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慧敏
Lin, Hui-Min
論文名稱: 臺灣身心動作教育指導員專業能力指標建構
An Investigation on Establishing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Indicators for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Instructor
指導教授: 林儷蓉
Lin, Li-J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1
中文關鍵詞: 身心學專業化身體活動德爾菲層級分析
英文關鍵詞: Somatic, professionalization, Physical activity, Delphi,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SLHM.011.2018.A0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7下載:4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身心學逐漸被廣泛應用於不同的領域,因此專業性和應具備之專業能力的廣度和深度更是重要,建構臺灣身心動作教育指導員專業能力指標,不僅能成為指導員培訓系統的建立指標,並且也能夠作為身心動作指導員自我評鑑、自我成長之依循標準。本研究目的旨在建構身心動作教育指導員專業能力指標,並進一步了解各指標之內涵與各指標之權重。本研究方法分為兩部份,第一部分透過文獻分析、半結構式訪談10位專家學者,以建構身心動作教育專業能力指標之架構與內涵;第二部分以德爾菲法、AHP層級分析法調查10位專家學者之意見,總共20位研究參與者,共三回合之問卷施放,並將專家提供之意見加以分析,以建構身心動作教育指導員專業能力之指標。研究結果發展出臺灣身心動作教育之專業能力指標,包含3項第一級指標構面、8項第二級指標向度、42項第三級指標敘述;並藉由權重分析發現第一級指標構面中專業技能最為重要,第二級指標向度中動作操作能力最重要,第三級指標敘述中在專業知識中以生理解剖知識、身心學理念與哲學思想最重要;在專業能力中以自我覺察能力、表達與區分不同的動作質感、給予建設性的建議與回答問題的能力;在專業態度中以遵循職業道德理論、以及能夠不斷自我提升最為重要。研究結果可提供相關培訓單位指導員之訓練及教學考核、提供實務工作者自我檢視、提供消費者或學生檢視指導員專業性、提供培訓相關單位能夠參考各指標之重要程度來規劃課程之參考。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ining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Instructor in Taiwan, it is so important to establish a set of competence indicators as the basis for the professional abilities of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instructors. Nowadays, Somatics study is gradually widely used in many different areas, so the further study about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to create the standard of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instructors’ professional ability indicator is required in Taiwan. It can provide a guid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indicators for training system, and also for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instructors’ self-evaluation and self-growth by following the standar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nstruct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indicators for training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instructors in Taiwan. Through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10 senior and experienced somatic educators in USA, the framework of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professional ability was constructed for the first part of research. Followed by the Delphi method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rom 10 experts and scholars in Taiwan, two rounds of the questionnaire were executed, and the consensus agreement of those experts were collected in order to build the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professional ability indicators.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indicators for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instructor was established as the final result. There were three dimensions for the first level analysis, eight perspectives for the second level analysis, and 42 indexes for the third level analysis. As to the evaluation of importance, the most important dimension for the first level was professional skill; the most important perspective was the movement operation for the second level analysis; and for the third level analysis, the most important abilities were the knowledge of physiological anatomy, the concept of Somatics, and philosophic idea about body. In the professional abilities, self-awareness, expression of different movement qualities and the abilities of asking questions and providing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were the first three indexes. In the professional attitude,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self-continuous