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戴翊丞
Tai,Yi-Cheng
論文名稱: 清代臺北安坑通谷的族群空間分布與互動關係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Interaction of Ethnic Groups in Ankeng Through Valley, Taipei in Qing Dynasty
指導教授: 韋煙灶
Wei, Yen-Tsao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0
中文關鍵詞: 安坑通谷族群互動空間分布地域社會詔安客
英文關鍵詞: Ankeng Through Valley, Interaction of ethnic groups, Spatial distribution, Territorial society, Shaoan Hakka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5下載:1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地域社會」為研究概念。透過安坑通谷世居家族開基祖祖籍資料的蒐集,判斷其族群屬性,以還原清代安坑通谷的族群空間分布,而後探討這些漢籍移民從中國原鄉到安坑通谷這個地理環境相對較差的邊區社會,如何透過血緣、地緣組織及地方公廟信仰的的整合、族群之間的互動,及後期國家力量的影響,達到地域社會的統合。
    安坑通谷在清初雖是平埔族與泰雅族大豹社的活動場域,但除了挖仔社外,其餘各社社址均不在此,研究區罕有人定居,因此乾隆年間開始,漢籍移民即不斷進入當地開墾。根據世居家族祖籍地統計資料顯示,安坑外五張庄為漳州人聚居地,閩客族群均有,內五張庄以漳州詔安客比例最高。而橫溪庄全為泉州閩,但成福庄因處通谷兩側移民的接觸帶,因此泉州閩、漳州閩、漳州客均有分布。此細緻的族群調查顯示出安坑通谷的族群空間分布具有濃厚的血緣性和地緣性,也證明漳、泉兩族群是以成福庄作為族群過渡區。
    確認清末漢籍移民族群空間分布的態勢後,本研究從拓墾歷程、地方公廟信仰和族群互動的角度來解釋清末安坑通谷族群分布的成因。安坑通谷西泉東漳的族群結構,最初受到西側三角湧地區泉州人和北側擺接平原漳州人移入的影響,而後淺山地區經濟作物的種植,吸引北臺剩餘勞力的移入,使成福庄成為族群最多樣的地區。而地方公廟的祭祀活動和分類械鬥則加深了同籍意識,並強化同籍聚居的現象。
    但相對於晚清台北盆地的紛亂不安,安坑通谷內卻少有械鬥。探究其原因漳州客在能操雙語,與漳州閩溝通無礙的情形下,透過漳州人的共同信仰─開漳聖王來凝聚向心力,故閩、客關係較為融洽。而通谷兩側漳泉之間的互動,因水圳的開鑿、淺山地帶的開墾、經濟作物的種植、河流上游支谷番地的侵墾、開港通商後納入世界經濟體系、開山撫番後擴大淺山地區的墾殖規模,這些背景都使得安坑通谷的人口負載力不斷提高,漳、泉兩族群在土地資源足夠、作物經濟效益高的情形下,未發生大規模的械鬥。

    The research concept of this study is “territorial society”. Through the accumulation of ancestral data about native patriarchal clans in Ankeng Through Valley, the study determines their ethnic attributes, and reconstruct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the region in Qing dynasty. The immigrants moved from China to Ankeng Through Valley, a frontier society where the geographic environment is relatively poor. The study discusses how the territorial society in the region is formed through integration of blood ties, regional relationship, religious sphere, interaction among ethnic groups and national power.
    The Ankeng Through Valley was the activity field of Plains aborigines and Da-Bao community of Atayal in early Qing dynasty, but except for Wara community, other communities were not located in the region. Therefore, immigrants moved in to reclaim the region during Qianlong Emperor 's reign in Qing dynasty.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Wai-wu-zhang village in Ankeng was inhabited by both Minnan and Hakka ethnic groups from Zhangzhou, and Nei-wu-zhang village was mainly inhabited by Shaoan Hakka from Zhangzhou. Heng-xi village was inhabited by Minnan from Quanzhou, while Cheng-fu was inhabited by Minnan from Quanzhou, Minnan from Zhangzhou and Hakka from Zhangzhous because it is located at the contact zone of immigrants between two sides of through valley. The survey shows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thnic groups in Ankeng Through Valley reflects strong blood and regional relations, and also proves that Cheng-fu village is a transitional zone between ethnic groups from Zhangzhou and Quanzhou.
