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鄭紓彤
Cheng, Shu-Tung
論文名稱: 學校環境、自我概念與學校生活適應之關係探討─以慈輝班學生為例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environment, self-concept and school life adaptation ─A study on Tsyr-huei class students
指導教授: 陳杏容
Chen, Hsing-J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8
中文關鍵詞: 慈輝班學校環境班級氣氛自我概念學校生活適應
英文關鍵詞: Tsyr-huei classes, School environment, Classroom climate, Self-concept, School life adaptation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01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12下載:4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全台慈輝班學校環境與慈輝班學生自我概念、學校生活適應之關係。由於現有的研究針對一兩所學校進行瞭解占多數,較無法掌握這些慈輝學生在中介教育裡自我發展與適應的全貌,尤其缺乏探討編班型態對學生的影響,以及探究哪些學校環境因素是影響學生自我概念與學校生活適應的重要因子,因此,針對分布在全台灣九個有設立慈輝班的學校進行慈輝學生之全面調查。

    本研究共發出368份問卷,回收314份,扣除無效問卷,共有277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75.27%,於正式施測前有進行專家效度與預試的步驟。問卷內容包含個人基本資料、就讀學校資料、班級氣氛量表、自我概念量表與學校生活適應量表。調查所得之資料使用SPSS 22.0版本進行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階層迴歸等統計方法加以分析後,獲得下列結論:

    一、慈輝班的編班型態以非融入式為多;班級人數介於11~20人間所佔比例最高;導師的編制呈單、雙導師制並行;輔導教師人力多數以設置3人以上為主;有七成慈輝班學生之學校編制1位學校社工;大部分慈輝班以一對多的認輔制度為主;慈輝班的班級氣氛則屬中等程度。

    二、慈輝班學生之自我概念、學校生活適應發展狀態尚可,探討各項自我概念與學校生活適應的關聯中,『心理自我』與『對學校的態度』發展最佳,『學習適應』最差。

    三、不同編班型態、班級導師人數、輔導教師人數及認輔師生比例對慈輝班學生的自我概念、學校生活適應有顯著差異影響。

    四、班級氣氛分別與自我概念、學校生活適應呈中度正向相關,自我概念與學校生活適應則屬高度正向相關。

    五、學校環境分別對自我概念與學校生活適應具有預測力。

    六、班級氣氛會透過自我概念對學校生活適應產生正向的預測效果,且自我概念具有完全中介的影響力。

    本研究最後根據上述的研究結論,對實務層面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作為教育、學校社工與輔導人員以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The study aim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chooling environment, self-concept and school life adaption of the students in Tsyr-huei classes at schools in Taiwan. For that most studies among relevant existing research focusing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one or two schools only and especially lacks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class arrangement on student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which factors concerning school environment are the critical ones affecting students' self-concept and school life adaption, it is difficult for us to gain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self-concept and school life adaption in Tsyr-huei classes in alternative education system. Therefore the complete investigation of the status of all students in Tsyr-huei classes at the 9 specific schools with Tsyr-huei classes in Taiwan was conducted.

    A total of 368 copies of the questionnaire were delivered for the study, out of which 314 copies were collected, and after deduction of invalid copies, the effective ones collected were 277 copies, accounting for a 75.27% effective collection rate. The step of pretest with expert validity was done before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actually conducted. The content of the questionnaire included basic personal information, school information, classroom climate scale, self-concept evaluation scale, and school adaption scale.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processed with SPSS Ver. 22.0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s,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reached:

    1. The arrangement of Tsyr-huei classes was mostly non-immersive with each class having 11-20 students as the majority; each Tsyr-huei class was given either one or two homeroom teachers, along with at least 3 guidance teachers as a norm; the schools with no less than 70% of total students in Tsyr-huei classes were equipped with 1 school social worker. Most of Tsyr-huei classes adopted a one-to-many counseling pattern, and the climates in Tsyr-huei classes were at medium levels.

    2. Students in Tsyr-huei classes had normal performances in the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elf-concept and school life adaption. Among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self-concept and school life adaption, the items of "psychological self" and "attitude toward school" were the most developed, while the "learning adaption" was the least.

