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阮微文
Juan, Wei-Wen
論文名稱: 健康休閒俱樂部會員保留意願之研究--以亞力山大健康休閒俱樂部為例
指導教授: 朱文增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健康休閒俱樂部會員保留消費者行為生活型態二元Logit模式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9下載:3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健康休閒俱樂部會員的人口統計變項、生活型態、消費者行為(會員保留因素、會員參與行為、會員狀態)與會員保留意願間之關係。本研究先以t檢定、卡方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二元(雙元)Logit迴歸等統計方式,檢驗可能影響會員保留意願的因素,最後再建構出會員保留意願的二元Logit迴歸模型,並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作為健康休閒俱樂部業者提升會員保留率及制定相關行銷管理策略之參考。
    本研究以大台北地區亞力山大健康休閒俱樂部的有效會員為研究對象,有效受試樣本數為452。研究結果發現:
    一、不同人口統計變項、生活型態的會員在會員保留因素達顯著差異。
    二、不同人口統計變項、生活型態、會員保留因素、會員參與行為、會員狀態的會員在續約意願達顯著差異。
    三、本研究歸納整理出影響會員續約意願的因素包括:
    (一)會員人口統計變項中的「年齡」愈大,則續約意願愈高。
    (二)會員的生活型態類型愈偏向「積極冒險型」,則續約意願愈高。
    (三)會員保留因素中的「覺得亞力山大的會費價格合理」、「覺得您去亞力山大交通方便」、「在會籍期滿前仍會經常到亞力山大、「未來工作或居住的地點距離亞力山大很近」、「覺得有達到當初加入亞力山大預期的健康休閒效果」、「未發現比亞力山大更適合您的健康休閒俱樂部」、「認為亞力山大至少可再經營3~5年以上」、「覺得亞力山大是個安全的地方」、「對於亞力山大專業指導員的滿意程度」、「對於亞力山大一般服務人員的滿意程度」、「您對於亞力山大餐飲的滿意程度」、「對於亞力山大硬體設備的滿意程度」、「對於亞力山大整體服務品質的滿意程度」、「對於亞力山大整體服務品質的滿意程度」等因素對會員的續約意願有影響。
    (四)會員參與行為中的「參與頻率」愈高及「花費交通時間」愈短,則續約意願愈高
    (五)會員狀態中的「會員類型」為VIP型、「購買年份」較短及「距離約滿時間」愈長,則續約意願愈高。
    本研究最後建構出的會員保留意願二元Logit迴歸模型顯示,「覺得亞力山大的會費價格合理」、「覺得有達到當初加入的健康休閒效果」及「對亞力山大整體服務品質的滿意程度」依序為影響會員續約意願的最大因素。

