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瑋臻 |
---|---|
論文名稱: |
江湖一點訣:坪林包種茶的知識流動與金瓜寮地方形構 Beyond Words: Knowledge Flows of Pinglin Pouchong Tea and Place Making of Jingualiao |
指導教授: | 譚鴻仁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4 |
中文關鍵詞: | 包種茶 、金瓜寮 、品質治理 、行動者網絡理論 、規訓 |
英文關鍵詞: | Pouchong Tea, Jingualiao, Quality Governance, Actor-network Theory, Disciplin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518 下載:4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包種茶是臺灣茶業產製歷史最悠久的茶類,主要產茶地分布在臺灣北部。在臺灣北部茶區之中,以新北市坪林區的製茶技術最受到肯定,茶葉品質也最穩定,自清代至今積累百年的生產制度傳統成為坪林最深厚的底蘊。而坪林之中又以粗窟里金瓜寮表現最為出色,十幾戶做茶人家就有五位以上的優良茶比賽特等獎得主與全國製茶冠軍。這個得獎的地理集中現象成為本文發問起點,意欲瞭解金瓜寮是否反映了某種程度的茶業知識流動與聚集,再探究產業和社會之間的動態過程如何形構地方。
本文以行動者網絡理論視角處理坪林茶區的經濟與社會互動關係,經由田野訪談、觀察、文獻取得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簡要地回顧坪林包種茶業的生產歷史而聚焦在優良茶比賽,勾勒此間品質、知識、權力關係的交織。研究發現文山包種茶經過地方社會加工,產生帶有坪林地方特色的品質論述宣稱,並且藉由茶葉比賽制度支撐的行動者網絡規訓了坪林茶業產銷體系。透過網絡上行動者的翻譯,品質被認識為一組涵蓋茶園環境、茶樹種植、製茶手法、品鑑定價的茶業知識體系,這些茶業知識揉雜著符碼化知識、默識知識、身體化的知識之特質,依其特性以多樣化的方向與管道在茶業生產者之間流動,形塑出坪林包種茶鄉的樣貌。
Pouchong Tea, mainly distributed in northern Taiwan, has the longest history in tea production industry in Taiwan. Among the tea producing zones in Northern Taiwan, the most recognized tea producing skills are found in Pinglin District, New Taipei City, while the quality is also the most stable. Since Qing dynasty, the century-old tradition of production system has become the richest foundation of Pinglin. Among the villages, Jingualiao, Cuku Village performs the best: over five out of a dozen tea farmers are outstanding-award winners in superior tea competitions and national tea production champions. This paper was initiated by such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f award-winning phenomenon and intended to probe whether Jingualiao somewhat reflects the flow and clustering of tea production knowledge and further investigate how the dynamic process between industries and society structure the place making.
This paper applied the actor-network theory to examine the interaction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Pinglin tea producing zone.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rough field interviews, observation and literature. The research results briefly reviewed the production history of Pouchong Tea in Pinglin, focusing on tea competitions, and outlined the interwoven relations between quality, knowledge and power. The study found that Wen Shan Pouchong Tea, through the processing of local society, was marked with local features of Pinglin. And the actor-network supported by the tea competition system further disciplined the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system of Pinglin tea industry. Through the translation of actors on the network, quality is defined as a knowledge system covering tea plantation conditions, tea planting, tea producing techniques, and tasting and appraisal. Such knowledge about tea industry is characterized by codified, tacit and embodied knowledge which flows between tea producers in diversified directions and channels and sketches the place making of Pinglin Pouchong Tea village.
外文部份
Ana M. Moragues-Faus & Sonnino, R.(2012)Embedding Quality in the Agro-food System: The Dynamics and Implications of Place-Making Strategies in the Olive Oil Sector of Alto Palancia, Spain. in Sociologia Ruralis 52(2):215-234。
Atkins, P. & Bowler, I.(2001)Food in society: economy, culture, geography. London: Arnold.
Callon, M.(1986)Some elements of a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 domestication of the scallops and the fishermen of St Brieuc Bay. in Power, action and belief: a new soci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Routledge, pp.196-223.
Callon, M., Meadel, c., & Rabeharisoa, V.,(2002)The economy of qualities. In Economy and Society 31(2):194-217。
Gereffi, G. (1999)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 I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8:37-70.
