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鄭德蓉
Cheng, Te-Jung
論文名稱: 重陽節俗探源─兼論其發展
The Origin of the Chung Yeung Festival - And its Development
指導教授: 林素英
Lin, Su-Y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9
中文關鍵詞: 重陽九月九日重九登高避禍求壽敬老養老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63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1下載:3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重陽節是中國重要的秋天節日之一,其起源與人類和外在環境的互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重陽節是位處於農曆秋天九月的節日,最初被稱為「九月九日」;在氣候上,它與寒露、霜降等兩大秋季節氣比鄰,是由秋轉冬的關鍵時間,更是古代秋季水災的好發期。本文藉由探討先秦至現代的重陽節相關的文獻,探討重陽節的起源、歷史演變與節日名稱意涵。本文共分為四章,第一章「緒論」說明本文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及使用材料、研究方法與架構;並以「重陽相關節名釋義」─對論題作定義;分析歷代重陽節名稱、衍生節日與不同的節日日期,以呈現各時代重陽節名稱的特色與含義,重陽節日日期逐漸具有前後調整的彈性現象。第二章:「重陽節的起源」─結合先秦重陽相關文獻與重陽節俗,進行節日的追本溯源。本文認為,重陽節最早源於先民躲避洪水的登高避禍行事;而後更透過曆法節氣、文人登高傳統、養老敬老等文化的滋養,確立其在秋天節日中的重要地位。第三章:「重陽節的歷史演變」─探討重陽節在漢魏六朝以降,各朝的發展與節俗特色;透過各朝歲時專書、史書、律令、地方志及文學創作等文獻,考察各朝重陽節俗與節日內涵的轉變。本文將重陽節的歷史演變分作:(一)兩漢的「成型期」、(二)魏晉的「發展期」、(二)唐宋的「鼎盛期」,以及(三)元代迄今的「延續與轉型期」等四期,期望藉由考察重陽節的歷代傳承與變化,賦予重陽節在現代的存在意義。第四章:「結論」對本文的論述作總結、回顧與展望。期望透過先秦文獻對重陽節的探源,理清重陽節的文化基礎,與各朝代重陽節的特色,乃至於現代重陽節轉變為敬老節的情形,以理解重陽節在今日存在的意義。

    無英文摘要。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使用材料---------------------------------------------------------2 一、研究範圍------------------------------------------------------------------2 二、使用材料------------------------------------------------------------------4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架構----------------------------------------------------------11 一、研究方法-------------------------------------------------------------------------11 二、研究架構----------------------------------------------------------------13 第四節、重陽相關節名釋義--------------------------------------------------------15 一、重陽節的名稱------------------------------------------------------------15 二、其他重陽節的相關日期----------------------------------------------------24 第二章 重陽節的起源------------------------------------------------------------------31 第一節、自然災害與重陽節起源---------------------------------------------------------32 一、先秦洪水傳說與九月水災-----------------------------------------------------------31 (一)洪水與登高避禍------------------------------------------------32 (二)秦漢秋季多水災------------------------------------------------36 二、水災後的疫病與治疫節物-----------------------------------------------------------38 (一)水災後多疫病--------------------------------------------------38 (二)治疫病的節物--------------------------------------------------41 第二節 曆法節氣與重陽節起源----------------------------------------------------------46 一、曆法與節氣的關聯-----------------------------------------------------------------47 二、秋天的節氣與月令行事-------------------------------------------------------------50 三、季秋九月的農時祭祀---------------------------------------------------------------53 第三節 人文登高與重陽節起源----------------------------------------------------------57 一、登高遠望以抒懷-------------------------------------------------------------------58 二、登高宴飲以求壽-------------------------------------------------------------------63 第四節 敬老養老文化與重陽節起源-----------------------------------------------------72 一、先秦孝道與敬老養老文化-----------------------------------------------------------72 二、先秦敬老養老制度-----------------------------------------------------------------74 第三章 重陽節的歷史演變--------------------------------------------------------------81 第一節 成型期:兩漢時期--------------------------------------------------------------81 一、秋季好發水災---------------------------------------------------------------------82 二、曆法制度的統一-------------------------------------------------------------------84 