    After identify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thnic groups of immigrants in late Qing dynasty, the study explains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lamation history, local religious sphere, and interaction of ethnic groups. The ethnicity structure of west Quanzhou and east Zhangzhou in Ankeng Through Valley was initially influenced by the Quanzhou immigrants from Sa-kak-eng in the west and Zhangzhou immigrants from Bai-jie plain in the north. The cultivation of cash crop in low-elevation mountain area subsequently attracted the shift- in of surplus labors from Northern Taiwan, making Cheng-fu village the most ethnically diverse region. In addition, the religious sphere and violent conflicts enhanced the awareness of ancestral home, and intensified the phenomenon of immigrants staying together with the same ancestral family.
    However, in opposition to the turmoil in Taipei Basin in late Qing dynasty, there are few violent conflicts in Ankeng Through Valley. The reason is that Hakka from Zhangzhou are bilingual and are able to communicate with Minnan from Zhangzhou. The mutual religious belief Saint King of Kai-Jang also mad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kka and Minnan more harmonious. Besides,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ditches, reclamation of low-elevation mountain area, cultivation of cash crops, illegal reclamation of aboriginal land had increased the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in Ankeng Through Valley.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sufficient land resources and crops with economic benefits, there is no mass conflict between ethnic groups of Zhangzhou and Quanzhou.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4 第三節 研究概念與方法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13 第五節 地理環境對安坑通谷土地拓墾的限制............18 第二章 清代安坑通谷的族群空間分布.................23 第一節 原住民族群的空間分布......................23 第二節 世居家族的原鄉血緣性色彩.................. 33 第三節 漢籍移民世居家族祖籍地分布態勢.............37 第四節 安坑通谷的族群屬性與結構...................45 第三章 清代安坑通谷漢籍移民的拓墾歷程.............53 第一節 安坑通谷西段泉籍移民的開墾.................53 第二節 安坑通谷東段漳籍移民的開墾.................58 第三節 晚清淺山地區經濟作物的興起及漳、泉二次移民...62 第四節 地方公廟信仰的空間性......................69 第四章 安坑通谷的族群互動........................74 第一節 漢人與平埔族的族群互動.....................74 第二節 漢人與泰雅族的族群互動....... .............80 第三節 漢人間的族群互動..........................86 第五章 結論....................................92 參考文獻...................................... 94 附錄一:世居家族的祖籍地資料....................102

    一、碩博士論文
    林江臺,〈清領時期漳州人在臺北盆地拓殖與發展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王志鴻,〈光復前三峽街庄的形成與發展:一個淡水河內陸河港聚落的人為環境變遷研究〉,中原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吳中杰,〈臺灣福佬客分布及其語言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林政逸,〈廟宇文化空間與社群互動之關係-三峽清水祖師廟的個案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林雅婷,〈桃園閩客交界地帶的族群空間分布特色與族群互動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8。
    姜人偉,〈臺北縣三峽鎮聚落形態研究-三峽市街的發生及其變遷〉,文化大學實業計畫研究所工程組碩士論文,1976。
    范佐勤,〈中壢客家的福老化現象與客家認同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張瓊文,〈土地、社會與國家:新店地區的空間性轉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詹 瑋,〈臺北文山地區百餘年來的發展與變遷(1761-1945)〉,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蘇軒正,(大埔、豐順客家話的比較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

