-p’u in the Wan-li Perio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Painting Manual in the Late Ming〉,《故宮學術季刊》22:2(2004),頁168-174。
    9.Lin, Li-chiang. “The Proliferation of Images: The Ink-stick Designs and the Printing of the Fang-shih mo-p’u and the Ch’eng-shih mo-yuan,” (PhD. Dissert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1998).
    三、網路資源
    1.朝鮮王朝實錄,國史編纂委員會電子資料庫
    http://sillok.history.go.kr/main/main.jsp
    2.韓國古典綜合數據庫
    http://db.itkc.or.kr/itkcdb/mainIndexIframe.jsp
    3.教育部《異體字字典》字形檢索
    http://dict.variants.moe.edu.tw/main.htm
    四、圖錄
    (一)中文

    1.中國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編集,《景德鎮民間靑花磁器》,收錄於《中國陶瓷全集》19(京都市:美乃美社,1986)。
    2.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編,《中國繪畫全集》7(元)(北京市:文物出版社;杭州市: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
    3.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編,《中國繪畫全集》8(元)(北京市:文物出版社;杭州市: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
    4.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編,《中國繪畫全集》9(元)(北京市:文物出版社;杭州市: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
    5.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編,《中國繪畫全集》11(明)(北京市:文物出版社;杭州市: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
    6.白泉、張浦生撰文;霍華著錄;林業強、游學華編譯,《朱明遺萃:南京明故宮出土陶瓷》(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南京市:南京博物院,1996)。
    7.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編著,《景德鎮出土明代御窯瓷器》(北京市:文物,2009)。
    8.江蘇省古陶瓷研究會編,《中國青花瓷紋飾圖典》人物卷(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7)。
    9.江蘇省古陶瓷研究會編,《中國青花瓷紋飾圖典》銘文款識卷(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7)。
    10.汪慶正主編,《靑花釉裏紅》(香港:兩木出版社,1987)。
    11.何懿行總編輯,《爐火純靑:嘉靖及萬曆官窯瓷器》(香港: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2009)。
    12.故宮博物院编,《故宮陶瓷館》(北京市:紫禁城出版社,2008)。
    13.首都博物館編,《景德鎮珠山出土永樂官窯瓷器》(北京:文物,2007)。
    14.耿寶昌主編,《青花釉裡紅》上,收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34(香港:香港商務印書館,2000)。
    15.耿寶昌主編,《青花釉裡紅》中,收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35(香港:香港商務印書館,2000)。
    16.耿寶昌,《故宮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上(北京市:紫禁城出版社,2003)。
    17.耿寶昌,《故宮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下(北京市:紫禁城出版社,2003)。
    18.陳階晉、賴毓芝編,《追索浙派》(台北市:故宮博物院,2008)。
    19.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輯,《明代宣德官窯菁華特展圖錄》(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1998)。
    20.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輯,《故宮書畫圖錄》7(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1989)。
    21.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天靑・祕色:高麗靑瓷展》(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9)。
    22.曹新吾,《辨識明代民窯青花罐》(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3)。
    23.梁穗主編;炎黃藝術館編,《景德鎮出土元明官窯瓷器》(北京市:文物出版社,1999)。
    24.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硏究所;徐氏藝術館,《成窯遺珎:景德鎮珠山出土成化官窯瓷器》(香港:徐氏藝術館,1993)。
    25.游學華編,《江西元明青花瓷》(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02)。
    26.張柏主編,《中國出土瓷器全集》1(北京)(北京市:科學出版社,2008)。
    27.張柏主編,《中國出土瓷器全集》2(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北京市:科學出版社,2008)。
    28.張柏主編,《中國出土瓷器全集》7(江蘇、上海)(北京市:科學出版社,2008)。
    29.張柏主編,《中國出土瓷器全集》8(安徽)(北京市:科學出版社,2008)。
    30.張柏主編,《中國出土瓷器全集》10(廣東、廣西、海南、四川、重慶、香港、澳門、臺灣)(北京市:科學出版社,2008)。
    31.張柏主編,《中國出土瓷器全集》13(湖北、湖南)(北京市:科學出版社,2008)。
    32.張柏主編,《中國出土瓷器全集》14(江西)(北京市:科學出版社,2008)。
    33.蔡和璧執行編輯,《成化瓷器特展圖錄》(臺北市:故宮,2003)。
    34.蔡超、鐵源、劉詩中,《辨識明代民窯青花瓶》(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4)。
    35.鴻禧美術館編,《景德鎮出土明初官窯瓷器》(台北: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1996)。
    36.鴻禧美術館編,《景德鎮出土宣德官窯瓷器》(台北: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1998)。