三、東漢道教的發展-------------------------------------------------------------------87 四、重陽節日的成型-------------------------------------------------------------------91 (一)重陽節日的初名------------------------------------------------92 (二)基本節俗的確立------------------------------------------------93 第二節 發展期:魏晉南北朝時期--------------------------------------------------------97 一、秋季的水災與寒害-----------------------------------------------------------------98 二、人文制度與重陽節----------------------------------------------------------------101 三、節俗意涵的轉變:由避禍到求壽----------------------------------------------------105 第三節 鼎盛期:唐宋時期-------------------------------------------------------------126 一、唐朝時期------------------------------------------------------------------------126 (一)休假制度與宮廷宴會------------------------------------------------------------126 (二)登高飲酒與典故化用------------------------------------------------------------129 (三)節俗的持平發展:茱萸、重陽糕與馬射--------------------------------------------130 二、宋朝時期------------------------------------------------------------------------132 (一)官方制度與柳射之禮------------------------------------------------------------132 (二)節俗的遊藝與宗教:菊燈、重陽糕、藥市------------------------------------------134 第四節 延續與轉型期:元代迄今-------------------------------------------------------142 一、節日的繼承與延伸----------------------------------------------------------------143 (一)休假與宴飲制度的消失----------------------------------------------------------143 (二)深具地方特色的新節俗----------------------------------------------------------144 二、節日的式微與轉型----------------------------------------------------------------150 (一)節俗行事的衰退----------------------------------------------------------------150 (二)祭祖祭神的慎終追遠------------------------------------------------------------150 (三)敬老的實踐與反思--------------------------------------------------------------153 第四章 結論-------------------------------------------------------------------------161 第一節 本論文的價值-----------------------------------------------------------------161 一、考述重陽節的多元由來與深層義涵------------------------------------------------161 二、釐清重陽節節日的演變與發展走向------------------------------------------------162 三、統整重陽節節日名稱的意義與內涵------------------------------------------------163 第二節 本論文的回顧與展望-----------------------------------------------------------164 參考書目資料------------------------------------------------------------------------168 附錄: -----------------------------------------------------------------------------182 附錄1:先秦兩漢霜雪災紀錄-------------------------------------------------------182 附錄2:兩漢秋季水災資料統整-----------------------------------------------------183 附錄3:明代方志重陽節資料統整---------------------------------------------------185 附錄4:清代方志重陽節資料統整---------------------------------------------------196 表次: -----------------------------------------------------------------------------209

    參考書目資料
    一、古代文獻資料(按作者時代先後排列)
    (一)經部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淸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1955年)
    〔漢〕戴德傳,〔宋〕傅崧卿注:《夏小正戴氏傳》,(臺北:商務印書館,1937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淸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1955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淸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1955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十三經注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淸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1955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十三經注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淸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1955年)
