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朱正卿
Chu, Cheng-Ching
論文名稱: 帝國風景的形成與盛清政治綱領的規畫──承德避暑山莊研究
Building the Imperial Landscape in Chengde as a Maneuver of Power in Mapping the Political Programme of the High Qing Regime – A Study on Bishu Shanzhuang
指導教授: 楊永源
Yang, Yung-Yua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03
中文關鍵詞: 皇家苑囿風景承德康熙乾隆避暑山莊《御製避暑山莊詩》外八廟木蘭圍場
英文關鍵詞: Royal Garden, Landscape, Chengde, Kangxi, Qianlong, Bishu Shanzhuang, Imperial Poems on the Mountain Estate for Escaping the Heat, Waiba miao, Mulan Weichang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DIS.NTNU.DFA.065.2018.A1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4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風景」研究之概念作為研究取徑,探究承德避暑山莊作為清代皇家避暑園林的文化與政治意涵,並分析它建構園林的組織方式與使用在造園規畫之內容。承德避暑山莊承載盛清時期的重要文化意涵,造園過程本身就是一種語言與符號的布局表徵,也是一個可以被解讀為景觀感知的風景文本。本論文研究對象以避暑山莊為核心,佐以外八廟與木蘭圍場,主要探索它們所表述的帝國意象,如何在盛清政治綱領的規畫中逐步形成與顯現。
      本論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界定本研究所討論的承德之地理範圍,探究避暑山莊、外八廟、木蘭圍場所構成的區域景觀,和清帝國政治作為的種種關聯所發展出的議題和研究方向。第二章從承德地理和社會狀態切入,討論避暑山莊、外八廟興建於此特定位址的原因,並依據承德特殊的空間形態作為塞外政務特區的條件,發掘其所扮演的政治功能。第三章討論盛清時期的北巡、畋獵行圍、喀爾喀策略、扶持黃教、禮遇活佛等策略如何在承德實施。第四章探討康熙《御製避暑山莊詩》的編寫背景、意念表達、總題分詠與總圖分繪,闡釋此部圖文集作為康熙執政晚期顯耀一代聖主的園記出版品之地位。第五章與第六章分別探究傳統「神」、「聖」哲思如何具體展現在避暑山莊的規畫上。第七章為結論。
      近年來,中、西學界研究承德避暑山莊的重點不一,主要在於歷史考證、美學闡述,以及從「新清史」史觀切入的滿洲文化考論。本研究著重分析「風景」理論,探討避暑山莊和外八廟整體文化多樣性的特徵。對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進行深入分析,認為它的總體設計運用了文學、神話、天文學的技巧性和綜合性,建構了承德景觀的多重文化和哲學觀念。避暑山莊揭示的是帝國地理邏輯思維,以及地緣政治策略。在這方土地之上,清帝藉由其所締構的遊樂園,展現了他們對於宗教觀、宇宙觀、儀禮觀的掌握。避暑山莊作為皇家苑囿有其積極主動的政治潛能,並非只是被動消極耽溺逸樂的宮廷生活之所。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meanings of Chengde Bishu Shanzhuang (“Mountain Estate for Escaping the Heat”) as a summer resort of the imperial family of High Qing Dynasty. It adopts the concepts of the “landscape” study as a research method, analyzing how the resort was constructed and how the garden was designed was introduced. Chengde Bishu Shanzhuang reflects the important cultural meanings of the Qing Dynasty during its heyday.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 garden itself is a layout representation of language and symbols, and can be read as a text of landscape perception.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Summer Resort and the surrounding Waiba Miao (“Eight Outer Temples”), as well as Mulan Weichang (“Mulan Paddock”), mainly to explore the imperial images represented by them and how they were gradually formed and displayed in the political programme of the regime of the High Qing Dynasty.
    This study includes a total of seven chapters. Chapter 1 defines the geographic scope of Chengde to be discussed, and explores the regional landscape formed by the Summer Resort, Waiba Miao, and Mulan Weichang, and its various associations with political acts of the Qing Empire, from which the issue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of this study were developed. Chapter 2 probes into the geographic and social states of Chengde to discuss the reasons why the Summer Resort and Waiba Miao were constructed at these specific sites. This chapter seeks to uncover the political role Chengde played as a foreign affairs administrative area by decoding the unique spatial pattern applied in the landscape design. Chapter 3 discusses how the policies of the Northern Tour, paddock hunting, Khalkha strategies, the support of the Gelug, treating the living Buddha with courtesy, were implemented in Chengde. Chapter 4 investigates Kangxi’s Imperial Poems on Mountain Estate for Escaping the Heat. Its creation background, expressions of intention, division of the themes and graphics demonstrate the status of this graphic collection as the representative resort publication, reflecting the glory of Kangxi’s regime in his late period. Chapter 5 and Chapter 6 respectively investigate how the philosophical ideas of traditional “divinity” and “sacredness” were specifically embodied in the planning of the Summer Resort. Chapter 7 is the conclusions.
    In recent years, scholars of this field of study on Chengde Bishu Shanzhuang have focused on various topics, mainly in contextual research, aesthetics, and the research of Manchurian culture from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New Qing History.” This study focuses on analyzing “landscape” theory to explore characters of the overall culture diversity of Chengde Bishu Shanzhuang and Waiba Miao. It analyzes in depth the research materials and methodologies to claim a possibility that the design of this resort as a whole had applied an adroit skills and compounds of literature, mythology, as well as astronomy to construct the multiple cultural and philosophical ideas of landscape in Chengde. Bishu Shanzhuang reveals the geographical logic of the Empire and the geopolitical strategies. The resort constructed, the Qing Emperors demonstrated their mastery of the concepts of religion, cosmology, and ceremonies through the amusement park they formed. This study also verifies the aggressive and active political potential of Bishu Shanzhuang as the imperial family’s resort, instead of merely a site of court life full of passive and negative indulgenc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風景.帝國.政權 1   一、風景承德 1   二、帝國風景與帝國統治 8  第二節 研究緣起與範圍 11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2   一、史料分析 13   二、側重詮釋的藝術史學 13   三、建築語義學與建築哲學 14  第四節 重要文獻與研究 14   一、中文部分 16   二、外文部分 18  第五節 本論文主要議題 21   一、避暑山莊為何是清代塞外政治中心 22   二、避暑山莊成為塞外政治中心的條件 24   三、關於避暑山莊的帝王書寫與圖繪 25   四、景觀性格 26  第六節 章節架構 26 第二章 朔北皇都――承德地域與政治空間背景分析 29  第一節 承德概述 30   一、木蘭圍場的設置 31   二、避暑山莊的闢建與布局 32   三、外八廟的建立及其風格 34  第二節 承德文脈:夷夏相交之域 38   一、承德地區的自然地理條件 38   二、承德地區的社會狀態與發展 41  第三節 承德――帝國塞外特區 44   一、承德位居京北御道中樞 44   二、作為塞外特區的角色與功能 54  第四節 避暑山莊與外八廟的空間形態 64   一、軸線形態的開展 64   二、拱衛形態的面向 70   三、逐級升降的走勢 71   四、多方位的移植仿擬――微縮世界在承德 72  第五節 小結 75 第三章 經武懷柔――承德避暑山莊園林政治圖譜 77  第一節 承德與滿人武備 77   一、從避暑山莊「步射」看滿洲軍訓傳統 78   二、隨圍畋獵不只是皇家餘興節目 81   三、看不見的長城――「喀爾喀防線」 84  第二節 外交折衝區域裡的重要政治舉措 88   一、從北巡熱河談清代巡遊的政治宏圖 88   二、離京行宮:居遊與施政――遊牧性格之轉折 94   三、理藩.禮藩 98  第三節 承德盛事 100   一、萬邦來朝――杜爾伯特與土爾扈特的歸附 100   二、康乾時期的藏佛境遇 103   三、馬嘎爾尼的禮儀之爭 112  第四節 「帝佛合一」在承德的展現 118   一、「帝佛」傳承 118   二、天恩祖德――「御容供奉」的雙重意旨 124  第五節 承德及相關帝王圖繪中的政治行為與信息 128   一、場所.關係――承德系譜中「帝」、「佛」關係的彙整與調和 129   二、儀典.身分――官僚體系及等級空間 134   三、帝王.佛王――從《乾隆佛裝像》再談皇命雙重性格之互繹 143  第六節 小結 148 第四章 園林肖像――帝王書寫與皇苑圖繪的交匯 151  第一節 《御製避暑山莊詩》之梗概 152   一、《御製避暑山莊詩》付梓過程及其形制與特質 152   二、避暑山莊「私」、「公」空間的轉換 161   三、《御製避暑山莊詩》與清代地方景觀彙編事業 164   四、饋贈之用――景觀文本流通中的慾望和權力 167  第二節 《御製避暑山莊詩》的編寫策略與意念表達 170   一、《御製避暑山莊詩》的總題與分詠 171   二、避暑山莊御製詩文中的帝王形象及治國意識 189   三、〈御製避暑山莊記〉――山川天地的書寫.宇宙模型的展示 195  第三節 《御製避暑山莊詩》的總圖分繪 196   一、《御製避暑山莊詩》與明清園林繪畫傳統 197   二、三十六幅集合景觀的構成元素及其探討 200   三、隱現在「集成景觀」中的帝王風範 220   四、再談《御製避暑山莊詩》(並圖)中的「時間感」 224   五、新王朝的地方禮讚 227  第四節 小結 232 第五章 神境仙鄉――帝國宇宙圖式的規畫與表述 235   第一節 空間佛教.佛教空間 235   一、五臺山――北京――承德:以梵教維繫而成的大軸線格局 235   二、以磬鎚峰為輻射源的小軸線格局 241   三、梵教世界圖示的體現:曼荼羅 245   四、複製與移入――展現無所不在的帝國權力 248  第二節 樂園敘述與神化幻想 251   一、錘峰石挺――避暑山莊的神山敘事 251   二、百泉歸塘――避暑山莊的海洋敘事 255   三、九湖十島――避暑山莊的洲島敘事 261   四、輪圓輻輳――避暑山莊的穹谷敘事 264  第三節 法象自然 268   一、康、乾二帝對分野星占概念的認知與景觀實踐 268   二、由語義映射敘述看外八廟的排列布局 273  第四節 小結 282 第六章 聖化空間――帝國形象的築構與國家代言 287  第一節 避暑山莊與國家圖書編纂事業 287   一、文津閣之沿革及其地方風格的討論 289   二、「文津」之名及其相關文化底蘊 293   三、帝國知識的掌握與規畫 297   四、四庫七閣的庋藏布局所呈現的政治意圖 303  第二節 避暑山莊的禮制空間與王權思維 307   一、居天下之中以治萬民 308   二、避暑山莊的城門 318   三、避暑山莊的「九五」表現及其理論思考 325   四、避暑山莊山川模式與思維 330  第三節 風景如何代言國家 333   一、土地.人民.財產 334   二、階級與秩序 345   三、風景畫與地形圖 347   四、圖像承德――增飾太平.宣武揚威 349  第四節 小結 353 第七章 結論 357 徵引文獻 365

    中文書目
    檔案史料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史研究室、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滿文部,《滿文土爾扈特檔案譯編》,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康熙起居注》,北京:中華書局,198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代檔案史料――圓明園》,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譯,《康熙朝滿文朱批奏摺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合編,《六世班禪朝覲檔案選編》,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纂修四庫全書檔案》(上、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合編,《清初五世達賴喇嘛檔案史料選編》,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0。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合編,《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等編,《元以來西藏地方與中央政府關係檔案史料匯編》,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4。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臺北:聯合書店,1942。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6。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載於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官書古籍
    〔春秋〕孔丘整理,《詩經》,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1。
    〔春秋〕文子著,《文子》,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8。
    〔春秋〕(傳)左丘明著,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春秋](傳)左丘明著,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
    [春秋]老子著,余培林註譯,《新譯老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85。
