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治平 Wang, Chih-Ping |
---|---|
論文名稱: |
從個體解構到國族重構:馬華七字輩世代小說中的國族想像 From Individual Deconstruction to National Reconstruction:Imagining Nationality in Sinophone Malaysian Fiction by the Post-1970s Generation |
指導教授: |
石曉楓
Shih, Hsiao-Feng |
口試委員: | 高嘉謙 詹閔旭 |
口試日期: | 2021/06/23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8 |
中文關鍵詞: | 七字輩 、馬華文學 、國族想像 、認同 、華語語系 |
研究方法: | 紮根理論法 、 主題分析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92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9 下載:3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57年,馬來亞脫離英國政府殖民,獲得完全的獨立,在地華人同時與馬來人、印度人及其他族群共同取得馬來西亞公民身份。一直以來,華裔人口數是馬來西亞佔數第二的族群,卻時常被馬來人視為「馬來西亞的寄居者」,並抱持著「馬來人至上」的理念主導國家政策。七字輩馬華作家藉由小說指陳馬來政府如何行使諸項不公不義之政策,將馬來西亞華人打壓至邊緣處境,成為次等公民,並重申華人對馬來西亞民族的想像,堅定國族認同之立場。
七字輩馬華作家之成長背景,正值馬來西亞政治主體漸趨穩定的時期,對馬來西亞的國族認同已然成型,對原鄉文化之定義亦與前代有所不同。原鄉本指傳統中國文化,時移境遷,中國文化與本土文化混雜為一體,成為當地華人特有之文化,原鄉文化之意義亦有所流轉。七字輩馬華作家將中國性、本土性融會於文本之中,以表彰不同的文化立場,但整體而言,相較於前代,已更趨於本土化,甚至往世界化發展。
檢視七字輩馬華作家小說文本之特徵,即可見其先個別解構由馬來人主導之官方論述,以小寫歷史(histories)的手段取代大寫歷史(History),突破馬來西亞官方刻意營造的失語困境,重新取得建構國族想像之闡釋權,藉個人敘事解構宏大敘事,亦是對身份的再建構。同時,七字輩馬華作家向內尋找族群之根、向外追求族群和諧,以重新構築國族想像。最終,在書寫本土的同時,期望面向世界公民之視閾,尋找國族想像的未來可能性。
一、馬華作家著作
冼文光:《柔佛海峽》,新加坡:青年書局,2006年。
___:《情敵》,吉隆坡:有人出版社,2012年。
___:《男女之事》,新加坡:唯出版,2013年。
___:《蒼蠅》,吉隆坡:有人出版社,2014年。
___:《馬雲們》,吉隆坡:大河文化出版社,2018年。
翁弦尉:《遊走與沉溺》,新加坡:八方文化創作室,2004年。
張柏榗:《世界灰塵史》,吉隆坡:有人出版社,2012年。
___:《城市吉普賽》,金寶:漫延書房,2013年。
___:《青春口吃物語》,吉隆坡:大河文化出版社,2018年。
梁靖芬:《朗島唱本》,吉隆坡:星洲日報2011年。
___:《五行顛簸》,吉隆坡:有人出版社,2013年。
___:《水顫》,新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公司,2016年。
許通元:《雙鎮記》,吉隆坡:大將出版社,2005年。
___:《埋葬山蛭》,臺北:新銳文創,2011年。
___:《我的老師是恐怖分子》,臺北:新銳文創,2018年。
許裕全:《女兒魚》,吉隆坡:大將出版社,2017年。
陳志鴻:《腿》,新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公司,2006年。
___:《幸福樓》,新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公司,2015年。
曾翎龍:《在逃詩人》,臺北:寶瓶文化事業公司,2012年。
___:《在逃詩人》,吉隆坡:有人出版社,2012年。
賀淑芳:《迷宮毯子》,臺北:寶瓶文化事業公司,2012年。
___:《湖面如鏡》,臺北:寶瓶文化事業公司,2014年。
黃俊麟:《咪搞蒙古女郎》,吉隆坡:有人出版社,2010年。
黎紫書:《天國之門》,臺北:麥田出版公司,1999年。
___:《微型黎紫書》,吉隆坡:學而出版社,1999年。
___:《山瘟》,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1年。
___:《出走的樂園》,廣州:花城出版社,2005年。
___:《簡寫》,臺北:寶瓶文化事業公司,2009年。
___:《簡寫》,吉隆坡:有人出版社,2009年。
___:《無巧不成書》,吉隆坡:有人出版社,2006年。
___:《無巧不成書》,臺北:寶瓶文化事業公司,2010年。
___:《野菩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0年。
___:《野菩薩》,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年。
___:《女王回到城堡》,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年。
___:《告別的年代》,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0。
___:《告別的年代》,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
___:《未完.待續》,臺北:寶瓶文化事業公司,2014年。
___:《余生》,吉隆坡:有人出版社,2017年。
___:《余生》,廣州:花城出版社,2017年。
___:《流俗地》,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20年。
龔萬輝:《隔壁的房間》,臺北:寶瓶文化事業公司,2006年。
___:《卵生時代》,吉隆坡:有人出版社,2012年。
___:《卵生時代》,臺北:寶瓶文化事業公司,2013年。
二、理論與相關研究
Berry J.W., Trimble J., Olmedo E., “Assessment of Acculturation,’’ in Walter J. Lonner, John W. Berry,Ed., Field Methods in Cross-Cultural Research(New York:Sage Publications, 1986.