    〔漢〕劉熙:《釋名》,(上海:臺灣商務印書館,1937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漢]應劭撰,王利器注:《風俗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魏〕何晏等注,(北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淸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1955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淸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1955年)
    〔宋)朱熹:《詩經集註》,(臺北:群玉堂出版,1991年)
    [宋]陳彭年:《廣韻》(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
    〔清〕畢沅:《夏小正考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清〕王念孫編:《廣雅疏證》,(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清〕王筠撰:《說文釋例》,(北京 : 中國書店,1983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二)史部
    〔周〕左丘明:《國語》,(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周〕左丘明撰,竹添光鴻箋:《左傳會箋》,(新北:天工書局,2005年)
    〔漢〕司馬遷撰,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漢〕劉向編:《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南朝宋]范曄撰,〔三國梁〕劉昭注志,〔唐〕李賢注,〔清〕陸費逵總勘:《後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王先謙補注:《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漢]崔寔著,〔今人〕石聲漢校注:《四民月令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晉〕陳壽:《三國志》,(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晉〕陸翽:《鄴中記》,(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梁〕蕭子顯:《南齊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梁〕宗懍撰,王毓榮注:《荊楚歲時記校注》,(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梁〕沈約注:《竹書紀年》,(上海:上海商務,1936年)
    〔唐〕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魏徵:《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唐〕韓鄂:《歲華紀麗》,收錄於藝文印書館編:《歲時習俗資料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後晉]劉昫:《舊唐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
    〔宋〕王溥:《唐會要》,(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
    〔宋〕歐陽修:《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計有功:《唐詩紀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吳自牧:《夢粱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
    〔宋〕吳自牧《武林舊事》(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1年)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收入於《中國野史集成》編委會編:《中國野史集成》,第九冊(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宋〕蘇軾:《龍川別志》,收入於《東坡志林》,(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收錄於王根林等校點:《筆記小說大觀》,第三編(臺北:新興書局,1988 年)
    [宋]撰人不詳:《太上北斗二十八章經》,(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元]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元]脫脫:《遼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元〕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元〕完顏納丹等:《通制條格》,(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元〕費著:《歲華紀麗譜》,收錄於王根林等校點:《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88 年),
    [元]脫脫等撰:《金史》,(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
    [元]不著撰人:《宋史全文》,(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明]戴羲:《養餘月令》,(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明]李一楫:《月令採奇》,收入於藝文印書館編:《歲時習俗資料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明〕徐溥等纂修:《大明會典》,收入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第79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張廷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3月)。
    〔清〕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臺北:洪氏出版社,1981年)
    ﹝清〕崑岡:《清會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中國方志庫》,(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硏究中心,2010年)

    (三)子部