education were the first two indexe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誌 iii 目次 v 表次 vii 圖次 i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重要性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五節 重要名詞釋義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身心動作教育 8 第二節 指導員專業能力之相關研究 17 第三節 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相關文獻 29 第參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階段 能力指標初稿擬定 36 第一節 訪談法 36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9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1 第五節 身心動作教育指導員專業能力之初探 43 第二階段 能力指標的建構 83 第一節 德爾非法 8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8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8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8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92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95 第一節 第一回合德爾菲問卷分析結果 95 第二節 第二回合德爾菲問卷分析結果 103 第三節 第三回合德爾菲與層級程序問卷分析結果 111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26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73 第一節 結論 173 第二節 建議 176 引用文獻 178 附 錄 192 附錄一 專家學者研究參與同意書 192 附錄二 第一次專家德爾菲正式問卷 194 附錄三 第二回合專家德爾菲正式問卷 203 附錄三 第三回合分析層級程序法問卷調查 (AHP) 212

    引用文獻
    尤瑩捷 (2007a)。身體教育新思維 ─ 費登奎斯技巧。學校體育,100,104-108。
    尤瀅捷 (2007b)。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改善柔道運動員身心狀況之效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毛奕棻 (2010)。身心技法應用於乳癌病患術後復健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王保進 (1993)。高等教育表現指標之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保進 (1996)。教育指標基本概念之分析。教育研究資訊,4(3),1-17。
    王增勇、陶蕃瀛 (2006)。專業化 = 證照 = 專業自主?應用心理研究,30,201-224。
    王德正 (2007)。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改善大學羽球選手肩關節疼痛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王麗惠 (2013)。身心動作教育改善僵直性脊椎炎疼痛與睡眠品質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田振榮 (2002)。我國高職學生專業能力標準之建構 (計畫編號:NSC89-2511-S-003-089)。臺北市:國科會。
    江文嘉 (2008)。高中划船選手在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中的身體覺察能力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江正發 (2006)。富蘭克林技法對國小健康與體育課程之啓發。中華體育季刊,20 (4),44-48。
    吳佩伊、林靜萍 (2015)。韻律體操教練專業能力指標之建構。大專體育學刊,17(1),30-38。
    吳美慧 (2006)。身心遊戲課程對國小學童身體覺察能力與體操動作技能學習之效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吳淑芬 (2015)。建構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班級經營指標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吳清山 (2014)。教育概論 (第四版)。臺北市 : 五南出版社。
    吳清山、林天祐 (2015)。教育小辭書(精)。臺北市 : 臺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呂宜蓁、梁玉秋 (2004)。現今運動指導員工作價值觀之探討。大專體育,73,126-132。
    呂怡豔 (2003)。生態旅遊指標之初探 (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李心馨 (2014)。層級分析法應用在發展網球教練專業能力指標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世陽 (2012)。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改善國小六年級學童偏差行為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李永山、黃錦川、許譽勝 (2008)。以修正式德菲法探討臺灣資訊軟體公司競爭策略之研究。資訊電子學刊,3 (1),39-50。
    李君惠 (2010)。青少年運動夏令營主辦單位對指導員與輔導員專業能力重視程度差異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勝雄 (1998)。運動課程理論導讀。臺中市:心中出版社。
    李勝雄 (2003)。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課程綱要之理念、內涵與持色。屏師體育,7,3-12。
    李聲吼 (1997)。人力資源發展的能力內涵-就業與訓練。人力發展月刊,15 (2),51-58。
    周宏室 (2002)。運動教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周英嬌 (2010)。應用身心動作教育提升跆拳道學童身體覺察及核心肌群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林大豐 (2001)。探索與體會身體智慧的學問-身心學。東師體育,8,48-57。
    林大豐 (2003)。身心學 (Somatics) 的基本論點。東師體育,9,29-35。
    林大豐 (2004a)。「身心動作教育」對運動員肩部疼痛之改善效果研究-以動作呼吸調整的方法為要素。屏東縣:睿煜出版社。
    林大豐 (2004b)。運動員肩部疼痛的身心動作療法。東師體育,11,26-32。
    林大豐 (2005)。身心動作療法改善腰酸背痛。東師體育,12,29-34。
    林大豐、劉美珠 (2001)。身心學序論。教育部體育理論學門專書,1,45-47。
    林大豐、劉美珠 (2003)。身心學 (Somatics) 的意涵與發展之探究。臺東大學體育學報,創刊號,249-272。
    林大豐、劉美珠 (2004)。身心教育課程應用於改善運動員下背痛之效果研究。身心教育研究論文集,2,178-196。