    3. Different classes patterns, numbers of homeroom teachers and guidance teachers as well as counselor-student ratio at school led to the influence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students' self-concept and school life adaption in Tsyr-huei classes.

    4. The classroom climate was moderately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elf-concept and school life adaption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concept and school life adaption was highly positive.

    5. The school environment presented a capability of prediction on self-concept and school life adaption.

    6. The classroom climate produced the positive effect of prediction on school life adaption via self-concept, and self-concept had the influence of complete mediation.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mentioned above, the study has delivered relevant proposals for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as well as for future studies. Hopefully, the proposals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 by school social workers, the competent authorities of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and researchers in the future.

    謝誌.......................................................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目錄.......................................................V 表目錄.....................................................VI 圖目錄...................................................V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2 第二節 研究動機.............................................6 第三節 研究目的.............................................9 第四節 名詞釋義............................................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12 第一節 中途輟學議題與慈輝班發展...............................12 第二節 自我概念及其相關研究..................................20 第三節 學校生活適應及其相關研究...............................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38 第一節 研究架構............................................38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資料蒐集方法.................................39 第三節 研究工具............................................40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方法....................................48 第五節 研究倫理............................................5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54 第一節 樣本背景變項與學校環境變項之描述........................54 第二節 自我概念與學校生活適應之描述............................63 第三節 學校環境在自我概念、學校生活適應之差異...................70 第四節 班級氣氛、自我概念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分析................81 第五節 學校環境與自我概念對學校生活適應之預測情形................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92 第一節 研究結論............................................92 第二節 建議................................................94 第三節 研究限制............................................98 參考文獻...................................................99 附錄一 量表使用同意書......................................107 附錄二 原量表題項與內在一致性信度............................110 附錄三 慈輝學生施測問卷.....................................112 附錄四 慈輝班施測問卷......................................117 附錄五 問卷施測說明........................................118 表目錄 表1-1-1 94~103學年度國中中途輟學學生中輟因素分析.................3 表1-4-1 各地方政府辦理慈輝班編班型態情形.......................10 表2-1-1 各國民中學慈輝班概況一覽表............................16 表3-3-1 家庭社經地位等級換算表................................41 表3-3-2 各職業等級分類細項...................................42 表3-3-3 班級氣氛量表題目.....................................44 表3-3-4 自我概念量表題目.....................................45 表3-3-5 學校生活適應量表題目.................................46 表4-1-1 慈輝班學生背景變項之次數分配與百分比統計表...............55 表4-1-2 班級人數與班級導師人數之交叉表.........................56 表4-1-3 編班型態與班級導師人數之交叉表.........................56 表4-1-4 學生人數與輔導教師人數之交叉表.........................57 表4-1-5 學生人數與學校社工人數之交叉表.........................57 表4-1-6 學生人數與生活輔導員人數之交叉表.......................58 表4-1-7 慈輝班學校環境變項之次數分配與百分比統計表...............59 表4-1-8 班級氣氛總量表、分量表次數分析摘要表....................60 表4-1-9 慈輝班學生班級氣氛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與標準差統計表...61 表4-2-1 自我概念總量表、分量表次數分析摘要表....................63 表4-2-2 慈輝班學生自我概念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與標準差統計表...64 表4-2-3 學校生活適應總量表、分量表次數分析摘要表.................66 表4-2-4 慈輝班學生學校生活適應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與標準差統表..66 表4-3-1 編班型態與自我概念之T檢定摘要表........................70 表4-3-2 班級人數與自我概念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檢定............70 表4-3-3 班級導師人數與自我概念之T檢定摘要表.....................71 表4-3-4 輔導教師人數與自我概念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檢定........71 表4-3-5 學校社工人數與自我概念之T檢定摘要表.....................72 表4-3-6 生活輔導員人數與自我概念之T檢定摘要表...................72 表4-3-7 認輔師生比例與自我概念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檢定........72 表4-3-8 編班型態與學校生活適應之T檢定摘要表.....................73 表4-3-9 班級人數與學校生活適應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檢定........74 表4-3-10 班級導師人數與學校生活適應之T檢定摘要表................75 表4-3-11 輔導教師人數與學校生活適應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檢定....75 表4-3-12 學校社工人數與學校生活適應之T檢定摘要表................76 表4-3-13 生活輔導員人數與學校生活適應之T檢定摘要表...............76 表4-3-14 認輔師生比例與學校生活適應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檢定....77 表4-4-1 班級氣氛與自我概念之相關分析...........................81 表4-4-2 班級氣氛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分析.......................82 表4-4-3 自我概念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分析.......................83 表4-5-1 控制變項、學校環境對慈輝班學生自我概念之階層迴歸分析.......86 表4-5-2 控制變項、學校環境對慈輝班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階層迴歸分析...87 表4-5-3 控制變項、學校環境、自我概念對慈輝班學生生活適應之階層迴歸..88 表4-5-4 班級氣氛對自我概念之迴歸分析...........................89 表4-5-5 班級氣氛對學校生活適應之迴歸分析.......................89 表4-5-6 班級氣氛與自我概念對學校生活適應之迴歸分析...............89 表4-5-7 路徑分析各變項效果分析................................90 圖目錄 圖3-1-1 研究架構圖..........................................38 圖4-5-1 班級氣氛、自我概念對學校生活適應之路徑圖.................90