Ilbery B., & Kneafsey M.(2000)Producer constructions of quality in regional speciality food production: a case study from south west England. In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6):217-230。
Murdoch, J.(2006)Post-structuralist Geography. London: Sage
Murdoch J., Marsden T., & Banks J.(2000)Quality nature and embeddedness: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the food sector. In Economic Geography76(2):107-125。
Morgan, K., Marsden, T., & Murdoch, J.(2006)Worlds of Food: Place, Power and Provenance in The Food Chai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regear A., Arfini F., Belletti G., & Marwscotti A.(2007)Regional foods and rural development The role of product qualification. In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3):12-22。
中文部份
Foucault, M.(1980/2002)王志弘譯。(地理學問題)。收錄在《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市:明文書局。
Foucualt, M.(1992)劉北成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臺北:桂冠圖書。
Geertz, C.(2002)楊德睿譯。《地方知識 : 詮釋人類學論文集》,臺北市:麥田。
Latour, B.(1983/2004)林宗德譯。〈給我一個實驗室,我將舉起全世界〉。收錄在《科技渴望社會》。臺北市:群學。
Latour, B.(2004)雷祥麟譯。(直線進步或交引纏繞?人類文明長程演化的兩個模型)。收錄在《科技渴望社會》。臺北市:群學。
Neisser, A.(1992)趙雅博、黃蘊中譯。《知識社會學》。臺北市:正中書局。
Mannhein, K.(1948)李安宅譯。《知識社會學》。上海市:商務印書館。
Polanyi, M.(2004)許澤民譯。《個人知識─邁向後批判哲學》。臺北市:商周出版。
Robert K. Yin(2001)尚榮安譯。《個案研究法》。臺北縣: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Winner, L.(2004)方俊育、林崇熙譯。(技術物有政治嗎?)。收錄在《科技渴望社會》。臺北市:群學。
Wright, G. & Rabinow, P.(1982/2002)陳志梧譯。〈權力的空間化─米歇‧傅寇作品的討論〉。收錄在《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市:明文書局。
江裕春(2010)《龍潭椪風茶研究─在地知識的傳承》,國立高雄餐旅學院臺灣飲食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舜德(2008)〈市場、價值建構與普洱茶交易中的陳韻〉。收錄在余舜德編著。《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市:清大出版社。
余舜德(2009)〈身體修練與文化學習:以學茶為例〉。《臺灣人類學刊》7(2):49-86。
余舜德(2013)〈臺灣凍頂烏龍茶之工匠技藝、科技與現代性〉。《臺灣人類學刊》11(1):123-153。
余欣芳(2006)《龍潭地區茶產業的行動者網絡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文恭(2012)《優良茶比賽對地區茶產業經濟發展影響之研究─以坪林文山包種茶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文源(2007)〈論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行動本體論〉。《醫療、科技與社會》(4):65-108。
林金池、廖文如(2003)〈臺北縣坪林鄉茶業產銷班第五班企業化經營管理輔導個案之研究〉,《臺灣茶葉研究彙報》22:133-142。
林獻堂(2004)《茶葉比賽對地區茶業發展的影響─鹿谷鄉農會比賽茶之個案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秀鳳(1987)〈坪林鄉特產包種茶〉。《豐年》(37)14:14-15。
邱念渠(2005)《臺灣茶葉產業的演進過程與發展困境》,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研究所工程管理組碩士論文。
坪林區公所(2012)101年新北市包種茶比賽計畫。
卓浩右(2006)《茶的前半生─從生產的價值邏輯到市場的運作》,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俊明(2003)《普洱茶在臺灣之興起》,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翁俊發(2006)《製作地方味:南投松柏坑茶區烏龍茶商品標準的知識建構及其變遷》,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宇良、宋承恩(2012)〈從社會生產關係探討魚池鄉紅茶產業變遷影響〉,《地理研究》(56):41-71。
張瑞成(2009)《酵素茶的魅力-台灣烏龍茶》,嘉義:迪生企業行。