    [春秋]列禦寇著,莊萬壽注譯,《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11。
    [春秋](傳)周公著,崔高維校點,《周禮》,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春秋]管仲著,何懷遠等編,《管子》(上、下),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6。
    [春秋]錢玄等注,《禮記》,長沙:嶽麓書社,2001。
    [戰國]呂不韋等編纂,《呂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戰國]呂不韋等編纂,冀昀主編,《呂氏春秋》,北京:線裝書局,2007。
    〔戰國〕孟軻,任大援、劉豐注,《孟子》,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7。
    [戰國]荀況,《新編荀子》,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
    [戰國]莊周,《莊子新釋》,臺北:漢京文化事業,2003。
    [戰國]傅錫壬注譯,《新譯楚辭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5。
    [戰國]作者不詳,[晉]孔晃注,《逸周書》,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37。
    [戰國]作者不詳,楊錫彭注譯,《新譯山海經》,臺北:三民書局,2004。
    〔戰國〕《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先秦]作者不詳,冀昀主編,《尚書》,北京:線裝書局,2007。
    〔西漢〕孔安國撰,〔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西漢]司馬遷,《史記》(百衲本二十四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西漢]揚雄,《太玄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西漢](傳)劉歆撰,〔晉〕葛洪輯,《西京雜記》,載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3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西漢〕劉向編訂,《戰國策》,臺北:智揚出版社,1990。
    [西漢]劉安著,熊禮匯注譯,《新譯淮南子》,臺北:三民書局,1997。
    [西漢](傳)劉向著,張金嶺注譯、陳滿銘校閱,《新譯列仙傳》,臺北:三民書局,2013。
    [西漢]作者姓名未著,何清谷校注,《三輔皇圖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東漢]王充撰,袁華忠、方家常譯注,《論衡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3。
    [東漢]班固,《漢書》(百衲本二十四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
    [東漢]許慎,[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天工書局,1992。
    〔東漢〕鄭玄撰,〔宋〕王應麟輯,〔清〕惠棟考補〈增補鄭氏周易卷下〉,載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6。
    〔晉〕葛洪集,成林、程章燦譯注,《西京雜記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3。
    [北魏]酈道元撰,[清]戴震校,《水經注》,臺北:世界書局,1965。
    〔北魏〕酈道元,陳橋驛譯注、王東補注,《水經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
    〔北齊〕魏收撰,《魏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南朝梁〕沈約撰,《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北京:中華書局,1981。
    [南朝梁]蕭統編,周啟成等注譯,《新譯昭明文選》(第二冊),臺北:三民書局,1997。
    〔東晉〕王嘉,石磊注譯,《新譯拾遺記》,臺北:三民書局,2012。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房玄齡等著,《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姚思廉撰,《陳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百衲本二十四史),臺北:臺灣商務,1988。
    [北宋]司馬光,《温國文正公文集卷》,載於《四庫叢刊初編集部》04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
    〔北宋〕沈括,《夢溪筆談》,長沙:岳麓書社,2002。
    〔北宋〕李昉,《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
    [北宋]張君房纂輯,蔣力生等校注,《雲笈七籤》,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
    [北宋]郭熙著,周遠斌點校纂注,《林泉高致》,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0。
    [北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卷十五》北京:中華書局,1975。
    [南宋]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證,《大金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86。
    〔南宋〕周密撰,吳企明點校,《癸辛雜識》,北京:中華書局,1988。
    [南宋]祝穆,《方輿勝覽》,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2。
    [南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南宋]鄭樵,《夾漈遺稿》,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南宋〕羅泌撰,《路史》,載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8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元〕孛蘭盻,《元一統志》,北京:中華書局,1966。
    [元]李好文,《長安志圖.卷上》,載於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九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元]周伯琦,《近光集》,載於《四庫全書珍本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
    [元]脫脫等撰,《金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
    [元]脫脫等撰,《遼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
    [元]熊夢祥輯,《析津志輯佚》(北京圖書館善本組編),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明]王世貞,〈弇州四部稿〉,載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文震亨,陳植校注,《長物志》,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明〕文徵明,周道振輯校,《文徵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明〕田汝成撰,《西湖遊覽志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明]貝瓊,〈遊山記〉,輯入高明編纂,《明文彙》,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8。
    [明]何良俊,《何翰林集》,臺北:中央圖書館,1971。
    〔明〕李賢等纂修,《大明一統志》,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1977。
    〔明〕李東陽撰,《懷麓堂集》,載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5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宋濂等,《元史》,北京:中華書局,1999。
    〔明〕耐得翁,《都城紀勝》,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2。
    [明]溫體仁等纂修,《明熹宗實錄》,載於中研院史語所校,《明實錄》126冊,臺北:中研院史語所,1967。
    〔明〕釋證澄,《清涼山志》,銀川:寧夏回族自治區佛教協會,1998。
    [明]顧炎武,《昌平山水記》北京:北京出版社,1962。
    〔清〕于敏中等,《日下舊聞考》,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清]于敏中,《欽定日下舊聞考》,載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9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于敏中等編撰,《天祿琳琅書目》,北京:中華書局,1995。
    〔清〕孔毓圻等撰,《幸魯盛典》,載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5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王原祁等編撰,《萬壽盛典初集》,載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5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允祹等奉敕撰,《欽定大清會典》,載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1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王澐,〈漫遊紀略〉,載於《筆記小說大觀》第十七冊,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3。
    〔清〕王先謙,《東華錄》,載於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370冊,上海 : 古籍出版社,1995。
    〔清〕永瑢等著,《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6。
    〔清〕永瑢、紀昀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第一冊經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
    〔清〕永瑢、紀昀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第二冊史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
    〔清〕年希堯,《視學》,載於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067冊,上海 : 古籍出版社,1995。
    [清]全祖望,〈天一閣碑目記〉,《鮚埼亭集外編》,載於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42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祁韻士撰,《皇朝藩部要略》,臺北:文海出版社,1965。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
    〔清〕汪灝,〈隨鑾紀恩〉,載於〔清〕王錫祺編,《小方壺齋輿地叢鈔》,上海:著易堂印行,光緒三年(1877年)刻本。
    〔清〕汪灝,〈隨鑾紀恩〉,載於〔清〕王錫祺編,《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一冊),杭州:杭州古籍書店,1985。
    〔清〕吳長元撰,《宸垣識略》,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清〕吳振棫撰,《養吉齋叢錄》,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清]沈兆霖等奉敕撰,《清代起居注冊(咸豐朝)》,臺北: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國學文獻館景印,1983。
    〔清〕李光地等奉敕編,《御纂朱子全書》,載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2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谷應泰撰,《明史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谷應泰撰,《明史紀事本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清〕和珅、梁國治等奉敕撰,《欽定熱河志》,載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95-49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阿桂等撰,《欽定盛京通志》,載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0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阿桂等纂修,《八旬萬夀盛典》,載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6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紀昀,《史通削繁》,上海:掃葉山房,1926。
    〔清〕胡敬,《國朝院畫錄》,載於于安瀾編,《畫史叢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
    〔清〕俞樾等著,《古書疑義舉例五種》,北京:中華書局,1983。
    〔清〕海忠修、林從炯等纂,《承德府志》(光緒十三年廷杰重訂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清〕高士奇,〈蓬山密記〉,載於《清代野史》,臺北:文橋出版社,1972。
    〔清〕徐世昌等編纂,《東三省政略》(吉林師範學院古籍研究所整理),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
    〔清〕常鈞,《敦煌雜鈔》,北京:禹貢學會鉛印本,1937。
    〔清〕,清高宗敕撰,《欽定南巡盛典》,載於《四庫全書珍本十一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清〕清高宗,《清高宗御製詩文全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印行,1976。
    〔清〕清高宗,《御製文二集》,載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0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乾隆敕撰,《欽定大清會典則例》,載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2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清世宗,《世宗憲皇帝御製文集》,載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0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清聖祖御製,《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載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98-129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清聖祖敕編,《全唐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清〕康熙,〈朱子全書序〉,《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第349冊,臺北:世界書局,1990。
    〔清〕梁玉繩撰,《史記志疑》,載於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263冊,上海 : 古籍出版社,1995。
    〔清〕崑岡等修,劉啟端等撰,《欽定大清會典圖》,載於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067冊,上海 : 古籍出版社,1995。
    〔清〕章學誠著,倉修良編注,《文史通義新編新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清〕許槤編選,駱禮剛譯注,《六朝文絜全譯》,桂陽:桂州人民出版社,2005。
    〔清〕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台北:鼎文出版社,1977。
    〔清〕陳夢雷撰,《松鶴山房文集》,載於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416冊,上海 : 古籍出版社,1995。
    〔清〕張玉書等編纂,《康熙字典》(新鐫銅版印),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
    [清]張廷玉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清〕張玉書,〈扈從賜遊記〉,載於王錫祺編《小方壺齋輿地叢鈔》,杭州:杭州古籍書店,1985。