    中文文獻

    中華民國憲法(1947年1月1日)。

    王基豐(1988)。貧困單親家庭之孩童自我概念、成就動機與社會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王翠娥(2004)。慈輝班學校學生教學輔導對其生活適應及教學成效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任懷鳴(2006年5月15日)。為了孩子,「降低班級人數」不能再等了!【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goo.gl/igyKa8

    伍至亮(2001)。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電視收視行為、偶像崇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全國中輟學生復學輔導資源研究發展中心(2009)。基本概念篇。2015年5月20日,取自:http://dropout.heart.net.tw/main.htm

    江睿霞(1994)。父母婚姻衝突對兒童生活適應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何雪儒(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氣氛知覺、學校適應與其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佩芬(2011)。國中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吳佳蓉(2002)。隔代教養兒童與非隔代教養兒童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吳武典(1979)。國小班級氣氛的因素分析與追蹤研究。師大教育心理學報,12,133-156。
    吳芝儀(2000)。國中階段中輟學生輟學經驗與危機因素之研究。犯罪學期刊,5,179-232。

    吳芝儀(2001)。中輟生的危機與轉機。嘉義市:濤石文化。

    吳秋萍(2010)。國中生正向情緒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其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吳秋萍(2012)。國中生知覺教師教學行為、班級氣氛與地理學習態度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美菊(2006)。慈輝班學校班級氣氛、教師教學效能及學生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淑玲(1999)。台南市國小學生家庭因素、性別角色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台南市。

    吳統雄(1985)。態度與行為研究的信度與效度:理論、反應、反省。民意學術專刊,夏季號,29-53。
    吳新華(1991)。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編製報告。臺南師院學報,24,125-160。
    吳慧玲(2004)。單親學生親子關係、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吳麗卿(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家庭系統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李文欽(2003)。國民小學單親兒童與雙親兒童行為困擾及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為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李方瑜(2015)。國民中小學參與童軍活動學生自我概念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台中市。

    李酉潭、端木蓉(1999)。從對學生幫助的角度解析現有導師制及其改進策略。國立政治大學校務發展計畫。

    李佳蓉(2007)。國民中小學認輔工作之執行阻礙因素及其激勵措施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李國勝(2005)。國中導師領導行為、班級氣氛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李萍薇(2011)。桃園縣國中生父母教養態度、班級氣氛與生涯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萍薇(2011)。桃園縣國中生父母教養態度、班級氣氛與生涯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雅芬(2003)。受歡迎與被拒絕兒童社交技巧、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李雅慧(2014)。第二個學校第二個家:新北市慈輝班中介教育實施情形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曉晶(2002)。台灣慈輝班學生在校生活狀況及學校適應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李麗日(1986)。國中生人際適應問題之研究─以台中縣光復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周文欽(1991)。台北市外來高中學生的就學成因、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周志亭(2005)。國中生自我概念與九年一貫課程各學習領域學業成就之相關性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周金玉(2007)。國民中小學實施「認輔制度」之成效評估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林己文(2010)。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學習動機與學習表現之研究—以苗栗縣公立國民中學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高雄市,復文圖書。