    林大豐、劉美珠 (2005)。身心動作教育課程運用於改善運動員肩部疼痛指數與肌電之效果研究。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5 (2),163-192。
    林世倡 (2014)。國民中小學校長領導教練者核心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31(1),77-113。
    林巧怡 (2009)。臺灣運動經紀人才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巧怡 (2010)。臺灣運動經紀人才培養模式之探討。運動知識學報,7,125-136。
    林永承 (2008)。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裘馨氏肌肉失養症患者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林男洧 (2006)。冒險遊憩活動指導員專業職能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林佩瑩 (1996)。國小資優教師專業能力之分析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季福 (2005)。身心動作教育之Body Mapping教材應用於健康與體育課程之研究。身心教育研究論文集,2,57-70。
    林季福、林大豐 (200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改善學童脊柱側彎效果之研究。台東大學體育學報,2,189-208。
    林季福 (200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開發學童覺察能力與改善脊柱側彎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林風南 (1991)。幼兒體能與遊戲。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淑婷 (2012)。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改善棒球運動員膝關節疼痛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林清山 (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林敦堯 (2011)。國中數學職前教師專業能力指標之建構-以TEDS-M架構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嘉君 (2004)。技專校院品牌管理成效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邱淑芬、蔡欣玲 (1996)。德爾菲預測術一種專家預測的護理研究方法。護理研究,4 (1),92-98。
    柯政良 (2002)。不同背景的運動指導員對其專業知能之需求研究。大專體育學刊,4 (1),47-54。
    柯慶輝 (2014)。國小教師閱讀教學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洪儷娟 (2012)。高科技產業中階主管應具備人力資源管理職能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萬能科技大學,桃園市。
    紀玳竹 (2014)。高齡者運動指導員專業能力與反省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孫志麟 (2000)。教育指標的概念模式。教育政策論壇,3 (1),17-136。
    張少熙 (2015)。高齡者專業運動課程與指導人力之研究。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3(1),41-50。
    張火燦 (1998)。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揚智文化出版。
    張玉珮 (2006)。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輔導國小四到六年級學童改善情緒與行為之研究-以小團體輔導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張佃富 (1999)。教育政策與行政—指標發展與應用。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志榮 (2001)。大專程度金融從業人員職業道德認知、工作價值觀與職業道德行為承諾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張俊一 (2001)。德爾菲法及其在體育研究應用之探討。SIQ運動資訊季刊,3,54-71。
    張春興 (1994)。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美蓮 (1996)。我國大學教育指標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聖杰 (2012)。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中柔道選手肩關節疼痛改善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張鈴 (2007)。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高中體育教學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鈿富 (1999)。教育政策與行政 ─ 指標發展與應用。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緯良 (2003)。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雙葉書廊。
    張錫惠 (1997)。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修粹要。臺北市:洪建全文教基金會。
    曹雯芳 (2007)。開發身體覺察能力──從教育做起。學校體育,100,97-103。
    許心怡 (2016)。TTQS指標意涵及指標連結性之研究-以企業機構版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健行科技大學,桃園市。
    許昭玉 (2016)。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改善籃球運動員下背痛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許軒 (2009)。旅館業高階主管專業能力分析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語喬 (2009)。彼拉提斯課程對增進射箭選手專項技能與身體覺察能力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許鎮顯 (2008)。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童身體覺察能力及樂樂棒球打及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許麗鳳 (1996)。幼兒體能遊戲。臺北市:書泉出版社。
    郭立仁 (2011)。身體構圖融入跆拳道教學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郭思餘 (2012)。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方法之應用。臺北市:雙葉書廊。
    郭昭佑 (2001)。教育評鑑指標建構方法探究。國教學報,13,257-285。