    〔清〕張穆撰,張正明、宋舉成點校,《蒙古遊牧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清〕黃沛翹,《西藏圖考》,臺北:文海出版社,1965。
    [清]黃奭輯,《河圖括地象》,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清〕黃宗羲編,《明文海》,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傅恆等奉敕撰,《欽定皇輿西域圖志》,載於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0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鄂爾泰,《八旗通志》,臺北:學生書局,1968。
    〔清〕鄂爾泰,《八旗通志》,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
    〔清〕鄂爾泰、張廷玉等編撰,《國朝宮史》,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清〕愛新覺羅.昭槤,《嘯亭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80。
    〔清〕趙翼,《簷曝雜記》,載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八十九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73。
    〔清〕管世銘撰,《韞山堂詩集》,光緒二十年重鐫讀雪山房藏版,1894。
    〔清〕實錄館臣纂修,《清太宗文皇帝實錄》,臺北:華文書局影印本,1968。
    〔清〕實錄館臣纂修,《太宗文皇帝實錄》,載於《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實錄館臣纂修,《世祖章皇帝實錄》,載於《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實錄館臣纂修,《世宗憲皇帝實錄》,載於《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實錄館臣纂修,《聖祖仁皇帝實錄》,載於《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實錄館臣纂修,《高宗純皇帝實錄》,載於《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1986。
    〔清〕劉錦藻等纂,《清朝續文獻通考》,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55。
    〔清〕劉熙載,《藝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清〕劉錦藻,《清朝文獻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清]慶桂等編纂,《國朝宮史續編》,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清〕撰人未詳,《衛藏通志》,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錢泳,《履園叢話》,北京:中華書局,1979。
    〔清〕穆彰阿,《大清一統志》,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613冊,上海 : 古籍出版社,1995。
    〔清〕魏源,《聖武記》,北京:中華書局,1984。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臺北:商務印書館,1937。
    〔清〕顧炎武,《昌平山水記》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朝鮮〕朴趾源著,朱瑞平點校,《熱河日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
    〔朝鮮〕柳得恭撰,《灤陽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著述
    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上海:新華書店,1991。
    丁山,《古代神話與民族》,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大連圖書館編,《清代內閣大庫散佚檔案選編》,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1989。
    于洪,《周易智慧與頤和園文化景觀》,深圳:海天出版社,2012。
    于涌,《移天縮地到君懷――圓明園文化透視》,深圳市:海天出版社,2012。
    于佩琴、段鍾嶸主編,《避暑山莊御製詩聯解讀與品評》,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13。
    于倬雲主編,《紫禁城宮殿》,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天津大學建築系、承德市文物局編著,《承德古建築》,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2。
    中國書畫研究資料社編,《畫史叢書》(冊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
    《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黃得時註譯,《孝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王輔仁,《西藏佛教史略》,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
    王毅,《園林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王亭之,《談佛談密》,香港,博益出版,1991。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世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
    王大有,《三皇五帝時代》,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5。
    王子林,《皇家風水――帝王文化的成功演繹》,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8。
    王珏,《年希堯視學研究》,北京: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碩士論文,2013。
    王毅,《中國園林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牙含章,《班禪額爾德尼傳》,拉薩,西藏人民出版,1987。
    尹國均,《符號帝國》,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
    甘肅省圖書館編印,《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甘肅分冊),蘭州:甘肅省圖書館,1984。
    史仲文、胡曉林主編,《百卷本中國全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古正美,《從天王傳統到佛王傳統:中國中世紀佛教治國意識形態研究》,臺北,商周出版,2003。
    北京師聯教育科學研究所編,《中國古典文化大成.諸子百家卷》,北京:學苑音像出版社,2005。
    布莉華、段鐘嶸,《避暑山莊與外八廟碑刻詩文講解》,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7。
    石守謙,《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15。
    牟潤孫,《海遺雜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0。
    艾天喜編著,《新編新解唐詩三百首》,臺北:益群書店,1994。
    曲延鈞主編,《中國清代宮廷版畫》,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2002。
    向斯,《皇帝的佛緣》,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
    朱競梅,《北京城圖史探》,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宋慶煦,《密雲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杜江,《清帝承德離宮》,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
    何立平,《巡狩與封禪:封建政治的文化軌跡》,濟南:齊魯書社,2002。
    何新華,《威儀天下――清代外交禮儀及其變革》,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0。
    何立平,《天命、禮儀與秩序演繹――中國文化史要論》,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1。
    李希泌、張淑華編,《中國古代藏書與近代圖書館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82。
    李光濤,《明清檔案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86。
    李桂芝,《遼金簡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李景瑞,《承德古代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巫鴻,《美術史十議》,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汪榮祖,《明清史叢說》,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吳璵註譯,《新譯尚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7。
    邵懿辰,《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孟兆禎,《避暑山莊園林藝術》,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5。
    邱燮友、劉正浩注譯,《新譯千家詩》,臺北:三民書局,1996。
    拉鐵摩爾,《中國亞洲內陸邊疆》,南京: 江蘇民眾出版社,2005。
    金毓黻主編,《奉天通志》,瀋陽:遼海出版社影印本,2003。
    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周叔迦編撰,《清代佛教史料輯稿》,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0。
    周振鶴,《中國歷史政治地理十六講》,北京:中華書局,2013。
    周齊,《清代佛教與政治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林士鉉,《清代蒙古與滿洲政治文化》,臺北:政大歷史系,2009。
    南懷謹、徐芹庭註譯,《周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
    哈薩克族簡史編寫組,《哈薩克族簡史》,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
    侯迺慧,《詩情與幽境:唐代文人的園林生活》,臺北:東大出版社,1991。
    ―――,《唐宋時期的公園文化》,臺北:東大出版社,1997。
    苗潤田,《中國儒學史.明清卷》,廣州:光東教育出版社,1998。
    胡謙盈,《三代都址考古紀實――豐、鎬周都的發掘與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洪增宏,《道沿聖以傳經:《文心雕龍》反饋《周易》關係研究》,臺北:元華文創,2017。
    孫振聲編著,《白話易經》,臺北:星光出版社,1995。
    高木森,《中國繪畫思想史》,臺北:三民書局,2004。
    高莉芬,《蓬萊神話――神山、海洋與洲島的神聖敘事》,臺北:里仁出版社,2007。
    烏雲碧力格等,《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歸綏: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3。
    烏恩溥,《周易:古代中國的世界圖示》,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3。
    馬雅貞,《戰爭圖像與乾隆朝(1736-95)對帝國武功之建構――以《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徐張譯注,《易經》,太原:書海出版社,2001。
    莊吉發,《清代準噶爾史料初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7。
    ―――,《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史論集》(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
    崔正森編,《五臺山碑文選注》,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1995。
    莫小也,《17-18世紀傳教士與西畫東漸》,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
    許倬雲,《西周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
    ―――,《我者與他者: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臺北:時報文化,2009。
    畢梅雪、侯錦郎,《木蘭圖與乾隆秋季大獵之研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01。
    崔正森,《五臺山遊記選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五臺山碑文選注》,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1995。
    陳垣識,《康熙與羅馬使節關係文書》,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
    陳曉華,《「四庫總目學」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陳高華、史衛民,《元代大都上都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陳永發主編,《明清帝國及其近現代轉型》,臺北:允晨文化,2011。
    郭伯恭,《四庫全書纂修考》,上海:上海書店,1992。
    郭成康,《清史編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00。
    郭於華,《儀式與社會變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常建華編著,《乾隆事典》,臺北:遠流出版社,2008。
    常建華,《清史十二講》,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9。
    張羽新,《清政府與喇嘛教》,拉薩:西藏人民出版,1988。
    ―――,《避暑山莊的造園藝術》,北京:文物出版,1991。
    張健,《中國古典詩新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
    張研,《清史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2004。
    張杰,《中國古代空間文化溯源》,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張超,《國家天下――圓明園的景觀、政治與文化》,上海:中西書局,2012。
    張家驥,《中國造園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
    張德澤,《清代國家機關考略》,北京:故宮出版社,2012。
    張羽新、張雙智,《清朝塞外皇都――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13。
    張麗娜,《〈熱河日記〉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5。
    黃愛平,《四庫全書纂修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
    黃開國,《廖平評傳》,江西: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3。
    黃應貴主編,《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之意象、實踐與社會的生產》,臺北:漢學研究中,2009。
    彭嘉楨,《清代熱河地區之巡幸活動與區域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傅清遠,《承德避暑山莊》,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3。
    楊美惠,《禮物、關係學與國家:中國人際關係與主體性建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鄒愛蓮主編,《清代起居注冊(康熙朝)》,北京:中華書局,2009。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2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1。
    董旭,《承德普陀宗乘之廟歷史與建築研究》,河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5。
