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盧麗蓉
論文名稱: 國民中學音樂課「古典音樂融入流行音樂」之行動研究
An Action Research of Integrating Classical Music into Popular Music in Junior High School Music Teaching
指導教授: 陳曉雰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7
中文關鍵詞: 流行音樂國民中學音樂課行動研究
英文關鍵詞: popular music, junior high school music teaching, action research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6下載:10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具有「古典音樂融入流行音樂」特色之課程,對國中學生古典音樂學習態度的影響。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輔以觀察、問卷調查與訪談等完成研究。研究對象為台北縣某國中八年級39名學生,研究時間共九週,自2006年10月23日至12月25日實施。本研究以學習單、「學習心得調查」與「古典音樂態度調查」為研究工具,並輔以教學日誌、學生訪談記錄進行資料分析。
    研究發現如下:
    一、「古典音樂融入流行音樂」之課程設計,強調與學生音樂經驗結合
    研究者以九年一貫課程理念及多年教學經驗為依據,強調課程設計與學生音樂經驗結合,並且以音樂要素—旋律為取向,藉由相同古典旋律在不同流行歌曲中的運用手法,作為學習的刺激,熟悉古典音樂的旋律,進而擴展學生對古典音樂的學習興趣。
    二、「古典音樂融入流行音樂」之課程設計對學生古典音樂學習態度有正面之影響
    (一)在本行動研究中,學生呈現正向之學習反應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古典音樂融入流行音樂」之課程特色感到驚喜且期待;此外,課程內容多樣化,學生參與度高。整體而言,學生呈現正向之學習反應。
    (二)「古典音樂融入流行音樂」之課程有助於提升學生對古典音樂之學習態度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能仔細傾聽音樂中古典音樂旋律之融入及其使用之樂器,對作曲家與其作品希望有更深一層之認識;課堂外學生能主動欣賞古典音樂,提升對古典音樂的學習態度。
    三、研究者之省思
    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學習音樂的語言,有助於提升學生對古典音樂的了解,進而建立良好之學習態度;教師於課程中安排多樣化教學活動,增進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建立學習成就感。此外,教師於教學中提供豐富之視聽欣賞資料,能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研究結果顯示「古典音樂融入流行音樂」之課程,能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對古典音樂之學習態度。
    最後,本研究對課程設計與內容、教師及未來研究等方面,提出相關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iculumof“Integrating Classical Music into Popular Music” toward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lassical music learning attitudes. This research was based on the form of an action research, accompanied with observations,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he research subject included 39 8th graders in Taipei County.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in nine weeks, starting from 23 October to 25 December in the year of 2006. Research instruments included worksheets,“examination of learning results”and“investigation of attitudes towards classical music”; teaching journals and student interviews were supportive to data analysis.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are stated as follows:
    1. The notion of curriculum planning in“Integrating Classical Music into Popular Music”emphasizes the combination of students’ musical experiences with one musical element-melody. Using the same melody in classical music into different popular songs motived students and extended their interest in classical music learning.
    2. The curriculum planning in“Integrating Classical Music into Popular Music”had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s classical music learning.
    a. In the action research, students’ reactions towards learning were positive.
    The students were excited and looking forward to the curriculum of“Integrating Classical Music into Popular Music”. The context of the curriculum plan was diversified, students’ participation rates were high. Overall, students showed positive learning outcomes.
    b. The curriculum of“Integrating Classical Music into Popular Music”helped students in raising awareness towards the attitudes of learning classical music.
    In the action research, students were able to notice the musical instruments used in the classical music and how the classical music was integrated into popular songs. Students were able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usic and its composer. Outside of class, students actively listened to classical music, learning related information and enhanced their own knowldge and attitudes towards classical music.
    3. Reflection of the researcher
    In the action research, the teacher guides the students to learn the language of music, thus helped elevate students’ knowledge and build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classical music. With a variety of teaching activities, students were able to raise their learning interests and established a sense of achievement. In addition, teacher’s provision of abundant media information promoted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This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 curriculum of“Integrating Classical Music into Popular Music”can raise students interests and encourage students’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classical music.