    林信香(2003)。國小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林春妙(2012)。國中生自我概念、生命意義感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家屏(2002)。青少年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林純燕、賴志峰(2014)。國民小學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與幸福感相關之研究。學校行政,92,205-230。doi:10.3966/160683002014070092011

    林清江(1993)。文化發展與教育革新。台北市:五南。

    林進財(1992)。傅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論。載於郭為藩(主編),現代心理學說(1-30)。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萬億(2004年8月16日)。被誤解的中途教育。國語日報,國民教育版。

    林萬億(2006)。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市:五南。

    林萬億(2012)。學校社會工作實務。台北市:巨流。

    林裕雄(2009)。台南縣慈輝班學生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台南市。

    林慧娟(2009)。多少人才夠?談多變項分析的樣本數問題。台灣腦中風學會會訊,16(2),7-8。

    邱皓政(2014)。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台北:五南。

    洪淑麗(2006)。國小教師知覺與外籍配偶家長教師溝通及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洪錚蓉(1992)。高中僑生與本地生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比較暨團體諮商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唐惠珠(2003)。解決國中生輟學問題之行動研究:以花蓮縣秀林國中慈輝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孫旻儀、王鍾和(2006)。國中教師管教方式與學生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報,9,65-92。

    特殊教育學校設立變更停辦合併及人員編制標準(1987年8月14日)。

    國民教育法(1979年5月23日)。

    張秀蓮(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家長參與與學生學校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秀蓮(2010)。家庭社經地位、學校生活適應與行為偏差對國中生幸福感知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道大學,彰化縣。

    張佳蓉(2012)。高雄市國中生網路遊戲使用行為與自我概念、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書玲(2012)。國中慈輝班經營運作與學生學習及生活適應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張喜鳳、林惠芬(2011)。國小普通班自閉症學生學校適應與學校支持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25,25-46。

    強迫入學條例(1944年7月18日)。

    教育部(2015a)。103學年度中輟統計數據【資料檔】。2015年9月22日。取自:http://203.68.64.40/six/main/asub19.html

    教育部(2015b)。國中中輟生人數【資料檔】。2015年9月22日。取自:http://140.109.120.173/cgi-bin/qs_fdr.cgi

    莊明貞(1985)。國中學生學校生活素質與學校適應行為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7,85-93。

    莊榮俊(2002)。國中學生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自我傷害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莫麗珍(2003)。國中學生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台灣中部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郭妙雪、郭玲芳(2008)。單親家庭高中(職)學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台北縣市為例。華岡農科學報,22,37-56。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臺北市:師苑。

    陳又華(2008)。高中生人際吸引力與學校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小娥、蘇建文(1978)。父母教養行為與少年生活適應。教育心理學報,10,91-106。doi:10.6251/BEP.19780601.9

    陳志平(2004)。「情緒教育輔導方案」對慈輝班學生情緒智力與學校生活適應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李綢(1983)。國小兒童自我概念發展之研究。測驗年刊,30,93-100。

    陳李綢、蔡順良(2009)。中學生生活適應量表。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陳依璇(2011)。不同背景國中學生的學校希望感及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治豪、王以仁(2006)。國小轉學生自我概念、社會支持與其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教育科學期刊,6(1),46-74。

    陳秋儀(1999)。國民中學中輟復學生所知覺的問題、因應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英豪、汪榮才、李坤崇(1993)。學習心事誰人知?--國中國小學生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國教之友,44(3),5-14。

    陳茜茹(1995)。班級氣氛與兒童生活適應和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陳淑芬(2013)。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氣氛、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億貞(譯)(2006)。普通心理學(Pathways To Psychology)(原著者:Sternberg , Robert J.)。台北市:雙葉書廊。

    陳曉真(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璟賢(2013)。國中生知覺父職參與、正向情緒及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彭卿雲(2007)。新台灣之子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彭駕騂(1994)。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復學輔導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曾秋婷(2006)。國中小教師人格特質對學生國一學校生活適應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湯世名、張聰秋、顏宏駿、林良昇(2013年12月13日)。日月明功6人虐死高中生「陳巧明下令」。自由時報。2015年5月20日,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738196

