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炳修 |
---|---|
論文名稱: |
高分子-錯合物薄膜之分光電化學研究 |
指導教授: | 林如章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化學系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
畢業學年度: | 8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6 |
中文關鍵詞: | Nafion塗佈薄膜 、Ru(bpy)32+錯合物 、人工光合成 、固態三明治式雙層薄膜電極 、同步就地分光循環伏安譜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0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同步觀測循環伏安譜及可見光吸收光譜變化,探討浸水型(W-型)及乾燥型(D-型)的Nafion塗佈薄膜上,錯合物Ru(bpy)32+(bpy=2,2'-bipyridine)的氧化環原特性,結果顯示錯合物在W-型薄膜上具有較佳的離子交換速率、吸附容量及較高的電化學活性,且此結果可用Nafion之微觀結構予以解釋。
另一方面,以W-型Nafion塗佈薄膜來固定光激發中心Ru(bpy)32+當工作電極,而固定電子受體MV2+(methyl viologen)、MB(methylene blue)或普魯士藍(Prussian Blue, PB)電析薄膜為對電極,組合成固態三明治式雙薄膜電極(sandwich type twin electrode),利用同步就地分光循環伏安譜(in-situ spectrocyclic voltammogram, SCV)及光電流法探討此種設計的光電化學特性。結果顯示,雙層薄膜電極同步氧化還原反應而產生尖峰電流(peak current),且除雙薄膜的物種外,溶液中的氧氣也會同時參與反應。雙層薄膜電極的光電流,主要受到電位整流效應影響,但當構築三薄膜電極ITO/Nafion-Ru(bpy)32+//MV2+-Nafion//PB/ITO,光激發中心與電子受體間有電位度形成,或ITO/Nafion-TMPD/Nafion-Ru(bpy)32+//MV2+-Nafion/ITO,電子授體對光激發中心的供應電子時,可使電荷分離式電子傳遞較明顯,更能展望人工光合成型光化學電池的形成。此外,經由雷射誘發可見光光譜的證明,更進一步確認氧氣參與(ITO/Nafion-Ru(bpy)32+//MV2+-Nafion/ITO)雙薄膜電極的光激發電子傳遞反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