James E. Marcia,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in Joseph Adelson, Handbook of Adolescence Psychology, New York:Wiley & Sons Publication, 1980.
〔印度〕D.R.薩德賽(D. R. SarDesai)著,蔡百銓譯:《東南亞史》,臺北:麥田出版,2001年。
〔法〕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著,王紹中譯:《監視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臺北:時報文化出版,2020年。
〔俄〕巴赫金(Mikhail Mikhailovich Bakhtin)著,錢中文主編,李兆林、夏忠憲譯:《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拉伯雷的創作與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民間文化》,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遜(Fredric Jameson)著,王逢振、陳永國譯:《政治無意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美〕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著,馮奕達譯:《殖民之後?:臺灣困境、「中國」霸權與全球化》,新北:衛城出版社,2018年。
〔美〕哈羅德・伊羅生(Harold R. Issacs)著,鄧伯宸譯:《群氓之族:群體認同與政治變遷》,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美〕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著,唐鉞譯:《宗教經驗之種種——人性之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美〕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 Jr.)著,吳家恆、方祖芳譯:《柔性權利》,臺北:遠流出版,2006年。
〔美〕格爾茲(Clifford Geertz)著,纳日碧力戈等譯:《文化的解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美〕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
〔美〕高登・貝爾(Gordon Bell)、〔美〕吉姆・金默(Jim Gemmell)著,顏誠廷譯:《數位記憶革命——未來生活趨勢與10大商機》,臺北:時報文化出版,2010年。
〔美〕喬爾・科特金(Joel Kotkin)著,賈士蘅譯:《全球族:種族、宗教及文化認同對全球經濟競爭力的影響》,臺北:聯經出版,1994年。
〔美〕愛德華・希爾斯(Edward Shils)著,傅鏗、呂樂譯:《論傳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英〕D.G.E.霍爾(Daniel George Edward Hall)著,中山大學東南亞歷史研究所譯:《東南亞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英〕Kathryn Woodward編,林文琪譯:《認同與差異》,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2006年。
〔英〕艾尼斯特・葛爾納(Ernest Gellner)著,李金梅、黃俊龍譯:《國族與國族主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
〔英〕約翰・雷克斯(John Rex)著,顧駿譯:《種族與族類》,臺北:桂冠圖書,1991年。
〔英〕茉莉・安德魯斯(Molly Andrews)著,陳巨擘譯:《形塑歷史:政治變遷如何被敘述》,臺北:聯經出版,2015年。
〔英〕透納(Bryan S. Turner)著,謝明珊譯:《身體與社會理論》,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公司,2010年。
〔紐〕尼古拉斯.塔林(Nicholas Tarling)主編,賀聖達等譯:《劍橋東南亞史.第二卷》,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馬來西亞〕馬哈迪(Mahathir B. Mohamad)著,葉鐘鈴譯:《馬來人的困境》,吉隆坡:皇冠出版,1971年。
〔德〕韓炳哲(Byung-Chul Han)著,管中琪譯:《透明社會》,臺北:大塊文化出版,2019年。
文崇一、蕭新煌主編:《中國人:觀念與行為》,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8年。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1997年。
王國璋:《馬來西亞民主轉型:族群與宗教之困》,香港:香港城市大學,2018年。
王斑:《歷史與記憶:全球現代性的質疑》,香港:Oxford University Press(China),2004年。
史書美:《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臺北:聯經出版,2017年。
司馬雲杰:《文化社會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揚智出版社,1998年。
何國忠:《馬來西亞華人:身份認同、文化與族群政治》,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2002年。
李有成:《記憶政治》,高雄: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2020年。
