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雪君 |
---|---|
論文名稱: |
明清話本小說佛寺場景研究 |
指導教授: | 林保淳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21 |
中文關鍵詞: | 佛寺 、場景 、話本小說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8 下載:1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佛寺是中國小說出現相當頻繁的場景,小說家在佛寺場景中編織各種多采多姿的故事情節與人物發展。檢視明清話本小說,其中出現佛寺場景的故事類型相當多元,有宗教顯靈、愛情故事、怪力亂神等事件。佛教與中國社會的關係為何?佛寺場景如何安排人物、設計事件與描寫環境?佛寺場景如何設計以表現話本故事的主題?佛寺場景如何配合小說人物與情節展現藝術效果?皆是本文意欲探討的重點。
第二章探討中國與佛教之間的關係。佛教自從東漢傳入中國之後,深深地影響中國的文化、民俗與政治。文化部分,佛教與儒學、與玄學、與道教之間或協調、或融合、或爭勝、或衝突,經過幾千年的歷程,共同交織成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信仰部分,菩薩、閻王、彌勒成為中國人信仰中相當重要的神靈;又浴佛節、盂蘭盆節、臘八節在中國皆是相當盛大的佛教節日,而佛社、家廟、廟會與福田院肩負著中國相當重要的慈善力量。最後,佛教與中國政治的關係時遠時近,君主欲利用佛教鞏固政權與穩定社會而提倡之,但又懼其勢力過大而打擊之。
第三章探討佛寺場景的各個面向。場景是作者提供一個時空以利於事件設計與人物安排。本章透過三個角度分析佛寺場景:環境描寫、事件設計與人物安排,又環境描寫可細分為地域內容、景物內容與社會內容。話本小說中的佛寺大多坐落在南方,恰與中國佛教南移的現象切合。另外,佛寺場景中的景物可分為外部景物與內部擺設兩個部分。本文分析貴族帝王、士紳階級、平民百姓、賤民階級與僧侶尼姑等人物在話本小說中的形象。發生在佛寺場景的事件類型相當多元,從渡化宣佛到詐財幽會皆有。最後,透過人物安排以及事件設計,本文推知佛寺場景中的社會內容。
第四章將前述的人物、事件與環境結合為場景,探討作家如何運用佛寺場景表現話本小說的主題。筆者將研究文本分為宗教主題、諷世主題、宣德主題及愛情主題,分別討論不同主題的事件設計、人物安排與環境描寫。宗教主題的故事著重於教化宣佛等事件,人物以高僧為主,並刻意營造清幽的環境。而諷世主題多貪財詐騙等事件,並以淫僧惡棍為主角,又在內部景物上做精心的設計。而宣德主題的事件多為主角流離失所但堅守節操善終,人物以平民百姓為主,其故事重心在於情節,因此在環境設計上多浮光掠影。最後,愛情主題多巧遇幽會等事件,角色以書生與閨女為主,環境設計多可愛動人。
第五章則是探討佛寺場景在整部小說中的藝術功能。首先,佛寺或擔任故事情節的背景、或擔任故事情節場景的部分、或擔任故事展開的空間場景,以承接故事情節發展。另外,作者利用情節將人物做更豐滿的描繪,或將人物性格做大幅度的扭轉,以利於情節發展卻又不失荒謬。
本論文透過敘事學的角度分析明清話本小說佛寺場景的各個面向,從佛教與中國的關係,佛寺場景的五個向度、佛寺場景與小說主題,佛寺場景的藝術功能分析。透過本文分析得到兩個結論:第一,佛寺場景在作者的主觀意識下呈現多種面貌,基於現實但又不失想像發揮。第二,佛寺場景為情節、人物、環境集合的敘事單元,共同表現故事主題。
一、 專書
(一) 古籍
著者不詳:《京本通俗小說》,臺北:世界書局,1958年。
(唐)李肇:《唐國史補》,台北:世界書局,1959年。
(清)王夫之:《姜齋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6月。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6月。
(明)陶宗儀:《輟耕錄》,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4月。
(晉)釋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65年。
(元)鄭太和:《鄭氏規範》,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明)申時行等修:《明會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3月。
(明)張鹵校刋:《皇明制書》,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年。
(梁)劉勰:《文心雕龍》,臺北:明倫出版社,1970年9月。
(清)泛祖述:《杭俗遺風》,台北:藝文出版社,1970年12月。
(明)祝允明:《野記》,臺北:廣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0年12月。
(明)趙南星:《校贊》,台北:東方文化供應社,1970年。
(唐)段安節:《樂府雜錄》,台北:鼎文書局,1974年2月。
(宋)黃幹:《黃勉齋先生文集》,台北:青山書屋,1975年5月。
(宋)李昉:《太平廣記》,台北:古新書局,1977年10月。
(明)蹇曦:《東維子文集》,臺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79年11月。
(明)無名氏:《清平山堂話本》,臺北:河洛出版社,1980年11月。
(清)張竹坡:《第一奇書》,台北:里仁書局,1981年1月。
(宋)吳自牧:《夢梁錄》,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7月。
(宋)吳自牧:《夢梁錄》,臺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1年10月。
(漢)戴德:《大戴禮記》,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3月。
(清)嵇曾筠:《浙江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清)鶴市道人編:《醒風流奇傳》,臺北 : 天一出版社,1985年。
(宋)潛說友:《咸淳臨安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清)劉熙載:《藝概》,台北:金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12月。