    目 次 表次 圖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設計 6 第五節 名詞釋義 7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流行音樂相關理論 11 第二節 態度相關理論探討 25 第三節 國內流行音樂與音樂偏好之相關研究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3 第一節 研究設計 43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4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46 第四節 課程設計 47 第五節 研究工具 54 第六節 研究流程 59 第七節 資料處理 60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63 第一節 行動研究實施前後學生的古典音樂學習態度 63 第二節 研究者之研究省思 8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1 第一節 結論 93 第二節 建議 97 參考文獻 101 中文 101 外文 105 附錄 107 附錄一 各版本教科書包含之流行音樂曲目表 107 附錄二 「國中生音樂偏好與古典音樂態度調查」問卷 111 附錄三 古典音樂(旋律)融入國語流行歌曲曲目表  116 附錄四 八年級C班學生問卷填答分析 118 附錄五 課程內容詳案 120 附錄六 「古典音樂態度調查」  128 附錄七 「學習心得調查」 129 附錄八 學習單 130 附錄九 教學日誌 139 附錄十 訪談大綱 162 附錄十一 訪談記錄逐字稿 164 附錄十二 全體樣本「古典音樂態度調查」調查表分析表  172 附錄十三 行動研究班級「古典音樂態度調查」調查表前後測分析表  173 附錄十四 行動研究音樂視聽欣賞資料目錄表  175 附錄十五 各類型音樂融入流行歌曲曲目表  176 表次 表1-6-1 古典與流行歌曲曲目對應表 9 表2-2-1 態度相關定義 25 表2-3-1 「國內流行音樂與音樂偏好」相關研究之以小學生為研究對象者 34 表2-3-2 「國內流行音樂與音樂偏好」相關研究之以高中生、大學生為研究對象者 38 表3-4-1 本研究之課程目標與行為目標 49 表3-4-2 單元教學時間表 51 表3-4-3 單元重點與教學目的 52 表3-4-4 教學活動、態度評量向度與課程目標之相關性 53 表3-5-1 「古典音樂態度調查」題目說明 57 表3-5-2 學習單內容說明 58 表3-7-1 資性資料編碼說明表 61 表4-1-1 不同性別學生在古典音樂態度之差異性考驗 64 表4-1-2 是否會演奏樂器學生在古典音樂態度之差異性考驗 64 表4-1-3 喜歡上音樂課者對於音樂課進行教學活動之喜好排序表 65 表4-1-4 平日有聽音樂習慣者對於音樂類型的喜好排序表 65 表4-1-5 最希望從音樂課中學習內容之喜好排序表 66 表4-1-6 全體樣本認為「教師使用流行音樂作為課程內容安排,能提高學習意願與成效」作答情形 67 表4-1-7 全體樣本在古典音樂學習態度調查表部分題目統計分析 68 表4-1-8 「我希望能確實了解一首以上的古典樂曲」之前後測考驗  69 表4-1-9 「我希望在學校音樂課中能多認識一些古典音樂」之前後測考驗 69 表4-1-10「我認為透過音樂教師適當的引導,我能欣賞古典音樂的美」之前後測驗  69 表4-1-11 「我願意用心學會一項樂器演奏」之前後測考驗  69 表4-1-12「我會因為音樂教師、同學的推薦,而購買古典音樂唱片」之前後測考驗 70 表4-1-13「平日我會注意生活週遭的古典音樂」之前後測考驗 70 表4-1-14「如果有機會的話,我願意去聽古典音樂會」之前後測考驗 70 表4-1-15「欣賞古典音樂可以提升我的音樂素養」之前後測考驗 70 表4-1-16「我認為了解古典音樂是相當重要的」之前後測考驗 70 表4-1-17 行動研究班級之古典音樂態度前後測相同題目之總分平均差異比較 71 表4-1-18 因應本研究特色而設計之題目分析 72 圖次 圖2-2-1 Cutietta態度模式圖 28 圖3-1-1 研究變項架構圖 43 圖3-5-1 古典音樂態度問項建構模式 55 圖3-6-1 研究流程甘特圖 59

    壹、中文部分:
    牛保強(1995)。大學生的價值觀、生活型態與音樂偏好關係之研究。大同工學院事業經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方美霞(2002)。大臺北地區學生世界音樂偏好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宋婉萍(1997)。大學生音樂偏好、人格特質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欣蕙(2002)。青少年音樂盜版行為因素之探討。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美枝(1994)。社會心理學。臺北:大洋。
    李祖壽(1979)。教育視導與教育輔導(上)。臺北:黎明。
    李素菁(2005)。臺北縣國小學童臺灣音樂欣賞偏好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金清文(2001)。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對學生學習態度的影響。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谷芳(1995)。藝術造詣與文化功能—兩個角度下看流行音樂。文訊,9,18-19。
    林其融(2004)。運用流行音樂要素導入國小高年級古典音樂欣賞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音樂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怡伶(1996)。複製或原真?主流與非主流流行音樂之事實與迷思。中外文學,25(2),10-31。
    吳瓊汝(1998)。國中學生之學習態度。臺灣教育,566,44-50。
    育成書局(2006)。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課本(第三、四、五、六冊)。臺北:育成。
    南一書局(2006)。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課本(第一、二、三、四、五、六冊)。臺南:南一。
    胡珮玟(2001)。多元文化態度與音樂偏好─以族群為面向之桃園縣國小學童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時蓉華(1988)。透視中國社會的社會心理學。臺北:明鏡。
    姚世澤(2003)。音樂教育學新論。臺北:師大書苑。
    孫本文(1956)。社會心理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孫晉梅(2005)。運用流行音樂提昇國小高年級音樂美感判斷力之實驗研究。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康軒文教事業(2005)。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課本(第一、二、三、四、五、六冊)。臺北:康軒。
    張玉杰(1997)。誰在聽什麼樣的音樂?--探索新新人類特質與音樂品味的關係。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90)。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臺北:教育部。