    二、期刊論文
    尹章義,〈從原住民的獵場到臺北、新北兩大直轄市--臺北開發三百年史綱〉,《臺北文獻》,第170期,2009,頁7-38。
    尹章義,〈臺北平原拓墾史研究(1697-1772)〉,《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頁29-172。
    王世慶,〈臺灣隘制考〉,《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頁382-383。
    王世慶,〈林本源之租館和武備予乙未抗日〉,《臺灣文獻》,卷38第4期,頁35-58。
    王世慶,〈海山史話(上)〉,《臺北文獻》,直字第37期,1976,頁49-132。
    王世慶,〈從清代臺灣農田水利的開發看農村社會關係〉,《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頁131-215。
    王世慶,〈清代海山庄之墾戶與公館〉,《臺灣風物》,第36卷第3期,1986,頁47-55。
    李添春,〈臺北地區之開拓與寺廟〉,《臺北文獻》,第1期,1962,頁67-76。
    林正慧,〈閩粵?福客?清代臺灣漢人族群關係新探-以屏東平原為起點〉,《國史館學術集刊》,第6期,2005,頁1-60。
    林玉茹,〈林爽文事件前的臺灣邊區想像:以乾隆49年臺灣番界紫線圖為中心〉,《臺灣史研究》第19卷第3期,2012,頁47-94。
    林雅婷、韋煙灶〈桃園縣新屋地區粵東族群的空間分布特色及其與歷史地理區域劃分之關聯性〉,《社會與區域發展學報》,第3卷第1期(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2010),頁97-140。
    林熊祥、毛一波、李孝本,〈劉銘傳特輯〉,《文獻專刊》,第4卷第1、2期(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3)。
    邱彥貴,《雙和客家 古往今來》(台北:臺北縣文化局,2007)。
    林衡道,〈員林附近的「福佬客」村落〉,《臺灣文獻》,第14卷第1期(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3),頁153-158。
    施添福,〈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990,頁67-92。
    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第55卷第4期,2004,頁143-209。
    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區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流域為例〉,《臺灣文獻》,第56卷第3期,2005,頁182-242。
    施雅軒,〈清代北臺灣山地發展與族群關係─以「隘」為例〉,收錄於菅沼雲龍、唐曉峰主編,《中國歷史文化研究》(香港:新華彩印出版社,2001),頁121-146。
    洪麗完,〈國家制度與熟番社會關係(1790-1895),《國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群歷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9),頁3-69。
    韋煙灶、張智欽,〈新竹市南寮地區的區域開發、聚落及家族發展之探討〉,《地理研究報告》,第40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2004),頁91-119。
    韋煙灶、張智欽,〈臺灣漢人之堂號─兼論閩南人與客家人堂號之差異〉,《宜蘭技術學報人文社會專輯》,第九期(2000,宜蘭:宜蘭技術學院),頁17-33。
    張政亮、鄧國雄、吳健蘭,〈臺北地區漢人聚落拓墾與地形之相關研究〉,《地理研究報告》,第40期,2004,頁67-90。
    張瓊文,〈新店丘陵的土地經營(1810-1890)〉,《地理研究報告》,第37期(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2002),頁85-102。
    莊初昇、嚴修鴻,〈漳屬四縣閩南話與客家話的雙方言區〉,《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994年第3 期(福州:福建師範大學,1994),頁81-94。
    富田方郎,〈安坑溪谷の地理的所見〉,《臺灣地學記事》,第七號(臺北:臺灣地學會,1934),頁37-43。
    黃富三,〈板橋林本源家與清代北臺山區的開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第2卷第1期,頁46-47。
    溫振華,〈清代臺北盆地漢人社會祭祀圈之演變〉,《臺北文獻》,期88,1989,頁1-42。
    溫振華,〈清代臺灣淡北地區的拓墾〉,《臺灣風物》,卷55第3期,2005,頁15-41。
    溫振華,〈清代臺灣漢人的企業精神〉,《歷史學報》,期9,1981,頁111-139。

    三、專書
    不著撰者,《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臺灣文獻叢刊第247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
    不著選人,《清仁宗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18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新店市志》(臺北:北縣新店市公所,2006)。
    尹章義,《新店市誌》(臺北:新店市誌編纂委員會,1994)。
    王世慶,《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6)。
    王世慶,《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彙編》,第1輯,編號541(台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收藏,1975)。
    王秀斌,《福建省地圖籍》,版九(福州:福建省地圖出版社,2008)。
    王明義,《三峽鎮志》(臺北:三峽鎮公所,1993)。
    王健椿、林浩、張維義,《平和縣志》(北京:群眾出版社,1994)。
    王維藩,《臺北市志》,卷七 人物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司徒尚紀,《廣東文化地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
    瓦歷斯‧諾幹、余光弘,《臺灣原住民史─泰雅族史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2)。