(東晉)瞿曇僧伽揚婆譯:《增壹阿含經》,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1月。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1月。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華嚴經》,台北:板橋佛教蓮社,1988年4月。
(清)黃伯祿:《集說詮真》,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11月。
(清)曹雪芹:《紅樓夢》,台南:博元出版社,1989年。
(戰國)列子:《列子古注今譯》,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3月。
(唐)釋慧皎:《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6月。
(梁)釋慧皎:《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0月。
(明)王士性:《王士性地理書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4月。
(宋)無名氏:《靖康要錄》,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作者不詳:《佛說像法決疑經》,台南:中央印刷所,1994年4月。
(晉)法立、法炬共譯:《佛說諸德福田經》,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3月。
(戰國)墨子:《墨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2月。
龍樹菩薩造、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台中:台中蓮社,1997年3月。
(宋)贊寧:《宋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
(北魏)楊銜之:《洛陽伽藍記》,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8月。
(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北京:九洲圖書出版社,1998年。
(清)李昉:《大清律例》,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6月。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9
月。
(後秦)鳩羅摩什:《妙法蓮華經》,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9月。
(宋)程顥、程頤:《二程遺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晉)陳壽:《三國志》,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6月。
(明)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7月。
(宋)朱熹集註:《詩經集註》,台南:大孚出版社,2001年8月。
(魏)王弼、韓康伯等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正義‧坤卦》,台北:新文豐出版
公司,2001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年。
(清)彭紹升:《二林居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沈朝初:《全清詞》,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5月。
(戰國)曾子:《孝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7月。
(宋)耐得翁:《都城紀勝》,揚州:廣陵書社,2003年4月。
(清)張燾:《津門雜記》,揚州:廣陵書社,2003年4月。
(明)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揚州:廣陵書社,2003年4月。
(宋)釋文瑩:《湘山綠野》,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月。
(宋)葛立方:《韻語陽秋》,臺北: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唐)釋昇智:《楞嚴經》,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月。
(明)施耐庵:《水滸傳》,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5月。
(二) 現代著作
張曼濤:《佛教與政治》,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3月。
張曼濤:《佛教與中國文學》,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3月。
太虛:《佛教與中國社會》,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4月。
盧前:《佛教與中國文學》,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1年2月。
何朋:《佛教與中國文學》,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1年7月。
胡世瑩:《話本小說概論》,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7月。
賈文昭、徐文勛:《中國古典小說藝術》,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8月。
陳為良、余藎:《文學體裁寫作基礎》,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1988年5 月。
金建人:《小說結構美學》,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9月。
北京圖書館古籍出版編輯組:《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61‧子部雜家類》,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
瑞蒙‧柯南:《敘事作品面面觀》,北京:新華書店,1989年2月。