    〔漢]劉向:《說苑》,(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班固:《白虎通義》,(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劉安:《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漢]應劭:〔民國〕王利器注:《風俗通義校注》,(臺北:漢京文化,
    2004年)
    〔漢〕張仲景:《傷寒論》,(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
    〔漢〕徐幹:《中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晉]干寶:《搜神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59年)
    〔晉〕郭璞、今人袁珂:《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93年)
    [晉]葛洪:《西京雜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晉]葛洪:《抱朴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晉]葛洪:《神仙傳》,(臺北:廣文書局,1989年)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南朝宋]劉義慶著,[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84年)
    〔梁〕吳均:《續齊諧記》,收錄於王根林等校點:《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88 年)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隋]杜臺卿:《玉燭寶典》,(臺北:商務印書館,1939年)
    〔唐〕李肇《翰林志》,收錄於《中國野史集成》編委會編:《中國野史集成》,(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5年)
    [唐]徐堅:《初學記》,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90 冊(臺
    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宋]李昉編:《太平廣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6年)
    [宋]龐元英:《文昌雜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張鑑:《賞心樂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高承:《事物紀原》,(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宋〕李昉:《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宋〕謝肇淛:《五雜俎》,(上海:上海書店,2001年)
    〔明〕劉若愚:《酌中志》,收於《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1977年)
    [明]劉侗:《帝京景物略》,(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
    〔明〕高濂:《遵生八箋》,(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4年)
    [明]沈榜:《宛署雜記》,(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
    [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7年)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臺北 : 廣文書局,1969年)
    〔清﹞俞樾:《茶香室續鈔》,收錄於王根林等校點:《筆記小說大觀》,第六編(臺北: 新興書局,1978年)
    〔清〕董閬石:《蓴鄉贅筆》,收錄於王根林等校點:《筆記小說大觀》,第三編(臺北:新興書局,1974年)
    〔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
    〔清〕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李斗:《揚州畫舫錄》,(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出版,1984年)
    〔清〕顧祿:《淸嘉錄》,(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清]顧觀光輯:《神農本草經》,(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年)

    (四)集部
    [漢]王逸:《楚辭章句補注》,(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南朝宋〕謝朓:《謝宣城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華正書局,1982年)
    〔梁〕徐陵:《玉台新詠》,(北京:中國書店,1986年)
    [陳]陳後主著:《陳後主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陳〕江總:《江令君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唐〕王勃:《王勃集》,(太原:三晉出版社,2008年)
    [宋]朱熹:《詩集傳》,(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元〕白樸著,徐淩雲校:《天籟集編年校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
    〔元〕張可久:《張小山小令》,(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
    〔元〕倪瓚:《淸閟閣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曹學佺:《石倉歷代詩選》,(北京 : 商務印書館,2006年)
    〔明〕曹學佺:《石倉詩稿》清乾隆十九年曹岱華刻本(合肥市:黃山書社,
    2008年)
    〔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清〕朱彝尊、汪森編:《詞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清]厲鶚輯:《宋詩紀事》,(上海:上海古籍社出版,1983年)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清〕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清〕錢大昕:《嘉定錢大昕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清〕清聖祖御纂:《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二、現代文獻資料(按時間排列)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臺北:華岡出版社,1954年)