    聞一多,《神話與詩》,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漢寶德,《物象與心境――中國的園林》,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圖齊、海西希,《西藏與蒙古的宗教》,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
    趙之恆等主編,《大清十朝聖訓》,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
    趙曉峰,《中國古典建築文化的神話基因》,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
    趙珍,《資源、環境與國家權力:清代圍場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2。
    劉建軍編著,《古代中國政治制度十六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劉潞,《融合――清廷文化的發展軌跡》,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9。
    劉士林等著,《風泉清聽――江南文化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鄭天挺編著,《清史》,臺北:昭明出版社,1999。
    鄭振鐸編選,《晚清文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2005。
    鄭曉霞、張智編,《園林名盛志》,揚州︰廣陵書社,2006。
    潘谷西主編,《中國建築史》,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
    盧明輝,《清代蒙古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駱兆平編,《天一閣藏書史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蕭啟慶,《蒙元史新研》,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6。
    ―――,《元代的族群文化與選舉》,臺北:聯經出版社,2008。
    蕭愛民,《遼朝政治中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謝冰瑩等譯,《新譯四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1。
    薄樹人,《中國天文學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
    優婆塞支謙譯,《起世經》,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
    羅文宗編,《詩經釋證》,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5。
    羅文華,《龍袍與袈裟》,北京,紫禁城出版,2005。
    蘇發祥,《清代治藏政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釋妙舟,《蒙藏佛教史》,揚州:廣陵書社,2009。
    龔之允,《圖像與範式:早期中西繪畫交流史(1514-1885)》,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4。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輯,《緯書集成》,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美〕Cahill, James(高居翰)、黃曉、劉珊珊著,《不朽的林泉――中國古代園林繪畫》,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
    〔美〕Murck, Alfreda.(姜斐德),《宋代詩畫中的政治隱情》,北京:中華書局,2009。

    翻譯著述
    〔日〕小川環樹著,譚汝謙、陳志誠、梁國豪譯,《論中國詩》,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
    〔日〕谷川渥著,許菁娟譯,《幻想的地誌學:虛構地圖大旅行》,台北:邊城出版,2005。
    〔日〕杉山正明著,周俊宇譯,《忽必烈的挑戰――蒙古與世界史的大轉向》,新北市:八旗出版社,2014。
    〔日〕渡邊信一郎著,徐冲譯,《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北京:中華書局, 2008。
    〔日〕稻葉君山著,但燾譯定,《清朝全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法〕Bouvet, Joachim.(白晉)著,趙晨譯,《康熙皇帝》,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1。
    〔法〕Claude Lévi-Strauss(克勞德.李維史陀)著,王志明譯,《憂鬱的熱帶.一堂書寫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
    〔法〕Mauss, Marcel.(牟斯)著,汪珍宜、何翠萍譯,《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
    〔法〕Peyrefitte, Alain.(阿蘭.佩雷菲特)著,王國卿等譯,《停滯的帝國――兩個世界的撞擊》,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
    〔英〕Andrews, Malcolm.(安德魯斯)著,張翔譯,《風景與西方藝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英〕Blofeld, John Eaton Calthorpe.(布洛菲爾德)著,耿升譯,《西藏佛教密宗》,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0。
    〔英〕Craig, Clunas.(柯律格)著,黃曉鵑譯,《藩屏――明代中國的皇家藝術與權力》,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5。
    〔英〕Honour, Hugh.(修.歐納)、Fleming, John.(約翰.符萊明)合著,吳介禎等譯,《世界藝術史》,臺北:木馬文化,2001。
    〔英〕Hobsbawm,E.(霍布斯鮑姆)、Ranger,T.(蘭格)編,顧杭、龐冠群譯,《傳統的發明》,江蘇:譯林出版社,2004。
    〔英〕Berger, John.(約翰.伯格)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出版社,2010。
    〔英〕Macartney, George .(馬嘎爾尼)著,劉半農原譯,《1793乾隆英使覲見記》,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
    〔英〕Schama, Simon.(沙瑪)著,胡淑陳、馮樨譯,《風景與記憶》,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
    〔英〕 Staunton, George Thomas.(喬治.斯當東)著,葉篤文譯,《英史謁見乾隆紀實》,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
    〔英〕Williams, Raymond.(雷蒙.威廉斯)著,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美〕巫鴻著,鄭岩、王睿編,鄭岩等譯,《禮儀中的美術》(下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美〕巫鴻著,李清泉、鄭岩等譯,《中國古代藝術與建築中的「紀念碑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美〕余定國著,姜道章譯,《中國地圖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美〕Barfield ,T.(巴菲爾德)著,袁劍譯,《危險的邊疆:遊牧帝國與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
    〔美〕Elliott, Mark C.(歐立德)著,青石譯,《乾隆帝》,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美〕Elliott, Mark C.(歐立德)著,青石譯,《皇帝亦凡人――乾隆.世界史中的滿洲皇帝》,新北市:八旗文化出版,2015。
    〔美〕Hevia, James L.(何偉亞)著,鄧常春譯,《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衝突》,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美〕Lattimore,Owen.(拉鐵摩爾)著,唐曉峰譯,《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美〕Murck, Alfreda.(姜斐德)著,《宋代詩畫中的政治隱情》,北京市:中華書局,2009。
    〔美〕Owen, Stephen.(宇文所安)著,陳引馳、陳磊譯,《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中唐文學文化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
    〔美〕Pankenier, David W.(班大為)著,徐鳳先譯,《中國上古史實揭秘:天文考古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美〕Rawski, Evelyn S.(羅友枝)著,周衛平譯,《最後的皇族:滿洲統治者視角下的清宮廷》,新北市:八旗文化,2017。
    〔美〕Rozman, Gilbert.(吉爾伯特.羅茲曼),《中國的現代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9。
    〔美〕Tuan, Yi-Fu.(段義孚)著,王志標譯,《空間與地方――經驗的視角》,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
    〔瑞典〕Hedin, Sven Anders. (斯文.赫定)著,于廣達譯,《熱河:帝王之都》,北京:中信出版社出版,2008。
    〔義〕Ripa, Matteo.(馬國賢)著,李天綱譯,《清廷十三年――馬國賢在華回憶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德〕Hildebrand, Adolf von.(阿道夫.希爾德布蘭德)著,潘耀昌等譯,《造型藝術中的形式問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頁128。
    〔德〕Ledderose , Lothar.(雷德侯)著,張總等譯,《萬物:中國藝術中的規模化和模件化生產》,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德〕Panofsky, Erwin.(潘諾夫斯基)著,傅志強譯,《視覺藝術的含義》,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
    〔藏〕土觀.洛桑卻吉尼瑪著,陳慶英、馬連龍譯,《章嘉國師傳若必多吉傳》,臺北:全佛文化,2004。
    〔藏〕土觀.洛桑卻吉尼瑪著,陳慶英、馬連龍譯,《章嘉國師若必多吉傳》,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7。
    〔藏〕嘉木央.久麥旺波著,許得存,卓永強譯,《六世班禪洛桑巴丹益希傳》,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0。
    〔羅馬尼亞〕Eliade, Mircea.(埃利亞德)著,宋立道、魯奇譯,《神秘主義、巫術與文化風尚》,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0。
    ―――,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臺北:聯經出版社,2000。
    閻雲翔著,李放春、劉瑜譯,《禮物的流動:一個中國村莊中的互惠原則與社會網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圖錄
    作者不詳,《宋本歷代地理指掌圖》(南宋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編,《避暑山莊三十六景詩圖(宮廷版)》,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8。
    故宮博物院編,《清代宮廷版畫》,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林天人編撰,《皇輿搜覽――美國國會圖書館所藏明清輿圖》,臺北: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2013。
    聶崇正主編,《清代宮廷繪畫》,香港,商務印書館,1996。

    文集
    丁忱,〈歷史、文化的鏡像――語義〉,《語義的文化變遷》,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頁20-26。
    牛伯忱,〈避暑山莊七十二景構成初探〉,《清史研究與避暑山莊》,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頁263-273。
    支運亭,〈避暑山莊及其建築與康熙諸帝少數民族政策〉,《清史研究與避暑山莊》,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頁82-84。
    方維規,〈歷史語義學與概念史――關於定義和方法以及相關問題的若干思考〉,《語義的文化變遷》,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頁12-19。
    王子林,〈紫禁城中軸的設置思想〉,載於於倬雲、朱誠如主編,中國紫禁城學會編,《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3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頁,179-190。
    王戎笙,〈從承德避暑山莊看康乾盛世的憂患意識〉,《清史研究與避暑山莊》,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頁4-12。
    王宏斌、高德罡,〈清代前期熱河及周邊地區兵防述略〉,《清史研究與避暑山莊》,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頁306-313。
    王正華,〈過眼繁華――晚明城市圖、城市觀與文化消費的研究〉,收錄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生活》,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王汎森,〈時間感、歷史觀、思想與社會:進化思想在近代中國〉,《明清帝國及其近現代轉型.緒論》,臺北:允晨文化,2011,頁369-394。
    毛憲民,〈清帝步騎射與射侯射鵠靶考〉,載於故宮博物院編,《明清宮廷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頁535-546。
    石利鋒,〈關於避暑山莊學的思考〉,《避暑山莊研究》,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 2007,頁18-21。
    朱士光,〈中國古都研究與古都之現代化建設〉,王世恩、陳文道、陳凱東主編,《中外學者論安陽》,新華出版社,1997。
    朱洪梅,〈乾隆御制避暑山莊詩〉,《清史研究與避暑山莊》,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頁346-353。
    安忠和、王舜,〈關於「熱河」最初地名的一則史料〉,《避暑山莊研究2007》,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7,頁48-49。
    沈康身,〈年希堯《視學》的研究〉,載於《近代中國科技史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頁173-193。
    杜家驥,〈清代的木蘭秋稱、避暑山莊與蒙古〉,《清史研究與避暑山莊》,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頁150-155。
    李豐楙,〈多面王母、王公與崑崙、東華聖境――以六朝上清經派為主的方位神話考察〉,載於李豐楙、劉苑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頁43-132。
    李克域,〈從普陀宗乘之廟的建築形態看藏傳佛教密宗的體現〉,載於趙玲主編,《紀念避暑山莊建園三百周年論文集》,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頁364-373。
    李治亭,〈尊重並兼顧多種利益群體培育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清史研究與避暑山莊》,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頁130-139。
    李建宏,〈簡述乾隆皇帝在避暑山莊的步射活動〉,《避暑山莊研究2007》,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7,頁63-67。
    吳雅婷,〈萬卷書與萬里路――宋代類書呈現的「移動」語境〉,《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之意象、實踐與社會的生產》,臺北:漢學研究中,2009,頁391-435。
    林志宏,〈日本對華的學術調察――滿州國古物調察為例〉,《2012年度公益財団法人交流協会フェローシツプ事業成果報告書》,2013,頁1-22。
    周曉梅,〈論雍正帝對熱河的施政〉,《清史研究與避暑山莊》,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頁92-100。
    胡海鷹,〈避暑山莊平原區植物景觀研究,〉,《清史研究與避暑山莊》,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頁259-262。
    胡家瑜,〈從移動的空間到轉變的地景――對於賽夏社會變動性與穩定性的另類思考〉,《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之意象、實踐與社會的生產》,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9,頁335-362。
