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曾筱筑 Tseng, Hsiao-Chu |
---|---|
論文名稱: |
京劇演唱與京胡伴奏之交互作用研究-以梅蘭芳〈女起解〉為例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Vocal and Jinghu in Peking Opera–A Case Study of the Mei, Lan-fang's 'The Female Prisoner Su San' |
指導教授: |
呂鈺秀
Lu, Yu-Hsiu |
口試委員: | 游素凰 林世連 呂鈺秀 |
口試日期: | 2021/09/10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民族音樂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thnomusicology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3 |
中文關鍵詞: | 京劇 、京胡 、梅蘭芳 、女起解 |
英文關鍵詞: | Peking Opera, Jinghu, Mei, Lan-fang, The Female Prisoner Su San |
研究方法: | 個案研究法 、 主題分析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49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7 下載:1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京劇藝術當中,唱腔與伴奏旋律之間除了在音樂上有著緊密的關係,更是體現藝術家之間的默契。從早期的錄音資料,以及口述及文本傳記資料中,可以發掘出梅蘭芳如何發展為龐大梅派體系的京劇表演藝術經典,在此過程中,唱腔與京胡伴奏中的關係與變化,是為重要關鍵。學習京劇旦角藝術通常以梅(蘭芳)派戲入門,本論文即以梅蘭芳常作為打炮戲的演出劇目〈女起解〉為對象,探討京劇演唱與伴奏間的交互關係。
第一章將京劇〈女起解〉發展之脈絡及其演變進行溯源:從民間流傳玉堂春的故事至明代流行之公案小說《海剛峯先生居官公案》;後被馮夢龍收錄於《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中,以蘇三經歷為主要內容,將故事定型;最後經過多人長時間努力,將故事舞臺化,使得京劇《玉堂春》得以搬演。〈女起解〉原為全部《玉堂春》故事中的一個段落,僅有「別獄神」四句【原板】,經由王瑤卿研究創新大段【反二黃慢板】,加上梅蘭芳伯父梅雨田所編創的「十個可恨」唱腔,使〈女起解〉成為可獨立搬演之劇目。而最早全劇有聲資料,為1957年由梅蘭芳與蕭長華二人共同錄製。
第二章統整全劇音樂結構,探討劇目中所使用之【二黃散板】、【反二黃慢板】、【西皮導板】、【西皮散板】、【西皮搖板】、【西皮快板】、【西皮流水】、【西皮原板】、【西皮慢板】等九個聲腔板式,其演唱與伴奏之規律性。
第三章將梅蘭芳的琴師徐蘭沅所歸納出梅氏在演唱時的裝飾性唱法「顛、挑、顫、壓、落、斷、剛、柔」,本論文依其特性,將之分為倚音、長音、收腔、力度等四種行腔規律,結合京胡伴奏中的裝飾音,闡述兩者間的關聯,並藉由比對梅氏〈女起解〉錄音資料,以梅氏演唱之異同,來窺探其不同時期對於角色人物的理解,以及梅派琴師的伴奏與梅蘭芳演唱的交互作用。
第四章則將伴奏類型分為做表式、引導式、演唱式三部份,列舉劇中使用於演員做表的亮弦、行弦,引導唱腔的過門,以及與演唱具直接關係的唱腔伴奏,從尺寸與旋律的變化切入,說明演唱與伴奏間的氣口安排如何相應配合,探討兩者間之交互作用。
In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the singing voice and its accompanying melody share a close musical relationship. This relationship also reveals a chemistry between the singer and the musician. From a study of early recordings as well as oral and written history, it is possible to discover how Mei, Lan-fang developed his classical Peking Opera performance style known as the Mei School, which emphasized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variations within. The learning of Peking Opera Dan (旦) roles usually begins with a study of the Mei (Lan-fang) School, and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inging voice and its accompaniment in Peking Opera, using Mei, Lan-fang’s canonical performance of the opera ‘The Female Prisoner Su San’ as a case study.