張靜紅(2010)〈「正山茶」的悔憾─從易武鄉的變遷看普洱茶價值的建構歷程〉,《Journal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6.2:103-144。
賴正南(2001)《青年農民專業訓練考評---以茶葉品質鑑定班為例》,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正南等(2005)《茶業創新技術推廣方式之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九十四年度科技研究計畫研究報告,桃園:茶業改良場。
賴正南等(2006)《茶業創新技術推廣方式之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九十五年度科技研究計畫研究報告,桃園:茶業改良場。
賴正南(2010)〈從茶農需要面探討茶葉創新技術採用〉,《臺灣茶葉研究彙報》(29):97-103。
賴韻汝(2013)〈深坑區文山包種春茶賽圓滿完成 黃國雄三度榮獲特、頭等獎殊榮〉,瀏覽日期:2013/7/22,文山報導雜誌,網址:http://wenshan-weekly.blogspot.tw/2013/06/blog-post_7.html。
賴韻汝(2013)〈102年春季優良文山包種茶比賽 5.10完成評選 周金盆獲特等獎!〉,瀏覽日期:2013/7/22,文山報導雜誌,網址:http://wenshan-weekly.blogspot.tw/2013/05/102510.html。
楊弘任(2010)〈專家系統下的地方知識:嘉邑行善團的造橋實作〉,《科技、醫療與社會》,第10期,2010年4月出版
楊宗儒(2006)《東方美人茶的生產與峨眉、北埔鄉在地文化經濟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簡汝育(2007)《行動者網絡理論與地方發展:魚池紅茶產業再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碧吟(2003)《由農業資材行的運作看栽培技術的發展與擴散─以屏東平原蓮霧產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學誠(2006)〈什麼是好茶?茶葉比賽的人類學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65):106-134。
顏學誠(2008)〈專家、物性、身體感:茶葉比賽中的社會秩序〉。收錄在余舜德編著,《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市:清大出版社。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宇翔(2005)《工業資本主義社會的農業變遷─臺灣茶葉的社會經濟分析》,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陳雅美(1986)《臺灣農民創新行為與傳播媒介之研究─以卓蘭、新社兩地區葡萄果農為例》,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慈玉(2004)《臺北縣茶業發展史》,臺北縣:稻鄉。
陳煥堂、林世煜(2001)《臺灣茶》,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頁41。
廖慶樑(2010)《臺灣茶聖經》,臺北縣:智揚文化。
薛化元、李明仁等編纂(2002)《坪林鄉志》,臺北縣:坪林鄉公所,頁140。
蔡志賢等(2003)〈坪林與石碇鄉茶農對優良茶比賽活動的認知探討〉,《臺灣茶葉研究彙報》22:153-160。
蔡晏霖(2011)〈思索「地方知識」〉。《亞太研究論壇》(54):202-213。
譚鴻仁(2007)〈關係空間與鄉村發展─以龍潭椪風茶產業為例〉,《地理學報》(50):47-72。
劉瑞華、葉明憲(2003)〈全球化與本土化的交織:臺灣茶產業的長期變遷〉,《思與言》41(1):19-38。
謝國雄(2003)《茶鄉社會誌:工資、政府與整體社會範疇》。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謝如珍(2010),〈石碇包種茶賽新星 豐田村黃佳豪認真製茶〉,瀏覽日期:2013/7/22,《文山報導雜誌》,網址:http://wenshan-weekly.blogspot.tw/2010/12/blog-post_3554.html。
OTOP地方特色網,瀏覽日期:2014/7/24,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網址:http://www.otop.tw/index.html。
坪林包種茶比賽~番外篇,瀏覽日期:2013/4/19,((坪林Pinglin))田村54號,網址:http://blog.yam.com/pinglin54/category/2921626。
新北市人口統計,瀏覽日期:2014/8/20,新北市民政局,網址:http://www.ca.ntpc.gov.tw/230;DATA_Population/List。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網站,瀏覽日期:2014/7/24,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網址:http://www.moeasmea.gov.tw/mp.asp?mp=1。
農情報告資源網,瀏覽日期:2014/5/1,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網址:http://agr.afa.gov.tw/afa/afa_frame.jsp。
認識坪林─坪林區地理位置,瀏覽日期:2013/4/19,坪林區公所,網址:http://www.pinglin.ntpc.gov.tw/web/Home?command=display&page=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