李峰、薩蘇:《海魂:從鄭和的大航海時代到東瀛崛起》,臺北:大旗出版社,2012年。
孟樊:《後現代的認同政治》,臺北:楊志文化,2001年。
林水檺、何啟良、何國忠、賴觀福編:《馬來西亞華人史新編(第一冊)》,吉隆坡: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1998。
林水檺、何啟良、何國忠、賴觀福編:《馬來西亞華人史新編(第二冊)》,吉隆坡: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1998。
林水檺、何啟良、何國忠、賴觀福編:《馬來西亞華人史新編(第三冊)》,吉隆坡: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1998。
林水檺、駱靜山合編:《馬來西亞華人史》,吉隆坡:馬來西亞留台同學會聯合總會,1984年。
祝家華:《解構政治神話:大馬兩線政治的評析(1985-1992)》,吉隆坡:華社資料研究中心,1994年。
崔貴強:《新馬華人國家認同的轉向1945—1959(修訂卷)》,新加坡:青年書局,2007年。
張京媛:《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文化,2007年。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 : 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書局,2007年。
張茂桂、吳乃德、王甫昌、林忠正、林鶴玲、陳茂泰、劉文雄、黃應貴、蔣斌、石磊、瞿海源、洪鎌德、胡台麗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出版社,1996年。
張錦忠:《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臺北:麥田出版,2003年。
曹雲華:《變異與保持:東南亞華人的文化適應》,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0年。
曹樹基:《中國移民史.第六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許通元編:《有志一同:馬華同志小說選》,吉隆坡:有人出版社,2007年。
陳大為編:《馬華當代詩選1990-1994》,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陳平口述、伊恩沃德(Ian Ward)、諾瑪米拉佛洛爾(Norma Miraflor)代著;方山等譯:《我方的歷史(My Side of History)》,新加坡:Media Masters Pte Ltd,2004年。
陳傳仁:《海外華人的力量:移民的歷史和現狀》,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年。
陳榮華:《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
陳鴻瑜:《馬來西亞史》,臺北:蘭臺出版社,2012年。
陳鴻瑜主編:《海外華人之公民地位與人權》,臺北:華僑協會總會,2014年。
馮亞琳、〔德〕阿斯特莉特・埃爾(Astrid Erll)主編,余傳玲等譯:《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黃錦樹:《馬華文學與中國性》,臺北:元尊文化,1998年。
黃錦樹:《華文小文學的馬來西亞個案》,臺北:麥田出版,2015年。
楊建成主編:《華僑史》,臺北: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1985年。
廖文輝編:《馬來西亞:多元共生的赤道國度》,臺北:聯經出版,2019年。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趙靜蓉:《文化記憶與身份認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
劉毓慶:《圖騰神話與中國傳統人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錢理群:《毛澤東時代與後毛澤東時代(1949-2009)——另一種歷史書寫(上)》,臺北:聯經出版,2012年。
錢理群:《毛澤東時代與後毛澤東時代(1949-2009)——另一種歷史書寫(下)》,臺北:聯經出版,2012年。
顧長永:《馬來西亞——獨立五十年》,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公司,2009年。
龔萬輝編:《有本詩集:22詩人自選》,吉隆坡:有人出版社,2003年。
貳、期刊及專書論文
一、理論與相關研究
Leo Suryadinata, The rise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 overseas:a study of Beijing’s changing policy in Southeast Asia and beyond, Singapore:ISEAS Publishing, 2017.
Montreuil A., Bourhis R. Y., “Majority Acculturation Orientations toward “Valued’’ and “Devalued” Immigrant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2,6(2001),pp.
Redfield, Robert, Ralph Linton, Melville J. Herskovits, “Memorandum for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38(1936).
Sheng Ding, “Chinese Soft Power and Public Diplomacy:An Analysis of China’s New Diaspora Engagement Policies in the Xi Era,” Working Paper, 43(2014).