    目錄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表次Ⅴ 圖次Ⅷ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問題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五節 研究的重要性7 第六節 名詞定義8 第貳章 文獻探討10 第一節 健康休閒俱樂部10 第二節 會員保留18 第三節 消費者行為25 第四節 生活型態35 第五節 Logit模式41 第參章 研究方法50 第一節 研究架構50 第二節 研究假設51 第三節 問卷內容設計52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59 第五節 抽樣方式設計63 第六節 預試分析64 第七節 實施步驟與研究流程67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68 第一節 受試人口統計變項描述性統計分析69 第二節 會員消費者行為描述性統計分析74 第三節 會員生活型態分析84 第四節 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及生活型態的會員保留因素分析89 第五節 會員保留意願差異分析113 第六節 會員保留意願的二元Logit實證模型122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138 第一節 結論138 第二節 建議145 參考文獻153 附錄一 預試問卷...a 附錄二 正式問卷...d 表次 表2-3-1 影響消費者行為之因素表28 表2-4-1 一般化生活型態構面表38 表3-2-1 人口統計變項量表52 表3-2-2 會員保留因素構面量表54 表3-2-3 會員參與行為量表55 表3-2-4 會員狀態量表56 表3-2-5 生活型態衡量變數表57 表3-2-6 會員保留意願量表58 表3-4-1 研究假設與資料分析方法對照表62 表3-5-1 生活型態變數預試分析表64 表3-5-2 專家組成表66 表4-0-1 問卷發放及有效份數分配統計表68 表4-1-1 受試者性別分配統計表69 表4-1-2 受試者年齡分配統計表70 表4-1-3 受試者職業分配統計表70 表4-1-4 受試者教育程度分配統計表71 表4-1-5 受試者婚姻狀況分配統計表72 表4-1-6 受試者每月平均收入/零用錢分配統計表72 表4-2-1 會員保留因素構面信度分析表75 表4-2-2 會員保留因素構面分析表76 表4-2-3 參與頻率分配統計表77 表4-2-4 每次活動時間分配統計表77 表4-2-5 最常使用時段分配統計表78 表4-2-6 到亞力山大花費的交通時間分配統計表79 表4-2-7 通常與誰一起來亞力山大分配統計表79 表4-2-8 會員類型分配統計表80 表4-2-9 購買的會員資格年數分配統計表80 表4-2-10 加入亞力山大的累積資歷分配統計表81 表4-2-11 距離會籍期滿時間分配統計表82 表4-2-12 是否加入過其他健康休閒俱樂部分配統計表82 表4-2-13 曾與亞力山大的續約次數分配統計表83 表4-2-14 下次會籍期滿時是否續約分配統計表83 表4-3-1 會員生活型態主成份表85 表4-3-2 生活型態主成份特徵值、解釋變異量與累積解釋變異量表86 表4-3-3 生活型態各集群因素構面表87 表4-3-4 區別分析分類正確率交叉矩陣表88 表4-4-1 性別對會員保留因素構面t考驗摘要表90 表4-4-2 不同年齡會員對會員保留因素構面ANOVA差異分析表92 表4-4-3 不同職業會員對會員保留因素構面ANOVA差異分析表96 表4-4-4 不同教育程度會員對會員保留因素構面ANOVA差異分析表101 表4-4-5 不同婚姻狀況會員對會員保留因素構面ANOVA差異分析表104 表4-4-6 不同每月平均收入/零用錢會員對會員保留因素構面ANOVA差異分析表107 表4-4-7 不同生活型態會員對會員保留因素構面ANOVA差異分析表110 表4-5-1 會員保留意願與人口統計變項卡方考驗分析表114 表4-5-2 會員保留意願與生活型態卡方考驗分析表115 表4-5-3 會員保留意願對會員保留因素構面t考驗摘要表116 表4-5-4 會員保留意願與會員參與行為卡方考驗分析表118 表4-5-5 會員保留意願與會員狀態卡方考驗分析表120 表4-6-1 變數衡量表122 表4-6-2 會員人口統計變項對會員保留意願二元Logit分析表126 表4-6-3 會員保留因素構面對會員保留意願二元Logit分析表128 表4-6-4 會員參與行為對會員保留意願二元Logit分析表129 表4-6-5 會員狀態對會員保留意願二元Logit分析表130 表4-6-6 會員保留意願因素總整理表131 表4-6-7 會員保留意願各項因素二元Logit分析表135 表5-1-1 會員保留意願各項因素二元Logit分析總整理表144 圖次 圖2-2-1 服務業顧客轉換行為模型圖21 圖2-2-2 服務業顧客轉換原因圖22 圖2-3-1 購買行為模式圖27 圖2-3-2 EKB模型圖29 圖2-4-1 生活型態與購買決策過程圖36 圖2-5-1 選擇模式演進圖41 圖3-1-1 研究架構圖50 圖3-7-1 實施步驟與研究流程圖67

    王之傑(1999)。連洗澡都要排隊—社區健身俱樂部興起,業者、消費者合則兩利。財訊,5,186-190。

    王濟川、郭志剛(2003)。Logistic迴歸模式-方法及應用。台北:五南。

    卡莎米亞休閒聯盟網站(2005)。http://www.casamia.com.tw/

    朱俶儀(2003)。國民中學教師其生活型態與休閒參與之關係研究-以台北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花蓮。

    江盈如(1999)。大台北地區健康俱樂部顧客滿意度、忠誠度以及滿意構面重視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新竹。

    宋曉婷(2001)。台北市健康俱樂部會員轉換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閒事業管理系,台中。

    李孟哲(2000)。會員制休閒渡假中心會員生活型態與消費行為之實證研究:以統一健康世界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觀光學系,台北。

    李誠志(2001)。美國體育產業怎麼玩、怎麼賺錢?。http://www.newad.net/Myweb4/gapjian/2001-5/38.htm

    沈宜臻(2002)。連鎖健身俱樂部會員商店印象與忠誠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台北。

