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江淑慧 |
---|---|
論文名稱: |
明光法師之禪宗創意法門的探討 |
指導教授: | 何英奇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82 |
中文關鍵詞: | 法師 、禪宗 、天台宗 、創意法門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5 下載:3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摘要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是藉由明光法師發起和參與的活動來瞭解禪的創意,及禪在生活中的應用。經由明光法師積極開朗的作為,了解出家人的入世行誼。透過實踐佛法的過程,開啟參與者的創造能量,啟發讀者、觀眾對佛門暨傳統藝術的認識;從明光法師的創作,提供大眾認識佛法現代化多元的面貌。
本論文以明光法師之教學創意為主題,將採訪明光法師的資料及收集的文獻,歸納分析整理,以事實作為依據的標準,以明光法師的創作和活動作為研究之範圍,採用生命傳記研究法,對明光法師的生平進行深度訪談,建構出明光法師創意教學理論與觀念。
明光法師之禪宗創意法門的背景,係傳承禪宗臨濟法脈和天台宗法脈。他以其管理科學的學養,透過禪特殊的教育內涵,和天台解行並重、事理圓融的教學法,以觀世音菩薩的五觀思想,開發世人菩提種子,展現創意法門福慧雙修的功能。
明光法師之禪宗創意法門的基礎,是以禪宗的「生活禪法」、「圖解禪意法」、「觀照法」等面向,及以天台宗的「法華與般若之止觀」、「觀世音菩薩之五觀」的教學特色等面向導入的禪宗創意教學法,本論文即在探討明光法師其建構的現代化禪宗思想體系,和禪宗與天台宗創意教學的綜合運用。
明光法師之禪宗創意法門有三大策略:隨機教行法、安樂行解法和觀行頓悟法。他將創意法門的策略運用於佛門和傳統節慶上,作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另將創意教學用在社團活動上,帶動禪宗創意法門的國際行化。
綜合以上的探討,本文論述明光法師如何將佛教禪宗和天台宗的教學與創意作聯結,賦予新的角度與意義,讓現代人了解日常生活和參與各種活動,皆是佛法的修持功夫,也是創意的生活藝術。最後本文以研究成果作一總結,並提出後續相關研究與建議。
Abstract
This essa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ch’an originalit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aily life by observing the activities initiated and participated by Ven. Ming Kuang, to understand the social involvement of sangha shown by his enthusiastic and open-minded practices, to unlock the participants’ creative energy, to increase the audience’s knowledge of Buddhism and traditional art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practicing Buddha dharma, and to enable the public to understand the pluralistic features of Buddhist modernization from his inventions.
This essay uses the life biography methodology to conduct in-depth interview on Ven. Ming Kuang’s life, mainly on his teaching originality, to collect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to interview the participants of his programs. The focus of the study is his creations and activities.
Ven. Ming Kuang’s ch’an originality comes from his lineage of the Lin Ji Ch’an School and the Tien Tai School. He integrates the management science, the special education of ch’an, and the teaching techniques of Tien Tai School which emphasizes both knowledge and practice, and amalgamates phenomena and noumenon to develop people’s bodhi seed, displaying the function of dual practice of merits and wisdom of the originality technique.
Ven. Ming Kuang’s ch’an originality is based on the originality teaching methods of Ch’an School and Tien Tai School. The former school applies ch’an in daily life, diagram, and meditation while the latter school uses the concentration and insight meditations of Lotus and Prajnana Sutras, and the five visualizations of Avalokitasvara Bodhisattva. He synthesizes the both schools to construct his system of modernized Ch’an School thoughts.
Ven. Ming Kuang applies the three strategies of random teaching, blissful practice, and sudden enlightenment to the Buddhist and traditional festivals for cultural heritage and creation, and to the group activit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an originality.
To sum up, inspired by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Ch’an School and Tien Tai School, Ven. Ming Kuang gives an originality to let people nowadays understand that daily life and participation of various activities are all practices of Buddha dharma, i.e. Buddha dharma is not apart from worldly things.