    袁森坡,〈清代口外行宮的由來與承德避暑山莊的發展過程〉,載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論叢.二輯》,北京:中華書局,1980,頁 286-319。
    袁森坡、張建軍,〈木蘭圍場的規制與作用〉,《清史研究與避暑山莊》,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頁162-169。
    徐廣源,〈清帝聖容供奉制度初探〉,《清史研究與避暑山莊》,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頁354-361。
    孫繼新,〈康熙帝與湯泉行宮述略〉,《避暑山莊研究2007》,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7,頁50-57。
    郭華瑜、張彤,〈紫禁城與凡爾賽宮――東西方絕對君權體制下的宮殿建築比較〉,載於於倬雲、朱誠如主編,中國紫禁城學會編,《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3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頁,435-445。
    郭成康,〈乾隆皇帝誕生地考――從最近公布的一則清宮檔案說起〉,《清史研究與避暑山莊》,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頁19-29。
    郭美蘭,〈康熙年間口外行宮的興建〉,《清史研究與避暑山莊》,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頁182-191。
    郭迎春,〈從避暑山莊各殿宇陳設書目看避暑山莊的文化內涵〉,載於趙玲主編,《紀念避暑山莊建園三百周年論文集》,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頁182-193。
    陳鏘儀、郭美蘭,〈六世班禪承德入覲述論〉,《清代宮史研究會.清代宮史求實》,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2。
    陳維新,〈從蒙哈諸部紛赴熱河朝貢論乾隆帝對「封貢體制」精義的闡物〉,《清史研究與避暑山莊》,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頁30-43。
    陳振遠、馮亞平,〈淺談避暑山莊的園林特色〉,《避暑山莊研究2007》,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7,頁22-29。
    陳正宏,〈傳統雅集中的詩畫合璧及其在十六世紀的新變――以明人合作《藥草山房圖卷》為中心〉,載於范景中、曹意強主編,《美術史與觀念史VII》,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頁88-101。
    陳永發主編,《明清帝國及其近現代轉型.緒論》,臺北:允晨文化,2011,頁7-60。
    莊岳、王其亨,〈中國傳統解釋學與避暑山莊園林藝術創作〉,《清史研究與避暑山莊》,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頁246-253。
    張杰,〈乾隆帝木蘭秋獮與懷柔蒙古〉,《清史研究與避暑山莊》,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頁156-161。
    張莉,〈清代圍班制度述論〉,《清史研究與避暑山莊》,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頁140-147。
    黃一農,〈印象與真相:英使馬嘎爾尼覲禮之爭新探〉,載於《清華歷史講堂續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頁198-218。
    黃應貴,〈導論:空間之意象、實踐與社會的生產〉,《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之意象、實踐與社會的生產(總論)》,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9,頁1-9。
    馮亞平,〈淺述避暑山莊的作用與價值〉,《紀念避暑山莊建園三百周年論文集》,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頁41-48。
    溫金玉,〈五台山佛教文化巡禮〉,載於國家圖書館古籍館《中國典籍與文化》編輯部編,《中國典籍與文化(第四輯)》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頁127-146。
    賈珺〈清代離宮中的大蒙古包筵宴空間探析〉,載於張復合主編,《建築史論文集》(第17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頁40-48。
    廖平,〈大共圖考.序〉,收於吳嘉謨等纂輯,《光緒井研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
    趙文良,〈清帝聖容在避暑山莊的供奉――從聖容樓到繼德堂〉,《清史研究與避暑山莊》,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頁362-365。
    趙雲田,〈避暑山莊和清代的理藩政策〉,《清史研究與避暑山莊》,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頁58-62。
    劉師培,〈古書疑義舉例補〉,收錄俞樾等著《古書疑義舉例五種》,北京:中華書局,1983。
    劉玉文,〈避暑山莊初建時間及相關史事考〉,《清史研究與避暑山莊》,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頁85-91。
    ―――,〈避暑山莊研究與避暑山莊學〉,《避暑山莊研究2007》,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7,頁5-11。
    鄭在書,〈苑囿:書寫帝國的空間――以《子虛》、《上林》兩賦為例〉,載於李豐楙、劉苑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頁133-156。
    蔣秀丹、李建宏,〈駐京胡圖克圖在承德〉,《清史研究與避暑山莊》,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236-242。
    蔣秀丹,〈哲布尊丹巴胡圖克圖在承德〉,《避暑山莊研究2007》,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7,頁89-96。
    蔡維天,〈從「這話從何說起?」說起〉,《語言學論叢》第43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駱兆平編,《天一閣藏書史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戴逸,〈避暑山莊的歷史價值〉,《避暑山莊研究2007》,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 2007,頁1-2。
    顧頡剛,〈莊子與楚辭中崑崙與蓬萊兩種神話系統的融合〉,《中華文史論叢》第2輯,上海:新華書店,1979,頁31-57。
    龔卓軍,〈異質空間中的移動――從詩學空間到網絡空間〉,《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之意象、實踐與社會的生產》,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9,頁363-390。
    〔比〕Verbiest, Ferdinand. (南懷仁)著,薛虹譯,〈韃靼旅行記〉,載於杜文凱編,《清代西人見聞錄》,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頁69-84。
    〔法〕Forêt, Philippe.(佛雷特)著,張寧譯,〈熱河環境史:華北農業文化之擴張〉,載於法國漢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法國漢學》第九輯,北京:中華書局,2004,頁245-267。
    〔法〕Jullien, François.(朱利安)著,Esther Rosolato Lin(卓立)譯,〈山水之神〉,載於〔美〕吳欣主編,《山水之境:中國文化中的風景園林》,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頁15-30。
    [英]Clark, T. J.(克拉克)著,〈論社會藝術史〉,載於弗蘭西斯.弗蘭契娜等編,張堅、王曉文譯,《現代藝術與現代主義》,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頁395-414。
    [英]Overy, Paul.(保羅.奧弗里),〈新藝術史與藝術批評〉,載於[德]Belting, Hans.(貝爾廷)等著,常寧生編譯,《藝術史的終結?:當代西方藝術史哲學文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頁173-187。
    [美]Bryson, Willian Norman.(諾曼.布萊森),〈法國新藝術史的挑戰〉,收錄於[德]貝爾廷(Hans Belting)等著,常寧生編譯,《藝術史的終結?:當代西方藝術史哲學文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頁141-160。
    [美]Didier, John C.(狄約翰),〈再議中國古代和帝國早期宇宙觀中的「地方」說〉,載於田浩編,《余英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文化與歷史的追索》,臺北:聯經出版社,2009,頁339-370。
    〔美〕Fairbank, John King.(費正清),〈一種初步的構想〉,載於費正清編,杜繼東譯,《中國的世界秩序――傳統中國的對外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頁1-13。
    [美]Fletcher, Joseph.(約瑟夫.F.弗萊徹)著,〈1368-1884年間的中國與中亞〉,載於費正清編,杜繼東譯,《中國的世界秩序――傳統中國的對外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頁199-224。
    [美]Harrison, Charles.(查爾斯.哈里森),〈風景效果〉,載於[美]Mitchell, W.J.T.(米切爾)編,楊麗、萬信瓊譯,《風景與權力》,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頁219-259。
    [美]Keene, Derek.(德里克.肯因)著,李在全譯,〈城市與帝國〉,《都市、帝國與先知》,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頁60-76。
    [美]Mancal, Mark.(馬克.曼考爾)著,〈清代朝貢制度新解〉,載於費正清編,杜繼東譯,《中國的世界秩序――傳統中國的對外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頁58-80。
    〔美〕Millward, James A.撰(米華健),〈歐亞時空裡的清帝國:噶爾丹之戰的教訓〉,載於[美]Lynn A. Struve(司徒琳)主編,趙世玲譯,《世界時間與東亞時間中的明清變遷》(下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頁115-151。
    [美]Mitchell,W.J.T.(米切爾),〈帝國的風景〉,載於[美]Mitchell,W.J.T.(米切爾)編,楊麗、萬信瓊譯,《風景與權力》,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頁5-37。
    [美]Pankenier, David W.(班大為)著,〈天命和五行交替理論中的占星學起源〉,載於艾蘭、汪濤、范毓周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頁161-195。
    〔美〕Perdue, Peter C.(濮德培)撰,〈歐亞時空裡的清帝國:噶爾丹之戰的教訓〉,載於[美]Lynn A. Struve(司徒琳)主編,趙世玲譯,《世界時間與東亞時間中的明清變遷》(下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頁75-114。
    〔美〕Powers, Martin Joseph.(包華石)著,趙彩君譯,〈中國園林中的政治幾何學〉,載於〔美〕吳欣主編,《山水之境:中國文化中的風景園林》,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頁114-130。
    〔美〕Rawski, Evelyn S.撰(羅友枝),〈清的形成與早期現代〉,載於[美]Lynn A. Struve(司徒琳)主編,趙世玲譯,《世界時間與東亞時間中的明清變遷》(下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頁255-298。
    〔美〕Strassberg, Richard E.(石聽泉)著,王勁韜譯,〈一座清代御苑之傳播――康熙《御制避暑山莊三十六景》及其在西方的傳播歷程〉,載於〔美〕吳欣主編,《山水之境:中國文化中的風景園林》,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頁235-251。
    [美]史慈華著,〈中國的世界秩序觀:過去與現在〉,載於費正清編,杜繼東譯,《中國的世界秩序――傳統中國的對外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頁294-304。
    [美]張勉治著,劉文鵬、玉玨譯,〈康熙皇帝首次南巡與文武價值觀念之間的對立〉,載於劉鳳雲、董建中、劉文鵬編,《清代政治與國家認同》(下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頁761-780。
    [澳]Duro, Paul.(保羅.杜羅)∕Greenhalgh,Michael.(邁克爾.格林哈爾希),〈西方藝術史學――歷史與現狀〉,載於[德]Hans, Belting.(貝爾廷)等著,常寧生編譯,《藝術史的終結?:當代西方藝術史哲學文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頁23-47。
    約翰.艾爾沃斯克格,〈蒙古的時間進入了清的世界〉,載於[美]Lynn A. Struve(司徒琳)主編,趙世玲譯,《世界時間與東亞時間中的明清變遷》(上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頁173-224。

    論文集
    丁海斌,〈論清朝陪都盛京的政治制度〉,《遼寧大學學報》,7/2006,頁59-65。
    于佩琴,〈略論避暑山莊的歷史地位和作用〉,《河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8/2012,頁10-17。
    ―――,〈山莊周圍寺廟群是清王朝塞外的佛教聖地〉,《河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8/2013,頁1-5。
    ―――,〈承德外八廟建築風格及其象徵意義〉,《河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2/2014,頁12-14。
    王璐,〈藏文古籍《章嘉若必多吉傳》有關建造「雍和宮」的記載〉,《中央民族學院學報》,8/1986,頁31-32。
    王俊中,〈「滿洲」與「文殊」的淵源及西藏政教思想中的領袖與佛菩薩〉,《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8期,12/1997,頁93-132。
    王宏斌、高德罡,〈清代前期熱河兵衛制度論略〉,《河北師範大學學報》1/2004,頁132-138。
    王晴佳,〈從整理國故到再造文明:五四時期史學革新的現代意義〉,《中國社會歷史評論》,4/2004,頁1-13。
    王正華,〈乾隆朝蘇州城市圖像:政治權力、文化消費與地景塑造〉,《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2/2005,頁115-184。
    王祖龍,〈圓以生方政事之常――作為宇宙天穹象徵圖式的楚式鏡裝飾的觀念與形態〉,《長江大學學報》,8/2008,頁24-28。
    王仕強,〈典範的意義――朱熹的辭賦創作〉,《遼東學院學報》,2/2012,頁48-52。
    王穎、杜鵑,〈津閣《四庫全書》研究綜述〉,《河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3/2012,頁45-48。
    ―――,〈《欽定熱河志》輿圖之解讀〉,《河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2/2013,頁5-7。
    ―――,〈《欽定熱河志》編纂體例述略〉,《河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2/2014,頁15-18。
    王作華,〈乾隆欽定《四庫全書》庋藏評議〉,《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10/2014,頁126-128。
    史念海,〈中國古都概說(一)〉,《陝西師大學報》,1/1990,頁3-18。
    ―――,〈中國古都概說(五)〉,《陜西師大學報》,2/1991,頁99-111。
    史健,〈試論鄭樵《通史》的史學思想及歷史作用〉,《遼寧大學學報》,1/1997,頁102-104。
    半憂,〈外八廟與清代政治〉,《承德大學學報》,4/1996,頁43-47。
    石守謙,〈以筆墨合天地:對十八世紀中國山水畫的一個新理解〉,《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6期,2009,頁1-36。
    白涅,〈清政府對外八廟喇嘛的管理〉,《河北旅遊職業學院學報》,3/2010,頁111-112。
    包志鋼,〈明初的兩類實景山水畫探析――以王紱《北京八景圖》與王履《華山圖》為例〉,《南京藝術學院學報》,4/2012,頁37-39。
    先巴,〈崑崙文化與道教神仙信仰略論〉,《青海民族學院學報》,9/2006,頁44-47。
    衣若芬,〈瀟湘八景――地方經驗.文化記憶.無何有之鄉〉,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東華人文學報》,第9期,7/2006,頁111-134。
