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友文 Tsai Yu-Wen |
---|---|
論文名稱: |
97年全中運國女組跆拳道前三量級技戰術分析 The Analysis of Strategies for the first 3 rank Girls’ Taekwondo Tournament in 2008 National High School Athletic Games |
指導教授: |
闕月清
Keh, Nyit-Chi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3 |
中文關鍵詞: | 跆拳道 、攻擊動作型態 、假動作 |
英文關鍵詞: | Taekwondo, attack patterns, feigning movement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4 下載: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97年全中運國女組跆拳道前三量級技戰術分析
日期:97年6月 研 究 生:蔡友文
指導教授:闕月清
摘要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97年全中運國女組跆拳道前三量級比賽中使用之技戰術。以97年全中運國女組前三量級前四強選手為研究對象,在比賽期間以現場實況錄影,事後紀錄整理進行分析,所分析之技戰術型態包括前三量級選手的攻擊形態、攻擊動作、慣用腳及成功得分率情形;不同量級及不同回合的選手攻擊形態、攻擊動作、慣用腳、假動作、犯規次數及得分之差異。研究結果有三:(一)各量級皆為主動攻擊型態。攻擊動作以旋踢為最高其次為下壓。慣用腳依序為右後、左前、左後、右前。成功得分率以下壓為最高13.7%。(二)不同量級選手的攻擊形態皆為主動攻擊型態。攻擊動作及慣用腳使用有顯著性差異。假動作使用及犯規次數是有差異的。得分上是沒有差異性的。(三)不同回合之選手的攻擊形態是沒有差異,皆為主動攻擊型態。攻擊動作的次數是沒有差異的,以旋踢為最高。慣用腳皆以右後腳及左前腳為主要攻擊慣用腳。假動作、犯規次數及得分上沒有差異。本研究結果除了可了解目前國中女子組比賽中各項技術之運用外,更可提供國內各級學校代表隊進行訓練上的參考,以提升我國跆拳道運動的水準。
關鍵詞:跆拳道、攻擊動作型態、假動作
The Analysis of Strategies for the first 3 rank Girls’ Taekwondo Tournament in 2008 National High School Athletic Games
Master’s thesis, June, 2008 Tsai Yu-Wen
Advisor: Keh Nyit Chin, Ph. D.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strategies for the first 3 rank Girls’ Taekwondo Tournament in 2008 National High School Athletic Games. The participants were the final fours of the first 3 ranks’ Taekwondo Tournament in 2008 National High School Athletic Games. The games were video-recorded during the matches for further analysis. The analysis focused on the strategic movement patterns of participants’ attack patterns, attack movement, prefer leg and scoring average; the differences of attack patterns, attack movements, prefer leg, feigning movements, times of fouls and the scoring among the participants of different ranks in different rounds. There were 3 main results as follows: (1) The attack patterns of all the ranks were active attacks. The attack movements were mainly roundhouse kicks and the downward kicks. The prefer leg used were in the order from rear right, front left, rear left to front right . The highest scoring average belonged to the downward kicks which was13.7%.
(2) The attack patterns of the participants of different ranks were active attack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ir attack movements and prefer leg. There were also differences in their use of feigning movements and times of fouls. However, no difference in their scoring was found. (3)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ir attack patterns of the participants in different rounds. The attack movements were all active attacks. No difference in their times of attack movements with the roundhouse kicks rated the highest. Their prefer legs were mainly rear right and front left.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articipants’ feigning movements, times of fouls and scoring.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provided information to understand the strategic techniques applied in the high school girls’ Taekwondo tournament. It could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training of school teams, so as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the country’s Taekwondo standards.