參考文獻
一、 佛教大藏經文獻類
唐。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嚴經七卷,收入於大正藏第十六冊。台北市:新文豐。大藏經刊行會編輯,1983年1月修訂一版。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收入於大正藏第十六冊。台北市:新文豐。大藏經刊行會編輯,1983年1月修訂一版。
新羅。元曉撰。大慧度經宗要一卷,收入於大正藏第三十三冊。台北市:新文豐。大藏經刊行會編輯,1983年1月修訂一版。
唐。宗密述,宋子濬治定。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二卷。,收入於大正藏第三十三冊。台北市:新文豐。大藏經刊行會編輯,1983年1月修訂一版。
陳。慧思說。法華經安樂行義一卷。,收入於大正藏第四十六冊。台北市:新文豐。大藏經刊行會編輯,1983年1月修訂一版。
宋。廓庵師遠撰序。牛圖頌并序一卷。收入於卍續藏第一一三冊。台北市:新文豐。大藏經刊行會編輯,1983年1月修訂一版。
宋。智昭集。人天眼目六卷。收入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台北市:新文豐。大藏經刊行會編輯,1983年1月修訂一版。
隋。僧璨。信心銘一卷。收入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台北市:新文豐。大藏經刊行會編輯,1983年1月修訂一版。
宋。重顯頌古。克勤評唱。佛果圜悟禪師碧巖錄十卷。收入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台北市:新文豐。大藏經刊行會編輯,1983年1月修訂一版。
隋。智顗。摩訶止觀二十卷。收入於大正藏第四十六冊。台北市:新文豐。大藏經刊行會編輯,1983年1月修訂一版。
隋。智顗說,唐湛然略。維摩經略疏十卷。收入於大正藏第三十八冊。台北市:新文豐。大藏經刊行會編輯,1983年1月修訂一版。
唐。佛陀多羅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收入於大正藏第十七冊。台北市:新文豐。大藏經刊行會編輯,1983年1月修訂一版。
姚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一卷。收入於大正藏第八冊。台北市:新文豐。大藏經刊行會編輯,1983年1月修訂一版。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七卷。收入於大正藏第九冊。台北市:新文豐。大藏經刊行會編輯,1983年1月修訂一版。
西晉。支法度譯。佛說善生子經一卷。收入於大正藏第一冊。台北市:新文豐。大藏經刊行會編輯,1983年1月修訂一版。
東晉。曇無蘭譯。玉耶經一卷。收入於大正藏第二冊。台北市:新文豐。大藏經刊行會編輯,1983年1月修訂一版。
龍樹菩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一百卷。收入於大正藏第二十五冊。台北市:新文豐。大藏經刊行會編輯,1983年1月修訂一版。
天親菩薩造。後魏菩提流支譯。十地經論十二卷。收入於大正藏第二十六冊。台北市:新文豐。大藏經刊行會編輯,1983年1月修訂一版。
北涼。曇無懺譯。大涅槃經四十卷。收入於大正藏第十二冊。台北市:新文豐。大藏經刊行會編輯,1983年1月修訂一版。
宋。道原纂。景德傳燈錄三十卷。收入於大正藏第五十八冊。台北市:新文豐。大藏經刊行會編輯,1983年1月修訂一版。
唐。玄奘譯,辯機撰。大唐西域記十二卷。收入於大正藏第五十一冊。台北市:新文豐。大藏經刊行會編輯,1983年1月修訂一版。
元。宗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一卷。收入於大正藏第五十九冊。台北市:新文豐。大藏經刊行會編輯,1983年1月修訂一版。
宋。普濟集。五燈會元。續藏經一三八冊。台北市:新文豐(1977)。
二、中文部分
丁興祥、張慈宜、賴誠斌等譯(2002)。(William Mckinley Runyan)原著。生命史與心理傳記理論與方法的探索。台北市:達流。
林榮淑、黃靜怡、林志忠(2005)。人生教科書閱讀一《西遊記》
情意教學。檢索日期:2006年6月10日取自
http://www.hups.tp.edu.tw/94read/C012.doc
大紀元(不詳)。佛教與禪宗。檢索日期:2006年5月6日 。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25/c3921.htm
王嘉源、王柏鴻、羅耀宗譯(2003)。(Peter F. Drucker)原著。杜拉克談未來管理。(Managing for the future)。台北市:時報。
王麗雲(2000)。質的研究方法-自傳/傳記/生命史研究在教育上的應用。高雄市:麗文。頁265-301。
王東濤 (2001)。禪宗美學思想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影響-佛教與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原載齊魯藝苑1996年2期。 檢索日期:2006年4月6日 。取自 http://www.guoxue.com/www/xsxx/txt.asp?id=618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著(2000)。創造力研究。台北市:心理。