    王明編:《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60 年)
    唐圭璋編:《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孫作雲:《詩經與周代社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6年)
    傅勤家:《中國道教史》,(臺北:台灣商務印書,1967年)
    陳鼓應註:《老子今註今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顧頡剛:《論巴蜀與中原的關係》,(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臺北 : 里仁 ; 1985年)
    王孝廉:《水與水神》,(北京:學苑出版社,1994)
    尚秉和:《歷代社會事物風俗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浙江民俗學會編:《浙江風俗簡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孫鈞錫校注:《陶淵明集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
    孫鎭東編:《中國紀念節日手冊》,(臺北:東華書局,1987年)
    李景源:《史前認識研究》,(長沙:湖南敎育出版社,1989年)
    陳久金、盧蓮蓉:《中國節慶及其起源》,(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
    年)
    劉還月:《臺灣歲時小百科》,(臺北: 臺原出版社,1989年)
    丁世良、趙放主編:《中國地方誌民俗資料匯編》,(北京:書目文獻社,1987
    -1992年)
    袁珂:《中國神話史》,(臺北:時報文化,1991年)
    喬繼堂:《中國歲時禮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丁世良:《中國地方誌民俗資料彙編‧中南卷》,(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1年)
    謝世俊:《中國古代氣象史稿》,(重慶:重慶出版社,1992年)
    楊鐵夫箋釋:《吳夢窗詞箋釋》,(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臺北:允晨文化,1992年)
    梅新林:《仙話─神人之間的魔幻世界》,(上海:三聯書店,1992年)
    陶思炎:《祈禳、求福、除殃》,(香港:臺灣珠海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馬茂元編:《楚辭注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高國藩:《敦煌民俗資料導論》,(臺北:新文豐,1993年)
    阮昌銳:《臺北市傳統禮儀》,(臺北:北市文獻會,1994年)
    張君:《神秘的節俗──傳統節日禮俗、禁忌研究》,(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劉昭民:《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臺北:商務印書館,1994年)
    賀昌群等:《魏晉思想‧乙編三種》,(臺北:里仁書局,1995 年)
    李永匡、王熹撰:《中國節令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虞舜等編:《黃帝內經》,(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
    陳寶良:《中國的社與會》,(臺北,南天書局,1998年)
    秦安祿、馮光榮:《中國節日及傳說》,(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8年)
    勞思光著,梁美儀編:《中國文化要義新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8年)
    李亦園:《宗教與神話論集》(新店 : 立緒文化,1998年)
    蕭放:《《荊楚歲時記》研究-兼論傳統中國民眾生活中的時間觀念》,(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蕭放:《歲時-傳統中國民眾的時間生活》,(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郭興文、韓養民:《中國古代節日風俗》,(西安:陜西人民出版,2002年)
    趙東玉:《中華傳統節慶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張君:《神秘的節俗-傳統節日禮俗、禁忌研究》,(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2003年)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外一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
    王偉勇,《宋詞與唐詩之對應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
    李道和:《歳時民俗與古代小說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李學勤編:《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臺北:雲龍出版社,2004年)
    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張文哲:《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際》,(臺北:學富文化,2005年)
    吳在慶《唐代文士的生活心態與文學》,(合肥:黃山書社,2006年)
    常建華:《歲時節日裏的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楊琳:《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王毓瑚:《中國農學書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劉曉峰:《東亞的時間 : 歲時文化的比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鍾宗憲:《中國神話的基礎研究》,(臺北:洪葉文化,2006年)
    戴錫琦、鍾興永主編:《屈原學集成》,(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 年)
    馮時:《古文字與古史新論》,(臺北:臺灣書房,2007年)
    易健賢:《魏文帝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
    黃忠慎主編:《文化、經典與閱讀:李威熊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臺北:秀威資訊,2010年)
    崔虹:《中國民間故事》,(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0年)
    張鶴泉:《魏晉南北朝史》,(臺北:三民書局,2010年)