    亞力山大網站(2005)。http://www.alexander.com.tw/

    林卓漢(2000)。捷運到站運具選擇模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台北。

    林貞岑(2001)。愛上運動--健身房篇:你也上健身房嗎?。康健,25。http://www.commonhealth.com.tw/New_Life/exercise/gym1.htm

    林恩霈(2003)。台北市撞球運動消費者生活型態、個人價值觀與消費者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北。

    林啟淵、潘治民、吳宏明(2003)。台北地區家庭購買豬肉的消費行為分析。農業經濟叢刊,9(1),43-62。

    竺凱(2001)。台灣東部海岸賞鯨活動之遊憩效益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農業經濟學系,台中。

    姜慧嵐(2000)。台灣健康體適能俱樂部產業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台北。

    施致平(1999)。中華職籃運動參與之預測模式。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洪聖惠(2001)。健康休閒俱樂部之商圈經營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應用統計學研究所,台北。

    范智明(1999)。台北市運動健身俱樂部會員消費者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

    唐心如(2003)。健康俱樂部會員保留影響因素之探索性研究:以亞力山大健康俱樂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台北。

    唐雅君(2002)。舞動新天地。台北:寶瓶。

    徐于敏(2003)。青少年菸害的健康風險認知與吸菸行為的關聯─台灣地區的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中壢。

    袁淑湄(2003)。應用混合Logit模式探討台灣家戶住宅選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台南。

    張良漢(1997)。名仕健康俱樂部會員生活型態及參與行為之調查研究。聯合學報,15,117-133。

    張逢琪(2002)。旅遊目的地選擇決策行為--以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嘉義。

    統一伊士邦網站(2005)。http://www.beingsport.com.tw/index.asp

    莊文寬(2001)。台中縣國中生嚼食檳榔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統計與精算研究所,台中。

    許鳳升(2000)。不同交通資訊來源對城際通勤者路線選擇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新竹。

    陳右直(2004)。都會型休閒俱樂部消費型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高雄。

    陳秀華(1993)。健康適能俱樂部會員消費者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台北。

    陳金冰(1991)。休閒俱樂部行銷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

    陳泉源(2002)。健康俱樂部會員消費行為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台北。

    游明宏(1992)。商務俱樂部市場區隔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南。

    黃士鑑(1991)。企業經理人休閒俱樂部消費者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

    黃奇賢(1990)。渡假俱樂部市場區隔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

    黃俊英(1996)。行銷學的世界。台北:天下遠見。

    黃若帆(2002)。以Logit模式探討科技人員住宅選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班,新竹。

    黃筱婷(2003)。尋求/馴囚—健身俱樂部參與者健康與休閒的消費實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花蓮。

    黃賢哲(2004)。運動健身俱樂部消費者商店印象與再次購買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雲林。

    黃鴻斌(2002)。健康體適能俱樂部會員參與動機、顧客滿意度及忠誠度關聯性之研究--以金牌健康體適能俱樂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嘉義。

    楊人智(1996)。會員制休閒運動俱樂部。學校體育雙月刊,85(5),4-10。

    趙志銘(2001)。以二元資料迴歸方法建構建物震害危險度、最適預測模式--以中興新村都市計畫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博士班,台南。

    劉耀中(2002)。連鎖便利商店購買頻率與消費者特性之研究--以嘉義市為例。農業金融論叢,48,161-198。

    鄭永湟(2002)。臺灣地區商業銀行避險決策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經濟系,台中。

    鄭紹成、洪世雄、李正綱(1997)。服務業顧客轉換因素之研究。亞太管理評論,2(1),85-98。

    賴曉芬(2004)。會員保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台北。

    薛仲男(1999)。成長型與價值型股票選時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學系,台北。

    魏鑫陽(2005)。佳姿淡出健身業三強爭霸,亞力山大加州伊士邦全力拓據點。2005/05/15蘋果日報網站:http://www.appledaily.com.tw/News/index.cfm?Fuseaction=Article&NewsType=twapple&loc=TP&showdate=20050515&Sec_ID=8&Art_ID=1778026

    譚大純、陳正男、賴孟寬(1999)。ICP 生活型態量表之信度檢驗、因素重組與趨勢比較。中華管理評論,2(7),69-80。

    Bolton, R. N. (1998). A Dynamic Model of Duration of The Customer's Relationship with a Continuous Service Provider:The Role of Satisfaction. Marketing Science, 17(1), 45-65.