中國佛教會青年委員會主辦(1990)。籌辦佛教兒童夏令營研習會
手冊。
文珠法師講述(1992)四大菩薩(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檢索日期:2006年5月16日 。取自http://book.bfnn.org/books2/1899.htm
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幼教園地(1985)。台北市:大雄精舍。1985年2月出版。
幼教園地(1986)。台北市:大雄精舍。1986年6月出版。
北極星( 2003 )。台北:北極星童軍團。頁40。
北京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編(2000)。金剛經、六祖壇經。台北
市:思楷股份有限公司。
生活營集錦(1992。觀自在月刊。85~88期。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頓著(2003)。創造力。(Creativity)。台
北市:時報文化。
江欲真譯(2004)。西村克己著。開創圖解力。台北市:商周。
江裕真(2005)。西村克己(2003)著。圖解力。台北市:城邦。
杜明城譯(l999)。(Mihaly Csiksentmihalyi)(1998)原著。創造力。台北市:時報。
李美華等譯 (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市:時英。
李平譯(1997)。(Thomas Armstrong)原著。經營多元智慧。台北市:遠流。
林竺陵(2001)。禪宗淨觀覺行之心靈教育思想與實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出版)。
林維君譯(2004)。Heidi Gerard Kaduson & Charles E. Scharfer(1993)
合著。 兒童遊戲治療法。(Short- term Play Therapy for Children)。
台北市:弘智。
妙通寺編(1994)。廣欽老和尚開示法語錄。台北縣:圓明。
邱世明(1996)。王陽明兒童教育思想之研究。台北市市立師範學
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尾形佳晃著、蘇惠齡譯(2004)。瞬間領悟心理學。台北市:究竟。
金基喆(1985)。論語中之孔子思想。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
吳武典(2003)。多元智能與學校經營。教育研究月刊,110期,20-40頁。
吳武典(1990)。對於資賦優異的一些新認識。載於吳武典:特殊教育的
理念與做法(增訂版,207-218頁)。台北市:心理。
吳武典(1998)。Gardner與Sternberg智能建構模式的整合及人事智能之探
討。資優教育季刊,65期,1-7頁。
吳武典(1999)。多元智能的理念與研究。資優教育季刊,73期,1-9頁。
吳靜吉(2002)。創造力的研究取向之回顧與展望。創造能力課程開發國際學術研討會大會手冊。台北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吳毓珍、黃安妮編(2003)。美的學習-捕捉看不見的競爭力。
台北市:天下雜誌。
吳明翰、李曉雯編(1988)。玄奘大師的故事。台南市:和裕。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嘉義市:濤石。
吳瑪俐說,翁舒玫整理(未登錄)。生活中創造藝術。檢索日期:
2006年6月15日 。取自 www.4pppp.com/mairu/s2.htm
佛教兒童歌曲(1991)。台北市:大雄精舍。1991年5月出版。
佛教新聞周刊(1990)。佛教青年趕快動起來。台北市:佛教新聞周刊雜誌。32,20-23。
普門雜誌(1990)。佛教僧青年群相。高雄縣:佛光,127,78-80。
南後男(1994)。佛陀眾生教化理念在現代教育上的意義。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岳 玲編(2004)。觀音老人:悟明長老傳記。台北縣:海明寺。
南懷瑾(1981)。禪話。台北市:老古。
南懷瑾(1992)。禪海蠡測。台北市:老古。
南懷瑾(2000)。觀音菩薩與觀音法門。台北市:老古。
南懷瑾編、劉大鏞書(1979)。佛門楹聯。台北市:老古。
洪啟嵩(2005)。禪的開悟境界。台北市:全佛。
洪啟嵩(2005)。禪宗的傳承與參禪方法。台北市:全佛。
唐淑華(2004)。說故事談情意。台北市:心理,頁20。
高慈穗(2003)。惠能的教育思想。私立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
高淑清、連雅慧、林月琴譯(2004)。(Max Van Manen)原著。探
究生活經驗。(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嘉義市:濤石。