    任萬平,〈乾隆朝《萬壽慶典圖》卷上的西洋建築〉,《兩岸故宮第三屆學術研討會:十七、十八世紀(1662-1722)中西文化交流》,2011,435-450。
    杜江,〈山莊文化源流〉,《承德民族師專學報》,3/1996,頁8-14。
    吳哲夫,〈四庫全書所表現的傳統文化特色考探〉,《故宮學術季刊》,第12卷第2期,1995,頁1-20。
    李妍,〈避暑山莊肇建之初的生態園林特徵〉,《河北旅遊職業學院學報》,1/2008,頁154-156。
    李亞明,〈〈考工記〉營國詞語系統考〉,《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15期,6/2009,頁35-40。
    李嘉瑜,〈上京紀行詩的「邊塞」書寫――以長城、居庸關為討論主軸〉,《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14 期,7/2008,頁1-28。
    ―――,〈記憶之城.虛構之城――《灤京雜詠》中的上京空間書寫〉,《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文與哲學報》,12/2011,頁261-290。
    ―――,〈宮城與廢墟的對視――元代文學中的大安閣書寫〉,《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文與哲學報》,12/2012,頁245-284。
    李向平,〈信仰是一種權力關係的建構――中國社會「信仰關係」的人類學分析〉,《西北民族大學學報》,5/2012,頁1-17。
    李正春,〈論唐代景觀組詩對宋代八景詩定型化的影響〉,《蘇州大學學報》,12/2015,頁167-172。
    呂文利,〈中國古代天下觀的意識型態建構及其制度實踐〉,《中國邊疆史地研究》,9/2013,頁1-11。
    狄景國,〈清代康雍乾三朝對準噶爾戰爭之政治目標〉,《復興崗學報》,89期,2007,頁389-410。
    青氣,〈清代「口內行宮」及其特點〉,《文物春秋》,1/1999,頁53-56。
    林姝、馮印淙,〈16-18世紀中國和歐洲王朝宮廷比較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紀要〉,《故宮博物院院刊》,1/2007,頁149-154。
    林開世,〈風景的形成和文明的建立:十九世紀宜蘭的個案〉,《臺灣人類學刊》,1/2003,頁l-38。
    ―――,〈方志的呈現與再現――以《噶瑪蘭廳志》為例〉,《新史學》,十八卷二期,6/2007,頁1-60。
    林美伶,〈《四庫全書總目》所反映的史家意識〉,《世新中文研究集刊》,7/2010,頁69-88。
    林士鉉,〈皇矣陪都,實惟帝鄉:乾隆皇帝與滿、漢文《御製盛京賦》〉,《故宮文物月刊》,367期,10/2013,頁52-67。
    林志宏,〈舊文物,新認同――《四庫全書》與民國時期的文化政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9/2012,頁61-99。
    ―――,〈殖民知識的生產與再建構――「滿洲國」時期的古物調查工作〉,《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2015,第 87期,頁1-50。
    周建漳,〈當代西方哲學關於「歷史解釋」的方法論思考〉,《廈門大學學報》,2/1994,頁6-11。
    周軒,〈乾隆帝關於土爾扈特東歸的詩文〉,《新疆大學學報》,1/2012,頁134-140。
    周江波、李磊,〈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建築特色與歷史作用〉,《河北旅遊職業學院學報》,6/2013,頁109-112。
    范振國、鄭慧生,〈當今書刊中古文誤讀誤釋舉例〉,《河南大學學報》,4/1987,頁62-68。
    范宜如,〈謝肇淛《五雜組》中的物質書寫與地域視野〉,《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中正漢學研究》,2/2013,頁155-186。
    哈斯巴根,〈傳教士與康熙朝蒙古輿圖的繪製〉,《中央民族大學學報》,3/2010,頁92-96。
    侯迺慧,〈園林圖文的超越性特質對幻化悲傷的療養――以明人文集的呈現為主〉,《政大中文學報》,4/2005,頁123-153。
    侯怡利,〈國之重典――乾隆四年的大閱與《大閱圖》〉,《開南大學通識研究集刊》,12/2007,頁153-184。
    孫東波,〈避暑山莊及外八廟的政治作用〉,《承德民族師專學報》,8/2002,頁12-13。
    孫靜,〈試論乾隆帝對「國語騎射」之維護〉,《大連民族學院學報》,4/2006,頁49-53。
    高莉芬,〈蓬萊神話的海洋思維及其宇宙觀〉,《政大中文學報》第6期,12/2006,頁103-124。
    徐光台,〈十七世紀傳華西學對分野說的衝激〉,《季風亞洲與多元文化工作坊》,新竹:清華大學人社院,6/2009,頁1-25。
    馬雅貞,〈中介於地方與中央之間:《盛世滋生圖》的雙重性格〉,《美術史研究集刊》,第二十四期,2008,頁259-322。
    ―――,〈園林、行宮與皇權――乾隆宮廷刊印的皇苑圖繪〉,《新史學》28卷3期,9/2017,頁139-206。
    馬銀琴,〈風、風聲、風刺以及《風》名的出現〉,《清華大學學報》,第32卷,4/2017,頁124-134。
    特克寒、張杰,〈清代承德通向內蒙古地區的驛路和驛站〉,《承德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學報》,4/2004,頁98-100。
    唐雲松,〈清代滿族八旗騎射文化的崛起與流變〉,《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6/2011,頁22-25。
    郝瑞雲,〈康熙避暑山莊三十六景詩情志淺論〉,《河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3/2012,頁26-28。
    秦芳,〈中國傳統山水畫中點景人物解析〉,《忻州師範學院學報》,8/2016,頁17-20。
    郗志群、王志偉,〈圓明園寫仿「西湖十景」簡論〉,《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第32卷2期,4/2016,頁46-53。
    康樂,〈轉輪王觀念與中國中古的佛教政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1996,頁109-143。
    陳柏萍,〈清代章嘉活佛的地位和影響〉,《清海民族學院學報》,7/2007,頁33-36+54。
    陳東、白宏偉,〈承德外八廟園林植物景觀原貌研究〉,《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8卷3期,8/2008,頁11-14。
    章宏偉,〈論清代前期滿文出版傳播的特色〉,《河南大學學報》,1/2009,頁80-91。畢國忠、李文甫,〈避暑山莊文化與遼金捺缽習俗〉,《河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3/2012,頁29-36。
    畢國忠,〈避暑山莊文化構成及其特色〉,《河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8/2012,頁29-31。
    郭平,〈康乾醫巫閭山御製詩的象徵意義〉,《中南民族大學學報》,5/2010,頁138-142。
    陶玉璞,〈王羲之《快雪時晴帖》之「接受」研究――試以乾隆皇帝之題詩、跋語為探討對象〉,《東華漢學》十八期,12/2013,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華文文學系,頁229-274。
    張津、李郁,〈中國古代都城行為空間初探〉,《人文地理》,6/1995,頁48-51。
    張寶秀,〈京北鎖鑰――古北口的歷史演變〉,《北京聯合大學學報》,9/1998,頁5-10。
    張學軍,〈周永年對四庫全書的貢獻〉,《聊城大學學報》,1/2006,頁102-104+111。
    張麗娜,〈論《熱河日記》中的中國文獻與朴趾源的學術立場〉,《延邊大學學報》,8/2013,頁53-58。
    張高元,〈《環翠堂園景圖》與晚明文化人格〉,《貴州大學學報》,11/2013,頁132-137。
    黃秀端,〈政治文化:過去、縣在與未來〉,《東吳政治學報》,8/1997,頁47-85。
    游國慶,〈古漢字與雜體篆――以三十二體篆書盛京賦為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刊》,2006,頁1-24。
    馮巧英,〈五台山文殊道場的形成和發展〉,《太原大學學報》,3/2002,頁8-12+20。
    馮智,〈五世達賴喇嘛入覲――兼論清順治至乾隆諸朝冊封達賴喇嘛的問題〉,《普門學報》,第22期,7/ 2004,頁193-226。
    曾國慶,〈清政府治藏舉措辨析〉,《四川民族學院學報》,10/2012,頁1-4+22。
    覃瑞南,〈清代《秘殿珠林》與《石渠寶笈》編纂之研究〉,《臺南科大學報》,10/2010,頁57-74。
    楊晉龍,〈「四庫學」研究的反思〉,《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1994,頁349-394。
    楊永源,〈「如畫的風景」圖裡點景人物的道德與政治意涵〉,《臺中師院學報》,12/2003,167-198。
    楊念群,〈章學誠的「經世」觀與清初「大一統」意識形態的建構〉,《社會學研究》,5/2008,頁1-42。
    楊曉偉,〈避暑山莊研究史論(下)〉,《河北旅遊職業學院學報》,12/2010,頁106-112。
    楊彬、李桂奎,〈「仿擬」敘述與中國古代小說的文本演變〉,《復旦學報》,6/2011,頁62-72。
    詹千慧,〈論清代廣州外銷畫的商業性〉,《議藝份子》第十六期,3/2011,頁1-22。
    葛俊麗,〈語言與空間:語言景觀研究視角〉,《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總第252 期,2016年第4期,頁1-14。
    廉松心,〈《熱河日記》與清代民族政策研究〉,《北華大學學報》,2/2007,頁70-74。
    裴傑生,〈準噶爾部的平定與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原因探析〉,《伊犁師範學院學報》,6/2007,頁26-29。
    趙雲田,〈試論清太祖、太宗時期對漠南蒙古的關係和政策〉,《北京師院學報》,2/1980,頁57-62。
    趙豔鈴、于多珠,〈清代承德莊田起始探〉,《承德民族師專學報》,8/2003,頁101-105。
    趙改萍、侯會明,〈簡論清代前期的五台山藏傳佛教〉,《西藏民族學院學報》,1/2006,頁28-32。
    趙連穩、李佳檜,〈京西第一名園:暢春園築園理念〉,《北京科技大學學報》,6/2014,頁50-53+66。
    趙連穩,〈三山五園:園林中的紫禁城――論清帝園居理政〉,《安康學院學報》,8/2014,頁1-6。
    趙逸之,〈「禮」字文字學、哲學文化內涵探源――以《論語》文本為例〉,《石家莊學院學報》,第19卷第1期,1/2017,頁32-35。
    鄭毓瑜,〈賦體中「遊觀」的型態及其所展現的時空意識――天子游獵賦、思玄賦、西征賦為主的討論〉,《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12/1996,頁411-432。
    蔡懷舜,〈四庫全書與文化閉關探析〉,《江蘇教育學院學報》,7/2011,頁96-100。
    蔡思穎,〈地理符號學初探――空間中的文本分析〉,《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8/2012,頁125-127。
    樊淑媛,〈避暑山莊性質初探〉,《河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8/2012,頁1-8。
    賴進貴、黃清琦、葉高華,〈古地圖的空間認知探索:以1878年《全臺前後山輿圖》為例〉,《地理學報》,第42期,2005,頁47-68。
    賴惠敏,〈乾隆皇帝修建熱河藏傳佛寺的經濟意義〉,《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2/2009,頁633-689。
    鄭文惠,〈公共園林與文人建構:明代中期虎丘地景的文化書寫〉,《政大中文學報》,6/2009,頁127-162。
    劉惠萍,〈由神聖敘事到道德闡釋――以《尚書.堯典》「堯舜禪讓」說的傳承為例〉,《國立中興大學第六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3/2006,頁571-602。
    劉方玲,〈帝王道統化理想與清初士大夫對經筵日講的推進,《燕山大學學報》,9/2009,頁87-91。
    劉輝,〈社會功能與製作機制:康熙皇帝與路易十四「御容」之比較〉,《兩岸故宮第三屆學術研討會:十七、十八世紀(1662-1722)中西文化交流》,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2,頁131-144。
    劉潞,〈從南懷仁到馬國賢:關於康熙宮廷西洋版畫之演變〉,《兩岸故宮第三屆學術研討會:十七、十八世紀(1662-1722)中西文化交流》,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2,頁291-299。
    閻崇年,〈康熙:千年一帝〉,《兩岸故宮第三屆學術研討會:十七、十八世紀(1662-1722)中西文化交流》,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2,頁49-58。
    穆崟臣,〈清代熱河地區的民族融合與文化交流述論〉,《渤海大學學報》,1/2015,頁27-31。
    盧建成、陳國川,〈清代初期臺灣方志的風景選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環境與世界》,28期,頁55-74。
    薛月愛,〈康熙《皇輿全覽圖》與乾隆《內府輿圖》繪製情況對比研究――以東北地區為例〉,《哈爾濱學院學報》,10/2008,頁102-106。
    羅中展,〈乾隆皇帝對藏傳佛教之經營〉,《中華技術學院學報》,6/2007,頁465-481。
    ―――,〈乾隆皇帝之菩薩唐卡研究〉,《中華技術學院學報》,6/2009,頁653-667。
    魏怡昱,〈孔子、經典與諸子――廖平大統學說的世界圖像之建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經學研究集刊第三期》,10/2007,頁111-138。
    蘇發祥,〈簡述清朝民族管理機構的形成及其演變〉,《西北民族學院學報》,2/2002,頁39-44。
    龔勝生,〈《禹貢》地理學價值新論〉,《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2/1993,頁540-545。

    期刊
    丁海斌、滕春娥,〈談清帝東巡與陪都盛京〉,《東北史地》,1/2009,頁62-67。
    丁海斌,〈論中國古代陪都現象〉,《社會科學戰線》,1/2011,頁79-84。
    于希賢,〈中國古代都城規畫的文化透視〉,《中國歷史地理論叢》,3/2000,頁99-112。
    于多珠,〈承德開發與清康熙帝治邊思想的形成》,《河北學刊》,9/2006,218-222。
    于佩琴,〈山莊內外皇家寺廟額聯與乾隆的民族思想〉,《滿族研究》,1/2012,頁70-74。
    王璧文,〈紫禁城的總平面布局〉,《故宮博物院院刊》,3/1980,頁89-91。
    王燦熾,〈談元大都的城牆和城門〉,《故宮博物院院刊》,4/1984,頁49-57。
    王家鵬,〈土爾扈特東歸與《萬法歸一圖》〉,《文物》,10/1996,頁86-92+57。
    王子林,〈以德為政・譬如北辰――紫禁城的中軸線〉,《紫禁城》,1/2004,41-46。
    ―――,〈乾隆時期的寫真畫唐卡〉,《中國書畫》,3/2004,72-75。
    ―――,〈雨花閣:乾隆朝宮廷佛堂建設主導思想論〉,《故宮博物院院刊》,4/2005,頁101-108。
    ―――,〈乾隆與文殊菩薩――梵宗樓供奉陳設探析〉,《故宮博物院院刊》,總126期,4/2006,頁122-131。
    王耀庭,〈雍正皇帝畫像〉,《故宮文物月刊》,總321期,12/2009,頁4-15。
    王文權,〈清朝官服補子研究〉,《學術探索》,1/2012,頁132-135。
    王世仁,〈圖說清代熱河獅子園〉,《中國建築史論匯刊》,1/2012,頁283-307。
    王靜,〈天一閣與四庫全書關係譾論〉,《博物館學》,10/2012,頁139-144。
    王蕾,〈明清時期藏書樓建築保護思想研究〉,《圖書館工作研究》,2/2013,63-67。
    王雙陽、吳敢,〈從文學到繪畫――西湖十景圖的形成與發展〉,《新美術》,1/2015,頁65-72。
    王雙陽、吳敢,〈文人趣昧與應制圖式――清代的西湖十景圖〉,《新美術》,7/2015,頁48-54。
    孔俊婷、王其亨,〈法天則地揭意象――清代行宮園林選址考析〉,《清史研究》,11/2005,頁85-95。
    方瀟、錢蘇青,〈王道視角下的思想控制:清前期的法律與實踐〉,《法學家》,5/2011,頁20-36。
    甘肅省博物館,〈武威磨咀子三座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2/1972,頁9-23。
    左步青,〈乾隆南巡〉,《故宮博物院院刊》,2/1981,頁22-37+72。
    史樹青,〈王紱北京八景圖研究〉,《文物》,5/1981,頁78-84。
    申秀婷,〈北京的城門(上)〉,《北京檔案》,10/2002,頁38-39。
    田淑華,〈清代承德府地方官學的興起和發展〉,《社會科學戰線》,1/2005,頁171-174。
    田菲,〈建築設計中的語義學淺析〉,《產業與科技論壇》,第10卷第9期,2011,頁94-95。
    冉毅,〈宋迪其人及《瀟湘八景圖》之詩畫創意〉,《文學評論》,2/2011,頁157-164。
    包志鋼,〈語詞與圖像:試析明代中期的吳派紀遊圖〉,《美苑》,5/2012,頁62-65。
    付新,〈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群的美學闡釋〉,《學術討論》,5/2012,頁90-92。
    朱慶征,〈順治朝上帝壇――昭事殿始末談〉,《故宮博物院院刊》,4/1999,頁74-81。
    朱賽虹,〈清代皇家苑囿藏書尋踪:熱河行宮〉,《中國典籍與文化》,4/2000,頁45-53。
    李小波、陳喜波,〈漢長安城「斗城說」的再思考〉,《考古與文物》,4/2001,頁63-65。
    李國榮,〈清宮避暑山莊檔案首次系統公布〉,《紫禁城》,3/2004,頁75-80。
    李自智,〈中國古代都城布局的中軸線問題〉,《考古與文物》,4/2004,頁33-42。
    李芸等,〈隱喻性成語的語義映射〉,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nd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 Vol.10, No.4,December (2005): 571-580.