    郭湘南 (2008)。身心動作應用於國小高年級學童籃球投籃技能課程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陳玉船 (2011)。身心動作教育對提升少棒選手擊球效能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安婷 (2007)。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智能障礙學童知覺動作能力影響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陳怡真 (2005)。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國小體育教學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陳俐蓉 (2001)。民間體育團體績效指標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陳姿伶 (2011)。析論專業能力與能力模型之建構。飛訊季刊,19,68-79。
    陳昱甫 (2006)。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於改善國小教師下背痛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陳英叡 (2010)。腦不麻,性不閉 ─ 超越動作訓練的身心察覺課程。學校體育,120,53-56。
    陳益晟、楊宗文 (2007)。社區運動指導員工作內容及能力需求探討。2007兩岸體育與運動休閒產業發展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會。
    陳素青 (2004)。臺北市運動指導員專業能力與證照需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素雲 (2010)。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改善公務人員肩頸疼痛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陳清麟 (2015)。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提升高中棒球選手擊球效能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康寧大學,臺南市。
    陳盛賢 (2007)。十二年國民教育之政策論述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雯靜 (2009)。一位幼兒體能指導員的養成與活動指導能力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陳新霖 (2014)。我國高等教育學務人員專業能力之指標建構。學生事務與輔導,53(2),41-64。
    陳璇慧 (2011)。肢體開發課程對自閉症兒童肢體表達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臺北市。
    曾香斐 (2011)。綠色工廠框架與清潔生產指標訂定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游家政 (1994)。國民小學後設評鑑標準之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程瑞福 (2004)。台灣地區體育教師專業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6(2),31-42。
    黃月嬋 (1999)。師院生體育經驗課程之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永和 (2015)。國小教師社會互動學習能力的教學效能感研究。教師專業研究,9,1-29。
    黃光雄、蔡清田 (2003)。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黃延圳 (2005)。國民小學普通班教師對特殊教育專業知能、專業態度與所需支援服務之調查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黃政傑 (1994)。課程教學之變革。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李隆盛、呂建政 (1996)。中小學基本學力指標之綜合規劃研究。教育部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C10200107)。臺北市:教育部。
    黃茂松 (2005)。高級中等學校門房警衛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黃蘭詠 (2013)。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於改善下背疼痛患者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楊文婷 (2012)。國防大學基礎教育「新生成長團體」成效評量方法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桃園市。
    楊尚青 (2005)。社區大學教師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金昌 (2009)。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童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楊振昇、洪淑萍 (2002)。基本能力指標與轉化─以語文學習領域為例。教育研究月刊,96,23-33。
    楊朝祥 (1984)。技術職業教育辭典。臺北市:三民書局。
    楊朝祥 (1985)。技術職業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三民書局。
    溫育瑄 (201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改善失智症照顧者照顧負荷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葛蕙容 (2004)。高級中學生命教育教師教學知能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市。
    詹德松 (1997)。經濟統計指標—兼述政府統計實務。臺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廖修輝 (2010)。國民小學教學輔導教師專業素養指標之建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劉兆達 (2002)。高中校長對體育教師專業表現之評鑑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美珠 (1999)。一呼一吸中談人體動作 (movement)。臺灣省學校體育,9 (1),17-23。
    劉美珠 (2001)。國際身心動作教育研習會研習手冊 (未出版大會講義)。臺東市:臺灣身心教育學會。
    劉美珠 (2002)。身心適能 (Somatic Fitness)。中華體育,16 (4),134-141。
    劉美珠 (2003a)。身心動作教育觀點應用在體育課程之教材研究-以肌膜動作探索教材之發展為例。臺東大學體育學報,創刊號,225-247。
    劉美珠 (2003b)。身體覺察 (Body awareness)。大專體育,68,141-147。
    劉美珠 (2014b)。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模式 (未出版課程講義)。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劉美珠、林大豐 (2002)。應用身心動作教育論點發展新體育之課程與教學研究─以身心適能課程為例 (計畫編號:NSC 91-2413-H-143–012)。臺北市:國科會。
    劉美珠、林大豐 (2004a)。身心動作教育應用在「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之研究-以身體構圖 (Body Mapping) 的教材發展為例。臺東大學體育學報,2,105-132。