    陳奈君(1991)。流行歌曲與文化消費。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姿光(1998)。流行音樂運用於國中音樂欣賞教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啟榮(2005)。態度之探究與學習態度。菁莪,17(1),53- 65。
    陳綾君(2007)。多元音樂聆聽於國小學童音樂性向及音樂偏好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莊嘉坤(1991)。科學態度的評量。國教天地,90,77。
    曾珮琳(2005)。國小學生音樂風格偏好之研究—以彰化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生年級學生為例。臺北師範學院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曾慧佳(1998)。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臺北:五南。
    曾瀚霈(1997)。音樂認知與欣賞。臺北:幼獅。
    殷玉瑾(1994)。多元化音樂欣賞對高中生音樂行為心理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鼎茂編著(2002)。教育研究法。臺北:鼎茂。
    趙居蓮譯(1995)。社會心理學。臺北:桂冠。
    劉星(1988)。中國流行歌曲源流。臺中:臺灣省新聞處。
    鄭慧鈴(2003)。主題式統整課程對國中學生音樂學習態度及成效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簡曉瑩(2003)。淺談流行音樂在藝術與人文領域中音樂教學的應用,國民教育,43(6),45- 49。
    翰林出版(2004)。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課本(第三、四冊)。臺南:翰林。
    翰林出版(2006)。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課本(第一、二、三、四、五、六冊)。臺南:翰林。
    蘇郁惠(2004)。青少年音樂態度兩性差異及性別角色因素之探討。新竹師院學報,18,363-386。
    蘇郁惠(2005)。青少年流行音樂偏好、態度與音樂環境之相關研究。藝術教育研究,9,1-32。
    網站:
    王姵詡、王筱瑩、陳蕙君(年代不詳)。流古新樂—當流行遇上古典。2007年3月5日,取自http://www.shs.edu.tw/works/essay/2006/04/2006040315125872.pdf
    徐明珠(2004)。行動研究在教育改革中的問題與價值。國家政策論壇。2006年10月15日,取自http://www.npf.org.tw/monthly/0401/theme-039.htm
    bonny216(2006)。古典入流行。2006年11月5日,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bonny216&article_id=6525244
    paulinemu(2007)。舞音動影。流行曲V.S.古典樂。2006年9月20日,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paulinemu&article_id=3482789
    貳、外文部分
    Abeles, H. F., Hoffer, C. R., & Klotman, R. H. (1984). Foundations of music education. New York: Schirmer.
    Cooper, B. L. (1991). Lyrical commentaries learning from popular music.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77(8), 56-59.
    Cutietta, R. A. (1992). The measurement of attitudes and preferences in music education. In R. Colwell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sic teaching and learning. New York: Schirmer.
    Desmond, R.G. (1987). Adolescents and music lyrics: Implications of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 35, 276-284.
    Finnäs, L. (1989). How can musical preferences be modified? A research review.
    Bulletin of the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102, 1-58.
    Grashel, J. W. (1979). Strategies for using popular music to teach form to intermediate instrumentalist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27, 185-191.
    Mark, M. L. (1986). Contemporary music education(2nd ed.). New York: Schirmer.
    Mark, M. L. (1996). Contemporary music education(3rd ed.). New York: Schirmer.
    Ponic, F. S. (2000). Bach and Rock in the music classroom. Teaching Music, 8(3), 22-29.
    Price, H. E. (1986). A proposed glossary for use in affective response literature in music.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34, 151-159.
    Rosenberg, M. J., & Hovland, C. I. (1960). Cognitive,affective and behavioral components of attitudes. In M. J. Rosenberg, C. I. Hovland, W. J. Meguire, R. P. Ableson, & J. W. Brehm, ( Eds.), Attitude organization and change: An analysis of consistency among attitude components. New Haven, MA: Yale University Press.
    Wapnick, J. (1976).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attitude and preference. Bulletin of the Counci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48, 1-2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