The first chapter traces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Peking Opera ‘The Female Prisoner Su San’, beginning with the oral folklore of Yu Tang Chun and its evolution into the popular novel from the Ming Dynasty: The Case of Mr. Hai, Gang-feng’s Official Residence. The story is then included in Feng, Meng-long’s Stories to Caution the World as Yu Tang Chun Reunites with Her Husband in Her Distress, and is then shaped into its current version, which focuses on Su San’s experience. It is finally adapted into an opera for the stage called “Yu Tang Chun” through the hard work of many different people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e Female Prisoner Su San’ was originally one of the scenes from “Yu Tang Chun” , with only four lines in the section Farewell to the God of Hell (Yuan Ban原板). It was then developed into a larger scene by Wang, Yao-qing (Fan-Erhuang Man Ban 反二黃慢板), in addition to the singing style of Mei, Lan-fang’s uncle Mei, Yu-tian’s Ten Hates (十個可恨), resulting in the stand alone performance ‘The Female Prisoner Su San’ . The earliest audio recording of the entire opera was made by Mei, Lan-fang and Xiao, Chang-hua in 1957.
The second chapter consolidates the entire musical structure of the opera and discusses the nine vocal patterns used in the opera, namely: Erhuang San Ban, Fan-Erhuang Man Ban, Xipi Dao Ban, Xipi San Ban, Xipi Yao Ban, Xipi Kuai Ban, Xipi Liu Shui, Xipi Yuan Ban, Xipi Man Ban. This chapter also explores the regularity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vocal singing pattern and its accompaniment.
The third chapter summarizes Mei, Lan-fang’s Jinghu master Xu, Lan-yuan’s ornamental singing techniques, namely Acciaccatura (顛), Picking (挑), Tremble (顫), Suppress (壓), Falling (落), Breaking (斷), Strength (剛) and Softness (柔). These techniques are classified into four types of rhythms, such as Appoggiatura (倚音), Long Tone (長音), Harmonic Cadence (收腔) and Dynamic (力度). The chapt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Jinghu accompaniment and each singing technique according to their characteristics. By comparing the various recordings of Mei’s. ‘The Female Prisoner Su San’, 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Mei’s singing, we are able to explore how Mei, Lan-fang’s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 he plays changes over time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ei School musician’s accompaniment and Mei, Lan-fang’s singing.
The fourth chapter divides the accompaniment into three parts, namely Movement (做表式), Lead-in (引導式) and Singing (演唱式). It then list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string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performer’s singing in the Lead-in part, such as Liangxian (亮弦) and Xingxian (行弦). The chapter then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cal instrumentation and the vocal singing pattern accompaniment, based on changes in size and melody,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inging and accompaniment based on how the breath is arranged into the musical accompaniment and how these elements affect each other.