    劉美珠、林大豐 (2004b)。應用身心學理論統整健康教育與體育課程建構「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模式與發展教材內容之研究 (計畫編號:NSC93-2413-H-143-013)。臺北市:國科會。
    劉美珠、林大豐 (2005)。身心學的意涵與發展之研究。身心教育研究論文集。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美珠、林大豐 (2006)。身體構圖 (Body Mapping) 教材應用於國小六年級健康與體育課程之研究。中華民國大專院校95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30-35。
    劉鎮寧 (2003)。國民中小學學習型學校指標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潘義祥 (2010)。高中體育教師專業指標之建構與驗證。大專體育學刊,12 (3),11-23。
    蔡守浦 (2001)。社區運動指導員養成要素之初探。大專體育,57,79-82。
    蔡秀琪 (200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小三年級學童靜定、放鬆效果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蔡居澤、廖炳煌(2009)。探索教育與活動學校。桃園縣:中華探索教育發展協會。
    蔡政杰、黃凱琳 (2013)。身心動作教育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衝動行為與人際關係影響之個案研究。國北教大體育,7,149-158。
    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 (2005)。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蔡琇琪 (200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小三年級學童靜定、放鬆效果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蔡惠瑜 (1999)。臺灣體育館指標之建立及其應用 (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鄭乃文 (2014)。個人體適能教練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鄭秀琴、李文益、陳冠儒 (2006)。健身俱樂部運動指導員專業能力需求之研究。萬能學報,28,57-80。
    鄭國雄 (2006)。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身體自我概念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鄭瑞駿、徐曼瑩、王敏華 (2008)。台灣呼吸治療師工作情境與執業能力之德懷先驅研究。呼吸治療,7(2),85-101。
    蕭淑玲 (2016)。樂齡運動指導員的專業成長。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0),112-117。
    賴妤璿 (2013)。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賴佩鈴 (2012)。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乳癌末期疼痛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謝文仁 (2009)。身心動作教育融入於游泳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謝全文 (1978)。得懷術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今日教育,34,35-38。
    謝臥龍 (1997)。優良國中教師特質之德懷術分析。教育研究資訊,5,14-28。
    簡茂發、李琪明 (2001)。當代教育指標:國際比較觀點。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簡禎富 (2005)。決策分析與管理。臺北市:雙葉書廊。
    藍孝勤、楊宗文 (2009)。高齡者運動指導員應具備的專業能力。大專體育,104,16-22。
    藍淑貞 (2010)。私立大學校友經營績效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顏慶祥、湯維玲 (1994)。教育百科辭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蘇俞禎 (2006)。我國國民小學校長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鐘志安 (2009)。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柔道選手身體覺察能力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Adey, P. (2004).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Practice and theory. Netherlands, AH: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Andaleeb, S. S., & Anwar, S. F. (1996). Factors influencing customer trust in salespersons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4(4), 35-52.
    Babin, L. A., Babin, B. J., & Boles, J. S. (1999). The effects of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the
    salesperson, product and dealer on purchase intentions. 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 6(2), 91-97.
    Bauer, S. M. (1999).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A body/mind approach to movement education for adolescents. Somatics, 15(2), 38-43.
    Busch, Paull & David T. Wilson (1976).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a Salesman’s Expert and Referent Bases of Social Power in Buyer-Seller Dyad”.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3(2), 3-11.
    Dalkey, N. C., Brown, B. B., & Cochran, S. (1969). The Delphi method: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group opinion. Santa Monica, CA: Rand Corporation.
    Doney, P.M., and J.P. Cannon,1997. "An Examination of the Nature of Trust in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keting, 61, 35-51.