翁得勝編(1986)。一代高僧廣欽上人。高雄市:慈慧。
真鍋俊照著(1990)。曼荼羅的世界。台北市:世茂。
畢恆達編(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市:學富文化。
陳學志(1991)。「幽默理解」的認知歷程。國立台灣大學研究所
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慶福等譯(2001)。S.T. Dennison & C.M. Knight著。兒童遊戲治
療活動。(Activities for children in therapy)。台北市:心理。
陳諭蓁(2006)。曼陀羅思考與創意寫作教學。台北市師範學院創造思考暨資賦優異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市:洪葉。
郭有遹(1992)。 發明心理學。台北市:遠流。
郭有遹(2001)。創造心理學。台北市:正中。
郭有遹(1994)。 創造性的問題解決法。台北市:心理。
郭俊賢、陳淑惠譯(2000)。(Linda Campbell, Bruce Campbell,Dee Dickinson)原著。多元智慧的教與學。台北市:遠流。
詹志禹(2002)。「創造力」的定義與創造力的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00期。
智顗大師(1980)。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六妙法門。台北市:老古。
路德成編(2005)。勞勃.凱斯著。智慧領袖(The Chief of Wisdom)。台北縣:羚羊。
林鴻略(1993)。叢林奇談。觀自在月刊。台北市:大雄精舍,89-90期。
張玉成 (1994)。思考技巧與教學。台北市:心理。
詹衡宇編(2006)。禪趣。台北市:高寶國際。
潘慧玲(主編)(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Approache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台北市:高等教育。頁259-295。
蔡聰明(1998)。從蘇格拉底的教學法談起。科學月刊。第二十九卷第七期。頁五七四~五八六。檢索日期:2006年6月16日 。取自http://vm.nthu.edu.tw/science/shows/socrates/
鄧克銘(2003)禪宗公案之經典化的解釋 —以《碧巖錄》為中心。台北
市:佛學心學報第八期(2003.07)頁133-162。
賴靜涵(2003)。天台宗音聲修行法門初探。檢索日期:2006年5
月16日 。取自http://www.ucchusma.idv.tw/article/buddhaya31.htm
賴淑惠(2002)。幽默人生100分。台北縣:角色。
蘇惠齡譯(2004)。尾形佳晃著。瞬間領悟心理學。台北市:究竟。
蕭淳方(2004)。弘一大師持戒宏律創化美感人生之教育啟示。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蕭振士編(2002)。禪宗公案第一輯。台北市:恩楷。
蕭振士編(2002)。禪宗公案第二輯。台北市:恩楷。
蕭 蔓編(1999)。跨世紀希望工程師。台北市:天下雜誌。
魏玉琴譯(2005)。(MarleneD. Lefever)原著。創意教學HIGH。(Creative
teachimg Methods:Be an effective Christian teacher)。台北市:基督中國主日。
劉大悲編(1994)。禪的藝術。台北市:天華。
謝金枝,楊龍立(民84)。國中學生性別因素, 科學能力自我概
念,對科學的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
83-0111-S-133-008。
賢頓老和尚講述,釋體仁記(1996)。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台北市:
佛陀教育基金會。
釋來果著,王靜蓉編(1995)。禪為春天花豔。台北縣:圓明。
釋印順(2003)。中國禪宗史(1971初版)。新竹市:正聞。
釋明光(1986)。佛化生活(一 ~ 四集)。台北市:上德傳播。
釋明光主編(2004)。夏令營集錦。中天法訊。台中市:中天寺,
32期。
釋明光主編(1985~1992)。大乘佛學講座。觀自在月刊。台北市:大雄精舍,1~100期。
釋靜權(1979)。天台宗綱要。台北市:佛教。
釋賢頓(1987)。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台北市:慧光印經會。頁209-212。
釋星雲(1990)。星雲大師演講集(一)(二)。高雄縣:佛光。
釋星雲(1992)。星雲禪話。高雄縣:佛光。頁3。
釋聖嚴(1996)。聖嚴說禪。台北市:法鼓。
釋聖嚴編(1987)。禪門修證指要。台北市:東初。
釋聖嚴(1980)。禪門修證指要。台北市:東初。
釋圓觀編(1991)。續指月錄禪詩偈頌。台北市:老古。
釋慧嶽(1963)。天台教學史。台北縣: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
釋印謙 (1999)。 禪宗「念佛者是誰」公案起源考。圓光佛學學報第四期