    馮文秀(2001)。不同原因、時間的單親家庭學生在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的比較研究。翠崗學報,4,49-85。

    黃千毓(2008)。國民小學家長參與與學生學校適應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黃玉臻(1997)。國小學童A型行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志賢(2000)。就讀都市技職學校原住民新生“生活規範適應”之研究-以明志技術學院爲例。原住民教育季刊,17,106-113。

    黃芷潁(2008)。高雄市國小學生自我概念、班級氣氛知覺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俊傑、王淑女(2001)。家庭、自我概念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應用心理研究,11,45-68。

    黃保勝(1996)。台中市國民小學轉學生學校 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黃朗文(2002年12月)。自我概念的發展歷程─從青少年初期到中後期的轉變。「國科會社會學門成果發表會」發表之論文,台中市東海大學。

    黃朝凱(2003)。國民小學學童知覺班級氣氛、學習態度與創造傾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黃德祥(2008a)。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二版)。台北市:五南。

    黃德祥(2008b)。弱勢學生復原力的培養與輔導。教育研究月刊,172,53-65。

    黃瀞瑩(2011)。戲劇活動策略運用在國中表演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以輔導慈輝班學生自我概念形成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黃韻如(2006)。台灣中輟高風險學生社會工作干預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黃韻如(2007)。中途輟學學生輔導。載於林萬億、黃韻如等著,學校輔導團隊工作:學校社會工作師、輔導教師與心理師合作(137-190)。台北市:五南。

    楊士隆、吳芝儀(2003)。我國處遇中輟生復學之各類中介教育設施實施現況及成效評估研究。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楊妙芬(1995)。單親兒童非理性信念、父母管教態度、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8,71-110。

    楊季霖(2009年5月)。認輔制度比較─以基隆市大德國中慈輝班學生及一般學生為例。人文社會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楊俊媛(1995)。國小單、雙親兒童之學校適應與其「個人特質」、「家庭特性」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葉政憲(2008)。國小高年級隔代教養家庭學童氣質、自我概念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葉慶雯(2011)。國中生知覺導師領導風格、班級氣氛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路君約(1981)。少年人格測驗指導手冊修訂本。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廖松圳(2006)。彰化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社團活動參與、自我概念、社團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廖榮利(1990)。適應。載於蔡漢賢(主編),社會工作辭典(頁638)。台北市: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2012)。社會工作倫理守則。2015年9月2日,取自:http://www.tasw.org.tw/p1-news-detail.php?bgid=4&gid=11&nid=315

    趙富年(1980)。影響國中學生生活適應的家庭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劉佩雲(1995)。國民中小學學生中途輟學成因及輔導策略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3(2),85-93。

    劉素妙(2011)。國民中學慈輝班學生行為問題與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劉國兆(2009)。國中生的學校生活適應策略與同儕文化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3(2),167-185。

    劉焜輝(1985)。師大學生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學生輔導中心。

    蔡巧雀(2011)。國中學生家庭結構因素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 以台南市北門區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蔡玉芳(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背景對情緒穩定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蔡河霖(2010)。國小學童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以屏東縣新移民子女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縣。

    蔡德輝、吳芝儀(1999)。中輟學生的輔導與服務方式-美國選替性教育之另類觀點。訓育研究,38(2),34-47。

    蔡德輝、吳芝儀(2000)。我國實施中輟防治與選替教育芻議。中輟復學生與青少年犯罪問題研討會論文集。

    蔡德輝、楊士隆(2013)。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鄧仲玲(2013)。臺灣地區慈輝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鄧煌發(2000)。輟學少年之家庭與社會學習因素的比較分析。犯罪學期刊,5,233-275。

    鄭麗珍(2001)。家庭結構與青少年的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5,197-270。doi10.6171ntuswr2001.05.05
    學生輔導法(2014年11月12日)。

    盧欽銘(1979)。我國兒童及靑少年自我觀念的發展。教育心理學報,12,123-131。doi:10.6251/BEP.19790601.9

    賴永和(2001)。國民中小學退休教師生活適應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賴秀玉(2002)。中輟復學生適應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市一學園型中途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市。