    伊能嘉矩,《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第三臺灣》(東京:富山房,1909)。
    伊能嘉矩原著,楊南郡譯註,《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臺灣通信〉選集》(臺北:遠流出版社,1996)。
    吳淑生、田自秉,《中國染織史》(臺北:南天書局,1987)。
    李壬癸,《臺灣原住民史─語言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
    李文良,《中心與周緣:臺北盆地東南緣淺山地區的社會經濟變遷》(臺北:臺北縣文化局,1999)。
    李順仁,《碑情城市:新店地區石碑的歷史意義》(臺北:拳山堡文史工作室,2004)。
    林春敏,《新編福建省地圖冊》(福州:福建省地圖出版社,2013)。
    林炯任,《藍金傳奇:三角湧染的黃金歲月》(臺北:臺灣書房,2008)。
    林朝棨,《臺灣地形》(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臺北:果實出版社,2001)。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與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1987)。
    施添福總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六:臺北縣》(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13)。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研院社研所,2001)。
    洪桂己,《六桂堂族譜彙編》(高雄:高雄市六桂堂宗祠,1989)。
    洪惟仁、黃美金,《續修臺北縣志》,卷三 住民志,第二篇 語言(臺北:臺北縣政府,2009)。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夏聖禮,《雙城記─新店市頂城、下城里人文風情》(臺北:臺北縣文史學會,2008)。
    桃園廳,《桃園廳志》(桃園:桃園廳志,1906)。
    翁佳音,《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稻鄉出版社,2006)。
    高賢治,《大臺北古契字二集》(臺北:北市文獻委員會,2003)。
    高賢治,《大臺北古契字四集》(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7)。
    高賢治,《大臺北古契字集》(臺北:北市文獻委員會,2002)。
    張福壽編,古舜仁、陳存良譯,《樹林鄉土誌》,收錄於《臺北州街庄志彙編(下)》(台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1938/1998)。
    張慧玉,《三峽尪公信仰:年例祭典與林里主尊王會》(新北:張慧玉,2012)。
    張興國,《一個傳統地方家族聚落空間的歷史─以三峽四塊田寮蘇、劉、陳、林四姓為例》(臺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1998)。
    深坑廳總務課,《深坑廳第二統計書》,1907。
    盛清沂,《臺北縣志》,卷五 開闢志(臺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1960)。
    莊華堂,《土匪窟的故事:新店獅仔頭山的歷史與藝文》(臺北:唐山出版社,2008)。
    連橫,《臺灣通史》(重刊本),(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郭立誠,《中國民俗史話》(臺北:漢光文化,1983)。
    陳紹馨、傅瑞德,《臺灣人口之姓氏分布:社會變遷的基本指標》(臺北:臺灣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系及遠東研究所,1968)。
    陳慈玉,《臺北縣茶業發展史》(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4)。
    鳥居龍藏原著,楊南郡譯註,《探險臺灣─鳥居龍藏的臺灣人類學之旅》(臺北:遠流出版事業,2012)。
    焦妮娜,《三角湧講古》(臺北:三峽鎮公所,2006)。
    黃美英,《凱達格蘭古文書彙編》(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
    黃智慧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6)。
    楊貴三、沈淑敏,《臺灣全志(卷二)土地志‧地形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0)。
    溫吉編譯,《臺灣番政志》(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
    溫振華,《清代新店地區社會經濟之變遷》(臺北:臺北縣文化局,2000)。
    溫振華,《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清治時期)》(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7)。
    溫振華、戴寶村,《淡水河流域變遷史》(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
    詹素娟、張素玢,《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詹素娟、劉益昌,《大臺北都會區原住民歷史專輯 》(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9)。
    廖丑,《臺灣省廖氏大族譜》(雲林:作者自印,1999)。
    廖守臣,《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移與拓展》(臺北: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觀光宣導科,1984)。
    廖倫光,《新北市南部近山地區客家行腳》(新北:新北市客家事務局,2012)。
    廖寄彰,《臺灣省詔安張廖氏大族譜》(雲林:雲林縣元子公張廖姓宗親會,2010),頁27。
    漳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漳州市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28)。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臺灣現住人口表》(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1933)。
