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尹詩惠 |
---|---|
論文名稱: |
艋舺、大稻埕、城內機能的轉換 |
指導教授: | 陳國川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00 |
畢業學年度: | 8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6 |
中文關鍵詞: | 艋舺 、城內 、大稻埕 、機能轉換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46 下載:22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文主要在探討臺北市市區擴張的時間與空間過程。透過市區的擴張與艋舺、大稻埕、城內機能的變遷,歸納艋舺、大稻埕、城內在不同時代所展現的特色;探討形塑這些特色背後的影響因素。以清末到民國六十二年後為主要的研究時間,敘述台北市的聚落擴張情形及分析造成此種情形的主要影響因素;整理日治時期的《商工名錄》及民國以後的電話簿,分析艋舺、大稻埕、城內商家的主要機能及其集中地的轉變,並嘗試解釋其原因。
臺北盆地透過淡水河的水運,廣大的流域被整合成一個區域,各種物產皆可順流而下,經由河港交易輸出,許多河港聚落因此而興起。清末由於開港通商的因緣際會,加速了臺北盆地的開發,這時期艋舺、大稻埕的店家多以具貿易、轉口性質的店家為主,城內雖已成為省會所在,但仍多空曠之地。可見此時自然環境的影響力,依然高於政治的力量。
日治時期,城內被定為總督府所在地,各項都市計畫循序展開。明治二十八年(1895)的「臺北城內市區計畫」、明治三十四年(1901)的「臺北城外南方市區計畫」,是以來臺日人的軍事、行政、居住地區為考量,從事的計畫建設,底定了今日臺北市中正區聚落景觀的基礎;明治三十八年(1905)的「臺北市區計畫」,則是考慮了臺北三市街的發展及25年後臺北市人口的變化而加以制訂的,經過明治年間的建設及規劃,到了大正十一年(1922)城內的發展已超越艋舺及大稻埕,可見隨著政府建設的推展及交通運輸方式的改變,自然環境的限制將會逐漸減至最小。此時的一些服務性質等級較高的會社多集中於城內;艋舺已漸呈衰弱之勢。
昭和五年(1930)以號外發佈的「臺北市區計畫擴張」,明顯是迫於人口的擴張,而從事的計畫建設;至於昭和七年(1932)、十年(1935)的計畫,及昭和十二年(1937)之後進行的土地重劃,可看出政府力量對地表環境的強力影響,經過這些計畫、建設、重劃,幾乎底定了今日臺北市的景觀狀況。
昭和八年(1933)大稻埕超越了艋舺及城內成為全臺北市商業最繁盛之地,這可能與城內行政機關、官署佔地面積大,商家數相對減少有關;大正十二年(1923)設淡水乘客取扱所於臺北車站後門,讓批發業的進出輸送更方便,也促使了大稻埕商家的增加。可見政府的一些措施,對商業的發展、商業機能的轉變,在此時有決定性的影響力。
民國之後,臺北市工務局公佈「大臺北市綜合都市計畫」,但計畫的骨幹依然沿襲日本政府的「台北市區計畫」;民國五十七年(1968)鄰近郊區併入台北市轄區;之後實施兩期「四年工務建設計畫」;及六年經建計畫;民國六十九年(1980)制訂「信義計畫」;到民國七十二年所有臺北市轄區的範圍均已全部規劃完成並公告發佈實施。民國四十二年(1953)大稻埕的繁盛依然不減,只是此時因為國民政府將城內定為「臨時首都」,各項政治、軍事、經濟資源皆集中於此,因此城內的商業發展緊追於大稻埕之後。
民國六十二年之後,隨著工業及經濟發展的突飛猛進,城內一些高服務性質的商家數目,已非三地之冠,但這可能與城內發展已漸趨飽和,一些公司、銀行向外拓展有關。
由艋舺、大稻埕、城內機能的轉變,可以看出不同時期,對其造成影響的作用力各有不同,初期自然環境的影響佔決定性因素,而後期政府的措施、計畫、交通的興建對其機能的改變則影響較巨。最近捷運的興築,讓沿線各站的距離明顯縮短,應會對艋舺、大稻埕、城內,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參考文獻
公文類纂
1901 〈臺北城門開設〉,《明治三十四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乙種永
久,第十九門土木工事,道路橋樑》,臺北:臺灣總督府。
公文類纂
1905 〈臺北市街市區計畫改正決定〉,《明治三十八年,臺灣總
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追加之三,第五門地方,地理及土
地建物》,臺北:臺灣總督府。
台北州,《臺北州報》,大正十一年(1922)--昭和五年(1930)
台北縣,《臺灣臺北縣報》
台北縣,《縣報》,明治三十三年(1900)
台北廳,《臺北廳報》,明治四十二年(1909)--大正九年(1920)
台北廳,《廳報》,明治三十六年(1903)--明治三十八年(1905)
一剛
1954 〈圭母卒社番遷大直〉,《臺北文物》,2(4):34。
大租調查
1994再版 《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下》,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大租調查
1994再版 《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不撰著者
1810-1874 《臺灣府輿圖纂要(第三冊)》,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八
一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不撰著者
1959重印 《臺灣福建奏摺》,文叢第二九種,臺北:臺灣銀行。
不撰著者
1990 《台北西門商業中心更新促進會會務報導工作檢討》,臺北
西門商業中心更新促進會編印。
不撰著者
1993 《松山---板橋線捷運工程用地規劃研究(板橋站--龍山寺
站)》,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不撰著者
1997年重印 《臺案彙錄丙集》,文叢第一七六種,南投:台灣
省文獻委員會。
不撰著者
1993 《松山---板橋線捷運工程用地規劃研究(西門站--南港
站》,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中村孝志
1997 〈十七世紀荷蘭人在臺灣的探金事業〉,《荷蘭時代臺灣史
研究上卷 概說‧產業》,板橋:稻香出版社。
尹章義
1995 《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王一剛
1958 〈艋舺填地事略〉,《臺北文物》,6(3):43-48。
王一剛
1952 〈淡水河流域的變遷〉,《臺北文物》,1(1):34。
王一剛
1953 〈萬華遊里滄桑錄〉,《臺北文物》,2(1):193-194。
王世慶
1996 《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
會科學研究所。
王世慶、史威廉
1975 〈劉璈事蹟〉,《臺北文獻》,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93-97
頁。
王國璠