    錢玉玲(2010)。國中生班級氣氛、學習滿意度、導師領導行為與班級生活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謝雅如(2011)。國小學童學校生活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謝慈容(2005)。國小六年級男、女兒童家庭社經地位及自我概念對生活適應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簡茂發(1978)。父母教養態度與小學兒童生活適應之關係。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11,63-85。doi:10.6251/BEP.19781201.6

    簡茂發(1986)。大學生適應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8,1-90。

    魏莉莉、馬和民(2009)。學校生活適應不良突顯的“90後”。當代青年研究,11,64-69。

    魏銘相(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羅婉麗(2001)。國中小學生生活適應之訪談、評量與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嚴學復、黃靜怡(2008)。國民中學中輟學生返校復學成功案例之研究—以臺北縣國中為例。臺北縣政府96年度自行研究案。

    英文文獻

    Altenbaugh, R. J. Engel, D.E., & Martin, D.T. (1995). Caring for kids: A critical study of urban school leavers. Washington, DC: The Falmer Press.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 McGraw-Hill.

    Aron, L.Y. (2006). An overview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National Center on Education and the Economy: US Department of Labor, Employment and Training Administration.

    Bosworth, R. (2014). Class size, class composi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tudent achievement. Education Economics, 22(2), 141-165. doi:10.1080/09645292.2011.568698

    Byer, J. L. (2000). Measuring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classroom social climate on academic self-concept. Journal of Social Studies Research, 24(1), 25-34.

    Caroleo, M.(2014). An examination of the risks and benefits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Relational Child & Youth Care Practice, 27(1), 35-46.

    Cooley, C. H. (1902).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New York: Scribner.

    Crouse, K., Hardy, M. J., Potts, E., & Morrow, R. (1981). Reflections: Self concept development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ronto: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mmittee, Ontario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Federation.

    De La Ossa, P. (2005). “Hear my voice”: Alternative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ceptions and implication for school change. American Secondary Education, 34(1), 24-39.

    Dusek, J. B. (1996). Adolescent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Foley, R.M. & Pang, L-S. (2006). Alternative education programs: Program and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The High School Journal, 89(3), 10-21. doi: 10.1353 hs.2006 0003.

    James, W. (1890).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New York: H. Holt and Company.

    Macqueen, K. (2014). Is big bad and small good? Maclean's, 27, 24-28.

    Marsh. H. W. (1990). A multidimensional, hierarchical model of self-concept: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justific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2(2),77-170.

    Pears, K. C., Kim, H. K., Capaldi, D., Kerr, D. C. R., & Fisher, P. A. (2013). Father–child transmission of school adjustment: A prospective intergenerational stud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9(4), 792-803. doi:10.1037/a0028543

    Poyrazli, S., Ferrer-Wreder, L., Meister, D.G., Forthun, L., Coatsworth, D. & Grahame, K.M. (2008). Academic achievement, employment, age and gender and students' experience of alternative school. Adolescence, 43(171), 547-556.

    Rogers, C. R. (1961). On becoming a person: A therapist's view of psychotherapy.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Shavelson, R. J., Hubner, J. J., & Stanton , G. C. (1976). Self-concept: Validation of construct interpretation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6(3), 407-441.

    Shoshani, A., & Slone, M. (2013). Middle school transition from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Young adolescents’ character strengths,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chool adjustment.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14(4), 1163-1181. doi:10.1007/s10902-012-9374-y

    Smith, A., Peled, M., Albert, M., Mackay, L., Stewart, D., Saewyc, E. &the McCreary Center Society. (2007). Making the grade: A review of alt. education programs in British Columbia. Vancouver, BC: McCreary Center Society.

    Tobin, T. J., & Sprague, J. (1999). Alternative education programs for at-risk youth: issues, best practice, and recommendations.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432805)

    Vadeboncoeur, J.A. (2009). Spaces of difference: The contradictions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al programs. Educational Studies, 45, 280-290

    Wilson, K., Stemp, K. & McGinty, S. (2011). Re-engaging young people with education and training: What are the alternatives? Youth Studies Australia, 30(4), 32-3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