古籍
元・周德清。《中原音韻》。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4重刊。
清・阿英(錢杏邨)。《小说閑談四種小說二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重刊。
清・徐慕雲。《梨園影事》。上海:華東,1933重刊。
清・張次溪。《清代燕都梨園史料》。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12重刊。
清・李斗。《揚州畫舫錄》。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出版社,1984重刊。
明・李春芳。《海剛峯先生居官公案》明清膳本小說叢刊初編。第三輯公案小說。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重刊。
明・朗英。《七修類稿》。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重刊。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重刊。
專書
于會泳。《腔詞關係研究》。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
中國梅蘭芳協會,梅蘭芳紀念館。《梅蘭芳藝術評論》。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
中國現代教育家傳編委會,王世勛。〈王瑤卿〉。《中國現代教育家傳》(第一冊)。雲南:民族出版社,1985。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北京卷(下)》。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
天昊,鳴遲。《王瑤卿藝術評論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5。
王文章。《中國京劇藝術百科全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
王安祈。《性別、政治與京劇表演文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20。
______。《臺灣京劇五十年》(上、下冊)。宜蘭:傳統藝術中心,2002。
北京市政協辦文史資料委員會,齊如山。《京劇談往錄三編》。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仲立斌。《京劇梅派唱腔藝術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
安祿興。《京劇音樂初探》。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1982。
西坡。《上海珍檔:雅俗上海的43份檔案》。上海:文匯出版社,2007。
吳炳璋。《京胡伴奏與教學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
李元皓。《京劇老生、旦行流派之形成與分化轉型研究》。臺北:國家,2008。
李仲明。《梨園宗師——梅蘭芳》。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6。
李吉提。《中國音樂結構分析概論》。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
李宗白,陳義敏。《中國京劇史料編年:1740-1949》(全十五册)。北京:學苑出版社,2018。
李暢。《清代以來的北京劇場》。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
沈鴻鑫。《梅蘭芳周信芳和京劇世界》。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
谷曙光。《梅蘭芳珍稀史料彙刊》(全五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15。
周俊旗。《民國天津社會生活史》。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孟靜。《秀場後臺》。北京:恒海影原,2015。
季季。《奇緣此生顧正秋》。臺北:時報文化,2007。
林鶴宜。《臺灣戲劇史》。蘆洲:空大,2003。
邱坤良。《中國傳統戲曲音樂》。臺北:遠流,1981。
封杰。《京劇名宿訪談》(續編)。北京:商務,2013。
胡正躍。《功名與功夫:對話13位當代文化藝術大家》。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
倪秋平。《京劇胡琴研究》。上海:文藝出版社,1957。
______。《如是我云》。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0。
孫紅俠。《桃李不言一代宗師:王瑤卿評傳》。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徐城北。《中國京劇》。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3。
______。《梅蘭芳與二十世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徐慕雲,黃家衡。《京劇字韻》。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
徐蘭沅。《徐蘭沅操琴生活》。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62。
徐蘭沅口述,唐吉紀錄整理。《我的操琴生活——徐蘭沅口述歷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2。
晏誦周。《京胡演奏法》。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5。