    鐘敬文主編:《中國民俗史‧宋遼金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波蘭〕馬林諾夫斯基著,李安宅編譯:《巫術科學宗教與神話》:(上海:上
    海文藝,1987年)
    〔英〕弗雷澤(J.G.Frazer)撰,汪培基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臺
    北:桂冠圖書出版社,1991年)
    〔英〕菲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Felipe Fernández-Armesto)著,韓良憶
    譯:《食物的歷史─透視人類的飲食與文明》,(臺北:左岸文化,2010
    年)
    〔日〕加藤秀俊著,彭德中譯:《餘暇社會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
    年)
    〔日〕中川忠英編著;方克、孫玄齡譯:《清俗紀聞》,(北京:中華書局,
    2006年)

    三、學位論文(按時間排列)
    (一)博士論文
    王隆升:《論宋詞中的登高望遠》,(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博士論文,1997年)
    王鴻泰:《流動與互動─由明清間城市生活的特性探測公眾場域的展開》,(臺
    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楊江濤:《中國傳統節日的美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美學博士論文,
    2008年)
    洪尚鬱:《中國傳統節日的特點》,(北京: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博士論文,2009年)
    劉奇慧:《唐代節令詩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
    王釗芬:《北宋重陽詩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年)

    (二)碩士論文
    陳聖萌:《唐人詠花詩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論文,1982 年6 月)
    李秀靜:《唐代九日重陽詩歌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劉學燕:《兩宋七夕與重陽詞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張琪蒼:《唐代詠花詩研究》,(臺北:中興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6 年6 月)
    張娣明:《三國時代戰爭詩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黃明莉:《明代江南的遊觀文化與社會心態》,(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3年)
    毛靜:《中國傳統菊花文化研究》,(武漢:華中農業大學農學碩士論文,2006年)
    王相濤:《唐代重陽詩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6年)
    莊賢凱:《蟛蜞菊內酯及去甲基蟛蜞菊內酯抑制乳癌細胞轉移及其作用機制之研究》(臺中:中山醫學大學應用化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夏繼軍:《祭拜.教化.娛樂-唐代節日社會功能》,(南昌:南昌大學專門史碩士論文,2007年)
    張奉珠:《詔安客家廟祭祖研究-以雲林縣崇遠堂為例》 (雲林:國立雲林
    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白萍:《中國古代重陽詩歌研究》,(南京:東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張勃:《唐代節日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07年)
    陳炳容:《金門宗祠祭祖研究—以陳氏大宗潁川堂等六宗祠為例》,(臺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廖經庭:《家族記憶與族群邊界:以台灣彭姓祭祖儀式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蘭紹英:《明清時期歲時民間體育考略》,(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年)
    張榮東:《中國古代菊花文化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年)
    黃靖惠:《唐代詩歌中的節日厭勝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9年)
    辛鑫:《重陽文化歷史變遷與價值重建》,(南寧:廣西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碩士論文,2009年)
    劉策:《宋代重陽詞研究》,(開封:河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0年)
    王维莉:《唐五代宋初敦煌寺院四時節俗分析》,(蘭州:西北師範大學歷史文獻學碩士論文,2011年)
    嚴岩:《宋代重陽詩詞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1年)
    蘇婉婷:《節日的想像與實踐─明清重陽節的文人活動與詮釋》,(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梁雯雯:《近代南京歲時節日民俗變遷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碩士論文,2011年)
    王靖雯:《節氣與節令─唐詩中的清明與重陽》,(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蘇景玲:《唐代的重陽詩與士人風貌》,(蘭州:西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2年)
    李姿儀:《台灣節日飲食及傳說故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王文成:《論魏晉酒風影響下的酒詩意蘊》,(南昌:江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2年)
    孫可:《唐代重陽節俗研究》,(天津:天津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碩士論文,2013年)
    郭佳:《壽星崇拜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論文,2013年)
    夏冰冰:《唐代重陽節俗的文化闡釋》,(西安: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14年)
    李孟玢:《高齡化社會老人生存權保障之研究─聯合國人權公約在我國法制內之落實》,(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四、期刊(按時間排列)
    向陽生:〈九九重陽節的由來與活動〉,《察哈爾省文獻》,第10期(1982年2
    月),頁108-113。