    Bolton, R. N., Kannan, P. K., and Bramlett, M. D. (2000). Implications of Loyalty Program Membership and Service Experiences for Customer Retention and Value.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8 (1), 95-108.

    Chandon, P. and Wansik P. (2002). When Are Stockpiled Products Consumed Faster? A Convenience-Salience Framework of Postpurchase Consumption Incidence and Quant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39 (3), 321-335.

    Crossley, J C.& Jamieson, L.M.原著(1998)。休閒遊憩事業的企業化經營(杜淑芬譯)。臺北:品度。

    Demby, D. (1974). Psychographics and From Where It Comes. In Wells W. D., Life Styles and Psychographics, Chicago: AMA.

    Engle, J. F., Kollat, D. T. and Blackwell, R. D. (1973). Consumer Behavior, 2nd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Engel, J. F., Kollat, D. T., and Blackwell, R. D. (1990). Consumer behavior. I. L. : Hort, Rinehart and Winston.

    Engel , J. F., Blackwell, R. D., and Miniard, P. W. (1995). Consumer Behavior. 8th ed., New York : The Dryden Press.

    Folkes V. S., Martin, I. M. and Gupta, K. (1993).When to Say When:Effects of Supply on Usag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 (12), 467-477.

    Fornell, C. (1992).A National Customer Satisfaction Barometer: The Swedish Experience, Journal of Marketing, 56 (January), 6-21.

    Garbarino, E. and Johnson M. S. (1999).The Difference Roles of Satisfaction, Trust, and Commitment in Customer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keting, 63 (2), 70-87.

    Gerpott, T. J., Rams, W. and Schindler, A. (2001). Customer, Retention, Loyalty, and Satisfaction in the German Mobile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market,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5, 249-269.

    Gourville, J. T. and Soman, D. (2002).Pricing and the Psychology of Consump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0 (9), 91-96.

    Hawkins, D. I., Best, R. I., & Coney, K. A. (1992). Consumer Behavior: Implications for Marketing Strategy. 5th ed., Chicago: Richard D. Irwing, INC.

    Hennig-Thurau, T. and Klee, A. (1997).The Impact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on Customer Retention: A Critical Reassessment and Model Development, Psychology and Marketing, 14(3), 737-764.

    Heskett, J.L., Jone, T.O., Loveman, G.W., Sasser, W.E. and Schlesinger, L.A. (1994).Putting the service-profit chain to work,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5(1), 121-127.

    IHRSA網站(2005)。http://cms.ihrsa.org/IHRSA/viewPage.cfm?pageId=2

    Jones, M. A., David L. M. and Beatty, S.E. (2000). Switching Barriers and Repurchase Intentions in Services, Journal of Retailing, 76(2), 259-274.

    Keaveney, S. M. (1995). Customer Switching Behavior in Service Industries: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Marketing, 59(2), 71-82.

    Kotler, P. (1998). Marketing Management :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th ed., Prentic-Hall Inc.

    Lemon, K. N., White, T. B. and Winer, R. S. (2002). Dynamic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Incorporating Future Considerations into the Service Retention Decis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66 (1), 1-14.

    Loudon, D. and Bitta, A.J. (1988).Why Study Consumer Behavior ? Consumer Behavior-Concept and Application, 3rd ed., Singapore.

    Maddala, G. S. (1983). Limited-dependent and Qualitative Variables in Econometr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Fadden, D. (1981). Structural Analysis of Discrete Data with Econometric Application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Nunnally, J. C.(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2nd ed., N.Y. McGraw Hill.

    Plummer, J. T. (1974). Th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Life Style Segment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38, 33-37.

    Riechheld F. F.原著(2004)。忠誠度-企業獲得利潤的基石。(顧淑馨譯),台北:智庫。

    Schiffman, L. G. and Kanuk, L. L. (1991). Consumer Behavior, 2nd ed.,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Walters, C. G. and Paul W. G. (1970). Consumer Behaviors :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Homewood, III, Richard D. Irwi Inc.

    Wind, Y., and Green, P. E.(1974). In Wells, W.D., Life Style and Psychographics. Chicago : AM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