    Ekman, P., & Friesen, W. V. (1974). Detecting deception from the body or fa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9(3), 288-298.
    Engel, James F., Roger D., B, and Paul W., M. (1995). Consumer Behavior (8th ed.). Clifton
    Park, NY:Delmar Cengage Learning.
    Grossinger, R. (1995). Planet medicine: Origins (6th ed.). Berkeley, CA: North Atlantic Books.
    Hager, G. & Gonczi, A. (1980). What is competence? Medical Teacher, 18(1) ,15-18.
    Hall, G. E., & Jones, H. J. (1976).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Process for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Hanna, T. (1970). Bodies in revolt:A primer in somatic thinking. New York, NY: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Hanna, T. (1977). The somatic healers and the somatic educators. Somatics, 1(3), 48-52.
    Hanna, T. (1983). The Body of Life. New York, NY:Alfred A. Knopf.
    Hanna, T. (1986). What is somatics? Somatics, 5(4), 4-8.
    Hanna, T. (1988). Somatics:Reawakening the Mind’s Control of Movement, Flexibility, and
    Health. New York, NY:Addison-Wealey Publishing.
    Hyland, D. A. (1990). Mind and body in sport-Philosophy of Sport. New York, NY: Paragon
    House.
    Jarvis, P. (1983). Professional Education. London, UK: Groom Helm.
    Johnson, D. H. (1997). Groundworks: Narratives of Embodiment. Berkeley, CA: North Atlantic
    Books.
    Kangas, J., & Leskinen, P. (2005). Modelling ecological expertise for forest planning calculations-rationale, examples, and pitfall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76, 125-133.
    Kennedy, M., & Barnes, H. (1994). Implications of cognitive science for teacher education.
    San Diego, CA:Harcourt Brace College.
    Knudson, D. V. (2013). Qualitative diagnosis of human movement:improving performance in sport and exercise.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Lenny D Wiersma, Clay P Sherman. (2005). Volunteer youth sport coaches' perspectives of coaching education/certification and parental codes of conduct.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76(3), 324-338.
    Linden, P. (1994). Somatic literacy: Bringing somatic education into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65(7), 15-21.
    Meier, J., & Mitchell, A. (2003). Camp counseling:Leadership and programming for the organized camp (7th ed.). Dubuque, IA: WCB Brown & Benchmark.
    Murry, J. W., & Hammons, J. O. (1995). Delphi: A Versatile Methodology for Conduc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18(4) , 423-436.
    Parkay, F. W., & Stanford, B. H. (2000). Becoming a teacher.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Pohl, H. (1995). Feldenkrais for psychoanalysts. Somatics, 10(2), 20-25.
    Reza, K., & Vassilis, S. M. 1988. Delphi hierarchy process (DHP): A methodology for priority setting derived from the delphi method and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37, 347-354.
    Roth, C. E. (1992). Environmental Literacy: Its Roots, Evolution, and Directions in the 1990s.
    Columbus, OH: ERIC/CSMEE.
    Saaty, T. L. (1986). Axiomatic foundation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anagement
    Science, 32(7), 841-855.
    Somer, K., Baker, G & Isbell, C. (1984). How to use the Delphi technique to forecast training needs. Performance & Instruction, 23(4), 26-28.
    Spector, B. S. & Flock, N. S. (1995). Overcoming movement deficits caused by technology.
    Somatics, 10(2), 14-18.
    Thurber, Christopher. A., & Malinowski, Jon. C. (2000). The Summer Camp Handbook :
    Everything You Need To Find, Choose, and Get Ready for Overnight Camp--and Skip the
    Homesickness (1st ed.). Los Angeles, CA: Perspective Publishing.
    Todd, R. F., Reece, C. C. (1989). Desirable skills and knowledge outcomes for an introductory educational research course: A Delphi study. San Francisco, CA: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Vista, C. (2000). Teaching classroom educators how to be more effective and creative teacher.
    Education, 120(4), 675-68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