    李浩,〈微型自然、私人天地與唐代文學詮釋的空間〉,《文學評論》,6/2007,頁118-122。
    李澤、張天潔,〈文化景觀――淺析中國古典園林史之現代書寫〉,《建築學報》,6/2010,頁10-14。
    李德成,〈從乾隆的兩道訓諭看雍和宮的歷史地位〉,《中國藏學》,1/2012,頁94-98。
    李憲堂,〈九州、五岳與五服――戰國人關於天下秩序的規畫與設想〉,《齊魯學刊》,5/2013,頁41-50。
    李文峰,〈風景、家園與民族身分的建構――略論荷蘭「小風景畫」對風景畫獨立的影響〉,《中國藝術》,3/2015,頁82-83。
    李也,〈《大金喇嘛法師寶記碑》在清代書法史上的價值〉,《中國書法》,2/2017,頁178-181。
    束定芳,〈論隱喻的本質以語義特徵〉,《外國語》第6期,1998,頁10-19。
    呂文利,〈中國古代天下觀的意識型態建構及其制度實踐〉,《中國邊疆史地研究》,9/2013,頁1-11。
    青氣,〈清代「口內行宮」及其特點〉,《文物春秋》,1/1999,頁53-56。
    林繼富,〈崑崙文化與藏族文化關係研究〉,《青海社會科學》,5/2010,頁14-18。
    金觀濤,〈百年視野:天下觀和東亞社會的國際關係〉,《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Studies》,Vol.4 (2) 2012,頁3-8。
    周祝英,〈清代諸帝與文殊師利菩薩〉,《佛教研究》,4/2007,頁114-118。
    周玲,〈讖緯宇宙論的政治蘊義〉,《黑龍江史志》,11/2010,頁198-199。
    周宏偉,〈西周都城諸問題試解〉,《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2014,頁57-92。
    尚國文、趙守輝,〈語言景觀研究的視角、理論與方法〉,《外語教學與研究》,3/2014,頁214-223。
    岳立松,〈清代《西湖十景圖》的「聖境」展現與空間政治〉,《北京社會科學》,12/2016,頁34-40。
    紀欣、張杰,〈清代民族政策與承德歷史文化〉,《文物春秋》,6/2005,頁42-48。
    姜舜源,〈論北京元明清三朝宮殿的繼承與發展〉,《故宮博物院院刊》,9/1992,頁77-87。
    姜東昕,〈從承德外八廟看清朝民族政策的形成與發展〉,《蘭台世界》,6/2013,頁148-149。
    韋秀玉,〈文徵明《拙政園三十一景圖》冊的士人畫特質〉,《貴州社會科學》,3/2014,頁35-38。
    ―――、姚偉鈞,〈明朝中期園林繪畫的盛行――以蘇州為例〉,《江西社會科學》,6/2014,頁141-145。
    ―――,〈《拙政園三十一景圖》冊與園林文化的流傳〉,《美術界》,11/2014,頁85。
    ―――,〈從《拙政園三十一景圖》看明中期文人園林風尚〉,《藝術探索》,2/2015,頁17-19。
    胡興軍,〈中國大一統疆域的歷史演變〉,《地圖》,6/2006,頁17-25。
    姚文放,〈文學理論的範式轉換與話語更新〉,《文藝理論研究》,5/2014,頁161-170。
    袁森坡,〈清朝治理蒙藏方略〉,《中國邊疆史地研究》,4/1996,頁43-48+108。
    徐興志、王燕,〈避暑山莊的理水特色〉,《河北林業科技》,4/2003,頁48-50。
    徐小燕,〈學問的淵藪――《四庫全書》系列〉,《東吳大學圖書館館訊》,10/2004,頁1-9。
    徐先知,〈明末清初西學東漸成因淺析〉,《新西部》,6/2007,頁170+207。
    徐瑾,〈清代皇帝御容安奉制度探析〉,《故宮學刊》,2/2015,頁192-220。
    徐國龍,〈中國古代都城門道研究〉,《考古學報》,4/2015,頁425-450。
    特克寒,〈承德滿族的形成與發展〉,《滿族研究》,2/2000,頁49-50。
    翁連溪,〈清代內府銅版畫刊刻述略〉,《故宮博物院院刊》,4/2001,頁41-50。
    孫晶,〈陰陽五行學說與漢代騷體賦的空間建構〉,《齊魯學刊》,3/2004,頁110-114。
    孫喆,〈從兩幅地圖看18世紀初期清人對黑龍江流域的認識〉,《中國地方志》,6/2006,頁55-60。
    ―――,〈淺析影響康熙《皇輿全覽圖》繪製的幾個原素〉,《歷史檔案》,1/2012,頁87-93。
    孫衛國,〈從「同心圓」論到「兩極模式」論――美國中國學界有關中國古代朝貢制度的學說〉,《學術月刊》8/2013,頁159-170。
    孫英剛,〈轉輪王與皇帝:佛教對中古君主概念的影響〉,《社會科學戰線》,11/2013,頁78-88。
    馬雅貞,〈皇苑圖繪的新典範:康熙《御製避暑山莊詩》的製作及其意義〉,《故宮學術季刊》第32卷第2期,12/2014,頁39-80。
    晉宏逵,〈讀《北京城中軸線古建築實測圖集》札記〉,《故宮博物院院刊》,6/2015,總第182期,頁24-35。
    章宏偉,〈清初關外時期滿文出版的濫觴〉,《文史知識》,6/2006,頁4-9。
    莊岳,〈禮儀之爭:馬國賢《避暑山莊三十六景》銅版畫與康熙《御製避暑山莊詩》木刻畫的視覺差異〉,《建築史》,2/2013,頁108-117。
    莫小也,〈馬國賢與《避暑山莊三十六景圖》〉,《新美術》,3/1997,頁54-59。
    陳捷先,〈說康熙〉,《故宮文物月刊》,總343期,10/2011,頁32-43。
    陳恒安,〈當科學與歷史文化相遇――談「景觀」的多重身分〉,《科學發展》,2/2016,頁78-80。
    許媛婷,〈從《明史稿》到《明史》――雍正皇帝承繼王朝正統之文化用心〉,《故宮文物月刊》,總320期,11/2009,頁48-53。
    ―――,〈靜默少喧嘩.臨景思治道――談康熙皇帝與避暑山莊詩圖〉,《故宮文物月刊》,總343期,10/2011,頁90-99。
    張占生,〈萬樹園大蒙古包宴〉,《紫禁城》,1/1986,頁20-21。
    張津、李郁,〈中國古代都城行為空間初探〉,《人文地理》,6/1995,頁48-51。
    張有慶,〈藏密曼荼羅內涵再議〉,《西藏藝術研究》,2/1998,頁56-66。
    張瑞威,〈評Pamela Kyle Crossley, A Translucent Mirror: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歷史人類學學刊》,4/2003,頁173-175。
    張玉坤、李嚴,〈明長城九邊重鎮防禦體系分布圖說〉,《華中建築》,2/2005,頁116-119+153。
    張雙志,〈18世紀朝鮮學者對清代西藏的觀察――讀朴趾源《熱河日記》〉,《中國藏學》,3/2007,總第79期,頁33-39。
    張錯,〈山水依然在人間――園園林文化內涵的探索〉,《故宮文物月刊》,總329期,8/2010,頁108-117。
    張麗娜,〈朴趾源研究在中國〉,《當代韓國》,2012年第1期,頁119-128。
    張亞輝,〈沒有圍牆的城市――關於承德地景的歷史人類學分析〉,《民族學刊》,2/2012,頁37-47。
    ―――,〈六世班禪朝覲事件中的空間與禮儀〉,《中國藏學》,1/2013,頁92-100。
    張東欣,〈話說避暑山莊七十二景的由來和景觀取材〉,《今日科苑》,8/2013,頁66-68。
    張述林,〈風景地理淺論〉,《地理教育》,3/2014,頁4-5+60。
    張杰,〈避暑山莊康熙三十六景景點名的四字格初探〉,《青年文學家》,10/2016,頁196。
    黃愛平,〈「儒藏說」與四庫全書的編纂〉,《文史知識》,11/1988,頁101-104。
    黃儒宣,〈式圖與式盤〉,《考古》,1/2015,頁92-102。
    黃冠閔,〈風景:身體、空間、想像的交織〉,《中央研究院週報》,1522期,2016,頁1-2。
    馮爾康,〈康雍間殿試策問之題目與時政――兼述康雍二帝性格〉,《社會科學戰線》,1/2008,頁90-97。
    單國強,〈中國古代實景山水畫史略(之二)〉,《紫禁城》,9/2008,頁134-147。喬治忠、崔岩,〈清代歷史地理學的一次科學性跨越――乾隆帝《題毛晃〈禹貢指南〉六韻》的學術意義〉,《史學月刊》,9/2006,頁5-11。
    曾紀剛,〈國朝家法與古殊――院藏清高宗《御製擬白居易新樂府》〉,《故宮文物月刊》,總350期,5/2012,頁60-68。
    彭鵬,〈中國山水畫中騎驢形象解讀〉,《藝術探索》,2009,第23 卷第4 期,頁15-17。
    楊伯達,〈冷枚及其《避暑山莊圖》〉,《故宮博物院院刊》1/1979,頁51-56。
    ―――,〈《萬樹園賜宴圖》考析〉,《故宮博物院院刊》,4/1982,頁3-21。
    ―――,〈關於《馬術圖》題材的再考訂〉,《文物》,7/1983,頁64-67。
    ―――,〈《乾隆射箭油畫掛屏》述考〉,《故宮博物院院刊》,1/1991,頁26。
    楊時英,〈承德普陀宗乘之廟與西藏布達拉宮〉,《西藏研究》,4/1987,頁104-108。
    楊果霖,〈清乾隆時期「天祿琳琅」藏書的特點及其現象〉,《國家圖書館館刊》,12/2006,123-145。
    楊宏烈,〈集稱文化景觀集成效應分析――以羊城八景為例〉,《城市觀察》,3/2013,頁184-191。
    楊煦,〈《萬法歸一圖》與《紅宮落成慶典圖》所見建築圖像表現比較研究〉,《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1年第10期,頁104-120。
    ―――,〈重構布達拉――承德普陀宗乘之廟的空間佈置與象徵結構〉,《建築學報》,9-10/2014,頁128-135。
    葛兆光,〈古地圖與思想史〉,《廿一世紀雙月刊》,10/2000,頁154-164。
    賈珺,〈清代離宮朝儀大殿形制及其功能略述〉,《古代建築》,1/2005,頁23-30。
    ―――,〈圓明園中的理政空間探析〉,《建築學報》,5/2011,頁100-106。
    萬晉,〈門之內外:城市社會空間視野下的都城城門考察――以北宋東京城為中心〉,《南都學壇》,3/2010,頁35-38。
    ―――,〈上下溝通與資訊傳遞――唐長安城門的政治空間意義〉,《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十二卷,2011,頁13-32。
    圖齊、海西希,《西藏與蒙古的宗教》,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
    趙中樞,〈清帝北巡路線的形成、演變及其合理利用〉,《中國園林》,2/1987,頁34-37。
    趙東栓,〈《太一生水》篇的宇宙圖式及其文化哲學闡釋〉,《齊魯學刊》,4/2001,頁72-79。
    趙豔玲,〈承德莊田的開發與避暑山莊的建立――兼論承德開發與康熙帝的治邊思想〉,《滿族研究》3/2006,頁44-51。
    趙寰熹,〈《皇輿全覽圖》各版本對比研究〉,《滿族研究》,4/2009,頁56-60。
    趙莉華,〈空間政治與「空間三一論」〉,《社會科學家》,總169期,5/2011,頁138-141。
    寧聖紅,〈周永年對《四庫全書》的貢獻〉,《山東圖書館季刊》,3/2005,頁115-117。
    蔡偉傑,〈評《新清帝國史:清朝在承德所建立的內陸亞洲帝國》〉,《歷史人類學學刊》,4/2007,頁202-205。
    魯穎,〈北京故宮文淵閣建築藝術風格〉,《博物館研究》,1/2014,頁84-95。
    劉玉文,〈康熙皇帝與避暑山莊――旨清聖祖《御制避暑山莊記》札記〉,《清史研究》,2/1998,頁115-119。
    ―――,〈康熙北巡述略〉,《瀋陽故宮博物院院刊》,第2輯,2006,頁27-38。
    劉美玲,〈書也要衣裝――披上皇袍的圖書文獻〉,《故宮文物月刊》,總328期,7/2010,頁96-105。
    劉信芳、蘇莉,〈曾侯乙墓衣箱上的宇宙圖式〉,《考古與文物》,2/2011,頁49-54。
    劉興亮,〈論宋代的御容及奉祀制度〉,《歷史教學》,6/2012,頁20-31。
    潘志和,〈作為圖書總編輯的康熙〉,《出版發行研究》,12/2012,頁95-97。
    鄭孝燮,〈古都北京皇城的歷史功能、傳統風貌與紫禁城的「整體性」〉,《故宮博物院院刊》,5/2005,頁8-22。
    鄭欣淼,〈故宮學綱要〉,《故宮博物院院刊》,總第152期,6/2010,頁6-13。
    稷若,〈避暑山莊第一詩與清帝寢殿〉,《紫禁城》,1/1995,頁18-19。
    閻天靈,〈明清時期河西走廊的寄住民族、寄住城堡與寄住政策〉,《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2/2009,頁33-46。
    蕭東發、周悅,〈《四庫全書」與法國《大百科全書》編纂出版及其社會影響》,《出版與管理研究》,6/2007,頁105-122。
    謝君直,〈郭店楚簡《太一生水》的天道思想及其重詮〉,《揭諦》,27期,7/2014,頁47-84。
    聶崇正,〈《馬術圖》和作者郎世寧〉,《文史知識》,5/1982,頁114-115。
    ―――,〈清宮廷畫家冷枚其人其作品〉,《藝術史研究》,8/2014,頁65-75。
    韓書力,〈說不盡的曼荼羅〉,《藝術家》,264期,5/1997,頁248-251。
    韓相理,〈文臣畫家錢維城與其筆下的避暑山莊圖〉,《大眾文藝》,3/2015 ,頁147。
    羅中展,〈乾隆皇帝與梵華樓的興建旨趣探討〉,《蒙藏季刊》,7/2010,60-79。
    邊吉,〈清代西藏研究的重要成果――《清朝塞外皇都――避暑山莊和外八廟研究》評介〉,《中國藏學》,1/2014,頁188-190。
    鐘春暉,〈從「西土」到「中國」――周初天下觀的形成和實踐〉,《紫禁城》,10/2014,頁17-23。
    〔日〕平田茂树,〈宋代的政治空間:皇帝與臣僚交流方式的變化〉,《歷史研究》,3/2008,頁131-136。
    〔日〕伊藤道治著,蔡鳳書譯,〈西周王朝與雒邑〉,《華夏考古》,3/1994,頁106-112。
    〔英〕Bennet,Tony.(托尼.本內特)著,趙子昂、強東紅譯,柏敬澤校,〈博物館的政治合理性〉,《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07,頁250-263。
    〔美〕張勉治著,劉文鵬、王玨譯,〈康熙皇帝首次南巡與文武價值觀念之間的對立〉,《清史研究》,2/2011,頁78-89。
    〔美〕Waley-Cohen, Joanna.(衛周安)著,董建中譯,〈新清史〉,《清史研究》,2/2008,頁109-116。
    〔葡〕Lopes, Rui Oliveira.(羅匯)著,邱士華譯,〈皇權鏡影――對《胤禎行樂圖》冊的若干觀察〉,《故宮文物月刊》,總321期,12/2009,頁26-33。
    [愛沙尼亞]Kati Lindstrom(卡蒂.林斯特龍)等著,彭佳譯,〈風景的符號學研究――從索緒爾符號學到生態符號學〉,《鄱陽湖學刊》,4/2014,頁5-14。
    〔義〕伊麗,〈年希堯的生平及其對藝術和科學的貢獻〉,《中國史研究》,3/2000,
      頁155-165。

    外文書目
    英文著述
    Berger, Patrica. Empire of Emptiness: Buddhist Art and Political Authority in Qing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3.