    李萬鵬:〈重陽又為女兒節〉,《民俗研究》,第1期(1986年),頁40-42。
    張君:〈九九重陽節─中國傳統的死亡節、升仙求壽節和酒神節〉,《求索》第5
    期(1993年),頁122-125。
    鄒寶璋、林崇陶:〈從中國古代九九重陽節談登高與放風箏發展歷程〉,《臺灣體
    育》,第69期(1993年9月),頁37-41
    程濤平:〈屈原與重陽節─重陽起源新說〉,《荊州師專學報》,第4期,(1994
    年),頁70-73。
    晏昌貴、梅莉:〈關於明代傳染病的初步考察〉,《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第5期(1996 年),頁80-88。
    邱宜文:〈從九歌之草木試論香草與巫術〉,《社會科學戰線文藝研究》,第5期
    (1999年),頁149-158
    彭美玲:〈傳統習俗中的嫁女歸寧〉,《臺大中文學報》,第14期(2001年5
    月),頁173-177、179-219。
    劉偉生:〈上巳踏青與重陽登高的生命意蘊〉,《伊犁教育學院學報》,第14 卷
    第3 期(2001 年9 月),頁14-16。
    蕭放:〈論漢魏時期歲時節日體系的形成〉,《輔仁國文學報》,第18期,(2002
    年11月),頁95-127。
    顧瑤華、秦民堅等:〈我國藥用菊花的化學及藥理學研究新進展〉,《中國野生植
    物資源》,第23卷,第6期(2004年12月),頁7-9。
    張桂鳳:〈宋代重陽詞中的菊意象〉,《福建教育學院學報》,第10期(2006 年7
    月),頁55-58。
    王小英:〈重陽節的起源及民俗文化意味〉,《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第25 卷,
    第6 期(2006 年11 月),頁94-96。
    顏進雄:〈論重陽風俗在初唐宮廷應酬詩中的寫作表現〉,《花大中文學
    報》第1期(2006 年12月),頁227-261。
    郭雲濤:〈傳統社會中的宗教與重陽節〉,《青海民族研究》,第18 卷,第3 (2007 年7 月),頁130-133。
    張文安:〈兩漢時期河南地區的水患及其治理與救助〉,《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
    學版》,第48 卷,第2 期(2008 年 3 月),頁89-97。
    黃嵐:〈從菊與茱萸談重陽節習俗的文化內涵〉,《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第
    3期(2009年6 月),頁89-91。
    劉愛萍:〈重陽登高:民俗學的宗教維度與義涵〉,《安財經學院學報》第22 卷
    第4 期,(2009 年7 月),頁124-127。
    江漢奇:〈杞菊地黃丸對糖尿病患者視力的影響〉,《實用中醫內科雜誌》,第8
    期(2009年),頁59-60。
    李三仁等:〈大學生運動參與階段與健康生活品質之研究-以永達技術學院學生
    為例〉,《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第9卷,第1期(2010 年4月),頁
    117-126。
    鄧世雄:〈從99年度內政部重陽節活動「金彩人生、活力滿分--金齡超級偶像
    選拔大賽」看我國老人活躍老化現況〉,《社區發展季刊》,第132期(
    2010年12月),頁133-147。
    殷登國:〈九月九日登高節——重陽與中國人謙退的人生觀〉,《紫禁城》,第10
    期(2010年),頁120-123。
    楊志良:〈由活躍老化觀點建構國民健康新願景〉,《社區發展季刊》,第132 期
    (2010年),頁26-40。
    范光中、許永河:〈台灣人口高齡化的社經衝擊〉,《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
    誌》,第5卷,第3期 (2010年8 月),頁149-168。
    張瑞:〈從登高談重陽節的文化內涵〉,《大舞臺》,第4期(2011年4月),頁
    176-177。
    郭光華:〈上蔡—重陽文化的發源地〉,《大眾文藝》,第20期(2011年 7月),頁
    205。
    曾芳桂:〈我國古代節令體育略述〉,《湖北體育科技》,第2期(2012年3月),
    頁161-180。
    陳長:〈從文獻學看《古今圖書集成》中反映的「重陽節」文化特徵〉,《長春教
    育學院學報》,第29 卷,第8 期(2013 年4 月),頁38-39。
    王釗芬:〈北宋詩所見重陽異稱及日期研究〉,《臺北城市大學學報》,第36 期
    (2013 年 5 月),頁295-314。
    黃 嵐:〈從重陽節看傳統節日傳承中的問題與思考〉,《傳播與版權》總19期
    (2014年12月),頁123-124。
    五、網路資料系統
    1. 中華民國教育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電子系統: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 bin/cbdic/gsweb.cgi?ccd=If32ve&o=e0&sec=sec1&op=v&view=0-1
    2.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電子佛典集成系統」:http://cbeta.org/cd/index.htm
    3. 「行天宮五大志業網─祈安大法會」:http://www.ht.org.tw/re3.html
    4. 「臺北政府觀光傳播局─眾神護臺北」:http://www.travel.taipei/temple/more3.jsp
    5. 「立法院國會圖書館立法智庫─總統府公報影像系統」 http://lis.ly.gov.tw/lgcgi/ttsweb?@0:0:1:presidentdb@@0.6414865460618263
    6. 「中華民國內政部全球資訊網─內政部統計處」http://www.ey.gov.tw/pda/news.aspx?n=F8BAEBE9491FC830
    7. 「臺北政府社會局─新聞網」http://tcgwww.taipei.gov.tw/ct.asp?xItem=67551735&ctNode=82924&mp=108051M
    8. 「臺北松山區公所─新聞網」http://ssdo.gov.taipei/ct.asp?xItem=927345&ctNode=27993&mp=124011
    9. 「桃園市龍潭區公所─新聞網」http://www.longtan.tycg.gov.tw/home.jsp?id=33&parentpath=0,2&mcustomize=activityhot_view.jsp&dataserno=201511170001&aplistdn=ou=data,ou=activityhot,ou=chinese,ou=ap_root,o=tycg,c=tw&toolsflag=Y
    10. 「台中市政府─新聞網」http://www.taichung.gov.tw/ct.asp?xItem=1550905&ctNode=7462&mp=100040
    11. 「台南市北區區公所─新聞網」
    12. http://www.tnnorth.gov.tw/index.php?act=detail&ID=1796
    13. 「高雄市政府─重陽活動專區」
    14. http://senior.kcg.gov.tw/tw_download_forms.php?type=3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