〔日〕原不二夫著,喬雲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馬來亞共產黨〉,《南洋資料譯叢》,2005年04期。
〔法〕Ernest Renan著,李紀舍譯:〈何謂國家?〉,《中外文學》,1995年第24卷第6期。
〔馬來西亞〕阿都拉曼・恩蓬(Abdul Rahman Embong)著;張英豪譯:〈構想民族(國家),思想的歷史與歷史的思想〉,《人間思想》,2015年第10期。
于洪君:〈馬來亞共產黨及其武裝鬥爭的興起與沉寂〉,《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5年02期。
王利文:〈東南亞伊斯蘭極端主義思想的擴散:誘因、影響及應對〉,《南洋問題研究》,2019年02期。
王國璋:〈馬來西亞的多語現實和馬華的語言困境〉,收錄於思想編委會編著:《大馬華人與族群政治》,臺北:聯經出版,2015年。
史艾米:〈創傷歷史與集體記憶——作為交流型記憶和文化記憶的文學〉,《清華中文學報》,2015年第13期。
石曉楓:〈從水仙投影到走入社會——白先勇小說中的成長書寫〉,《淡江中文學報》,2012年第26期。
任娜:〈馬來西亞「新經濟政策」下的種族與階級分野〉,《東南學術》,2003年05期。
安煥然:〈東南亞華人文化調適的研究思路〉,《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2019年第1期。
安煥然:〈讀華文,搞華教〉,收於氏著:《邊緣評論:吾土吾民》,吉隆坡:三三出版社,2019年。
江宜樺:〈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97年第25期。
何啟才:〈重返馬來亞:政治與歷史思想〉,收錄於魏月萍、蘇穎欣編:《重返馬來亞:政治與歷史思想》,吉隆坡:策略資訊研究中心,2017年。
何啟才:〈馬來亞共產黨的成立及其組織結構探究(1930-1941)〉,《馬來西亞人文與社會科學學報》,2018年第7卷第2期。
何啟才:〈試論冷戰局勢下馬來亞共產黨發展的內外困境(1948-1989)〉,《台灣東南亞學刊》,2019年第14卷第2期。
吳多情:〈新經濟政策時期馬來西亞華人與印度人政治參與比較分析〉,《八桂橋刊》,2019年01期。
宋明煒著、王振譯:〈中國當代科幻小說的烏托邦變奏〉,《中國比較文學》,2015年03期。
李有成:〈唐老亞中的記憶政治〉,收錄於單德興、何文敬主編:《文化屬性與華裔美國文學》,臺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4年。
林勇:〈馬來西亞華人與馬來人收入差距變化及相關政策分析(1970~1990)〉,《八桂橋刊》,2009年03期。
林春美:〈馬華女作家的馬共想像〉,《華文文學》,2009年第6期。
金進:〈馬華旅台小說家筆下的原鄉書寫〉,《長江學術》,2018年03期。
俞云平:〈淺論馬來西亞華巫族群關係的兩面性〉,《八桂橋刊》,2010年01期。
徐大威:〈作為審美型態的英雄與崇高〉,《貴州社會科學》,2017年第1期。
馬峰、朱崇科:〈華族離散與身份認同——馬新及印華女性小說的例析〉,《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6期。
馬峰:〈東南亞華人族群的宗教議題——以新加坡、馬來西亞與印尼華文女作家小說為參照〉,《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6期。
馬峰:〈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印尼華文女作家的國家憂患意識〉,《學術探索》,2019年第4期。
馬峰:〈從華文女作家作品看馬、新、印尼的族群問題〉,《民族文學研究》,2019年第1期。
高嘉謙:〈性、啟蒙與歷史債務:李永平《大河盡頭》的創傷和敘事〉,《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012年第11期。
張光達:〈馬華七字輩詩人的後現代/消費美學:都市、商品、認同、主體性〉,《中國現代文學》,2005年第7期。
張光達:〈新生代詩人的書寫場域:後現代性、政治性與多重敘事/語言〉,《蕉風》,2003年第490期。
張光達:〈當代詩作的變異及其限度:以新世紀《蕉風》的詩作為探討中心〉,《中國現代文學》,2016年第30期。
張斯翔:〈論黃錦樹「後」馬共書寫中的抒情意識:從《火,與危險事物》談起〉,《中外文學》,2019年第48卷第1期。
張琴風:〈論馬華新生代作家的歷史敘事〉,《華文文學》,2008年05期。
張錦忠:〈(離散)在台馬華文學與原鄉想像〉,《中山人文學報》,2006年第22期。
梁倩妮:〈論黎紫書小說中的歷史書寫〉,《輔大中研所學刊》,2017年第35、36期。
許文榮、李樹枝:〈論馬華後現代文學的文體轉向〉,《江西社會科學》,2011年第5期。
許文榮、莊薏潔:〈多元文化語境下的邊緣意識:馬華文學少數民族書寫的主題建構〉,《民族文學研究》,2012年第3期。
許文榮:〈馬華文學中的三位一體:中國性、本土性與現代性的同構關係〉,收錄於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主編:《馬華文學與現代性》,臺北:新銳文創,2012年。