高新。《京劇欣賞》。臺北:學林出版社,2006。
張民。《京胡伴奏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3。
張永和。《打開京劇之門》。北京:中華書局,2009,133。
張君秋,天津市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京劇大師張君秋》。天津:楊柳青畫社,2005。
張真。《戲曲人物散論》。北京:藝術出版社,1956。
曹寶榮。《京劇唱腔板式解讀》(上、下册)。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0。
梅葆玖,傅謹。《梅蘭芳全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6。
梅蘭芳。《梅蘭芳舞臺生活四十年——梅蘭芳回憶錄》(上、下冊)。新北市:思行文化,2006。
章遏雲,沈葦窗。《章遏雲自傳》。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1。
許姬傳,許源來。《憶藝術大師梅蘭芳》。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6。
許姬傳。《七十年見聞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______。《中國四大名旦》。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喬建中。《傳統京劇伴奏藝術研究:音樂人類學視野的個案分析》。長沙:湖南文藝,2005。
曾永義。〈中國詩歌中的語言旋律〉。《詩歌與戲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8。
黃建華。《梁訓益京胡藝術之研究》。臺北:新銳文創,2014。
楊予野。《京劇唱腔研究》。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0。
楊振淇。《京劇音韻知識》。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1。
溫秋菊。《臺灣平劇發展之研究》。臺北:學藝出版社,1994。
葉濤。《中國京劇習俗》。陝西:人民出版社,1994。
齊如山。《齊如山全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79。
齊崧。《齊崧先生文集》。臺北:設計家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5。
劉正輝。《京劇演奏教程》。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0。
劉吉典。《京劇音樂概論》。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
劉紹唐、沈葦窗。《平劇梨園史料叢刊》。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4。
劉嵩崑。《京師梨園軼事》。江西:美術出版社,2007。
劉慧芬。《露華凝香:徐露京劇藝術生命紀實》。宜蘭:傳統藝術中心,2006。
樓莊東。《中國京胡與琴師》。上海:遠東出版社,2011。
蘇雪安。《京劇聲韻》。上海:文藝出版社,1963。
期刊、論文
中國京劇編輯委員會,〈雪艷琴生平〉。《中國京劇》No. 8(2020):4-6。
尤海秋。〈淺談京胡伴奏〉。《戲曲藝術》No. 2(2004):72-74。
尹叢叢。〈走進百老匯的「小張君秋」薛亞萍〉。《齊魯週刊》No. 6(2014):17。
王志毅。〈論板式是京劇的靈魂——以京劇《玉堂春》(「三堂會審」)為例〉。《廣西藝術學院學報《藝術探索》》No. 20(2006):14-16。
王詩昌。〈梅蘭芳與言慧珠〉。《上海戲劇》No. 6(1994):9-11。
王學彥。〈臺灣京劇文武場教育發展、現況與影響〉。東吳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03。
仲立斌。〈京劇梅派唱腔藝術研究〉。福建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9。
江上行。〈鳴鼓氍毹第一人——在美國又見金素琴〉。《上海戲劇》No.3(1996):32-33。
何雨南。〈京劇京胡伴奏與流派研究〉。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論文,2012。
何真。〈梅韻流芳——紀念京劇梅派名師楊畹農教學成果研討展演活動〉。《上海戲劇》No. 5(2008):24-25。
吳同賓。〈古今談玉堂春奇案〉。《文史知識》No. 4(2000):51-54。
吳明生。〈由『中字理論』探討梅派京胡弓法〉。《京劇的文學・音樂・表演:第六屆京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7):696-708。
______。〈從弓法與指法談梅派京胡藝術〉。《梅蘭芳與京劇的傳播:第五屆京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5):347-358。
呂威霖。〈歌劇靜場錄音與現場錄音之比較研究〉。《中國有線電視》No.1(2019):88-92。
李婷。〈玉堂春傳播研究〉。山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
李元皓。〈京劇老生、旦行流派之形成與分化轉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博士論文,2007。
李佩倫。〈往來弓動揚梅韻,上下弦捻寄梅魂──走近京胡名家姜鳳山先生〉。《東方藝術》S1(2013):114-116。
孟靜。〈梅蘭芳:意態由來畫不成〉。《三聯生活週刊》No. 507(2008):46-51。
松昆。〈「五大名旦」徐碧雲〉。《中國電視戲曲》No. 2(1997):32。
