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高心茹
KAO, HSIN JU
論文名稱: 運用後殖民理論分析鄧南光紀實攝影作品之研究
A Study of Applying the Postcolonial Theory to Analyze the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of Deng Nan Guang
指導教授: 吳祖銘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6
中文關鍵詞: 鄧南光紀實攝影後殖民理論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4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鄧南光(1907-1971)對台灣早期的攝影發展深具貢獻與影響,其留日就學的背景奠定了日後紀實風格之攝影特色,為台灣早期紀實攝影的關鍵人物之一。

    紀實攝影之重要意義在於透過鏡頭了解人的生活方式,認知社會之意識型態層面,闡明人文關懷與文化省思。鄧南光的創作歷程橫跨日治時代皇民文化及台灣光復後時期,反映其攝影題材的多元性,不僅著重社會紀實風貌和新竹北埔客家民情等議題,同時具有人文情感關懷之特色。

    由於鄧南光之創作時代背景與特色,本研究試運用後殖民理論,觀察鄧南光紀實攝影作品中的後殖民現象。依據《鄉愁.記憶.鄧南光》(張照堂,2002)一書中之分類,研究範圍侷限於「戰事切片」及「酒室風情」之類別,假設這些作品存在當時社會中的後殖民現象,探討其中之文化意涵。

    本研究發現「戰事切片」系列作品中所存在的皇民化現象,可發現台灣人對日本文化的認同根深蒂固,也看出當時台灣大多數的人民,對民族認同及自我身分定位的混淆。另外,透過鏡頭觀察「酒室風情」系列作品,凝視這些女性的風華與黯然,也記錄著於父權體制的時代,男人與生俱來即擁有各種權力,享有如帝國主義般的優勢,女性則似Edward Waefie Said論點中的他者(other),淪為被殖民國和附屬者。

    目錄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紀實攝影之意義 7 第二節 紀實攝影之發展概況 11 第三節 後殖民理論之初探 22 第四節 相關研究之結論與發現 27 第五節 鄧南光紀實攝影之創作特色與貢獻 32 第參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9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1 第三節 研究範圍 44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探討 47 第一節 戰事切片 47 第二節 酒室風情 60 第伍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7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3 第二節 未來工作與建議 80 參考文獻 83 圖目錄 圖2-1:暗巷裡閒晃的小孩 11 圖2-2:群聚於街角舊建築的青少年 11 圖2-3:擦皮鞋小童 12 圖2-4:船上的工人 12 圖2-5:賣燈罩的小販 13 圖2-6:清晨的巴黎街景 13 圖2-7:畫家 13 圖2-8:扛磚頭的水泥工人 13 圖2-9:約紐巷弄裡的生活景像 14 圖2-10:生活環境惡劣的曼哈頓貧民區居民 14 圖2-11:印地安酋長 15 圖2-12:獵捕鮭魚的青年 15 圖2-13:穿著熊皮大衣的印地安人 15 圖3-1:研究架構圖 39 圖4-1:鄧南光1944取得台灣登錄寫真家証書 48 圖4-2:鄧南光1945於中壢拍攝出征前的吳鴻麒與吳鴻煎 49 圖4-3:吳鴻麒與吳鴻煎出征壯行會隊伍 49 圖4-4:中壢出征壯行會隊伍 49 圖4-5:鄧南光家族系譜簡圖 52 圖4-6:鄧南光1945於北埔拍攝鄧騰釬出征祝應會 53 圖4-7:姜煥蔚、鄧騰釬和莊阿魁出征祝應會 53 圖4-8:五名北埔子弟出征前的合影紀念 54 圖4-9:北埔地方人士送別入伍青年 54 圖4-10:鄧南光1942拍攝出征軍隊 56 圖4-11:鄧南光1943拍攝學徒兵動員大會 56 圖4-12:倚門而立的女子 63 圖4-13:讀信女子 63 圖4-14:清麗女子半身照 63 圖4-15:望向窗外的女子 63 圖4-16:相擁而坐 63 圖4-17:清秀佳人 63 圖4-18:坐在籐椅上的女子1 64 圖4-19:坐在籐椅上的女子2 64 圖4-20:伴著酒瓶沉思1 64 圖4-21:伴著酒瓶沉思2 64 圖4-22:相視而笑 64 圖4-23:宴席結束的情景 64 圖4-24:補妝 66 圖4-25:窺視 66 圖4-26:與女子對望的男客 66 圖4-27:與男客對望的女子 66 圖4-28:陪酒場景1 67 圖4-29:演唱中的歌女 67 圖4-30:掩面害羞的女子 67 圖4-31:陪酒場景2 67 表目錄 表一:戰後台灣紀實攝影史略簡表(1946-2004) 18