1981 《台北市發展史》﹐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王國璠編
1970 《臺北市史畫集》,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王禮謙
1960 〈艋舺的金銀紙製造〉,《臺北文物》,9(2、3):94-95。
田中一二著、李朝熙譯
1998 《臺北市史—昭和六年》,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石再添
1987 《臺北市志卷二自然志地理篇》,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伊能嘉矩
1928 《臺灣文化志下冊》,873-874頁。
朱萬里
1954 《臺北市都市建設史稿》,臺北:臺北市工務局。
江慶林譯
1990 《臺灣鐵路史上卷》,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余文儀
1774 《續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一輯,南投:臺灣
省文獻委員會。
吳逸生
1960 〈艋舺古行號概述〉,《臺北文物》,9(1):11。
吳德松
1976 《臺北市街土地利用之地理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學院地學
研究所博士論文:41-43。
李文良
1999 《中心與周緣》,板橋: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李乾朗
1994 《臺北府城牆及砲台基座遺址研究》,臺北:臺北市政府捷
運工程局研究委託。
李鹿苹
1969 〈淡水港衰退的地理因素〉,《地學會刊》,創刊號,96-111
頁。
周鐘瑄
1717 《諸羅縣志》,臺銀文叢本第一四一種,臺北:臺灣銀行經
濟研究室。
林品桐等編譯
1995 《臺灣總督府檔案中譯本第三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
會。
林品桐等編譯
1996 《臺灣總督府檔案中譯本第七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
會。
林品桐等編譯
1994 《臺灣總督府檔案中譯本第六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
員會。
林滿紅
1997 《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臺北:連經出
版事業公司。
邱秀堂
1986 《臺灣北部碑文集成》,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春城
1956 〈五十年來北市見聞錄〉,《臺北文物》,5(1):29。
翁佳音
1998 《大臺北古地圖考釋》,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翁佳音
1996 〈近世初期北部台灣的貿易與原住民〉﹐《台灣商業傳統國
際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高拱乾
1696 《臺灣府志第一冊》,文叢第六五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
研究室。
乾隆臺灣輿圖
1999重印 《畫說乾隆臺灣輿圖》,臺北: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化建
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
張本政
1993 《清實錄台灣史資料專輯》,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許佩賢譯
1995 《攻台戰紀》,遠流出版公司。
許雪姬、謝浩合纂
1980 〈臺北市第一屆耆老會談研究專題〉,《臺北市耆老會談專
集》,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連曉青
1953 〈艋舺大事記〉,《臺北文物》,2(1):65-68。
郭芬芝述,王一剛記
1956 〈臺北懷古談〉,《臺北文物》,5(1): 46-47。
陳正祥
1993重印 《臺灣地誌》中冊,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陳培桂
1993年再版 《淡水廳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彭吉生等
1999 《1999台北市區里界說》,臺北:臺北市政府民政局。
曾迺碩
1957 〈清季大稻埕之茶業〉,《臺北文物》,5(4):94-97。
黃武達
1996 〈臺北盆地及其周邊地區實測地形圖 1895 地圖解說〉,
《日治時代(1895-1945)臺灣近代都市計畫之研究論文集
(一)》,板橋:臺灣都市史研究室,頁5-9。
黃武達
1997 《日治時代臺北市之近代都市計畫》,板橋:台灣都市史研
究室。
黃得時
1953 〈大稻埕發展史〉,《臺北文物》,2(1):81-88、90-91。
黃得時
1954 〈城內的沿革和臺北城〉,《臺北文物》,2(4): 17-23、27、
30-31。
黃啟瑞主持
1953 〈大稻埕耆老座談會記錄〉,《臺北文物》,2(3):416-421。
黃淑清
1985 《臺北市路街史》,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廖春生
1988 〈臺北之都市轉化—以清代三市街為例〉,臺北:臺灣大學
碩士論文。
廖漢臣
1953 〈艋舺沿革志〉,《臺北文物》,16、156頁。
臺北市土木課
1943 《臺北市土木要覽》,臺北:臺北市土木課。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1953 〈艋舺耆老座談會紀錄〉,《臺北文物》,2(1):5。
臺北市政府
1964 《市政七年》,臺北:台北市政府,121-126頁。
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1998 《臺北市跨世紀市政建設藍圖綜合本》,臺北:臺北市政府
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臺北市政府新聞處
1977 《臺北市改制十年》,臺北:臺北市政府新聞處。
臺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
1971 《都市計畫手冊》,臺北:臺北市都市計畫委會。
劉良璧
1742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二輯,南投: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劉銘傳
1997年重印 《劉壯肅公奏議》,文叢第二七種,南投:臺灣省文
獻委員會。
劉篁村
1954 〈北城拾碎錄〉,《臺北文物》,2(4):45-46。
蘇同炳
1996 《劉璈傳》,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01、163、167、
189、197頁。