許文榮:〈混合的肉身在文學史中的游走——論馬華文學混血及其他〉,《中國比較文學》,2009年第3期。
許文榮:〈當正統中文遇到異言中文:謝冰瑩與鍾梅音的個案〉,《興大中文學報》,2015年第38期。
陳中和:〈當代馬來西亞政教關係研究——以伊斯蘭法律地位的變遷為視角〉,《南洋問題研究》,2018年01期。
陳榮華:〈海德格與高達美的時間觀念〉,《臺大哲學論評》,2004年第28期。
彭貴昌:〈論馬華七字輩作家的元小說敘事〉,《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6年01期。
游雅雯:〈馬來西亞華人認同的形塑與變遷——以馬華文學為分析文本〉,《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11卷第1期,2015年春季號。
雲昌耀:〈中國崛起及其對東南亞華人社群的影響:以印尼為例〉,《中國周邊外交學刊》,2017年第2輯。
黃進發:〈公民可以差異而平等嗎?:馬來西亞的69年糾結〉,收錄於思想編委會編著:《大馬華人與族群政治》,臺北:聯經出版,2015年。
黃萬華:〈論馬來西亞華文文學的本土特色〉,《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1期。
黃錦樹:〈東南亞華人少數民族的華文文學:論大馬華人本地意識的限度〉,《香港文學》,2003年第221期。
黃錦樹:〈馬華女性文學批評的本土探索之路〉,收錄於林春美:《性別與本土:在地的馬華文學論述》,吉隆坡:大將出版社,2009年。
黃麗麗:〈馬華文學與馬來文學的跨族對話:從國族寓言的角度探討〉,《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6期。
賈穎妮:〈馬華新生代文學中的宗教糾葛與族群政治〉,《小說評論》,2017年第1期。
趙牧:〈試論馬華新生代創作中的族群意識〉,《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4年第2期。
趙靜蓉:〈創傷記憶的文學表徵〉,《學術研究》,2017年第1期。
劉宏:〈中國崛起時代的東南亞華僑華人社會:變遷與挑戰〉,《東南亞研究》,2012年第6期。
潘永強:〈變遷社會的學生運動:馬來亞大學華文學會事件(1971-1974)〉,《南方大學學報》,2020年第6期。
潘婉明:〈文學與歷史的相互滲透——「馬共書寫的類型」、文本與評論〉,收錄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編:《從近現代到後冷戰:亞洲的政治記憶與歷史敘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
潘婉明:〈馬來亞共產黨——歷史、文獻與文學〉,收錄於黃錦樹:《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年。
潘碧華:〈馬華文學中的國家認同與文化反思〉,《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5期。
潘碧華:〈參與的記憶:建國中的馬華文學〉,《中外文化與文論》,2008年02期。
賴志豪:〈寫於家國之外:黃錦樹的馬共小說書寫〉,《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2018年第34期。
駱永昆:〈「一個馬來西亞」政策及其啟示〉,《國際資料信息》,2010年第3期。
謝愛萍:〈社會變遷與華人文化〉,《資料與研究》,1996年第21期。
謝劍:〈試論全球化背景下的國族認同:以東南亞華人為例〉,《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鍾怡雯:〈從追尋到偽裝——馬華散文中的中國圖像〉,《中外文學》,2002年第31卷第2期。
韓曉明:〈從「再中國化」到「再華化」——百年間東南亞華人的身份重構及其對華文教育的影響〉,《東南亞研究》,2020年第3期。
魏月萍:〈「誰」在乎「文學公民權」?馬華文學政治身份的論述策略〉,《臺北大學中文學報》,2015年第18期。
魏月萍:〈馬來馬共的歷史論述與制約〉,《人間思想》,2012年第7期。
二、作家作品研究
(一)、冼文光
朱崇科:〈發異聲於「新」邦——讀冼文光著《柔佛海峽》〉,《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6年第3期。
(二)、陳志鴻
張斯翔:〈肉體局部的情慾書寫〉,收錄於張錦忠、黃錦樹、黃俊麟主編:《故事總要開始:馬華當代小說選(2004-2012)》,臺北:寶瓶文化事業公司,2013年。
(三)、賀淑芳
林德順:〈身靈歸處:賀淑芳小說〈別再提起〉與多元族群倫理探討〉,《哲學與文化》,第42卷第4期,2015年4月。
(四)、黎紫書
王德威:〈盲女古銀霞的奇遇——關於黎紫書《流俗地》(評論)〉,《山花》,2020年第5期。
王德威:〈異化的國族,錯位的寓言——黎紫書《野菩薩》〉,《當代作家評論》,2013年第4期。
石曉楓:〈書寫本土與面向世界:論黎紫書小說〉,《國文學報》,2016年第60期。
李貴蒼:〈人的易錯性與救贖自由之間的本源性裂痕——解讀黎紫書《天國之門》〉,《外國文學》,2011年第6期。