    Annan, T. (1868). The old closes and streets of Glasgow ,1868-1878。2010年4月2日,取自University of Glasgow網站:http://special.lib.gla.ac.uk/exhibns/month/Mar2006.html
    Ashcroft, B.,Griffiths,G.& Tiffin, H.(1995). The Post-colonial Studies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Atget, E. (1901). Lampshade Vendor, French, Paris。2010年4月3日,取自The Getty網站:http://www.getty.edu/art/gettyguide/artObjectDetails?artobj=107680
    Atget, E. (1922). Rue Cardinale. French, Paris。2010年4月3日,取自The Getty網站:http://www.getty.edu/art/gettyguide/artObjectDetails?artobj=71250
    Curtis, E. S. (1908). Chief Joseph。2013年5月10日取自Edward Sheriff Curtis網站:http://www.edwardcurtis.com/the-store/goldtones/chief-joseph-goldtone/
    Curtis, E. S. (1909). Bear's Belly. 2013年5月10日,取自Edward Sheriff Curtis網站:http://www.edwardcurtis.com/image-showcase-bears-belly-arikara-1904/
    Curtis, E. S. (1924). Spearing Salmon. 2013年5月10日,取自Edward Sheriff Curtis網站http://www.edwardcurtis.com/the-store/goldtones/spearing-salmon-goldtone/
    Curtis網站(2013). 2013年5月10日,取自:http://www.edwardcurtis.com/biography/
    Riis, J. A. (1888). Bandit's Roost。2010年4月3日,取自Masters of Photography網站:http://www.masters-of-photography.com/R/riis/riis_bandits_roost.html
    Riis, J. A. (1889). Five Cents Lodging, Bayard Street。2010年4月3日,取自Masters of Photography網站:http://www.masters-of-photography.com/R/riis/riis_five_cents_lodging.html
    Said, E. W. (1993).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Sander, A. (1926). Painter。2010年4月4日,取自Andrew Smith Gallery網站:http://www.andrewsmithgallery.com/exhibitions/augustsander/asgs_1017.html
    Sander, A. (1928). Bricklayer。2010年4月4日,取自Andrew Smith Gallery網站: http//www.andrewsmithgallery.com/exhibitions/augustsander/asgs_1025.html
    Thomson, J.(1877). Street Life in London。2010年4月2日,取自The Victorian Dictionary網站:http://www.victorianlondon.org/publications/thomson.htm
    Wells, Liz(2000). Photograph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Wells, Liz(2003). The Photography Reader.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文崇一(1995)。歷史社會學-從歷史中找模式。台北市:三民
    古少騏(2012)。客庄生活影像故事1-看見北埔鄧南光。台北市:遠流。
    台北市立美術館(2008)。凝視的浪漫-鄧南光百歲紀念展。台北市:廖春鈴編。
    田心喻(1991)。文化霸權。台北市:遠流。
    白鳥(2002)。台灣的悲情歲月:日本統治五十年-被遺忘的真實記錄。台北市:人光出版社。
    吳怡婷(2007)。從女性主義觀點分析《利西翠妲》、《玩偶之家》與《貴婦怨》。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嘉寶(1998)。台灣攝影史的七個時期。2010年4月4日,取自:視丘攝影藝術學院網站http://www.fotosoft.com.tw/book/papers/library-1-2003.htm
    宋玉雯(2008)。「良婦/娼婦」間的可能性:酒家小姐的記憶與身分轉換。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未出版。
    李文吉譯(1994)。攝影的哲學思考(原著Flusser, V.)。台北市:遠流。
    李平漚譯(1989)。愛彌兒(原著Rousseau, J. J.)。台北市:五南。
    李英明(2003)。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台北市:生智文化。