    Clunas, Craig. Fruitful Sites: Garden Culture in Ming Dynasty China. Durham :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6.
    Fitter, Chris. Poetry, space,landscape : Toward a new theory. Cambridge, England, New York, NY, US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Forêt, Philippe. Mapping Chengde :The Qing Landscape Enterprise.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0.
    Kahn,Harold.(康無為). Excursions in Reading History: Three Studies.(讀史偶得:學術演講三篇) Taipei: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1993.
    Kangxi. Thirty-Six Views: The Kangxi Emperor's Mountain Estate in Poetry and Prints. Trans. Richard E. Strassberg. Introduction. Stephen H.Whitema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2016.
    Lakoff, George, and Mark Johnsen. Metaphors we live.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Millward, James A. Beyond the Pass:Economy,Ethnicity,and Empire in Qing Central Asia,1759 -1864.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ed. 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 : 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London: Routledge Curzon, 2004.
    Mitchell, Don. Cultural Geography:A Crtitical Introdction. Malden,Massachusetts: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2000.
    Murck, Alfreda. Poetry and Painting in Song China: The Subtle Art of Dissent. Cambridge,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Neufeldt,Victoria., ed.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Third College Edition). New York,1988.
    Rawski, Evelyn Sakakida. The last Emperors:A social History of Qing Imperial Institution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98.
    Rowe,William T. China’s Last Empire:The Great Qing.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 2009.

    英文文集
    Chayet, Anne. “Architectural Wonderland:An Empire of Fictions.” 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Ed. James Millward. London: Routledge Cuxzon, 2004. 33-52.
    Dunnell, Ruth W, and James A. Millward. “Introduction.” 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Ed. James Millward. London: Routledge Cuxzon, 2004. 1-12.
    Elliott, Mark C,and Ning Chia. “The Qing hunt at Mulan. ” 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Ed. James Millward. London: Routledge Cuxzon, 2004. 66-83.
    Liu, Cary Y. “Archive of Power:The Qing Dynasty Imperial Garden-Palace at Rehe.”臺大美術史研究集刊. 3/2010. 43-82+268.
    Peter K.Bol. “Geography and Culture: The Middle-Period Discourse on the Zhong guo - the Central Country.” 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之意象、實踐與社會的生產,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9. 61-106.
    Stuart, Jan. “Images of imperial grandeur.” China. The Three Emperors, 1662-1795.Eds. Evelyn S. Rawski and Jessica Rawson. London: loyal Academy of Art,2005. 64-75.
    Symons, Van.F. “Qianlong on the road: The imperial tours to Chengde.” 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Ed. James Millward. London: Routledge Cuxzon, 2004. 55-65.
    Yu, Renqiu. “Imperial banquets in the Wanshu yuan.” 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Ed. James Millward. London: Routledge Cuxzon, 2004. 84-90.
    Zarrow, Peter., “The imperial word in stone:Stele inscriptions at Chengde. ” 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Ed. James Millward. London: Routledge Cuxzon, 2004. 146-164.

    英文期刊
    Attwell, William. “Macartney's Failed Trade Delegation to China,1792-1794.”Quarterly Bulletin of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South Africa. Vol. 66 Issue 1.Jan-Mar (2012): 25-34.
    Chang, Michael G. “Civil-Military Tensions during the Kangxi Emperor's First Southern Tour.”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Vol. 6 Issue 1 (2011): 26-52.
    Cranmer-Byng, J.L, and Trevor H. Levere.“A Case Study in Cultural Collision: Scientific Apparatus in the Macartney Embassy to China, 1793.” Annals of Science, Sep 81, Vol. 38 (1981) : 503-525.
    Deng, Kent. “Myth of ethnic conflict and ethnic revolutions,1644-1911.” Asian Ethnicity Vol.15, No.2 (2014): 197-221.
    Gao, Ruofei. “A Study on Names and Spaces of the Kangxi 36 and Qianlong 36 Scenic Spots in the Chengde Summer Resort of China.” ランドスケープ研究73.5 (2010): 385-390.
    Guy, Kent R.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the Qing Empire.”Journal of Early Modern History (2010): 355-377.
    Jing, Anning. “Buddhist Cosmological Diagrams: Borobudur, A Chinese Buddhist Secret Disc, and Shi Discs.”Interdisciplinary Humanities Vol. 24 Issue 2 (2007): 46-81.
    Olivová, Lucie. “ A Map of the Chinese Imperial Summer Resort Discovered in a Czech Museum.”, Imago Mundi Vol. 62 (2010): 232-238 .
    Waley-Cohen, Joanna. “The New Qing History.” Radical History Review Issue 88 (2004): 193-206.
    Wang, Cheng-Hua.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Eighteenth-Century Chinese Art and Visual Culture.” Art Bulletin Vol. 96 Issue 4 (2014): 379-394.
    Wang, Xiangyun. “The Qing Court's Tibet Connection: Lcang skya Rol pa'i rdo rje and the Qianlong Emperor.” Harvard T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60, No.1 (2000): 125-163.
    Wu Hung. “Emperor Masquerade-Costume portraits of Yongzheng and Qianlong. ”Orientations Vol.7 July-August (1995): 25-41.
    Yizhuang, Ding. “Reflections on the New Qing History School in the United States.”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vol. 43, no. 2 (2009): 92-96.

    日文著述
    [東晉]葛洪撰,福井康順譯注,《神仙傳》,東京都:明德出版社,昭和62年(1987),頁260。
    小山清男,〈図学的曼荼羅考〉,Journal of Graphic Science of Japan,35,2001,頁85-90。
    五十嵐牧太,《熱河古蹟と西藏藝術》,東京:第一書房,1982(昭和57年)。
    石濱由美子,〈パンチェンラマと乾隆帝の会見の背景にある仏教思想について〉, 《内陸アジア言語の研究》,6/1994,頁27-62。
    吾妻重二,〈続修四庫全書と四庫関連叢書〉,《図書館フォーラム》,9/2004,頁18-22。
    李海泉,〈中國河北省承德市における寺.廟の建設意図分析〉,山口大學《やまぐち地域社会研究》,3/2014,頁41-52。
    岡村敬二,《日滿文化協会の歴史――草創期を中心に》,京都:私家版,2006。
    島田修二郎,《中国絵画史研究》,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1993。
    曾布川寬,〈郭熙の早春圖〉,《東洋史研究》,35卷4期,3/1977,頁61-85。
    新藤篤史,〈17世紀末、清朝の対モンゴル政策――康煕帝の五台山改革を中心に〉,《大正大学大学院研究論集》,3/2014,頁340-345。
    稻畑耕一郎,〈「四庫全書」について:清代學術の光と影〉,《承德――清代の文化》,頁5-10。
    嘉木揚凱朝,〈文化大革命後のモンゴル仏教の様態――北京市雍和宮と承徳市普寧寺を中心として〉,《バーリ学仏教文化学》,12/2002,頁83-95。

    網路資料
    王家鵬,http://www.dpm.org.cn/shtml/117/@/5746.html,2009.12(瀏覽日期:2016年4月28日)
    《中國民族新聞網》,http://minzu.people.com.cn/BIG5/165242/11192807.html(瀏覽日期:2016年11月22日)
    李建宏(承德市文物局博物館管理科、文博館員),〈六世班禪朝覲乾隆皇帝〉,http://www.qinghistory.cn/magazinefree/html/31/204/content/269.shtml(瀏覽日期:2016年4月13日)
    《承德市政府網站》http://www.chengde.gov.cn(瀏覽日期:2017年3月6日)
    《承德市衛星地圖》http://zh.meet99.com/map-chengde.html(瀏覽日期:2016年8月4日)
    《承德避暑山莊》https://placeandsee.com/s?as=foto&fp=74827448(瀏覽日期:2017年7月9日)
    《承德熱河行宮古地圖》,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87371-1002901.html(瀏覽日期:2017年8月13日)
    《故宮博物院》網站,http://www.dpm.org.cn/ancient/hall/161234.html(瀏覽日期:2017年9月15日)
    《海拔高度信息查詢工具》,http://haiba.qhdi.com/(瀏覽日期:2017年5月20日)
    《從mapping談起》,http://jedi.org/blog/archives/003816.html(瀏覽日期:2016日11月5日)
    崔瑩,《牛津教授:乾隆已經意識到英國可能侵華》(2015.01.19訪問〔英〕沈艾娣教授Henrietta Harrison記錄),http://cul.qq.com/a/20150119/010032.htm(瀏覽日期:2016年3月20日)
    《乾隆皇帝的〈喇嘛說〉碑文》,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90461890/(瀏覽日期:2017年9月18日)
    賈建飛,〈美國的新清史研究:強調清朝多元文化與滿族人的民族認同〉原載於《中國民族報》2010年03月22日 。《中國民族新聞網》http://minzu.people.com.cn/BIG5/165242/11192807.html(瀏覽日期:2016年11月22日)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