李曉偉:〈關於告別與成長的想像之書——讀黎紫書《告別的年代》〉,《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13年第3期。
林春美:〈在父的國度:黎紫書小說的女性空間〉,《華文文學》,2008年第84期。
林春美:〈誰方的歷史:黎紫書的「希斯德里」〉,《中外文學》,2007年第36卷第1期。
金進:〈日對魔鏡幻化人生的陰暗女巫——馬華當代女作家黎紫書小說論析〉,《中國現代文學》,2010年第17期。
張穎:〈從黎紫書的小說創作看新生代馬華作家的文化價值取向〉,《名作欣賞》,2014年第14期。
梁豪:〈解析黎紫書短篇小說中的符號取向——以短篇小說集《野菩薩》為例〉,《時代文學》,2014年第4期。
許文榮:〈黎紫書論:男女愛欲、父愛匱乏及細碎多變〉,《東吳學術》,2013年第5期。
許維賢:〈女人神話在小說裡的演繹——論黎紫書小說集《天國之門》〉,《華文文學》,2004年第2期。
彭子芸:〈黎紫書《告別的年代》之互文敘事分析〉,《華文文學與文化》,2014年第3期。
曾麒霖:〈淺議黎紫書小說中的懦弱男子形象〉,《文教資料》,2014年第16期。
舒勤:〈黎紫書小說父輩形象的研究〉,《懷化學院學報》,2004年第23卷第6期。
黃一:〈落入凡間的神徒:黎紫書創作淺論〉,收錄於黃萬華、戴小華主編:《全球語境・多元對話・馬華文學:第二屆馬華文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年。
楊美嬈:〈論黎紫書小說的兒童視角下的「醜父」形象〉,《名作欣賞》,2012年第26期。
溫任平:〈黎紫書的危疑書寫——從語言事件到心理事件〉,收錄於黎紫書:《野菩薩》,臺北:聯經出版,2010年。
董啟章:〈為什麼要寫長篇小說?——答黎紫書《告別的年代》,《當代作家評論》,2013年第2期。
劉小波、童劍:〈論黎紫書小說中的身份主題與符號身份〉,《小說評論》,2015年第3期。
劉俊〈告別的姿態和意義——論黎紫書的《告別的年代》〉,《南方論壇》,2015年第1期。
潘延:〈黎紫書小說創作中的歷史情結〉,收錄於朱文斌編:《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第二輯)》,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薛芳芳:〈論黎紫書小說的三重色彩〉,《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8年第1期。
顏敏:〈想像歷史的起點和終點——《告別的年代》與女作家的女人神話〉,《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17年第4期。
魏艷:〈「小寫歷史」與後設書寫的矛盾——評黎紫書《告別的年代》〉,《中國現代文學》,2012年第22期。
參、訪談資料
伍燕翎、施慧敏訪問,駱俊彥整理:〈生命的轉彎處:專訪黎紫書〉,《中文・人》第13期。
張錦忠:〈黎紫書訪問記〉,《中外文學》,2000年第29卷第4期。
葉孝忠:〈衝破種族隔膜,經營馬來西亞特色——訪馬來西亞華人作家黎紫書〉,《聯合早報》,2001年8月30日。
劉悠揚:〈馬華文學鄉關何處?〉,《深圳商報・文化廣場 閱讀週刊》,2012年7月23日。
聶華苓、李渝、施叔青、平路、黎紫書、駱以軍、紀大偉、也斯、王清心、宋明煒:〈「文學行旅與世界想像」工作坊紀要〉,《上海文學》,2006年09期。
黎紫書:〈吾若不寫,無人能寫(創作談)〉,《山花》,2020年第5期。
肆、學位論文
NGUYEN PHUONG UYEN:《馬來亞「緊急狀態」:新村華人的集體記憶》,內蒙古:內蒙古大學民族學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
王美嬈:《論黎紫書小說的敘事倫理》,廣州:暨南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王葦婷:《鍾怡雯《野半島》家族書寫論述》,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李宣春:《李永平婆羅洲書寫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李蕙貽:《從攻勢現實主義的觀點解析習近平「中國夢」下的國力發展(2012-2017)》,桃園: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18年。
阮惠莉:《張貴興小說的國族書寫》,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周美珊:《馬華同志小說中的身體與國族》,臺中: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
侯紀萍:《雨林的復仇——張貴興小說的原鄉意識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施敏:《東南亞華文文學與種族想像》,廣州:暨南大學文藝學碩士學位論文,2001年。
柯懿淇:《黎紫書短篇小說人物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胡星燦:《困境與策略:馬華文學主體性建構研究》,四川:西南交通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學位論文,2018年。