劉孟宇:《寫作大要》,台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1989年8月。
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化》,台北: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12月。
韓南:《中國白話小說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
王景琳:《中國古代寺院生活》,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
傅騰宵:《小說技巧》,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2年3月。
徐岱:《小說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2年9月。
蘇淵雷:《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
陳洪:《佛教與中國古典文學》,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
鍾明元:《圖解認識佛寺》,臺北:世界佛教出版社,1993年3月。
胡萬川:《話本與才子佳人之研究》,台北:大安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2月。
王國維:《新譯人間詞話》,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3月。
劉世劍:《小說概說》,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1月。
石昌渝:《小說》,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6月。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二四八》,台北:莊嚴文化出版社,1995年9月。
方祖燊:《小說結構》,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0月。
黃清泉、蔣松源、譚邦和:《明清小說的藝術世界》,台北:洪葉文化,1995 年。
顏昌嶢:《管子校釋》,長沙:岳麓書社出版社,1996年2月。
傅騰霄:《小說技巧》,臺北:洪葉文化,1996年。
李四龍:《中國佛教與民間社會》,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4月。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5月。
馬積高:《中國古代文學史》,台北:萬卷樓出版社,1998年7月。
石麟:《話本小說通論》,湖北: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年8月。
傅璇琮等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永祥:《佛教文學對中國小說的影響》,臺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孫通海、王海燕:《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月。
魏飴:《小說鑑賞入門》,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6月。
羅鋼:《敘事學導論》,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
徐秀榮:《佛教與文學的系譜》,台北:里仁書局,1999年9月。
王啟興:《校編全唐詩》,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張森:《佛教與中國文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5月。
祁志祥:《佛學與中國文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5月。
劉淑芬:《慈悲清靜──佛教與中古社會》,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1月。
張清榮:《少年小說研究》,台北:紅螞蟻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2月。
汪玢玲、陶路:《俚韻驚塵:三言與民俗文化》,哈爾濱市 :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米克‧巴爾著、譚君強譯:《敘事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新華書店,2003年4月。
李林:《梵國俗世各一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7月。
林保淳:《古典小說中的類型人物》,台北:里仁書局,2003年10月。
魏儒道:《佛教史話》,台北:國家出版社,2004年5月。
陳可畏:《寺觀史話》,台北:國家出版社,2004年5月。
胡亞敏:《敘事學》,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高 弓:《漢傳佛教和中古社會》,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4月。
鄭土有:《中國民俗通志─信仰志》,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6年4月。
(法)莫泊桑著,郝遠、王振孫譯:《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集》,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6月。
吳士余:《中國古典小說的文學敘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8月。
倪濃水:《小說敘事研究》,北京:群言出版社,2008年4月。
亞斯多徳著、劉效鵬譯:《詩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6月。
黑格爾著、朱光潛譯:《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4月。
二、 學位論文