    沈明田(2005)。台灣民俗節慶活動之紀實攝影的研究與運用-以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為例。國立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宜慶(2008)。日據時期皇民化運動對台灣與韓國身分認同的影響-兼論台灣族群共識的建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怡卿(2008)。從日據時期電化教育影片探討後殖民文化認同之面向。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周素鳳、陳巨擘譯(2006)。後殖民主義-歷史的導引(原著Young, R.)。台北市:巨流圖書與國立編譯館。
    林志明、蕭永盛(2004)。台灣現代美術大系-報導紀實攝影。台北市:行政院文建會,藝術家出版社。
    邱貴芬(2007)。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載於張京媛(主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169頁)。台北市:麥田。
    張君玫譯(2006)。後殖民理性批判-邁向消逝當下的歷史(原著Spivak, G. C.)。台北市:群學。
    張婉真(2010)。寫生、紀實與形式表現:陳在南作品之攝影特質研究(1944-2009)。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貴英(2004)。高雄市公娼制度的歷史脈絡與存廢之社會歷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未出版。
    張照堂(2002)。鄉愁.記憶.鄧南光。台北市:雄獅。
    張錦華等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原著Fiske, J.)。台北市:遠流。
    許綺玲、林志明譯(2004)。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
    許綺玲譯(1997)。明室-攝影札記(原著Barthes, R.)。台北市:台灣攝影工作室。
    郭力昕(1998)。書寫攝影-相片的文本與文化。台北市:元尊文化。
    陳千武(1999)。活著回來-日治時期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台中市:晨星。
    陳弘岱(2005)。《人間》雜誌紀實攝影對台灣紀實攝影的影響。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立盈(2009)。鄧南光社會紀實攝影作品人物形象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敬寶譯(2008)。攝影評論學-影像解讀導論(原著Barrett, T.)。台北市:影像視覺藝術事業有限公司。
    陳慧盈(2009)。紀實與抒情:黛安阿勃絲《無題》系列中的社會邊緣人形象。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懷恩(2008)。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台北市:如果。
    陶東風(2000)。後殖民主義。台北市,揚智文化。
    彭淮棟譯(2004)。後殖民理論(原著Moore-Gibert, B.)。台北市:聯經。
    曾久晏(2010)。摩登映像-1930年代臺灣花界女性顯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西洋美術史組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游雅雯(2008)。攝影鏡頭下的靈光:近代台灣攝影中世紀容顏之研究。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黃怡嘉(2008)。台灣當代藝術中之「新台風」(1995-2005)。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新明(2009)。台東念真情-黃新明人文紀實攝影作品賞析。國立台東大學美術產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黃翰荻譯(1997)。論攝影(原著Sontag, S.)。台北市:唐山出版社。
    劉惠媛譯(1998)。影像的閱讀(原著Berger, J.)。台北市:遠流。
    潘桂芳(2008)。殖民與再殖民的認同困境—李石樵〔唱歌的小孩〕與〔市場口〕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蔣載榮(2002)。觀念攝影。台北市:雪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鄧南光影像紀念館網站(2010)。關於鄧南光。2010年2月26日,取自:http://www.dng.com.tw/04_concerning.asp
    盧建榮(2003)。台灣後殖民國族認同1950-2000。台北市:麥田。
    蕭永盛(2005)。時光.點描.李鳴雕。台北市:雄獅。
    簡瑛瑛、陳淑娟(2008)。他者、創傷、再現:亞裔離散女性藝術家之歷史記憶與身體書寫。輔仁外語學報,5,137-168。
    魏琬玲(2007)。台灣越籍女性的夢魘-由後殖民的觀點視之。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1999)。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台北市:女書文化。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