姜鳳山。〈梅派唱腔藝術與京胡伴奏技法淺談〉。《中國京劇》No. 9(2010):8-9。
封杰。〈濟世程韻——李世濟〉。《中國京劇》No. 6(2019):28-33。
施德玉。〈曲牌體與板腔體初探——論其名義、體製與異同〉。《2002兩岸戲曲大展學術硏討會論文集》(宜蘭:傳統藝術中心,2020):207-226。
紀鈞能。〈情系氍毹化新境——記張派演員薛亞萍〉。《中國京劇》No. 5(1992):51-53。
胡申生。〈言慧珠小傳(上)〉。《上海戲劇》No. 4(1989):33-36。
苗歡歡。〈徐蘭沅京胡伴奏藝術研究〉。浙江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8。
唐魯孫。〈從北平幾把好胡琴談到王少卿〉。《國劇月刊》No. 68(1978):19-21。
孫玄齡。〈京劇音樂中微音分情況的實測與介紹〉。《中國音樂學》No. 1(1985):69-86。
徐蘭沅。〈談梅蘭芳的創腔〉。《人民音樂》No. 4(1962):16-17。
______。〈談談關於京劇琴師的幾個問題〉。《人民音樂》No. 5(1961):24-25。
翁柏偉。〈革新 VS./逼死 傳統----談台灣京劇音樂發展面臨的危機與困境〉。《2001年中華民國民族音樂學會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民族音樂學會,2002):45-60。
荊暉。〈苦學而立慧敏以行──記天津京劇院著名京劇演員張學敏〉。《中國戲劇》No. 6(2000):26-28。
張啟豐。〈清代臺灣戲曲活動與發展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
張斯琦。〈石榴花滿舊琴臺——上海中國大戲院記往〉。《文匯報》(第12版,2018年07月27日)。
張麗杰。〈《玉堂春》劇目源流考〉。《語文學刊》,No. 10 (2009):1-3。
梅蘭芳。《悼念王少卿》。《人民音樂》No. 9(1958):27-28。
梨園春秋編輯委員會〈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經文〉,《梨園春秋》No.270(2010):36-37。
陳友峰。〈王瑤卿對京劇藝術的貢獻及其戲曲教育思想研討會會議記錄〉。《中國戲曲學院學報》No. 31(2010):122-127。
陳亨德。〈關於蘇三〉。《古今半月刊》No. 40(1944):23-27。
傅謹。〈近五十年的禁戲〉。《二十世紀雙月刊》No. 52(1999):125-129。
程玉菁,鈕隽。〈談王(瑤卿)派《玉堂春》的表演特點〉。《戲曲藝術》No. 4(1984):46-52。
黃兆欣。〈傳承與新詮──程硯秋表演藝術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10。
黃雅娟。〈京劇伴奏音樂與唱腔的關係研究〉。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8。
楊畹農。〈談梅派藝術的特點〉。《中國戲劇》No. 13(1961):28-31。
達笑。〈難得梅花二度開——訪程派藝術優秀傳人鐘榮〉。《中國京劇》No. 5(1992):42-44。
甄光俊。〈梅韻猶香憶前賢——紀念京劇表演藝術家丁至雲百年誕辰〉。《中國京劇》No. 2(2020):16-21。
趙志安。〈傳統京劇京胡伴奏藝術研究〉。福建師範大學音樂學博士論文,2002。
劉仲武、劉金棟。〈蕙馨只緣雨露潤蘭馥皆因艷陽春——記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羅蕙蘭〉。《大舞臺》No.01(2007):30-31。
樂美勤。〈從「跑宮女」到「挑大梁」的夏慧華〉。《人民戲劇》No. 8(1980):34-37。
聯合報訊。〈顧正秋錄全本《玉堂春》〉。《民生報》(第28版,1989年04月20日)。
教材、曲譜、劇本
中國京劇流派劇目集成編輯委員會。《中國京劇流派劇目集成》(第十五卷)。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
王瑤卿。〈〈女起解〉王瑤卿藏本〉。《劇學月刊》No. 1(1932):1-8。
沈乃葵。〈女起解〉。《平劇彙刊》No. 34(1937):1-54。
郁鍾馥。《京劇曲譜女起解》。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
______。《京劇曲譜集成》(第三集)〈三堂會審〉。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
荀慧生。《荀慧生劇本選》。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
梅葆琛,林映霞。《梅蘭芳演出曲譜集》(第一卷)。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5。
舒昌玉。《京劇曲譜集成》(第三集)〈女起解〉。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
鄭劍西。〈聞妙香室二黄譜:玉堂春全本〉。《戲劇月刊(一)》No. 2(1928)。
______。《二黃尋聲譜編續集》。上海:大東,1993。
影音資料
《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No. 103女起解〉。天津:北洋音像出版社,2002。
《京劇大師:程硯秋老唱片全集》。上海:中國唱片上海。
《菊壇絕唱—【京劇經典唱腔典藏集】系列四》。〈梅蘭芳(之三)—〈女起解〉〉。臺北:皇龍文化。1997。
王少卿操琴〈女起解〉梅蘭芳演唱,1957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靜場錄音(無正式出版)。
網路資料
中國京劇老唱片。https://oldrecords.xikao.com/index.php。(摘錄於May 12, 2020)
梨園。https://liyuan.xikao.com/。(摘錄於May 12,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