中壢市:圓光佛學院,頁108-117頁。檢索日期:2006年4月6日 。取自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10/bj99905.htm
釋大寂(未登錄)止觀作為佛法創造力的基礎 ──從《菩提道次第廣論》延伸到其餘諸經論。檢索日期:2006年4月16日 。
取自http://jimmy86.myweb.hinet.net/word/4.htm
釋大律(未登錄)。菩薩慈悲利他之探討。檢索日期:2006年5月16日 。取自http://www.fuyan.org.tw/8l/17.htm
鄭石岩(2002)。禪、生命的微笑(三版)。台北市:遠流。
鄭岩石(2002)。禪-心的效能訓練。台北市:遠流。
鄭石岩(2002)。覺-教導的智慧。台北市:達流。
漢喬依著、鄭振煌譯(1991)。武藝中的禪。台北市:慧炬。
謝金育(2005)。教育研究室月刊。台北市:高等教育P.26
鍾聖校(2000)。生命教育的另類可能-談情意溝通理論在大學之實踐發現。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67-87)。台北:聯經。
三、工具類
丁寶福主編(1985)。佛學大辭典。台北市:新文豐。四版。
釋慈怡主編(1988)。佛光大辭典。高雄縣:佛光。初版。
中文辭源(1987)。台中市:藍燈。第一冊頁445, 第三冊頁2321。
四、英文部分
Amabile, T. M., Hennessey, B. A., Grossman, B. S. (1986). Social influences on creativity: The effects of contracted-for rewar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 14 - 23.
Bloomberg, M. (1967). An inquiry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eld independence and creativity. Journal of Psychology, 67,127-140.
Chamberlayne, P., Bornat, J. and Apitzsch, U.(eds) (2004)Biographical methods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pp. 1-45.
Chamberlayne, P., Bornat, J. and Wengraf, T. (eds) (2000).
The furn to biographical methods in social science (pp. 1-30). New York:Routledge.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Basic Books.
Guilford, J. P. (1967). The Nature of Human Intelligence. New York: McGraw-Hill.
Guilford, J. P. (1970). Creativity,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4 (3), 149-168.
Kris, E. (1952). Psychoanalytic explorations in art.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isity Press.
Maslow, A. H. (1968).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2th ed.). 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
Rogers, C. (1959). Toward a theory of creativity. In H. H. Anderson(Ed.),Creativity and its cultivation. New York:Harper & Row.
Renzulli, J. S. (1977). The enrichment triad model:Aguide for developing defensible programs for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Wetherfield,CT:Creative learning Press.
Torrance, E. P. (1960). The Minnesota studies of creative thinking in the early shool year.University of Minnesota Research Memorandum. No.59-4. Minneapolis, Min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Bureau of Educational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