王淑均:《三言主題研究》,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費臻懿:《《西湖佳話》研究》,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1年5月。
張淑芬:《周清原《西湖二集》研究》,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張愛倫:《宋代蘇州地區的佛教》,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三、 期刊論文
傅子玖:〈無情有意─景物反襯瑣談〉,《名作欣賞》第1期(1981年), 頁:101-103。
許來渠:〈略論小說創作中的環境描寫〉,《河北大學學報》第4期(1982年),頁:150-156。
高爾純:〈試論我國古典短篇小說藝術表現特徵〉,《學習與探索》第4期(1982年),頁:95-100。
增田涉:〈論話本一詞的定義〉,《古典文學知識》第7期(1988年3月),頁:146-152。
施蟄存:〈說話本〉,《文史知識》第88期(1988年10月),頁53-57。
沈新林:〈論宋元話本愛情描寫的特色〉,《鹽城師專學報》第二期(1991年),頁:27-31。
金文達:〈佛教音樂的傳入及其對中國音樂的影響〉,《南亞研究》第2期(1991年),頁:75-81。
韓淑舉:〈隋唐佛寺藏書初探〉,《四川圖書館學報》第67期(1992年5 月),頁:69-73。
王訶魯:〈小說典型環境設計與人物性格刻劃的深化〉,《九江師專學報》第1期(1993年),頁:72-74+78。
徐洪興:〈略論唐宋間的排佛道思潮〉,《復旦學報》第4期(1994年),頁:42-46。
周熾成、潘繼恩:〈儒家人生理想與中古知識分子的人生現實〉,《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1995年),頁:7-10。
劉興漢:〈對話本理論的再審視─兼評增田涉〈論話本的定義〉〉,《社會科學戰線》第4期(1996年),頁:186-192。
林染:〈犍陀羅佛像藝術漫談〉,《新疆藝術》第5期(1996年),頁:51-52。
張躍生:〈佛教文化與唐代傳奇小說〉,《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第2期(1997年),頁88-92。
隆輝:〈淺說布施〉,《法音》第三期(1998年),頁:36-37。
張世君:〈中西小說敘事的時空意識〉,《東方叢刊》第3期(1999年6月),頁:72-86。
王志明:〈環境描寫與小說空間〉,《南寧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3期(1999年),頁:19-23。
李劍平:〈話本二題〉,《欽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5卷第1期(2000年3月),頁:27-32。
薛志清:〈論宋代僧尼的經商活動〉,《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第32卷第3期(2000年5月),頁:30-36。
張洪強:〈佛教對中國繪畫藝術的影響〉,《勝利油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 第14卷第2期(2000年6月),頁:66-69。
吳效剛:〈論小說的敘述空間〉,《西北師大學報》第37卷第5期(2000年9月),頁:60-64。
王潔群:〈中國古典小說描寫的藝術特色與侷限〉,《寫作》第一期(2000年),頁:4-6。
胡正偉、楊敏:〈略論明清才子佳人小說的創作模式〉,《宿州師專學報》第17卷第1期(2002年3月),頁:30-33。
張世君:〈小說敘事空間結構概念:間架〉,《東方叢刊》第2期(2002年6月),頁:93-100。
張躍生、魏立艷:〈佛教文化和宋話本〉,《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第23卷第2期(2003年4月),頁70-74。
羅微、齊雲飛:〈淺談中國佛寺的營造文化與藝術〉,《考古與文物》第1期(2003年),頁:62-68。
孫旭:〈西湖小說與話本小說的文人化〉,《明清小說研究》第2期(2003年),頁:19-28。
李小艷:〈佛教寺院經濟的形成和發展〉,《五臺山研究》第1期(2003年),頁:10-14。
紀德君:〈宋元話本小說的時空設置及其文化意蘊〉,《學術研究》第4期(2003年),頁:110-113。
陳崗林:〈淺析三言主題思想〉,《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3卷第3期(2004年9月),頁:31-33。
林君希:〈大乘佛教自利利他思想評述〉,《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學報》第3期(2004年),頁:42-44。
郭征宇:〈簡論佛教的因果報應說〉,《晉陽學刊》第4期(2005年),頁:62-65。
朱玲:〈話本小說中詩體話語的修辭功能〉,《修辭學習》第2期(2005年),頁:39-40。
陳國軍:〈《西湖二集》敘事品格的生成〉,《武警學院學報》第22卷第2期(2006年4月),頁:79-82。
黃維利:〈寺、廟、祠、觀、庵的區別〉,《中學生》第4期(2006年),頁:45。
范軍:〈盂蘭盆節的宗教源流〉,《華僑大學學報》第3期(2006年),頁:70-80。
張桂丹:〈論梁武帝崇佛之原因〉,《江西教育學院學派》第28卷第2期(2007年4月),頁:101-104。
曾國富:〈五代吳越國崇佛的原因及其影響〉,《宗教學研究》第3期(2007年),頁:105-111。
胡啟文:〈唐五代僧人與文人交往的背景〉,《欽州學院學報》第23卷第1期(2008年2月),頁:22-25。
楊宗紅、戴婕:〈論明代話本小說教化特色〉,《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第18卷第1期(2008年3月),頁:83-85。
白艷玲:〈因果報應思想與中國古代小說中的常見結構模式〉,《江西科技師範學院學報》第四期(2008年4月),頁89-92。
趙占清:〈從三武滅佛看道教排佛〉,《開封教育學院學報》第28卷第2期(2008年6月),頁:29-31。
李丙陽:〈從明代婦女教育的視角看節婦列女的產生〉,《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8卷第2期(2008年6月),頁:14-16。
張力舟:〈論宋元話本中的勸懲〉,《現代語文》第10期(2008年),頁:59-60。
林開強:〈晚明社會秩序變遷與話本小說的宗教教化思想〉,《宗教學研究》第二期(2008年),頁:181-185。
張健波:〈笈多式造像與于闐畫派藝術風格的內在淵源考析〉,《雲南藝術學院學報》第3期(2009年),頁: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