    (二)日文

    1.小山富士夫等編集,《李朝の染付》,收錄於《陶磁大系》第31冊(東京都:平凡社,1972)。
    2.大和文華館編集,《李朝絵画:隣国の明澄な美の世界》(奈良市:大和文華館,1996)。
    3.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編,《李朝陶磁展》(大阪市: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1993)。
    4.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編,《李朝の文房具展》(大阪市: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1994)。
    5.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編,《皇帝の磁器:新発見の景徳鎮官窯》(大阪市:大阪市東洋美術振興協会,1995)。
    6.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編,《東洋の染付:中囯‧朝鮮‧日本‧ベトナム》(大阪市: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1997)。
    7.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編輯,《朝鮮時代の青花》(大阪市: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1999)。
    8.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編輯,《東洋陶磁の展開》(大阪市:大阪市美術振興協會,1999)。
    9.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編,《心のやきもの李朝—朝鮮時代の陶磁》(大阪市: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2002)。
    10.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編,《高麗青磁の誕生:初期高麗青磁とその展開 日韓国際交流特別企画展》(大阪市:大阪市美術振興協會,2004)。
    11.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編輯,《白磁を飾る靑:朝鮮時代の青花》(福岡縣太宰府市:九州國立博物館,2010)。
    12.山口県立萩美術館、浦上記念館編集,《蒐集家浦上敏朗の眼:館蔵名品展‧中国‧朝鮮陶磁篇》(山口県:山口県立萩美術館‧浦上記念館,1996)。
    13.中沢富士雄、長谷川祥子,《元明の青花》(東京都:平凡社,1995)。
    14.世界美術編集部編,《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 第11卷 朝鮮王朝》(東京都:小学館,1999)。
    15.洪善杓等編集,《朝鮮王朝の絵画と日本:宗達、大雅、若沖も学んだ隣国の美》(大阪市:読売新聞大阪本社,2008)。
    16.岡田衛、相賀徹夫、相賀昌宏等編,《世界陶磁全集》18 高麗(東京都:小学館,1978)。
    17.岡田衛、相賀徹夫、相賀昌宏等編,《世界陶磁全集》19 李朝(東京都:小学館,1993)。
    18.財團法人佐川美術館編集,《韓囯ソウル湖林博物館所藏李朝の陶磁名品:白磁と粉青沙器》(滋賀縣:佐川美術館,2006)。
    19.湯原公浩編集,《韓国‧朝鮮の絵画》(東京:平凡社,2008)。
    20.東京国立博物館等編集,《韓囯の名宝:日韓文化交流特別展》(東京都:NHKプロモーション,2002)。

    (三)韓文

    1.梨花女子大學校博物館編輯,《高麗陶瓷》,收錄於《梨花女子大學校博物館特別展圖錄》10(서올特別市:梨花女子大學校出版部,1981)。
    2.梨花女子大學校博物館編輯,《扶安柳川里窯高麗陶瓷》,收錄於《梨花女子大學校博物館特別展圖錄》12(서올特別市:梨花女子大學校出版部,1983)。
    3.梨花女子大學校博物館編輯,《粉靑沙器》,收錄於《梨花女子大學校博物館特別展圖錄》13(서올特別市:梨花女子大學校出版部,1984)。
    4.梨花女子大學校博物館編輯,《조선 백자 항아리》,收錄於《梨花女子大學校博物館特別展圖錄》14(서올特別市:梨花女子大學校出版部,1985)。
    5.梨花女子大學校博物館編輯,《文房具100選》,收錄於《梨花女子大學校博物館特別展圖錄》17(서올特別市:梨花女子大學校出版部,1988)。
    6.梨花女子大學校博物館編輯,《朝鮮白磁窯址發掘調查報告展》,收錄於《梨花女子大學校博物館特別展圖錄》21(서올特別市:梨花女子大學校出版部,1993)。
    7.梨花女子大學校博物館編輯,《廣州 分院里窯 靑畵白磁:朝鮮時代 마지막 官窯》,收錄於《梨花女子大學校博物館特別展圖錄:서울定都
    600年記念》22(서올特別市:梨花女子大學校出版部,1994)。
    8.海剛陶磁美術館編,《海剛陶磁美術館所藏蒐選 高麗陶磁로의 招待》(首爾:海剛陶磁美術館,2004)。
    9.고려대학교박물관編,《고려대학교박물관:名品圖錄》(서울: 그라픽네트,2008)。
    10.국립전주박물관 편저,《전북의 고려청자 다시 찾은 비취색 꿈》(서울시:통천문화사,2006)。
    11.국립중앙박물관편,《고려왕실의 도자기:미술관테마전》(서울시:국립중앙박물관,2008)。
    12.국립중앙박물관編,《백자항아리:조선의 인(仁)과 예(禮)를 담다》(서울:국립중앙박물관,201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