    潘英,《臺灣平埔族史》(臺北:南天書局,1996)。
    潘英《臺灣拓殖史及其族姓分布研究》(臺北:南天書局,2000)。
    衛惠林、林衡立,《臺灣省通志稿》,卷八 同冑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5)。
    鄭用錫篆輯;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淡水廳志稿》(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
    蕭雅玲,《三峽橫溪的子弟團與當地的尪公信仰》(臺北:高立圖書,2008)。
    藤江勝太郎,《臺北外二縣下茶業》(台北: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農業經濟學教室,1897)。
    蘇欽讓編,古舜仁、陳存良譯,《三峽庄誌》,收錄於《臺北州街庄志彙編(下)》(台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1934)。
    鷄籠文史協進會,《增修新店市志》(臺北:新店市公所,2010)。

    四、研究報告
    傅琪貽,《大嵙崁流域北泰雅族抗日事件始末》(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2010)。

    五、研討會論文
    林勝偉,〈「戶籍」與「兵籍」:戰後臺灣人口統計二元化之成因及其影響〉(發表於2004年臺灣人口學會年會暨「人口、家庭與國民健康政策回顧與展望」研討會,2004)。
    施添福,〈地域社會與警察官空間:以日治時代關山地方為例〉(發表於「東臺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2000)。
    施添福,〈社會史、區域史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研究方法論為中心〉(發表於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舉辦的「史學專題講座」,2006)。
    韋煙灶,〈地名調查時界定「正式地名」的指標─新竹南寮地區調查的實例〉,《第一屆地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內政部,2005),頁91-120。
    黃卓權,〈清代北臺內山開墾與客家優佔區的族群關係〉,《第六屆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2002),頁24-42。

    六、網路資料
    不著撰人,〈事例(一)戶部/田賦/開墾〉,《清會典臺灣事例》,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二六種,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檢索日期:2015/05/02)。
    中央氣象局,http://www.cwb.gov.tw/V7/climate/monthlyMean/Taiwan_tx.htm (檢索日期:2014/11/13)。
    尤巴斯‧瓦旦,〈泰雅族〉,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網路版,http://210.240.125.35/citing/default.asp(檢索日期:2015/04/29)。
    周鍾瑄,《諸羅縣志》,卷十二 雜記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四一種,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檢索日期:2015/02/25)。
    施琅,〈恭陳臺灣棄留疏〉,《靖海紀事》,下卷,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三種,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檢索日期:2015/05/02)。
    張錫榮,《張廖同宗考源》,未出版,1952。檢索自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家譜(網站),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index.hpg(檢索日期:2014/03/08)。
    陳格物,《陳氏族譜》,未出版,1977,頁42。檢索自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家譜(網站)。(檢索日期:2014/03/08)。
    陳培桂,《淡水廳志》,卷三 志二建置志/番社,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七二種,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檢索日期:2015/02/25)。
    陳璸,〈條陳經理海疆北路事宜〉,《陳清端公文選》,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一六種,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檢索日期:2015/05/02)。
    富田芳郎,〈臺灣鄉鎮之研究〉,臺灣研究網路化,中央研究院,1926。http://twstudy.iis.sinica.edu.tw/han/Paper/Village/TwVillagesStudy.htm#top/(檢索日期:2014/04/20)。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四種,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檢索日期:2015/06/08)。
    臺灣颱風洪水研究中心 大氣研究資料庫, https://dbar.ttfri.narl.org.tw/ (檢索日期:2014/11/15)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卷十一 學校(書院、社學附)/社學(附)/(附)土番社學,臺灣文獻叢刊第七十四種,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檢索日期:2015/06/10)。
    劉銘傳,〈臺灣暫難改省摺〉,《劉壯肅工奏議》卷二 謨議略,臺灣文獻叢刊第二十七種,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檢索日期:2015/06/10)。
    劉還月,〈翁氏入閩分六姓──三峽小暗坑的「六桂堂」故事〉,http://blog.udn.com/liu580220/5070766(2015年03月25日檢索)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