翁柔妍:《原罪與贖罪:論黎紫書小説中的身體書寫》,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
馬淑貞:《馬華小說的異族想像變遷》,廣州:暨南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張斯翔:《論馬華同志小説與同志文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張瑜真:《商晚筠小說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張慧:《馬華文學中的「新村」敘事》,廣州:暨南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張馨函:《馬華旅臺作家的原鄉書寫研究(1976-2010)》,臺北: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梁倩妮:《歷史、文化與國族:黎紫書小說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
莊雨千:《失靈的華人身分:泰國政治與外交中「非認同」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
莊雅媛:《中國崛起與臺灣國家認同之變遷:社會建構主義之觀點》,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郭珂兒:《想像與越界:論黎紫書小說的主題與敘事策略》,臺灣: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陳念千:《從胡錦濤「和諧世界觀」到習近平「中國夢」理念轉變下的中美關係研究(2007-2014)》,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陳建隆:《落失的行旅者——重繪李永平的小說地圖》,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彭貴昌:《論馬華七字輩作家對宏大敘事的解構》,廣州:暨南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14年。
曾雯欣:《展現南洋華人的精神風貌——馬華新生代作家黎紫書研究》,杭州:浙江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舒勤:《馬華當代小說中父親形象的嬗變》,廣州:暨南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黃美儀:《漫遊與女性的探索——李永平小說主題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詹偉慶:《李永平《朱鴒漫遊仙境》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詹閔旭:《跨界地方認同政治:李永平小說(1968-1998)與台灣鄉土文學脈絡》,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劉漢文:《泰國民族主義發展與華文教育關係之研究(1851-1957)》,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歐新匯:《印尼政治發展下對印尼華人政治地位改變之研究,1998-2013》,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蔣惠雯:《魔幻現實主義與精神分析論在現代小說中的運用——以李永平小說構型為例》,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蕭敏嘉:《原鄉、罪惡與女性——李永平小說研究》,臺北: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賴佩暄:《盛事危/微言:中國當代長篇小說歷史敘事研究(2000-2015)》,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17年。
戴淑華:《馬華女作家商晚筠、戴小華小說中女性的生命處境與家園想像》,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魏愛妮:《印尼華人的文化認同與同化政策下的華語教育研究——以雅加達華族大學生為例》,高雄:文藻外語學院華語教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伍、網路資料
馬來西亞統計局,〈馬來西亞人口資料(Population Quick Info)〉, http://pqi.stats.gov.my/searchBI.php?tahun=2020&kodData=2&kodJadual=1&kodCiri=4&kodNegeri=Sem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