key words: Taekwondo, attack patterns, feigning movements
引用文獻
ㄧ、中文文獻
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譯)(2007)。競賽規則與解釋說明。台北市: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The World Taekwondo Federation, 2006)。
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2008)。全國道館統計。2008年3月1日,取自網址http://www.taekwondo.org.tw/instpage.php?r=&w=100% 25&h =800&url=www.taekwondo.org.tw/E/top8.htm
王文科(1997)。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書局。
宋玉麒(2005)。2005東亞運跆拳道比賽三強技術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邱共鉦、蔡明志、陳淑貞(2004)。跆拳道運動直擺式旋踢與轉腰式旋踢動作技術分析。大專體育學刊,1,89-97。
邱共鉦、蔡明志、相子元(2004)。92年全國運動會跆拳道比賽男子蠅量級金牌選手技術分析-朱木炎選手之個案研究。2004年運動訓練學國際論壇專刊,107-122。
邱共鉦(2005)。2004年奧運會跆拳道金牌選手比賽分析-朱木炎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邱共鉦、陳淑貞、孟範武、相子元(2005)。2004年荷蘭公開賽男子組54-58公斤級金牌選手腳部得分技術分析-朱木炎選手之個案研究。中華民國大專院校94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483-495。
邱共鉦、蔡明志、陳淑貞、吳燕妮(2007)。95年全中運高中男子組跆拳道比賽各量級金牌選手技術分析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6,189-198。
周桂明(1997)。跆拳道攻擊動作之反應及動力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柯玉貞(2002)。跆拳道後旋踢之運動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洪彰岑(1997)。跆拳道後踢動作之生物力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洪彰岑、劉宇、許昭興(2003)。跆拳道後踢動作技術之生物力學分析。體育學報,35,69-82。
洪彰岑、廖國雄、黃韻靜(2005)。跆拳道輕量級及重量級選手後踢動作技術之分析比較。大專體育學刊,7(1),179-189。
洪彰岑(2006)。跆拳道反擊跳後踢動作技術之運動生物力學分析。體育學報,39(2),25-40。
洪佳君 (2002)。2000年雪梨奧運女子跆拳道49公斤以下級比賽之技戰術分析與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陳志文、秦玉芳、相子元(2004)。跆拳道新規則對上端攻擊動作之得分與違規型態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6 (1),149-162。
陳淑貞、王朝元、邱共鉦、陳文進(2007)。2006年全國中等學校高女組跆拳道對打競賽之攻擊技術、型態與得分率之分析研究。淡江體育,10,134-144。
黃志雄(2001)。2000年雪梨奧運男子跆拳道第一量級之技戰術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黃慶豐、戴郁倫、陳香吟、劉宇(2006)。2004雅典奧運男子組第一量級跆拳道之技戰術分析。文化體育學刊,4,117-122。
張榮三(1997)。跆拳道旋踢攻擊動作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許夆池(2001)。世界跆拳道錦標賽中韓女子選手比賽主動攻擊被動攻擊及得分動作型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許樹淵(2001)。運動生物力學。台北:合記出版社。
許芷菱(2007)。2006杜哈亞運女子跆拳道金牌選手比賽技術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湯惠雯(2001)。跆拳道不同旋踢攻擊動作之生物力學分析。中華體育,15(2),90-98。
溫華昇(2006)。擊劍運動中試探性戰術的意義與重要性-以1994-2004國際銳劍比賽為例。康寧學報,8,171-184。
劉昭晴、相子元(1997)。研究跆拳道比賽男、女選手得分動作之成績分析。中華體育季刊,11 (1), 88-97。
蔡葉榮(1998)。跆拳道下壓踢動作之生物力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蔡葉榮、黃長福(1998)。跆拳道屈伸式與直擺式下壓踢法之運動學分析。體育學報,25,81-90。
蔡明志(1998)。女子跆拳道選手各類攻擊動作型態之攻擊率、得分率及成功率分析。大專體育學刊,37,75-82。
蔡明志(1998)。世界跆拳道錦標賽女子得牌選手攻擊動作型態之攻擊率、得分率及成功率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蔡明志、陳靜玲、陳麒文(2002)。2000年雪梨奧運我國男子跆拳道銅牌黃志雄選手比賽攻擊型態分析。發表於2002年國際運動訓練科學研討會,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蔡明志(2002)。我國跆拳道選手年度訓練計畫-以大專組跆拳道選手為例。教練科學,1,45-60。
蔡明志、邱共鉦、宋景宏、張榮三(2003)。雅典奧運男子跆拳道第一與第二量級精英選手測試賽技術分析比較。發表於92年大專院校跆拳道專業學術研討會,臺北縣:輔仁大學。
蔡明志、邱共鉦、宋景宏、張榮三(2004)。2004奧運女子跆拳道第一量級精英與重點培訓選手比賽攻擊型態之攻擊數得分數及得分成功率分析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3,135-148。
蔡明志、張雅棻(2004)。2003年德國男子第16屆世界跆拳道錦標賽蠅量級金牌選手比賽型態與技術運用分析-朱木炎個案研究。發表於自然與人文教育科學全人教育研討會。臺北縣:輔仁大學。
蔡明志、邱共鉦、張榮三(2004)。雅典奧運賽前臺灣男子跆拳道第一量級選手與主要假想對手比賽技術分析研究。2004年運動訓練學國際論壇專刊,123-137。
蔡明志(2007)。從杜哈亞運成績展望北京奧運跆拳道奪金策略。國民體育季刊,36(1),36-42。
黎建忠(2006)。〈亞運〉銅牌作收朱木炎思考決定下一步。2007年6月15日,取自網址:http://www.cna.com.tw/2006doha/。
蘇泰源 (2007)。優秀跆拳道選手主動與被動空中兩腳旋踢之運動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體育學院,台北市。
羅月英(2000)。柔軟度對於女子跆拳道選手上端旋踢及下壓踢踢擊動作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錢紀明、李志文(1984)。跆拳道腿擊動作速度研究。國民體育季刊,13,95-102。
二、英文文獻
Sung, R. J. (1987). 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basic Taekwondo kicks. Journal of Taekwondo, 61, 106-115.
Kang, G. H., Kim, T. K., & Lee, S. H. (2000). A kinematics analysis of front dolyeochagi in Taekwondo. Korea Sport Research, 11(3), 247-258.
Kuk, H. C., Kyung, M. L., & Sang, H. K. (1994). Taekwondo KYORUGI olympic style sparring. Wethersfield, CT: Turtle Press Hartf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